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司马光》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说课(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说课(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说课第【1】篇〗【说教学目标】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登”等7个生字。
2、能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插图等方法理解课文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讲故事,感受司马光的优秀品质。
4、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区别。
【说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文言文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以歌曲《司马光砸缸》激趣,接着介绍故事出处;复习文言警句,为学文做准备。
2、板书课题,指导书写“司”字。
3、交流复姓。
二、读准字音,读出韵味1、读准字音。
(1)指名读课文,相机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生明确多音字“没”在文中的读音,并学会根据字义选择正确的读音。
2、读出节奏、韵味。
(1)教师范读,强调停顿,做到“声断气连”。
学生跟读,读出文章的节奏、韵味。
(2)学生自由练读,体会文章内在的逻辑停顿。
(3)教师指名朗读,相机指导停顿要自然。
三、读懂意思,读出思考1、方法迁移,自主学习。
(1)学生交流总结理解古诗常用的方法:借助注释理解、借助插图理解。
(2)学生根据学习提示初步理解文言文。
2、合作学习,交流解疑。
(1)学生带着理解或疑问,根据学习提示进行合作学习。
(2)学生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相机指导。
(1)群儿戏于庭①教师提示,“于”可以理解为在。
②学生仿说。
孩子们还会在庭院里干什么呢?可以怎么说?(2)“瓮”与“缸”。
对比区别“瓮”与“缸”。
(3)“跌”与“登”①学生找出这句话中与足有关的动作词。
②运用拆字法理解“跌”。
“跌”是一个“足”加“失”组成的,那怎么理解它呢?(失足)③通过字理识记、理解“登”。
④利用写字歌,指导书写“登”。
⑤指导朗读,读出当时情况的紧急。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司马光》课件(共80张PPT)
资料宝袋
认识文言文: 在我 国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 用口头语言及用书面语言 来表述,是不同的,例如, 想问某人是否吃饭了,用 口头语言表述,是“吃饭 了吗?”,而用书而语言 进行表述,就是“饭 否?”。“饭否”就是文
字词乐园
会写字
sī
tínɡ dēnɡ diē
司庭登跌
zhònɡ qì chí
众弃 持
默读第二句话,参考注释,运用翻 译第一句话的方法,交流第二句话 的意思。
放弃 众人
司马光 击打
石头
砸破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全,都 离开 拿着
水瓮
涌出
得救
你知道水“迸”是什么样子吗?
瓮被砸破后, 水一下子就涌 出来了的样子。
根据第一句话的翻译方法,联系注释,
并补充内容,说说第二句话的句意吧!
思考:你觉得司马光是一个什么样 的孩子?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对比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他人慌乱离开,司 马光想到了办法并 成功救了小伙伴。
司马光聪明 机智,沉着 冷静,爱护
同伴
词语积累(形容人聪明的词语)
聪明伶俐 足智多谋 神机妙算 冰雪聪明 心灵手巧 七窍玲珑
这篇课文和其他课文在语言上有 什么不同?和同学交流。(课后 第三题)
儿得活
拓展延伸 徐孺子赏月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 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 瞳子,无此必不明。”
【注释】 ①尝:曾经。 ②戏:玩耍,嬉戏。 ③语:对……说。 ④若令:如果。物:指人和事物。神话传说月亮里有嫦娥、 玉兔、桂树等。 ⑤然:这样。 ⑥瞳子:瞳孔。
zhònɡ
部编版小学语文《司马光》课文原文及赏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司马光》课文原文及赏析
《司马光》课文原文:
宋朝有个叫司马光的孩子,非常聪明。
有一天,他和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
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里。
水缸里的水很深,小朋友快要被淹没了。
其他的孩子们都吓傻了,不知道该怎么办。
司马光却很冷静,他立刻捡起一块大石头,用力向水缸砸去。
水缸被砸破了,水哗哗地流出来,掉进水缸的小朋友得救了。
大家都称赞司马光的机智勇敢。
赏析:
《司马光》这篇课文讲述了宋代名臣司马光小时候的一段故事,展现了他临危不惧、机智勇敢的品质。
首先,课文通过描绘司马光在面对紧急情况时的冷静和果断,教育孩子们在遇到困难和危险时,不应慌张无措,而应保持冷静,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司马光的选择是用石头砸破水缸,这是一个既简单又有效的解冑方案,体现了他的智慧和勇气。
其次,课文也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助精神。
当小朋友掉进水缸时,其他的孩子虽然惊慌失措,但并没有放弃救助。
而司马光的行动更是展现了他的责任感和爱心,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帮助了陷入危险的同伴。
最后,课文通过讲述司马光的故事,引导孩子们学习和欣赏中国古代的优秀人物和文化。
司马光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事迹和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总的来说,《司马光》这篇课文以生动的故事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阅读中接受品德教育,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
部编三年级上册24《司马光》
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吓哭 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
一儿…… 一儿…… 一儿…… 众皆弃去。
水迸,儿得活
sī
24 司马光①
群儿( ),一儿( ),足跌
diē
( )。众( ),
光( ),水迸bèn(ɡ
注释 ① 本文选自《宋史·司马光传》。 ② [庭] 庭院。 ③ [瓮] 口小肚大的陶器。 ④ [皆] 全都。 ⑤ [光] 指司马光。 ⑥ [迸] 涌出。
司马光,你真是一个________ 的少年。
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你有什么好办法救出小朋友?
找一根绳子或者树枝。 用力把瓮推倒。
找人过来帮忙。
sī
24 司马光① wènɡ
diē
群儿戏于庭②,一儿登瓮③,足跌没
jiē qì
chí
水中。众皆④弃去,光⑤持石击瓮破之
bènɡ
,水迸⑥,儿得活。
注释 ① 本文选自《宋史·司马光传》。 ② [庭] 庭院。 ③ [瓮] 口小肚大的陶器。 ④ [皆] 全都。 ⑤ [光] 指司马光。 ⑥ [迸] 涌出。
光 传
活
之
持
众
足
庭
》
图文对对碰
一儿登瓮
群儿戏于庭
群儿戏于 庭
。
假山
树下
瓮旁
群儿戏于 庭
。
群儿_攀__于假山 。
群儿_藏__于假山 。
群儿_追__于树下 。
群儿_逐__于瓮旁 。
群儿_学__于 教室 。
群儿_戏__于 操场 。
群儿___于
。
群儿___于
。
足跌没水中
光持石击瓮破之
众皆弃去
sī
24 司马光①
jiē qì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司马光》优秀课件
24 司马光
在庭院玩耍的 所有孩子们
一个登瓮的孩子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
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
之,水迸,儿得活。
登瓮的孩子
指除了司马光 和跌倒在水瓮里的 孩子之外的其他孩 子们
24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 一群小孩在庭院里玩耍。 群 ( 一群 ) 戏 ( 嬉戏 ) 庭 ( 庭院 )
24 司马光
24 司马光
24 司马光
名字
sī
司马光
司马不仅是复姓,在 古代还是官职的名称呢! 我们熟悉的大诗人白居易 就做过江州的司马!
复姓
24 司马光
你听说过司马光吗?知道他是谁吗?
司马光
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 文学家。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 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 鉴》。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24 司马光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24 司马光
初读课文,圈圈画画
大声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 字借助拼音拼读一下,圈画出你觉得 难读的字音或词句,读不通顺的地方 借助注释反复多读几遍。
24 司马光
学认字
一起来读准这些难读的字吧!
sī
diē
司马光 足跌没水中
jiē qì
chí
众皆弃去 光持石击瓮破之
24 司马光
注释:①凛然:稳重的样子。 ②闻:听,听到。 ③退:回去。 ④大指:同“旨”,主要意思。 ⑤自是:从那以后。
24 司马光
译文:司马光7岁时,已 经像成人一样稳重。听人讲 《左氏春秋》,特别喜欢, 了解其大意后回家讲给家人 听。从那以后,他对《左氏 春秋》爱不释手,甚至忘记 了饥渴和寒暑。
24 司马光
救人
24 司马光
部编版新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4课《司马光》
字词乐园
会认字
qì
弃 组词:放弃 嫌弃 抛弃
chí
持 组词:坚持 持有 主持
持
读熟课文wèng diē源自mòjiē qÌchí
bèng dé
皆:全,都 光:指司马光。
字词乐园
词语解释
庭:庭院、院子里。 瓮:盛物的陶器,口小肚大。 皆:全,都。 戏:玩耍。 于:在。
使劲向水缸砸去
光持石 击瓮破之,水迸。
它 指水缸 水流了出来 翻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
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
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
重难点解析
儿得活。
翻译:被淹在水里的小 孩得救了。。
重难点解析
重难点3 看——注释 联系——上下文 查找——资料书 遇到难句——反复多读几遍 还读不懂的——做批注
重难点解析
重难点4
文言文语言精练,简短, 文言文的概括能力强。 现代文语言优美通顺,但没有概括能力。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本课讲的是司马光砸缸救伙伴的故 事,表现了司马光的聪明机智、遇事沉 着冷静。
板书设计
群儿戏于庭
司马光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光持石击瓮破之
儿得活
拓展延伸
徐孺子赏月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 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 瞳子,无此必不明。”
【注释】 ①尝:曾经。 ②戏:玩耍,嬉戏。 ③语:对……说。 ④若令:如果。物:指人和事物。神话传说月亮里有嫦娥、 玉兔、桂树等。 ⑤然:这样。 ⑥瞳子:瞳孔。
拓展延伸
【翻译】
徐孺子九岁的时候,曾经在月光下玩 耍,有人对他说:“如果让月亮里面什 么也没有,会非常明亮吧?”徐孺子慢 慢地说:“不是这样的。比如人的眼睛 里有瞳孔,如果没有瞳孔一定看不见。”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文言文 司马光
请几位同学分别扮演群儿, 一儿和司马光,演一演司马光 砸缸救友的场景,其他同学跟 据表演,尝试背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 些收获呢?大家来说一说。
谢谢!
请你把这篇文言文讲述的 故事翻译成现代文讲给同学们 听一听吧!
通过本篇文言文的学习, 你觉得司马光是一位怎样的小 朋友呢!请你来评一评!
司马光小时候就如此聪 明机智,那么,成年以后的 司马光有什么成就呢?
中国历史上还有哪些小 朋友自幼聪明机智,善于动 脑呢?
司马光,北 宋政治家、史学 家、文学家。陕 州夏县(今山西 夏县)涑水乡 人 ,世称涑水 先生 。 他主持编纂 了中国历史上第 一部编年体通史 《资治通鉴》。
失足 淹没
掉进
译文:失足掉进水缸被水淹没了。
众皆弃去,光持石 击瓮破之
皆: 全,都 去: 离开
破:使……破
译文:其他的小孩子都吓跑了,司马光 拿起石头向水缸砸去,水缸破了
水迸,儿得活。
涌出
译文:水涌了出来,孩子得救了
时间:
一天
地点:
人物:
庭院
群儿
起因: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经过: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结果: 水迸,儿得活
认识文言文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 人 们 写 文 章用的语言。 文言文语言精练,简短,概括 能力强。
文言文语言如此简短,那 么,它能把事情说清楚吗?让 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一看 吧!
群儿戏于庭
嬉戏、玩耍 庭院 在
译文:一群小朋友在院子里玩耍
一儿登瓮
爬 口小肚大的陶器
译文:一个孩子爬到水缸上去玩
足跌没水中
司马光
sī
读音: 部首: 笔顺: 组词:
sī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司马光》文字解读
24.司马光·生字详解司sī【部首】口【结构】独体字【文字源流】一个人侧面站着,手向上前方高高举起,他的大嘴正在发布命令。
本义是“主持”、“掌管”。
现代汉语里还有“司令”、“司法”、“司仪”等词。
甲、金文通“后”。
【常用词组】司机、司令、司书【课文原句】《司马光》庭tíng【部首】广【结构】半包围【文字源流】“庭”是房屋的正室,厅堂。
《说文》:“庭,宫中也。
“庭是室中最高大的房间。
远古人类穴居或半穴居,屋室多比较低矮,部落中最高大的房屋用来聚集族人议事。
甲骨文写作“命、”。
“”(一,是房屋形),“。
“是耳和口。
合起来表示在大房子里说和听。
金文流行时期物质条件和建筑规模空前提高。
庭字写作“[”或“”,“三、”是多层台阶形,“1】”是人形。
合起来表示人登上很高的台阶进人厅堂。
《说文》称:“廷,朝中也。
”小篆综合了甲、金文的字素,分成“程”、“庭“两个字。
隶书(汉《曹全碑》、《景君碑》)以特有的波碟将两个字从古文字形中拖出来。
后又作“廳”(厅)专指厅堂和办公处。
【常用词组】庭上、庭会、庭合【课文原句】群儿戏于庭登dēng【部首】癶【结构】上下【文字源流】“登”是古代一种瓦制祭器的名称,形状似“豆”(不是豆类的豆,参见“豆”字条)。
《诗经》:“印(ang,我)盛于豆,于豆于登”。
宇形是“豆”的上方有一双脚,下面有一双手,表示捧着祭器登上祭台,所以又有“登高”义。
【常用词组】登台、登上、登临【课文原句】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跌diē【部首】足【结构】左右【文字源流】会意字。
从足,篆书形体像膝盖和脚,表示由膝至脚为足;从失,表示失足跌倒。
本义是摔倒。
【常用词组】跌仆、跌价、跌了下巴【课文原句】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zhòng【部首】人【结构】品字形【文字源流】本义是“许多人”。
又有“众人”、“大家”义,如《论语》:“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甲骨文的字形是“日”(太阳)下有三个人;金文“日”变为“四”(目形)。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司马光(部编版)
课文的教育意义
培养孩子团结友爱、互相帮 助的精神
培养孩子互帮互助、团结友 爱的精神
培养孩子临危不惧、机智勇 敢的品质
培养孩子勇敢机智、临危不 惧的品质
课文的主题在现实中的应用
培养沉着冷静、 机智勇敢的品质
培养关爱他人、 乐于助人的品质
培养勤于思考、 善于动脑的能力
培养团结协作、 共同成长的意识
课文语言特色
最终成功砸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缸,小孩得救
课文中的其他人物
人物一:司马光 人物二:小伙伴 人物三:父亲 人物四:母亲
课文结构
课文的段落划分
第一段:介绍司 马光砸缸的故事 背景和人物
第二段:描述司 马光砸缸的具体 过程
第三段:讲述砸 缸后的事件和结 果
第四段:总结故 事的意义和启示
课文的写作特点
记叙文结构: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叙述故事 语言生动形象:用简洁明了的语句表达故事情节 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详略得当,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细节描写: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使故事更加生动形象
增强团队协作意识:课文中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告诉我们,在团队协作中,要互相帮助, 共同解决问题。
感谢您的耐心观看
汇报人:
课文的逻辑结构
引入:介绍司马光砸缸的背景
描述:详细描述司马光砸缸的过 程
探讨:探讨司马光砸缸的意义和 价值
结论:总结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强调其教育意义和价值
课文主题
课文的主题思想
课文主要讲述了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强调了智慧和勇敢的重要性。 通过这个故事,教育孩子们在面对危险和困难时,要学会冷静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课文还传达了团结互助、关爱他人的精神,让孩子们懂得在他人需要帮助时伸出援手。 通过对司马光这一历史人物的了解,激发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24 司马光
第八单元第24课司马光内容分析《司马光》是三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文言文课文,讲的是司马光砸瓮救伙伴的故事。
表现了司马光的聪明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字。
2.能正确跟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
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1.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教学难点1.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媒体选择图片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字。
2.正确跟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
3.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教学过程一、图片激趣,导入新课。
1.导入:出示司马光砸缸的图片,看见这幅画,大家会想起那个耳熟能详的故事,那就是——生:司马光砸缸。
2.过渡:对,这个故事最早是以文言文的形式被记录在我国元代的一本历史书——《宋史》里面,也叫作司马光救友。
(课件)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学好文言文,可以提升我们的语文素养。
3.揭示课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司马光》,去看看司马光的故事。
(板书:司马光)4.认识“司”,学习复姓。
(1)学生说出“司马光”的“司马”是复姓,名是“光”。
简介司马光的相关资料。
(课件)司马光,字君实,号迁叟。
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
司马光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
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司马光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2)学生回顾一年级下册《姓氏歌》,说说《姓氏歌》中提到的复姓。
生:诸葛、东方、上官、欧阳。
(3)学生说说自己认识的复姓的人。
2023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案7篇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案7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案篇一佚名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部首;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朗读课文,体会司马光遇事沉着、机智救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1、能认识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看图展开合理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思维。
课时划分: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
2、“司马”是个复姓,“光”是名。
简介司马光。
二、范读课文。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1、范读课文。
2、思考讨论:主要写了司马光小时候的一件什么事?三、看图回答,出示生字词1、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的事?你是怎么知道的?(出示:古时候)2、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花园是个什么样儿的?(出示:一口水缸)3、图上画了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这时候发生了什么事?(出示:都找大人砸那口缸)四、教学生字词1、自学生字词。
要求:看出示的词卡,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想想词义。
2、检查乍学情况。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评析:字音是否主导准,句子是否读通。
五、指导写字1、巩固字音。
2、你用哪些方法记住了这些生字?3、指导书写。
4、师范写,生描红、仿写。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一、比一比、组词。
找候司园划后丝圆掉流使爬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育学生要像司马光那样,遇事不慌,积极开动脑筋,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小黑板教学过程:一、看图,学习第1自然段1、有一天,司马光和小朋友来到了什么地方?干什么?2、自读第1节。
用自己的话说说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关键人物。
3、再指名说说假山、水缸的位置。
4、指导朗读。
二、学习2~3自然段1、这时发生了什么事?自读第2节。
2、出示句子。
《司马光》三年级上册课文
《司马光》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讲述了北宋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小时候的一个故事。
以下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开头提到,司马光小时候生活在花园里,他和一群小朋友在花园里玩耍。
有一天,一个小朋友不小心爬上了大水缸,结果失足掉进了装满水的大水缸里,其他小朋友都吓得跑掉了。
司马光却非常镇定,他没有慌张地去找大人求救,而是找来一块石头,用力砸破了水缸。
水从缸里涌出来,那个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得以获救。
课文中还描述了司马光小时候的外貌特征,如他的皮肤白皙,眼睛明亮,眉毛浓密,给人一种聪明机智的印象。
这个故事表现了司马光沉着冷静、机智勇敢的品质。
他在面对突发情况时,能够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这个故事也给人们带来启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应该保持冷静,镇定自若,同时要学习司马光那种勇于救人的精神。
课文的结尾部分,提到了司马光长大后的事迹,他成为了一名杰出的历史学家和政治家,编撰了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史书《资治通鉴》。
这篇课文旨在通过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习他的优秀品质,如勇敢、冷静、智慧等,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践行。
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司马光这位历史人物,以及他的重要贡献。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人物简介)司马光
司马光简介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江缘学校陈思梅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
汉族。
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
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
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素材积累】
指豁出性命,进行激烈的搏斗。
比喻尽醉大的力量,极度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何时搏。
——容国团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贝多芬拼搏成长大作曲家贝多芬小时候由于家庭贫困没能上学,十七岁时患了伤寒和天花之后,肺病、关节炎、黄热病、结膜炎等又接踵而至,二十六岁不幸失去了听觉,爱情上也屡遭挫折,摘这种境遇下,贝多芬发誓“要扼住生命的咽喉”。
摘与生命的顽强拼搏中,他的意志占了上风,摘乐曲创作事业上,他的生命之火燃烧得越来越旺盛了。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语文第24课《司马光》课文知识点总结和生字解读
《司马光》课文主题归纳
一、本文的主旨
本文讲了司马光小时候砸破水缸救出小伙伴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司马光解救伙伴沉着冷静的表现的赞颂之情。
二、课文诗意
一天,一群小孩在庭院里嬉戏。
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 一个小孩爬到瓮缸上,失足掉进缸里沉没到水里。
家都丢弃他失足者离开了。
司马光立刻拿起石块击打瓮缸,瓮缸被打破了,水从破口处喷涌出来,失足掉入水里的人才能够活下来。
三、《司马光》生字解析
1、我会写:
司sī(司机、司令、各司其职)
庭tíng(庭院、家庭、大庭广众)
登dēng(攀登、登报、五谷丰登)
跌diē(跌倒、跌落、跌跌撞撞)
众zhòng(众人、众多、众志成城)
弃qì(丢弃、抛弃、自暴自弃)
持chí(坚持、主持、坚持不懈)
2、我会认:
皆ji ē(比比皆是、人人皆知、皆大欢喜)
3、多音字: děi(得亏)
dé(得救) mò(沉没) méi (没有)
4、作者简介: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
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人,汉族。
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
司马光自幼嗜学,尤喜《春秋左氏传》。
四、词语注释:
戏:做游戏 于:在
庭:庭院 登:爬
瓮:缸 足:失足
跌:掉进 没:沉没
众:大家 皆:全,都
弃:丢弃 去:离开
持:拿 击:击打
破:被打破 之:瓮
迸:涌出自然
得
没。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案(13篇)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案(13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案篇1[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3.指导学生能从课文插图中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认识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司马光在危急时刻能冷静分析、动脑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课前我们搜集了关于“司马光”的资料,谁能用简单的一两句话来说一说。
(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材料说一说。
)2.(出示司马光人物头像)师介绍:司马光是900多年前一位很有学问的人,他姓司马,名光,司马是复姓。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讲的就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
(板书课题:司马光)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司马光小时候的什么事情?2、指名(1-2人)说说文章内容过渡:刚才,学生们非常认真仔细地读课文。
昨晚,他们安排了一场预演。
现在老师应该检查你对单词的掌握程度。
你有信心吗?3.教师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带拼音词语,指名认读。
(2)出示去掉拼音的词语,学生交流识记方法,“开火车”认读。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引读第一自然段。
(2)看完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3)“古时候”是什么时候?从图上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是古时候?(出示课文插图,学生看图回答。
)2.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1)自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他是谁?(2)出示句子,比较:这两个句子有什么区别?他跟几个小朋友玩。
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
(3)读这一段第二句话,把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读清楚。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24课 《司马光》(精美课件)
课文中的句子都很短。
本课中三个“儿”字,第1、第2个泛 指儿童,第3个特指落水的儿童,前后意思 不一样,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代词“它”。
语序不太一样。“群儿戏于庭”, 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顺序应该是 “群儿于庭戏”。
这篇课文是文言文,需要借助文 言文知识理解文意,其他课文是白话 文,容易理解。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全,都。 指司马光。 敲打。 使瓮破碎。
其他的小孩子都吓 跑了,只有司马光拿着 石头把瓮砸破。
“众皆弃去”,想象一下这群孩子们当时 的表情、心理、动作,描述一下当时的场面。
示例:一看到有人落水了, 孩子们的脸都吓白了,不知道该 怎么办才好,有人哇哇大哭,有 人慌慌张张地跑去找大人。
孔曹融冲让称梨象 像司马光这样的儿童还有很多……
树有高低,人有老幼,尊老敬长,为人之道也!
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méi
mò
1.足跌没( mò )水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没( méi )有
·
沉没( mò )
·
二、先解释加色的字词,再写出句意。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皆:__全__,__都_____。 迸:_____涌__出______。 句意:_其__他_的__小__孩__都__吓__跑__了_,__只__有__司__马__光__拿__着__ 石__头__把__瓮__砸__破_,__水__从__瓮__中__流__出_,__小__孩__子__得__以__活_命___。
从司马光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越是在危险的时候,我们越不能慌张甚 至放弃,因为这样于事无补。在危险关头, 我们只有冷静下来,分析现实情况,积极思 考解决的办法,才能够摆脱困境。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司马光》精美PPT课件
三年级上册
新课导入
今天老师想给大家介绍一位聪明、 勇敢的小朋友,他是谁呢?
你知道吗?
人物简介
司马光:(1019~1086),北宋政 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主持编纂 (zuàn)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 通史《资治通鉴》,这部书影响巨大。
我会认
sī diē jiē qì chí
司跌皆弃持
有一次,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院 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 小心,掉到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 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 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 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 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得救了。
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玩耍,有一个小孩子爬到了 大水缸上,一不小心失足跌下去,被水淹没了。其他 孩子们都吓得扔下落水的小孩跑了,司马光找了一个 大石头,用石头砸破了大水缸,缸里的水流了出来, 落水的小孩得救了。
同伴失足落水,其他孩子是怎样的表现,司马光 又是怎样做的?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其他的孩子:吓得都跑开了。 (惊慌失措)
司马光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 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司马光(1019~1086),北 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 家。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 运城安邑镇东北)人,汉族。出生 于河南省光山县,字君实,号迂叟 ,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自幼嗜学 ,尤喜《春秋左氏传》。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司马光》课件
24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w瓮èng,足d跌iē 没mò水中。众皆jiē弃qì 去,光持石击瓮破 之,水b迸èng,儿得活。
缸
w瓮èng
请君入瓮 瓮中捉鳖
24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 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 之,水迸,儿得活。
24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 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 破之,水迸,儿/得活。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24、司马光
司马 光
司马光,北宋
文学家,政治家, 史学家,他主持编 写了我国第一部编 年体史书《资治通 鉴》。
24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w瓮èng,足d跌iē 没mò水中。众皆jiē弃qì 去,光持石击瓮破 之,水b迸èng,儿得活。
像这样字数少,句子短的文章叫 做文言文,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人们 写文章的时候使用的语言。
群儿戏于园 群儿戏于林 群儿戏于池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一儿( ) 一儿( ),一儿 ( )。
众皆弃去,一儿( 呼救) 一儿(大哭),一儿( 大 叫)。
光持石击瓮破之
司马光拿起大石头使劲砸那口大瓮
持石击窗破之
持石击核桃破之
24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 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 之,水迸,儿得活。
24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 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 之,水迸,儿得活。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
活。
注释:1.庭:庭院 2.瓮:盛物的陶器,口小肚大。 3.皆:全,都。 于庭
一群小孩在庭院里做游戏。
司马光
沉着冷静 机智勇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想一想, 试一试。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 之,水迸,儿/得活。 皆:全,都。 击:砸。 去:离开。 迸:涌出。
那你能用自 己的话说一说 课文第二句话 的意思吗?
大家都丢下他离开了,只有司 马光拿起石头砸瓮,瓮破了,水 涌了出来,这个小孩得救了。
读一读, 讲一讲。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 , 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
本篇课文的语言形式叫 文言文。它是中国古代的人 们写文章的时候使用的语言。 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文言 文的魅力吧!
听一听, 读一读, 读好停顿。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 , 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
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读一读, 想一想, 借助注释, 理解句意。
群儿/戏于庭, 一儿/登瓮,足跌/ 没/水中。
群:一群。 儿:小孩子。 戏:嬉戏。 庭:庭院。
群儿/戏于庭, 一儿/登瓮,足跌/ 没/水中。
登:爬上。 瓮:口小肚大的陶器。 足:脚。 没:淹没,没入。
那你能用自 己的话说一说 课文第一句话 的意思吗?
一群小孩子在庭院嬉戏,一个 小孩儿爬上瓮,失足没入水中。
其实,在文言文中,有很 多字词的意思和现代文比较相 近,我们可以借助组词的方法 来理解文言文中的字。此外, 我们还可以借助注释及字典来 理解字词的意思。
这篇课文和其他课文 在语言上有什么不同? 1.语言简短精炼。 2.用一个字来表示一个词的意思。 3.用“光”来称呼“司马光”。
学完本课,你觉得司 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司马光是个遇事沉着冷 静,机智勇敢的孩子。
读一读, 背一背。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ຫໍສະໝຸດ , 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
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请你在小组内用 自己的话讲一讲这 个故事吧!可以适 当加入人物的表情、 对话等。
课文中的“群儿”、 “一儿”、“儿”,那么, 他们分别代表谁呢?
群儿:一起玩耍的孩子们。 一儿:掉进水里的孩子。 儿:掉进水里的孩子。
小结反思
在文言文中,同样的字 可能会有不同的意思。所 以,读文言文时,除了组 词、查字典、借助注释之 外,我们还得联系上下文, 边读边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