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能守恒定律》说课稿1

合集下载

《机械能守恒定律》说课稿范文(通用3篇)

《机械能守恒定律》说课稿范文(通用3篇)

《机械能守恒定律》说课稿范文(通用3篇)《机械能守恒定律》说课稿1 一、说教材《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选自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七章第九节。

本节主要内容为:学生利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纸带,通过计算来验证重锤在下落的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

本节课,可以升华学生对上节课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

又可以为接下来学习动量守恒,电荷守恒等定律打下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因此本节课意义重大。

基于该节课的内容和新课改的要求,制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目标:会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计算物体运动的速度,掌握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原理。

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分组实验提高动手能力,协作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亲身的体验以及探究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态度。

通过对以上教材地位和教学目标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实验方案的设计与实验数据的处理;难点是实验误差的分析。

二、说学情该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以及条件,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会用打点计时器,具备一定的数据处理能力。

但是,对于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实验结果误差的分析还有所欠缺,所以我在教学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以及分析能力。

三、说教法在教学活动中良好的教学方法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实验法即通过实验学生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并结合讨论法,让学生在物理课上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学习。

四、说学法新课改理念告诉我们,学生不仅要学到具体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怎样自己学习。

所以在课堂上我将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合作交流的学法来更好的掌握实验探究的内容。

五、说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在进行新课教学之前,复习导入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和表达式是什么,同时情景引入,播放田亮跳水视频。

十米跳台跳水是种技术性极强的运动,如果不计空气阻力,机械能是否守恒?通过问题创设,一方面可以明确本节课的实验主题——机械能守恒,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很快被调动起来,有利于新课的教学。

机械能守恒定律 说课稿 教案

机械能守恒定律 说课稿 教案

机械能守恒定律一、教材分析本章教学内容范围及变化在物理知识方面,本章主要介绍了功、功率、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动能等基本概念;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与能源;一个探究性的实验:探究功与速度的变化的关系,一个验证性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在物理技能方面,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以及用打点计时器测量速度在前面的第二章和第四章学生已经接触过,应该说学生并不陌生,在这一章里面的两个实验中,一方面是对用打点计时器测量速度的巩固另一方面也是一个具体的应用。

在探究功与速度变化关系中,涉及应用打点计时器测量速度、在实验数据处理上,作w-v图像和w-v2图像,利用假想、猜测、验证、归纳是一种常用的物理学研究方法,用图像寻求相关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充分的体现了探究的思想。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虽然是验证性的实验,但仍然是按着探究的方式进行的,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在物理思想方法方面,从第一节追寻守恒量,到后面的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探究功与速度的变化的关系、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无不体现探究的思想以及探究的方法。

功和能是贯穿在整个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能的转化和守恒、以及在自然界中反映出的宏观过程的方向性则揭示了物理学各部分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物理思想和科学素质。

与原大纲教材相比本章在内容上的变化主要是:(1)第一节不再是功,而是追寻守恒量,这是一节增加的内容,与以往前几个版本的教材都不相同。

能量究竟是什么,迄今为止人们还不能真正下一个定义,但这并不重要,人类在长期科学实践中已经建立起各种形式能量的定量量度,如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电能、磁能等等,能量并不是一个含糊不清、定性的概念。

人类经过长期的研究后发现,能量有一个至为重要的性质,就是能量在任何过程中都守恒,即能量可以转化,但总量保持不变,这一节要让学成初步建立这样一种思想。

(2)原教材中的变力做功属于阅读材料,新教材中已经删去了,但在第5节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中,让学生运用极限的思想探究弹簧的变力做功的计算方法,比原来要求更高。

《机械能守恒定律》说课稿

《机械能守恒定律》说课稿

《机械能守恒定律》说课稿周巍晖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及特点《机械能守恒定律》是高中物理中的四大守恒定律之一,被安排在必修2第四章第五节,属于物理规律教学。

在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推导过程中,要用到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弹力做过与弹性势能的关系、动能定理,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对功能关系的认识,本节课的学习也为下一节能量转化与守恒做好铺垫,并为今后学习动量守恒定律、电荷守恒定律打下基础。

所以,本节课在内容衔接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机械能,知道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2)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3)在具体问题中,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并能列出机械能守恒的方程式过程与方法:(1)通过科学探究机械能过程,认识对物理现象(动能和势能的转化)的分析提出假设,再进行理论推导的物理研究方法。

(2)经历概括归纳“机械能守恒的条件”的过程,体会归纳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和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体会科学的无穷魅力。

(2)通过能量守恒的教学,使学生树立科学观点,理解和运用自然规律,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3、重点、难点①重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推理分析过程,定律的内容及条件②难点:能正确判定研究对象在所经历的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二.学情分析及教、学法在本节课之前,学生经过了势能、动能定理的学习,已会一些基本模型的建立。

学生一般能较熟练地应用动能定理应用,所以,学生已具有了学习本节课的基础;但处于现阶段的学生还存在概念与生活割裂、情景与公式割裂、计算多、思考少等问题,所以在教学环节中通过学生感兴趣的事例入手,提出概念,再通过猜、想、分析、实验、推理等手段来处理问题,层层深入,最终系统构建出知识体系。

教学方法主要运用提问法、、讨论法、实验法、探究法等三、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教学过程分为5个环节,它们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有利于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高中物理必修二《机械守恒定律》说课稿

高中物理必修二《机械守恒定律》说课稿

高中物理必修二《机械守恒定律》说课稿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概念及其适用条件。

2.学生能够掌握动能、势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计算方法,并能在具体问题中灵活应用。

3.学生能够分析并解决涉及机械能守恒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处理复杂物理情境时的逻辑推理能力。

2.提升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通过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3.增强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能够将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进行求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探索自然规律的热情。

2.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严谨态度,强调实验证据在科学结论中的重要性。

3.强化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实验促进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教学内容重点内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定义及适用条件。

-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计算公式及相互转化。

-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难点内容:-理解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即系统内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时机械能守恒。

-在复杂情境中正确识别并计算各种形式的机械能,以及它们之间的转化。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用于介绍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加深对机械能守恒条件的理解。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技巧。

-实验法:设计并进行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多媒体教学:利用动画、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展示机械能转化的过程。

四、教学资源-教材:《高中物理》必修二。

-教具:弹簧、小球、斜面、刻度尺、秒表等实验器材。

-多媒体资源:PPT课件、机械能守恒实验视频、动画演示。

-网络资源:在线物理学习平台、虚拟实验室。

五、教学过程六、课堂管理-小组讨论:每组分配明确的任务,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参与讨论。

-课堂纪律:制定课堂规则,如举手发言、尊重他人意见等,维持良好的课堂氛围。

-激励机制:通过表扬、加分等方式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和完成作业。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说课稿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说课稿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说课稿《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说课稿(通用5篇)《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说课稿1一、说教材(过渡句:教材是进行教学的评判凭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定的分析。

)《机械能守恒定律》选自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2第七章第8节,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机械能的定义及机械能守恒定律。

学生已经知道了重力、弹力及合外力做功对能量的影响,但是如果这三种能量都参与转化,会出现怎样的情况,这是学生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节课中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建立已经到了“水到渠成”的时候;其次,本节课的学习也为下节学习能量守恒定律夯实基础。

因此,本节课就本章内容而言,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说学情(过渡句: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

)我所面对的是高一学生,他们在初中已经学习过有关机械能的基本概念,对机械能并不陌生,接受起来相对轻松。

通过前几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对机械能这一概念较初中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会更容易些。

三、说教学目标(过渡句: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而这三维目标又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这告诉我们,在教学中应以知识与技能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把前面两者充分体现在过程与方法中。

因此,我将三维目标进行整合,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机械能的概念,能够分析动能和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问题;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和适用条件,会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从物理现象分析、推导机械能守恒定律及适用条件的研究方法,初步掌握运用能量转化和守恒来解释物理现象及分析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科学探究中的守恒思想,养成探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提高科学素养。

四、说教学重、难点(过渡句: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点本身的难易程度,学生很难建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也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如下:)【重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推导及内容。

机械能守恒定律说课稿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说课稿(优秀6篇)

机械能守恒定律说课稿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说课稿(优秀6篇)

机械能守恒定律说课稿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说课稿(优秀6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

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如下是勤劳的编辑给大家分享的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说课稿【优秀6篇】,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能量守恒定律说课稿篇一一。

教学内容:第九节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第十节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二。

知识要点:1.会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计算物体运动的速度。

掌握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原理。

通过用纸带与打点计时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体验验证过程和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知道能源和能量耗散。

通过对生活中能量转化的实例分析,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的确切含义。

三。

重难点解析:1.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目的: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原理:通过实验,分别求做自由落体运动物体的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和相应过程动能的增加量。

若二者相等,说明机械能守恒,从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ep=△ek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及电源、纸带、复写纸、重物、刻度尺、带有铁夹的铁架台、导线。

实验步骤:(1)如图所示装置,将纸带固定在重物上,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

(2)用手握着纸带,让重物静止地靠近打点计时器的地方,然后接通电源,松开纸带,让重物自由落下,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

(3)从打出的几条纸带中挑选一、二点间的距离接近2mm且点迹清晰的纸带进行测量,记下一个点的位置o,并在纸带上从任意点开始依次选取几个计数点1、2、3、4…,并量出各点到o点的距离h1、h2、h3…,计算相应的重力势能减少量,mgh。

如图所示。

(4)依步骤(3)所测的各计数点到o点的距离hl、h2、h3…,根据公式vn=计算物体在打下点l、2…时的即时速度v1、v2…。

计算相应的动能(5)比较实验结论:在重力作用下,物体的重力势能和动能可以互相转化,但总的机械能守恒。

机械能守恒定律说课稿

机械能守恒定律说课稿

《机械能守恒定律》说课稿一、教材分析(说教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普遍的能量守恒定律再机械运动范围内的具体体现,是能量守恒的特殊形式,是高中学生对能量转化和守恒的启蒙,机械能守恒定律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必须牢固掌握的一个重要规律。

学生将通过本节课来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条件,同时通过学习体验探究物理规律的一种手段——理想实验研究方法。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机械能的概念。

(2)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条件。

(3)学会利用数学演绎的方法推导机械能守恒定律。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论推导和实验探究,感受学习和研究物理的科学方法。

(2)通过对机械能守恒条件的归纳,经历在不同的现象中寻找共性的研究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在几种不同运动的研究基础上建立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过程,增强严谨的科学态度。

(2)在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学有所得的快乐,并感悟物理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

3、教学重点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条件4、教学难点归纳出只有重力做功是机械能守恒的条件二、教法和学法(说教法、实验探究学法)1、教学方法:实验法,讲练法、实验探究法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上,首先由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入新课。

在新课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电脑展示一组游乐场图片,分析其运动过程中蕴含的机械能知识,将抽象问题具体化。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教师引导下,围绕教学目标层层展开,由浅入深,环节紧凑。

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推理、总结,启发学生的思维,把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突出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

2、学法:指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思路、方法。

领会抓住主要因素,建构物理模型。

发现问题→探索研究→得出结论→指导实践三、教学过程利用多媒体教学和实验教学1、由一组游乐场的图片引入: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分析其运动过程中蕴含的物理知识,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猜想”继而紧张的沉思,期待寻找理由和证明过程。

机械能守恒定律 说课稿 教案

机械能守恒定律 说课稿 教案

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机械能,知道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2.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知道它的含义和适用条件。

3.在具体问题中,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并能列出机械能守恒的方程式过程与方法:1.通过科学探究机械能的过程,对物理现象(动能和势能的转化)的分析提出假设,再进行理论推导的物理研究方法;2.经历归纳概括“机械能守恒条件”的过程,体会归纳的思想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有趣的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会科学的魅力2.通过机械能守恒定律,感悟自然界的守恒思想,体会自然的对称美、自然美。

【重点】1.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建立、推导过程,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

2.在具体问题中能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并能列出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难点】1.从能的转化和功能关系出发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条件。

2.能正确判断研究对象在所经历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

【教学过程】其实小球是“注定”不会碰到我们同学的鼻子的,为什么呢?学了这节课我们就知道怎么专业的解释这个现象了。

学生自然会思考:为什么小球不会碰到鼻子?是不是与前面学过的动能和势能有关?(二)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5min)1.(演示摆球摆动)当摆球向下运动过程中能转化为能;摆球向上运动过程中能转化为。

2. 弓箭手拉弓射箭过程能转化为能。

因此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其中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1.2.3.学生观察实验并回答问题。

(三)(16min)机械能守恒定律1.(8min)(过渡)提问: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是否存在某种定量关系呢?上述各运动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变化呢?下面以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转化为例,讨论这个问题。

投影:如图所示:物体沿光滑曲面滑下,在下滑过程中任意选取两个位置A、B,以地面为参考平面,当物体经过位置A时的动能为E k1,重力势能E p1;经过位置B时,动能学生思考、讨论得出结论:物体受重力和光滑曲面的支持力,支持力不做功,只有重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机械能守恒定律说课稿正式版

机械能守恒定律说课稿正式版

机械能守恒定律说课稿正式版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能量守恒定律是九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对辨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能量转化和守恒思想贯穿整个高中教材,是认识自然、掌握自然规律的重要“工具”。

机械能守恒是高中学生对能量转化和守恒的启蒙,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必须牢固掌握的一个重要规律。

(二)教材处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得出,由定性分析到定量实例探究,再结合一般过程作理论推证,然后总结出定律,阐释机械能守恒的实质,最后是定性应用。

符合由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认识规律,并且在探究、推理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和探索发现能力,领悟物理学研究方法和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重点和难点根据知能、方法、情感三要素确定。

1、重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推理分析过程、定律的内容和定律条件的实质性理解;2、难点:根据定律的推理分析过程归纳总结出机械能守恒定律、定律条件的实质性理解二、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机械能和机械能总量的概念(动能、势能统称为机械能,它们的总和即为机械能总量);(3)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条件的实质(能量只在机械动能和势能之间转化);(4)初步会用定律分析实际过程机械能是否守恒(功法和能量转化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得来过程:提出问题→实例探究→发现结论→理论推证→总结规律→初步应用,领悟发现物理规律的一种科学方法实例探究+演绎推理法,提高探索发现能力;(2)理解构建机械能守恒定律结构的方法及其意图(机械能守恒定律来龙去脉结构化,使学生形成知识组块,提高直觉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初步树立变中有恒、能量守恒、物质不灭等辨证唯物主义观点;(2)初识寻找守恒量的意义;(3)初识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空间对称美。

三、教学方法(一)教学手段的选用投影仪和电脑。

其作用有:将物理情境、规律的推理过程、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知识方法结构,形象、直观地展示出来,帮助学生思考、分析、推理、理解和领悟。

《机械能守恒定律》说课稿

《机械能守恒定律》说课稿

《机械能守恒定律》说课稿1一、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在初中学习过有关机械能的根本概念,对“机械能〞并不算陌生,接受起来相对轻松。

通过前几节内容的学习,同学们对“机械能〞这一概念较初中有了更深认识,在此根底上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学生比拟容易理解。

二、教材分析(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二)教学目标确实定依据根据教材特点(注重思想性、探究性、逻辑性、方法性和哲理性)和学生的特点以及高中新课程的总目标(进一步提高科学素养,满足全体学生终身开展需求)和理念(探究性、主体性、开展性、和谐性)和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特制定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机械能。

(2)知道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3)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

(4)掌握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5)学会在具体问题中,能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并能列出机械能守恒的方程式。

(6)初步学会从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点来解释物理现象,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学会在具体的问题中判定物体的机械能是否守恒;(2)初步学会从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点来解释物理现象,分析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利用已有知识探索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2)通过教学过程中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如:观察、实验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通过能量守恒的教学,使学生树立科学观点,理解和运用自然规律,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机械能守恒定律》说课稿2一、教材分析《机械能守恒定律》是人教版高中新教材必修2第七章第8节,本节内容从理论推导过程中,强化学生对动能定理的进一步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属物理规律教学,是对功能关系的进一步认识,是学生理解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的铺垫,为今后学习动量守恒、电荷守恒打下根底。

它结合动量守恒定律是解决力学综合题的核心,而这类问题又常伴随着较为复杂的运动过程和受力特点是充分考查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应用能力的关键点。

机械能守恒定律说课稿

机械能守恒定律说课稿

机械能守恒定律说课稿机械能守恒定律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机械能守恒定律》是人教版高中新教材必修2第七章第8节,本节内容从理论推导过程中,强化学生对动能定理的进一步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属物理规律教学,是对功能关系的进一步认识,是学生理解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的铺垫,为今后学习动量守恒、电荷守恒打下基础。

它结合动量守恒定律是解决力学综合题的核心,而这类问题又常伴随着较为复杂的运动过程和受力特点是充分考查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应用能力的关键点。

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依据课程标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 ,制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机械能;2、知道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3、掌握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利用已有知识探索学习新知识的能力;2、通过能量守恒的教学,使学生树立科学观点,理解和运用自然规律,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推导、建立过程,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在具体的问题中能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并能列出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难点:从能的转化和功能关系出发理解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二、说教法主要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归纳法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通过师生一起探索得出物理规律及适用条件,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

采用情景→问题→分析与活动→总结的教学设计模式,以老师指导下的学生活动为主。

三、说学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这种运用归纳法的思想,从一个个典型的物理情景中总结出科学的结论,可以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常见形变,巧用引导性提问,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自主、讨论的学习氛围中总结出本节的主要内容从而完成学习任务。

四、教学过程(引入新课)用多媒体展示下述物理情景:A.运动员投出铅球;B.弹簧的一端接在气垫导轨的一端,另一端和滑块相连,让滑块在水平的轨道上做往复运动。

机械能守恒定律说课稿正式版

机械能守恒定律说课稿正式版

机械能守恒走律说课稿正式版—、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能量守恒定律是九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对辨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能量转化和守恒思想贯穿整个高中教材,是认识自然、掌握自然规律的重要“工具”。

机械能守恒是高中学生对能量转化和守恒的启蒙,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必须牢固掌握的一个重要规律。

(二)教材处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得出,由定性分析到定量实例探究,再结合一般过程作理论推证,然后总结出定律,阐释机械能守恒的实质,最后是定性应用。

符合由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认识规律,并且在探究、推理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和探索发现能力,领悟物理学研究方法和提髙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重点和难点根据知能、方法、情感三要素确定。

1、重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推理分析过程、定律的内容和定律条件的实质性理解;2、难点:根据定律的推理分析过程归纳总结出机械能守恒定律、定律条件的实质性理解二、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机械能和机械能总量的概念(动能、势能统称为机械能,它们的总和即为机械能总量);(3)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条件的实质(能量只在机械动能和势能之间转化);(4)初步会用定律分析实际过程机械能是否守恒(功法和能量转化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得来过程:提出问题一实例探究一发现结论一理论推证一总结规律一初步应用,领悟发现物理规律的一种科学方法实例探究+演绎推理法,提髙探索发现能力;(2)理解构建机械能守恒定律结构的方法及其意图(机械能守恒定律来龙去脉结构化,使学生形成知识组块,提高直觉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初步树立变中有恒、能量守恒、物质不灭等辨证唯物主义观点;(2)初识寻找守恒量的意义;(3)初识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空间对称美。

三、教学方法(一)教学手段的选用投影仪和电脑。

其作用有:将物理情境、规律的推理过程、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知识方法结构,形象、直观地展示出来,帮助学生思考、分析、推理、理解和领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机械能守恒定律》说课稿榆林市二中张艳我说课的题目是“研究机械能守恒定律”,选自沪教版物理必修2的第4章第2节,下面我对这节课分七部分进行说明:课标分析,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设计思想、学法指导、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设计意图。

一、课标分析1、知道机械能的各种形式,能够分析动能与势能(包括弹性势能之接的相互转化问题。

2、能过根据动能定理和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间的广西,推导出机械能守恒定律。

3、会根据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能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有关问题。

4、能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理解机械能守恒的条件,领会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

二、学情分析1.原有认知发展分析:学生原有认知能力有限,对抽象思维难以把握。

学生的思维还常常与感性经验直接相联系,教师通过具体形象的Flash课件、图片、视频画面来帮助学生理解。

对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守恒条件是会理解掌握的。

2.原有知识结构分析:学生已接触重力势能、动能和机械能,但只是肤浅的知道而已。

而高中关于本节课的教学要求定量理解,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较高。

3.非认知因素分析有的同学认为物理知识枯燥乏味,通过本节教学,同时加强师生互动使学生能够对物理学产生兴趣,消除其心理障碍。

三、教材分析(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本章的重点内容,要求学生能初步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并能用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机械能守恒条件的判定、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是教学的重点。

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答相关的问题,这一内容在整个高中力学中又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物理学理论和应用方面十分重要,不同运动形式的转化和守恒的思想能指引我们揭露自然规律、取得丰硕成果。

但这种思想和有关的概念、规律,由于其抽象性强,学生不易理解、掌握。

学生要真正的掌握和灵活运用还是很困难。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探究建立在前面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教材上通过多个具体实例,先猜测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的关系,引出对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守恒条件的探究,联系重力势能和重力做功及弹性势能与弹力做功的关系的学习,由定性分析到定量计算,逐步深入,最后得出结论,并通过应用使学生领会定律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优越性。

在教学设计时,力图通过生活实例和物理实验,展示相关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出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探究,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通过建立物理模型,由浅入深进行探究,让学生领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并通过规律应用巩固知识,体会物理规律对生活实践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依据根据教材特点(注重思想性、探究性、逻辑性、方法性和哲理性)和学生的特点以及高中新课程的总目标(进一步提高科学素养,满足全体学生终身发展需求)和理念(探究性、主体性、发展性、和谐性)和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特制定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机械能,知道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2)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

(3)在具体问题中,能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并能列出机械能守恒的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1)通过科学探究机械能过程,认识对物理现象(动能和势能的转化)的分析提出假设,再进行理论推导的物理研究方法。

(2)经历概括归纳“机械能守恒的条件”的过程,体会归纳的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和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体会科学的无穷魅力。

(2)通过能量守恒的教学,使学生树立科学观点,理解和运用自然规律,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推导、建立过程,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

(2)在具体的问题中能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并能列出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2.教学难点(1)从能的转化和功能关系出发理解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2)能正确判断研究对象在所经历的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能正确分析物体系统所具有的机械能,尤其是分析、判断物体所具有的重力势能。

3.突破重难点的方法采用情景→问题→分析与活动→总结的教学设计模式,以老师指导下的学生活动为主。

通过这样一个设计过程,学生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条件容易多了,整个难点的克服过程通过这样四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这种运用归纳法的思想,从一个个典型的物理情景中总结出科学的结论,可以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随后的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中,学生对守恒条件的认识和理解很准确到位,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四、设计思想授课时采用视频引入的方式,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其后以自由落体等运动为例,通过学生的观察,分两步得出机械能守恒定律,第一步是要学生理解动能与势能间可以相互转化;第二步是说明在转化过程中机械能的总量守恒。

接着采用列举实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方法,得出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使学生能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并在应用过程中能巩固、加深对定律的理解。

从感性上认识机械能守恒定律。

对于本节课的难点内容,即机械能守恒条件的判定,通过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只受重力到还受其它力,引导学生归纳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下,机械能守恒。

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符合人类对新事物的认知规律,比较容易让人接受。

从而引导学生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对于本节难点的突破,采用了层层深入的研究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将难点分解为一个个小台阶,很轻松的走到很高的高度,破解本节的难点内容。

五、教学方法我的教学法设计主要也是依据教学理论及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进行设计的,具体方法如下:1.观察演示实验中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体验在转化过程中动能与势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2.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得出机械能守恒。

3.采用师生共同演绎推导的方法,明确机械能守恒定律数学表达式的来龙去脉。

4.采用列举实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方法,得出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主要采用了讲授法、讨论法、归纳法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通过师生一起探索得出物理规律及适用条件,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

六、学法指导根据我设计的教法及科学的构建主义学法观点:“学习不是接受现成的知识信息,而是基于原有经验的转变;学习不是个体构建的过程,也是社会构建的过程。

”学生应当采取这样学习方法:在具体的物理情景及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探究式学习,体现由物讲理的基本方法。

学生应当在具体的物理情景中学会思考与分析,演绎推理、归纳与总结。

在物理情景中去思考我们的问题,分析它的特点,用我们已掌握的知识进行探究式的演绎推理,最后去归纳总结新的物理规律。

总之,学生要学会学习知识的来龙去脉,这是最重要的学习方法。

为适应高一学生的认识和思维发展水平,根据新课内容要求,创设“自由落体、平抛、沿斜面下滑”三个物理情境作为铺垫,由易到难,引导学生进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完成认识上的飞跃。

通过设疑,启发学生思考,在归纳机械能守恒定律的使用条件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能加以评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物理学习的自信心。

七、教学过程和设计意图(一)引入新课(创设情境)用多媒体展示过山车运动的视频(设计意图: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为下面的内容研究奠定基础。

)(二)进行新课1.动能和势能的转化(演示实验)依次演示自由落体、小球在光滑斜面上的运动、弹簧栓着物体在光滑的杆上来回往复运动,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物体运动中动能、势能的变化情况。

(学生观察)观察、体验到高度大时速度小,速度小时高度大,进而得到重力势能大时动能小,重力势能小时动能大。

在引导学生分析物体运动状态变化过程中得出重力势能增大(减小)的过程就是动能减少(增大)的过程。

(提出问题)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得到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那么在动能势能的转化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和有什么变化呢?2.探究规律找出机械能不变的条件2.(1)只受重力做功作用分析现以小球在光滑曲面上下滑为例(展示物理模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如果物体沿光滑曲面滑下,在下滑过程中取任意的两个位置A 、B ,以地面为参考平面。

当物体经过位置A 时的速度为V1,高度为h1;经过位置B 时的速度为V2,高度为h2。

问题:物体在A 点和B 点的机械能是否相等? 物体从A 运动到B ,由动能定律知, 21222121mv mv W G -=(1)以地面为参考平面; 即:21mgh mgh W G -=(2) 由(1)、(2)式得:2221121122m v m v m gh m gh -=-1212222121mgh mv mghmv +=+ 即2211k P k P E E E E +=+即:21E E =上述结论是在运动过程只受重力作用的时候得到的,是否具有普遍意义呢?作为课后作业,请同学们课后进一步分析物体做平抛和竖直上抛运动时的情况。

如果物体是沿光滑斜面下滑,上述结论成立吗?2.(2)只有弹力做功分析提出问题: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只有弹力做功时,机械能也守恒吗?(多媒体展示)弹簧栓着物体在光滑的杆上来回往复运动,观察运动过程。

由学生分析运动过程的能量转化和实验结论,结合前面已经探究过的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的关系,类比重力做功,进行定性分析。

得出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和表达式。

进而分析得出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条件。

案例分析:讨论:判断下列物体机械能是否守恒 (1).斜抛运动,竖直上抛运动(2).小球摆,弹簧和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不计空气阻力。

(3).小球在光滑斜面上和粗糙斜面上向下运动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守恒条件,归纳结论(注意要加深对条件的理解)1.物体只受重力,不受其他力,如自由落体运动。

2.除重力外,物体受其他力,但其他力不做功。

3.除重力外,物体受其他力,其他力做功,但其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为零。

等效于只有重力做功结论(课件展示):如果没有摩擦和空气等介质阻力,则势能与动能相互转化时,势能(动能)减少的量等于动能(势能)增加的量,机械能的总量不变,即机械能守恒。

如果有摩擦或介质阻力,则势能(动能)减少的量大于动能(势能)增加的量,也就是机械能的总量有损失、不守恒。

课堂训练:1 跳伞运动员从高空下落时,在他张伞后,所受的空气阻力等于运动员和伞的总重力时,运动员具有的机械能:()A.动能、势能和总机械能都不变B.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总机械能不变C.重力势能减少,动能不变,总机械能减少D.重力势能不变,动能为零,总机械能不变。

答案:C。

此题将能量问题与运动和力联系在一起,同时又考察学生机械能概念,有些同学认为物体受平衡力,应静止在高空,分析运动过程出现错误,有些同学认为机械能总量总是不变的,而没有认真分析此题具体过程。

3.2 课堂练习①(课件展示)请同学们判断以下情形中,物体的机械能是否守恒?A.下落的小球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B.物体以一定初速度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滑动C.一物体匀速上升D.物体沿光滑斜面自由下滑②(课件展示)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振动flash动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