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治疗学2018
物理治疗学题库(按章节完整整理)
第一章名解1物理治疗学:是研究如何通过各种类型的功能训练、手法治疗,并借助于电、光、声、磁、冷、热、水、力等物理因子来提高人体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恢复、改善或重建躯体的一种专门学科,是康复治疗的基本构成、康复医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治疗师特别别是国内目前物理治疗师和作业治疗师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
2物理治疗师:是指实施物理治疗的临床医务工作者,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产生的新的实用型专业人才,属于医学相关类专业。
3随意运动:是指运动时没有任何外力的参与,动作完全由肌肉的主动收缩来完成的一种运动形式。
4助力运动:是指运动时部分由患者主动收缩肌肉,部分需要借助于外力的帮助于外力的帮助来完成的一种运动形式。
外力可以来自于机械,也可以来自于健测肢体或他人的帮助。
5抗阻力运动:是指运动时必须克服外部的阻力才能完成的一种运动形式,又称为负重运动。
阻力可以来自于机械或手力,多用于肌肉的力量训练和耐力训练。
6悬吊练习:是指利用挂钩、绳索和吊带组合将拟活动的肢体悬吊起来,使其在去除肢体重力的前提下进行主动活动的一种康复治疗方式,类似于钟摆样运动。
7被动运动:是指运动时肌肉不收缩,肢体处于放松状态,完全不用力,动作的整个过程由外力来完成的一种运动形式。
外力可以是经过专门培训的治疗人员完成的被动运动,也可以是自己完成的被动运动。
8运动再学习疗法:是一种治疗伤后肢体功能障碍的物理治疗方法。
该方法将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训练视为一种再学习或再次训练的过程,以神经生理学、运动科学、生物力学、行为科学等为理论基础,以脑损伤后的可塑性和功能重组为理论依据,认为实现功能重组的主要条件是需要进行针对性的练习活动,练习的越多,功能重组就越有效特别是早期练习有关的运动。
而缺少练习则可能产生继发性神经萎缩或形成不正常的神经突触。
二.单选1、下列不属于物理治疗范畴的治疗方法是(B)A功能训练 B言语治疗 C手法治疗 D牵引治疗 E物理因子治疗2下列不属于随意运动的活动是(B)A走路 B穿衣 C打太极拳 D悬吊训练 E骑自行车3下列不属于主动运动的训练是(D)A偏瘫患者的穿衣训练B截瘫患者的体位转移训练C脑瘫患儿的行走训练D脑外伤后昏迷患者的肢体活动E腓总神经损伤后足下垂的踝背伸活动4健身俱乐部里的拉力器练习属于(E)A被动运动 B随意运动 C助力运动 D悬吊运动 E抗阻力运动5下列不属于持续被动性活动的治疗作用是(B)A缓解疼痛 B增强肌力C改善关节活动范围D防止关节黏连E预防关节僵硬6下列描述错误的是(B)A主动运动是指肌肉主动收缩所产生的运动B被动运动是指肌肉被动收缩所产生的运动C助力运动需要借助于外力的帮助才能完成D随意运动是指运动时没有任何外力的参与E抗阻力运动必须克服外部的阻力才能完成7下列徒手肌力训练原则,正确地是(A)A适合于肌力为2级 B适合于肌力为3级 C适合于肌力为4级 D适合于肌力为5级E不受肌力等级影响8下列有关肌力的训练,描述错误的是(C)A肌力训练是根据超量负荷的原理B肌力训练必须要通过肌肉的主动收缩C肢体的被动活动也有增强肌力的功效D抗阻力活动的效果有于主动助力活动E等速性抗阻力运动的训练的训练效果最理想9下列抗阻力运动不包括(B)A等速抗阻力运动B被动抗阻力运动C等长性抗阻力运动D向心性等张性抗阻力运动E离心性等张性抗阻力运动10牵伸是(E)A活动关节B增强肌力C改善呼吸D放松肌肉E拉长软组织11下列不属于神经发育疗法的治疗技术是(E)A Bobath技术B rood技术C Brunnstrom技术D kabat-knott-voss技术E motor relearning program12下列不属于低频电疗的方法(B)A感应电疗法 B音频电疗法 C间动电疗法 D痉挛肌电刺激疗法 E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13下列不属于中频电疗法的是(C)A音频电疗法 B干扰电疗法 C经皮神经刺激电疗法 D正弦调制中频电疗法 E脉冲调制中频电疗法14下列不属于高频电疗法的是(E)A短波疗法 B超短波疗法 C分米波疗法 D厘米波疗法 E高压脉冲电疗法15超短波疗法又称为(E)A音频电疗法 B低频电疗法 C中频电疗法 D超低频电疗法 E超高频电疗法16下列不属于高频电疗法的治疗是(A)A中波疗法B短波疗法C超短波疗法D分米波疗法E厘米波疗法17下列超声波疗法常用的操作方法中,错误的是(B)A接触法B悬空法C水囊法D水下法E药物透入法18运动疗法的治疗作用不包括(D)A增强心肺功能B改善运动器官功能C提高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D逆转病变器官的病理过程E促进代偿功能的形成和发展三.多选1下列属于医学相关类专业的是(CDE)A医生 B护士 C物理治疗师 D作业治疗师 E语言治疗师2下列不属于物理治疗师范畴的是(BC)A肌力训练 B语言训练 C心理训练 D低频电疗 E超声治疗3下列需要肌肉收缩参与的运动方式有(ACDE)A随意运动 B被动运动 C悬吊运动 D助力运动 E抗阻力运动4助力运动的力可以来自于(ABCD)A利用滑轮装置 B利用悬吊装置 C健测肢体的帮助 D通过他人帮助活动E活动局部肌肉主动收缩5悬吊练习的固定方法有(BD)A水平固定 B垂直固定 C旋转固定 D轴向固定 E螺旋形固定6关节的附属运动包括(ABCDE)A牵引 B滑动 C滚动 D挤压 E旋转7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DE)A肌肉主动收缩产生的运动称为主动运动B肌肉被动收缩产生的运动称为被动运动C助力运动的完成不需要借助于外力帮助D随意运动是指运动时没有任何外力的参与E抗阻力运动必须克服外部的阻力才能完成8下列属于髋关节被动活动的是(CD)A抗阻力运动 B坐位屈髋运动 C关节松动手法 D持续性活动 E侧卧位关节悬吊活动9具有增强肌力作用的运动是(BCDE)A被动运动 B悬吊运动 C负重练习 D等速练习 E主动助力运动10下列属于抗阻力运动的是(BCD)A助力运动 B等速运动 C抗等张阻力运动 D抗等长阻力运动 E去除重力下的肢体运动11牵伸法分为(ACD)A手法牵伸 B药物牵伸 C器械牵伸 D自我牵伸 E手术牵伸12牵伸的治疗目的主要为(ACDE)A降低肌张力 B增强肌肉力量 C改善软组织的伸展性 D增加或恢复关节的活动范围E防止发生不可逆的组织挛缩13神经发育疗法一般不适宜于治疗(DE)A脑卒中 B儿童脑瘫 C颅脑外伤 D骨关节疾患 E慢性肺部疾患14适合于冠心病的康复治疗方法包括(ABDE)A太极拳 B医疗体操 C健身训练 D医疗步行 E保健按摩15低频电疗法不包括(AB)A干扰电疗法 B音频电疗法 C间动电疗法 D痉挛肌电刺激疗法 E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16电疗法分为以下三类(BCD)A超低频 B低频 C中频 D高频 E超高频17电疗法中电流频率的下列换算等式,正确的是(ACE)A1GHz=1000MHz B1GHz=100Hz C1MHz=1000kHz D1MHz=100kHz E1kHz=1000Hz18下列属于高频电磁波的治疗是(BC)A微波 B短波 C超短波 D分米波 E厘米波19光疗法包括(ABDE)A激光疗法 B蓝紫光疗法 C彩色光疗法 D红外线疗法 E紫外线疗法20关于超声波治疗,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CDE)A超声波是一种声波 B超声波是一种短波 C超声波是一种机械振动波D30-50kHz为低频超声波 E800kHz的连续超声波比较常用21生物反馈疗法包括(ABCDE)A肌电生物反馈疗法 B血压生物反馈疗法 C心率生物反馈疗法D皮肤电阻生物反馈疗法 E皮肤温度生物反馈疗法22物理因子的主要治疗作用包括(ABCDE)A消炎 B消肿 C止痛 D缓解痉挛 E兴奋神经四.简答题1.简述运动疗法范畴。
《物理治疗学》考试大纲
《物理治疗学》课程考试大纲适用专业: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学制年限:四年总学时:64 学时学分:4分制定者:针推骨伤教研室审核人:刘哨兵一、课程的性质与考试目的《物理治疗学》是康复治疗学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一门重要的课程,它是每一个物理治疗师和作业治疗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是康复治疗专业主要的专业必修课之一。
本课程的考试,主要是考核学生对物理治疗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程度;考核学生掌握物理疗法的操作技术及其熟练程度;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与要求第一章概论考试内容:概述(物理治疗学的概念,运动治疗范畴,理疗范畴)。
物理治疗对人体的作用。
物理治疗方法的发展及展望。
考试要求:1、识记物理治疗学的概念。
2、掌握物理治疗对人体的作用。
3、了解物理治疗方法的发展及展望。
第二章关节活动技术考试内容:概述(关节活动基础,影响因素等)。
上肢关节活动技术;下肢关节活动技术;躯干活动技术;持续被动运动。
考试要求:1、掌握概述(关节活动基础,影响因素等)。
2、熟悉上肢关节活动技术;下肢关节活动技术;躯干活动技术;持续被动运动。
第三章体位转移技术考试内容:体位转移的定义、分类、基本原则、方法的选择。
偏瘫患者的体位转移技术;四肢瘫、截瘫、脑瘫患者的体位转移技术;被动转移技术。
考试要求:1、掌握体位转移的定义、分类、基本原则、方法的选择。
2、熟悉偏瘫患者的体位转移技术;四肢瘫、截瘫、脑瘫患者的体位转移技术;被动转移技术。
第四章肌肉牵伸技术考试内容:牵伸的定义及分类,肌肉牵伸种类及方法,牵伸程序,临床应用。
上肢、下肢、脊柱肌肉牵伸技术。
考试要求:1、识记牵伸的定义及分类。
2、掌握肌肉牵伸种类及方法,牵伸程序,临床应用。
3、熟悉上肢、下肢、脊柱肌肉牵伸技术。
第五章关节松动技术考试内容:关节松动技术的定义、手法等级、治疗作用、临床应用、操作程序。
脊柱关节松动技术;上肢、下肢关节松动技术。
考试要求:1、识记关节松动技术的概念。
物理治疗学概论
• 3.物理治疗师 physiotherapist (PT),是
指实施物理治疗的临床医务工作者,是人 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产生的新的实用 型专业人才。 • 它和作业治疗师(occupational therapist, OT)、语言治疗师(speech therapist, ST) 等同属于医学相关类的专业人才。
• 1.主动运动 • 是指肌肉主动收缩所产生的运动。 • 根据运动时有无外力的参与又分为随意运
动、助力运动和抗阻力运动。 • (1)随意运动 ( voluntary movement ): • 运动时没有任何外力的参与,动作完全由 肌肉的主动收缩来完成。
•
• • • •
(2)助力运动 ( assisted movement ): 运动时的动作 部分由患者主动收缩肌肉, 部分需要借助于外力的帮助来完成。
• • •
肢体悬吊起来,以减轻肢体的自身重量,然后在 水平面上进行运动锻炼。 助力可以来自通过滑轮的重物或治疗者徒手施加, 助力大小根据患者肢体的肌力而定。 悬吊助力运动适合于肌力2级或稍低。
• 2.主动运动 • 当肌力3级或以上时, • 患者将需训练的肢体放在抗重力的位置上, • 进行主动运动。 •
物理治疗学概论
第一节 概 述
• 一、概念 • 1.定义 物理治疗学physical therapy 或
physiotherapy,PT, • 是研究如何通过各种类型的功能训练 (functional training)、 • 手法治疗(manual therapy), • 并借助于电、光、声、磁、冷、热、水等 物理因子(physical agents)
•
• (2)悬吊练习: • 利用挂钩,绳索和吊带组合将拟活动的肢
物理治疗学概述.
低、中、高频电流对组织的作用深度,随其 频率的升高而增加,组织对其通过的阻力就 随其频率的升高而下降。
微波作用深度与频率的关系与低、中、高频 电流的规律相反,随频率的升高而下降。
例如:以热透度而言 分米波7-9厘米
厘米波3-5厘米
毫米波极为表浅
光疗中,红外线、可见光以及紫外线的作
(八)生物反馈疗法:有肌电生物反馈、温 度生物反馈、血压生物反馈和皮肤电生物反 馈等。
(九)高压氧舱疗法
(十)推拿疗法
理疗作用的性质和原理
共性作用
如充血、消炎、镇静、镇痛等,以微波 和超短波疗法等引起的充血反应较持久, 且可达机体深部的组织器官。
另有许多理疗能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及 传导性降低,增加了神经系统的抑制过 程,如直流电、短波、超短波、红斑量 紫外线等疗法都具有镇静镇痛作用。
(5)光疗的起源:光对人体有着非常重要的 作用,人长期处于黑暗的环境中,常常导致 抗病能力下降,骨骼发育不良,患佝偻病等。
①公元前400年,希腊医生Hippocrates第一 个应用日光治病。
②1666年,物理学家Newton做了一个实验发 现白光有七种颜色:红、橙、黄、绿、蓝、 靛、紫。
③1800年,英国物理学家Hershel用温度 计研究光谱中各色光的热作用,发现在红光 以外热作用更强的光——红外线。
康复治疗的基本构成 康复医学的重要内容
物理治疗师:physiotherapist实施物理治疗的 临床医务工作者
医、护、技 医学相关类专业人才
物理治疗范畴
运动治疗:以功能训练和手法治疗为主要手 段
理疗:以各种物理因子为主要手段
理疗的起源
定义:在现代医学中,把研究和应用天然或 人工的物理因子作用于人体,并通过神经、 体液、内分泌和免疫等生理调节机制,达到 保健、预防、治疗和康复的目的的学科,称 为物理治疗学Physia最古老的疗法,起源于18世纪 中叶,可以用来治疗老年痴呆、偏头痛以及 神经衰弱。
物理治疗学教学大纲
物理治疗学教学大纲《物理治疗学》课程编号:英文名称:Physical Therapy总学时:124,实验学时:30学分:适用专业:康复治疗学一、前言物理治疗学包括运动疗法和物理因子疗法(理疗)两大内容。
重点介绍在现代康复医学中较为实用的物理治疗方法,并介绍国内外物理治疗的新成果、新技术及临床应用。
物理治疗学是康复治疗专业最重要的专业课之一,是神经康复、肌肉骨骼康复等临床应用课程的基础。
要求学生通过基础理论与实验操作相结合,掌握物理治疗基础理论、各类物理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及操作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各临床课程及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内容物理治疗学讲述物理疗法的定义和基本内容、治疗作用;常用物理治疗技术包括关节活动技术、体位转移技术、肌肉牵伸技术、关节松动技术、肌力训练技术、牵引疗法、平衡与协调训练、步行功能训练、神经发育促进技术(包括Bobath技术、Brunnstrom方法、Rood技术、PNF技术、运动再学习技术)、强制使用运动疗法、心肺功能训练、声光电磁等各种物理因子治疗方法的基本理论、操作方法、临床应用等内容。
基本要求1. 掌握运动疗法和物理因子疗法的基本内容2. 掌握运动疗法和物理因子疗法的治疗作用3. 掌握运动疗法和物理因子疗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4. 熟悉运动疗法和物理因子疗法的作用机制5. 熟悉常用物理因子治疗仪器的种类教材《物理治疗学》,主编: 燕铁斌,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2008年1月第一版物理治疗学教学大纲第一章概论一、教学目的和要求认识物理治疗学是康复治疗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了解物理治疗对人体的作用及物理治疗方法的发展。
二、讲授内容1、物理治疗对人体的作用。
2、物理治疗方法的发展及展望。
3、学习物理治疗学的要求。
三、教学时数 3四、授课方法课堂讲授第二章关节活动技术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 掌握关节运动与正常关节活动度的维持2. 掌握生理运动与附属运动3. 掌握上下肢关节活动技术基本方法二、讲授内容1. 制动对关节活动的影响2. 被动运动技术与主动活动技术3. 上肢关节活动技术4. 下肢关节活动技术5. 躯干活动技术6、持续被动运动作用与方法三、教学时数 6四、授课方法课堂讲授和实验操作第三章体位转移技术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 掌握偏瘫、截瘫、脑瘫患者体位转移技术2. 了解体位转移技术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二、讲授内容1. 偏瘫患者体位转移技术2. 截瘫和四肢瘫患者体位转移技术3(脑瘫患儿体位转移技术三、教学时数 6四、授课方法课堂讲授和病房见习偏瘫、截瘫患者体位转移方法第四章肌肉牵伸技术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 熟悉肌肉牵伸技术的作用2. 掌握上、下肢肌肉牵伸技术与临床应用3. 掌握肌肉肌肉牵伸的禁忌症与注意事项二、讲授内容1. 软组织牵伸基础和作用2. 肌肉被动和主动肌肉牵伸3. 上肢肌肉牵伸方法和注意事项4. 下肢肌肉牵伸方法和注意事项5. 脊柱肌肉牵伸技术三、教学时数 9四、授课方法课堂讲授和实验室操作练习上、下肢肌肉牵伸技术第五章关节松动技术一、教学目标与要求1. 掌握关节松动技术基本概念、适应症;2. 掌握关节的生理运动、附属运动的基本概念及其关系;3. 掌握关节松动技术基本手法;4(掌握关节松动技术的作用、适应症与禁忌症二、教学内容1(关节松动技术的作用;2(关节的生理运动、附属运动的基本概念、关系;3(上肢和下肢关节松动技术基本手法;4(关节松动技术的适应症与禁忌症三、教学时数 9四、授课方法课堂讲授和实验室操作上、下肢关节松动技术第六章肌力训练技术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 掌握肌力训练技术的基本原则2、掌握增强上、下肢肌群肌力训练基本技术 3. 掌握肌力训练技术的临床应用4. 掌握肌力训练技术的注意事项二、讲授内容1. 肌力训练基本技术被动训练技术、主动训练技术、抗阻力训练技术2. 上肢肌群肌力训练技术3. 下肢肌群肌力训练技术4、头颈和躯干肌群肌力训练技术三、教学时数 9四、授课方法课堂讲授和实验室操作,分组进行上肢肌群肌力训练技术、下肢肌群肌力训练技术、头颈和躯干肌群肌力训练技术的练习。
第1章物理治疗学概论
(3)平衡训练的方法
(4)平衡训练原则
① 从静态平衡开始,逐渐过渡到自动态平衡,再过渡到他动 态平衡;
② 逐步缩减人体支撑面积,提高身体重心,在保持稳定的前 提下逐步增加头颈和躯干运动;
③ 从睁眼训练过渡到闭眼训练。
④ 逐步提高训练难度,防止患者精神紧张; ⑤ 可以将平衡训练结合到日常生活活动如穿衣、取物、步
组织挛缩; ③ 改善和恢复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伸展性,降低肌肉张力。
4)禁忌证
① 关节肿瘤、结核、急性感染或损伤; ② 神经、肌腱断裂吻合术后;肌肉、肌腱、韧带损伤的急性
期; ③ 关节骨折内外固定术后;重度骨质疏松症;病损后肌肉无
力患者; ④ 关节活动或肌肉牵拉时疼痛剧烈者; ⑤ 关节周围有水肿时。
(5)注意事项
(2)肌力训练是增强肌力的主要方法,能够使肌肉 产生适应性变化,表现为肌肉形态结构的趋于完善 ,功能获得改善。肌力训练的具体技术和方法有多 种,如神经传递冲动训练、助力训练及抗阻训练等 。
(3)训练原则 ①阻力原则 ②超负荷原则 ③反复训练原则 ④训练适量原则
(4)方法选择 肌力训练前必须进行肌力测试,并根据实 际情况选择肌力训练方法。 ➢ 肌力0~1级
功能的形式,肌肉主要通过肌力对外界做功。 ➢ 肌力的大小取决于: • 肌肉在兴奋收缩过程中运动单位募集的数目; • 神经冲动发放的频率; • 参加收缩的运动单位收缩的同步性。
➢ 肌肉收缩的形式包括: • 等长收缩:又称为静态收缩。它的运动学功能是
稳定性。 • 等张收缩:又称为动态收缩。
等张收缩分为向心性收缩和离心性收缩。
3)治疗顺序:按照头—尾,近端—远端的顺序治疗,将治 疗变成学习和控制动作的过程,在治疗中强调先做等长 练习(如保持静态姿势),后做等张练习(如在某一姿 势上做运动);先练习离心性控制(如离开姿势的运动 ),再练习向心性控制(如向着姿势的运动);先掌握 对称性的运动模式,后掌握不对称性运动模式。
《物理治疗学》教学大纲(理论、实训)
《物理治疗学》教学大纲Ⅰ、课程概况Ⅱ、课程简介1.课程的目的与任务:《物理治疗学》是现代康复治疗技术的三大治疗技术之一,作为一门康复专业课程,其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阐明物理治疗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物理治疗的主要内容和方法,使学生掌握物理治疗的基本概念和各种功能障碍的物理治疗方法和操作技术,为后续学习临床康复专业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
通过物理治疗学的教学使学生对现代物理治疗有进一步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辨证的和科学的应用物理治疗思方法,拓展临床功能障碍相应物理治疗方法选择、分析的能力。
本课程通过基础理论与实验操作相结合,使学生掌握物理治疗基础理论、各类物理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及操作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各临床课程及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教学组织与方法:教学方法方面要重视物理治疗学与其它各科的内在联系,运用启发式教学和循序渐进原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倡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形象化教学,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要求,融入典型的临床病例教学,采用幻灯片、录相、模型等多媒体手段进行展示,使学生易于理解、加强记忆。
理论教学:讲授式教学法LBL、问题导向型教学法PBL、启发式教学法、自导式教学法、比较归纳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
实验教学:采用示范教学法、问题导向型教学法PBL、案例导向型教学法CBL、模拟教学法。
3.教学保障:多媒体、模拟教学设备、各种PT康复实验设备。
4.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目、教学网站①选用教材:《物理治疗学》,燕铁斌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②参考书目:《物理治疗学学习指导及习题集》,姜贵云、燕铁斌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
《物理治疗学实训指导》,潘翠环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物理治疗与作业治疗教学指南》,励建安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物理治疗学实训教程》,何成奇,高强主编,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12年;③教学网站:,等等。
物理治疗学教案
1、肌肉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及影响肌力的主要因素。
2、肌肉力量的训练方法和分类。
3、肌力训练的基本原理及肌力训练基本方法的临床应用。
4、增强上肢肌群肌力、下肢肌群肌力、躯干肌群肌力的训练技术。
5、核心稳定性训练的理论体系及其原理。
6、核心稳定性训练的临床应用及其操作方法。
六、作业布置
1、简述影响肌力的主要因素。
二、教学重点
掌握增强肌力的训练技术。
三、教学难点
掌握肌力训练的基本原理及肌力训练的基本方法。
四、教学方法
重点突出教授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突出重点的同时,要求学生学会应用资料查询、小组讨论、专题设计等方式,加强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应用。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加强师生学生之间的交往,突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探究于创新精神的培养。
七、参考资料
1.乔志恒等编:《理疗学》,北京,华夏出版社,2013年
2.金荣疆、张宏主编:《物理治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
3.燕铁斌主编《物理治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4.运动康复技术编写组《运动康复技术》,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7年
八、教学反思
第四章教案
章节名称
二、教学重点
掌握上肢,下肢,脊柱的肌肉牵伸技术。
三、教学难点
肌肉牵伸程序的掌握及各肌群牵伸要点。
四、教学方法
重点突出教授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突出重点的同时,要求学生学会应用资料查询、小组讨论、专题设计等方式,加强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应用。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加强师生学生之间的交往,突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探究于创新精神的培养。
五、教学内容
1、肌肉牵伸技术的定义及其分类。
物理治疗学(理疗部分)
物理治疗学(理疗部分)第一章1、物理因子的主要治疗作用:①抗菌、消炎②镇痛、镇静③兴奋神经--肌肉④促进伤口愈合,加速骨伽形成⑤增强集体免疫力2、理疗治疗剂量与疗程:①从小剂量了、开始(中小剂量---促进,大剂量—抑制,超大---坏死)②时间:急性:15~20分/次慢性:3~8分/次疗程:12~20次③疗程间隔2周、一年不超过4个疗程3、发展:现代物理治疗学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38年美国成立了物理治疗师学会1943年英国成立了物理医学会1947年,美国成立了美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委员会1951年成立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会1969年国际康复医学会成立第十八章直流电疗法1、生物物理与生物化学作用:①对人体产生生物理化做的基础②电解及电解产物③电泳与电渗④酸碱度改变(阴极产生碱性电解产物、阳极产生酸性电解产物)⑤改变组织含水量阴极:组织水分增加,蛋白分散升高阳极:组织水分减少,蛋白分散度降低⑥组织兴奋性变化阴极:兴奋性升高阳极:兴奋性降低2、生理作用:①促进血液循环②调节神经系统:阳极下神经兴奋性降低;阴极下兴奋性升高;③促进伤口愈合,骨伽形成:阴极有促进伤口肉芽生长,软化瘢痕,松解粘连和促进消散等作用阳极有减少渗出的作用。
④静脉血栓溶解3、治疗作用:①、促进骨折愈合适量的直流电阴极刺激可促进骨痂形成,促进骨再生和修复作用。
②、消炎、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阳极有脱水作用,可减轻组织水肿和渗出;阴极可治疗慢性炎症和久不愈合的溃疡。
③、镇静和兴奋作用全身治疗时,下行的电流起镇静作用,上行的电流起兴奋作用;局部治疗时,阳极周围组织兴奋性降低,阴极下兴奋性增高。
④、对癌症的治疗利用直流电电极下产生的强酸和强碱杀死癌细胞。
4、进行直流电疗法前:①询问患者是否有感觉障碍,认知障碍②治疗的局部皮肤是否有破损③接通电源④询问患者感觉5、主电极(刺激电极):小电极的电流密度大,引起的反应强烈,称~副电极(无刺激电极):大电极的电流密度小,引起的反应较弱,称~6、治疗剂量:低流量,小电流7、直流离子导入电疗法①、特点:●直流电能将药物离子经完整皮肤导入体内●药物保持原有的药理性质●阳离子只能从阳极导入,阴离子只能从阴极导入②、导入途径:直流电直接导入离子只达皮内,主要堆积在表皮内形成“离子堆”,以后通过渗透作用逐渐进入淋巴和血液。
第十一章 物理治疗学-理疗
第十一章物理治疗—理疗物理治疗(physiotherapy)概述(一)分类1.天然物理因子2.人工物理因素(1)电疗法(2)光疗法(3)超声波疗法(4)磁场疗法(5)温热疗法(6)冷疗法(7)水疗法(8)其他疗法物理治疗(physiotherapy)是指应用天然的或人工的物理因子如电、光、声、磁、热、冷等作用于人体,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简称理疗。
理疗是康复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特点是无痛苦,疗效确实,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少。
一.概述(一)分类1.天然物理因子日光、大气、海水、温泉、矿泉、森林、花卉、景观等。
疗养院应用较多。
2.人工物理因素综合性医院多用。
(1)电疗法①低频电疗法包括直流电疗法、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电水浴疗法,感应电疗法,电兴奋疗法,痉挛肌电刺激疗法,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等。
②中频电疗法等幅正弦中频电疗法、调制中频电疗法、干扰电疗法、音乐电疗法、高压电场疗法等。
③高频电疗法达松伐电疗法、中波透热疗法、短波疗法、超短波疗法、微波疗法。
(2)光疗法红外线疗法、紫外线疗法;红光疗法、蓝紫光疗法等;激光疗法。
(3)超声波疗法一般超声波疗法、超声-间动电疗法、超声药物离子透入法、超声雾化疗法等。
(4)磁场疗法静磁场疗法、脉动磁场疗法、低频交变磁疗法、中频磁疗法、高频磁疗法、磁化水疗法等。
(5)温热疗法蜡疗法、泥疗法、坎离砂疗法、蒸汽疗法等。
(6)冷疗法冷疗法、冷冻疗法等。
(7)水疗法淡水浴、药物浴、气泡浴、淋浴、漩涡浴和水中运动等。
(8)其他疗法生物反馈疗法、空气负离子疗法、高压氧疗法、常压氧疗法等。
(二)作用机制1.物理因素治疗作用模式(见图11-1)物理能作用于人体局部↓能量被吸收和(或)形式的变换↓物理和(或)化学改变|↓↓直接作用间接作用(通过神经、经络、体液)↓↓局部反应节段反应、经络系统反应、全身反应| |↓治疗作用图11-1 物理治疗的作用模式2.物理因素对人体的直接作用3.物理因素对人体的间接作用(1)神经途径通过多种反射引起,(2)体液途径(3)经络途径(三)治疗作用1.消炎作用2.镇痛作用3.抗菌作用4.镇静、催眠5.兴奋神经-肌肉6.缓解痉挛7.软化瘢痕8.促进伤口愈合9.加速骨痂形成10.调节机体免疫机能11.脱敏作用12.抗癌作用13.其他作用二.电疗法应用电治疗疾病的方法称电疗法(electrotherapy)。
物理治疗学(运动治疗学部分)
物理治疗学(运动治疗部分)第一章概论1、物理治疗学(physical therapy或physiotherapy,PT):是研究如何通过各种类型的功能训练、手法治疗,并借助于电、光、声、磁、冷、热、水、力等物理因子来提高人体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恢复、改善或重建躯体功能的一种专门学科。
2、物理治疗学分为运动疗法(力)和物理疗法(电、声、光……)3、运动治疗学的灵魂:①改善关节活动的技术与方法②增强肌肉力量的技术与方法肌力训练:根据超量负荷的原理,通过肌肉的主动收缩来改善或增强肌肉力量③牵拉软组织的技术与方法4、神经发育疗法: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Rood技术、PNF技术、运动再学习疗法第二章关节活动技术Array1、影响关节活动的主要因素:生理:①拮抗肌的肌张力②软组织相接触③关节的韧带张力④骨组织的限制病理:①关节周围软组织疼痛②关节周围软组织挛缩、粘连或痉挛2、关节活动技术的禁忌症:运动破坏愈合过程;运动造成该部位新的损伤;运动导致疼痛、炎症等症状加重。
3、关节活动技术注意事项:①熟悉关节的结构②早期活动③全范围活动④与肌肉牵拉结合4、肘关节功能运动弧:在整个屈曲运动弧中,肘关节屈曲60~140度,这80度是人们用上肢完成一般日常生活和工作所必需的运动范围。
5、持续被动运动(CPM)的作用:①减少渗出②促进吸收③促进骨和软骨的愈合6、肩肱节律:肩关节在外展30°后,盂肱关节与肩胛胸壁关节以2:1的比率外展,即,每15°的外展,10°发生在盂肱关节,5°发生在肩胛胸壁关节。
第三章体位转移技术1、体位转移(transfer):是指人体从一种姿势移到另一种姿势的过程,包括卧→坐→站→行走。
分为:独立转移、辅助转移、被动转移2、独立转移的基本原则:①高度相等稳近硬②安全容易为首选③应当教会患者利用体重转移④患者学习独立转移的时间要适当3、辅助转移的基本原则:知信备巧令细观防意外4、被动转移的基本原则:松信前,畅通了解不变位5、体位转移方法的选择:①最小帮助②不勉强独立转移---残疾较重、认知障碍③转移距离过远时避免一个人,频繁时不便使用升降机第四章肌肉牵伸技术1、牵伸的作用:①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②防止组织发生不可逆转性挛缩③调节肌张力④阻断恶性循环、缓解疼痛⑤提高肌肉的兴奋性⑥预防软组织损伤2、选择牵伸方法:采用轻柔、可控制、终末端、恒定、渐进的牵伸方法3、挛缩:为肌腱装置和通过关节周围的软组织适应性短缩,导致被动或主动牵伸明显的抵抗和限制关节活动。
美国物理治疗协会2018年《先天性肌性斜颈的循证医学指南》解读--早
中冬2020年,第35卷,第2期•办坛•美国物理治疗协会2018年《先天性肌性斜颈的循证医学指南》解读 —早期识别、分级与治疗*赵娜'骆雄飞'苏志超1王金贵“2先天性肌性斜颈(congenital muscular torticollis, CMT) 的典型特征是由于一侧胸锁乳突肌(sternocleidomastoid, SCM)的短缩而导致的头顶部向患侧倾斜,颜面向健侧旋转,下颌部指向健侧肩关节;患侧胸锁乳突肌处可能存在肿块;颈 部活动受限,国外最近的一项前瞻性研究发现:多达16%的新生儿在出生时患有CMT,这使得CMT成为最常见的先天 性肌肉骨骼异常m。
若患儿早期没有得到合理有效的治疗,随 着其年龄的增长,头面部的畸形会愈加严重,并可能引起偏头 畸形、脊柱侧弯等后遗症,对其身心均造成很大的影响国内针对CMT的治疗主要以外治法治疗为主,包括推 拿、小针刀、中药外敷、蜡疗等'临床治疗方案繁多,疗效也 参差不齐,急需制定标准化的治疗方案以保证临床疗效,为 广大患儿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美国物理治疗协会(the American Physical Therapy Association,ATPA)儿科物理治疗学会 (the Academy of Pedi-atric Physical Therapy,APPT)在 2013 年曾经制定过 CMT 临床实践指南m,按照5—10年更新1次的惯例,此次20丨8年 版是在此前指南的基础上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临床指南,其 目的是帮助医务工作者、患儿家长及相关机构明确如何早期 识别、何时并如何治疗、何时停止治疗及转诊,对临床实践具 有重要参考价值,值得参考借鉴,故本文将对其进行解读。
12018版CMT指南制定方法本指南在20丨3版指南基础上,系统检索了(:0^^1_、(:〇-chrane Library、PsycINFO 'PubMed,和 Web of Science 等 5 个数据库2012年1月一2017年9月CMT相关文章以更新数 据,最终得到了 199项研究。
物理治疗学2018
物理医治学第一章概论物理医治学:英文缩写是PT,是研究如何通过功能训练、手法医治,并借助于电、光、声、磁、冷、热、水、力等物理因子来提高人体健康,预防和医治疾病,恢复、改善或重建躯体功能的一种特意的医学相关类学科。
物理医治范畴:三大类①以功能训练为主要手段,又称为运动医治或运动疗法。
②以各种物理因子如电、光、声、磁、冷、热、水等为主要手段,又称理疗。
③手法医治运动疗法的医治作用:①维持和改善运动器官的功能。
②增强心肺功能。
③促进代偿功能的形成和开展。
④提高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
⑤增强内分泌系统的代谢能力⑥调节精神和心理抗阻力运动:运动时必须克服外部的阻力才能完成,又称负重运动。
〔常用于肌力已到达3级或以上的患者,分为抗等张阻力运动、抗等长阻力运动、等速运动。
〕第二章关节活动技术按运动轴对关节的分类及举例1.单轴关节:①滑车关节〔指间关节肱尺关节〕②车轴关节〔圆柱关节〕〔近远侧桡尺关节〕2.双轴关节:①椭圆关节〔桡腕关节〕②鞍状关节〔拇指腕掌关节〕3.三轴关节或称多轴关节:①球窝关节〔肩关节〕②杵臼关节〔髋关节〕③平面关节〔肩锁关节腕骨和跗骨间诸关节〕影响关节活动范围的因素生理:①拮抗肌的肌张力。
②软组织相接触。
③关节的韧带张力。
④关节周围组织的弹性情况。
⑤骨组织的限制。
病理:①关节周围软组织疼痛。
②关节周围软组织挛缩,黏连或痉挛。
③肌力降低。
④关节本身病变。
第三章体位转移技术1.独立转移的根本原则①水平转移时,相互转移的两个平面之间的高度尽可能相等,尤其是四肢瘫痪者转移时。
②相互转移的两个平面的物体应稳定。
轮椅转移时必须先制动,活动床转移时应先锁住床的脚轮,椅子转移时应将其置于最稳定的位置。
③相互转移的两个平面应尽可能靠近。
假设两者之间有距离,可使用转移滑板。
④床垫和椅面应有肯定的硬度。
越硬越好,以利患者转移。
⑤应当教会患者利用体重转移,如利用倾斜力、翻滚力、摆动惯性以增加起身的动量。
⑥转移时应注意平安。
物理治疗学
(二)光疗法
1.红外线疗法
改善血液循环,促使肿胀消退、缓解痉挛、
加速表面干燥
2.电光浴疗法
3.可见光疗法
4.紫外线疗法: 外科感染、内科疾病、妇科、
儿科及五官科
5.激光疗法
第二十三页,共455页。
(三)超声波疗法
1.低频超声波疗法 2.高频超声波疗法 3.超声复合疗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为使病、伤、残尽快恢复, 在物理治疗学的基础上采用多学科结合的方式进 行积极的康复治疗。除物理治外,还有运动疗法、 作业疗法、心理治疗、传统医学手段(针灸、推 拿)。
第十六页,共455页。
第二节 物理治疗的分类
一、传统物理治疗的分类
二、现代物理治疗的分类
第一类,应用天然物理因子,诸如:日光浴
疗法、空气浴疗法、森林浴疗法、海水浴疗法、 洞穴疗法、气候疗法、温(矿)泉疗法等。
第二类,应用人工物理因子,诸如:电、
光、声、磁、冷、热、机械等。
第十七页,共455页。
(一)电疗法
1.直流电疗法、直流电离子导入法、电水浴疗法
2.低频电疗法 0~1000Hz
①感应电疗法
②电兴奋疗法
③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电体操)功能性
第二十四页,共455页。
(四)磁场疗法
1.静磁场疗法
2.动磁场疗法: 镇痛、消炎、镇静、降
压、降脂
3.交变磁场疗法
4.肺动磁场疗法——抗休克
第二十五页,共455页。
(五)温热疗法
1.石蜡疗法 2.泥疗法 3.坎泥沙疗法 4.拔罐疗法 5.灸法
第二十六页,共455页。
(六)冷疗法
包括寒冷低温疗法和冷冻疗法等
(七)水疗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治疗学第一章概论物理治疗学:英文缩写是PT,是研究如何通过功能训练、手法治疗,并借助于电、光、声、磁、冷、热、水、力等物理因子来提高人体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恢复、改善或重建躯体功能的一种专门的医学相关类学科。
物理治疗范畴:三大类①以功能训练为主要手段,又称为运动治疗或运动疗法。
②以各种物理因子如电、光、声、磁、冷、热、水等为主要手段,又称理疗。
③手法治疗运动疗法的治疗作用:①维持和改善运动器官的功能。
②增强心肺功能。
③促进代偿功能的形成和发展。
④提高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
⑤增强内分泌系统的代谢能力⑥调节精神和心理抗阻力运动:运动时必须克服外部的阻力才能完成,又称负重运动。
(常用于肌力已达到3级或以上的患者,分为抗等张阻力运动、抗等长阻力运动、等速运动。
)第二章关节活动技术按运动轴对关节的分类及举例1.单轴关节:①滑车关节(指间关节肱尺关节)②车轴关节(圆柱关节)(近远侧桡尺关节)2.双轴关节:①椭圆关节(桡腕关节)②鞍状关节(拇指腕掌关节)3.三轴关节或称多轴关节:①球窝关节(肩关节)②杵臼关节(髋关节)③平面关节(肩锁关节腕骨和跗骨间诸关节)影响关节活动范围的因素生理:①拮抗肌的肌张力。
②软组织相接触。
③关节的韧带张力。
④关节周围组织的弹性情况。
⑤骨组织的限制。
病理:①关节周围软组织疼痛。
②关节周围软组织挛缩,黏连或痉挛。
③肌力降低。
④关节本身病变。
第三章体位转移技术1.独立转移的基本原则①水平转移时,相互转移的两个平面之间的高度尽可能相等,尤其是四肢瘫痪者转移时。
②相互转移的两个平面的物体应稳定。
轮椅转移时必须先制动,活动床转移时应先锁住床的脚轮,椅子转移时应将其置于最稳定的位置。
③相互转移的两个平面应尽可能靠近。
若两者之间有距离,可使用转移滑板。
④床垫和椅面应有一定的硬度。
越硬越好,以利患者转移。
⑤应当教会患者利用体重转移,如利用倾斜力、翻滚力、摆动惯性以增加起身的动量。
⑥转移时应注意安全。
患者应尽量避免被家具或轮椅大轮、脚踏板碰伤肢体或臀部。
如轮椅和床之间转移时,靠床一侧的轮椅扶手要卸下,轮椅脚踏板要向旁侧移开,否则会碰到患者踝部,导致皮肤擦伤。
⑦患者学习独立转移的时机要恰当。
太早容易失败会使患者失去信心,太晚则因依赖而失去兴趣。
⑧有多种转移方法可供选择时,以最安全、最容易的方法为首选。
2.辅助转移的基本原则(1)治疗师或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应互相信任。
在进行转移前,治疗师或护理人员应作自我介绍,并清楚解释转移的目的、方向、方法和程序,使患者处于最好的起始位置。
(2)治疗师或护理人员应熟知患者病情。
如应知道患者有什么缺陷,体形、体重、瘫痪程度和认知力如何,需要何种方式和多少力度的帮助。
如果患者具有一定的能力,则转移的速度必须按患者的能力而定。
(3)转移前治疗师或护理人员必须准备好必要的设施与空间,使转移得以安全、有效地进行。
若要由床移向椅子或由椅子移向轮椅,要先将椅子或轮椅放在适当的位置,以缩短距离及减少转换方向。
轮椅或活动床要锁住,拆去阻碍转移的扶手及脚踏板。
并让惠者尽量排空大小便,使其在转移过程中不会发生大小便失禁。
(4)治疗师或护理人员需要相当的技巧而不能单独依靠体力。
帮助时主要依靠下肢力量,因此治疗师或护理人员应双腿分开与肩同宽并一前一后,髖、膝关节可以微屈但腰背部及头颈必须伸直,旋转时不用腰力而用足的转动来实现,同时身体要循着转移方向移动,并保持患者身体左右对称。
同时,治疗师或护理人员必须清楚自己的体力和技能,没有把握时不要单独帮助患者转移。
(5)为了安全,治疗师或护理人员必须穿合适的鞋子或赤足,必要时可穿防滑平底鞋。
为防止打滑,不可只穿袜子进行转移。
衣着要方便活动,头发、饰物和戒指不能伤到患者。
(6)治疗师或护理人员的指令应简单、明确,以便患者能正确理解、接收和执行。
转移过程中治疗师或护理,人员与患者应当相互支持,协同用力。
治疗师或护理人员与患者有语言、文化差异时尤应注意。
(7)转移过程中,治疗师或护理人员应留意患者突然或不正常的动作,如脑卒中患者的不随意运动,以避免意外发生。
(8)随着患者功能的恢复,帮助应逐渐减少。
3.被动转移的基本原则(1)患者应当消除紧张、对抗的心理,从身心上放松自己,对帮助者要有信心,以配合转移。
(2)搬运时患者应当向前看,而不是向地板或向帮助者看。
(3)搬运过程中患者应当保持转移开始的姿势,不再改变。
(4)若搬运过程需要两个以上治疗师或护理人员,则每一位都必须清楚地了解整个转移程序及方向。
开始转移时,由其中一位负责喊口号,如“一、二、三,起”,然后同时把患者扶起。
(5)利用机械搬运时,转移前应检查器械是否完好,准备并固定好,并保证空间通畅,没有障碍。
(6)无论是人工搬运还是机械搬运,转移时均不能增加患者的痛苦,不能影响或加重病情。
第四章肌肉牵伸技术肌肉牵伸技术适应症:①适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软组织挛缩、粘连或瘢痕形成,继发引起患者的关节活动范围降低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影响。
②预防由于制动、内外固定和失用等造成的肌力减弱以及相应组织短缩的发生。
③另外,体育锻炼前后的有效牵伸,利于预防肌肉骨骼系统受损。
肌肉牵伸技术的分类:1.被动牵伸(①手法牵伸②机械牵伸③自我牵伸)2.主动牵伸(①收缩—放松法②收缩—放松—收缩法③拮抗肌收缩法)3.其他(①冷热疗法②手法按摩③夹板和支具)第五章关节松动技术手法操作的基本运动:1.生理运动:是指关节在生理范围内完成的活动。
如屈伸、内收外展、旋转等。
2.附属运动:是指关节在允许范围内完成的活动。
如滑动、滚动、分离(包括垂直分离和水平分离)或牵引等。
关节松动术的治疗作用:①缓解疼痛。
②改善关节活动范围。
③增加本体反馈。
手法分级标准手法分级是以关节活动的可动范围为标准,根据手法操作时活动(松动)关节所产生的范围的大小,将关节松动技术分为4级。
Ⅰ级:治疗师在关节活动允许范围内的起始端,小范围、节律性地来回推动关节。
Ⅱ级:治疗师在关节活动允许范围内,大范围、节律性地来回推动关节,但不接触关节活动的起始端和终末端。
Ⅲ级:治疗师在关节活动允许范围内,大范围、节律性地来回推动关节,每次均接触到关节活动的终末端,并能感觉到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紧张。
Ⅳ级:治疗师在关节活动的终末端,小范围、节律性地来回推动关节,每次均接触到关节活动的终末端,并能感觉到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紧张。
常见的关节松动术手法与作用:一、肩部关节(一)运动学概要肩关节的生理运动包括前屈、后伸,内收、外展(包括水平内收和外展),能转(包括内旋和外旋):附属运动包括分离、长轴牵引挤压、前后向滑动等。
(二)操作要领1.分离牵引作用:一般松动,缓解疼痛。
患者体位:仰卧位,上肢处于休息位,肩外展约50°,前臂中立位。
治疗师位置及操作手法:治疗师站在患者躯干及外展上肢之间,外侧手托住上臂远端及肘部,内侧手四指放在腋窝下肱骨头内侧,拇指放在腋前。
内侧手向外侧持续推肱骨约10秒钟,然后放松,操作中要保持分离牵引力与关节孟的治疗平面相垂直。
2.长轴牵引作用:一般松动,缓解疼痛。
患者体位:仰卧位,上肢稍外展。
治疗师位置及操作手法:治疗师站在患者躯干及外展上肢之间,外侧手握住肱骨远端,内侧手放在腋窝,拇指在腋前。
外侧手向足的方向持续牵拉肱骨约10秒,使肱骨在关节盂内滑动,然后放松,操作中要保持牵引力与肱骨长轴平行。
3.上下滑动作用: 般松动,缓解疼痛。
患者体位:仰卧位,上肢稍外展。
治疗师位置及操作手法:此手法是上述1和2手法的结合。
治疗师站在躯干一侧,双手分别握住肱骨近端的内外侧。
内侧手稍向外做分离牵引,同时,外侧手将肱骨上下推动。
4.外展向足侧滑动作用:增加肩外展活动范围。
患者体位:仰卧位,上肢外展90°,屈肘约70°,前臂旋前放在治疗师前臂内侧。
治疗师位置及操作手法:治疗师坐在患者外展肩的外侧,外侧手握住肘关节内侧,内侧手虎口放在肱骨近端外侧,四指向下。
外侧手稍向外牵引,内侧手向足的方向推动肱骨。
当患者关节疼痛剧烈或明显僵硬,上肢不能外展,可让患者仰卧位,上肢放于体侧或外展至最大范围,肘关节屈伸均可;治疗师站在患肩床头,双手拇指放在肩峰下肱骨头上,其余四指自然分开放在两侧。
双手固定不动,向足的方向推动肱骨。
5.前后向滑动作用:增加肩前屈和内旋活动范围。
患者体位:仰卧位,上肢处于休息位。
治疗师位置及操作手法:治疗师站在患侧肩关节的外侧,上方手的手掌放在肱骨头上,下方手放在肱骨远端内侧,稍稍将肱骨托起,上方手将肱骨的近段由前向后推动。
如果关节疼痛明显(如急性期),治疗师可以将双手拇指放在肱骨头上,由前向后推动肱骨头。
6.后前向滑动作用:增加肩后伸和外旋活动范围。
有三种操作方法。
(1)患者仰卧位,上肢放在体侧,屈肘,前臂旋前放在胸前。
治疗师站在患侧肩关节的外侧,双手拇指放在肱骨头后方,其余四指放在肩部及肱骨前方。
双手拇指同时将肱骨头向前推动(图5-6①);此手法也可以在患者侧卧位时操作。
(2)患者仰卧位,上肢稍外展,屈时,前臂旋前放在治疗师内侧上肢肘窝处。
治疗师站在患侧肩关节的外侧,外侧手握住肱骨近端外侧,内侧手握住肱骨远端内侧。
外侧手将肱骨由后向前推动(图5-6②)。
(3)患者俯卧位,患侧肩关节放在治疗床边缘,肩前方垫毛巾,上肢外展,上臂放在治疗师内侧大腿E.治疗师站在外展的上肢与躯干之间,内侧手放在服骨近端后面,外侧手放在肱骨远端前面。
外侧手固定,内侧手将眩骨向前推动(图5-6③)。
上述三种方法中,第一种方法主要用于治疗关节明显疼痛的患者;第三种方法主要用于治疗关节明显僵硬的患者;第二种方法介于两者之间。
7.外展摆动作用:当外展超过90°时,进一步增加外展的活动范围。
患者体位:仰卧位,肩外展至活动受限处,屈肘90°,前臂旋前。
治疗师位置及操作手法:站在外展上肢与躯干之间,内侧手从肩背部后方穿过,固定肩胛骨,手指放在肩上,以防耸肩的代偿作用。
外侧手托住肘部,并使肩稍外旋和后伸。
外侧手将肱骨在外展终点范围内摆动。
8.侧方滑动见图5-7。
作用:增加肩水平内收活动范围。
患者体位:仰卧位,上肢前屈90,屈肘,前臂自然下垂。
治疗师位置及操作手法:站在躯干一侧,内侧手握住肱骨近端内侧,外侧手握住肱骨远端及肘部。
外侧手固定,内侧手向外侧推动肱骨。
如果关节僵硬明显,治疗师也可以用双手握住肱骨近端,颈肩部抵住肱骨远外侧。
松动时,双手向外,肩部向内同时推动肱骨。
9.水平内收摆动作用:增加肩水平内收活动范围。
患者体位:坐位,肩前届90*,届时,前臂旋前,手搭在对侧肩上。
治疗师位置及操作手法:站在患肩后方,同侧手托住患侧肘部,另一侧手握住搭在对侧肩部的手。
双手同时将患侧上肢做水平内收摆动。
10.后前向转动作用:增加肩内旋活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