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乡镇政府依法行政问题
关于依法行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依法行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依法行政是指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时,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以及公正合法的方式,行使职权、履行公务、管理社会事务。
然而,在实践中,依法行政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权力滥用、程序不规范、执法不公等。
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权力滥用问题权力滥用是指行政机关或行政人员在行使权力时,超越了法定权限,损害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这种问题常常出现在一些官员为个人私利而滥用职权的情况下。
要解决权力滥用问题,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
加强对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的监督,尤其是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可以通过建立独立的监察机构或者加强媒体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来实现。
同时,加强行政机关内部的监督和问责机制,对权力滥用行为及时进行调查和处理,确保行政权力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二、程序不规范问题程序不规范是指行政行为在行使过程中,未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导致决策失当或损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这种问题多见于行政机关未依法公开听证、未进行合理程序的决策等情况。
为解决程序不规范问题,一方面,应加强行政程序的规范性建设,明确行政流程和程序要求,并加强对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的培训,提高其遵守法定程序的意识和水平。
另一方面,要加强行政监察,确保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程序的公正性,对程序不规范的行政行为及时纠正和追究责任。
三、执法不公问题执法不公是指行政机关在依法行政过程中,对不同的当事人采取不同的执法措施,不公正地对待不同的案件、不同的当事人。
这种问题常见于行政机关对此前有关利益关系的当事人进行偏袒或压制的情况。
为解决执法不公问题,应加强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一方面,加强对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行政行为的录音、录像、拍照等手段,防止执法人员滥用职权和对案件进行有失公正的处理。
另一方面,要建立公正、独立、高效的行政处罚和行政许可评审机制,对执法不公行为及时纠正,并对相关责任人予以追责。
乡镇政府依法行政问题探讨.doc
乡镇政府依法行政问题探讨-乡镇政府是国家法律和政策在农村的执行者,是直接跟农民打交道的机关。
乡镇政府在农村政策执行得怎样,直接体现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直接影响农民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程度,更直接影响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为了使乡镇政府行政行为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符合科学的发展观,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从三个方面对乡镇政府的依法行政问题进行探讨,希望能为建立乡镇科学的行政行为体系提供参考。
ﻭﻭ一、当前乡镇政府行政的法律依据ﻭﻭ为了保障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中央到地方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对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乡镇政府作为国家在农村的一级国家机关,其行政行为依据应当来都自这些法律法规。
考察这些法律法规,我们可以看到,当前乡镇政府行政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有以下五个问题:ﻭ一是法律法规数量庞杂。
笔者在CGRS全文数据库上(1949-2002)搜索涉“农”法律法规多达14664篇,涉及“乡镇”的就有4006篇。
涉农法律除了少量基本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制定外,大多数法律是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其中尤以部门规章为多。
各个省及以下政府对口部门依据部门规章制定相应的规范性文件,更是难以统计。
ﻭ二是法律的现实适用性差。
1992年实行市场经济后在CGRS上可搜索到的法律只有553篇,97%的法律法规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定的,许多法律虽然未被废止,但实践上已经不可用。
1992年以后制定的法律前瞻性也不强,有的法律刚刚颁布,就面临修改。
比如,计划生育法是建立在城乡二元制结构下的法律,2002 年颁布后,各省在2002、2003年相继颁布地方条例,但是,随着2004年全国性的户口制度改革,城乡生育差别将面临再次重大修改。
ﻭﻭ三是法律部门化、利益化倾向严重。
乡镇现实工作中,主要是依据上级政府部门规范性文件来执行政务,政府部门间各自依据文件收费、罚款,争夺利益。
依法行政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含5篇)
依法行政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含5篇)第一篇:依法行政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内容提要依法行政,是指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权限,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各项社会事务,依法进行有效管理活动。
它要求一切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都必须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在法定职权的范围内,充分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行政职能,做到既不失职、又不越权,更不能非法侵犯公民的合法利益,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依法行政。
一是依法行政的内涵;二是实行依法行政的必要性;三是目前我国在依法行政中存在的问题;四是做好依法行政的对策。
依法行政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马佩党的十六大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并明确提出“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
”十六届四中全会由进一步提出依法执政,以及国务院出台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均对依法行政提出了新的要求。
目前,我国的依法行政还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因此,深入分析我国依法行政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对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依法治行政的研究,对于实现我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化进程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依法行政的内涵依法行政,是指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权限,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各项社会事务,依法进行有效管理活动。
它要求一切国家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都必须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充分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行政职能,做到既不失职,有不越权,更不能非法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
二、实行依法行政的必要性我们的国家是法治的国家,依法治国尤为重要。
然而,依法行政与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是紧密联系的,没有依法行政,依法治国很难实现。
只有实现依法行政,我们的国家权力的行使才意味着实现法治化,才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人民的合法权益也才能得到切实保护,从而真正实现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因此实行依法行政至关重要。
关于乡镇依法行政的调研报告三篇
关于乡镇依法行政的调研报告三篇篇一:关于乡镇依法行政工作的调查与思考乡镇街道是我国政权体系中最基层的政权机关,同人民群众的接触最经常,联系最直接,是行使管理职能、依法行政的最前沿阵地。
在“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切实抓好乡镇依法行政工作,对树立维护基层政府的良好形象,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改善机关作风,提高办事效能,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目前,我国农村行政机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以言代法、以权压法、贪赃枉法等侵权现象仍然存在,因此调查分析当前农村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推进乡镇和村组依法行政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为此我们在市委党校的组织下成立了一个乡镇依法行政工作调研组,每两人一组,分四个小组,通过查阅资料、问卷走访等形式对全市近几年来农村依法行政工作进行了为期10天的调查,将400份的问卷调查表发放到乡镇街道行政管理相对人和农村居民手中,由各类调查对象对我市乡镇街道在依法行政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
具体调查结果如下:一、乡镇和村组依法行政基本情况**市地处黄河上游、陇中腹部,黄土高原和腾格里沙漠过渡地带,东邻宁夏,南连定西,西界兰州并接河西走廊,北靠内蒙。
东西宽公里,南北长公里。
总面积万平方公里,占甘肃总面积的%。
现辖会宁、靖远、景泰三县和白银、平川两区,共有56个乡, 18个镇,10 个街道办事处。
全市农业人口万,土地面积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52万亩。
共有各类乡镇企业750家,其中工业企业50家,形成固定资产亿元。
全市小城镇总数已达19个。
全市乡镇机构含党委、政府、人大、纪委、武装、财政、计生、林业、农技农经、国土、水利水保、畜牧、邮电、民政、文化、广播电视、学校、卫生院、派出所、信用社、司法、法庭等组织,共有名在职干部职工,其中乡镇街道机关工作人员人;共有778个村民委(社区)个村民小组,村“两委”干部人、村小组干部人。
基层乡镇政府依法行政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
基层乡镇政府依法行政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基层乡镇政府依法行政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近年来,基层乡镇不断转变政府职能,在建设服务型、法制性政府上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行政执法方面,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存在不得不管但又无权去管、难以管好的现状,亟待研究解决。
一是乡镇执法主体无据。
根据现行已颁布的行政法律、法规、规章,许多实施主体均为县级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主管部门,乡镇政府事实上不具有执法主体资格,但实践中乡镇政府却总是被推到最前线去“冲锋陷阵”,导致越权执法、违法执法现象时常发生。
二是执法程序不到位。
乡镇政府在执法过程中,没有严格按法律程序执法,经常遇到程序不到位的问题。
以拆违为例,现实中对一些本该由住建、国土等部门先予调查、处置的违法建筑,有时为了应付督查和考核,在前期程序未到位的情况下,对违法建筑直接予以拆除。
由于程序不到位,一旦发生行政诉讼败诉的可能性很大。
三是执法队伍素质不高。
乡镇政府的执法人员大多不是法律专业出身,加上知识面不宽、知识更新速度慢,总体上文化层次不高,仅靠短期突击培训,便上岗执法,缺乏行政执法所必备的法律知识及相关的执法技能,在具体执法过程中存在不懂执法、不会执法、不善执法和不敢执法的现象。
乡镇政府是我国政权体系中最基层的政权单位,是依法行政的最前沿阵地,因此切实抓好乡镇行政执法工作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迫切的社会需要。
下面结合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成立后,就如何推进乡镇基层依法行政谈谈几点建议:一是要加强联合执法。
县行政综合执法局和乡镇政府切实履行各自监管职责,形成依法行政合力。
按照“资源共享、就近处置、协同应对”要求,统合执法资源,耦合监管盲区,协调解决执法难点,通过采取委托执法与联合执法相结合的方式,推动行政执法权向基层延伸,切实解决好“看得见管不了、管得了看不见”的问题。
二是要切实规范执法。
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和乡镇执法队伍要不断完善执法程序,规范办案流程和行政执法裁量权的行使。
浅论新时代基层行政管理中的依法行政问题及对策——以z市为例
摘要健康的行政沟通对政府职能的顺利行使大有裨益。
行政沟通高效或低效,会直接关系到政策信息上传和公布的高效或低效。
不仅如此,公众是否可以顺利地表达自己的利益和需要也与行政沟通的效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络。
认为行政沟通障碍被妥当处理掉的程度是决定政府行政效率的一个关键因素,这一想法是正确的。
本文主要论述了行政沟通的广泛意义,即行政部门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关政策建议的制定和实施。
政策之所以能比较有效地实施并促使社会进程有序进展,靠的是影响、协调、交流和意见反馈。
行政沟通的各种需求,存在于地方政府每日的行政治理活动中。
但是,由于我国当前经济水平的快速进展,地方政府的行政沟通存在着一些障碍,如信息失真、信息不对称、组织结构不合理等。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以Z市为例进行探究,出相应的策略,即要完善行政组织体系,实现行政传播媒体和信息的多元化,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和其他解决方法。
【关键词】:依法行政;行政执法;监督机制目录1 绪论 (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1)2 依法行政的内涵及必要性分析 (1)2.1 依法行政的内涵 (1)2.2 我国依法行政的必要性 (2)3 Z市政府依法行政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3.1 法治意识不强,行政执法和守法观念缺失 (3)3.2 行政立法不完善 (3)3.3 行政执法主体混乱,权责不清 (1)3.4 缺乏科学合理的依法行政决策程序 (5)3.5 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 (1)4 Z市政府依法行政存在问题的成因 (6)4.1 思想观念层面成因 (6)4.1.1 人治观念 (6)4.1.2 法律工具主义观念 (7)4.2 立法层面成因 (7)4.2.1 行政立法无序、缺位以及所立之法缺陷较大 (7)4.2.2 行政立法质量低,稳定性和可操作性差 (8)4.2.3 行政立法的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程度低 (8)4.2.4 行政立法中存在部门利益倾向 (8)4.3 执行层面的原因 (8)4.3.1 行政执法体制不顺 (8)4.3.2 行政执法队伍整体素养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浅析基层政府依法行政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及解决对策
浅析基层政府依法行政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及解决对策第一篇:浅析基层政府依法行政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及解决对策浅析基层政府依法行政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及解决对策【内容摘要】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内容。
基层政府作为依法行政的“第一道防线”,基层群众作为最大的执法客体,其行政人员和群众法律意识及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依法治国进程,本文就当前基层政府依法行政存在的困难及对策作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依法行政困难对策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内容,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
依法行政是指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权限,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各项社会事务,依法进行管理活动。
它要求一切国家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都必须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充分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行政职能,做到既不失职,又不越权,更不能非法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
身为在基层工作十多年的行政人员,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和切身体会,认为当前基层政府依法行政存在诸多困难,仔细分析存在的困难具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和人为的原因。
1、基层政府依法行政的现状当前,由于基层群众普遍法律意识淡薄,文化素质偏低,部分基层群众对依法行政一窍不通,不懂法,不守法,也不学法,只遵循地方风俗习惯,无视法律的存在,导致执法行政工作开展困难。
特别在工业发达地区,工农矛盾纠纷突出,个别不法群众,为了个人利益,挖尽心思敲诈企业,有“打一年辛苦工还不如敲诈一笔轻松钱”的说法,若不能满足他们的心愿,就煽动群众集体闹事,煽动群众集体上访。
同时,一些基层执法人员对依法行政的理解不够透彻,实施不够习惯,多数行政手段仍停留在上世纪末。
在实施行政管理的过程中,一些人没有搞清楚依法行政与维护群众利益的关系,把依法行政与依法治民等同起来,认为依法行政的客体就是人民群众。
因此,在管理活动中,偏重于规范公民行为,而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约束往往考虑不多。
基层政府依法行政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层政府是我国政权体系中最基层的政权单位,是依法管理、依法行政的最前沿阵地,同人民群众的接触最经常,联系最直接,因此,在强调“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切实抓好基层政府依法行政工作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迫切的社会需要。
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和亲身体验,认为当前基层政府依法行政的难点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客观现实的原因,当然更不能排除人为的原因。
在此,笔者发表一点个人的见解,以求各位老师和专家指正。
一、当前基层政府依法行政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认识不到位、法律意识较为淡薄。
一是少数领导干部特别是中层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重人治轻法治,工作上,喜欢凭主观臆断下命令,不愿按法律规定办事,定指标、下任务、做决策不注重科学性、合法性,而以“摘官帽”、“一票否决”等手段强制推行“长官”意志,下级为了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指标任务,不得不忽视法律,采取一些非法的行政手段,进而造成工作失误。
个别地方少数领导,为了本地区、本部门甚至个人的利益,对违法行为不闻不问,包庇纵容,对正常的执法横加干涉,致使一些地区违法活动猖獗。
如假冒伪劣产品成灾,小煤窑屡禁不止,事故不断等就是最好的证明。
二是少数行政执法人员滥用职权,把法律赋予的职权当成一种为我所用的“工具”,对自己有利时就执行,对自己不利时抛到一边,我行我素。
有些执法人员对一些法规的处罚条款记得很清楚,其他条款模糊不清。
三是相当一部分群众只要求享受权利,不自觉履行义务,有利的事就想方设法地“占”,不利的事就不顾大局地“闹”,在税费征收、征地、拆迁及补偿等工作中这样的事屡见不鲜。
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长期在封建社会统治下,人们受封建特权和小农经济的思想影响较深,加上法制教育普及不够深入,导致了人们还不能完全适应法制时代的要求。
(二)法制不完备,法制体系不完善。
一是一些法规部门利益色彩浓厚。
我国目前的一些行政法规,大多由中央和省级行业管理部门草拟,一些部门在草拟过程中,考虑本部门利益的多,考虑全局利益的少,致使相当部分法规规章带有浓厚的部门色彩,甚至经常出现法规规章打架的现象。
基层政府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模版)
基层政府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模版)第一篇:基层政府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模版)基层政府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县乡(镇)两级政府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中的基础环节,是依法管理、依法行政的前沿阵地,同人民群众的接触最经常,联系最直接。
作为我国基层政权组织的县乡(镇)两级政府其依法行政存在哪些问题?对策有哪些?对此,笔者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基层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基层政府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政府对依法行政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和政府各部门要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充分认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真正把依法行政作为政府运作的基本准则。
各地方、各部门的行政首长作为本地方、本部门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加强对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领导,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
但从现状看,首先在省市政府的考核体系中,始终未把依法行政作为独立指标进行考核,由此使各级政府不能对依法行政产生足够的重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政府对依法行政的推进。
其次中国是世界上经历封建社会最长的国家,长期封建人治思想和中央集权制度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影响很深,在政府管理中,重人治轻法治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建国后,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使行政权力“上管天,下管地,中间还要管空气”,至今虽然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也经过了二十几年,但各级政府对行政权利的喜好还远远没有消除,基层政府在处理矛盾、发展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时偏好行政权力,而不重视依法行政。
最后基层领导干部自身法律知识的欠缺,也往往使他们认识不到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导致在基层依法行政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依法行政意识淡薄。
依法行政在我国是一个全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是带有方向性和全局性的工作,做好依法行政工作就必须使依法行政成为自觉的行为,并使之真正融入到行政管理的各个环节和领域中去。
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文章标题: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引言依法行政是指政府和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开展工作,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行政活动。
然而,在实际的行政工作中,依法行政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整改这些问题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二、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1. 法律知识不足在一些基层政府和行政机关,存在着法律知识不足的问题。
工作人员在处理案件或者办理事务时,对相关法律法规了解不够,导致执行不到位,甚至出现依法行政不彻底的情况。
2. 行政裁量权滥用一些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裁量权时,存在滥用的情况。
在一些特定情况下,行政机关在执行政策时将裁量权过度放大,超越了法律规定的范围,导致依法行政的失衡。
3. 行政程序不规范在一些行政机关的日常工作中,由于程序不规范,导致了一些行政行为的不合法。
例如在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过程中,程序不规范导致了一些违法行为的发生。
4. 法律责任不落实面对一些违法行为,有关行政机关对法律责任的落实不到位。
对于一些违法行为的查处和追责不力,使得依法行政意识不足。
三、整改措施1. 加强法律教育培训针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加强法律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和法治意识。
使他们在日常工作中能够严格依法行政,做到依法行政不偏离。
2. 规范行政裁量权加强对行政裁量权的监督和管理,规范行政机关行使行政裁量权的范围和程序,避免滥用行政权力,确保依法行政的公正性和平衡性。
3. 完善行政程序加强对行政程序的规范管理,确保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程序性。
明确行政程序的流程和标准,做到依法行政程序合法、公正和透明。
4. 加强法律责任落实对于违法行为,要加强法律责任的追究和执行,严肃查处违法行为,形成对违法行为的震慑,提高依法行政的执行力度。
四、总结依法行政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在实践中必然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
但只要我们不断加强法律意识,规范行政行为,加强法律教育和监督,便能逐步解决存在的问题,推动依法行政向更加规范、公正和透明的方向发展。
试析乡镇依法行政难的原因与对策
试析乡镇依法行政难的原因与对策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内容,也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必然要求。
乡镇人民政府作为我国政权体系中的最基层单位,同人民群众接触最直接,联系最经常,是依法管理、依法行政的最前沿阵地。
而在当前,依法行政难已成为乡镇行政管理中的一个突出问题,笔者在乡镇工作多年,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和切身体会,认为当前乡镇人民政府依法行政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上的原因,也有客观现实的原因,更不能排除人为的原因。
在此,笔者围绕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当前乡镇依法行政难的主要原因分析1、官本位观念是造成依法行政难的主观原因。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高度官僚集权制度,使人们形成了牢固的权力本位观念,权力崇拜意识、权大于法的思想还在影响我们。
新中国成立后几十年的计划经济强调的是集中集权,使有些领导干部过分夸大了手中的权力,“官大一级压死人”,谁职位高、谁说了算已习以为常,民主的氛围、法治的氛围比较薄弱。
虽然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我国法治行政的新局面,党的十五大又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基本方略,但权力唯上、官本位观念作为一种传统的专制力量仍在钳制人们的思想、限制人们的行动。
特别是少数基层领导,官本位意识还比较浓厚,依法行政意识淡薄。
一些乡镇干部时常摆“官老爷”架子,认为自己是一方“土诸候”,遇事不分青红皂白,唯我独尊,我行我素,盲目行政,导致违法行政、土法行政现象屡见报端。
如:某地某村两户村民为临街的基地发生纠纷,村支书以脚为“法”,步到中间,脚趾划线,手一举说“听不听我的?听我的就这样,线以东是你家的,线以西是他家的,否则你们今后不管有什么事都别来找我这个支书”。
据了解,这种简单直接的处置方法还传为美谈,支书的行为居然还得到乡镇领导的赞赏。
2、体制缺陷是造成依法行政难的客观原因。
在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体制中,由于国家尚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还没有能够及时建立一套适合市场经济需要的行政管理体制,党政不分、政事不分、政企不分的现象还普遍存在。
现阶段农村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具体对策-行政法论文-法律论文-法学论文
现阶段农村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具体对策-行政法论文-法律论文-法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行政执法论文精选范文10篇之第四篇:现阶段农村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具体对策摘要: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之一,强化农村依法行政对促进法治建设,维护人民利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探究了现阶段农村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农村依法行政的对策,仅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依法行政;法治建设;1 农村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1.1 权责定位不明我国现阶段政府存在权利冗余的现象,很多机构职责都被分摊至乡镇基层。
《宪法》和《地方组织法》授予乡镇农村的职能所担负的相关责任都没有减少。
责任重大而权力薄弱,导致依法行政的过程难以顺利。
在违法违纪面前,没有相应的权力做基础,必然造成依法行政四处受阻。
正如基层社会的传言所述:芝麻大的官,巴掌大的权,天大的责.1.2 执法人员身兼数职农村执法工作者的身份较为模糊,界定不够清晰,甚至某些人不得不兼任多种职位。
一方面缺乏切实的执法权力,另一方面还要分管涉及消防、交通、调节等方面的工作,某些经济和公益领域的事务也需要承担,很多工作都要求党政负责人亲自领导,事务庞杂,不仅给其带来了沉重的工作压力,而且极易导致违法现象的发生[1].基层乡镇公务人员在农村的行政执法工作经常出现较大的随意性,他们对行政执法的严肃性没有深刻的领会,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和执法犯法的情况时有发生。
1.3 违法行政时有发生就依法行政而言,通常有两方面的认识较为欠缺:过分强调经济利益,无视法律规范。
基层政府在进行决策的时候把经济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了经济利益,不惜牺牲法律对有关权责和程序的严格规定。
譬如乡镇政府在一些农村的旅游景区的管理方面,放任商户的各种不法或不文明行为,导致游客口碑较低,引发景区管理混乱,只重视商户的经济利益,忽视了依法行政的必要性[2].再如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急于求成,无视相关法律程序的要求,盲目操作。
基层反映:基层政府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为此建议:
1.加大普法教育,强化法治意识。建立基层领导干部包括临聘岗位干部法律知识学习培训长效机制,将培训情况、学习成绩作为考核内容和任职晋升的依据之一;定期组织一线行政执法人员参加相关执法法律知识培训,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评判其执法工作能力的标准之一。重点解决国家公职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崇尚法律、相信法律的意识,切实提高其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能力。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创新普法宣传方式,增强普法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多渠道、多方式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注重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强对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宣传报道,让群众参与到依法行政中,监督着政府职权的行使。
4.行政执法监督乏力。在权力监督问题上,历来就有“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的困境。目前,对政府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一是外部监督,主要来自同级党委的监督、人大的依法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媒体的舆论监督、社会的群众监督,以及因提起诉讼而受到的司法监督,但这些均属事后监督,存在滞后性。二是上级的行政复议,其是行政机关内部自我层级监督的有效路径,但由于行政机关上下级之间自成一体,许多具体行政行为是下级行政机关贯彻上级行政机关意图所为,甚至是事先请示上级行政领导首肯后所为的,在这种情况下,上级行政机关所进行的复议活动往往流于形式,根本无法保证该监督的公正性,导致许多失职、不作为及违法违规行为难以得到及时纠正和处理。三是内设政府法制机构监督,但常因人员编制不足,内设机构职能不明确,从而力度不足乃至形同虚设。
基层乡镇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原因及对策建议
基层乡镇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原因及对策建议依法行政是法制国家政府行使权力时普遍奉行的基本原则,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和根本标志。
要依法治国,建设主义法治国家,一切政府机关都要必须依法行政,市场条件下,每个参与者都处于平等的位置,从市场主体到商品交换,都依靠加以保障,对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加以制裁。
乡镇一级政府是我国最基层的一级政府机构,现阶段推进基层政府机构依法行政工作的重点在于乡镇一级政府能够有效提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由此笔者针对当前制约乡镇一级政府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做了一些分析:一、依法行政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一)相当部分法律法规质量粗糙,执行难度大从我国现有的行政法律体系来看,乡镇一级行政执法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
但从实际工作情况看仍然存在一定问题,一是许多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法律法规至今得不到修改,而这些法律法规已经不能适应或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如:《户口登记条例》是五十多年前计划经济时代制定的,却至今得不到修改,其中的许多条款都已经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是法律、法规过于原则,制定的实施细则出台滞后,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
如:《地方人民政府组织法》中规定乡镇人民政府“保障少数民族的权利和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但如何实施这项工作却没有明确规定。
(二)依法行政工作体制不顺畅推进依法行政,必须构建完善、系统、顺畅的工作体制。
目前依法行政工作的主管部门是各级政府法制机构,从机构设置情况看,政府法制机构的设置为国家、省、市、县四级,乡镇一级政府未设置专门的机构。
从人员分配来看,以我省为例:省政府法制办机关行政编制25名,抚州市政府法制办机关行政编制11名,我县法制办目前只有2人。
由此可以看出,依法行政工作体制呈现出上强下弱的“倒三角”态势,这种状况势必影响基层依法行政工作的开展。
二是对“事”不对“人”,影响政府法制机构权威。
政府法制对于违法执法人员的处理只有“建议”权而没有直接处理权,严重影响监督效果和政府法制机构的权威,自我县设立法制办以来,还没有直接处理过一起行政人员违法执法案件。
关于推进乡镇政府依法行政问题的思考
关于推进乡镇政府依法行政问题的思考乡镇人民政府是我国政权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机关,是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在农村的执行者,是依法管理、依法行政和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最前沿阵地,同人民群众的接触最经常,联系最直接。
乡镇政府的行政行为,直接体现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直接影响农民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程度,更直接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成果。
一、乡镇政府依法行政的内涵所谓乡镇依法行政,是指乡镇政府依照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在法定权限内、按照法定程序履行职责,做到既不失职、也不越权和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的一种行政行为。
二、乡镇政府依法行政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党政职能不明晰,导致责权不一致。
在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体制中,没有及时建立一套适合市场经济需要的行政管理体制,党政不分、政事不分、政企不分的现象还普遍存在。
在法制观念上,公民依法维权观念逐步增强,依法尽义务意识比较淡化,政府和干部依法治民、治事观念逐步增强,依法治权、治官意识仍然比较淡化。
二是乡镇政府领导班子存在软弱涣散现象,在一定程度上疏远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近年来,农村基层领导班子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但是也不可否认有些农村领导班子还存在着软弱涣散、凝聚力不强的问题。
三是乡镇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对依法行政还感到不熟悉、不习惯、不适应。
在实施行政管理过程中,一些人没有搞清楚依法行政与维护群众利益的关系,把依法行政与依法治民等同起来,认为法律法规就是管“民”的,依法行政就是单纯对“民”进行管理。
四是群众力量难以调动。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力度的加大,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行政审批事项逐步取消,政务公开全面实施,农民对乡镇政府的依赖性大大降低,对乡镇干部素质的要求在提高;乡镇政权肩负的责任在不断增大,落实责任的行政权力在日益缩小;农村改革不断推进,各种利益调整引发的矛盾逐渐凸现。
五是法律部门化、利益化倾向严重。
乡镇现实工作中,主要是依据上级政府部门规范性文件来执行政务,政府部门间各自依据文件收费、罚款,争夺利益。
浅谈乡镇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乡镇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依法行政,是指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权限,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各项社会事务,依法进行有效管理的活动。
乡镇人民政府是我国政权体系中最基层的政权单位,是依法管理、依法行政的最前沿阵地,同人民群众的接触最经常,联系最直接,因此,在强调“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切实抓好乡镇依法行政工作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迫切的社会需要。
一、乡镇人民政府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一)执法机构管理混乱,队伍素质不高1、乡镇机构管理的制约。
乡镇干部大多身兼多职,工作点多面广,面面俱到,既是计生员又是农技员,有时还要根据中心工作的需要兼任其它工作,乡镇干部一般都还要联系村,本部门的行政工作只是其中的小部分。
乡镇政府人员流动性大,每年都有人员调进调出,每三五年就要轮换一次工作岗位,其间,有阶段性工作来了,又抽去成立一个工作小组干其它与本业务无关的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有的乡镇统筹协调措施不配套,缺乏统一管理指挥,对各部门是否依法行政放松了监管。
2、执法队伍素质不高。
公务员作为行政机关的组成要素,本身不是行政机关,不具有独立法律人格,但行政机关的职权是通过公务员实施的。
因此,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水平。
当前,在乡镇公务员中,极少有从全日制大专院校毕业的人员,而大量的乡镇干部都是高中以下学历,他们在个人素质锻炼方面相对要欠缺些,对法律知识的学习也仅限于短期的培训班,而法律是成系统、成体系的博大精深的知识。
仅仅依靠短期的突击培训是难以吸收、消化和具体操作的。
这样,自身素质的不足,加上客观上学习深度的不够,造成了乡镇执法主体法律意识淡薄和个人素质低下。
盲目行政,充分暴露了个人素质的欠缺。
导致违法行政、土法行政实践屡见报端。
执法不到位,定性不准确。
部分执法人员不严格执法,程序混乱,工作不认真履行职责,敷衍草率,使违法者有可乘之机,钻法律空子,进行不合法行为,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当前基层政府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当前基层政府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推进依法行政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是加快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的根本途径。
最近,我们深入部分区、县政府进行依法行政工作调研,通过召开部分区县政府领导、行政执法部门负责人、街道办事处(乡镇)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等形式,就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实施六年来基层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基本情况;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及基层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等做了调研。
调研工作结束后,笔者重点针对当前制约基层政府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做了一些分析:一、依法行政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颁布后,各区、县政府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加强对依法行政工作的组织领导,紧紧围绕贯彻落实《西安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五年规划》,制定推进依法行政实施意见,落实工作措施,强化监督指导,以依法行政考核为抓手,扎实有效地全面推进各项工作,依法行政取得显著成效。
但是,区、县政府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还存在诸多突出问题,不同程度地制约依法行政深入推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有的领导干部和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法治观念与依法行政的要求还不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与依法行政的冲突比较明显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基层政府及部门领导推进依法行政的意识不断增强,但在处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依法行政的关系上,还存在模糊的认识,没有真正认识到依法行政是国家赋予行政机关管理经济社会的主要手段,有的认为依法行政是软指标、软任务,有的甚至认为依法行政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束缚,缺乏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责任感、使命感。
个别部门存在领导不重视、制度不健全、工作开展不力等问题。
比如,有的地方大力号召发展乡镇企业,而乡镇企业主为了节省成本,利益趋动,致富心切,往往违法占地,不主动先进行用地审批,部分领导为了发展经济,对这类违法行为听之任之,违法带动辐射效应,导致更多的违法占地行为发生。
基层乡镇政府依法行政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
基层乡镇政府依法行政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国家法律体系的完善,农村乡镇政府及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正逐年提高。
但是,要全面推进农村乡镇政府的依法行政,任务还相当繁重。
目前,我就本人工作所在的乡镇政府依法行政工作进行了调查,找出了一些存在的现状问题。
一、农村基层乡镇政府依法行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行政事务没有完全依法行政1、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的管理方式在乡镇基层干部的头脑中仍然很浓。
行政命令、行政强迫在部分乡镇政府工作中仍然存在,部分乡镇干部头脑中没有依法行政意识,不习惯依法从政,不愿依法说服,不坚持依法办事,甚至随心所欲,法律有规定不按法办事,变相违法违规的行为经常发生。
政令不畅,有法不依是农村基层政府以下的办事机构在依法行政工作中最大毛病。
2、面对当前新形势下的农村工作任务,仍留恋过去的工作方法。
虽然农业税取消后,乡镇干部的工作相对来讲轻松了一些,但是计划生育、社会稳定等工作也越来越难,而且都是“一票否决”,样样工作压头,个个任务都必须完成。
乡镇政府的行政管理万能,行使行政权包罗万象。
过去几年在落实计划生育、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收缴农业税任务等方面工作中,习惯于用高压政策和行政命令,而面临新形势下的农村工作,我们的基层政府和基层干部采取老办法不行,新办法不灵,软措施不顶用,随之而来的还是采取了过去不依法行政的硬措施,因为乡镇干部履行职责没有完全地依法行政,前几年农村乡镇的工作也就出现了恶性循环。
3、干部的素质还不适应依法行政工作的需要。
当前乡镇干部队伍大多是大中专毕业生和退伍军人,其中退伍军人安置到乡镇政府工作的就占了近三分之一,虽然乡镇干部知识水平比以往有了提高,但由于退伍军人在乡镇政府工作的人员多,加大多数干部没有经过专门的法律知识培训,法律水平不高,对有关农村的法律法规不了解,依法办事的能力不强,不能适应乡镇政府依法行政工作的需要,也与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不相符。
乡镇依法行政的难点及对
乡镇依法行政的难点及对策分析乡镇人民政府是我国政权体系中最基层的政权单位,是依法管理、依法行政的最前沿阵地,同人民群众的接触最经常,联系最直接,因此,在强调"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切实抓好乡镇依法行政工作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迫切的社会需要。
依法行政就是指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必须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既不失职,也不越权,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
笔者在农村工作多年,根据自己的实践和亲身体验,认为当前乡镇人民政府依法行政的难点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客观现实的原因,当然更不能排除人为的原因。
在此,笔者不揣冒昧,发表一点个人的见解,以求各位老师和专家指正。
一、乡镇人民政府依法行政的难点分析(一)乡镇执法人员法律意识和个人素质不高是依法行政的瓶颈。
当前,在乡镇35周岁以上的工作人员中,极少有从全日制大专院校毕业的人员,而大量的乡镇干部都是高中以下学历,他们在个人素质锻炼方面相对要欠缺些,对法律知识的学习也仅限于短期的培训班,而法律是成系统、成体系的博大精深的知识。
仅仅依靠短期的突击培训是难以吸收、消化和具体操作的。
这样,自身素质的不足,加上客观上学习深度的不够,造成了乡镇执法主体"依法"行政的先天残缺。
2001年5月,我乡自期村委会小石桥村一村民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在发窝街参与三名外地骗子设下的骗局-------"套三环"。
结果上当受骗,其身上从亲戚家借来准备用于给妻子治病的600元人民币被骗一空,派出所民警接到群众报案后随即将行骗人及该村民一并带回派出所处理,结果本来是受害者的该村民被当作是参与赌博的违法人员而被罚款200元的治安处罚。
类似的案件还很多,都暴露出了行政执法人员尤其是基层行政执法人员法律意识的不足。
同样,一些乡镇干部大摆"官老爷"架子,认为自己是一方"土诸侯",遇事不分青红皂白,惟我独尊,我行我素,奉行"顺我者荣耀,逆我者倒霉",盲目行政,充分暴露了个人素质的欠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纲乡镇政府是国家法律和政策在农村的执行者,乡镇政府在农村政策执行得怎样,直接体现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直接影响农民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程度,更直接影响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乡镇政府作为我国一级政权的行政主体,处在国家行政管理的最前沿,与广大人民群众打交道最直接、最经常,乡镇政府是否依法行政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保障和社会法制环境的形成,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
乡镇政府作为基层政府,以往在农村具有很高的权威。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乡镇机构设置、职能设定的变更和政府行为立法的相对滞后,乡镇政府的权威在农村受到严峻的挑战。
乡镇逐步演化成一个权力空壳化、责任无限化的政府,被人戏称为“芝麻大的官,巴掌大的权力,天大的责任”。
笔者所在的留营乡,是桥西区唯一建制乡镇,乡政府的工作性质、工作任务、工作实效都直接影响到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
因此,结合自己工作实际和查阅其他各地乡镇工作经验,针对乡镇政府在执政中遇到的如:法律法规数量庞杂,法律的现实适用性差,法律部门化、利益化倾向严重,重实体、轻程序,现实行政中政策依据多余法律依据,机构设置与职能变更的“垂直运动”导致权利虚化,行政权力的“租借行驶”导致权利风险加大,搞“运动”的行政方式导致乡镇行政的高成本、低效益,“三农”问题等矛盾的日益凸现导致乡镇权利难以招架,行政成本难以接受等方面的矛盾和问题,从当前乡镇政府行政的法律依据、乡镇政府行政权力的困惑和乡镇政府依法行政的保障三个方面简要阐述了乡镇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意义。
乡镇政府是国家法律和政策在农村的执行者,是直接跟农民打交道的机关。
乡镇政府在农村政策执行得怎样,直接体现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直接影响农民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程度,更直接影响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为了使乡镇政府行政行为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符合科学发展观,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从三个方面浅谈乡镇政府的依法行政问题。
一、当前乡镇政府行政的法律依据为了保障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中央到地方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对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乡镇政府作为国家在农村的一级国家机关,其行政行为依据都应当来自这些法律法规。
考察这些法律法规,我们可以看到,当前乡镇政府行政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有以下五个问题:一是法律法规数量庞杂。
如在网络全文数据库上搜索涉“农”法律法规多达14664篇,涉及“乡镇”的就有4006篇。
涉农法律除了少量基本法律法规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制定外,大多数法律是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其中尤以部门规章为多。
各个省及以下政府对口部门依据部门规章制定相应的规范性文件,更是难以统计。
二是法律的现实适用性差。
1992年实行市场经济后在网上可搜索到的法律只有553篇,97%的法律法规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定的,许多法律虽然未被废止,但实践上已经不可用。
1992年以后制定的法律前瞻性也不强,有的法律刚刚颁布,就面临修改。
比如,计划生育法是建立在城乡二元制结构下的法律,2002 年颁布后,各省在2002、2003年相继颁布地方条例,但是,随着2004年全国性的户口制度改革,城乡生育差别将面临再次重大修改。
三是法律部门化、利益化倾向严重。
乡镇现实工作中,主要是依据上级政府部门规范性文件来执行政务,政府部门间各自依据文件收费、罚款,争夺利益。
有的一件事、一个行政相对人,往往要受到多个部门的审查、收费,稍不小心,就会受到部门责难和处罚。
由于“政府工作部门化、部门行政利益化、部门利益法制化”,农村法律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部门“赚钱”的法宝。
《行政许可法》出台后,这些法律法规及相关规范性文件将在一定时间内得到清理。
四是重实体,轻程序。
乡镇行政的实体法非常多,与之相对应的程序法较少,实体法在实施过程中非常容易变形,达不到立法的期望值。
实体法又多设立收费、罚款等职能,没有具体的程序做保障。
这样致使不少地方在具体行政行为中,异化成了“管理就是收费,执法就是罚款”,造成了干群矛盾的激化,常常出一些恶性案件。
为了弥补程序的缺位,实践中党委部门又出台许多的政策。
比如,计划生育法“七不准”政策、农民负担“八不准”政策,工作中的“一票否决”制度。
由于“一票否决”的实效性,一些地方相继出台一系列的一票否决制,导致一票否决过多过滥,乡镇行政行为无所适从,无法正常五是现实行政中政策依据多于法律依据。
乡镇实际工作一般都使用上级党委政府制定的政策,依政策行政。
当出现政策与法律冲突时,乡镇一般会抛开法律,按照政策来执行政务。
乡镇如果要执意依据法律行事,将会受到方方面面的制约,惹上非常多的麻烦。
二、乡镇政府行政权力的困惑乡镇政府作为基层政府,以往在农村具有很高的权威。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乡镇机构设置、职能设定的变更和政府行为立法的相对滞后,乡镇政府的权威在农村受到严峻的挑战。
乡镇逐步演化成一个权力空壳化、责任无限化的政府,被人戏称为“芝麻大的官,巴掌大的权力,天大的责任”。
当前,乡镇行政权力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困惑:一是机构设置与职能变更的“垂直运动”导致权力虚化。
在20世纪80年代,乡镇的各项管理职能都非常集中,乡镇属于强权状态。
随着部门立法的兴起,为了强化某一项职能,一些部门,特别是具有收费和处罚职能的部门,纷纷从乡镇独立出去。
随着一些权力在实际运作中的弱化,一些原先属于县市管理的义务性权力又纷纷下放给乡镇,实际上就是甩“包袱”给乡镇,如农技、文化等站所。
时至今日,乡镇法定的职能仅有计划生育、民政救济、武装动员等几项,其余的国地税收、工商管理、土地管理、社会治安、农田水利、林业管理,其资金、人员、项目和相关权限实际上上收到县市主管局,乡镇只留存计划生育、民政救济等义务性职能。
(《中国行政法制发展进程调查二是行政权力的“租借行使”导致权力的风险加大。
由于乡镇政府在政府机关序列中处于最底层,在权力“垂直运动”的影响下,乡镇政府为了“生计”,千方百计地寻求权力支撑;一些已经垂直的部门为了更好地行使在农村的权力,将一部分权力“租让”给乡镇政府,与乡镇政府分摊收益,比如地税部门的小税种征收;一些部门将一些难以行使的权力强行推让给与之有利害关系的乡镇政府,将该项工作与乡镇政府的收入状况、评先评优挂钩,如财政的农税征收(财政局是农税征收法定主体)、计划生育(计划生育局是计划生育执法主体)。
一部分本应由市场运作的业务,在一些利益部门的指使下变成一种行政命令,通过乡镇得以实施。
在扭曲的权力格局下,乡镇政府成了各种权力的主动和被动行使者。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使乡镇政府变成了有限权力、无限责任的现状。
乡镇政府在“胡萝卜+大棒”的驱使下,在本辖区内“借权”开展行政工作,这种现象往往是部门“无风险”受益,乡镇政府高“风险”受益,一旦出现恶性案件,乡镇政府就成了替罪羊,乡镇党政“一把手”就成了打板子的首选对象。
三是搞“运动”的行政方式导致乡镇行政的高成本,低效益。
“运动”式乡镇工作程序一般是先由上级层层开会下达行政指令,由乡镇负责人亲自挂帅,层层建立工作领导小组,层层签定责任状。
再召开动员大会,组织学习上级指示精神。
然后按照上级规定的时间分步实施。
为了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上级一般会建立临时检查组到乡镇检查工作。
由于许多工作本来没有经过可行性论证,工作要求难以达到,乡镇只好采取省略步骤或集中办“点”的方式应付上级检查。
检查过关就等于交差完事。
这种“运动”式行政方式常见于达标升级活动,建立“政绩工程”活动,具有非常“高”的效率,对政绩评价有很强的蒙蔽性,能浪费大量有限的行政经费,造成地方不可估量的损失。
如在“普九”、农业基地开发等方面,已经出现了很多的教训。
当前,一些地方的“招商引资”正在以这种方式出现,令人担忧。
四是“三农”问题等矛盾的日益凸现导致乡镇权力难以招架。
“三农”问题归纳起来就是中国农村人口众多与土地环境资源、教育资源、就业岗位、社会保障资源的相对匮乏的矛盾,中国农村一切问题均因此而起。
在这种矛盾运动中,乡镇政府一直以来起到了稳定的作用。
在乡镇政府的“作风粗暴”式的工作下,高效率的在短短20年间使中国至少少出生了4亿人口,乡镇干部以牺牲自己名誉的方式完成了中国建国以来最难、功劳也最大的一项工作,为中国改革开放赢得了难得的环境。
(《政府制度性制约与解决三农问题的路径依赖》)现在,“三农”问题还非常复杂,税费改革对缓和干群矛盾、促进农村稳定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各种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性别比问题、老龄化问题、因“非典”引起重视的农村医疗体系问题,税费改革后农村基础设施等公益事业建设问题都在不断出现,乡镇现行行政权力格局将难以胜任今后的工作。
五是行政成本难以承受。
随着国地税的改革,乡镇财政日益空虚。
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在县级财政“空空荡荡”的情况下,乡镇财政更是捉襟见肘。
税费改革以前,乡镇可以通过制定一些收费项目来保工资、保运转、保建设、保稳定。
但是,由于上级各种决策失误,加上地方盲目投资、挥霍浪费、供养系数过大,多数乡镇已经形成数额较大的债务。
(《城乡统一税制论》)税改后,乡镇预算内收入大幅度缩减,预算外收入几近枯竭,债主催款、年度工资性支出让一些乡镇主要领导干部成天官司缠身,艰难维持。
对于现行高成本、低效益的行政工作,乡镇更是难以承受。
三、乡镇政府依法行政的保障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要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科学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建立法治政府将是政府提高执政能力的方向。
乡镇政府要做到这一点,我认为需要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保障:一是乡镇依法行政的法律保障。
为了进一步规范乡镇的外部行政行为,使乡镇工作做到有法可依。
需要对当前农村的所有法律法规进清理和编纂,取消过时的法律,协调有冲突的法律,填补有空白的法律,形成一整套有机协调、科学规范的农村法律体系。
通过立法的方式合理划分县乡行政权力,使各级各部门各司其职、各就其位,不越权办事,不推卸责任。
要出台政府行政行为法,规范政府的办事程序,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从程序上保证政府行为的公平与正义。
二是乡镇依法行政的组织保障。
要修改《地方人大和政府组织法》,按照《宪法》修正案对乡镇人大和政府任期进行变更。
同时,明确乡镇政府的工作职能,政府机构设置与人员编制设置。
制定专门的乡镇政府工作机构及工作人员行为规则,进一步规范内部行政行为。
大力培训乡镇行政工作人员,提高乡镇公务员的执法水平,适量引进一批高学历的人员到乡镇工作,提高乡镇公务员的整体素质,为乡镇政府依法行政提供人力资源支持。
三是乡镇依法行政的经费保障。
乡镇国、地税都已经上收到县市,农业税正在逐步取消,乡镇预算内基本无收入。
税费改革后,“三提五统”和其他收费名目都被取消了,乡镇预算外也基本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