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病中医护理方案共107页
眩晕中医护理方案
眩晕中医护理方案眩晕是患者的自觉症状。
眩是眼花,或眼前发黑,视物模糊;晕是头晕,即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站立不稳。
二者常同时出现,故统称为眩晕。
轻者可以闭自即止。
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恶心、汗出,甚至昏倒等症状。
西医中的高血压、动脉硬化、内耳迷路病(如眩晕综合征,迷路炎)、神经官能症等疾病,以眩晕为主要症状时,均可参照本证论治护理。
一、病因病机眩晕病变主要属肝,但可涉及肾、心脾等脏,病理性质有实有虚,以虚者为多;实证病理主要是肝阳和痰浊,虚证为阴精或气血的亏耗。
而虚实之间往往互相夹杂而成本虚标实。
历代医书对本病论述很多,《内经。
至真要大论》记载:“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指出眩晕多属肝的疾病;《河间六书》认为:本病是因风火为患,有“风火皆阳,阳多兼化,阳主平动,两阳相搏,则为之旋转。
”的论述;《丹溪心法》提出“无痰不作眩”,主张以“治痰为先”《景岳全书》强调“无虚不作眩”,当以治虚为主。
这此理论从各个不同的角度阐明了眩晕的病因病机,和临证治疗。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眩晕1.眩晕发作时应卧床休息,改变体位时应动作缓慢,防止跌倒,避免深低头、旋转等动作。
2.观察眩晕发作的次数、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及血压等变化。
3.进行血压监测并做好记录。
4.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可选择神门、肝、脾、肾、降压沟、心、交感等穴位。
5.遵医嘱穴位按摩,可选择百会、风池、上星、头维、太阳、印堂等穴位,每次20分钟,每晚睡前1次。
6.中药泡足,根据不同证型,选用相应中药制剂,每日1次。
7.遵医嘱穴位贴敷疗法:可选择的穴位双足涌泉穴,每日1次。
(二)头痛1.观察头痛的性质、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及伴随症状。
2.进行血压监测并做好记录,血压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遵医嘱给予处理。
3.头痛时嘱患者卧床休息,抬高床头,改变体位时如起、坐、下床动作要缓慢,必要时有人扶持。
4.避免劳累、情绪激动、精神紧张、环境嘈杂等不良因素。
眩晕病中医护理方案
5.遵医嘱穴位按摩,常用穴位有太阳、印堂、风池、百会等穴。 6.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可选择内分泌、神门、皮质下、 交感、降压沟等穴位。隔日更换1次,双耳交替。 7.遵医嘱穴位贴敷:贴敷两侧太阳穴。 8.目赤心烦、头痛者,可用菊花泡水代茶饮。 (三)心悸气短 1.观察心悸发作是否与情志、进食、体力活动等变化有关。 2.心悸发作时卧床休息,观察患者心率、心律、血压、呼吸、神 色、汗出等变化。 3.心悸发作有恐惧感者,应有专人陪伴,并给予心理安慰。必要时 遵医嘱给予镇静安神类药物。 4.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可选择心、交感、神门、枕等穴 位。 5.遵医嘱穴位按摩:可选择内关、通里,配穴取大陵、心俞、膻 中、劳宫、照海等穴位。 (四)呕吐痰涎 1.急性发作呕吐剧烈者暂禁食,呕吐停止后可给予流质或半流质易 消化饮食。 2.出现恶心呕吐者及时清理呕吐物,指导患者采取正确体位,以防 止发生窒息,可按揉双侧内关、合谷、足三里等穴,以降血压止吐。 3.呕吐甚者,中药宜少量多次频服,并可在服药前口含鲜生姜片, 或服少量姜汁。 4.呕吐停止后协助患者用温开水或淡盐水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洁。 5.饮食宜细软温热素食,如生姜枇杷叶粥或生姜陈皮饮,忌食生 冷、肥甘、甜腻生痰之品。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药物治疗 1.内服中药 (1)中药与西药的服药时间应间隔1~2小时左右,肾气亏虚证中 药宜温服,肝火亢盛证宜凉服。 (2)眩晕伴有呕吐者宜姜汁滴舌后服,并采用少量频服。 (3)遵医嘱服用调节血压的药物,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变化情况。 2.注射给药 (1)静脉滴注扩血管药应遵医嘱调整滴速,并监测血压、心电 图、肝肾功能等变化,指导患者在改变体位时要动作缓慢,预防体位性 低血压的发生,如出现头晕、眼花、恶心等应立即平卧。
(二)五音疗法 根据不同证型选择不同的音乐,如肝火亢盛者,可给予有商调式 音乐,有良好制约愤怒和稳定血压作用,如《江河水》、《汉宫秋月》 等;如阴虚阳亢者,可给予羽调的音乐,其柔和清润的特点可有助滋阴 潜阳的作用,如《二泉映月》、《寒江残雪》等。 (三)中药药枕:将夏枯草、菊花、草决明和晚蚕砂匀量装入布袋 制成枕芯枕于头部,通过药物的发散作用以达到清肝明目、息风化痰之 功效。 (四)特色技术 1.中药泡洗(详见附录2)。 2.穴位贴敷(详见附录2)。 3.耳穴贴压(耳穴埋豆)(详见附录2)。 4.穴位按摩(详见附录2)。 四、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 1.病室保持安静,舒适,空气新鲜,光线不宜过强。 2.眩晕轻者可适当休息,不宜过度疲劳。眩晕急性发作时,应卧床 休息,闭目养神,减少头部晃动,切勿摇动床架,症状缓解后方可下床 活动,动作宜缓慢,防止跌倒。 3.为避免强光刺激,外出时佩戴变色眼镜,不宜从事高空作业。 4.指导患者自我监测血压,如实做好记录,以供临床治疗参考。 5.指导患者戒烟限酒。 (二)饮食指导 1.指导患者正确选择清淡、高维生素、高钙、低脂肪、低胆固醇、 低盐饮食。 2.肾气亏虚证:饮食宜富营养,如甲鱼,淡菜,银耳等,忌食煎炸 炙烤及辛辣烟酒。日常可以黑芝麻、核桃肉捣烂加适当蜂蜜调服。 3.痰瘀互结证:少食肥甘厚腻、生冷荤腥。素体肥胖者适当控制饮 食,高血压患者饮食不宜过饱,急性发作呕吐剧烈者暂时禁食,呕吐停 止后可给予半流饮食。可配合食疗,如荷叶粥等。 4.肝火亢盛证:饮食以清淡为主,宜食山楂、淡菜、紫菜、芹菜 等,禁食辛辣、油腻及过咸之品。 5.阴虚阳亢证:饮食宜清淡和富于营养、低盐,多吃新鲜蔬菜水 果,如芹菜、萝卜、海带、雪梨等,忌食辛辣烟酒、动物内脏等。可配 合菊花泡水代茶饮。 (三)情志调理
眩晕病中医护理方案
3.体征检查:关注患者血压、心率、呼吸、面色等生命体征变化。
4.心理评估:评估患者心理状态,了解其恐惧、焦虑等情绪。
5.生活习惯:了解患者饮食、睡眠、运动、作息等生活习惯。
三、护理措施
1.辨证施护:
(1)肝阳上亢型:保持病室安静,避免噪音刺激;指导患者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波动。
4.自我监测:教会患者监测自身症状,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和护理措施。
五、护理评价
1.通过定期评估患者的眩晕症状,监测护理效果。
2.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包括饮食、睡眠、心理状态等方面。
3.收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以指导护理工作的持续改进。
六、注意事项
1.护理人员需具备专业的中医护理知识和技能。
第2篇
眩晕病中医护理方案
一、引言
眩晕病是临床常见病症,其特点是发作性、反复性及症状多样性。中医护理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通过精心制定的护理方案,旨在缓解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以下为针对眩晕病制定的中医护理方案。
二、护理评估
1.病史收集:详细记录患者的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及个人生活习惯。
2.症状观察:监测眩晕发作的频次、强度、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等。
眩晕病中医护理方案
第1篇
眩晕病中医护理方案
一、背景与目的
眩晕病是临床常见病症,其病因复杂,涉及多个学科。中医在治疗眩晕病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通过辨证施治、整体调理,结合护理措施,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本方案旨在规范中医护理流程,为眩晕病患者提供全面、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二、护理评估
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病史,了解病因、病程、发作频率、伴随症状等。
眩晕症 中医护理方案
《汉宫秋月》等;如阴虚阳亢者, 护
可给予羽调的音乐,其柔和清润 的特点可有助滋阴潜阳的作用, 如《二泉映月》、《寒江残雪》 等。
整理ppt
中药药枕
中 色医
特
将夏枯草、菊花、草决明和晚
蚕砂匀量装入布袋制成枕芯枕于头 部,通过药物的发散作用以达到清
治
肝明目、息风化痰之功效。
理疗
指
肾气亏虚证:饮食宜富营养,
如甲鱼,淡菜,银耳等,忌食
煎炸炙烤及辛辣烟酒。
日常可以黑芝麻、核桃肉捣烂
加适当蜂蜜调服。
健
导康
指
整理ppt
饮 导食
指
痰瘀互结证:
少食肥甘厚腻、生冷荤腥。素
体肥胖者适当 控制饮食,高
健
血压患者饮食
导康
不宜过饱,急
性发作呕吐剧
指
烈者暂时禁食,呕吐停止后可
给予半流饮食。可配合食疗,
6 .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可选 择内分泌、神门、皮质下、交感、降 压沟等穴位。隔日更换1次,双耳交 替。
7 .遵医嘱穴位贴敷:贴敷两侧太阳穴。
8 .目赤心烦、头痛者,可用菊花泡水代 茶饮。
整理ppt
心悸气短
常 状见
症
1.观察心悸发作是否与情志、进食、体力活动等
变化有关。
证
护 候 2.心悸发作时卧床休息,观察患者心率、心律、 血压、呼吸、神色、汗出等变化。
阴
证
虚 阳
亢
腰酸,膝软,五心烦热, 心悸,失眠,耳鸣,健忘。 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
整理ppt
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 眩 晕 (二) 头 痛 (三) 心悸气短 (四) 呕吐痰涎
眩晕病中医护理方案
三因制宜
三因制宜原则是指在护理过程中,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地理环境、季节时令 等因素,制定适宜的护理方案。在护理眩晕病患者时,应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 、体质等因素,以及居住地的气候条件、饮食习惯等,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措施。
注意事项
根据眩晕病的证型,选择合适 的拔罐方式。常用的拔罐方式 包括火罐、水罐、抽气罐等。
患者取舒适体位,医师选取一 定部位或穴位进行拔罐,注意 罐口应平整、无破损,然后按 照规范进行拔罐操作。每次拔 罐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 10-15分钟内。
拔罐后患者应注意保暖,避免 受寒。同时,孕妇、年老体弱 及有严重器质性疾病者应在医 生指导下进行拔罐护理。
04
情志护理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和焦虑、抑郁 等不良情绪的影响。
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放松活动,如听音乐、 阅读等,以缓解压力和疲劳。
加强心理疏导,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 勇气。
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其病情和需求 ,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04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
针灸护理
选取穴位
根据眩晕病的症状和病因,选取合适的穴位 进行针灸。常见的穴位包括百会、风池、内 关等。
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眩晕病的病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肝 阳上亢、气血亏虚、肾精不足、痰浊 中阻等。
病理机制
眩晕病的病理机制主要与肝、脾、肾 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导致气血阴阳 失调,清窍失养,发为眩晕。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根据患者头晕目眩、视物旋转等症状,结合年龄、性别、既往病史等因素,进 行综合诊断。
眩晕中医护理方案
眩晕中医护理方案引言眩晕是一种常见的症状,患者感到头晕、眼花、站立不稳或有摔倒感等。
中医认为,眩晕是由于气血失调、阴阳失和、气机紊乱等原因引起的。
针对眩晕患者,中医提出了一系列护理方案,旨在调理身体、缓解症状,并促进康复。
本文将详细介绍眩晕中医护理方案。
1. 中医辨证施护中医的治疗理念强调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特点,进行个体化的护理。
根据患者的体质辨证,可以将眩晕分为虚证型和实证型,具体如下:1.1 虚证型虚证型眩晕多与气血不足、阳气亏虚等有关。
护理方案如下:•调理饮食:饮食应以易消化、易吸收、容易入口的食物为主,常食用补气益血的食物,如山药、红花、莲子等。
•加强运动: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改善气血循环。
•调节作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睡眠质量要好。
•精神调节: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减轻精神压力。
1.2 实证型实证型眩晕常与肝阳上亢、痰火郁结等有关。
护理方案如下:•饮食调理:禁食辛辣、油腻、油炸食物,多食用清淡、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
•忌辟因多源:避免长时间用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保持充足的休息和放松。
•调节情绪:保持愉悦的心情,避免情绪波动和过度劳累。
•中医按摩:可进行头部按摩,例如太阳穴按压、风池穴按摩等,有助于缓解眩晕症状。
2. 中药调理2.1 补气血药物常用于虚证型眩晕的中药有黄芪、当归、党参等。
具体用法如下:•黄芪:常用于气虚血亏的情况,可煎服或制成糖浆。
•当归:常用于血虚的情况,可与其他药物配伍煎服。
2.2 祛痰或解郁药物常用于实证型眩晕的中药有佩兰、半夏、枳实等。
具体用法如下:•佩兰:常用于痰火郁结的情况,可煎服或制成丸剂。
•半夏:常用于痰湿郁结的情况,可与其他药物配伍煎服。
3. 艾灸疗法中医认为,艾灸能温经通络、理气活血、调和阴阳,对眩晕有一定的疗效。
具体方法如下:•穴位选择:可选择风池、百会、耳尖等穴位进行艾灸。
•艾灸频率:每日艾灸1-2次,每次约15-30分钟,连续使用1-2周为一个疗程。
眩晕病中医护理方案
眩晕病中医护理方案摘要眩晕病是一种常见的症状,给患者的生活造成了很大困扰。
为了提供有效的治疗和护理,中医学提供了多种方法来缓解眩晕病。
本文以中医护理方案为基础,对眩晕病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并提供一些实用的中医护理建议。
1. 眩晕病的病因和症状眩晕病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晕、眼花、头昏等感觉,常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根据中医理论,眩晕病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阳虚型、阴虚型、湿热型、痰湿型等。
每种类型的眩晕病都有其特定的病因和症状。
2.中医护理方案中医认为,眩晕病不仅是身体的问题,也与人的精神状况、生活习惯有关。
因此,中医护理方案注重综合治疗,包括调理身体、舒缓情绪和改善生活习惯。
2.1 调理身体中医护理方案强调平衡人体的阴阳,调理脏腑功能。
具体方法包括:•饮食调理:根据眩晕病的类型,中医建议患者调整饮食,适当选择温补性食物,如鲫鱼、山药、红枣等,同时忌辛辣、油腻之物。
•经络调理:中医推拿、艾灸等疗法可以刺激经络,促进气血循环,缓解眩晕病。
•中药调理:中医草药有很好的调理功效,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配制中药,如当归、白芍等。
2.2 舒缓情绪中医护理强调人体的情绪对眩晕病的影响。
积极、乐观的情绪可以缓解疾病症状,促进康复。
以下是一些舒缓情绪的方法:•深呼吸:深呼吸可以帮助人体放松,缓解紧张情绪。
•轻音乐:柔和的音乐可以缓解焦虑和压力,提高精神状态。
•情绪释放:患者可以通过写日记、倾诉等方式将自己的情绪释放出来,减轻内心压力。
2.3 改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对眩晕病的治疗和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改善生活习惯的建议:•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建立良好的作息习惯。
•避免过度使用电子产品:长时间注视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对眼睛和脑部有刺激作用,容易引发眩晕病。
•定期运动: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改善血液循环。
3. 常见中医治疗方法中医提供多种治疗眩晕病的方法,根据不同的病因和症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缓解眩晕病。
眩晕病中医护理方案
常见证候要点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三)肝火亢盛证:眩晕,头痛,急躁易怒,面红, 目赤,口干,口苦,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 (四)阴虚阳亢证:腰酸,膝软,五心烦热,心悸, 失眠,耳鸣,健忘。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
Diagram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眩晕 头痛
心悸气短 呕吐痰诞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眩晕
1.眩晕发作时应卧床休息,改变体位时应动作缓慢,防止跌倒, 避免深低头、旋转等动作。环境宜清静,避免声光刺激。 2.观察眩晕发作的次数、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及血压等变化。 3.进行血压监测并做好记录。若出现血压持续上升或伴有眩晕 加重、头痛剧烈、呕吐、视物模糊、语言蹇涩、肢体麻木或行 动不便者,要立即报告医师,并做好抢救准备。 4.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可选择神门、肝、脾、肾、 降压沟、心、交感等穴位。 5.遵医嘱穴位按摩,可选择百会、风池、上星、头维、太阳、 印堂等穴位,每次20分钟,每晚睡前1次。 6.中药泡足,根据不同证型,选用相应中药制剂,每日1次。 7.遵医嘱穴位贴敷疗法:可选择的穴位双足涌泉穴,每日1次。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一)药物治疗 • 1.内服中药 • (1)中药与西药的服药时间应间隔1~2小时左右,
肾气亏虚证中药宜温服,肝火亢盛证宜凉服。
• (2)眩晕伴有呕吐者宜姜汁滴舌后服,并采用少 量频服。
• (3)遵医嘱服用调节血压的药物,密切观察患者 血压变化情况。
• 2.出现恶心呕吐者及时清理呕吐物,指导患者采取正确体位, 以防止发生窒息,可按揉双侧内关、合谷、足三里等穴,以降 血压止吐。
眩晕病中医护理方案
眩晕病中医护理方案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 肾气亏虚证: 腰脊酸痛( 外伤性除外),胫酸膝软和足跟痛,耳鸣或耳聋,心悸或气短,发脱或齿摇,夜尿频、尿后有余沥或失禁。
舌淡苔白、脉沉细弱。
( 二) 痰瘀互结证: 头如裹,胸闷,呕吐痰涎,胸痛( 刺痛、痛有定处或拒按),脉络瘀血,皮下瘀斑,肢体麻木或偏瘫,口淡食少。
舌胖苔腻脉滑,或舌质紫暗有瘀斑瘀点,脉涩。
( 三) 肝火亢盛证: 眩晕,头痛,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口干,口苦,便秘,溲赤。
舌红苔黄,脉弦数。
( 四) 阴虚阳亢证: 腰酸,膝软,五心烦热,心悸,失眠,耳鸣,健忘。
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 眩晕 1. 眩晕发作时应卧床休息,改变体位时应动作缓慢,防止跌倒,避免深低头、旋转等动作。
环境宜清静,避免声光刺激。
2. 观察眩晕发作的次数、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及血压等变化。
3. 进行血压监测并做好记录。
若出现血压持续上升或伴有眩晕加重、头痛剧烈、呕吐、视物模糊、语言蹇涩、肢体麻木或行动不便者,要立即报告医师,并做好抢救准备。
4. 遵医嘱耳穴贴压( 耳穴埋豆),可选择神门、肝、脾、肾、降压沟、心、交感等穴位。
5. 遵医嘱穴位按摩,可选择百会、风池、上星、头维、太阳、印堂等穴位, 每次 20 分钟,每晚睡前 1 次。
6. 中药泡足,根据不同证型,选用相应中药制剂,每日 1 次。
7. 遵医嘱穴位贴敷疗法: 可选择的穴位双足涌泉穴,每日 1次。
( 二) 头痛 1. 观察头痛的性质、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及伴随症状。
2. 进行血压监测并做好记录,血压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遵医嘱给予处理。
3. 头痛时嘱患者卧床休息,抬高床头,改变体位时如起、坐、下床动作要缓慢,必要时有人扶持。
4. 避免劳累、情绪激动、精神紧张、环境嘈杂等不良因素。
5. 遵医嘱穴位按摩,常用穴位有太阳、印堂、风池、百会等穴。
6. 遵医嘱耳穴贴压( 耳穴埋豆),可选择内分泌、神门、皮质下、交感、降压沟等穴位。
眩晕病中医护理方案
四、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 1.病室保持安静,舒适,空气新鲜,光线不
宜过强。 2.眩晕轻者可适当休息,不宜过度疲劳。眩
晕急性发作时,应卧床休息,闭目养神, 减少头部晃动,切勿摇动床架,症状缓解 后方可下床活动,动作宜缓慢,防止跌倒。
四、健康指导
3.为避免强光刺激,外出时佩戴变色眼镜, 不宜从事高空作业。
6.擦颈:用左手掌大鱼际擦抹右颈部胸锁乳 突肌,再换右手擦左颈,一次为一拍,共 做32拍。
7.揉曲池穴:按揉曲池穴,先用右手再换左 手,旋转一周为一拍,共做32拍。
降压操
8.揉关宽胸:用大拇指按揉内关穴,先揉左 手后揉右手,顺时针方向按揉一周为一拍, 共32拍。
9.引血下行:分别用左右手拇指按揉左右小 腿的足三里穴,旋一周为一拍,共做32拍。
4.指导患者自我监测血压,如实做好记录, 以供临床治疗参考。
5.指导患者戒烟限酒。
四、健康指导
(二)饮食指导
1.指导患者正确选择清淡、高维生素、高钙、 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盐饮食。
2.肾气亏虚证:饮食宜富营养,如甲鱼,淡菜, 银耳等,忌食煎炸炙烤及辛辣烟酒。日常可以 黑芝麻、核桃肉捣烂加适当蜂蜜调服。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肾气亏虚证:腰脊痠痛(外伤性除外 ),胫痠膝软和足跟痛,耳鸣或耳聋,心悸 或气短,发脱或齿摇,夜尿频、尿后有余沥 或失禁。舌淡苔白、脉沉细弱。
(二)痰瘀互结证:头如裹,胸闷,呕吐痰 涎,胸痛(刺痛、痛有定处或拒按),脉络 瘀血,皮下瘀斑,肢体麻木或偏瘫,口淡食 少。舌胖苔腻脉滑,或舌质紫暗有瘀斑瘀点 ,脉涩。
5.遵医嘱穴位按摩:可选择内关、通里,配 穴取大陵、心俞、膻中、劳宫、照海等穴位。
眩晕病中医护理方案课件课件精选课件
第二十三页,本课件共有105页
五、护理难点
患者服用降压药物依从性较差 解决思路:
1.加强与患者的沟通,重视对眩晕患者的宣
教,普及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知识。
5.阴虚阳亢证:饮食宜清淡和富于营养、低盐,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如芹菜、萝卜、海带、雪梨 等,忌食辛辣烟酒、动物内脏等。可配合菊花泡 水代茶饮。
第二十页,本课件共有105页
四、健康指导
(三)情志调理
1.多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进行有 效针对指导。
2.肝阳上亢情绪易激动者,讲明情绪激动对疾病 的不良影响,指导患者学会自我情绪控制。
第七页,本课件共有105页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三)心悸气短
1.观察心悸发作是否与情志、进食、体力活 动等变化有关。
2.心悸发作时卧床休息,观察患者心率、心律、
血压、呼吸、神色、汗出等变化。
3.心悸发作有恐惧感者,应有专人陪伴,并 给予心理安慰。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安神 类药物。
第八页,本课件共有105页
少量频服。
(3)遵医嘱服用调节血压的药物,密切观察 患者血压变化情况。
第十二页,本课件共有105页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2.注射给药
(1)静脉滴注扩血管药应遵医嘱调整滴速,
并监测血压、心电图、肝肾功能等变化,指 导患者在改变体位时要动作缓慢,预防体位 性低血压的发生,如出现头晕、眼花、恶心 等应立即平卧。
硬腭用力向后卷舌。主要锻炼舌内肌群中的 舌上纵肌和部分舌外肌功能。八拍为一套动 作,共循环做4次。
第三十二页,本课件共有10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