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转换》
第二章 第一节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共40张PPT)
P40基础自测 P40命题探究全部内容
(2) 沉积岩
(2) 沉积岩
砾岩、砂岩、页岩
(2) 沉积岩
砾岩、砂岩、页岩 石灰岩
(2) 沉积岩
砾岩、砂岩、页岩
石灰岩
特点 具有层理构造 常含有化石
(2) 沉积岩
砾岩、砂岩、页岩
石灰岩
特点 具有层理构造 常含有化石
沉积岩是地球历史的记 录,而岩层和化石则是记录 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 字”。
花岗岩
花岗岩是由长石、石英和云母组成的
大理石
大理石主要由方解石集合而成的
二、岩石及其成因 1. 概念:
由一种矿物或几种矿物组成的集合体, 叫做岩石。
2. 分类:
二、岩石及其成因
1. 概念:
由一种矿物或几种矿物组成的集合体, 叫做岩石。
2. 分类:
按成因分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1) 岩浆岩
一、组成岩石的矿物
地
铝7.73%
壳
铁4.75%
中
主
要 元
硅26.30%
钙3.45% 钠2.74% 钾2.47%
素
镁2.00%
的
氢0.76%
质
量
氧48.60%
其他1.20%
分
数
地
铝7.73% 氧硅铝铁钙钠钾镁
壳
铁4.75%
中
主
要 元
硅26.30%
钙3.45% 钠2.74% 钾2.47%
素
镁2.00%
岩浆在地下巨 大的压力作用下, 沿着地壳薄弱地带 侵入地壳上部或喷 出地表,随着温度、 压力的变化,冷却 凝固形成的岩石。
(1) 岩浆岩
喷出岩(火山岩): 玄武岩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交换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本章概述】自然地理中有关物质交换、循环和能量转化,以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的基本运动和转化规律,是形成基本地理规律的基础原理,是开启地理学原理的一把钥匙,在高中地理学习中具有基础地位。
在每年的高考和毕业会考中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教材内容虽然关注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但对于这些自然要素并未要求深入了解,而是紧紧抓住要素的特征及其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的内容,即重点是要了解自然要素的变化过程、原因及其影响。
第一节地壳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课标解读】课程标准“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表达了三个要点:1·地壳的物质组成是了解地壳物质循环的基础知识。
从地壳的物质组成入手,认识矿物与岩石,特别是三大类岩石的形成,对正确理解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
2·“物质循环”强调的是过程,即岩石与岩浆的转化过程。
具体还体现在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的过程上。
教学中要学生理解三大类岩石及其岩浆间的相互转化上。
3·“运用示意图说明”体现了课程标准对学习“过程”“方法”的强调。
运用简明地理图像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反映出地理学习的基本方法。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壳的物质组成,矿物与岩石的关系。
基本能认识最常见的矿物或岩石。
2·理解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及相互转化过程。
3·能运用示意图,简要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4·通过对常见矿物、岩石标本及图片的观察识别,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矿物、岩石的对比,初步学会常见矿物、岩石的识别方法。
2·通过对常见矿物和岩石的简易识别,了解矿物的基本特征,提高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必修一第二单元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转换ppt文档
添加文本
要求:叙述地壳物 质循环的过程;会画 过程图。
补充:六大板块
1.3补充: 1、沧海桑田 ⑴现象: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是不断变迁的
⑵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主要原因,此外人类的活动也会 引起海陆的变化。 ⑶举例:今天的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过去曾经是海洋。 2、海陆轮廓形成的两大学说 ①“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 ②六大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 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③由板块运动引起的两大地震带是: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环 太平洋地震带。
希望 是一种甜蜜的等待;想念 是一份温馨
的心情;
朋友,是一生修来的福分;爱情;是一世难解的缘分。 祝你在人生的道路上多点快乐!多点开心!
4、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以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4.1三圈环流的形成 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 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 偏向力。
本节要求 ①掌握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 布及移动。 ②熟记季风环流类型和成因
6.1水循环的概念 是指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运动形态和物 理状态的变化。 6.2水循环的过程 ①类型:海陆间大循环(大循环)、陆地循环(水量很少)、海洋循 环(水量最大)
赤道低压与极地高压是 热力作用形成的。 副极地低压与副热带高压 是动力作用形成的。
不同气压带下对气 候的影响不同,有 何不同?(详见4.4)
4.2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
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的分布特点: 高、低气压带相间分布,气压带和风带相间分布。来自4.3气压带、风带的移动
移动规律:
(1)、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 动而移动;
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章末总结
自然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考察学生对自然环境各要素(如大气、水、土壤、生物等)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认知。
解题技巧总结与分享
图表分析法
教授学生如何利用图表(如流程图、示意图、等值线图等)来分析 自然环境中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问题。
能的利用等。
难点解析与答疑
难点一
地壳运动与地质构造的关系。解析:地壳运动是地质构造 形成和演化的动力来源,地质构造则是地壳运动的记录和 表现。
难点三
水循环与水资源利用的关系。解析:水循环是水资源形成 和再生的自然过程,水资源利用则需要遵循水循环的自然 规律,实现可持续利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难点二
气候类型与气象灾害的关系。解析:气候类型是气象灾害 发生和分布的背景条件,气象灾害则是气候异常的极端表 现。
剧。
为减缓大气环境变化,需采取节 能减排、绿色出行、植树造林等
措施,保护地球生态环境。
04
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及应用
自然环境各要素间相互联系
水文
河流、湖泊等水体与气候、地形、土 壤等要素相互影响,共同构成自然环 境的整体。
气候
气候类型、特征和变化对自然环境中 其他要素产生深远影响,如温度、降 水等。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组成
介绍了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 圈等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 之间的相互作用。
自然环境中的能量交换
介绍了太阳辐射、地球内能、潮汐能 等自然环境中的能量来源,以及它们 在地理环境中的传递和转换。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
阐述了地壳运动、大气运动、水循环 等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形式,以及 这些运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章末整合
(2)等潜水位线向数值小的方向凸出,说明河流水位高于
潜水水位,则是河流水补给潜水。在剖面图上,由河流向
两边等潜水位线数值越来越小。
4.等潜水位线图的应用
(1)等潜水位线图与水井
①在等潜水位线图中,水井位置设置:为了有利于最大限
度地积累潜水,各水井并列应与等潜水位线平行。如图 中,1、3布置水井是合理的,1、2取水有冲突,是不合理的.
)
解析:第(1)题,从图中看出副热带高压脊在长三角的南部 (或东
南部),此时长三角多盛行东南风,A项错误;台风从低纬度北上
遇到强大的副热带高压时,不能继续北上,只能在其南侧活动, B项正确;台湾海峡正好处在副高的控制之下,天气晴朗干燥, C 项错误;图中副热带高压脊大致位于25°N附近,材料中的“雨 带位于高压脊以北5~8个纬度”,说明华北地区不处于雨带范围
与北方来的干冷空气交锋在长江流域一带,形成长江中下游 直至日本南部的梅雨天气;盛夏,副高进一步北进,雨带北 移到华北、东北地区;9月,副高南移,雨带也随之南移。 2.异常年份:副高的位置和强弱异常,会引起我国不同地
区的水旱灾害。(1)若夏季副高发展强大,西伸至我国大陆,
位置持续偏南时,雨带则长时间滞留在江淮地区,易造成江 淮地区洪涝灾害,而北方地区则会发生干旱。(2)当副高季
(1)潜水流向:在重力作用下,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值
流向低值。如右图:
(2)河流流向与等潜水位线的关系:一般由高等潜水位线向低等潜 水位线流,原因是等潜水位线数值越大,一般地势越高,而河水 由高处往低处流。
3.潜水与河水补给关系的确定
(1)等潜水位线向数值大的方向凸出,说明河流水位低于
潜水水位,则是潜水补给河流水。在剖面图上,由河流 向两边等潜水位线数值越来越大。
高一地理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湘教版知识精讲
高一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湘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第二节地球的表面形态二.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了解地壳的物质组成,矿物与岩石的关系。
2. 了解三大类岩石的成因,相互转化及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
3. 通过运用三大类岩石的转化及地壳物质循环图,提高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4. 初步掌握矿物、岩石的区别与联系。
(二)07高考新题展顾下图示意某地的沉积岩层与火成岩体的相互关系。
回答1~2题。
1. 各岩层、岩体的生成时代按由老至新的顺序依次是(D)A. 火成岩1、沉积岩1、沉积岩2、火成岩2、沉积岩3B. 沉积岩3、火成岩1、火成岩2、沉积岩2、沉积岩1C. 沉积岩3、火成岩1、沉积岩2、火成岩2、沉积岩1D. 沉积岩3、沉积岩2、火成岩1、火成岩2、沉积岩12. 喷出地表的火成岩为喷出岩,没有喷出地表的火成岩为侵入岩,上图中(B)A. 火成岩1为喷出岩B. 火成岩2为喷出岩C. 火成岩1、沉积岩2都为喷出岩D. 火成岩1、沉积岩2都为侵入岩3. 下图为某地地质地貌剖面示意图。
读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A. ①处的地表形态主要是风蚀作用的结果B. ②处的地貌形态主要是由崩塌作用造成的C. ③指示的岩层分解面曾遭受过风化作用D. ④指示的岩层弯曲现象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教学过程]一、地壳的物质组成(一)矿物1、概念:矿物是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单质或化合物,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
2、矿产:有用矿物在自然界富集到有开采价值时,就称为矿产。
3、矿物的基本存在形式有三种:气态、液态和固态。
如天然气是气态矿物,石油和天然汞是液态矿物,绝大多数的矿物都以固态形式存在,石英是自然界中最多的矿物。
4、矿物的分类:金属矿和非金属矿两类。
常见的金属矿有:赤铁矿、磁铁矿、黄铁矿、黄铜矿和方铅矿等。
(湘教版必修一)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湘教版必修一 )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郎婷婷 湖州市第五高级中学 313000设计思想】从 2006 年秋季开始, 我省将全面推行试用湘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对即将到来的课程改革,我们需要探索和实践。
尤其面临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实施新课程 改革的一个重要基点。
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的转变,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
因此,学习方式的转变被看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的标志和核心任务。
本课学情分析】1、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低,对教材原理的理解比较困难。
2、高中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强,本课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并配以丰富的色彩,从而增强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3、本课的知识网络复杂、容量大,教学设计贴近教材,并有一定的拓展和扩充,方便不同层次的学生自主学习。
教材分析】地表形态是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
它同本章其它各节内容密切相关,是学习地貌、地形的基础,也是全册教材的重点之一。
关于地表形态要注意有不同的概念解释。
对于地表形态,通常有两种理解。
其一是从宏观形态上理解的地形,如高原、盆地 等,是内力和外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二是从微观成因上理解的地貌,如流水地貌、风 沙地貌等,主要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
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本 节内容杂、知识多、容量大、基础性强,历来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设计以探究学习为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学习的能力。
本节内容关注的对象是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之 地貌,要求的重点是地貌的变化及其原因。
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和野外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对内、 外力的相互作用推动地貌演化的认识,2) 通过了解地质构造对现实中找矿、找水、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办事的思维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以流水和风为例分析外力作用的形式及其产生的结果。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姓名:班级:小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三节大气环境第2课时上课时间:【学习目标】1.理解大气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2. 利用热力环流原理分析城市热岛、海陆风的形成原因,分析热力环流与污染的关系。
【重点难点】1.会利用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来判断高低压分布。
2.城布布局与城市热岛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知识链接:大气垂直分层各自的特点及成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的几种方式?为什么阴天温差小?(云层薄厚与反射、大气逆辐射的关系)二、独立预习: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一)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①____________在地表的差异分布,造成不同地区②________不同,导致水平方向上的③________差异,引起大气运动。
2.热力环流的形成(1)A地受热较多时,近地面形成④____气压,其高空形成⑤____气压;同时B、C两地受热较少,空气冷却下降在⑥________形成低气压,在⑦__________形成高气压。
⑧____________出现弯曲。
(2)水平气压差异产生⑨____________________,并造成空气的⑩________运动:在高空,空气从A地向B、C两地⑪________;在近地面,空气则由B、C两地流向A地,这样就形成了⑫____________。
三、合作交流:热力环流的成因同学们想想我们建国道热气球和孔明灯是怎样升空的,又是如何降落的?看左图或教材48页图2-291.假如地表性质均一且温度一致情况下A、B、C三地空气密度和等压面随高度的变化均是一致的。
2.假如地表性质均一,A地受热,B、C两地冷却,A、B、C三地空气怎样运动?在同一高度的上空A’、B'、C'空气密度发生怎样变化?气压怎样变化?空气发生怎样的运动?那么近地面情况呢?把过程写出来。
3.产生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图中标出的高气压值一定比低气压值高吗?四、探究展示常见的热力环流探究一:“城市风”1.城市风示意图,城市与郊区哪个地方热?为什么?这样在城市与郊区之间会形成简单的热力环流,请学生自己讲述。
2020-2021年高中地理《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教案 湘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教案湘教版必修1【课题】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教案【课标要求及分析】课标要求: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分析:本条“标准”虽然简短,但它要求的内容是比较多的。
从有关大气各条“标准”综合来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本条“标准”:第一,作为自然环境组成要素,“标准”中的“大气”是指低层大气,其高度不超过对流层顶。
第二,了解大气受热,需要明确大气的热量来源,地面(包括陆面和海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第三,大气受热过程,实际上是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之间相互转换的过程。
其中,大气温室效应及其作用是需要重点阐述的基本原理。
第四,学习大气受热过程,是为理解大气运动打基础。
第五,学习和说明大气受热过程,需要借用一些原理示意图,如大气温室效应示意图等。
【教材及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大气的受热过程”是第二章第一节教材的重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这部分教材既是对前面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外部圈层”知识的重要补充,尤其是解释了“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这一原理,同时也是学好整个第一节的基础。
教材内容比较结合生活实际,但出现了较多的陌生概念,对知识的理解增加了些许难度。
教材安排了大量的图片,并增加了很多学生学习的环节(如阅读、思考等)。
学情分析:这部分知识初中阶段基本没有学习过,因此学生的知识基础较差,同时知识本身的难度也大,对高一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由于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对知识具有新鲜感,求知欲强,好奇心大,积极性高。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护作用;理解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与大气受热过程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根据“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示意图认识削弱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特点;结合“大气的温室效应”示意图理解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运用大气热力性质解释一些地理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转换》1、地壳的物质组成(a):元素→矿物→岩石→地壳地壳是由各种岩石组成的,岩石是由矿物构成的,矿物是由化学元素集合而成的。
矿物是地壳物质组成的最基本单元。
2、矿物和岩石的关系(b):矿物在自然界往往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形成集合体,即岩石。
如:花岗岩由石英、长石、云母构成;大理岩由方解石构成。
3、三大类岩石的成因(b):组成岩石圈的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
岩浆岩:由岩浆冷却凝结而成,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
常见的侵入岩有花岗岩,喷出岩有玄武岩、流纹岩、安山岩等。
(长白山主峰白头山多流纹岩,镜泊湖和五大连池附近,都分布有大量的玄武岩。
)沉积岩:原有岩石经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而成,如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等(颗粒物由小到大)。
沉积岩有两个突出的特征:具有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
变质岩:地壳中原有的岩石,在高温、高压的变质作用下,矿物成分和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而形成变质岩。
常见的变质岩有大理岩(石灰岩变质而成)、石英岩(砂岩而来)、板岩(页岩而来)、片麻岩(花岗岩而来)等。
4、三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和地壳物质循环(c)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岩浆活动过程中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
地表岩石在流水、风、海浪等外力作用下被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并经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
已经生成的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成分和性质的改变,形成变质岩。
各类岩石在地球深处发生重熔,又形成新的岩浆。
读图要求(必修ⅠP34图2-7):⑴了解地壳物质循环所涉及的圈层结构;⑵理解图中各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⑶由图中箭头分析岩石的成因;⑷分析各种变式图。
5、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b):导致地表形态变化的力量主要来自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二者的关系如下表:内力作用外力作用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内部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主要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对地貌的影响形成高山和盆地,使地表变得起伏不平削高填低,使地表趋于平坦地表形态是地球内力与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6、板块构造学说①基本观点(a):a、岩石圈不是完整一块,被构造带分割成若干单元,即板块。
b、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c、板块内部地壳稳定;板块边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火山、地震多集中于此。
②六大板块的分布(a):六大板块名称(略)。
其中:完全由大洋地壳组成的板块是太平洋板块;赤道经过的板块有6个。
③板块边界(c):板块与板块之间的基本关系有碰撞和分离,形成了板块的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
a 、大陆与大陆板块碰撞,常形成高峻的山脉和巨大的高原,如喜马拉雅山(掌握具体的板块名称——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的结果)等。
b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常形成深邃的海沟,以及与之相伴的海岸山脉和岛弧,如马里亚纳海沟(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落基山脉(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安第斯山脉(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掌握具体的板块名称)等。
c 、大洋板块内部的张裂地带,形成海岭。
大陆板块内部的张裂地带,往往形成巨大的裂谷,如东非大裂谷。
7、地质构造(c): 地壳运动的“足迹”,称为地质构造,包括褶皱和断层两类。
背斜和向斜是褶皱的两种基本形态。
褶皱与地貌: 向上拱起—→背斜岩层——→褶皱向下弯曲—→向斜 断层与地貌:大的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东非大裂谷、华山北坡大断崖;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形成断块山,如华山、庐山、泰山(地垒);另一侧相对下沉的岩块,则常形成谷地或盆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地堑)。
读图要求:根据地质剖面图判断地质构造类型;分析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
8、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表现形式(a):外力作用通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等形式,改变地表的形态。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较为普遍的动力要素有流水、风力,它们的作用形式和对地貌的影响如下表(c):因 素对地貌的影响流 水 作 用侵蚀 坡面流水使坡面破碎,使地表变得崎岖,如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特征、石灰岩分布地区的喀斯特地貌;瀑布、峡谷是河流侵蚀作用的强烈表现。
沉积山区河流在山口由于流速降低,所携带的物质便沉积下来,形成山麓冲积扇;河流中下游泥沙淤积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风力 作 用侵蚀在干旱地区,风扬起沙石,吹蚀地表形成风蚀沟谷、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地表沙尘和碎屑被风力侵蚀搬走,形成戈壁和裸岩荒漠。
(风蚀地貌)沉积风在搬运途中,当风力减小或气流受阻,便导致风沙堆积,如沙丘、沙垄、黄土高原(风积地貌)读图要求:能识别各种外力作用塑造的主要地貌类型并分析其成因。
9、大气的垂直分层(a):一般形成山岭顶部受张力易侵蚀,成谷地(地形倒置) 一般形成山谷挤压地球大气的厚度约2000~3000千米(即地球大气的上界),可分为三个层次: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a 、对流层:指最贴近地面的大气最低层,其厚度因纬度而异。
特点: 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高度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
②大气对流运动显著(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上冷下热); ③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b 、平流层的特点:①气温随高度迅速增高(臭氧吸收紫外光升温); ②以水平运动为主;③能见度高,利于高空飞行。
c 、高层大气:密度小,其中有若干电离层,电离层能反射短波无线电波。
10、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b):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a 、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光,臭氧吸收紫外光,对于可见光吸收比较少。
b 、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越强。
如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是很高。
c 、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蓝、紫光易被散射。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根本原因是大气逆辐射。
要求:①大气具有吸收作用的成分及在大气中的层次(H 2O ,CO 2,O 3等)②保温过程中的各辐射先后吸收关系(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③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纬度因素、下垫面因素和气象因素等。
11、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c):概念: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原理:近地面空气冷热不均引起气流的上升或下沉,导致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异,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
如下图所示:12、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a)和风的受力分析(c):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直接原因:气压差异。
风:大气的水平运动;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原动力。
在不同力的作用下,风向的差异情况:①若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风向同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即垂直于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这种风其实并不存在);②若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则风向最终平行于等压线,此为高空大气运动的实际情况; ③若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则风向与等压线斜交,此为近地面的实际大气运动。
如右图。
读图要求:⑴识别图中三个力,能根据其特点判断三个力的名称;⑵热力环流的基本过程大气对地面的保温示意图 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注意(必修ⅠP 48图2-29): 近地面气温和气压的关系;理解高空情况下两力和近地面情况下三力作用,风向与等压线间的夹角大小关系。
拓展提示:关于气压的高低及判断:在垂直方向上,气压自地面向高空递减,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在同一水平(高度)上不同地区,依据“高高低低”规律判断,即等压线(面)向高空弯曲时,气压比同一高度其他地方就高。
13、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c):全球近地面共有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相间分布,高低气压相间分布。
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气压带和风带也随之移动。
移动规律:就北半球来说,大致夏季位置偏北,冬季偏南;南半球反之。
读图要求(必修ⅠP51图2-33):⑴识记七个气压带分布的纬度位置及气流运动的特点;⑵识记六个风带的纬度位置及风向特征;⑶理解气压带、风带对各地气候(降水)的影响(见下表)。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赤道低压带、极地高压带是由于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上升或下沉而形成的,所以是由热力原因形成的。
副极地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是大气上升或下沉所引起的空气质量的变化而形成的,因此,这两个气压带是由动力原因形成的。
气压带分布成因特征气流影响气候极地高气压带2个南北纬900附近热力原因冷高压下沉冷干副极地低压带2个南北纬600附近动力原因冷低压上升温湿副热带高压带2个南北纬300附近动力原因热高压下沉干热赤道低压带1个00附近热力原因热低压上升湿热风带分布风向属性(影响气候)北半球南半球极地东风带2个副极地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之间东北风东南风冷干中纬西风带2个副热带高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间西南风西北风温湿低纬信风带2个赤道低压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之间东北风东南风干燥14、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b):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使全球的气压带出现了分异,形成了若干大气活动中心。
7月→→→→1月→→→→记住:亚欧大陆、太平洋的冬、夏气压活动中心的名称:亚欧大陆太平洋大西洋7月(夏季)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1月(冬季)亚洲高压(西伯利亚高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15、东亚、南亚的季风环流及成因(c):概念:盛行风向随季节有规律变化的风叫做季风。
成因: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形成季风环流的主要原因;②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南亚夏季风形成的原因。
比较:东亚和南亚季风的特点项目东亚季风南亚季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①冬季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②夏季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冬季风源地西伯利亚、蒙古西伯利亚、蒙古风向西北风东北风性质寒冷干燥低温干燥夏季风源地副热带太平洋赤道附近印度洋风向东南风西南风性质温暖湿润温暖湿润分布地区我国东部、日本和朝鲜半岛等地亚洲印度半岛和我国西南等地区16、锋面系统(b)与天气(c)气团:即大范围性质相对均匀的空气,通常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
锋面:冷气团与暖气团的交界面,因为暖气团比冷气团密度小,所以冷暖气团相遇时,暖气团在上面,冷气团在下面。
由于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风等都有明显的差异,所以在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
锋面的分类:冷锋暖锋概念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暖气团上升状况被迫抬升主动徐徐爬升图示图锋面图气压分布北半球南半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断裂成高、低压中心副高被大陆热低压切断亚欧大陆:低压(亚洲低压)北太平洋:高压(夏威夷高压)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冷高压切断亚欧大陆:高压(亚洲高压)北太平洋:低压(阿留申低压)示符号天气图雨区位置天气特征过境前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过境时暖气团被冷气团抬升,常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等天气现象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爬升,冷却凝结产生连续性降雨过境后冷气团替代了原来暖气团位置,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骤降,天气转晴暖气团占据了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气温升高、气压下降、天气转晴天气实例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的大风、沙尘暴、寒潮等一场春雨一场暖华南地区春暖多雨读图要求:⑴了解冷锋和暖锋的锋线符号;⑵把握区分冷锋和暖锋的主要依据(气流运动方向);⑶注意锋面的倾斜方向,雨区的分布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