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农业诗
诗经中和农业有关的句子
诗经中和农业有关的句子1. 载芟载柞,其耕泽泽。
千耦其耘,徂隰徂畛。
——《周颂·载芟》2. 诞降嘉种,维秬维秠,维穈维芑。
恒之秬秠,是获是亩。
恒之穈芑,是任是负,以归肇祀。
——《周颂·丰年》3. 思乐泮水,薄采其芹。
鲁侯戾止,言观其旂。
其旂茷茷,鸾声哕哕。
无小无大,从公于迈。
——《鲁颂·泮水》4. 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
为酒为醴,烝畀祖妣。
以洽百礼,降福孔皆。
——《周颂·丰年》5. 倬彼甫田,岁取十千。
我取其陈,食我农人。
自古有年。
今适南亩,或耘或耔。
黍稷薿薿,攸介攸止,烝我髦士。
——《小雅·甫田》6. 有渰萋萋,兴雨祁祁。
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彼有不获稚,此有不敛穧,彼有遗秉,此有滞穗,伊寡妇之利。
——《小雅·大田》7.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周南·豳风·七月》8. 诞实匍匐,克岐克嶷,以就口食。
蓁蓁萋萋,其叶沃若。
——《小雅·出车》9. 冽彼下泉,浸彼苞稂。
忾我寤叹,念彼周京。
——《小雅·鸿雁·小雅》10. 好是稼穑,力民代食。
稼穑维宝,代食维好?——《大雅·桑柔》11. 瞻彼洛矣,维水泱泱。
君子至止,福禄如茨。
韎韐有奭,以作六师。
——《小雅·瞻彼洛矣》12. 大田多稼,既种既戒,既备乃事。
以我覃耜,俶载南亩。
播厥百谷,既庭且硕,曾孙是若。
——《小雅·大田》13. 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
黍稷稻粱,农夫之庆。
报以介福,万寿无疆。
——《小雅·楚茨》14. 我田既臧,农夫之庆。
琴瑟击鼓,以御田祖。
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以谷我士女。
——《小雅·甫田》15. 曾孙来止,以其妇子。
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攘其左右,尝其旨否。
禾易长亩,终善且有。
曾孙不怒,农夫克敏。
——《小雅·大田》16. 自昔何为,我艺黍稷。
诗经《小雅.大田》原文及赏析
诗经《小雅.大田》原文及赏析《大田》,《诗经・小雅》第五十八篇。
为先秦时代的汉族诗歌。
全诗四章,前二章,每章八句,后二章,每章九句。
这是一首西周奴隶主于丰收后祭祀田祖(神农)的诗歌,诗中记述了农业生产的情况,又是一首农事诗。
《诗经》是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
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大田大田多稼,既种既戒,既备乃事。
以我覃耜,�m载南亩。
播厥百谷,既庭且硕,曾孙是若。
既方既皂,既坚既好,不稂不莠。
去其螟�,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
田祖有神,秉畀炎火。
有�{萋萋,兴雨祈祈。
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彼有不获稚,此有不敛�},彼有遗秉,此有滞穗,伊寡妇之利。
曾孙来止,以其妇子。
�@彼南亩,田��至喜。
来方�祀,以其�U 黑,与其黍稷。
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译文大田宽广作物多,选了种籽修家伙,事前准备都完妥。
掮起我那锋快犁,开始田里干农活。
播下黍稷诸谷物,苗儿挺拔又壮茁,曾孙称心好快活。
庄稼抽穗已结实,籽粒饱满长势好,没有空穗和杂草。
害虫螟�全除掉,蟊虫贼虫逃不了,不许伤害我嫩苗。
多亏农神来保佑,投进大火将虫烧。
凉风凄凄云满天,小雨飘下细绵绵。
雨点落在公田里,同时洒到我私田。
那儿谷嫩不曾割,这儿几株漏田间;那儿掉下一束禾,这儿散穗三五点,照顾寡妇任她捡。
曾孙视察已来临,碰上农妇孩子们。
他们送饭到田头,田��看见好开心。
曾孙来到正祭神,黄牛黑猪案上陈,小米高粱配嘉珍。
献上祭品行祭礼,祈求大福赐苍生。
注释(1)大田:面积广阔的农田。
稼:种庄稼。
(2)既:已经。
种:指选种籽。
戒:同“械”,此指修理农业器械。
(3)乃事:这些事。
(4)覃(yǎn):“剡”,锋利。
耜(sì):古代一种似锹的农具。
(5)�m(chù)载:开始从事。
(6)厥:其。
(7)庭:通“挺”,挺拔。
硕:大。
(8)曾孙是若:顺了曾孙的愿望。
曾孙,周王对他的祖先和其他的神,都自称曾孙。
若,顺。
(9)方:通“房”,指谷粒已生嫩壳,但还没有合满。
《诗经》中的劳动诗歌
《诗经》中的劳动诗歌
《诗经》中有许多描写劳动场景的诗歌,其中包括:
1.《魏风·伐檀》:描写古代伐木劳动的场景。
2.《豳风·七月》:描述农民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包括耕种、狩猎、采桑等。
3.《周南·芣苢》:描写女子采摘车前子草的乐歌。
4.《十亩之间》:一首采桑的歌,写几个小伙子相约去看采桑姑娘的情景,体现了青年人劳动的乐趣。
5.《椒聊》:描写一群采花椒的妇女一边劳动一边歌唱,充满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这些诗歌都生动地描绘了古代人们劳动的场景,反映了他们对劳动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诗经中的农事诗
• 《生民》叙述后稷的母亲姜嫄祷神求子,后来踏 了神的脚印而怀孕,生下了后稷,不敢养育,把 他丢弃,后稷却历难而不死:“诞置之隘巷,牛 羊腓字之。诞置之平林,会伐平林。诞置之寒冰, 鸟覆翼之。鸟乃去矣,后稷呱矣。实覃实訏,厥 声载路。”这段描写,表现了后稷的神话色彩。
四叶后,赤青相间,七八叶后色纯青。
• 芑,白色的高粱。
• 以舂、揄、簸、蹂、释、烝,叙谷物处理 的六个步骤。精细而形象。孙鑛《评诗
经》:“次第铺叙,不惟记其事,兼貌其 状,描摹如纤,绝有境之态。”
七月
•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 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 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 毛传:觱发,风寒也。当为象声词,寒风 触物,尤其是枝条的声音。
• 栗烈:凛冽。 • 褐:本意为粗毛布,这里指粗布衣服。 • 馌,送饭。 • 田畯:毛传以为“田大夫”,即监工农官。 • 喜,即“饎”,酒食。
•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 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 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 艺术上:本诗采用铺叙手法,歌颂后稷功德,似 乎是一篇《后稷本纪》。后稷出生、转弃、稼穑、 祭祀过程,生动细致。
• 传奇色彩:履帝迹而怀孕,生而如肉团,剖之不 开,弃之见异,生而会立,天生知农,天降嘉种。
• 用方、苞、种、裦、发、秀、坚、好、颖、粟, 描写谷物生长过程中的十种状态。用旆旆、穟穟、 幪幪、唪唪描画豆、谷、麻、瓜四类作物的长势。 细致而形象。可以说刻画入微。
•
• 清陆次云《峒蹊纤志》:苗人每遇节令,男 子吹笙撞鼓,妇随其后,婆娑进退,举手顿 足,疾徐可观,名曰踹堂之舞。不过苗人此 舞,已经失去原始时代舞蹈的意义。他们只 是在象征性地表演祖先的狂欢舞而已。苗人 是伏羲氏之后,传说伏羲也是因为他的母亲 华胥履迹而生。
诗经里最长的农业诗
诗经里最长的农业诗
《大雅·荡》是诗经中一篇较长的农业诗,主要描述了春季的
农业生产活动。
以下是部分诗句: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
未見君子,憂心忡忡。
既見君子,我心則降。
采蕨南山,維蘇北畝。
維蘇北畝,言采其葑。
未見君子,憂心如鷁。
既見君子,我心如醉。
采葑維蘇,維蘇如處女。
維蘇如處女,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維其有繩,維其有緥。
朝服衣裳,琺瑯鬯甁。
稱彼南山,實維我蕨。
于嗟韋兮,人之造言。
焦焦民咸思,昭偃大敖之宜。
于嗟韋兮,人之造虎。
焦焦民咸思,昭偃大逸之時。
大意为:登上南山,采摘蕨菜。
未见到君子,心中忧虑。
一旦与君子相会,心中欣慰。
采摘葱韭,于是向北耕种。
北耕之地,称作蘇地。
在蘇地采摘葱韭,如同给处女打扮。
处理葱韭如同雕琢。
最终将采得的葱韭献给君王,以表达人民对君王的爱戴和顺利丰收的祝福。
诗经关于耕地的诗句
诗经关于耕地的诗句1.《诗经》中关于土地的诗篇诗经大田大田多稼,既种既戒。
既备乃事,以我覃耜。
俶载南亩,播厥百谷。
既庭且硕,曾孙是若。
既方既皁,既坚既好,不稂不莠。
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
田祖有神,秉畀炎火。
有渰萋萋,兴云祁祁。
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彼有不获稚,此有不敛穧。
彼有遗秉,此有滞穗,伊寡妇之利。
曾孙来止,以其妇子。
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来方禋祀,以其骍黑,与其黍稷。
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2.诗经中关于农耕的句子载芟》篇开端九句:载芟载柞,其耕泽泽。
千耦其耘,徂隰徂畛。
侯主侯伯,侯亚侯旅,侯强侯以。
有嗿其饁,思媚其妇。
这是说除去草木,将土耕得散松松地。
上千对的人一齐耘田,高田低田都有人耕作着。
父、子、兄、弟,一个个筋强力壮,劲头儿挺足。
送饭的闹闹嚷嚷地来了,都是些漂亮的娘儿们。
这是大规模集体劳动的场面,以简短的文字描绘出复杂的动态,正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特色。
又如《良耜》篇写收获的场面道:获之挃挃,积之栗栗。
其崇如墉,其比如栉,以开百室。
百室盈止,妇子宁止。
这一节的大意是说:刷刷地收割,多多地堆积。
堆得像墙一般高,梳篦一般密。
上百的谷仓装满了。
女人孩子都得到了休息。
这里也是以寥寥几句展示巨幅图景,给人深刻的印象。
叙事诗是《大雅》里的突出部分之一。
《绵》、《生民》、《公刘》三篇是其中更突出的部分。
《生民》歌咏周始祖后稷的灵迹和功德,在那些神话化的叙写中反映周人对于这一传说人物的热爱,因为相传他是农业的发明者。
诞寊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诞寅之平林,会伐平林;诞寅之寒冰,鸟覆翼之。
鸟乃去矣,后稷呱矣。
实覃实讦,厥声载路。
这一章写后稷被弃而不死的神异。
最初得牛羊喂乳,最后得鸟类覆翼,当群鸟飞去的时候,后稷开始啼哭,声满道路。
这些叙写,简洁而生动。
三千年前的文学语言已经如此精炼,简直使人不得不惊异了。
本篇写后稷试种瓜、豆、禾麻等庄稼:艺之荏菽,荏菽旆旆,禾役穟穟,麻麦幪幪,瓜瓞唪唪。
写后稷后来种谷的成绩:实方实苞,实种实襃,实发实秀,实坚实好;实颖实栗。
诗经中农村生活的诗句
诗经中农村生活的诗句
《诗经》中有很多描述农村生活的诗句,以下是其中一些例子:
1.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周南·卷耳》
2.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魏风·伐檀》
3. “芃芃黍苗,阴雨膏之。
四国有王,郇伯劳之。
”——《鄘风·载驰》
4.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豳风·七月》
这些诗句描绘了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劳作、收成、生活艰苦以及欢乐的时刻。
它们反映了古代农村社会的真实面貌,展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国风·豳风·七月》原文译文鉴赏
《国风·豳风·七月》原文|译文|鉴赏《国风·豳风·七月》此诗反映了周代早期的农业生产情况和农民的日常生活情况,不仅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也是一首杰出的叙事兼抒情的名诗。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国风·豳风·七月》原文先秦:佚名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
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
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七月鸣鵙,八月载绩。
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
八月其获,十月陨箨。
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豜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穹窒熏鼠,塞向墐户。
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
黍稷重穋,禾麻菽麦。
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
昼尔于茅,宵尔索綯。
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
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
九月肃霜,十月涤场。
朋酒斯飨,曰杀羔羊。
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译文及注释译文七月大火向西落,九月妇女缝寒衣。
十一月北风劲吹,十二月寒气袭人。
没有好衣没粗衣,怎么度过这年底?正月开始修锄犁,二月下地去耕种。
带着妻儿一同去,把饭送到向阳的土地上去,田官十分高兴。
七月大火向西落,九月妇女缝寒衣。
春天阳光暖融融,黄鹂婉转唱着歌。
姑娘提着深竹筐,一路沿着小道走。
伸手采摘嫩桑叶,春来日子渐渐长。
人来人往采白蒿,姑娘心中好伤悲,害怕要随贵人嫁他乡。
七月大火向西落,八月要把芦苇割。
诗经中的农事诗
诗经中的农事诗《诗经》中的农事诗,主要描述了农人的生产活动和农业的丰收与祭祀。
以下是一些《诗经》中的农事诗:1.《周颂·臣工》:这首诗描绘了农人勤奋努力地工作,从早到晚不辞劳苦,表达了农人对农业的重视和对土地的敬畏。
2.《周颂·噫嘻》:这首诗描述了春耕的情景,表达了农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新一年的期待。
3.《周颂·丰年》:这首诗描绘了丰收的场景,表达了农人对丰收的喜悦和对神灵的感激。
4.《周颂·载芟》:这首诗描述了收割的情景,表达了农人对辛勤劳动的赞美和对丰收的庆祝。
5.《周颂·良耜》:这首诗描绘了秋收之后,农人祭祀神灵的场景,表达了对神灵的敬畏和对农业的感激。
6.《小雅·楚茨》:这首诗描述了农人祭祀神灵的场景,表达了对神灵的敬畏和对农业的感激。
7.《小雅·信南山》:这首诗描绘了南山地区的自然风光和农人的生产活动,表达了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对农业的重视。
8.《小雅·甫田》:这首诗描述了耕种和收获的情景,表达了农人对土地的敬畏和对农业的热爱。
9.《小雅·大田》:这首诗描绘了大田地区的丰收景象,表达了农人对丰收的喜悦和对神灵的感激。
10.《国风·魏风·十亩之间》:这首诗描绘了十亩田园之间的宁静与和谐,表达了农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农业的重视。
11.《国风·豳风·七月》:这首诗详细描述了农人一年四季的生产活动和辛勤付出,以及他们对贵族和神灵的敬畏与感激。
这些农事诗反映了《诗经》时期农业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同时也表达了当时人们对农业的热爱和对土地的敬畏。
这些诗歌不仅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也为我们了解古代农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诗经中的农事诗十一首
诗经中的农事诗十一首《诗经》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其中收录了大量的民歌民谣,反映了古代社会各个方面的生活与风俗。
在《诗经》中,有许多描写农事的诗歌,这些诗歌既是古人对农业生产的赞美,也是对农民辛勤劳动的歌颂。
下面就是《诗经》中的农事诗十一首:1.《关雎》:这首诗歌讲述了周文王在开国之初,首次实施轮耕制度,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2.《蓼莪》:描述了农民播种的情景,表现了劳动的辛苦和喜悦。
3.《小雅·南有嘉鱼之什》:描绘了农民在丰收时节庆祝丰收的场景,展现了农业带来的富饶和喜悦。
4.《小雅·鸿雁之什》:歌颂了农民勤劳的精神,比喻农民辛勤耕作的形象。
5.《小雅·车舝之什》:描述了农民在耕作时使用的农具,反映了古代农业生产的技术与方法。
6.《小雅·田有禾,众集女》:表达了对农民劳动的赞美和敬意,歌颂了他们为社会作出的贡献。
7.《小雅·采薇》:描述了古代女子采集野菜的情景,反映了农业劳动在古代社会的重要性。
8.《小雅·谷风》:歌颂了农民在丰收时节的喜悦和幸福,表达了对农业的祝福和赞美。
9.《小雅·阳春》:描述了农民在春天播种的情景,展现了农业生产的希望与活力。
10.《小雅·常棣》:描述了农民在收获时节的忙碌与喜悦,表达了对农业生产的祝福和赞美。
11.《小雅·车辖》:描绘了农民在丰收时的喜庆场景,反映了古代农业生产的繁荣和富饶。
这些农事诗歌在《诗经》中展示了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和农民的辛勤劳动,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农业的关注和重视。
通过这些诗歌,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农民的辛勤和付出,更加珍惜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辛勤劳动。
诗经·豳风·七月全文及赏析
诗经·豳风·七月全文及赏析诗经·豳风·七月全文及赏析《豳风·七月》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此诗反映了周代早期的农业生产情况和农民的日常生活情况,不仅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同时也是一首杰出的叙事兼抒情的名诗。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诗经·豳风·七月全文及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原文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同我妇子,馌彼南亩。
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
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
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七月鸣{贝鸟},八月载绩。
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五月鸣蜩。
八月其获,十月陨萚。
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
言私其豣,献豣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穹窒熏鼠,塞向{土堇}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艹奥},七月亨葵及菽。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
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
黍稷重穋,禾麻菽麦。
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
昼尔于茅,宵尔索绹。
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阻。
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
九月肃霜,十月涤场。
朋酒斯飨,曰杀羔羊。
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赏析《七月》是西周初年豳地(在今陕西栒邑县、邠县一带)的奴隶所做的诗歌。
可能是因诗长,年代久远,有某些错简的地方,但基本次序还是清楚的。
全诗八章,每章各十一句,基本上是按季节的先后,逐年逐月地来写男女的奴隶们的劳动和生活的。
这首诗按时序叙事,很象是一首农历诗,类似后世民歌中的四季调或十二月歌。
诗经里最长的农业诗
诗经里最长的农业诗《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其中包含了大量关于农业的诗歌,它们描绘了古代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歌颂了农业文明的发展。
下面是一首以农业为主题的《诗经》诗歌《泽阳》的相关内容。
《泽阳》是《诗经·大雅·泽阳》中的一篇诗,是一首古代农业诗,主要描绘了农民在春天努力耕作的情景,展现了他们为了家国兴旺而不懈努力的精神。
以下是诗歌的内容:泽阳,维叶阜贲。
瞻彼淇澳,言采其蕨。
瞻彼淇澳,言采其蓨。
瞻彼淇澳,言采其菽。
黍稷之穗,亨其田作。
亨其田作,其穗孔穗。
这首诗歌通过描写农民在泽阳的农田中辛勤劳作的情景,展示了他们对农业的热爱和努力。
下面进行详细解析:首先,诗歌一开头就提到“维叶阜贲”,描绘了田地里长势良好的庄稼。
接下来,又提到了观望淇澳,言采其蕨、蓨、菽,这些都是古代的农作物,表明了古人们对农作物的重视和关注。
然后,诗歌通过描述禾苗的茂盛,突出了农田丰收的景象。
诗中提到,黍稷之穗,亨其田作,表明庄稼长势喜人,丰收可期。
最后,诗歌提到亨其田作,其穗孔穗。
这里的“孔”和“穗”描绘了庄稼的精美,进一步突出了农民的辛勤劳作和对农作物的守望。
通过这首诗歌,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农民对农业的热爱和努力。
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辛勤努力,耕种着田地,希望能够收获丰收,为家国作出贡献。
这首诗歌展现了农民对农业的向往和努力,以及农业文明的发展。
除了《泽阳》,《诗经》中还有许多其他关于农业的诗歌,如《氓》、《麦秀》等。
这些诗歌都是具有鲜明农业特色的文学作品,它们描绘了田园生活,歌颂了农民的勤劳和农业文明的兴盛。
总结起来,《诗经》中的农业诗歌丰富多样,描绘了不同季节农民的劳作场景,表达了对农业的热爱和渴望。
通过这些诗歌,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辛勤努力,感受到古代农业文明的壮丽景象。
这些诗歌不仅是文学的瑰宝,也是我们了解古代农业文明的重要窗口。
《诗经》中的农耕文化
《诗经》中的农耕文化
《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农耕文化元素。
以下是一些例子:
1. 《小雅·甫田》:“或耘或籽,黍稷薿薿。
攸介攸止,烝我髦士。
”描述了农夫在田间耕耘、播种的场景,以及收获时的欢乐。
2. 《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芣苢是车前草,这首诗描绘了妇女在旷野中采摘车前草的情景,反映了当时人们对野菜的利用。
3. 《魏风·伐檀》:“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
”这首诗讲述了人们砍伐树木制作车轮的过程,展示了古代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
4. 《小雅·大田》:“大田多稼,既种既戒,既备乃事。
以我覃耜,俶载南亩。
播厥百谷,既庭且硕,曾孙是若。
”描述了农夫在大田中的耕种、播种及收获的过程,表达了对丰收的期望。
《诗经》中的这些篇章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农耕生活,展示了人们对土地的依赖和对农业生产的重视,也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诗经里最长的农业诗
诗经里最长的农业诗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宝库,诗经里的农业诗描绘了古代农民的劳作与生活。
在众多的农业诗中,有一篇被认为是诗经里最长的农业诗,它是《大雅·大明》。
《大雅·大明》是诗经中的一篇大雅,共有125行,是一个叙事诗,通过描绘年节仪式和农耕劳动来展示古代农业社会的繁荣和喜庆。
本文将从节气、农耕活动以及农民的生活等角度来介绍这首《大明》。
《大明》以农历的节气为线索,描绘了一个充满庄重和喜悦的农业年节。
诗中提到了早春的立春、惊蛰、春分和清明,以及晚春的立夏、芒种和小暑等节气,这些节气与农民的农耕活动密切相关。
诗中首先描绘了在立春之后的早春时节,人们开始播种作物,农民们辛勤耕种,期盼着一个丰收的季节的到来。
接着,诗中叙述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事的进行情况。
农民们在田间劳作,忙碌的身影充斥着田野。
他们耕种、播种、施肥、收割,为了获得丰收而不辞辛苦。
这些细致入微的描写展示了古代农民的日常生活和农事技巧。
同时,诗中也反映了农民们对于丰收的渴求和对大地的感激之情。
他们迎着朝阳起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诗中还提到了农民们坚持不懈地劳动的时候,天地间的父母之恩,以及他们对祖先的敬仰和感恩之情。
这些描写展示了农民们对大地的热爱和对丰收的美好祈愿。
除了描绘农民的劳动与生活,诗中也融入了对社会秩序的赞美和对君王的敬仰。
诗中提到了《大明》这一节气的仪式盛典,君王出席,各地的贵族和农民一同参与,庆祝大地的丰收和和谐的社会秩序。
这种庄重而喜庆的氛围进一步展示了古代农业社会对于农民和君王的向往与敬仰。
通过诗经中最长的农业诗《大明》,我们可以窥探古代农民的劳作和生活,以及他们对于大地的热爱与感激。
这首诗以节气为线索,具体描绘了农业生产的过程和农民的劳动,同时也赞美了社会的和谐和君王的聪明统治。
这首诗道出了古代人民对于丰收和幸福生活的向往,也传递着农民们孜孜不倦的努力,以及他们对农事的智慧和技巧的传承。
诗经里充满了丰富的农业诗,这些诗歌不仅仅是文学的珍品,更是中国古代农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诗经里最长的农业诗
诗经里最长的农业诗《诗经》中最长的农业诗是《国风·周南·关雎》。
该诗描绘了古代周朝男子与女子之间的爱情纠葛,通过风雨的比喻来寄托相思之情。
文中没有直接描写农业,但是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展现了古代农业社会中的情感、生活和生产。
诗中首先出现的是爱情的焦虑与期待,以风雨为隐喻。
风雨在古代农业社会中代表着丰收的希望与恐惧。
诗人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开始,描述了鸠鸟在河洲间的样子。
这里的鸠鸟是农田中重要的害虫控制者,所以对丰收有着关键的作用。
接着,诗中出现了对男子的描写。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里描绘了女子的美貌与君子倾慕之情。
她们在农田中的工作,与大自然的融合,给人一种优雅而纯美的感觉。
然后,诗中描绘了男子和女子的相思之情。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这里的荇菜是一种常见的水生植物,生长在水田中,与农田紧密相关。
男子通过描绘草菜在水中的摇摆姿态,来表达他对女子的思念之情。
他们之间纠葛的情感,如同田间作物摇摆的风雨中,时而离离东西,时而参差不齐。
最后,诗中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展现了丰收的希望。
“采葑采菲,薄言采之。
”葑和菲都是农田中常见的野菜,是人们盼望的丰收之果。
丰饶的菜蔬象征着喜庆、幸福和充实的生活。
同时,诗人通过薄谢之语,表达了对虚幻之境的向往。
《国风·周南·关雎》通过对风雨和大自然的描绘,成功地将古代农业和男女情感相结合。
在古代农业社会中,风雨对农田的影响至关重要,而男女之间的情感也常常牵连其中。
这首诗无疑体现了古代农业社会中人们对于丰收、幸福与情感的美好向往。
诗经中歌颂粮食的诗句
诗经中歌颂粮食的诗句自古以来,人们便懂得珍惜粮食。
而在《诗经》中也有不少歌颂粮食的诗句。
《诗经》中有很多歌颂粮食的诗句,下面我来给你说几个吧!其一:黍离:在《国风·王风》篇中,最让人感到无奈的便是“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那即将成熟的麦子又一次被从土地里拔出来收割了,这预示着又一年丰收的喜悦即将过去,就像曾经美好的爱情一样,最后只剩下一片荒凉。
“禾黍离离”正是写出了这种惋惜之情。
其二:卷耳:《国风·周南》篇中,抒发对庄稼丰收的喜悦之情,也写出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我们都听过《敕勒歌》吧!它描写了蒙古草原上,碧绿的草原一望无际,放牧的人骑在马上,眼前是一幅多么壮丽的图画呀!人们辛勤劳动,过着自由幸福的生活,用唱歌的方式表达他们喜悦的心情。
在这里,“策马”同样用的是运粮食的方法,“卷耳”既可以表达对丰收喜悦的感受,又表现了对劳动人民的尊重和对他们的崇敬。
其三:中田:《大雅·生民》篇中,农业大国的兴起,还是要靠精耕细作,就像五谷丰登一样,最主要的还是精耕细作。
老百姓种田很讲究科学技术,时常因为施肥问题争吵,甚至打架。
那真是一幅美丽的农村景象。
所以,才有“雨我公田,遂及我私”这样的句子出现,意思是说天公也帮助这些辛勤劳作的百姓,当年年丰收,老百姓可以过上好日子。
他们这样做全都是为了大家的利益。
这样的描写也体现了人们对粮食的重视和认识。
在我国历史长河中,不少人为了能让粮食丰产,想出了各种办法,而我最欣赏的便是施肥法了。
这种方法还曾经被农业专家学者发明呢!他们通过施肥不但减少了化肥对环境的污染,还使农作物增产。
这种施肥方法是农民伯伯多年实践、改良而成的,多亏有了他们,才让我们每天都吃上新鲜美味的粮食。
这是多么伟大的工程啊!因此,我们应该感谢他们。
其实,我国古代很多的劳动人民都很珍惜粮食。
《红楼梦》中的刘姥姥、《骆驼祥子》中的祥子等都是很好的例子。
古代关于农业的典籍
古代关于农业的典籍
中国古代有许多关于农业的典籍,其中包括《诗经》、《周礼》、《离骚》等。
《诗经》中有许多歌颂农业耕作的诗歌,如《关雎》中的“穗彭根,勿糟添,尔酒既醴,尔肴既膳。
”以及《国风·周南·关雎》中的“白华松之,其叶湑兮。
”
《周礼》则是古代中国重要的礼制典籍之一,其中也包括了许多关于农业的规定和制度,如关于“田赋”的规定,规定各地应该根据土地的肥沃程度征收不同的赋税。
《离骚》是屈原所著的一篇长篇抒情诗,其中也包括了不少关于农业的描写和赞颂,如:“叔饯不寝,相皇承祖,肆顾草木,英发如神。
”
古代中国的农业典籍,不仅是对那个时代农民生产生活的真实记录,更是对现代农业发展有着深刻的启示和借鉴。
诗经《小雅·甫田》原文译文鉴赏
诗经《小雅·甫田》原文|译文|鉴赏《小雅·甫田》是写贵族劝农、祈福的诗。
全诗四章,每章十句。
一章写曾孙适南亩劳农,而以三章加深描绘;二章写迎田祖祈福,再以四章申述之。
从诗中可以看到周人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其人物活动描绘如画。
下面一起欣赏这首诗吧!《小雅·甫田》原文倬彼甫田,岁取十千。
我取其陈,食我农人。
自古有年。
今适南亩,或耘或耔。
黍稷薿薿,攸介攸止,烝我髦士。
以我齐明,与我牺羊,以社以方。
我田既臧,农夫之庆。
琴瑟击鼓,以御田祖。
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以穀我士女。
曾孙来止,以其妇子。
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攘其左右,尝其旨否。
禾易长亩,终善且有。
曾孙不怒,农夫克敏。
曾孙之稼,如茨如梁。
曾孙之庾,如坻如京。
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
黍稷稻粱,农夫之庆。
报以介福,万寿无疆。
译文及注释译文就是这片一望无际的田地,每年打的粮食数也数不清!我只需拿出往年的库存粮,就能养活我治下的老百姓!从古以来就是这样好年景!今天我去巡视南边这块地,看到有的除草有的培土垄,黍米高粱长得都非常茂盛。
就在这座富丽堂皇的行宫,我要犒劳那些能干的臣工。
贡上我用五谷烹制的美食,献上我纯白羔羊的牺牲品,祭祀皇天后土感谢四方神。
我普天王土一派五谷丰登,这是天下百姓的福气幸运。
弹起琴弦敲起大鼓响天震,一起来迎接农事的始祖神。
我们虔诚地祈求天降甘霖,保佑来年五谷杂粮大丰收,养活我治下万千男女子民。
周王满怀喜悦来田间巡视,与他的贵妇和儿子们同行,带来精美的食物慰劳百姓。
管农业的官吏见了真高兴,招呼身边的农夫们聚拢来,大家一起分享美味好心情。
庄稼长势茂盛遮蔽了田垄,今年定是五谷丰登好年景。
周王喜在心头不发天威怒,农夫们感恩戴德勤于农功。
周王土地上收割下的庄稼,堆得密如茅屋高如车顶梁;粮食装满周王座座米粮仓,高得赛过那丘陵和小山岗。
还需要再建造一千座仓库,还需要再打造一万辆车厢。
年年黍米稷稻粱五谷丰登,普天下的老百姓幸福无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44 年郭沫若在《由周代农事诗论到周代社会》一文中明确了《诗经》中农业诗歌的具体篇目:《国风》中的《豳风·七月》,《小雅》中的《楚茨》、《信南山》、《甫田》、《大田》,《周颂》中的《噫嘻》、《臣工》、《丰年》、《载芟》、《良耜》到了《诗经》时代,已发展到木与金属的复合工具阶段,因为这一时期人们已经掌握了高超的炼铜、铸铜技术和炼铁技术,铁质农具得到了使用。
这时期的劳动工具种类很多有耜、犁、斧、锹、镰刀、锄头等。
犁是当时常用的一种翻土耕地的农具,其中耜就是犁的一种,上面弯曲的有三尺长,称为耒,用木制。
下面用金属制成,形状如锹,用以翻地,称为耜。
这种农具在当时被普遍使用,在《诗经》的农祭诗里曾再三提到,如《周颂·载芟》云:“有略其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
”、《豳风·七月》:“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周颂·良耜》“畟畟良耜,俶载南亩。
”、《周颂·大田》:“以我覃耜,俶载南亩。
”而《周礼·考工记·将人》曰:“匠人为沟洫,耜广五寸,二耜为耦,一耦之伐,广尺深尺,谓之畎。
田首倍之,广二尺,深两尺,谓之遂。
九夫为井,井间广四尺,深四尺,谓之沟。
”这里所谓的“伐”,就是把土发掘起来;所谓“畎”,就是田里垄亩间的小沟。
这里耜就像铲子一样“伐地起土”并且还能“为沟洫”,可见耜虽然是简单的农具,但可以用于深耕。
耜这种农具的运用,可以说是当时农业生产的一大进步。
农业耕作管理方法《大雅·生民》:“禾役穟穟”毛《传》说“役,列也,”言禾苗行列整齐,生长茂盛。
可见条播的播种方式便于通风排水和日光照射,能提高产量,是播种技术的重大进步。
《诗经》时代,人们掌握了耕种管理方法,和以前相比田间管理技术取得很大进步。
如《小雅·楚茨》写到:“楚楚者茨,言抽其棘。
自昔何为?我艺黍稷。
”除掉杂草荆棘,开垦荒地,这是农耕的第一步。
《诗经》中的许多篇章都描写了这种民俗事象,如《周颂·载芟》所描述的:“载芟载柞,其耕泽泽。
”芟,除草。
柞,砍伐树木。
这里说播种农作物前首先要除草砍树,耕地松泥土。
还有《周颂·良耜》:“以薅荼蓼,荼蓼朽止,黍稷茂止。
”薅,除草;荼蓼,野草。
这里指庄家长出来以后,有些野草随之长出,为了保证禾苗生长,要将野草拔出使其腐烂在田里,可以做肥料,使庄稼长的茂盛。
西周春秋时代对于农田的垦耕,普遍采用两人合作的办法,即所谓耦耕。
《周礼·考工记·匠人》说:“匠人为沟洫,耜广五寸,二耜为耦,一耦之伐,广尺深尺,谓之亩。
”郑玄注曰:“古者耜一金,两人并发之。
其垄中曰<田巛>,<田巛>上曰伐。
伐之言发也。
<田巛>,畎也。
今之耜,歧头两金,象古之耦也。
”学者大多根据这一点,认为二人并二耜而耕,叫做耦耕。
也有人认为二人拿两耜相对而耕,叫做耦耕的,如《诗经·小雅·大田》孔颖达正义说:“计耦事者,以耕必二耜相对,共发一尺之地,故计而耦之也。
”也有认为二人一前一后同时垦耕,叫做“耦耕”的,《考工记》贾公彦疏说:“云‘二耜为耦者,二人各执一耜,若长沮、桀溺耦而耕。
此两人耕而耦,共一尺,一尺深者,谓之畎。
畎上高土谓之伐,伐,发也,以发土于上,故名之伐也。
此二人虽共发一尺之地,未必并发。
”也有认为二人合作垦耕,一人耕,一人耰(椎碎土块),叫做“耦耕”的。
总之,各家对于“耦耕”的解释,说法纷纭,但古时称为“耦耕”为“合耦”或“比耦”,是二人运用二耜合作垦耕,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两人是相并而垦耕,还是相对而垦耕,是看需要而进行的,目的无非在通过合作以提高垦耕的工作效率。
《噫嘻》云:“亦服尔耕,十千维耦。
”《载芟》“千耦其耘,徂隰徂畛”记载了这种垦耕的场面。
采用这种耦耕的耕作方式提高垦耕的工作效率,能够合力完成一人无法完成的工作。
由于西周统治的主要地区是黄土地带,土壤比较松,容易垦耕。
在这种比较先进的耕作方式下,周代的土地得到了广泛的开发和利用,农田的面积较以前扩大了很多,农业产量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在耕作方式上,牛耕使用于农业,是周代社会经济生活的一个特点。
从《诗经》记载的祭祀活动看,周代已经不是大批的屠杀耕牛来作为牺牲了。
在宰杀牛作为祭品的同时还加之以稻米、高粱等农作物来祭祀。
《小雅·大田》云:“来方禋祀,以其骍黑,与其黍稷。
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有些祭祀,甚至已经不用牲畜而只用酒食“为酒为醴,大雅·大田》:“大田多稼,即种且戒。
”郑《笺》曰:“将稼者必先相地之宜而择其种”即根据土地所宜选择品种。
《周颂·载芟》“播厥百谷,实函斯活。
驿驿其达,有厌其苗,绵绵其麃。
”据孔颖达疏义理解这是选择内含生气的种子播种,故成活率高。
因而此诗描绘幼苗接连破土而出,长势整齐茂盛。
“同时根据(《国语·周语上》)说周人抓住立春至二月初这段时间进行耕种,这时已采用条播,在农田上按横向每步挖一条小沟,将泥土翻在垄上,在垄上翻耕播种。
”烝畀祖妣,以洽百礼。
有飶其香,邦家之光。
”(《载芟》)祭祀在古人看来是重大的活动,祭祀时少杀牛或不杀牛,正说明牛在农业生产和农业运输中的重要作用。
《噫嘻》和《载芟》分别描述了大规模的农业生产状况,“骏发尔私,终三十里。
亦服尔耕,十千维耦。
”、“载芟载柞,其耕泽泽。
千耦其耘,徂隰徂畛。
”这种大规模的劳作仅靠人力是不可能完成的。
同时在山西浑源出土的周代“牛尊”,穿有鼻孔,说明当时之牛已经被牵引着从事农业生产了。
牛耕的运用提高了周人的农业劳动效率,对当时的农业发展发挥了很大作用。
“诞后稷之穑, 有相之道。
”(《大雅·生民》)周人的另一先祖公刘率领周民自邰远徙,通过仔细观察, 慎重考虑, 终于选定了既富庶又繁荣的豳作为定居之地:“笃公刘,于胥斯原。
既庶既繁, 既顺迺宣, 而无永叹。
” (《大雅·公刘》)公刘认为此地宜于农业耕作, 大家能够在此获取衣食之源, 然后民将安今之居而无长叹。
《鄘风·定之方中》说到卫文公徙迁复国,发展农业生产时也是首先做了一番相土工作:“开彼虚矣, 以望楚矣。
望楚与堂, 景山与京, 降观于桑。
”朱熹意为:“观之以查其土宜也。
”卫文公又通过占卜验证了他相中的确实是一个适合耕种植桑的好地方:“卜之其吉, 终然见藏。
”《小雅·楚茨》告诉我们在已经选好的耕作之处, 要先除掉丛生的蒺藜, 把土地开垦出来:“楚楚者茨, 言抽其棘。
自昔何为?我艺黍稷。
”《周颂·载芟》也是先叙述的除去杂草砍伐树木的垦荒:“载芟载柞, 其耕泽泽”。
毛传:“除草曰芟, 除木曰柞。
”有时还需要放火烧荒:“瑟彼柞或, 民所燎矣。
”(《大雅·旱麓》)为了保证播种的顺利进行, 还要做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要划定田界,“乃疆乃理”(《大雅·绵》)、“我疆我理”(《小雅·信南山》)、“于疆于理”(《大雅·江汉》); 要平整土地,“彻田为粮”(《大雅·公刘》)、“彻申伯土田”、“彻申伯土疆”(《大雅·菘高》); 要开沟挖渠,“乃宣亩”(《大雅·绵》)。
商周时期先民对整地工作相当重视, 从甲骨文中“田”字的形状可以看出当时田间已经整治得很规范, 沟渠纵横, 以防暴雨洪水冲毁农田。
《诗经》中常见“亩”字, 如:“俶载南亩”(《小雅·大田》)、“乃宣乃亩”(《大雅·绵》)、“横从亩”(《齐风·南山》)等等, 亩就是垄, 在田中翻土起垄, 并且根据地形和水流走向, 将垄修成南北向(南亩)或东西向(“南东其亩”的东亩), 这可谓垄作的萌芽。
(《周颂·良耜》)则是把薅除的荼蓼等杂草沤烂在田间作为绿肥, 使庄稼长得茂盛。
此外, 扫除废弃的杂物, 用火烧、土化等方法制成的堆肥也是当时常用的肥料。
“刺草殖谷, 多粪肥田, 是农夫众庶之事也。
”除虫是耕种管理的重要环节,《诗经》中多次提到破坏农作物生长的害虫,《大雅·瞻卬》:“蟊贼蟊疾, 靡有夷届。
”《大雅·桑柔》:“降此蟊贼, 稼穑卒瘁。
”在《小雅·大田》中可以见到人们防治虫害:“去其螟螣, 及其蟊贼, 无害我田稚。
田祖有神, 秉畀炎火。
”螟食苗心, 螣蛀苗叶, 蟊害苗根, 贼坏苗节, 先民在长期的耕作实践中, 通过细致的观察, 充分认识了诸多害虫对庄稼的危害, 于这些害虫必须及时清除, 以免幼苗受损, 影响收成。
人们利用昆虫的趋光性特点, 采用火光来诱杀害虫, 令其自投火中, 自取灭亡。
随着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商周时期已经脱离了原始农业那种不耘不灌, 任之于天的状态。
同时, 由于人口的增加, 对耕地的需求日益迫切, 因此对土地的利用不再是荒十年八年, 等到草木茂盛再重新开荒播种, 而只要休闲两三年之后就可以继续耕种, 从而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西周的耕作制度是种植一年休耕两年的休闲制, 土地利用率已达三分之一, 比起原始农业的抛荒制大大提高了。
《周礼·地官·大司徒》记载中有不易之地、一易之地和再易之地, 这就是为了合理的保持土地的肥力,根据田地整治程度确定休耕轮作制度。
所谓不易之田就是无需休耕的上等好田, 一易之田即耕作一年休耕一年的一般田地, 易之田即耕作一年休耕两年的生荒田。
《诗经》中有一套专门的术语言称不同生熟程度的田地,《小雅·采芑》:“薄言采芑, 于彼新田, 于此田亩。
”《周颂·臣工》:“亦又何求, 如何新畲。
”《尔雅·释地》解释为:“田一岁曰葘, 二岁曰新田, 三岁曰畲。
”即初垦的生荒田称为“葘”或“葘亩”, 耕作了两年的是“新田”,三年以上的熟田就称作“畲”。
这种由荒地逐步整治成为熟田是耕作技术进步的表现。
到春秋战国时期, 由于“深耕易耨”、“多粪肥田”等耕作技术的出现和推广, 农田水利工程的兴修, 使地力得到恢复和提高, 有一部分较好的土地就不需要休闲几年再种植, 而是每年都可以种植, 这种土地利用制度叫连年种植制,这一部分土地的利用率是百分之百, 比休闲制提高了两倍, 这在我国耕作制度上是个巨大的进步, 从此以后, 我国就走上了连年种植制的道路。
有的地方由于人口密集, 土壤肥沃, 加之善于耕作, 精心管理, 则可“四种而五获, 甚至“岁而再获”.经过诸般劳作, 人们期盼的丰收如期而至“丰年多黍多禾余”(《周颂·丰年》), 忙碌而喜悦成了收获季节的主旋律:“恒之禾巨禾丕 , 是获是亩。
恒之糜芑, 是任是负。
”(《大雅·生民》)“载获济济, 有实其积。
”(《周颂·载芟》)“获之挃挃, 积之栗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