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学大纲-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71f29e649649b6648d747d5.png)
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
目录
《电子商务》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 1 《电子商务安全与风险管理》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 6 《电子商务概论》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 9 《电子商务系统开发》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 16 《管理定量分析》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 21 《管理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 26 《国际贸易结算》课内实践大纲 …………………………………………………………… 28 《国际贸易实务》课内实践大纲 …………………………………………………………… 30 《国贸实训》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 32 《酒店管理》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 34 《旅行社管理》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 37 《企业电子商务管理》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 42 《企业生产运作》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 44 《企业物流管理》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 46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49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51 《人员测评》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 54 《商品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 58 《商务智能》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 68 《市场营销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 71 《网络程序设计》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 73 《网络营销》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 77 《网上支付与结算》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 81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物流管理专业)…………………………… 84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非物流管理专业)…………………………… 86 《现代物流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 91 《营销模拟》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 94 《质量管理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97 电子商务实验室主要实验项目一览表 ……………………………………………………… 99 综合模拟实验室主要实验项目一览表(一) ……………………………………………… 100 综合模拟实验室主要实验项目一览表(二) ……………………………………………… 101 现代物流实验室主要实验项目一览表 …………………………………………………… 102 商品学技术学主要实验项目一览表 ……………………………………………………… 103
员工招聘与甄选介绍
![员工招聘与甄选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c6a8ccc4aeaad1f346933fa0.png)
员工招聘与甄选一、课程说明本课程系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MBA、硕士研究生及本科生的必修课程。
先修课程:管理学二、教学大纲任课教师:陈恒学时:30学时1、本模块内容简介招聘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功和入门关,从某种意义而言,招聘的质量直接决定了人力资源的素质,招聘管理的能力极大地反映了企业经营管理的水平。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了解招聘的渠道、方法,了解面试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明确几种主要的甄选方法,了解面试甄选的工作程序和技巧。
2、目标与收益(1)本课程的目标是:介绍员工招聘和录用的基本方法和程序步骤,了解招聘录用的复杂性,能够设计结构化面试方案。
(2)本课程结束后,学员收益:了解员工招聘和录用的基本方法和程序步骤。
了解招聘的渠道、当前招聘工作的新趋势分析和理解组织筛选标准,掌握筛选的策略种类,明确几种主要的筛选方法的特点、优点和局限性,能够设计结构化面试方案,了解面试筛选方法的工作程序、常见错误类型和技巧。
3、内容安排4、教与学的策略(本课程的特点)※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必不可少的核心环节,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注重理论、实践和管理艺术的有机结合。
※讲解:对于相关内容框架和知识点采用课堂讲授方式,让学员对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小组讨论:允许个人在小组内相互探讨问题、提出及解决问题;同时,小组讨论又是一种概括该堂课程要点及实现目标的手段。
※案例分析:就是将案例作为教学工具,给参与者提供机会,让其设身处地体验决策人所面临的问题,同时进行探索、分析、讨论,然后作出决定的方法。
※角色扮演:按照案例或者脚本的形式给予参与者不同的角色,让其扮演,从而实现教学目的。
扮演的过程可以重复并在其后对扮演的角色进行分析讨论。
通过角色扮演可以锻炼参与者的行为方式,为即将担当的角色可能产生的问题做准备。
通过对发生的事件所遇到的难题的分析,可以使参与者学会怎样用更好的方式处理问题。
ⅩⅩⅩⅩ课程教学大纲
![ⅩⅩⅩⅩ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ef3eddf102de2bd960588ff.png)
“管理学(经济类)”课程教学大纲教研室主任:王艳执笔人:任仲芳一、课程基本信息开课单位:经济学院课程名称:管理学(经济类)课程编号: 202010英文名称: Management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总学时:54 理论学时:54 实验学时:0学分:3开设专业:经济学、贸易经济先修课程:经济学、数学二、课程任务目标(一)课程任务本课程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科基础必修课程。
本课程在对管理、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管理学形成和发展,以及主要管理流派理论讨论基础上,围绕计划、组织、激励、领导、控制等管理职能,分别阐明各职能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目的与一般方法等。
目的在于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人类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
(二)课程目标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1、初步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管理思想和管理的基本职能及应用方法;2、能够认识管理活动的各项职能和管理活动的各种规律,并能运用所学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3、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一)理论教学的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第一节管理活动1、理解:管理的定义,管理的五种职能,管理者所扮演的三大类角色,管理者所应具备的三大技能;2、了解:各种管理定义的联系与区别,各种管理职能的具体含义及相互关系;3、掌握:学会对身边的管理者能否胜任其工作指出判断,学会对所熟悉的组织可能遇到的有些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合理思路。
第二节中外早期管理思想1、了解: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观点和经济人观点,科学管理制度的早期探索,马萨诸塞车祸与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欧文的管理思想。
第三节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了解:数量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理论的基本观点,管理理论的新发展;2、理解: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组织管理理论的基本特点及其代表人物亨利·法约尔、马克斯·韦伯和切斯特·Z·巴纳德的主要贡献,梅奥及其领导的霍桑试验的基本内容和结论,行为管理理论的特点。
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c06a640227916888586d73c.png)
《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工程经济学/Engineering Economic Analysis课程代码:030202学时:48 学分:3 讲课学时:46 上机/实验学时:0 考核方式:考查先修课程:经济学、高等数学适用专业:管理学院各专业开课院系:管理学院投资金融系教材:《财产保险》,郝演苏主编,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主要参考书:1 《风险管理与保险》(美)特瑞斯.普雷切特等著,孙祁祥等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2 《财产保险》王绪谨、乔林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技术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理论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研究技术领域经济问题和经济规律,研究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是研究技术领域内资源的最佳配置,寻找技术与经济的最佳结合以求可持续发展的科学。
本课程从经济性评价的基本要素入手,系统介绍技术经济评价的基本方法及其应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及程序、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评价的重要意义及基本理论体系、价值工程分析的基本过程、设备更新与租赁决策的主要研究方法以及技术创新理论体系的建立及应用等等,上述研究内容对国民经济的各部门、各个专业领域经济活动的效益以及非经济活动领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分析评价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掌握资金等值计算、财务评价及国民经济评价以及不同类型备选方案评价的基本方法。
掌握可行性研究的程序、价值工程分析过程,了解技术创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章导论第一节技术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技术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第三节技术经济学的特点第四节技术经济学研究的一般步骤第五节技术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理解技术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掌握技术经济学研究内容,掌握技术经济分析的一般过程,从工程人员肩负的技术使命、经济使命、社会使命出发理解学习技术经济知识的重要性第二章经济性评价要素第一节经济效果第二节投资概述第三节费用与成本第四节价格第五节销售收入与利润第六节税收与税金第三章资金时间价值及其等值计算第一节资金时间价值的概述第二节资金的等值计算第三节资金等值计算的应用举例第四节通货膨胀下的资金时间价值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正确理解经济效果概念,掌握经济效果三种表达方式,掌握投资、成本、利润等基本概念及计算口径,理解资金时间价值内涵及掌握资金等值计算第四章项目经济性评价方法第一节投资回收期法第二节现值法第三节内部收益率与外部收益率第四节其他效率型型指标第五节多方案之间的关系类型第六节互斥方案的比较选优第七节独立方案的经济评价方法第八节混合方案的经济评价方法第五章不确定性评价方法第一节不确定性问题及其分析方法第二节盈亏平衡分析第三节敏感性分析第四节概率分析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理解经济性评价方法的意义,掌握时间型、价值型、效率型经济评价指标的计算,掌握备选方案与经济性评价方法以及不确定性评价方法第六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第一节建设项目概述第二节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第三节市场分析和预测第四节项目规模选择第五节项目实施条件分析第六节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第七节建设项目财务评价第八节国民经济评价第九节建设项目后评价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掌握项目建设程序和我国建设项目管理体制,掌握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及报告编制技术,掌握项目市场分析、技术选择、经济效益评价以及资金筹措等内容的研究思路与分析方法第七章设备的技术经济分析第一节设备磨损、补偿与折旧第二节设备更新决策原则第三节设备寿命的确定第四节设备更新经济分析第五节设备大修理经济分析第六节设备现代化改装经济分析第七节设备租赁的经济分析第八节风险条件下的设备更新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掌握设备有形损耗、无形损耗的类型及其对设备价值的影响,掌握设备折旧的含义、折旧方法及其计算,掌握设备经济寿命概念及其计算,掌握出现新设备条件下设备更新决策原则及方法,掌握考虑税收影响条件下设备租赁与购买比较的决策第八章价值工程第一节概述第二节价值工程研究对象的选择第三节信息与资料的收集第四节功能分析第五节方案的创造第六节方案的评价第七节方案的报批与实施第八节价值工程成果评价第九节功能分析案例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理解价值工程的基本原理,掌握价值工程思考问题方式和实施步骤,掌握功能分析基本原理和功能评价方法三、实验(上机、习题课或讨论课)内容和基本要求根据该课程的发展和相应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可适当考虑增加上机的课时分配,主要让学生掌握经济指标的运算、理解指标的经济含义以及相应的不确定性分析操作;结合课程讲授内容,讲解案例。
课程教学大纲 - 经济管理学院 - 哈尔滨工程大学
![课程教学大纲 - 经济管理学院 - 哈尔滨工程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89e6213c192e45361066f5e5.png)
管理学A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201409001课程中文名称:管理学A课程英文名称:Management A课程性质:人文与社会科学基础课程开课专业: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经济学、公共事业管理、电子商务开课学期:第1学期总学时:48总学分:3二、课程目标管理学A课程是经济管理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该课程主要介绍管理的基础理论、基本观念和基本方法,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各门课程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对管理的含义和基本观念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并初步掌握几种重要的管理方法,为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教学基本要求(含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1)要求学生具有应用管理知识的能力,不仅要掌握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广泛涉猎相关学科知识。
(2)通过课堂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方式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能够解决学生管理理论知识同实践相脱离的问题。
(3)引导学生自主设计相关教学内容学习方案,使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1 绪论(4 学时)管理的含义与性质,管理者(重点),管理者的技能(难点),管理学含义与性质,管理环境。
2管理思想的演进(12学时)中国的管理思想,西方早期管理思想萌芽,古典管理理论(重点),行为科学理论(难点),现代管理理论丛林,当代管理思想的新发展。
3 决策与计划(10学时)决策的含义与一般过程(重点),决策的类型(难点),确定型决策原理,风险性决策原理,不确定性决策原理,计划的含义与类型,计划的一般过程,计划的内容,几种现代计划技术,目标管理。
4 组织(10学时)组织的含义,组织的类型,组织中的几个基本问题(重点),组织设计的原则,组织设计的过程,组织的部门划分,组织结构的主要类型(难点)。
5 激励与领导(10学时)领导的含义,领导的作用,几种主要领导理论(重点),激励的含义与过程,激励的常用方法,几种主要的激励理论(难点)。
《经济学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经济学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edbd26e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03.png)
《经济学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 16302401课程名称: 经济学专业导论英文名称: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ty of Economics课程类别: 学科基础课学时: 15学分: 1适用对象: 经济学本科专业考核方式: 考查先修课程: 无二'课程简介中文简介本课程主要对经济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和培养计划进行比较全面的介绍, 在此基础上, 了解各类课程的结构安排及其关系, 让学生理解每门课程的学习目的;对经济学的产生及其发展有总体脉络的了解, 对经济学的内容体系和方法论有一定的认识, 并尝试经济学文献和名著的阅读和思考。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尽快熟悉经济学专业的性质、课程设置和就业取向, 理解现代经济学产生发展的渊源, 思考如何展开经济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为以后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训练, 进而全面实现经济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提供方向性和方法论基础。
英文简介This course is mainly to introduce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training programs of economics.On this foundation, this course will help students to know about the structure arrangement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arious courses and understand each course learning objectives, and will help students to get a general understanding of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s, and also help students try to read and think about economics literature and famous works.On the completion of this course, students will know the nature, curriculum setting and employment orientation of economics as soon as possible, understand the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modern economics, and think about how to expand economic theory study and research, which also can train for the further study of specialized basic courses and specialized courses , and then provide the direction and methodology foundation for fully attaining our the training goal of economics major.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我校经济学本科专业的必修课、专业基础课。
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ecca9fa6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65.png)
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背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们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做出最优决策的学科。
它涵盖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主要领域,通过分析个体和整体的行为,帮助我们理解市场运作、经济增长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等重要问题。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提供学生必要的经济学知识和分析工具,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使他们能够理解和解决与经济相关的问题。
三、课程内容1. 第一部分:微观经济学基础a. 供求关系和市场机制b. 弹性及其应用c. 企业与产业组织d.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e. 收入与福利分配2. 第二部分:宏观经济学基础a. 国民经济核算b. 经济增长与经济循环c. 货币与银行d. 政府财政与货币政策e. 国际贸易与汇率3. 第三部分:经济分析方法a. 经济学模型与假设b. 数据收集与处理c. 统计分析与推断d. 经济预测与评估e. 经济实证研究方法四、教学方法在本课程中,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习效果:1. 授课:通过系统而清晰的讲解,向学生传授经济学基本原理和理论知识。
2. 讨论:在特定的话题下,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讨论,促进思维的活跃与碰撞。
3. 案例分析:通过对真实案例和经济事件的研究,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小组项目:鼓励学生组成小组,开展研究项目,加深对特定经济问题的理解和应用。
5. 阅读与写作:指导学生阅读经济学相关文献,培养独立思考和写作的能力。
五、评估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出勤、参与讨论、小组项目等。
2. 作业与报告: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和研究报告。
3. 期中考试:对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知识进行考核。
4. 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全课程的知识与能力。
六、参考资料1. 经济学原理,Gregory Mankiw 著2. 经济学通识讲义,N. Gregory Mankiw等著3. 经济学概论,Paul Samuelson 著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学期:a. 第一部分:微观经济学基础(8周)b. 第二部分:宏观经济学基础(7周)2. 第二学期:a. 第三部分:经济分析方法(7周)b. 复习与总结(4周)八、上课要求1. 准时上课,积极参与讨论和活动。
《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详细完整最新标准版
![《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详细完整最新标准版](https://img.taocdn.com/s3/m/a75ea8d87cd184254a353525.png)
《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经济学适用专业: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学时:48。
其中讲授48。
学分:3开设学期:第3学期大纲执笔人:XX大纲审核人:XX制定时间:20XX年XX月一、课程简介: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内容要点: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及如何将有限或者稀缺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社会科学。
它既研究古老而又现代的家政管理,又研究多姿多彩的企业经营,还客观解释政府的经济调控。
其对资源分配方式的不同理解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经济学两大理论流派。
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家庭、厂商和市场合理配置经济资源的科学,以个量分析为方法来证明市场机制的作用。
宏观经济学则以国民经济整体的运行为对象,以资源的充分利用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为中心理论来验证政府干预的价值。
先修课程:经济数学、管理学后续课程: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二、课程培养目标(知识、能力、素质)《经济学》课程理论部分(48课时)四、课程考核课程总评成绩=平时成绩X40%+期末成绩X60%。
其中:平时成绩(100分);出勤X15%+课后作业X25%+课堂表现X20%+调研报告X40机期末成绩(100分):试卷。
五、参考书(一)推荐教材:1.张瑞民:《经济学原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9年5月2.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七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1月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六版):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1月(二)参考资料:1.戴维・R.,哈克斯:《经济学原理》(第七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年8月2.国家统计局《2017年全国年度统计公报》、《2018年全国年度统计公报》《2019年全国年度统计公报》。
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771952c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91.png)
《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理论类)课程代码: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总学时数:64 学分:2一、课程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工程经济学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较全面的掌握工程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清楚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基本观点和基本分析方法;熟悉经济运行的基本框架。
(二)基本要求掌握工程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熟悉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分析方法及由这些理论组成的各种基本方法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经济运行的基本思维框架。
二、教学学时分配三、教学内容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工程经济学课程的地位、作用、学习方法等;2、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作用、研究对象与方法以及与相关学科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重点: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与方法教学难点:工程经济学研究方法教学内容:第一节:认知工程经济学第二节: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第三节:工程经济学研究的方法、步骤和原则第四节:本课程的目标与学习方法项目一经济评价要素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投资、成本、收入、折旧与利润的相关知识,熟悉工程项目投资的构成与固定资产的分类;2、掌握工程成本、收入和利润之间的关系,固定成本、机会成本、沉没成本的含义及区别,以及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工程成本、收入和利润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工程成本、收入和利润之间的关系教学内容:第一节:工程项目的投资及构成第二节:工程项目的成本第三节:税金及收入第四节:利润第五节:固定资产项目二资金的时间价值及等值计算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现金流量的概念和意义,现金流量图的画法和规则,单利、复利的区别,以及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关系;2、掌握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资金等值的计算,以及资金等值的应用。
教学重点:资金等值的计算,资金等值的应用教学难点:现金流量图的画法和规则,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关系教学内容:第一节:现金流量第二节:资金的时间价值第三节:资金的等值计算项目三投资方案的比较与选择教学目的和要求:1、熟悉静态、动态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的含义、特点;2、掌握静态、动态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和评价准则;3、掌握比选独立方案与互斥方案适用的评价指标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证券投资学A》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201409303
课程中文名称:证券投资学A
课程英文名称:security investment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
开课专业:金融学
开课学期:4
总学时:32 (其中理论32学时,实验□□学时,上机□□学时,其它□□学时)总学分:2
二、课程目标
证券投资学A是为金融学专业本科生所开设的专业选修课,通过讲述证券及证券市场的基础知识、证券投资的基本理论及方法等内容,使学生了解包括投资理论、方法、策略、投资组合在内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投资意识和风险意识,能够掌握和应用基本的投资理论方法,为今后在社会中的学习、工作、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三、教学基本要求(含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
(1)熟悉证券投资的基础知识。
(2)熟悉证券投资的指标、形态、K线、切线。
(3)掌握证券投资的理论、基本分析方法和技术分析方法。
(4)初步掌握现代证券投资理论方法。
(5)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证券市场进行独立分析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证券与证券市场概述(4学时)
1.1 证券概述
1.2 证券市场
1.3证券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2.股票(4学时)
2.1股份公司
2.2股票概述
2.3股票的类型
3.债券(4学时)
3.1债券概述
3.2政府债券
3.3金融债券与公司债券
4.证券投资基金(2学时)
4.1证券投资基金概述
4.2 证券投资基金的分类
4.3证券投资基金的运作
5.证券的发行市场(2学时)
5.1股票的发行与承销
5.2债券的发行与承销
6.证券的交易市场(2学时)
6.1证券交易市场结构
6.2证券的上市与交易制度
6.3证券交易的程序与方式
6.4股票价格指数
7. 证券投资分析的理论基础(2学时)7.1 稳固基础理论
7.2空中楼阁理论
7.3道氏理论
8.证券投资的基本分析(4学时)
8.1宏观因素分析
8.2行业分析
8.3公司分析
9.证券投资的技术分析(6学时)
9.1证券交易的基本术语
9.2K线图分析
9.3量价关系分析
9.4图形形态分析
9.5证券投资的指标分析
10.股票投资理念与投资方法(2学时)
10.1股票投资理念与策略
10.2股票投资的方法与技巧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含现代化教学手段及研究性教学方法)(小4号黑体)
多媒体教室上课,并且教室具备上网条件;将证券理论知识和市场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进行分析讲解。
六、实验(或)上机内容
无
七、前续课程、后续课程
前续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后续课程:行为金融学、投资学、金融工程学
八、参考教材及学习资源
[1]吕彦昭,陈伟.证券与期货(第二版).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12
[2]吴晓求.证券投资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九、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卷面成绩占总成绩80%,课堂讨论、小论文成绩占总成绩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