管道管径计算
管径寸径计算方法

管径寸径计算方法管径(又称寸径)是指管道的内径或外径的一种计量单位。
在实际工程中,一般是指管道的内径或外径的长度为一寸(英制单位,1英寸=25.4毫米)的管子。
管径的大小直接关系到管道所能流经的流体量,因此管径的选择非常重要。
下面介绍一些计算管径的方法。
1.流速法。
流速法是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计算管径的方法。
根据所需流体的流速来确定合适的管径。
计算公式为:管径(寸)=定额流量(m³/h)/流速(m/s)。
2. Reynods数法。
Reynolds数是衡量流体流动状态的重要参数。
当Reynolds数小于2000时,流动为层流状态;当Reynolds数在2000-4000之间时,流动为过渡状态;当Reynolds数大于4000时,流动为紊流状态。
对于层流状态的管道,可以根据经验公式计算管径:管径(寸)=3.2 * (流量(L/s)/(流速(m/s) * 动力粘度(m²/s)))^ 0.253.流体阻力法。
流体在管道中的阻力是由于黏度和壁面摩擦所引起的。
根据流体的黏度和管道壁面的光滑程度,可以计算出阻力系数,再根据流体的流速来选择合适的管径。
4.经验公式法。
经验公式法基于工程经验,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和实际情况,通过试验和实际运行得出一些经验公式。
例如,对于给水管道,常用的经验公式为:管径(寸)=0.71*(流量(L/s))^0.475.排水管道设计法。
对于排水管道,一般需要考虑到流体的流速、流量和管道的坡度等因素。
根据排水管道的设计标准,可以选择合适的管径。
综上所述,计算管径的方法有很多种,选择合适的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应用场合来决定。
在实际工程中,一般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来选择合适的管径,确保管道能够满足流体的流量要求和流速要求。
(蒸汽)管道管径计算公式与管径温度压力流量对照选型表

2、流量=流速×(管道内径×管道内径×π÷4),管道内径=sqrt(353.68X流量、流速),sqrt:开平方。
3、流体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某一横断面的容积或重量称为流量。用容积表示流量单位是L每s或(`m^3`每h),用重量表示流量单位是kg每s或t每h。
76534
五、饱和蒸汽管道流量选型表:
饱和蒸汽管道流量选型表(流速30米/秒)(流量:公斤/小时)
压力BAR
管道口径(mm)
15
20
25
32
40
50
65
80
100
125
150
200
250
300
0.35
14
31
55
85
123
219
342
492
875
1367
1969
3500
5468
7874
0.5
15
33
70455
101455
26
183
411
731
1142
1645
2924
4568
6578
11695
18273
26313
46778
73091
105251
27
189
426
757
1183
1704
3029
4733
6815
12116
18923
27262
48465
75727
109047
28
196
441
pe管管径计算公式

pe管管径计算公式PE管(聚乙烯管)是一种常用的管材,广泛应用于给水、排水、燃气、电力、通信等行业。
在选择和设计PE管道时,管径是一个重要参数,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技术要求来确定。
PE管的管径计算公式主要有以下两种:1. 根据流量计算管径:管道流量Q(m3/h)与管道内径D(mm)之间的关系可以使用下述公式计算:Q = 0.007854 × D² × (∆P/L)⁰⁶⁵⁸⁴其中,∆P为管道两端压力差(MPa),L为管道长度(m)。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通常已知流量Q和其他参数,需要计算管道内径D。
这个公式可以通过迭代或者试算的方式求解。
2. 根据流速计算管径:管道流速V(m/s)与管道内径D(mm)之间的关系可以使用下述公式计算:V = 0.395 × (Q/D²)其中,Q为管道流量(m3/h)。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通常已知流速V和其他参数,需要计算管道内径D。
这个公式也可以通过迭代或者试算的方式求解。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两个公式都是经验公式,仅适用于一定的工况和流体。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以下因素来确定合适的管径:1. 流量:根据实际流量需求来确定管径,以满足流体输送的要求。
2. 速度:根据流速要求和流体特性来确定管径,以保证流体的稳定流动和最低流速限制。
3. 压力损失:管道长度、弯头、分支等都会引起压力损失,需要通过计算确定合适的管径,以降低压力损失。
4. 材质和强度:根据管道材质(PE材质规格)、承受压力等要求来选择合适的管径。
5. 经济性和可行性:考虑成本、施工可行性等因素来确定最佳的管径。
除了上述的计算公式和注意事项,还有一些相关参考内容可以作为决策和设计的参考:1. 相关标准和规范:根据所属行业以及地区的相关标准和规范,了解管径选择和设计的要求。
2. 工程实例和经验:借鉴类似工程项目的经验,了解实际工程中常用的管径选择和设计方法。
3. 管道设计软件:使用专业的管道设计软件,通过模拟和计算来确定合适的管径。
管径计算公式

管径计算公式
管径计算是针对输送介质的体积流量来确定管道所需的最佳内径的过程。
在输气管道的设计中,我们可以使用以下的管径计算公式来确定最佳的管径:
1.雷诺数公式:
雷诺数(Re)是一个无量纲数,用于描述流体的速度、密度和粘度所引起的流态变化。
雷诺数公式如下:
Re=(ρ*V*d)/μ
其中,Re是雷诺数,ρ是气体密度,V是气体速度,d是管道内径,μ是气体粘度。
2.利用雷诺数公式确定最佳管径:
最佳管径可以通过确定Re的范围来计算获得。
一般来说,当
Re<2000时,气体流体呈现层流状态;当2000<Re<4000时,气体流体处于过渡区;当Re>4000时,气体流体呈现紊流状态。
当气体呈现层流状态时,可以使用下面的Darcy-Weisbach公式计算最佳管径:
d=[(4*Q)/(π*V*ρ)]^0.5
其中,Q是气体的体积流量。
3.如果流体呈现紊流或者过渡状态
1/((λ)^0.5) = -2 * log((k / (3.7 * d)) + (2.51 / (Re * (λ)^0.5)))
其中,λ是摩阻系数,k是绝对粗糙度。
水管管径计算公式

水管管径计算公式水管管径计算是基于流量、速度和压力损失三个参数进行的。
流量是指通过管道的水流量,通常以立方米/小时或升/秒为单位。
速度是指水流通过管道时的速度,通常以米/秒为单位。
压力损失是指水流通过管道时由于摩擦而产生的能量损失。
1. Darcy–Weisbach公式:Darcy–Weisbach公式是一个广泛应用的水流计算公式,在管道流动中起到重要作用。
该公式通过以下方程来计算水管管径:Q=[(π*D^2)/4]*v其中,Q是流量,D是管道的直径,v是水流速度。
这个公式假定水流是层流流动的,而不是湍流流动。
2. Hazem–Williams公式:Hazem–Williams公式通常用于大直径管道的流量计算,特别适用于供水系统。
该公式通过以下方程来计算水管管径:Q=k*C*D^2*H^(4/3)*S^(1/2)其中,Q是流量,k是系数,C是导流系数,D是管道的直径,H是主管的水头差(单位为米),S是主管的长度(单位为米)。
需要注意的是,Hazem–Williams公式中的系数k和导流系数C是由实验和经验确定的,需要根据特定的情况进行调整。
除了这些常见的公式外,水管管径计算还需要考虑以下因素:-目标流速:确定所需的最小和最大流速范围,以确保水流的正常运行。
如果流速过低,可能会导致水质问题和积存;如果流速过高,可能会导致管道磨损和压力损失。
-管道材料:不同材料的管道具有不同的摩阻系数,这将影响管道的内部摩擦和能量损失。
常用的管道材料包括PVC、铸铁和钢材等。
-长度和高度差:水管系统的长度和高度差也会影响水流的速度和压力损失。
较长的管道和较大的高度差会增加能量损失。
总结起来,水管管径计算公式主要依赖于流量、速度和压力损失这三个参数。
根据不同的公式和具体情况,可以选择合适的计算公式来确定所需的水管管径大小。
为了确保水管系统的高效运行,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目标流速、管道材料、长度和高度差等。
管道直径计算公式

管道直径计算公式管道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输送介质的管道,其直径大小对于输送介质的流量和速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对于管道直径的计算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管道直径计算公式,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管道直径的计算方法。
一、狄利克雷-泊松公式狄利克雷-泊松公式是一种常用的计算管道直径的公式。
其公式如下:D = √(4Q/πv)其中,D为管道直径,Q为流量,v为介质的运动粘度。
该公式适用于单相流体的计算,且假设介质为牛顿流体,即介质的粘度与剪切速率成正比。
二、克里奥格公式克里奥格公式是一种适用于多相流体的管道直径计算公式。
其公式如下:D = √[(4fLV)/(π^2ρΔP)]其中,D为管道直径,f为摩擦系数,L为管道长度,V为流速,ρ为介质密度,ΔP为压力降。
此公式适用于多相流体,如气液两相流、液固两相流等。
三、阿克曼公式阿克曼公式是一种适用于压缩空气输送管道的直径计算公式。
其公式如下:D = (0.023×Q^0.64×L^0.44)/(P^0.28×ΔP^0.44)其中,D为管道直径,Q为流量,L为管道长度,P为压力,ΔP 为压力降。
此公式适用于压缩空气输送管道的直径计算。
四、麦克阿瑟公式麦克阿瑟公式是一种适用于输送液体的管道直径计算公式。
其公式如下:D = √[(4fLV)/(π^2gΔP)]其中,D为管道直径,f为摩擦系数,L为管道长度,V为流速,g为重力加速度,ΔP为压力降。
此公式适用于输送液体的管道直径计算。
总结管道直径的计算是工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大小对于输送介质的流量和速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介绍了几种常见的管道直径计算公式,包括狄利克雷-泊松公式、克里奥格公式、阿克曼公式和麦克阿瑟公式。
读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用的公式,计算出合适的管道直径,以确保管道的正常运行。
管道口径、流速、压力、流量之间的计算公式

管道口径、流速、压力、流量之间的计算公式第一篇范本:一、管道口径计算公式:管道口径是指管道的内径,常用单位有毫米、厘米和英寸等。
根据不同的流体传输需求,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管道口径:1. 根据流速和流量计算口径:D = (Q / (V * 1000)) ^ 0.5其中,D为管道口径(单位:毫米),Q为流量(单位:立方米/小时),V为流速(单位:米/秒)。
2. 根据压力和流量计算口径:D = ((Q * 1000) / (V * P))^0.5其中,D为管道口径(单位:毫米),Q为流量(单位:立方米/小时),V为流速(单位:米/秒),P为压力(单位:兆帕)。
二、流速计算公式:流速是指流体在管道中的速度,常用单位有米/秒。
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流速:V = Q / (A * 3600)其中,V为流速(单位:米/秒),Q为流量(单位:立方米/小时),A为管道的横截面积(单位:平方米)。
三、压力计算公式:压力是指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通常用兆帕(MPa)或千帕(kPa)表示。
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压力:P = F / A其中,P为压力(单位:兆帕),F为力(单位:牛顿),A为受力面积(单位:平方米)。
四、流量计算公式: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管道的液体体积,常用单位有立方米/小时。
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流量:Q = A * V * 3600其中,Q为流量(单位:立方米/小时),A为管道的横截面积(单位:平方米),V为流速(单位:米/秒)。
附件:无法律名词及注释:1. 兆帕(MPa):国际制计量单位,表示压强的单位。
1兆帕等于10^6帕斯卡(Pa)。
常用于工程领域的压力计量。
2. 立方米/小时:体积流量的单位,表示每小时通过一个横截面积为1平方米的管道的液体体积。
第二篇范本:一、管道口径计算公式:管道口径是指管道的内径,常用单位有毫米、厘米和英寸等。
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管道口径:1. 根据流速和流量计算口径:D = (Q / (V * 1000)) ^ 0.5其中,D为管道口径(单位:毫米),Q为流量(单位:立方米/小时),V为流速(单位:米/秒)。
如何根据流量计算管径

若管道很短,可用“圆柱形外管嘴恒定出流”公式计算,
Q=0.82×A×(2×g×H)^(0.5),
Q—流量(m2/s);
A—管道截面积(m2),如题为A=0.000491 m2;
H—水头,如题为H=40m;
g—重力加速度.
得Q=0.01139t/s、相当于41t/h,一小时41吨.
如果管道较长,就应提供长度数据,用另外一公式计算.
如果是自来水送水管道,流速v可按0.1.5m/s估算,
Q=v×A×3600=0.88~2.65t/h.
管道dao上肯定要有水表,du如果有水表的话,得考zhi虑水表的dao允许流量:
水表出厂内前通常需要校验容三个流量点,即最小流量、分界流量、公称流量;以及始动流量,当然,如果详细校验的话还需要校验过载流量等等一系列实验。
如果没猜错的话你问的应该是水表的公称流量,各口径公称流量如下:
口径流量(立方米每小时)
15 1.5m3/h
20 2.5m3/h
40 10m3/h
50 15m3/h
80 40m3/h
100 60m3/h
150 150m3/h
这个流量是指在相应的管径下,水表长时间通过此流量不会被损坏。
过载流量就是以上数据×2,过载流量是指水表短时间通过此流量不会被损坏。
如果不考虑水表,只是过水的话,可以直接按照过载流量来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向流体管径计算:(考虑10%的裕量)
式中: ——管道内径(mm)
——介质的质量流速(t/h)
——介质的比体积(m3/kg)(查表)
——介质的流速(m/s)(查表)
——介质的容积流量(m3/h)
锅炉房常用介质推荐的允许流速
工作介质
管道种类
流速 (m/s)
过热蒸汽
DN>200
40~60
DN=200~100
冷水管
1.5~2.5
热水管(压力式)
1~1.5
热网循环水
0.5~3
(与热网干管一致)
压缩空气
小于1.0MPa压缩空气管
8~12
城市煤气
发生炉煤气
DN<80~100
4~6
DN=200~300
7~8
DN=400~700
10~12
天然气
中、低压管道
8~25
油
品
黏
度
1~2°E
1~11.5mm2/s
油泵吸油口
油泵吸油口
≤1.0
油泵出油管
≤1.1
60~120°E
438.5~877.0mm2/s
油泵吸油口
≤0.8
油泵出油管
≤1.0
备注:为减少锅炉房内架空敷设管道的噪音和振动、天然气的流速不宜取高值。
小管取较小值,大管取较大值。
当管网管径未确定时,可按单位长度的压降 管径来确定其管径。
30~50
DN<200
20~40
饱和蒸汽
DN>200
30~40
DN=200~100
25~35
DN<200
15~30
二次蒸汽
利用的二次蒸汽管
15~30
不利用的二次蒸汽管
60
废汽
利用的锻锤汽管
20~40
不利用的锻锤汽管
60
乏汽
排汽管(从受压容器排出)
80
排汽管(从无受压容器排出)源自15~30排汽管(从安全阀排出)
≤1.5
油泵出油管
≤2.5
2~4°E
11.5~27.7mm2/s
油泵吸油口
油泵出油管
≤1.3
≤2.0
4~10°E
27.7~72.5mm2/s
油泵吸油口
≤1.2
油泵出油管
≤1.5
10~20°E
72.5~145.9mm2/s
油泵吸油口
≤1.1
油泵出油管
≤1.2
20~60°E
145.9~438.5mm2/s
200~400
锅炉给水
水泵吸入管
0.5~1.5
离心泵吸出口管
2~3
往复泵吸出口管
1~2
给水总管
1.5~3
凝结水
凝结水泵吸入管
0.5~1.0
凝结水泵出水管
1~2
给水总管
<0.5
生水
上水管、冲洗水管(压力)
1.5~3
软化水管、反洗水管(压力)
1.5~3
反洗水管(自流)、溢流水管
0.5~1
盐水管
1~2
冷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