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道感染预防控制方案及措施
泌尿外科常发感染原由及预防措施分析
泌尿外科常发感染原由及预防措施分析摘要:泌尿外科感染长时间来都是困扰患者的一大难题,患者往往因为此病遭受巨大的身心折磨。
泌尿外科感染的治疗费用往往很高,而且治疗时间并不短,这就给大多数患者带来了无形的经济压力,由此产生的医生与患者间的纠纷时有发生。
本文分析并总结了患者泌尿外科感染的几点原因,并提出了几种预防泌尿外科感染的有效措施,以此作为参考。
关键词:泌尿感染原因预防措施【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2-0120-02泌尿感染一般情况下是由于细菌直接侵入人体尿路造成的,它是一种炎症,而且它的感染范围能扩大到上、下泌尿道。
泌尿感染的复发率通常很高,为广大患者带来了正常生活及工作的不便。
1泌尿外科感染的原因1.1致病菌的存在。
所有的致病菌都能造成尿路感染,例如大肠杆菌、产碱杆菌、粪链球菌等多种致病菌。
其中大肠杆菌是最常见的一种,80%的尿路感染都是由它引发的。
粪链球菌等是不容易引起尿路感染的。
1.2导尿操作不规范。
有时没有按照规范进行无菌操作会造成导尿管受到污染,也会造成尿道以外的细菌侵入膀胱。
之后,病人在留置导尿的时间里如果没有护理好引流管,最终也会引发尿路感染,这是一种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现象。
1.3长时间留置导尿管。
患者在医院治疗期间出现的尿路感染与留置导尿的实际时间有很大的因果关系。
国外研究实验表明,受到感染的可能性随着留置导尿的时间逐渐变大。
具体数据为,当留置尿管一天的时候,尿路受到感染的几率是1%。
当留置尿管两天的时候,尿路受到感染的几率会上升到5%[1]。
最后的实验结果显示,留置尿管为十四天或超过十四天受到感染的几率最终达到百分之百。
1.4特殊的生理状态。
女性的尿道结构与男性相差很大,而且专家研究分析得到结论:女性尿路受到感染的几率比男性多七倍到九倍。
此外,女婴、年轻女性以及五十岁之后的女性比其它时期的女性患此病的几率高。
之后的实验结果显示,患有慢性妇科病的女性有可能通过已患的病种引发尿路感染。
泌尿道感染预防控制方案及措施
泌尿道感染预防控制方案及措施
1、严格掌握适应证,在一般情况下避免使用导尿管。
2、使用其它方法代替膀胱内导尿管,如间歇性导尿、阴茎套导尿
等。
3、尽量减少导尿管留置时间,每天评估持续性导尿的必要性。
4、严格掌握导尿管插入和护理时无菌技术。
(1)在导尿管插入之前,用消毒剂消毒尿道口周围。
(2)在灭菌条件下,无菌操作插入导尿管。
(3)保持整个集尿系统闭合,尽可能缩短导尿管和集尿袋的操作时间。
(4)保持尿液从上往下的重力引流。
并随时观察尿液是否从导尿管中流出,以确保导尿管未阻塞。
5、有条件时应使用一次性导尿管和集尿系统。
否则对上述物品彻
底清洗后;再高压蒸汽灭菌或化学灭菌。
6、不建议为预防尿路感染使用抗生素和在尿道口使用抗菌软膏,
以防止产生耐药菌株。
7、不建议冲洗导尿管和更换导尿管,也不宜频繁进行菌尿检测。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
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以及无菌操作规程,开 展相关目标检测,有效降低感染率。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要点
置管前 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管的适应症,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 仔细检查无菌导尿包,如导尿包过期、外包装破损、潮湿
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技术原则留置导尿管,动作轻柔,如出现导入困难不可反复 强置,应立即请泌尿专科医师会诊,避免损伤尿道粘膜。
正确铺无菌巾,避免污染尿道口,保持最大的无菌屏障。
充分消毒尿道口,防止污染。要使用合适的消毒剂棉球消毒尿道口及其周围皮 肤粘膜,棉球不能重复使用。
男性:先洗净包皮及冠状沟,然后自尿道口、龟头向外旋转擦拭消毒。
预防与控制泌尿道感染的建议
插管病人的空间隔离
为减少交叉感染发生的机会,留置导尿管的感染病 人和非感染病人不应住在同一房间或相邻的床位。
细菌学监测
插管病人常规细菌学监测作为感染控制措施的意义 还未确立,故不推荐常规细菌学监测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管理制度
1.医务人工应当接受关于无菌技术、导尿操作、留置导尿 管的维护以及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预防的培训和教育, 熟练掌握相关操作规程。
一般因素:(不可改变) 年龄 性别 基础疾病(如脑血管意外、严重的感 染性疾病、严重外伤) 免疫力和其他健康状态(有并发性疾 病,如糖尿病、截瘫等)
特别危险因素
导尿管留置时间 导尿管置入方法 导尿管护理质量 抗菌药物临床使用
泌尿道感染的发生率
与留置时间正相关
24小时内单次短暂导尿管插入 开放留置导尿管4天以上 密闭式导尿7天以内
如果需要大量尿液作特殊分析应运用无菌操作从引流袋内 获取
泌尿道感染预防控制方案及措施
泌尿道感染预防控制方案及措施1.教育宣传和健康教育通过开展泌尿道感染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该疾病的认识和了解,增强预防意识。
在学校、社区、医疗机构等地开展宣传活动,向公众介绍泌尿道感染的症状、传播途径、危险因素以及预防措施,提供正确的预防指导。
此外,应加强对医务人员和相关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对泌尿道感染的认识和预防能力,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2.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饮食卫生是预防泌尿道感染的重要措施。
建议人们饮食要均衡,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油脂和高热量食物,保持体内酸碱平衡。
此外,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外阴部清洁,每天使用温和的洗液清洗外阴,避免使用刺激性化学物质。
3.控制尿滞留和尿道反流尿滞留和尿道反流是泌尿道感染的重要因素。
对于有尿潴留的患者,应及时排尿,避免尿液在膀胱内滞留过久。
对于有尿道反流的患者,可以采取各种方法进行控制,如使用尿道止液、提高排尿姿势等。
如果有结石等潜在因素,应及时治疗。
4.注意个人卫生个人卫生对于泌尿道感染的预防非常重要。
建议患者每天多饮水,以促进尿液排出和尿道的清洗。
同时,要避免憋尿,经常去厕所排尿,避免长时间保持尿液在膀胱内。
女性应从前往后擦拭外阴,避免将肛门细菌带入尿道。
5.合理使用抗生素过度使用抗生素是导致抗药性细菌出现的主要原因。
在预防和治疗泌尿道感染时,应根据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并严格按照医嘱进行用药。
同时,要注意用药周期和用药剂量,不得随意更改或中断治疗。
6.加强医疗机构感染控制医疗机构应加强感染控制措施,减少医源性感染。
提高医务人员的洗手频率和洗手操作的科学性。
医护人员穿戴适合的防护用品,根据需要使用指定的清洁消毒剂进行擦拭和消毒医疗设备和环境。
医疗机构要加强感染监测和报告体系,及时掌握和处理感染爆发的情况。
综上所述,预防和控制泌尿道感染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公众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注意个人卫生并遵循饮食卫生原则。
医疗机构应加强感染控制和预防工作,提高医务人员的科学知识水平并规范操作行为。
导管相关性泌尿道感染(UTI)的控制措施
导管相关性泌尿道感染(UTI)的控制措施一、插管前准备与插管时的控制措施1、插管前要仔细检查无菌导尿包,如有无过期、外包装破损、潮湿等,否则不得使用;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导尿轻快选择合适的导尿管口径、类型。
2、操作人员要严格执行手卫生和戴手套的程序;一般采用0.5%碘伏消毒尿道口及其周围皮肤黏膜,男性自尿道口、龟头向外旋转擦拭消毒,注意洗净包皮及冠状沟;女性先清洗外阴,其原则由上至下,由内向外,然后清洗尿道口、前庭、两侧大小阴唇,最后会阴肛门,每一个棉球不能重复使用。
3、插管过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动作要轻柔,避免尿道粘膜损伤;对留置导尿患者,应采用密闭式引流系统。
二、插管后的控制措施1、保持尿液引流系统通畅和完整,不要轻易打开导尿管与集尿袋的接口;如要留取尿液标本,可从集尿袋采集,但此标本不得用于普通细菌和真菌学检查;导尿管不慎脱落或导尿管密闭系统被冲坏,需要更换导尿管;意思导尿管阻塞应更换导管,不得冲洗。
2、保持尿道口清洁,日常用肥皂和水保持清洁即可,但大便失禁的患者清洁以后还需消毒,患者洗澡或擦身时需要注意对导管的保护,不要把导管侵入水中;悬垂集尿袋,不可高于膀胱水平,并及时清空尿袋中尿液。
3、长期留置导尿病人,应定期更换导尿管(1次/2周)和集尿袋(2次1周);疑似出现尿路感染而需要抗菌药物治疗前,应首先更换导尿管;每天评价留置导尿的必要性,尽早拔除导管。
不主张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生理盐水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来预防泌尿道感染。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控制措施一、插管时的消毒隔离控制措施1、插管时尽可能做好消毒防护准备,包括无菌手术衣、手套、外科口罩帽子和手术布单。
深静脉置管时应遵守最大限度的无菌操作要求;插管部位应铺大无菌单;插管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技术。
2、操作人员应认真执行手消毒程序,带帽子、口罩、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插管过程中手套以外破损应立即更换。
3、与股静脉和颈静脉相比,锁骨下静脉插管的感染性并发症和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率较低,因此要权衡利弊后选择合适的穿刺点,穿刺点尽可能选择2%的洗必泰制剂类消毒液局部消毒,而不是选择0.5%的碘伏或70%的酒精等皮肤消毒液。
重点部位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晋江市中医院重点部位感染预防控制措施一、呼吸系统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1.减少或消除口咽部和胃肠道病原菌的定植与吸入,防止内源性感染的发生.(1)营养支持疗法,尽可能采用胃肠营养,操作中尽量减少误吸,可采用小口径鼻饲管少量持续给予,也可将导管直接插入空肠,以避免对胃液的碱化作用。
(2)对患者采取半卧位,特别是对机械同期患者,可摇高床头30°~45°以控制胃内容物返流。
(3)防治消化道应激性溃疡,提倡应用硫糖铝代替H2受体拮抗剂,可减少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4)长时间气管插管病人行声门下分泌物持续或间断吸引,可显著降低原发内源性菌群所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并推迟肺炎发生时间。
(5)重视病人的口、鼻、皮肤、和饮食的清洁卫生,保持有定植抵抗力的呼吸道和消化道常居菌群。
(6)对外伤、高危手术患者可采用选择性消化道脱污染,通过应用胃肠道不吸收的抗菌药物杀灭胃肠道条件致病性需氧菌,避免其移行和易位可阻断内源性感染途径,降低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
(7)应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可破坏和减少导管表面生物被膜,增加其他抗菌药物的通透性,减少细菌在生物被膜内定植,从而降低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8)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在药敏指导下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
2.切断外源性感染传播途径(1)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接触及护理病人前、后,接触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及正在使用的呼吸治疗设施前、后,或接触同一患者污染的身体部位后均要严格洗手,接触病人黏膜和呼吸道分泌物时戴手套,切实防止致病微生物的传播。
(2)加强病房管理,保持病房空气清洁、新鲜.在流感流行是应控制探视。
(3)严格无菌技术,做各项呼吸道操作时认真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各种呼吸道治疗器具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4)加强对呼吸治疗装置的消毒管理,各种呼吸装置使用后应彻底清洗、高水平消毒或灭菌,干燥保存,避免再次污染。
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湿化器每天消毒并更换无菌水;呼吸机管道每48~72h更换消毒一次。
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案例分析及防控要点
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案例分析及防控要点一、原发病病历摘要患者男,66岁,主因大便黏液带血1月余入院。
现病史: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大便黏液,带血,为鲜红色血迹。
覆盖于大便表面,无脓液便等。
伴大便形状改变,次数增多,大便量减少等,最多可达每天10次。
无腹痛、腹胀、里急后重、恶心、呕吐等。
发病期间不伴有发热、头晕症状,无尿频、尿急、尿痛。
就诊于某医院,查肠镜诊断为结肠多发息肉、息肉癌变。
病理结果不详。
为进一步诊治于4月15日收入院。
自发病来,精神可,睡眠、饮食可,小便正常,大便如前所述。
病程中体重、体力无明显改变。
既往史:既往重症肌无力病4年,行胸腺瘤切除术后症状好转,服新斯的明控制病情。
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否认肝炎,否认外伤史、输血史。
诉对氨茶碱过敏。
否认食物过敏史。
个人史:无特殊。
家族史: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及类似病史。
入院时体格检查:体温36.4℃.脉搏7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40/70mmHg。
患者老年男性,发育良好,营养中等,一般状况好,心肺一、。
腹平,未见胃肠型和蠕动波,腹壁未见异常静脉曲张,腹软,未及肌紧张,全腹无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Murphy征一、。
腹部叩诊鼓音,肝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一、。
肠鸣音4次/分。
直肠指诊未及明显异常。
入院后主要辅助检查结果:外院肠镜示:结肠多发息肉、息肉癌变。
6月15日,血常规:WBC 8.86×109/L,NE%为58.1%,尿常规无异常。
入院诊断:结肠多发息肉(癌变),胸腺瘤切除术后入院后原发病主要诊疗过程:入院后第7天(4月22日),患者实施结肠癌根治术,术后予静脉营养、补液、头孢替安(2.0g, bid)联合奥硝唑(0.5g,bid)(4月22~25日)预防感染、新斯的明处理重症肌无力治疗,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心肺未及明显异常。
术后两天患者可排气,3天后已可进食,拔除胃管。
伤口愈合良好。
双下肢无水肿,四肢肌力正常。
泌尿系感染的健康教育
泌尿系感染的健康教育
《泌尿系感染:预防与治疗》
泌尿系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通常会影响到泌尿系统的各个部分,包括尿道、膀胱、输尿管和肾脏。
这种感染通常由细菌引起,最常见的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尿中有血和下腹部疼痛等。
为了预防泌尿系感染,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1. 喝足够的水:多喝水可以促进尿液的排出,减少细菌在泌尿系统内的滋生。
2. 注意个人卫生:女性在如厕后要从前往后擦拭,避免将细菌带入尿道。
男性也要定期清洁尿道口。
3. 注意饮食:多食用蔬菜和水果,减少辛辣食物和咖啡因的摄入,因为这些食物可能刺激泌尿系统。
此外,一旦感染出现,应该及时就医。
医生会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也可以使用一些尿路抗感染药物来缓解症状。
总的来说,预防泌尿系感染需要我们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及时就医也十分重要。
希望大家都能够保持泌尿系统的健康,避免感染带来的痛苦。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UTI)的预防与控制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UTI)的预防与控制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uti)的预防与控制外二科石蕾一、cauti的详述1、定义患者留置导尿管后,或者拔除导尿管48h内发生的泌尿道感染,包括显性尿路感染(有尿路感染的症状体征,尿培养阳性,细菌数≥10cfu/ml)和阴性菌尿症(无尿路感染的症状体征,尿培养阳性,细菌数≥10cfu/ml)。
2、确诊标准凡是有真性细菌尿者,均应诊断为尿路感染。
真性菌尿是指膀胱穿刺尿培养有细菌生长,或清洁中段尿定量培养。
3、分类(1)传统的分类方式――按解剖学部位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肾周感染、前列腺炎、附睾睾丸炎(2)崭新分类进展1――按临床特点和患者泌尿、免疫系统、新陈代谢等系统的解剖学、病理和功能状态分类单纯性cauti:常发生于尿路解剖学结构正常的患者,短期抗菌素化疗即可治好,很少对肾功能导致影响。
复杂性cauti:常发生于尿路存在解剖或功能异常的患者,包括泌尿系统本身的疾病,如肾脏结石、bph等,也包括留置导尿管等。
这类感染的致病菌多为耐药菌株,较难治愈,对肾功能造成长时间损害的危险性明显增高。
(3)崭新分类进展2――按病毒感染类型非特异性尿路感染:细菌感染特异性感染特异性尿路感染:真菌、病毒、支原体及寄生虫感染4、临床重要性南武线灌洗为目前化解排尿困难的主要手段,约存有25%的住院病人须要南武线灌洗尿路感染为院内病毒感染的第2十一位原因,仅次于呼吸道病毒感染全球每年1.5亿人患尿路感染,所消耗的医疗费用约为60亿美元尿路感染占院内感染的25-35%,为院内败血症的首位原因二、cauti的原因分析1、cauti发生机理(1)细菌步入尿路的途径:通过尿道周围黏膜经导管腔外步入膀胱;导尿管下端导流贯通处开裂后污染了导管内腔;导流袋的污染细菌下行步入膀胱。
(2)细菌粘附:细菌生物膜是指附着于固体表面,由细菌自身及其分泌的胞外多糖组成的细菌群落。
(3)导管因素:导尿管在填入过程中受损尿道黏膜。
泌尿道感染的健康宣教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 发现并治疗泌尿道感染
提高免疫力
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营养,保
01
持身体健康 适量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
02
力 充足睡眠:保证充足的睡眠,有
03
助于提高免疫力 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积极乐观
04
的心态,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泌尿道感染的 治疗
治疗方法
抗生素治疗:根 据病情选择合适 的抗生素,如头 孢类、青霉素类 等
抗炎治疗:使用 非甾体抗炎药, 如布洛芬、阿司 匹林等
解痉治疗:使用 解痉药,如阿托 品、山莨菪碱等
补液治疗:根据 病情补充水分和 电解质,维持水 电解质平衡
手术治疗:对于 严重感染或并发 症患者,可能需 要进行手术治疗
预防复发:保持 良好的生活习惯, 注意个人卫生, 避免久坐,多喝 水,避免憋尿等。
03 泌尿道感染的症状包括尿频、 尿急、尿痛、发热、腰痛等, 严重者可导致肾功能损害。
04 泌尿道感染的治疗包括抗生 素治疗、支持治疗、预防复 发等。
泌尿道感染的分类
上尿路感染:包括肾盂肾炎、 输尿管炎等
复杂性尿路感染:包括复发性 尿路感染、慢性尿路感染等
下尿路感染:包括膀胱炎、尿 道炎等
非复杂性尿路感染:包括急性 尿路感染、短期尿路感染等
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 的休息。
避免长时间久坐,适当进 行运动。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 免焦虑和紧张。
心理护理
保持积极心态:鼓励患者保持乐观,积极配 合治疗
减轻焦虑和恐惧:帮助患者了解疾病,减轻 对疾病的焦虑和恐惧
提供心理支持: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和关爱, 帮助患者度过难关
增强信心:鼓励患者相信自己能够战胜疾 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短期留置导尿患者泌尿道感染的预防和控制PPT教案
总结和建议:
为避免患者手术后排尿姿势的改变所致的排尿困 难,应于术前对患者进行充分的平卧姿势排尿训 练,以帮助患者避免在术后出现尿潴留而需要留 置导尿。
尽量少插管是预防留置导尿相关性泌尿道感染的 最根本措施。
对已经留置导尿的患者应对其进行全面评估,以 确定是否存在泌尿道的感染。在护理方面,重点 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和督促其在执 行预防泌尿道感染的各项措施。
尿培养等方式获得资料。 • 持续地监测,对于及时了解泌尿道感染的
发生和采取积极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 为确定泌尿道感染的具体菌种以便采取有
针对性的抗生素治疗,还要进行细菌培养 和药敏实验。
第7页/共29页
评估:
评估留置导尿系统: • 为明确病原菌入侵的门户,还应对留置导
尿的整套装置进行评估,为预防感染提供 有针对性的措施。
留置导尿不仅破坏了尿道的正常生理环境, 也破坏了膀胱对细菌的机械防御,从而削 弱了尿道黏膜对细菌感染的抵抗力。
一旦发生感染,应立即拔除尿管或更换新 的导尿管系统,并给予及时治疗。
研究发现:留置尿管所致的泌尿系感染的 病原菌以大肠杆菌为最常见,其次为白色 念珠菌、粪肠球菌等。
第10页/共29页
短期留置导尿患者的护理: 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
• 对使用膀胱冲洗者,还应评估膀胱冲洗液的种类。 没有证据表明膀胱冲洗可将泌尿道感染/菌尿症降 至最低限度。目前提倡生理性膀胱冲洗,即鼓励 病人多饮水,增加尿量,以达到稀释尿液、冲洗 膀胱的作用。
• 研究表明:一次性导尿包的感染机会小于经供应室 配送的导尿包.
第9页/共29页
短期留置导尿患者泌尿道感染的治疗:
第3页/共29页
感染因素:
泌尿道感染预防控制方案及措施
泌尿道感染预防控制方案及措施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经常清洗外阴和肛门区域,尿道口周围的清洁非常重要。
女性尤其应注意,每次使用卫生纸时,应该从前向后擦拭,以防止肠道菌进入尿道。
2.饮食方面的预防措施: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多喝水有利于清洗泌尿道,防止细菌滋生。
此外,饮食要注意均衡,多摄入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3.规范使用抗生素:泌尿道感染经常与抗生素的滥用相关。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应尽量选择对病原体敏感的抗生素,并根据病原体分析的结果进行个性化治疗。
患者必须按照医生的指导完成整个抗生素疗程,不得自行减少剂量或中断治疗。
4.尿道插管和导尿管的复用:尽量避免尿道插管和导尿管的使用,因为这些操作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如果必须使用,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每次使用后要立即更换。
5.提高意识:加强对泌尿道感染的宣传教育,使公众了解该疾病的预防措施及注意事项。
医疗机构应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对泌尿道感染的认识和控制能力。
6.提高医疗机构的卫生管理水平:医院和诊所应加强卫生消毒,特别是操作室、器械和设备的消毒,以防止交叉感染。
7.定期检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包括尿液检查等,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的泌尿道感染。
8.避免过度使用荷尔蒙替代疗法:长期使用荷尔蒙替代疗法的女性更容易患上泌尿道感染。
因此,避免过度使用荷尔蒙替代疗法是预防泌尿道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9.避免过度清洁:过度清洁外阴区域可能会破坏局部的酸碱平衡,削弱防御机制,容易导致感染。
因此,应避免频繁使用肥皂和洗液,并保持身体和内衣的干燥。
总之,预防和控制泌尿道感染需要个人的卫生习惯、医疗机构的卫生管理、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以及宣传教育。
只有综合运用以上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才能有效降低泌尿道感染的发生率,保护人体健康。
泌尿道感染的健康教育
泌尿道感染的健康教育泌尿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指的是泌尿系统中的尿道、膀胱、尿路和肾脏等部位受到细菌感染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在进行泌尿道感染的健康教育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了解泌尿道感染的病因与症状1. 病因分析:泌尿道感染大多由大肠杆菌等致病菌侵入泌尿道引起,常见的感染途径包括性交、使用未清洁的公共厕所、憋尿等。
2. 症状介绍:泌尿道感染的常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尿道灼热感、腹胀等,严重的病例还可能出现发热、血尿等症状。
二、预防泌尿道感染的方法1. 保持个人卫生:保持私处干燥清洁,每天洗澡并及时更换内裤,女性应注意前后擦拭卫生纸的方向,尽量避免将肛门的细菌带入尿道。
2. 注意饮食健康:多喝水以增加尿液的排泄,避免过量摄入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如辣椒、酒精和咖啡等,防止尿道受到损伤。
3. 遵守性行为卫生:使用避孕套可以减少性交对泌尿道的刺激,尽量避免频繁性交或性交时间过长,及时清洁外阴和尿道口。
4. 注意排尿习惯:不要憋尿,避免尿液在膀胱内滞留过久;排尿后要用纸巾轻拭前端尿道口,帮助清除细菌。
三、就诊和治疗1. 及时就医:一旦出现泌尿道感染的症状,尽快就医,由医生根据症状和检查结果来确定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2. 注意用药:使用抗生素要按照医嘱坚持用完疗程,避免过度使用抗生素导致抗药性的发展,同时注意避免过度使用镇痛药等。
四、注意并发症的防范1. 预防肾脏感染:泌尿道感染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肾脏感染,因此要重视泌尿道感染的治疗和康复。
2. 防止复发:泌尿道感染容易复发,因此在治疗期间要坚持遵医嘱使用药物,并注意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的调整。
五、重视特殊人群的预防1. 孕妇预防:孕妇泌尿道感染可能对胎儿和孕妇本身健康带来风险,孕期要注意个人卫生,遵医嘱做好预防和治疗。
2. 儿童预防:儿童泌尿道感染的发病率也较高,家长要注意给予儿童充足的饮水和注意尿布的清洁和更换,及时观察症状并就医。
导尿管相关性泌尿道感染(UTI)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导尿管相关性泌尿道感染(UTI)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一、置管前
1、插管前要仔细检查无菌导尿包,如有无过期、外包装破损、潮
湿等,否则不得使用;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导尿轻快选择合适的导尿管口径、类型。
2、操作人员要严格执行手卫生和戴手套的程序;一般采用0.5%
碘伏消毒尿道口及其周围皮肤黏膜,男性自尿道口、龟头向外旋转擦拭消毒,注意洗净包皮及冠状沟;女性先清洗外阴,其原则由上至下,由内向外,然后清洗尿道口、前庭、两侧大小阴唇,最后会阴肛门,每一个棉球不能重复使用。
3、插管过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动作要轻柔,避免尿道粘膜损伤;
对留置导尿患者,应采用密闭式引流系统。
4、
二、置管后
1、保持尿液引流系统通畅和完整,不要轻易打开导尿管与集尿袋
的接口;如要留取尿液标本,可从集尿袋采集,但此标本不得用于普通细菌和真菌学检查;导尿管不慎脱落或导尿管密闭系统被冲坏,需要更换导尿管;意思导尿管阻塞应更换导管,不得冲洗。
2、保持尿道口清洁,日常用肥皂和水保持清洁即可,但大便失禁
的患者清洁以后还需消毒,患者洗澡或擦身时需要注意对导管的保护,不要把导管侵入水中;悬垂集尿袋,不可高于膀胱水平,并及时清空尿袋中尿液。
3、长期留置导尿病人,应定期更换导尿管(1次/2周)和集尿袋
(2次1周);疑似出现尿路感染而需要抗菌药物治疗前,应首先更换导尿管;每天评价留置导尿的必要性,尽早拔除导管。
不主张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生理盐水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来预防泌尿道感染。
泌尿道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制度
泌尿道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制度一、严格导尿指征。
只有当病人病情需要时才放置导尿管,根据需要决定置留时间。
二、在导尿和留置期间的护理操作前后均应洗手。
三、在导尿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使用无菌导尿管和闭合式无菌集尿系统。
根据年龄、性别、尿道情况选择合适的导尿管;四、每天评价留置导管的必要性,尽早拔除导管:减少导尿管留置时间,每天要检查导尿管有无移位,导尿管是否通畅,集尿系统有无破损漏尿;如果导尿管不慎脱落或导尿管密闭系统被破坏,需要更换导尿管。
五、加强集尿系统的管理,保持集尿系统闭合,尽可能减少、缩短导尿管和集尿袋的操作频率和时间;病人洗澡或擦身时要注意对导管的保护,不要把导管浸入水中。
六、集尿袋需放置在低于病人耻骨联合的位置,并及时清空袋中尿液:保持尿液从上往下的重力引流,保证导尿管无阻塞、尿液不返流;排空集尿袋时应使用病人各自的专用容器,分离导尿管-引流管连接处前应先进行消毒。
七、留取尿标本时,不应打开集尿系统,以无菌方法从导尿管留取尿液,以保持集尿系统的密闭性,尽量减少尿液监测频率。
八、预防尿路感染:不主张常规使用抗菌素,不主张常规在尿道口使用抗菌药物软膏;发现当病人有尿路感染征兆时,应开始使用抗生素治疗之前就先更换导尿管。
九、保持导尿管通畅:导尿管和引流管均应避免扭结;尽可能避免冲洗,如果导尿管出现阻塞,可通过反复的冲洗保持通畅,如果导尿管本身是造成阻塞的原因如凝结物的生成、,应及时更换;不主张常规膀胱冲洗和频繁更换导尿管。
十、做好会阴部及尿道口的清洁、消毒及皮肤护理:插管后,用碘伏消毒尿道口周围皮肤粘膜,每天2次,每天更换尿袋1次。
十一、插管病人的空间隔离,为减少交叉感染发生的机会,感染病人和非感染病人不应住同一房间。
十二、加强医护人员的在职培训。
老年人尿路感染预防与护理教育
老年人尿路感染预防与护理教育
引言
老年人尿路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容易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为了预防和控制老年人尿路感染,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护理教育措施。
预防措施
1. 维持良好的个人卫生:老年人应定期洗澡,并注意清洁外阴区域。
女性应注意从前向后擦拭以防止细菌传播。
2. 饮食调理:饮食应均衡,增加摄入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和预防尿路感染。
3. 充足饮水:老年人应每天饮用足够的水,以促进尿液排出,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
4. 避免过度使用抗生素:过度使用抗生素可能导致耐药性细菌的产生。
在治疗尿路感染时,应遵医嘱使用适当的抗生素。
5. 避免过度使用尿道导管:尿道导管使用时间过长容易导致尿路感染。
应尽可能减少使用尿道导管的情况。
护理教育
1. 提供正确的卫生习惯指导:教育老年人正确清洁外阴区域的方法,并强调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2. 提醒饮水注意事项:向老年人解释饮水的好处,并提醒他们每天饮用足够的水量。
3. 定期检查尿液:鼓励老年人定期进行尿液检查,以及定期体检,及早发现和治疗尿路感染。
4. 药物使用指导:向老年人解释正确使用抗生素的方法和注意事项,避免滥用或过度使用抗生素。
5. 尿道导管护理:如果老年人需要使用尿道导管,应向他们提供正确的导管护理指导,包括定期更换导管和注意观察导管使用是否出现异常情况。
结论
通过预防措施和护理教育,可以有效减少老年人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老年人本身免疫力较弱,因此预防尿路感染尤为重要。
医护人员应加强对老年人的宣教工作,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以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
泌尿道感染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泌尿道感染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泌尿道感染是指病原体直接侵入尿路而引起的炎症。
感染可累及尿道、膀胱、肾盂及肾实质,各种病原体,如真菌、支原体、病毒等均可侵犯泌尿道,但较少见,故泌尿道感染一般指细菌性感染。
【护理常规】
1.饮食护理鼓励患儿大量饮水,通过增加尿量起到冲洗尿道作用,减少细菌在尿道的停留时间,促进细菌和菌毒素排出,多饮水还可降低肾髓质及乳头部组织的渗透压,不利于细菌生长繁殖。
发热患儿宜给予流食或半流食,食物应易于消化,含足够热量、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2.减轻排尿异常
(1)保持会阴部清洁,便后冲洗外阴,小婴儿勤换尿布,尿布用开水烫洗晒干,或煮沸、压力消毒,或应用一次性尿布。
(2)患儿哭闹、尿道刺激症状明显者,可应用山莨营碱(654-2)等抗胆碱药。
(3)呕吐、食欲缺乏等现象,饭后服药可减轻胃肠道症状;服用磺胺药时应多饮水,并注意有无血尿、尿少、尿闭等。
(4)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进行尿培养,以了解病情的变化和治疗效果。
【健康教育】
1.饮食指导注意饮食营养,多饮水,指导合理喂养,提高抗病能力。
2.用药指导指导按时服药完成疗程,用药期间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3.心理指导解释本病的护理要点及预防知识,为患儿及其家庭提供支持。
4.康复指导培养患儿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会阴卫生,尽早不穿开裆裤,勤换内裤,尿布要常清洗,婴儿所用毛巾及浴盆要与成年人分开。
5.复诊须知遵医嘱定期到门诊复查尿常规,防止复发与再感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泌尿道感染预防控制方案及措施
1、严格掌握适应证,在一般情况下避免使用导尿管。
2、使用其它方法代替膀胱内导尿,如间歇性导尿、阴茎套导尿等。
3、尽量减少导尿管留置时间,每天评估持续导尿的必要性。
4、严格掌握导尿管插入和护理时无菌技术。
(1)在导尿管插入之前,用消毒剂消毒尿道口周围。
(2)在灭菌条件下,无菌操作插入导尿管。
(3)保持整个集尿系统闭合,尽可能缩短导尿管和集尿袋的操作时间。
(4)保持尿液从上往下的重力引流。
并随时观察尿液是否从导尿管中流出,以确保导尿管未阻塞。
5、有条件时应使用一次性导尿管和集尿系统。
否则应对上述物品彻底清洗后,再高压蒸汽灭菌或化学灭菌。
6、不建议为预防尿路感染使用抗生素和尿道口使用抗菌软膏,以防止产生耐药菌株。
7、不建议冲洗导尿管和更换导尿管,也不宜频繁进行菌尿检测。
XX县中医院院感管理委员会
2016年3月10日
根据《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制定本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