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岳麓版必修三 第7课 汉字与书法 教案 (1)

合集下载

第7课汉字与书法学案(岳麓必修3)1

第7课汉字与书法学案(岳麓必修3)1

第7课汉字与书法【本课导读】从史前陶器上的刻画符号,到甲骨、青铜器上的铭文,铸连成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秦朝“书同文”,小篆成为各地不同民族共享同一文化的工具;汉隶的古朴凝重、魏碑的挺拔有力,是时代在书法艺术上的投影;草书的飞舞飘逸、楷书的从容工稳,或体现了艺术家的狂放不羁,或表现出文化的稳固和有序。

【课标解析】《课程标准》要求:概述汉字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重点:汉字、书法和篆刻的发展历程难点:书法艺术的特点与历史特征的关系【自主学习】一、汉字发展历程1、文字发明的意义:是人类发展史上石破天惊的大事,它将人们的思维、语言、经验以及记录下来,使文化得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汉字的起源:是在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出现的_____。

3、汉字趋于成熟阶段(1)距今约3000多年的_____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汉字。

(2)商周时期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___。

4、汉字的统一(“书同文”)(1)原因:①春秋战国时期,汉字的使用更为广泛和频繁②各诸侯国对汉字任意减省笔画、紊乱偏旁,造成异体杂出、一字多形等混乱状况,削弱了汉字的_______,不利于_______。

(2)概况:秦统一时,秦始皇推行______,以秦国的____为基础,统一全国文字,并创立___新字体。

(3)意义:文字的统一,有利于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有利于形成国家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共同的民族文化心理,从而对。

注意演变: 刻画符号—文字—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总趋势:由繁到简二、书艺历程(一)、书法成为艺术的条件:(1)汉字字形丰富,数量庞大(基础)(2)知识群体的形成(动力)(二)、特征:(1)以笔墨和线条的,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志趣。

(2)汉字的书法通过的布局,同时将绘画艺术的情景美和书写的美容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表现的独特的艺术。

(P32末段)(三)、发展历程1.秦汉——自发阶段:①秦小篆和汉隶都具有书法的美感,但多重实用;②秦小篆______,_____;汉隶________,________。

必修三第二单元第7课《汉字与书法》优秀教案(4页)

必修三第二单元第7课《汉字与书法》优秀教案(4页)

《汉字与书法》教案【教材分析】本课属于岳麓版必修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的第一课,具有开篇点题的作用。

本课的主题线索是:汉字是一种独特的表意文字,并衍生出独特的东方书法、篆刻艺术。

第一目“从汉字的起源到“书同文”,讲述汉字的演变及对组字方法与规律的理论总结,重点交代了秦始皇推行“书同文”。

第二目“书艺历程”,讲述了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的条件及时代风貌对书法艺术的影响。

第三目“印宗秦汉”,讲述我国古代篆刻艺术的成就,相对本课主题属于次要内容。

【学情分析】汉字与我们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汉字的历史能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

但学生对汉字衍生出来的书法与篆刻艺术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对于其精髓却未能把握,尤其是如何把对书法艺术的鉴赏放到具体的历史背景下分析体会有一定难度。

因此,根据学生原有知识储备的实际情况,本课通过展示生动丰富的文字、图片等材料,使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感知汉字发展史的同时,提高学生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形成“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集中反映”的历史观。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掌握文字的发展演变历程;掌握书艺的发展历程以及书法艺术形成和发展的条件、原因;了解篆刻艺术的发展概况。

二、过程与方法在欣赏各种书体和篆刻书法作品的同时,学会辨认中国各种书体,识别中国名家的主要作品,并说出中国书艺的主要历程,从历史角度赏析名人作品;将书法放在时代大背景下进行思考,分析时代变迁对书法风格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书法和篆刻作品、理解书法、篆刻的艺术特征,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并从中领悟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底蕴,体会祖国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

【教学重点】汉字、书法的发展历程。

【教学难点】书法艺术的特点与历史特征的关系。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展示、教材阅读、制作表格使学生掌握。

通过设置情境与问题,学生自主探究知识。

【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文字,是人类记录语言、表情达意的图形符号。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第7课《汉字与书法》教案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第7课《汉字与书法》教案

第7课汉字与书法教学目标1.课标要求概述汉字的起源、演变过程,了解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2.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识记汉字的起源,成熟的标志,书法艺术产生的标志,不同时期代表的书法家,理解汉字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阅读图片、文字史料等,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培养学生初步掌握分析史料、论从史出的方法;通过开展书艺历程的小组研究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参与课堂的能力;通过对书法艺术特色与时代特征的联系的分析,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分析本质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成就,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以及传承传统文化的自觉性;通过学习,使学生在了解我国书法艺术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书法鉴赏水平。

教材分析文字的产生是人类文明史的里程碑,而汉字既是世界现有文字中历史最为久远的,也是使用人数最多的。

尤其是汉字以其构成上的特点孕育了中国古代异彩纷呈的书法艺术,它与绘画、文学、戏曲一起构成了特色鲜明的东方艺术。

本课是中国古代文艺长廊这一单元的开篇。

学好本课,将为学生学习其他中国古代艺术形式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分三方面内容。

第一目“从汉字起源到书同文”,讲述了汉字的演变及对组字方法与规律的理论总结,重点交代了秦始皇推行“书同文”。

第二目“书艺历程”,介绍了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的条件及时代风貌对书法艺术的影响。

第三目“篆刻”,简单介绍了篆刻的发展历程。

学情分析本课涉及的内容是学生在初中阶段接触过的知识,比较熟悉。

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困难的是如何理解书法艺术特色所反映出的时代特征,因此,可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程度和分析、整合能力。

本课内容较为直观,可以展示大量的图片,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感受、认识和理解。

教学重难点1.重点:书法艺术的演变历程。

处理方法:运用探究学习的方法,将学生分成小组,分别针对某个阶段的的书法成就,利用课前时间进行探究,了解书法家生平,鉴赏书法家作品,归纳艺术特色,分析艺术特色所反映的时代特征,并将探究结论在全班进行展示与交流。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第7课汉字与书法教案(1)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第7课汉字与书法教案(1)

教学设计第7课汉字与书法从容说课本课教材主要介绍了充满魅力的中国古代汉字与书法艺术、汉字的起源与演变、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和中国篆刻艺术的发展。

本课重点在于掌握中国汉字和书法的发展过程及发展规律,建议通过示例分析、层层设问的方法组织教学;本课难点在于时代变迁对书法艺术的影响,建议学生分组讨论,从分析不同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气等角度,去分析时代变迁对书法艺术的影响,可以赵佶的瘦金体为例。

教学重点 1.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

2.中国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3.中国篆刻艺术的发展特征。

教学难点分析时代变迁对书法艺术风格的影响。

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甲骨文等文字图片。

2.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的书法字帖、碑帖。

3.篆刻的图章。

课时安排 1课时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中国古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

2.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阶段及基本特征。

3.通过对中国古代汉字的演变过程的分析,培养从基本史实中探寻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

4.通过对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赏析,培养初步鉴赏书法艺术的能力,并从中探究出时代变迁对书法艺术风格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向学生展示甲骨文等文字的图片及书法碑帖,激发学生了解中国文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的兴趣。

2.让学生对比分析不同朝代书法家艺术风格的差异,使学生逐步感受到探究历史问题的乐趣,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并让学生联系“文如其人”的观点,探究时代变迁对书法艺术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艺术魅力。

2.认识到汉字是传承祖国悠久辉煌文明的载体,是祖国优秀文化传统的一部分,书法艺术则是中国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艺术成就,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文明的认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对祖国灿烂历史的自豪之情。

3.通过时代变迁对书法艺术风格的影响,让学生初步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哲学原理。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入一:展示西安碑林的碑帖和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的书法字帖,提问:很多同学都练过书法,对这些字帖都非常熟悉,那么你们知道中国的汉字是怎样产生的吗?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有些什么特点呢?导入二: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王小丫主持了一个“开心词典”的节目,在节目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参赛选手连一些基本的汉字都不会,我们有时真恨不能跑进电视去代他写,是吗?这说明我们今天全民学外语的时候,对自己的母语汉语的学习是多么薄弱啊!而如果问到汉字是怎样产生的,又经过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则恐怕更没有多少人能回答出来了。

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3课件:第7课 汉字与书法

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3课件:第7课 汉字与书法

1.理解掌握:知道 汉字产生演变的过 程;了解中国书法艺 术由自发艺术到自觉 艺术的发展历程。 2.综合运用:掌握中国 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 和发展脉络。运用唯 物史观分析不同时期 的艺术特色和时代特 征的关系。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当堂检测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从汉字起源到“书同文”
1.早期文字 (1)甲骨文:商代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 (2)金文:商周时期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自主思考为什么说甲骨文是一种成熟的文字? 提示:因为从文字结构和造字方法上看,甲骨文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上古文 字。甲骨文字形结构已出现了后世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 2.统一文字 (1)背景:①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对汉字任意减省笔画、紊乱偏旁,造成异体 杂出、一字多形等混乱状况。 ②秦灭六国后,国家实现了统一。 (2)概况:秦统一后,以秦国的小篆为基础,统一全国文字,后来书写简便的隶书也 得到推广。 (3)意义: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书法艺术特点与历史阶段特征的关系 (1)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对汉末社会危机进行深刻反省的同时,士人群体逐渐形成, 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己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这使书法艺术进 入自觉阶段。 (2)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治安定。当王朝鼎盛、社会走上正轨之时, 法度和规范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需要,颜真卿的书法便成为一种讲究法度和规范 的楷模。 (3)宋代重文,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样。这就使得书法艺术各具情态, 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 (4)明代社会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这使书法艺术更加强调个性化的创造。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当堂检测
汉字的演变
史料导入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 ——《尚书·多士》

第7课汉字与书法-岳麓书社版必修三 文明发展历程教案

第7课汉字与书法-岳麓书社版必修三 文明发展历程教案

第7课汉字与书法-岳麓书社版必修三文明发展历程教案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对中国汉字与书法的介绍,深入了解中国文明的发展历程,并培养学生欣赏、欣赏和欣赏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和文化素养。

二、知识点梳理1.中国汉字的起源、演变和发展–汉字起源和初步形成–谱系和字源学–甲骨文和金文–简化字和异体字2.中国书法的兴起和发展–书法的定义和分类–书法的历史演变–书法的艺术特点和表现形式–著名书法家和代表作品三、实践教学1. 教学内容和方式1.汉字起源和演变的讲解–让学生听讲解,图示或动画辅助说明2.制作甲骨文和金文–让学生制作甲骨文或铜器上的金文,以增加对汉字起源和演变的了解3.了解简化字和异体字–让学生学习简化字和异体字的差异,以明确中文语言文字发展的方向4.学习书法基础和练习书法–让学生学习书法基础知识,初步了解书法发展历程–让学生练习书法,提高他们的书法技能和欣赏能力2. 教学效果评估通过以下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 1.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课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考试能够检验学生对汉字起源、书法史和作品欣赏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3. 监督学生的书法练习和作品评审,以评估他们的书法水平和欣赏能力四、教学建议1.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教学时应注重对汉字的爱国教育和知识付费,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汉字和书法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宝藏,要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让学生积极参与,介绍相关书籍和古代典籍,给予市面上火热的“汉字学习”一些引导。

五、总结本课程通过展示中国汉字和书法的历史和文化,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

这将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我们希望学生成为汉字、书法和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7课《汉字与书法》教案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7课《汉字与书法》教案

《汉字与书法》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文字发明的作用及其发展历程(2)掌握汉字发展为书法的条件和书艺的发展历程(3)掌握篆刻艺术的发展历程(4)学会欣赏汉字独特的特征,能辨认中国各自书体,识别中国名家的主要作品,并说出中国书艺的主要历程,从历史角度赏析名人作品。

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通过对同一人物或作品的不同角度的探究,充分领略中国书法艺术的魅力。

(2)教师要帮助学生总结归纳汉字演变的基本脉络,归纳汉字由繁到简的总趋势,可采用师生对话的方式来完成。

(3)出示历代名书法家的作品画册,体会其不同的艺术韵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领悟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底蕴,体会祖国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

(2)通过汉字、书法、印章艺术的发展演变的学习,深刻认识伟大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汉字对中华文明的绵延不绝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此培养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感及提高艺术鉴赏力和内心修为。

重点与难点重点书法艺术的演变历程。

难点书法艺术的特点与历史特征的关系。

教学过程课堂导入北京奥运会会徽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含义,它将中国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印章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与体育运动特征结合起来,表达了13亿中国人民对于奥林匹克运动的美好憧憬和欢迎八方宾客的热情与真诚。

中国是汉字的王国。

在祖国大地上,我们到处都能见到汉字,汉字用各种表现形式发挥着它的装点美化作用;我们每一个人,也天天要接触汉字。

那么,中国的汉字到底有多少个呢?【板书】一、从汉字起源到“书同文”汉字的起源。

汉字源远流长。

它既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又是至今硕果仅存的一种方块表意文字。

早在六千多年前,原始社会晚期,汉民族先民在各种器物上刻画的符号,渐渐演变成为汉字。

汉字起源于图画,原始文字大多是象形字,是可读出来的图画,称为“文字图画”。

象形字越来越符号化,逐渐脱离画画,形成汉字。

汉字经历了怎样的演变?甲骨文(商代)——金文(商代)——籀文(商周)——(春秋战国)文字紊乱——(秦始皇)“书同文”:小篆、隶书——楷书汉字演变的基本脉络。

岳麓版必修三 学案 第7课_汉字与书法

岳麓版必修三 学案 第7课_汉字与书法

高二历史学案( 新授课 )课题:第7课汉字与书法主备人:审核人:使用时间班级姓名学号学案编号7【课程标准】概述汉字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课标解读】掌握汉字和绘画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历程:原始的刻画符号;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秦汉刻石;王羲之、张旭、怀素、欧阳询、柳公权、宋代四大家。

【课前预习案】一、从汉字起源到“书同文”1.汉字的起源与发展历程(1)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就出现了一些___________,这与后来的成熟文字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2)商周时期:商代的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商周时期出现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

(3)春秋战国:汉字的使用更为广泛和频繁,人们对文字的丰富、发展做了有益的尝试。

(4)秦朝时期:秦始皇推行“”,以小篆为基础,统一全国的文字,后推广书写简便的,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意义:它将人们的思维、语言、经验以及复杂的社会现象记录下来,使文化得以传播交流、世代传承。

二、书艺历程1.形成条件(1)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为富于个性化的艺术创造准备了很好的材料。

(2)动力: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成。

(3)文具: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文具的改进。

2.书法特点:以________________空间和_____________刚柔枯润来抒情达意,显现了_____________审美情趣。

3.发展历程①秦小篆_______________(1)实用性文字:②汉隶_________________(2)自觉的书法艺术:魏晋南北朝原因:①社会动荡、政治混乱,士人将自己的道德情操和理想融入绘画之中。

②佛道发展,文化多元。

③造纸术的传播,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

代表:东晋___________,其书法理论是。

(3)新的高峰:隋唐原因:唐代国家的统一,国势强盛,经济繁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空前兴盛,文化全面辉煌。

(岳麓版)大赛获奖教案 第7课 汉字和书法教案 岳麓版必修3

(岳麓版)大赛获奖教案 第7课 汉字和书法教案 岳麓版必修3

第7课汉字与书法课标要求概述汉字、绘画的起源、演变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教学目标基本知识:掌握文字发明的作用及其发展历程;掌握汉字发展为书法的条件和书艺的发展历程;掌握篆该艺术的发展历程。

能力与方法:学会欣赏汉字的独特的特征,能辨认中国各种书体,识别中国名家的主要作品,,并说出中国书艺的主要历程,从历史角度赏析名人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底蕴,体会祖国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书法艺术的演变历程。

难点:书法艺术的特点与历史特征的关系。

教学过程导入设计:请你猜一猜仓颉卖字——打一成语谜底“自作自受(售)”相传上古黄帝时,史官仓颉根据日月星辰、鸟兽足迹等自然景物创造了汉字。

仓颉造字虽只是传说,但据考证,仓颉可能是对汉字进行整理和规范的第一人。

讲授新课:平,他决定穿越时空,到历史的长河领略一下中国汉字与书法的奥妙无穷的魅力。

第一站新石器时代追寻原始汉字何处是?展示:马家窑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约4000--5000年)中发现的陶器刻符提问:图画是人类文字的共同起源。

看看世界上几种最古老的文字,你会发现它们的原始字形都是图画性的。

我们现在见到的这些符号就是原始汉字吗?第二站:晚清时期王明听说有人在中药里的有了惊世发现,发现了一种文字,你知道这种文字是什么吗?相传1899年,中国学者王懿荣在他吃的中药“龙骨”里发现了距今3千多年前的汉字-甲骨文。

距今约3000多年的商代甲骨文(用刀刻在龟甲、兽骨上面的文字),是迄今所知最古老的成熟汉字第三站:商周时期王明听说有一种文字被称为“铸造出来的文字”,这是什么文字?展示西周时期的铭文即“金文”:就是指铸在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

其形式要求庄严、稳重、端肃、有序、精美,以符合“藏礼于器”的礼仪文化的特点。

和甲骨文相比,脱去板滞,变化多样,更加丰富了第四站春秋战国时期王明发现这个时期文化繁荣,但文字也繁杂,各国的文字差异很大,就像古老的密码,很难破译。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第7课《汉字与书法》教学设计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第7课《汉字与书法》教学设计

第七课《汉字与书法》教学设计学校:韶关市第一中学学科:历史年级:高二级姓名:张艳文【所用教材】历史必修第三册,第二章一节32-35页出版社:岳麓书社【课程标准】概述汉字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教学目标】1、概述汉字的演变过程及演变特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探讨时代变迁对书法风格的影响,提高书法、篆刻艺术的审美素养。

2、通过阅读分析相关历史材料,知道汉字的演变与书法、篆刻艺术的发展历程,并认识到汉字演变与书法艺术发展的规律。

通过对书法与时代背景关系的探究,培养学生从基本史实中探寻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

3、认识到汉字和书法是祖国优秀文化传统的一部分,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热爱。

【教学重点】汉字的演变发展,书法艺术和篆刻艺术的发展历程。

【教学难点】汉字的演变规律,时代背景对书法艺术的影响,理解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关系。

【教学方法】讲述法;材料分析法;作品赏析法【课文核心知识】通过对课程标准的解读,本组把课文的核心知识理解为:一、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和它的书写特点。

二、了解中国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及它和时代风貌的关系。

【课文知识要点】一、汉字的演变和发展:1、发展历程: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行书、草书、楷书2、认识小篆和隶书的书写特点:(1) 小篆圆润纤细,布局均匀,富于图案美,多用于章刻;(2) 隶书雄放洒脱,浑厚深沉,横笔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二、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一) 书法艺术发展的条件1、单体汉字字形丰富、数量庞大;2、士人阶层的逐渐形成;3、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

(二)书法的发展历程1、秦汉为自发阶段(实用性为主),魏晋南北朝进入自觉阶段。

2、不同时期的书法大家和他们的艺术特点3、行书、草书、楷书的特点(1) 行书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

(2) 草书写意性发挥到极致,变化丰富,奔放跃动、狂放。

(3)楷书笔画祥备、结构严整,注重规范法度。

2016-2017学年岳麓版必修三 第7课 汉字与书法 学案 (1)

2016-2017学年岳麓版必修三 第7课 汉字与书法 学案 (1)

第7课汉字与书法【图片说史】毛泽东的书法——《长征》毛泽东以他那笔走龙蛇、恣肆雄浑的书法艺术,赋予了中国书法以全新的艺术风貌,将中国书法的社会功能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境地。

毛泽东书法艺术探其渊源,首先是他具有博大精深的国学传统基础和广泛的文化修养。

加之他多年操持笔墨,广收碑帖,博采众长。

然而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毛泽东具有一个伟大的革命家的胸襟。

这种精神气质上的东西在中国传统艺术特别是书法艺术中被称为“神”或“气”,它是比形式和技巧更为重要的因素。

【课标点击】概述汉字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知识梳理】清单一从汉字起源到“书同文”1.文字的起源与发展(1)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出现了一些①。

(2)商周时期:商代的②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商周时期出现铸在青铜器上的③________,西周晚期形成金文的标准字体④。

(3)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对汉字任意减省笔画、紊乱偏旁,造成混乱状况。

(4)秦朝时期:秦始皇推行“⑤”,以小篆为基础,统一全国的文字;推广书写简便的隶书。

文字的改革对⑥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清单二书艺历程1.书法艺术出现的原因和条件(1)单体汉字字形丰富、数量庞大,为富于个性化的艺术再创造提供了可能和前提;(2)具有艺术素养和精神追求的①的形成和壮大,是将汉字发展为书法艺术的动力。

2.特征:以笔墨黑白空间和线条的刚柔枯润,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志趣。

3.书法艺术的发展(1)秦汉——自发的书法艺术秦汉时期:秦小篆、汉隶已具有书法的美感,但大多为实用性文字。

(2)魏晋南北朝——自觉的书法艺术a.有利条件人们对汉末社会危机进行深刻反省;②___________逐渐形成,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③___________等文具的改进,为书法技巧创新提供了条件。

b.代表:④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3)隋唐——新的高峰隋唐一统,书法艺术也达到了新的高峰,既有张旭、⑤狂放不羁的草书,也出现了⑥、颜真卿、柳公权等注重规范法度的楷书,⑦也日趋成熟。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7课 汉字与书法学案 岳麓版必修3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7课 汉字与书法学案 岳麓版必修3

课题:书法---写字基本知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1、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2、了解钢笔的性能: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

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1、基本笔画包括: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姿势正确)4、运笔的技法: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

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四、作业: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我的思考: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

基本笔画书写是整个字书写的基础,必须认真书写。

课后反思:学生书写的姿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训练,基本笔画也要加强训练。

课题:书写练习1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2、使学生理解“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并用钢笔写出符合要求的的字。

重点:正确书写6个字。

难点: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

教学过程:一、小结课堂内容,评价上次作业。

二、讲解新课:1、检查学生书写姿势和执笔动作(要求做到“三个一”)。

2、书写方法是:写一个字看一眼黑板。

(老师读,学生读,加深理解。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第7课汉字与书法教案-精选教育文档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第7课汉字与书法教案-精选教育文档

汉字与书法(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掌握文字发明的作用及其发展历程;掌握汉字发展为书法的条件和书艺的发展历程;(二)过程与方法:学会欣赏汉字的独特的特征,能辨认中国各种书体,识别中国名家的主要作品,并说出中国书艺的主要历程,从历史角度赏析名人作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底蕴,体会祖国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

【教学重点】书法艺术的演变历程。

【教学难点】书法艺术的特点与历史阶段特征的关系。

【教材分析】本课主要讲述汉字与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第一目“从汉字的起源到“书同文”,讲述汉字的演变及对组字方法与规律的理论总结,重点交代了秦始皇推行“书同文”。

第二目“书艺历程”,讲述了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的条件及时代风貌对书法艺术的影响。

第三目“印宗秦汉”,讲述了秦印汉印的特点、地位及明清篆刻艺术的成就。

篆刻艺术相对本课主题属于次要内容,可让学生课后自学。

贯穿本课的主题线索是:汉字是一种独特的表意文字,并衍生出独特的东方书法、篆刻艺术。

【学情分析】中国的汉字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既熟悉又陌生的汉字的历史能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

而且,学生对书法作品有所了解,但对汉字书法与篆刻之美的领略还较停留在表面,对于其精髓却未能把握,尤其是如何把对书法艺术的鉴赏放到具体的历史背景下分析体会有一定难度。

因此,根据学生原有知识储备的实际情况,本课通过展示生动丰富的文字、图片等材料,采用提问引导、问题探究等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感知历史的同时,形成“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集中反映”的历史观。

【新课导入】5分钟课件展示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

提问:这幅图展示的是什么?能读懂其中蕴藏的文化涵义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说明)它将中国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书法和印章等艺术形式与体育运动特征结合起来。

中国印:似印非印,似“京”非“京”,潇洒飘逸,充满张力,它是有着中国气派、中国精神、中国神韵的中国汉文化的符号;字体采用了汉简的风格,将汉简中的笔画和韵味有机的融入其中,自然、简洁、流畅,与会徽图形和奥运五环浑然一体,风格协调。

汉字与书法教学设计

汉字与书法教学设计

岳麓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三第7课汉字与书法课标要求:概述汉字的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教学目标:学生掌握汉字的起源、演变和各种字体的基本特征,认识汉字是古代先民观察自然、生活并与思维结合的产物,体现了高度的想象力和创造智慧;掌握书法艺术的发展脉络,比较和欣赏历代书法名篇,结合历史时代特点和书法家的个性特征、品德精神等品读书法作品,感受书法艺术之魅力,培养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认识汉字、书法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书法艺术是技艺、才学、品德等的综合体现,领悟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综合性和深厚底蕴。

教学重点: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法基本特征、发展脉络。

教学难点:书法的基本特征;以及书法特征与时代和书者个人之间的关系。

历史核心素养培养:1、时空观念课堂通过颜真卿盛唐时期和安史之乱时期书法作品不同的面貌的展现和分析,让学生体会唐朝由盛转衰对人的影响;历代书法家风格与时代因素之间的联系,书法作品打下时代的烙印。

培养学生将重大历史事件置于具体的时空框架下解读的素养。

2、史料实证课堂总共采用6段材料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用史料实证的方法分析秦统一文字的历史意义、颜真卿书法风格的形成原因;感知史料是我们评价历史人物分析历史现象的与历史事件的基石。

3、历史理解注重学生方法的引导,针对很多同学觉得书法很好,却欣赏不进去的现状,我们从时代背景、情感、书写风格入手开始解析,形成“书法——其字,其时,其情,书者其人”的方法来赏析书法作品,既突破了难点又提升了学生的思维高度。

4、历史价值观----家国情怀通过赏析颜真卿的《祭侄稿》看到对亲人的思念、对国贼的痛恨和人民深层的爱恋浓浓的家国情怀,感染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民族认同感和普世精神的形成。

5、活动参与课堂最后以书写校训“公正诚朴”为结尾,用实际行动感受书法之美和传统文化艺术深厚的底蕴,并为之骄傲和自豪,形成守护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必修三第二单元第7课《汉字与书法》教学设计

必修三第二单元第7课《汉字与书法》教学设计

岳麓版历史教材必修三第7课《汉字与书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汉字的演变,了解汉字的实用性和艺术性两种特性,尤其是汉字构成的独具民族风格的书法篆刻艺术;知道书法的发展历程以及时代风貌对书法艺术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讲述法、图势法以及讨论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书法、篆刻作为艺术的特征、审美情趣和民族风格;通过欣赏书法和篆刻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领悟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底蕴,体会祖国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教材分析本课主要讲述汉字与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第一目“从汉字的起源到“书同文”,讲述汉字的演变及规律的理论总结,重点交代了秦始皇推行“书同文”。

第二目“书艺历程”,讲述了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的条件及时代风貌对书法艺术的影响。

第三目“印宗秦汉”,讲述了秦印汉印的特点、地位及明清篆刻艺术的成就。

篆刻艺术相对本课主题属于次要内容。

贯穿本课的主题线索是:汉字是一种独特的表意文字,并衍生出独特的东方书法、篆刻艺术。

教学重点:汉字的发展、书艺的发展历程和篆刻的发展历程。

教学难点:书法艺术的特点与历史特征的关系。

教学方式: 讲述法、图示法、讨论法课时安排为1课时。

三、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观看2012年中国形象宣传片《汉字》视频师:刚才播放的是2012年中国投放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的中国形象宣传片《汉字》,3分钟的时间不长,但是却能让那个更多的人知道我们中国汉字及其传统文化,让汉字文化魅力绽放海外。

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责任去传承汉字文化,所以我们更得进一步对汉字文化及其历史有进一步了解,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掌握的内容。

(设计意图:用这种方式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

汉字时刻在冷静地叙述中国漫长崎岖凤凰涅槃的历史,记录着令中华儿女自豪而又痛心的反思历程。

汉字是贯穿古今风雨中的一件中国独有的国宝。

它的命运折射出中国的起伏兴衰,它顽强的生命力则反映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第7课《汉字与书法》教学设计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第7课《汉字与书法》教学设计

第七课《汉字与书法》教学设计学校:韶关市第一中学学科:历史年级:高二级姓名:张艳文【所用教材】历史必修第三册,第二章一节32-35页出版社:岳麓书社【课程标准】概述汉字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教学目标】1、概述汉字的演变过程及演变特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探讨时代变迁对书法风格的影响,提高书法、篆刻艺术的审美素养。

2、通过阅读分析相关历史材料,知道汉字的演变与书法、篆刻艺术的发展历程,并认识到汉字演变与书法艺术发展的规律。

通过对书法与时代背景关系的探究,培养学生从基本史实中探寻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

3、认识到汉字和书法是祖国优秀文化传统的一部分,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热爱。

【教学重点】汉字的演变发展,书法艺术和篆刻艺术的发展历程。

【教学难点】汉字的演变规律,时代背景对书法艺术的影响,理解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关系。

【教学方法】讲述法;材料分析法;作品赏析法【课文核心知识】通过对课程标准的解读,本组把课文的核心知识理解为:一、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和它的书写特点。

二、了解中国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及它和时代风貌的关系。

【课文知识要点】一、汉字的演变和发展:1、发展历程: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行书、草书、楷书2、认识小篆和隶书的书写特点:(1) 小篆圆润纤细,布局均匀,富于图案美,多用于章刻;(2) 隶书雄放洒脱,浑厚深沉,横笔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二、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一) 书法艺术发展的条件1、单体汉字字形丰富、数量庞大;2、士人阶层的逐渐形成;3、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

(二)书法的发展历程1、秦汉为自发阶段(实用性为主),魏晋南北朝进入自觉阶段。

2、不同时期的书法大家和他们的艺术特点3、行书、草书、楷书的特点(1) 行书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

(2) 草书写意性发挥到极致,变化丰富,奔放跃动、狂放。

(3) 楷书笔画祥备、结构严整,注重规范法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课汉字与书法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了解汉字的实用性和艺术性两种特性,尤其是汉字构成的独具民族风格的书法篆刻艺术。

要求学生掌握汉字起源和发展演变大体进程的事实;在欣赏异彩纷呈的篆刻书法作品的同时,将书法放在时代大背景下进行思考,分析时代变迁对书法风格的影响;理解书法、篆刻作为艺术的特征、审美情趣和民族风格;通过欣赏书法和篆刻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教学重点:汉字、书法和篆刻的发展历程
教学难点:书法艺术的特点与历史特征的关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假设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没有文字的社会,那么你觉得自己的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无法清楚地知道历史上发生的事情,不能看书,无法与好友书信交流等)——文字的重要性便从我们这些小而重要的身边事情中体现出来。

一、文字的发展历程
文字以一定的可视符号系统,将人们的社会生活经验、情感、语言、思想等记录下来,并大大突破了口头语言的时间、空间限制,使人类文化得以在空间上传播交流和在时间上世代传承,对人类社会文化的积累和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中国古代有“仓颉造字”的传说,据说仓颉发明文字的时候,“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天下起了谷子,鬼在夜里哭泣,龙藏了起来)。

指导学生阅读课后【解析与探究】——许慎认为是仓颉造字;康有为认为结绳记事精致细密,应为女子;丁山和鲁迅认为文字是古代劳动人们日常生活的创造。

中国古代长期流传的“仓颉造字”的传说,反映古人对文字发明的重大意义的认识和体验。

但事实上文字决不是仓颉一个人所能独创,而是在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有文字记事的时候,人们在集体生产劳动过程中经过观察自然的事物,并根据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而创制出来的。

汉字是个庞大繁复的体系,不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改造是不能创制成功的。

请同学们浏览第一部分的内容思考一下:新石器时代、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和秦朝四个阶段文字的发展情况。

1、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刻画符号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插图:《半坡遗址陶器上的符号》和《大汶口文化陶器上的符号》——初步具备了文字的雏形。

2、商周时期——甲骨文、金文、籀文(大篆)
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汉字是甲骨文(教材插图:《商代甲骨文》)。

甲骨文又称“卜辞”或“殷墟文字”等,是指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随着商朝的灭亡和商都变成废墟而长期埋没于地下,后世当地居民耕田于此,时有发现,并把它当作“龙骨”卖给药材商店。

直到1899年才被王懿荣发现,得知是殷墟遗物。

经过多次发掘,至今出土的甲骨已达十多万片。

甲骨文中有象形字、形声字和会意字等(举例:日、河、明、十二生肖图)商周时期浇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金文”。

金文始于商代,盛行于两周。

西周晚期,一位史官对汉字进行系统地整理,形成了金文的标准字体——“籀文”即大篆。

(教材插图:《西周散氏盘铭文》)籀文的特点:笔画匀称,行款整齐,有了较为固定的结构。

3、春秋战国时期——文字混乱
指导阅读《马和安》图:战国七雄的“马”、“安”字有七种写法。

从这个图中可以看出春秋战国时期文字的混乱状况,文字的混乱削弱了汉字的交流功能,不利于文化的发展和生产的进步。

基于这样的原因,到秦统一时,秦始皇实行统一文字的政策。

4、秦朝——小篆、隶书
阅读“书同文字”的内容。

秦始皇以小篆为基础,统一全国文字,后又推广书写简便的隶书。

据载,隶书是程邈改造的,因程邈当时获罪入狱,而秦时称罪徒为“隶”,所以便将程邈改造后的文字称为隶书。

秦朝以后,文字继续发展,出现了楷书、行书、草书等汉字形体。

其演变总趋势由繁到简,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

二、书法艺术
与其它文字不同,汉字不光具有使用价值,还极具美感,从而形成了东方独有的书法艺术。

1、出现的原因及特征
①单体汉字字形丰富、数量庞大、线条多变为富于个性化的艺术再创造提供了可能性和前提条件;
②具有艺术素养和精神追求的知识群体的形成和壮大,则为发展汉字书法艺术提供了人力准备,这也是书法艺术不断推陈出新、异彩纷呈的动力。

特征——以笔墨黑白空间和线条的刚柔枯润,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志趣。

2、书法艺术发展历程
(1).秦汉——自发阶段(实用性为主)
秦汉时期书法艺术处于自发阶段,这个时期秦小篆汉隶的特点(结合地图册中秦《泰山刻石》和汉《石门颂》思考):秦小篆圆润纤细,布局均匀;汉承秦隶,但汉隶雄放洒脱,浑厚深沉。

由于秦时刚统一文字,所以当时文字比较重视实用性。

书法进入自觉阶段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书法进入自觉阶段后,其发展情况怎样?请同学们阅读书中相关内容,完成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朝代更替频繁。

在对社会危机反省的同时形成一个特立独行士人群体,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也为书法艺术的发展提供条件。

这个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是“书圣”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地图册中插图),具有飘逸飞扬、虚玄灵动的特点。

⑴社会危机及文具的改进⑵王羲之⑶虚玄灵动
(3).隋唐——新的高峰(书法理论日趋成熟)
这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书法名家有张旭、怀素、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

教材插图《张旭草书》和颜真卿《多宝塔碑》:张旭的草书较为张扬个性、意绪狂放,怀素继承了张旭的草法,把草书艺术推向了高峰。

颜真卿的楷书端庄浑厚、雍容大度,柳公权的楷书则是遒劲森严、另创新意。

较之颜体,柳体则稍清瘦,故有“颜筋柳骨”之称。

为什么唐代会有这种不拘一格的书法风格?它与什么有密切关系?(时代风貌)当时的时代风貌:国家一统,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思想开放,兼收并蓄,整个社会充满活力,
激荡着一种进取精神,书法也体现出大国盛世气象。

⑷盛世气象⑸张旭、怀素⑹狂放不羁⑺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⑻注重规范法度
(4).宋代——有意无法
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样,崇文风气浓厚,又因当时理学的发展,使人们在文艺审美上也出现了新的特点:强调表现心境和意趣。

这个时期的代表有“宋四家”,即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地图册中苏轼、黄庭坚的书法作品)
苏轼——豪放逸丽,追求自然
黄庭坚——入古出新,用笔锋利,给人以强烈的节奏感
米芾——善写行书,笔力爽利而沉着
蔡襄——落笔精丽,使人心醉
宋四家中,苏、黄、米都以行草、行楷见长,而蔡襄喜欢写规规矩矩的楷书。

⑼社会生活丰富多彩⑽宋四家⑾有意无法
(5).明代——个性化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书法呈现平民化、世俗化、个性化趋势,较有代表性的人物:祝枝山、文徵明(教材插图)。

祝枝山书法潇洒风流,如斜雨疾风;文徵明书法温柔婉约,如春日柳莺。

书法作品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一定时期的文化总是一定时期社会存在的反映。

⑿社会平民化、世俗化⒀祝枝山、文徵明⒁强调个性化
三、篆刻艺术的发展
汉字可赏,不仅表现在书法艺术上,还表现在篆刻艺术上。

篆刻:即是用篆书刻成的印章,是一种实用艺术品。

1、秦汉:标志性时期
秦汉篆刻的特点:
秦印——雍容大度,精致不拘,以小篆为主
汉印——方正质朴,端庄豪放,以小篆为基础,又融合了隶书的风格
2、明中叶以后:成为独立艺术
虽然秦汉篆刻可算后世篆刻艺术的“宗师”,但此时篆刻却还未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

宋元以后,书画家开始用印章来给书画作品加印,但篆刻还没有从它的实用功能中分离出来——直至明中叶以后,以文彭等人为代表,篆刻才和书法、绘画一样成为一种专门的艺术门类。

课堂小结:
本课主要讲述的是汉字、书法和篆刻的发展历程。

汉字形体演变的序列是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在隶楷阶段,出现草书和行书。

汉字的演变总趋势是由繁到简,其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

书法艺术经历从秦汉到明清各个阶段的发展,秦汉时期的书法大多还是实用性文字,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艺术进入自觉阶段,隋唐时期达到新的高峰,宋代的书法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明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书法呈现平民化、世俗化、个性化趋势。

秦汉时代是篆刻的标志性时期,但这时还未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直至明中叶以后,篆刻才和书法、绘画一起成为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