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之勇于管教
读勇于管教
读《勇于管教》有感五年级四班田璐铭妈妈假期里我认真研读了杜布森博士的《勇于管教》这本书。
勇于管教,意浅易懂,每个人都明白,可是该如何勇于管教呢?难道就是喋喋不休的大声呵斥责骂,或拳脚相加吗?恐怕这些行为绝大数的家长都用过吧,可是收效甚微。
说实话我也有体罚孩子的经历,但效果真的是没那么明显,而且事后常常后悔、自责。
在杜布森博士的《勇于管教》这本书中,这样写道:在爱和管教之间取得平衡,让大家有一种良性的亲子关系,爱中有严,严中有爱。
父母对孩子的管教就如在悬崖边设立了栏杆,在父母正确管教下的孩子有安全感,知道好行为与坏行为的界限。
读了这本书后,我印象最深的是杜布森博士书中所提倡的“勇于管教的五个原则”,现就自己理解浅显的谈一下:第一原则是:培养孩子对父母的尊重是儿童教育中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原则。
杜博士讲:“让孩子学会尊重父母是必须的,这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自尊,而是因为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会为日后孩子对其他人的态度打下基础。
孩子早期对父母权威的看法,将成为他今后对学校管理者、执法人员、雇主以及其他共同生活工作的人的态度的基础。
亲子关系是孩子最早也是最为重要的社会关系,亲子关系中的问题将会在孩子以后的生活中得到反映。
培养孩子尊重父母的观点和行为,还有另一个同样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当孩子步入青春时,他就会有自己的价值观,但在早期孩子在年幼的时候尊重你,那么孩子就能理解父母,就能接受父母的价值观。
在我的意识里,孩子的顶嘴和粗鲁无礼都是不被允许的,我们决不能让孩子养成这样的习惯。
因为我们都知道,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大量的烦恼会接踵而至。
如果你不能让一个5岁的孩子捡起他的玩具,那么,你也不可能对一个正值人生最为叛逆的青春期的孩子有更多的控制。
当然,在父母与孩子有了冲突的对抗中,杜作为家长的我们更要学会聆听,学会和孩子交流沟通。
给我印象最深的第二原则是:在爱与管教中建立平衡。
书中的的理念看起来和中国的“严父”观念没有什么区别,然而细读之下,同样是管教,却又天差地别。
幼儿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幼儿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这不仅能帮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照顾自己,还能促进孩子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发展。
家庭教育是培养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探讨幼儿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1. 给予孩子适当的责任在家庭中,家长可以适时地给予孩子一些小的责任,例如整理玩具、洗碗碟等。
通过承担这些责任,孩子可以学会时间管理、物品整理等基本的自我管理技能。
家长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适度地安排责任,同时给予他们充分的鼓励和支持。
2. 培养孩子的决策能力家长可以在一些小事情上给孩子提供多样选择,例如衣服的颜色、食物的种类等。
通过让孩子参与决策,可以培养他们的决策能力和自主权。
同时,家长还需耐心倾听孩子的意见,并尊重他们的选择,这样可以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3. 建立时间管理的习惯时间管理是自我管理的重要方面之一。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例如制定作息时间表、规划学习和休闲时间等。
同时,家长还可以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教导他们如何有效安排时间,合理安排各项活动。
4. 鼓励孩子自主完成任务在孩子进行活动时,家长可以尽量避免插手和干预,让孩子独立完成任务。
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支持,但不要代替孩子解决问题,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困难。
5. 培养孩子的目标设定能力目标设定能力是自我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设定合理的目标,并帮助他们制定实现目标的计划和策略。
同时,家长还可以定期与孩子一起回顾目标的实现情况,让孩子学会总结和反思经验,提高目标设定和实现的能力。
6. 建立积极的激励机制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可以建立积极的激励机制,鼓励孩子积极参与自我管理的行为。
例如,可以为孩子设立奖励机制,奖励他们按时完成作业、自觉整理房间等。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
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家长,我从亲身经历中总结出一些家庭教育心得体会,希望能够为其他家长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
一、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家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孩子成为一个有责任感、自主性和自律性的人。
家长要始终意识到他们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孩子发展良好的品德和性格。
在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方面,家长应抛开“为孩子做主”的观念,适当给予孩子决策的权力和自主的空间。
只有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孩子才能真正地培养自己的自我管理能力。
二、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培养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基础。
首先,家长要树立良好的榜样。
孩子是模仿的动物,他们往往会模仿父母的行为和态度。
只有家长自己具备自我管理能力,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
其次,家庭要有明确的规则和纪律,以帮助孩子建立自我管理的框架。
在执行这些规则和纪律的过程中,家长要给予孩子充分的自主权和责任,培养他们自主完成任务和管理自己的能力。
三、注重培养孩子的自律性自律是自我管理的基石。
家长应该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目标,激发他们的内驱力和责任感。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具体的目标,并通过制定奖励机制来激励他们自觉地去实现。
同时,家长要及时给予孩子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在培养孩子的自律性过程中,家长要注意避免过多干预,让孩子有足够的空间去尝试和摸索。
四、注重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时间管理是培养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核心。
家长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日程安排,让孩子学会合理利用时间和安排自己的事务。
在参与课外活动和学习任务的时候,家长要引导孩子学会分清轻重缓急,合理安排和分配时间。
同时,家长要给予孩子适当的时间规划的自主权,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决策的能力。
五、关注孩子的情绪管理情绪管理是自我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长要教导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并学会合理地表达和调控情绪。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家庭教育心得体会: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而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又是家庭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家庭教育中的一些心得体会,以及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一、建立积极的家庭氛围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一个积极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成长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家长应该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心态。
另外,家庭成员之间的良好沟通也是培养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家长应注重与孩子的沟通,倾听他们的意见和想法,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帮助孩子建立目标意识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首先需要帮助他们建立明确的目标意识。
孩子应该学会设定自己的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计划和步骤来实现这些目标。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和能力,引导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三、塑造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自我管理能力与良好的时间管理息息相关。
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让他们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合理分配各项任务和活动。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每日、每周或每月的计划,并帮助他们建立起时间观念和紧迫感。
四、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与决策能力责任心和决策能力是自我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长应该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承担一些责任,如打扫房间、照顾宠物或帮助家庭成员做家务。
同时,家长也应该给予孩子适度的决策权,让他们学会权衡利弊、做出正确的决策,并承担相应的后果。
五、鼓励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提升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并培养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律能力。
同时,家长还应关注孩子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帮助他们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六、倡导孩子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参与社会实践是培养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等,让他们体验社会,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家庭教育为什么要管理孩子
家庭教育为什么要管理孩子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孩子的性格塑造、价值观形成以及行为习惯的培养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管理孩子,并不是简单地控制或者限制孩子,而是通过合理的引导和教育,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以下是几个为什么家庭教育中需要管理孩子的原因:1. 培养责任感:通过管理孩子,家长可以教会孩子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比如完成家庭作业、整理自己的房间等。
这有助于孩子理解个人行为与后果之间的联系。
2. 形成良好习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诱惑,家长的管理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如按时起床、健康饮食、规律作息等。
3. 塑造性格:性格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
家长通过管理孩子的行为,可以引导孩子形成积极向上、坚韧不拔的性格。
4. 安全保障:孩子由于年龄和经验的限制,对危险的识别能力有限。
家长的管理可以确保孩子远离潜在的危险,保障他们的安全。
5. 价值观教育:家长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管理,可以向孩子传授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如诚实、尊重、公平等。
6. 情感支持:管理孩子也是家长表达关爱和支持的一种方式。
通过合理的期望和鼓励,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克服困难。
7. 社会适应能力:通过家庭教育中的管理,孩子可以学习如何在社会中与他人相处,遵守规则,形成良好的社会行为。
8. 预防不良行为:适当的管理可以预防孩子养成不良行为,如吸烟、饮酒、沉迷网络游戏等,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9. 促进学习:家长的管理可以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为未来的学术和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10. 培养独立性:虽然管理孩子是必要的,但家长也应该逐渐教会孩子如何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以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
总之,家庭教育中的管理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它需要家长的智慧和耐心。
通过合理的管理,家长不仅可以帮助孩子避免成长过程中的陷阱,还可以引导他们成为有责任感、有良好习惯、能够独立思考的社会成员。
家庭教育如何帮助孩子培养正确的自我管理能力
家庭教育如何帮助孩子培养正确的自我管理能力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不仅仅局限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
本文将探讨家庭教育如何帮助孩子培养正确的自我管理能力,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
一、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良好的家庭教育从家庭教育理念的树立开始。
父母要明确自己对孩子教育的目标和期望,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而不仅仅是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
给孩子正面的肯定和鼓励,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价值,这将促使孩子自觉地去管理自己的行为。
二、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自律是自我管理的重要能力之一。
父母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帮助孩子培养自律能力。
首先,制定明确的规则和家庭纪律,帮助孩子建立自己的行为准则,并且要严格执行。
其次,提高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教会他们合理安排时间并且按时完成任务。
最后,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教会他们抵制诱惑,不盲从,实现自我管理。
三、倡导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氛围对于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也起着重要作用。
良好的家庭氛围使孩子身心健康,并且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为了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父母应该注重家庭沟通和亲子关系。
平等的沟通方式能够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并且培养他们正确的自我管理能力。
四、给孩子适度的自主权对于家庭教育来说,适度的自主权是培养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手段。
父母应该给孩子一定的决策权,让他们参与到日常生活中的决策中来。
例如,菜单的选择、学习的计划等等。
适度的自主权可以增强孩子的责任感和判断力,让他们逐渐学会管理自己。
五、榜样的力量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他们的行为和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
因此,父母要以身作则,展现正确的自我管理能力。
保持自律的生活习惯、正确的价值观和稳定的情绪,将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
六、给予孩子适当的奖励和惩罚适当的奖励和惩罚是培养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手段。
当孩子做出正确的行为时,给予他们适当的奖励和鼓励,可以增强他们的积极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家庭教育中的自我管理教育
家庭教育中的自我管理教育在家庭教育中,自我管理教育是我认为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作为一个家长,我深刻意识到,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环境,也是对他们人生的一种投资。
自我管理教育,是从培养孩子的自律性开始的。
我始终坚持,孩子的自律性不是靠压迫和命令就能培养出来的,而是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实例和引导,让孩子自己去感受和体验。
例如,我会和孩子一起制定每天的学习计划和时间表,让他们明白时间的珍贵,并且学会自己遵守和执行计划。
自我管理教育也包括了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我会让孩子参与到家庭的事务中来,比如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这样他们就能体会到自己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感。
同时,我也会鼓励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无论是好是坏,都要勇敢地承担后果。
另外,自我管理教育也离不开培养孩子的自我激励能力。
我会通过设置短期和长期的目标,让孩子学会为了实现目标而努力。
当他们达到目标时,我会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而对于失败,我则会引导他们从中吸取教训,学会自我调整和激励。
在自我管理教育中,我还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我会教育孩子,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而做出错误的决定。
同时,也要培养他们对诱惑的抵抗力,学会抵制那些对他们的成长不利的诱惑。
总的来说,自我管理教育是我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我相信,通过培养孩子的自律性、责任感、自我激励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他们一定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也能够更加独立和自信地面对人生的挑战。
在家庭教育中,自我管理教育是我认为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作为一个家长,我深刻意识到,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环境,也是对他们人生的一种投资。
自我管理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孩子的自律性。
我始终坚持,孩子的自律性不是靠压迫和命令就能培养出来的,而是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实例和引导,让孩子自己去感受和体验。
家庭教育中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
家庭教育中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家庭教育中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真的是个不得不提的话题。
你想啊,孩子们从小就得学会自己管理自己,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我们常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实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很多时候就藏在家庭的日常生活里。
家里有啥事儿,咱们都能变成教学的好机会。
比如说,家务活儿的分配,简单吧?但是其实这是培养责任感的第一步。
你看,有些家长就喜欢把所有的事情都包揽下来,结果孩子啥都不会。
就像那句老话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给孩子做的太多,他们反而不知道该怎么去做。
让他们学着做家务,虽然一开始可能搞得一团糟,碗摔了、菜切得不成样子,这些都是成长的经历嘛。
说到时间管理,哎呀,这可真是个学问。
每当放学回家,孩子们是不是就像脱缰的野马,玩游戏、看动画片,一下子就忘了作业?这时候,家长可以帮助他们制定一个小计划。
比如,先写作业,再玩游戏,这样不仅能提高效率,孩子们还会发现“哎,这样做真不错,我还有时间可以玩!”这时候就能体会到自我管理的乐趣。
让他们自己制定时间表,做得好的时候,咱们也要鼓励一下,别吝啬夸奖。
小孩子其实很在意这些,夸夸他们,他们会有成就感,自己管理的意识也就慢慢形成了。
说起情绪管理,这可是个大头。
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挫折,比如考试考不好、和小伙伴闹别扭。
这些时候,家长可千万别急着出头,先让孩子自己说说心里话。
比如“你为啥这么难过呢?”然后就静静地听。
孩子们需要的就是一个倾诉的机会。
让他们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慢慢就能懂得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
很多时候,孩子不开心,可能只是想找个人聊聊。
通过这些小对话,孩子们的情绪管理能力就悄悄提升了。
再说说决策能力,家庭中也有很多机会能培养这个。
比如说,周末吃什么,带孩子一起决定。
给他们一些选择,让他们在不同的选项中思考,学会权衡利弊。
这看似简单的事情,其实是培养他们分析能力和判断力的好机会。
做饭的时候,让他们帮忙选择配料,或者给个建议,孩子会觉得自己参与了家庭的决策,心里美滋滋的。
勇于管教读后感
《勇于管教》读后感学校推荐阅读《勇于管教》一书,此书在我脑海留下深刻印象。
此书作者(美国)詹姆士·杜布森王跃进,源自于基督教文化,管教方法作为家教传统在欧美代代相传。
此书分为10个章节,杜博士用例子说明孩子会用哪些方式挑战父母的权威,同时在面对孩子的挑衅时,告诉父母如何面对。
他阐述了“管教”这个词的概念,他告诉家长必须在纯粹的爱中勇于管教。
书中明确提出:有些专家认为品格不是被培养出来的,他们认为最好的方法是孩子放任自流。
杜博士反对这样的观点。
孩子只有在真爱和管教中才能健康成长。
当今时代,不良信息,不道德行为与优秀品质在社会中共存,父母若单凭运气和愿望期待孩子拥有良好品行,是不可能的。
放任的教养方法,不仅是失败的,更是一场灾难。
他认为管教的首要原则培养孩子对权威的尊重。
-要想孩子首先父母要尊重孩子,孩子才能尊重父母。
他认为有攻击性、粗暴的管教方式对孩子的有害的,必须抛弃,对孩子冷酷苛刻的父母伤害的是孩子的一生,我认为书中所说的:反对父母骂孩子是笨蛋的等语言上的伤害行为是非常正确的。
自尊心是人的本性中最容易受到伤害的东西,一个小小的事件就能使它受到伤害,而重建自尊绝非易事。
杜博士总结了家庭育儿的5个基本原则:一、培养孩子对父母的尊重:让孩子学会尊重父母是必须的,这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自尊,而是因为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会为日后孩子对其他人的态度打下基础,孩子早期为父母权威的看法,将会影响以后对其他人的态度的基础。
我认为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针对孩子犯错误这个事来责罚孩子,公正的对待孩子,孩子才会服自己的父母。
二、最好的沟通机会通常在管教事件后。
当孩子犯错后,明白自已是罪有应得的时候,孩子在抹干眼泪后,常常会表现出对父母的爱,这时,父母要对孩子表现出他们对孩子的爱。
三、避免喋喋不休的管教。
对孩子的管教应该避免这种方式。
不要让孩子陷入物质享受。
现在很多家庭条件很好,孩子要什么买什么,都会纵容孩子,这很容易养成孩子的奢侈享乐的坏习惯。
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帮助孩子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帮助孩子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帮助孩子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涵盖了许多方面的培养,其中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自我管理能力是指孩子能够自主地管理自己的时间、情绪和行为,做到自律、自主和自控。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帮助孩子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一、定下明确的规则和目标在家庭教育中,为孩子制定一些合理而明确的规则是培养他们自我管理能力的第一步。
这些规则可以涉及到孩子的学习、作息和行为等方面。
一旦规则制定好了,就应该确保所有家庭成员都清楚和遵守这些规则。
此外,为孩子设定一些明确的目标,并帮助他们制定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计划和时间表,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和行为。
二、培养孩子的自律意识自律是自我管理能力的关键,它是孩子从小时候就需要培养的品质之一。
为了培养孩子的自律意识,家长应从小事做起。
例如,要求孩子每天按时完成作业,不打扰别人,或者按照规定时间上床睡觉等。
在孩子遵守规则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及时给予他们适当的奖励和肯定,以激发他们的自律动力。
三、引导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绪情绪管理是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首先,要倾听孩子的情绪表达,理解他们的感受,并与他们一起探索情绪产生的原因。
然后,教给他们一些适当的情绪调节技巧,例如深呼吸、积极思考和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这样的培养,孩子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避免冲动和过度情绪化的行为。
四、提供适当的自主选择机会为了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家长可以给予他们适当的自主选择机会。
例如,让孩子自主决定学习的方式和时机,参与家庭的一些决策,或者分享家庭事务的责任。
这样的自主选择机会可以让孩子学会权衡利弊、做出决策,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给予孩子适当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学会分析问题和做出合理的选择。
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自我管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有效地处理自己的时间、情绪和行为,做出合理的决策,并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一、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对于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家长应该意识到,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耐心和持久的努力。
此外,家长要树立尊重孩子个体差异的观念,每个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发展速度和效果都不同,应避免过分苛求。
二、提供适当的自主决策机会自主决策是培养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环节。
家长应该给予孩子适当的自主权,让他们在一定范围内自由地做决策。
例如,让孩子参与家庭生活的决策,如决定周末的活动安排、个人的学习计划等。
通过这种方式,孩子可以学会权衡利弊、独立思考,并为自己的决策负责。
三、培养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是培养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关键。
家长可以从小事做起,教会孩子合理安排时间。
例如,制定明确的作息时间表,让孩子养成良好的时间规划习惯。
此外,家长还可以教育孩子如何设定目标,制定计划,并鼓励他们按时完成任务。
通过这样的训练,孩子可以逐渐掌握时间的分配和管理技巧。
四、培养情绪管理能力情绪管理是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长可以通过身教和引导,帮助孩子学会管理情绪。
首先,家长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孩子情绪管理的榜样。
其次,家长可以教导孩子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如通过说话、写日记、绘画等方式进行情绪的释放和宣泄。
最后,家长还可以教给孩子一些情绪调节的技巧,如深呼吸、寻求帮助等。
五、鼓励孩子承担责任责任感是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表现之一。
家长可以通过鼓励孩子承担一些家庭责任,如整理房间、参与家务等,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在孩子出现错误或过失时,家长应该以理解的态度引导他们从中吸取教训,并且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
通过这样的过程,孩子可以逐渐形成正确的行为规范和责任感。
父母如何在家庭教育中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
父母如何在家庭教育中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不仅是孩子的引导者和榜样,同时也需要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以确保教育环境的稳定和积极影响。
本文将探讨父母如何在家庭教育中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从而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一、建立积极的父母关系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之间的和谐关系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为了有效地自我管理,父母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彼此,并相互支持。
通过互相尊重、理解和合作,父母可以为孩子提供稳定和爱的环境。
二、管理情绪情绪管理是父母进行有效自我管理的核心。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经常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压力,如孩子的不服从、学习困难或与配偶的分歧。
在这些情况下,父母需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将负面情绪转嫁给孩子。
父母可以通过寻找支持、保持积极的态度和采取放松技巧来管理情绪,从而保持冷静和理性。
三、设定明确的家规家规是家庭教育的基础,它能够帮助父母和孩子建立秩序和规律。
在制定家规时,父母应该与孩子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
家规应该明确、合理,并能够适应孩子的成长发展。
父母需要自我管理,并严格遵守家规,以树立良好的榜样。
四、打造积极的沟通环境有效的沟通对于家庭教育至关重要。
父母应该学会倾听孩子的需求和意见,尊重他们的意见,并积极参与他们的生活。
父母应该充分表达自己的关爱和支持,以增强与孩子之间的信任和互动。
在沟通中,父母需要保持冷静和理解,避免过度指责或批评,以维持积极的氛围。
五、创造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积极创造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帮助孩子开发他们的潜能。
父母可以通过鼓励孩子参加课外活动、提供学习资源和鼓励他们追求自己的兴趣来促进孩子的个人成长。
同时,父母也应该自我管理,保持学习的状态,并为孩子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
六、自我反思与提升父母需要时常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方法,以确保他们的教育方式和自我管理是有效的。
父母可以参考教育专家的意见、参加与家庭教育相关的培训课程,并与其他家长分享经验。
勇于管教读后感
勇于管教读后感《勇于管教》一书围绕管教一词展开。
什么是管教呢?管教在辞典中的意思是指在严格限制下所实施的一种赏罚严明的教育。
管教就是要给孩子设定界限,告诉孩子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必须要有明确的界限,在界限以内做事才能享受更多的自由、快乐。
超出了界限,做了不该做的事,就要收到惩罚,受到管教。
书中明确提出孩子只有在真爱和管教中,才能更好的健康成长。
在我国教育的发展进程中,从古代私塾教育的严师出高徒,到我们上小学时教师的严格管理,犯错必究,再到前几年特火的赏识教育,社会对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态度发生了巨大的变迁。
作为一线教师,多年来的教育经历,让我越来越体会到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溺爱越来越严重,直接导致很多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受不得半点委屈、对别人的不尊重。
老师说不得,管不得,稍有不顺,家长便到学校兴师问罪。
不能说这种变化是对还是错,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变化是利与弊并存。
有利的一面是社会对待儿童的教育出发点发生了变化,逐渐转化为尊重儿童,优先考虑儿童的心理。
可担忧的是这种尊重、优先考虑同时也制约了教师对学生的应有的管教。
对待学生,在爱与管之间,如何掌握其中的度,如何更好的去管理学生。
可喜的是,2020年12月23日,教育部颁布了由教育部审议通过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并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说明,从国家层面,明确了对待学生,不仅要有爱,同时更要有管教、惩戒。
教育惩戒作为小学教育阶段一种常用的教育手段,在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进步中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在管教之前,老师首先要给学生讲清楚规则,使学生明白在学校里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去做。
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会自我管理、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对自己做的事情要负责。
要做到这一点,制定《规则》很必要。
前些年,我校制定了《在校一日常规》。
从早晨到校开始,一直到下午放学,每个时间段都提出明确的的要求,并且根据制定相应的班级量化表。
发言稿家庭教育中的自我管理与自律能力
发言稿家庭教育中的自我管理与自律能力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家长、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XX学校的一名学生,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发表一篇关于家庭教育中的自我管理与自律能力的发言稿。
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与自律能力。
自我管理和自律是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素质,它们能够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自制力,使孩子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面对各种诱惑和挑战。
首先,家长在孩子的自我管理与自律能力培养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应该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和榜样。
他们可以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来影响孩子。
比如,父母可以主动分享自己的管理经验和方法,告诉孩子做事要有计划、有条理;父母还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展示自律的重要性,比如不乱扔垃圾、不迟到等等。
这些行为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使他们从小就能够学会自我管理和自律。
其次,家庭环境对于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与自律能力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家长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在家中创造有利于孩子自我管理与自律的条件。
比如,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规定,建立一套家庭作息时间表,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此外,家长还可以设立奖励机制,激励孩子按时完成作业、遵守家规等。
通过这些方式,孩子在家庭中就能够形成自我管理和自律的意识和能力。
除了家庭的影响,学校也是培养孩子自我管理与自律能力的重要场所。
学校可以通过课程设置和活动组织来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和自律能力。
比如,学校可以开设一些与自我管理和自律能力相关的课程,教导孩子时间管理、情绪管理、决策能力等。
同时,学校也可以举办一些社团活动或者体育比赛,让孩子在团队中学会协作与管理。
通过这些方式,学校能够为孩子提供更多锻炼和展示自我管理与自律能力的机会。
最后,孩子个人的努力也是培养自我管理与自律能力的不可或缺的要素。
无论家庭和学校给予孩子多少指导和机会,只有孩子自己愿意努力,并付诸实践,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
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家庭教育的角色
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家庭教育的角色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文将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探讨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一、给孩子适当的自主权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而孩子拥有适当的自主权是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基础。
父母应该给予孩子在生活、学习和娱乐等方面合适的选择权。
例如,在衣着选择上,可以让孩子自行决定穿什么衣服;在学习规划上,可以让孩子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选择科目;在娱乐活动上,可以让孩子自由地选择喜欢的活动。
通过给予适当的自主权,孩子可以从小培养自我决策的能力,从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二、给孩子适当的责任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还需要给予孩子适当的责任。
父母可以给孩子一些家务劳动,如整理书桌、洗碗、打扫房间等,让孩子负责相应的家务事项。
通过承担责任,孩子能够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规划任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且,通过家务劳动,孩子还能培养勤劳和责任感,这对于孩子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三、制定合理的规则和纪律家庭教育需要建立起一套合理的规则和纪律,以帮助孩子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家庭规章制度,并对其进行适当的约束和指导。
例如,制定每天的学习时间、起居时间、娱乐时间等。
通过规则和纪律的约束,孩子能够学会遵守规则、管理时间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四、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是自我管理的基础。
父母可以从小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例如,要求孩子早睡早起,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规律的饮食习惯等。
同时,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如定期复习、按时完成作业、独立学习等。
通过良好的习惯的养成,孩子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进一步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五、注重情感培养和沟通情感培养和良好的家庭沟通对于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父母要与孩子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倾听孩子的心声,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
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帮助孩子发展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
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帮助孩子发展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在家庭教育中帮助孩子发展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是每位家长都希望能够做到的事情。
自我管理能力是指孩子能够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时间、情绪和行为,做出适当的决策并承担责任。
这种能力不仅对孩子当前的生活和学习有帮助,也是他们未来成为独立自主的成功人士所必备的能力之一。
以下是一些在家庭教育中帮助孩子发展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的方法:首先,身教是最重要的。
孩子是学习的模仿者,他们会通过观察父母的行为来学习如何管理自己。
家长应当做一个良好的榜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
比如,父母可以在孩子面前展现出合理规划的时间管理和情绪控制能力,教会孩子如何有条不紊地完成任务,如何面对挫折和困难。
这将对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建立明确的规则和约定。
在家庭中,建立一些明确的规则和约定,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自我管理意识。
这些规则和约定可以包括每天的学习时间安排、家务分工、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等。
通过明确的规则,孩子可以清晰地了解自己应该怎么做,同时也可以培养孩子遵守规则的能力。
第三,培养孩子的计划和目标意识。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应当学会为自己设定目标并制定计划来实现这些目标。
家长可以通过与孩子一起讨论、制定孩子的学习计划和目标,这可以帮助孩子理解目标的重要性,并激发孩子的自我管理意识。
同时,家长还可以帮助孩子分解大目标成为小目标,逐步完成,这不仅可以帮助孩子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耐心和毅力。
第四,给予适当的自主权。
在孩子逐渐长大的过程中,家长应该逐步给予他们适当的自主权,让他们有更多的自主选择的机会。
比如,在临危决策的时候,可以让孩子自己做出决定,然后跟孩子一起分析决策是否正确,如何改进。
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和决策能力,促进他们发展自我管理能力。
最后,要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鼓励。
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是一个逐渐形成、持续发展的过程,家长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鼓励。
家庭教育当中如何让孩子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家庭教育当中如何让孩子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而自我管理能力是孩子未来成功的关键。
因此,教育者需要采取一些方法来帮助孩子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首先,为了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家长需要给予孩子适当的自由和责任。
孩子需要有机会做决策、承担后果,并从中吸取教训。
父母不应过度干预孩子的事务,而是给予他们相应的决策权。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让孩子自己安排起床时间、作业完成时间以及娱乐活动时间等。
当然,家长可以提供指导和建议,但最终的决策权应该交给孩子本人。
这样做可以帮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和任务。
其次,建立明确的规则和纪律对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也起到重要作用。
家长应该与孩子一起制定一些明确的规则和纪律,并向他们解释这些规则的重要性和意义。
例如,规定孩子每天必须按时完成作业,每周必须至少读一本书。
家长还可以设置一些奖励机制,鼓励孩子按时完成任务。
通过遵守规则和纪律,孩子可以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性。
此外,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也是提升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
良好的习惯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起日常生活的秩序和规律。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起每天固定的作息时间,培养起早睡早起的习惯。
同时,还可以鼓励孩子有规律地参加体育活动,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
此外,培养孩子养成主动做家务的习惯,如整理房间、洗碗等。
通过培养这些良好习惯,孩子可以自主管理自己的生活,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另外,家长还可以通过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来提升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兴趣是人的内在动力,能够激发人的学习积极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家长可以多了解孩子的兴趣,并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和支持。
同时,还可以鼓励孩子尝试新事物,开拓自己的视野和兴趣范围。
通过培养孩子对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他们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学习和时间。
最后,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得到锻炼。
家长可以给予孩子适当的独立空间和机会,让他们自己完成一些任务和决策。
例如,可以让孩子自己购买东西、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小问题等。
家庭教育怎么管教孩子的
家庭教育怎么管教孩子的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影响着孩子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还对孩子的心理发展和社交能力有着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家庭教育管教孩子的方法:1. 建立规则和界限:家庭中应该有明确的规则和界限,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
规则要简单明了,易于孩子理解。
2. 一致性:在管教孩子时,家长应该保持一致性。
无论是奖励还是惩罚,都应该根据孩子的行为一致地实施。
3. 积极沟通:与孩子进行积极的沟通,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这有助于建立信任,让孩子更愿意接受家长的指导。
4. 以身作则: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孩子往往会模仿家长的行为。
因此,家长应该通过自己的行为来教育孩子。
5. 鼓励和表扬:当孩子做得好时,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表扬。
这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并激励他们继续保持良好的行为。
6. 适当的惩罚:当孩子做错事时,适当的惩罚是必要的。
但是,惩罚应该是合理的,并且与错误行为相匹配。
7. 培养责任感:让孩子参与家庭事务,做一些适合他们年龄的家务,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独立性。
8. 教育情绪管理:教会孩子如何识别和管理自己的情绪,这是他们社交技能发展的重要部分。
9. 尊重孩子的个性: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特长。
10. 提供学习机会:通过阅读、旅行、参与社区活动等方式,为孩子提供学习新知识和技能的机会。
11. 设定合理的期望:家长应该设定合理的期望值,既不过高也不过低,以避免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压力。
12. 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注意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
家庭教育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需要家长的耐心和智慧。
通过上述方法,家长可以更有效地管教孩子,帮助他们成长为健康、快乐和有责任感的个体。
记住,家庭教育不仅仅是管教,更是爱的传递和价值观的培养。
家庭教育的焦点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解决冲突能力
家庭教育的焦点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解决冲突能力家庭教育的焦点: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解决冲突能力在现代社会中,家庭教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个完整的家庭教育过程不仅需要父母对孩子进行言传身教,还需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解决冲突能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家庭教育中注重这些方面的培养,以帮助孩子全面发展。
一、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孩子具备了自我管理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和独立生活。
下面是一些培养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方法。
1. 确立规矩和纪律家庭中应该有一套明确的规矩和纪律,要求每个家庭成员遵守。
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商讨制定这些规矩,并向他们解释规矩的重要性。
通过遵守规矩,孩子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行为和时间。
2.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父母应该给孩子一些合适的责任,例如整理自己的房间、照顾宠物等。
通过完成这些责任,孩子能够学会管理自己的事务,并培养责任感。
3. 鼓励孩子自主完成任务家长在给孩子布置任务时,可以逐渐增加他们的自主权。
通过让孩子自主决定完成任务的时间和方式,鼓励他们学会规划和管理自己的时间。
4. 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是自我管理能力的基础。
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习惯,如定期锻炼、早睡早起等。
这些习惯将有助于孩子塑造自己的行为模式并掌控自己的生活。
二、培养孩子的解决冲突能力在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中,解决冲突是必不可少的技能。
培养孩子的解决冲突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他人、与他人和平相处。
以下是一些培养孩子解决冲突能力的方法。
1. 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他们应该以身作则,展示良好的解决冲突的方式。
通过在家庭中展示尊重、倾听和妥协,父母能够教会孩子正确地解决冲突。
2. 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沟通是解决冲突的关键。
父母可以通过与孩子的日常对话中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来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
同时,还可以教给孩子有效的表达方式,例如使用我语气和积极的语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教育之勇于管教
“棍棒底下出孝子”,虽然已经迈入21世纪,在中国的许多家庭仍在奉行这样的教子原则。
薛女士是一个7岁男孩的母亲,她说:“我的孩子在4岁之前,接受的是严父严格的棍棒底下出孝子,那真是非常严厉的惩罚。
如此持续几年后,我们认识到我们错了,认识到应该给孩子理解和尊重,结果逐渐演变成我这个慈母的溺爱,现在我们意识到我们又错了,小家伙现在造次得厉害。
”
“薛女士的经历并不是个案。
正如美国头号心理学专家、美国最高家庭顾问杜布森所言,许多年来,关于管教孩子的方法和原则一直广受争议,心理学家、儿科医师、大学教授都在纷纷告诫父母该如何正确地养育孩子。
遗憾的是,这些专家的意见常常相互矛盾,从而使父母在这个关键问题上不仅得不到帮助,反而陷入更大的困惑。
或许,这就是育儿原则经常在严酷管教和纵容溺爱之间来回摇摆的原因。
”北京关爱家庭中心创办人、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理事钱红林说。
严酷管教和纵容溺爱,会给家庭埋下悲剧的种子。
钱红林说,如果灭门案疑犯李磊所言属实,那么他可能就是过于严苛的管教和压抑的家庭环境所产生的悲剧人物。
“严酷的管教没有爱的表达,时常是父母情绪失控下的痛骂和暴打,令孩子屈辱、恐惧、愤怒,其后果是引发孩子的仇恨
和暴力。
” 另一方面,有的父母认为孩子不需要管教,任其发展,相信终有一天,孩子会良心发现,转而尊重父母并拥有良好的品格。
结果奇迹没有出现,在纵容和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往往不守规则、不善与人交往、品行不健全、不会感恩。
首都师范大学李文道博士说:“湖北针对少年犯的一项调查表明,44%的少年犯来自溺爱型家庭,只有4%的少年犯来自民主型家庭。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溺爱与犯罪的关联性最高。
”
严苛的管教和放纵有时会在一个家庭和未成年人身上交替出现,特别是未成年人进入青春期之后,父母往往会由于对子女表现的失望,从放纵进入过严的管束,或由于再也无力管教而放手不管,那就会出现双重悲剧。
“勇于管教”的概念出自美国心理学家杜布森博士的《勇于管教》一书,该书的第一版写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当时西方文化正处于20世纪20年代之后逐渐对传统失去信赖,转而依赖专家的时代,在育儿领域,传统的育儿原则被漠视,而诸如行为学家华生的“不能对孩子表现出亲情”、伍德华特博士的“容许孩子挑衅,无需父母干涉孩子长大后也会有一副好品行”等育儿原则在美国父母中流行,父母的育儿原则常在严酷管教和纵容两极之间摇摆,给众多青少年留下性格创伤。
《勇于管教》一书的出版,在美国父母中引起强烈反响,到20世纪末修改后再版,共发行300多万册,影响了众多美国家庭。
专家们认为,与美国上世纪70年代的情形比照,“勇于管教”在当代中国社会也意义重大。
“让我们看看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只要打开电脑,各种诱惑扑面而来,而孩子们的分辨能力并不高,网络游戏天天想着让孩子们如何入迷……这样一个时代,不勇于管教,就是放弃了做
父母、做老师的责任。
“李文道博士说。
”中国目前大部分都是‘六一’儿童,在6个长辈的宠爱中长大的孩子,对其如何教育在历史中鲜有经验可循。
我们有时不是不愿管教孩子,而是不知如何管教孩子,这实在是一个革命性的过程。
国家的未来在下一代,如果一个孩子小时候敢打父母,长大后他必然会不尊重法制,我们不能培养出自私和以自我为中心的下一代,这是中国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在此情形下,重提勇于管教,意义非同寻常。
“来自台湾,曾任教美国公立小学的哥伦比亚大学生教育学硕士陈黄怡文说。
专家们认为,杜布森博士40年来倡导的“勇于管教的五个原则”值得中国父母借鉴。
“五个原则是:第一、培养孩子对父母的尊重,第二、最好的沟通机会通常在管教之后,第三、避免喋喋不休的唠叨,第四、不要让孩子陷入物质享受,第五、在爱与管教中建立平衡。
”钱红林介绍说,“杜布森博士认为,其中,培养孩子对父母的尊重是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原则。
这不是为了满
足父母的自尊,而是因为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会为日后孩子对其他人的态度打下基础。
孩子早期对父母权威的看法,将成为他以后对学校管理者、执法人员、雇主以及其他共同生活工作的人的态度的基础。
另一个方面,如果一个孩子在15岁之前,经常违抗父母、嘲弄父母的权威,那么,当孩子步入青春期时,他会对父母希望他接受的价值观和信仰嗤之以鼻。
如果父母不值得尊重,那么,道德、国家、价值观和信仰都不值得尊重。
”
“当然,杜布森博士认为,尊重必须是双方的,父母应当小心保护孩子的自尊,永远不要贬低他们,嘲笑他们,或是令他们在朋友面前难堪。
管教不是不加辨析地对孩子进行管制,而需要父母判断孩子不受欢迎的行为是否是对父母权威的公然挑战,当父母设立了界限,如要求2岁孩子‘不能独自穿马路’,要求10岁的孩子‘上网须有时间限制,且有内容限制’,17岁的孩子‘男女同学约会须遵守晚八点前回家、不可发生性行为’,他们还公然违抗后,父母必须根据结果来决定采取何种形式的管教措施。
”
针对杜布森博士提出的罚站、掐脖子后的一块肉、打屁股等管教措施,“究竟能不能打孩子”成为与会专家和受邀家长们讨论的热点。
“打与不打,不是症结,为什么打,才是关键。
很多人在管教孩子的时候,没有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结果将打孩子演变成了情绪发泄,有一个父亲竟然能连续1
个小时对孩子拳打脚踢,这不是管教。
正如杜布森博士所强调的,管教是以爱为前提的,如果心中有爱,绝不会不停地打孩子一个小时。
”陈黄怡文说。
“体罚必须在爱与管教的平衡间进行,其中有八个原则必须掌握:第一,要在私下场合;第二,要有年龄限制,不宜对18个月之前和10岁之后的孩子体罚;第三,体罚前先说清道理和规则,不能看到孩子出了错,不由分说就是一顿打;第四,家长要冷静,尤其不能在怒气之中;第五,理由要对,只有在孩子明知故犯、公然向父母挑战时才施行体罚;第六,不要直接用手,因为手是用来表达爱的,用一个小竹板,打一下脂肪比较厚的屁股,不会造成太大的伤害,还能达到管教的效果;第七,体罚之后要有和解、接纳、教导和甜蜜的拥抱;第八,把握好‘在爱与管教中建立平衡’这一原则。
”钱红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