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三大运动形式关联性阐释_张志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卷第12期
2010年12月
搏击·武术科学
【武术发展研究】
武术三大运动形式关联性阐释
张志成
(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渊源关系和技击实战的角度,对武术三大运动形式的内
在规律和关联进行分析,武术功法是武术三大运动形式高度相联的主要因素,从而得出以技击为核心内容
的武术三大运动形式相互联系、
相互补益、一脉相承的关系,三者相互借鉴又各自独立,是构成武术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武术功法套路散打反思训练关系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0)12—0022—03
作者简介:张志成(1980~),男,硕士。研究方向:武术发展战略研究。
前言
武术包括功法、
套路、散打三种运动形式,三者都直接或间接地表现技击特点,就其本质属性来说,技击性贯穿于武术三种运动形式的始末。唯物主义辩证法认为,相互联系是事物的普遍性,任何事物、现象、过程内部各个部分、要素、环节都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因而,武术三大运动形式之间必然存在着历史演变、表现方式以及技术内容上不可分离的隐性关系。
从传统意义而言,武术三种运动形式紧密相连,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但是,三者发展到现在,又有相互独立发展的趋势。首先是竞技武术套路已走上了竞技舞台,成为注重表现武术审美价值的项目;其次,是作为摈弃了程式化攻防动作,注重实战格斗,
独立地发展三十年的搏斗运动-散打;
值得一提的是,近些年来通过科学的挖掘整理,把一直游离于武术运动之外,且具神秘色彩的民间武术功法运动呈现给世人,武术功法运动的作用开始引起武术界的高度重视,成为三大运动形式相关联性的线索和纽带,武术功法、套路、散打既有一定关联性,又相互独立,它们共同构成了形式多样的武术技术体系。1三大运动形式的穷原竟委
传统武术各门派都有着各具特色的功法练习内容,其中的功法内容既可独立成部分,同时又是套路和散打的基础和基本功训练内容。“武术功力”,是指通过武术锻炼获得的运动能力和专门技能所达到的水平。这种运动能力,既包含有武术运动需要并表现出的专门能力,也包括人体活动的一般能力和对外界的
适应能力。[1]
武术套路运动员强调手、眼、身法、步的运用,注重神
态、
柔韧、力量、灵敏、平衡协调能力的训练,而这些锻炼方法技术都能在武术功法中找到。散打习练者注重身体素质训练和身体各部位能力的训练,如臂功、腰功、腿功和暴发力的训练,因此功力是武术的根基和基础,习武苦练基本功方能提高武术的技击格斗能力和技术。
1.1武术套路与武术功法
套路运动是武术技击的高度提炼和艺术再现,是武术的最高表现形式。它之所以是武术的最高表现形式,就在于它来自技
击,而又进一步规律化、
艺术化了技击。[2]武术功法运动由来已久,据史料记载,两晋南北朝之时就有了一些竞赛形式和套路技术。武术家们把一些功法和格斗技艺通过程式化的方式组合起
来,以口诀和秘诀功法为记忆和传承手段,逐渐形成了古代武术
套路。如葛洪《抱朴子·外篇自序》载:“学七尺杖术,可以入白刃,取大戟。”实属不易之举,能“入白刃取大戟”说明当时武术套路
也是强调功法的,没有功力的人功夫不会出神入化。同时,
为了使武术套路更加具有吸引力和娱乐表演性,套路中加掺了具有美感的“花招式”,如《通鉴·晋纪》记载“掷刀空中,高一二丈,以手接之”,这要求感知功敏捷度很高的人才能做到,武术功法内容中有武术感知功的练习,其中眼功练习是发掘视机能和非视觉感知物的锻炼方法,如训练静态观变动、动态观变动等功法练
习。隋唐时期,
虽然套路的艺术效果凸显,脱离了军事训练的实用性,但是套路始终是在围绕着习练功法技术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艺术表达力。宋元时期,以练武卖艺为职业的民间艺人带动了武术套路的发展,这些艺人大都是继承传统武术功法的高人,功力根基很牢固,如“女飐”在相扑表演前打套子,表明武术套路已经成熟。明清到民国时期传统武术套路进一步发展,现代竞技武术套路是传统武术套路的继承创新和发展,原本重视武术功法的传统武术为现代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2散打与武术功法
散打亦称散手,它还称“相搏”、“手搏”、“卞”、“相”、“拍张”、“手战”、“白打”等。是现代武术运动形式中的对抗项目。据《释名》中载:“相搏,搏谓广搏以击之也。然举手击要,终在扑也”。古代人非常重视力量的训练,扛鼎、滚磨盘等较劲斗力是当时武术的表现活动之一,较劲斗力其实也是武术功法在力量训练方面的内容。清末,随着西方列强给国人贴上“东亚病夫”这一标签,从而客观上推动了功法运动的发展,要提高武术格斗技击性,必
须要有一定的武术功底,此时武术功法的基础性作用凸显。
现代散打也是为了适应现代体育的特点,在继承传统功法的基础上,体现民族特色性,通过对各个武术门派的自身修炼的功法和格斗上的绝招进行挖掘提炼,科学有效地把攻防技术成功的运用于实战当中,最后形成现在比较完善的技术体系。如散打是以练习击打力度和抗击打能力为主的运动形式,传统功法练习采用很多训练方法,如打沙袋、踢木桩、练排打等。
从历史发展可看出,武术的各种表现形式,从武术的内涵来看,都围绕着技击性发展,无论与技击直接相关的武术功法和散打,还是具有象征性攻防含义的竞技套路,三者都是以技击为核
22
DOI:10.13293/ki.wskx.002866
心,虽然练习形式各异,但有一点是可以认定的,武术功法对武术套路和散打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2武术功法有益于武术竞技化的良性发展
2.1武术功法与竞技武术套路
武术套路如果缺失传统功法习练,那么套路在技术风格上很难有新的突破,无异于舞蹈,武术竞技套路也会因缺乏技击性而丧失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特色。武术功法是武术套路取得预期效果的保证,以下将从平衡动作训练、稳定性训练、柔韧性训练几方面来阐释传统武术功法对竞技武术训练方法的参考价值。
2.1.1武术套路的平衡动作训练
由于技击特点和技击规律与人体的动态变化相融合,在运动中便展示出许多静止的和活动的平衡、跳跃、跌扑、滚打、折叠、旋转、奔走等技巧。运动与静止是一对高度相关联的概念,武术运动之美就在于运动动作的动和静的完美结合。平衡训练在传统武术功法中常见的训练方法就是梅花桩,武术泰斗蔡龙云先生曾把梅花桩比作中国的平衡木运动。习练者通过在木桩上面走桩来训练肢体的平衡功,现如今逐渐演变成比较简单的,可以不设装置的平衡训练方法,这类方法都截取了传统功法中的桩功方法,如:跳换步提膝平衡训练。
2.1.2武术套路的稳定性训练
稳定性训练在套路演练过程中非常重要,一个小小的晃动就会在竞技场上失分,在武术竞赛套路中的评分标准,对套路演练的难度连接动作做了要求,一组“动静连接”或“动动连接”,如动静连接动作:旋风脚360度接马步盘肘,运动员在高速旋转后马步落地稳定性较差,经常出现前倾、后仰、跳步等失分动作,所以通过传统武术功法的习练可以加大运动时稳定性。传统武术功法中对下肢训练的方法有很多,功法对人的“下盘”要求是落地脚要生根,坐如钟。习武的入门基本功就是扎马步,扎马步是桩功的一种,马步桩可以加强下盘稳定性。要求保持静站姿势,虚灵顶劲,肩、背、胸、腰、胯、膝保持放松,呼吸顺畅,下身沉实,两脚抓地,做到意、气、力三者合一。
2.1.3武术套路的柔韧性训练
武术套路运动中,要求符合武术动作规格,演练水平达到一定的运动幅度、劲力、节奏,所以动作幅度和力量都直接受肢体关节活动范围的大小、肌肉伸展程度的影响。因此,柔韧素质是运动员最基本的素质之一。尤其是运动员肩部和髋部柔韧性的练习,比如做腾空外摆莲动作时,髋部打不开,动作不舒展就会影响套路的整体效果。燕式平衡也强调髋关节的舒展程度,后腿的高度跟髋部及腰部柔韧有很大关系。柔功是肢体以某关节为轴进行的屈伸、收展或绕环的运动,传统武术功法中有肩部柔功、髋部柔功、腰部柔功、腿部柔功等锻炼手段,这些锻炼方式可以使武术套路演练彰显刚柔之美。
2.2武术功法与散打训练
对抗使散打运动技术不断提高,对抗的源头来自博大精深的传统武术中的技击特点,对传统武术功法的挖掘整理和科研攻关,它的价值不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它还对散打运动的民族传统武术文化表现的淋漓尽致,对于散打这项民族性运动最终走向世界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散打是对人体潜能的再提高,然而时代发展科技的进步并未影响传统功法的发展,传统功法的技术理论也并未被淘汰,它也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不断与时俱进的,特别是武术功法在器物层面和技术理论层面都上升到了一定的科学技术层次。武术功法中科学合理的训练技术方法逐渐引起重视,包括散打基础训练原则,身体体能素质如力量(包括耐力)、柔韧、速度等训练。
2.2.1武术功法与散打力量训练
对于散打运动员来说,进攻力量和力量的持久性是制胜的关键之一。力量的强弱和蓄能程度是一个优秀运动员最基本的条件之一。
散打运动中应强调硬功功力训练,比如击打能力训练和抗击打能力训练,这两个方面是散打运动员必备的条件,决定散打运动员在实战中的攻与防的能力程度。硬功内练注重以意、气、力三者的运用,在意识支配下,将全身的劲力集中,从肢体任何部位爆发出的能力。击打能力表现为运动员的击打程度上,击打程度成为最具杀伤力的技术之一,因此在训练过程中击打能力的功法训练尤为重要。如:(1)打沙包练习。通过拳和腿部的长期打击练习,能够提高四肢的爆发击打力,该功法练习还能提升习练者的平衡协调力,以及每次击打物体的准确性和最佳距离感。物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很显然当进行打沙包功法练习时,作用于沙包上的力会反作用于拳和腿部,打沙包功法练习也可以练习运动员的抗击打能力。(2)打木桩练习。这是传统武术功法最常见的练习方法之一,通过脚部长期击打木桩,可以提高腿部击打力和腿部关节肢体的抗震性,同时也可以提高习练者对击打部位硬度的感知性和适应性,长期习练足可一招克敌。武术硬功可以增强身体的抗击打能力,分为抗击类和增力类。抗击类包括有局部锻炼的铁沙掌以及锻炼全身的排打功等功法,其外练可以使皮肤避免受伤并承受反作用力的能力。2.2.2武术功法与散打柔韧训练
柔韧素质是指人体关节的最大活动范围,以及肌肉、韧带等组织的拉伸程度。如果不重视柔韧的练习,比如肩关节活动不开就会影响出拳的灵活性,髋关节柔韧差,出腿力量就会大打折扣,腿部柔韧差就会影响运动员腿部活动范围,摆腿、劈腿动作实战中就会很难奏效。柔功是武术功法的一种,柔功的内容主要包括肩部柔功、腰部柔功、髋部柔功和腿部柔功等。柔功的锻炼形式有静压和动转两类。静压又分为以自身内力进行练习的“主动压”和借助外力进行的“被动压”。动转是肢体以某关节为轴进行的屈伸、收展或绕环的运动。柔功练习中,静压和动转两种运动形式缺一不可,相辅相成方能获得柔功练习的最佳效果。[3] 2.2.3武术功法与散打速度训练
一般速度类的竞技项目最具吸引力,速度训练在大多数竞技体育项目中非常重要。速度是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包括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位移速度。速度的要求对散打至关重要。武术功法中轻功是锻炼人的速度的有效手段,是以步履轻快、纵跳自如,以及攀高走脊为锻炼目的的各种功法。轻功训练主要是通过逐步增加跳跃的高度和速度、负重训练来增进自身的速度和平衡能力,提高人体潜能。传统的轻功功法有跑桩功、走墙功、梅花桩功、跑缸边功等。武术功法中感知功眼功锻炼有静态观变动、动态视静物、动态观变动等。眼功功法有闭旋开定功、不瞬功、看彩条功、宁神观变功、滑步辨招功等。通过轻功和感知功的习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反应速度和动作位移速度。
以传统功法内容为基础训练方法的套路和散打运动,继承了传统的训练技术方法,不但可以使竞技武术运动表现风格更具魅力,彰显民族传统文化和基本精神,而且使武术的技击属性更加明显,促进了武术竞技化道路的发展,从而为最终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
3武术功法运动蔚成风气,武术套路、散打的反思与回归武术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的载体,它所表现出来的内容风格应具备传统性、民族性特点,随着人们对现代武术价值功能认识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