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级人教版语文上册课件:18 苏州园林(共25张PPT)
合集下载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苏州园林》精美课件
课文讲解
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设计理念)是什么?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一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课文讲解
文章介绍苏州园林(操作方法)如何体现出出入画的原则?
为了达到“完美的图画”的目的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 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这四个“讲究”,涉及苏州园林的总的设计原则,又从大处体现了 苏州园林的图画美,也极好的领起了下面几段的分别说明。
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言。著作有长篇 小说《倪焕之》,童累“轩榭、败笔、邱壑、嶙峋、镂空、蔷薇、明艳、因 地制宜、重峦叠嶂”等词语,掌握其音、义,并用词造句。
2、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园林 的条理和顺序,培养按事物本身规律组织材料,有条理地说明 事物的能力。 (重点) 3、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培养说明文的阅读能力,初 步学写说明文(难点) 4、揣摩语言,引导学生体会本文说明中糅合记叙、议论,表 达方式灵活多变、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
积累下列词语意思。
因地制宜:根据个地不同的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自出心裁 :出于自心的创造和裁断 。
标本:这里指样本典范 败笔:写字中写的不好的一笔或绘画中画的不好的部分。 嶙峋:枯瘦的样子。
自主学习
说明文知识介绍
(1)定义: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说明事物或阐释事理为主要内容, 它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特点、功能,或者解释事物的含义、原理、关系、 演变等。
(2)分类: 说明文根据说明对象可以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3)特征: 说明事物必须抓住事物的特征。“特征”,就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 物的主要标志,抓住了特征也就抓住了事物的本质。 (4)常见的说明方法有: 打比方、下定义、分类别、作比较、列数字、画图表、举 例子、引资料、摹状貌、作诠释。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8 苏州园林 课件(共26张幻灯片)
3.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 明确:“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 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无法被复制;“技术”, 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 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复制。
• 4.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 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 ,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隔而不隔,界 而未界”是什么意思?结合课文插图描述一下这 是怎样的情形?) • 明确:“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意思是,尽管 猛一看上去花墙和廊子把景致分开了,但因为墙 壁是镂空的,廊子两边无所依傍,所以景致并没 有被真正隔开,而只是缓冲了一下视线,使得景 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呈现在游览者眼前,而是逐次 展开,这样就使游览者在心理上觉得园林中景致 繁复、有层次了。
我 来 做 导 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学习外语并不难,学习外语就像交朋友一样,朋友是越交越熟的,天天见面,朋友之间就亲密无间了。——高士其 2、对世界上的一切学问与知识的掌握也并非难事,只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努力掌握规律,达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了。 ——高士其 3、学和行本来是有联系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一座死书库。 ——谢觉哉 4、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杜威 5、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 贝尔纳 6、学习要注意到细处,不是粗枝大叶的,这样可以逐步学习摸索,找到客观规律。 ——徐特立 7、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朱自清 8、一般青年的任务,尤其是共产主义青年团及其他一切组织的任务,可以用一句话来表示,就是要学习。—— 列宁 9、学习和研究好比爬梯子,要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企图一脚跨上四五步,平地登天,那就必须会摔跤了。—— 华罗庚 10、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的行为,那末,儿童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得难受地逐渐消失。 ——苏霍姆林斯基 11、学会学习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 ——米南德 12、你们要学习思考,然后再来写作。 ——布瓦罗 13、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 ——华罗庚 14、许多年轻人在学习音乐时学会了爱。—— 莱杰 1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乌申斯基 16、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 ——列宁 17、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毛泽东 18、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 ——列宁 19、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 列夫· 托尔斯泰 20、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 赞科夫 21、游手好闲地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 约翰 · 贝勒斯 22、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精邃,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使人善辩。——培根 23、我们在我们的劳动过程中学习思考,劳动的结果,我们认识了世界的奥妙,于是我们就真正来改变生活了。 ——高尔基 24、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毛泽东 25、我学习了一生,现在我还在学习,而将来,只要我还有精力,我还要学习下去。 ——别林斯基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部编版)第18课《苏州园林》课件(共25张PPT)
叶圣陶(1894~1988),现代著名 作家、教育家。名绍钧,字秉臣,辛亥 革命后改字圣陶。二三十年代的创作很 多,短篇小说集有《隔膜》《火灾》等 六本,散文集有《脚步集》,童话有 《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长篇 小说有《倪焕之》。
1925年“五卅”运动后,创作了《夜》《多收了三 五斗》等小说。他创作态度严谨,语言洗练优美,风格 朴素自然,有“优美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⑴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❶“据说”的意思是根据别人说;依据他人所 说❷用在句中表明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只是 作者听说而已,并不确定,❸体现了说明文语 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
说出下列句子中红色的词的作用
❶解释词语意思❷用在句中表示……❸不能删去(换 成),若删去(换成)不能体现语言准确性。
主要
逻 辑
次要
假山池沼的配合
花草树木的映衬
近景远景的层次
每个角落 门和窗 极少用彩绘
整体
逻 辑
局部
纵观全文,说说 本文运用了哪些 说明方法?请分 别举例并说明其 作用。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 引用、下定义、分类别等。
作比较
❶把…与…进行比较❷突出说明了…
1、从古代的宫殿到现代的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 苏州园林绝不讲究对称(3)。
❶将…比作…❷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特点
1、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 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 对称的(3)。
把苏州园林比 作美术画,生动形 象地说明了苏州园 林在布局上不讲究 对称特点,突出自 然之趣。
分类别
❶分类说明,条理清楚的特点❷使读者 对……有完整而清晰的印象。
4.谁能总结一下这篇文章在结构上的特点?
1925年“五卅”运动后,创作了《夜》《多收了三 五斗》等小说。他创作态度严谨,语言洗练优美,风格 朴素自然,有“优美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⑴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❶“据说”的意思是根据别人说;依据他人所 说❷用在句中表明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只是 作者听说而已,并不确定,❸体现了说明文语 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
说出下列句子中红色的词的作用
❶解释词语意思❷用在句中表示……❸不能删去(换 成),若删去(换成)不能体现语言准确性。
主要
逻 辑
次要
假山池沼的配合
花草树木的映衬
近景远景的层次
每个角落 门和窗 极少用彩绘
整体
逻 辑
局部
纵观全文,说说 本文运用了哪些 说明方法?请分 别举例并说明其 作用。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 引用、下定义、分类别等。
作比较
❶把…与…进行比较❷突出说明了…
1、从古代的宫殿到现代的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 苏州园林绝不讲究对称(3)。
❶将…比作…❷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特点
1、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 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 对称的(3)。
把苏州园林比 作美术画,生动形 象地说明了苏州园 林在布局上不讲究 对称特点,突出自 然之趣。
分类别
❶分类说明,条理清楚的特点❷使读者 对……有完整而清晰的印象。
4.谁能总结一下这篇文章在结构上的特点?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八上第五单元第18课《苏州园林》课件(共68张PPT)
当堂练习
假山的堆叠,假山与竹子花木的配合,形成不 同的山景,使人产生“身在山间”的真切感受。
说明方法、特点、作用
• 举例子:先介绍一种现象或说明一种道理, 然后用具体例子作例证。增加文章可信度。 • 作比较:通过与同类及相关的事物作比较, 显示彼此异同。容易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点。 • 打比方:凭借事物间的相似点,把此物比作 彼物,从而突出此事物。使要说明的对象形 象可感。 • 列数字: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的特征。通过数 字获得对说明对象的准确了解,体现语言的 准确性。
• 四个“讲究”的次序能否任意调换?
• 四个“讲究”的次序不能任意调换, 因为前后有着从主到次,从布局到 层次,并由近而远的关系,如果任 意调换次序,就会使文章条理不清, 影响表达效果。
赏析美
苏州园林的花草树木是如何映衬,达到画 意之美的? 第5自然段里有哪些词语精练形象而富有 诗意美?
三个“映衬”: 高树低树俯仰生姿 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 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
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 作为全园的中心,其它景 物配合着布置。
河道模样
桥梁
桥梁
桥梁
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 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鱼戏莲叶间
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
花草树木的映衬美
落叶树和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
满眼的藤萝
盘曲 嶙 峋 的 枝 干 就 是 一 幅 好 画
苏州园林的墙壁上有砖砌的 镂空图案
廊子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
墙壁和廊子: 隔而未隔,界而未界 镜子:几乎把园林翻了一番
隔而未隔
界而未界
增加了景致的层次
每一个角落的图画美
色彩的搭配美 门、窗的图案美
讲究每一个角 落的图画美
八年级语文上册18苏州园林课件28张
课前自学
(5)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 样,决不léi tóng(雷同)。 (6)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lín xún (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7)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yī bàng( 依傍)的,实际 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 的深度。 (8)墙上màn yán(蔓延)着爬山虎或者qiáng wēi (蔷薇)木香。 (9)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diāo lòu (雕镂)揣摩工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
课前自学
2.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 一项是( D ) A.我们绘画时,要仔细落墨,不能有欠美伤 美的败笔。 B.我唯愿化作一只小鸟,在浩瀚的蓝天无忧 无虑、自由自在地翱翔。 C.面对警察的询问,犯法嫌疑人诚惶诚恐地 回答。 D.这两兄弟是双胞胎,俩人长得真是活灵活 现。
课前自学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十年间,图书年出版品种增加了一倍多,而总 数基本持平,说明图书的平均数降落了一倍多。( 将后一个“一倍”改为“一半”) B.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日前发出通知,大幅度 降 低 24 种 常 用 药 最 高 零 售 价 , 平 均 降 价 幅 度 为 30%,降价金额约35亿元左右。(去掉“约”或“ 左右”) C.当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使我想起许多往事。( 去掉“当……的时候”和“使”) D.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病,而采用简单 粗暴的方式禁止孩子不上网。(去掉“不”)
(节选自《陈从周园不能直接体现“静中生趣”的 一项是( A ) A.绕池一周,有时走走,有时可驻足。 B.止步槛前,细数清水中游动的鱼儿。 C.坐在亭中,迎着清风等待欣赏月色。 D.透过轩窗,凝视墙上花影随风摇曳。
课外拓展
2.下面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D ) A. 作 者 从 我 国 造 园 历 史 发 展 过 程 的 角 度 , 介 绍 中国园林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B.用拙政园和瘦西湖的例子作对照,说明中国园 林移步换影和动中生趣之妙。 C.用平岗小陂、陵阜陂阪的例子,说明中国园林 的建造要与大自然完全一致。 D.中国园林的亭台楼阁和山水花木余味悠久, 符合传统的民族欣赏艺术特性。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苏州园林》优秀课件
课时训练 答案
课件PPT
1.zhǎo lín zhuó zhuó hè lòu xuān zhēn chèn lán 2 .D 3.C (注意关联词语前后内容在表达上的区 别。) 4 .B 5.(1)指具有可供观摩、研究、取法价值的样板。 (2)这里指园林设计的缺欠。(3)这里是单调、冷 清的意思。(4)意思是胸怀中有山水风景的形象, 深知其中的趣味。
课件PPT
18 苏州园林 第一课时
课件PPT
课时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其音、义。 2.了解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特别是苏州园林 的艺术成就。 3.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 清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和顺序。
课件PPT
情境导入
有人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 南‛。苏州园林,名闻全国,誉满世界。距今约 二千四百年的夫差的馆娃宫,便是苏州第一座园 林。现存的园林近则四五百年,远则上千年,可 谓源远流长。苏州园林究竟有几处,尚无确切的 统计,现存园林尚近二百处,无怪乎人们称苏州 为‚园林城市‛。让我们随着叶圣陶老先生去观 赏那富有诗情画意的园林吧。
课文解析 整体感知
课件PPT
1.阅读说明文应从哪几方面入手? 2.作者是在开始是如何评价苏州园林的? 3.苏州园林的总体特点是什么,能不能从课 文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 4.本文的结构、顺序怎样?
课文解析 整体感知
课件PPT
1.明确说明文的对象,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有哪些, 了解说明的结构、顺序,找出说明的方法,体会说 明语言的准确性的特点。 2. ‚标本‛ 3.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 完美的图画。 4.整体——局部——细部,并根据学生的回答相应 写出序号,概括说明顺序:从整体到局部,从总到分, 从大处到小处的逻辑顺序。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苏州园林》课件(共28张PPT)
3.设计者为了追求图画美,都在哪些方面下了功夫? 四个讲究(主要方面):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和、讲 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三个注意(次要方面):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 4.请找出3-9段的中心句,并说说,这几段与1.2段的关系是怎样的。 第3段中心句为第2句,4-9段中心句是段首句。 这几段与1.2段是“总—分”的关系。
整体感知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苏州园林 2.阅读课文,划分层次,说说本文在结构上的特点。 第一部分( 1-2 ):概括说明苏州园林的地位及特点。 第二部分( 3-9 ):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艺术美。 第三部分( 10 ):指出苏州园林的美还不止以上这些,引人回味。 总分总的结构 3.苏州园林的总体特点是什么?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嶙峋:枯瘦的样子。 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 自出心裁:出于自心的剪裁、创造。 重峦叠嶂:重重叠叠的山峰。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 别具匠心: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 胸中有丘壑:意思是设计者和匠师的脑中有关于山水风景的高明构思。
12.“隔而未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请你结合插图描述一下这是怎样的 情形。
“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意思是,尽管猛一看上去花墙和廊子把景致分开 了,但因为墙壁是镂空的,廊子两边无所依傍,所以景致并没有被真正隔开 ,而只是缓冲了一下视线,使得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呈现在游览者眼前,而 是逐次展开,这样就使游览者在心理上觉得园林中景观众多、极有层次了。
13.作者是从哪三个方面来介绍苏州园林细节之处的图画美的? 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
角落的构图美
八年级上册第18课苏州园林-课件
带 说
——色彩美 明
说出下列句画横线的词的作用
(1)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2)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 大部分是对称的。
(3)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4)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 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5)东边有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绝不会来一个 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
文中哪句话能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 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 美的图画。
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
亭台轩榭的布局 (3)
假山池沼的配合 (4) 主要景的层次 (6)
主 到
角落的构图美 (7)
次
门窗的图案美 (8) 细微方面
池沼的配合
(虽出自人工,
趣 却宛如天成)
两种:(自印出证心前裁文”的)“因地制宜, 一种宽敞,一种成河道。
相同点:
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1、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是技术。 (“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
“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能给人以审 美愉悦,并且无法被复制; “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具有实 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复制。
合作学习
苏州园林追求完美的图画,除了 上面讨论的四个“讲究”外,还注意 了哪些细节?
讲究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 (7段)
讲究建筑的色彩美 (9段)
讲究门、窗的图案美 (8段)
围诸太或阶 的如单者砌 局此调蔷旁 部类了薇栽 看,,木几 ,无给香丛 也非补。书 能是上如带 得要几果草 到游竿开。 美览竹窗墙 的者子正上 享即或对蔓 受使几着延 。就棵白着
第19课《苏州园林》课件(共25张PPT)
19 苏州园林
叶圣陶
园林,指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 改造地形(筑山、叠石、理水等)、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 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了解园林
写作背景
作者叶圣陶是苏州人,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因 此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本文是 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
整体感知
①(书)枝节和根本。②经过整理而保持原形的动、植物或 矿物的样品。③比喻具有代表性的人或事物。④医学上指供化验 或研究用的血液、痰液、粪便、组织切片等。
听读课文,随时勾画,思考下面三个问题。
2.如果让你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一下作者所介绍的苏州园林的总 的特征,你认为哪句话最合适?能简单的说明一下理由吗?
“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意思是,尽管猛一看上去花墙和 廊子把景致分开了,但因为墙壁是镂空的,廊子两边无所依 傍,所以景致并没有被真正隔开,而只是缓冲了一下视线, 使得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呈现在游览者眼前,而是逐次展开, 这样就使游览者在心理上觉得园林中景致繁复、更有层次了。
叶圣陶被人誉为“优秀的语言艺术家”,《苏州园林》的结尾, 更体现了叶老用语朴素精炼的特点。哪些词很有味道?
3.对于苏州园林这一特征,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具体说明的呢? (提示:认真阅读第③-⑨段,找出概括各段内容的关键语句。)
整体感知
听读课文,随时勾画,思考下面三个问题。
1.读了叶老的文章,苏州园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自己的 话说一说。
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 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
朗读第2段,感受其与3-9段关系。3-6段文字能否颠倒顺序?
②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 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 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 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 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 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 着“如在画图中”的。
叶圣陶
园林,指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 改造地形(筑山、叠石、理水等)、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 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了解园林
写作背景
作者叶圣陶是苏州人,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因 此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本文是 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
整体感知
①(书)枝节和根本。②经过整理而保持原形的动、植物或 矿物的样品。③比喻具有代表性的人或事物。④医学上指供化验 或研究用的血液、痰液、粪便、组织切片等。
听读课文,随时勾画,思考下面三个问题。
2.如果让你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一下作者所介绍的苏州园林的总 的特征,你认为哪句话最合适?能简单的说明一下理由吗?
“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意思是,尽管猛一看上去花墙和 廊子把景致分开了,但因为墙壁是镂空的,廊子两边无所依 傍,所以景致并没有被真正隔开,而只是缓冲了一下视线, 使得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呈现在游览者眼前,而是逐次展开, 这样就使游览者在心理上觉得园林中景致繁复、更有层次了。
叶圣陶被人誉为“优秀的语言艺术家”,《苏州园林》的结尾, 更体现了叶老用语朴素精炼的特点。哪些词很有味道?
3.对于苏州园林这一特征,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具体说明的呢? (提示:认真阅读第③-⑨段,找出概括各段内容的关键语句。)
整体感知
听读课文,随时勾画,思考下面三个问题。
1.读了叶老的文章,苏州园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自己的 话说一说。
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 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
朗读第2段,感受其与3-9段关系。3-6段文字能否颠倒顺序?
②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 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 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 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 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 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 着“如在画图中”的。
八年级语文上册《苏州园林》优秀课件(54页) 人教新课标版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
叶圣陶
叶圣陶
苏 州 园 林 甲 江 南
江 南 园 林 甲 天 下
网 狮 园
拙 政 园
留 园
苏州园林的总特点: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 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图画美
为体现共同点设计者是从哪几 方面设计的?
亭台轩榭的布局
角落的修饰
假山池沼的配合 图画美 花草树木的映衬 门窗的图案
近景远景的层次
色调的处理
苏州园林绝不讲 究对称,好像故意避 免似的。
池沼或河道 的边沿很少砌 齐整的石岸, 总是高低屈曲 任其自然。 假山的 堆叠,是 一项艺术 而不仅是 技术。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落叶树和常绿树相间,花 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
墙壁上有砖砌的各 式镂空图案,廊子 大多是两边无所依 傍的,实际是隔而 不隔界而未界,因 而更增加了景致的 深度。
讲 究 近 景 和 远 景 的 层 次
看者 诸 上 色 木 上 阶 ,即 如 几 墙 香 蔓 砌 也使 此 竿 壁 。 延 旁 能就 类 竹 , 如 着 栽 得极 , 子 太 果 爬 几 到小 无 或 单 开 山 丛 美范 非 几 调 窗 虎 书 的围 是 棵 了 正 或 带 享的 要 芭 , 对 者 草 受局 游 蕉 给 着 蔷 。 。部 览 。 补 白 薇 墙
色 彩 的 调 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角 落 的 布 置
都设园 是计里 工和的 艺雕门 美镂和 术琢窗 的磨, 上工图 品夫案 。
•
漏色 下 墙 广 柱 同 苏 一和 半 壁 漆 子 , 州 律白 截 白 , 以 极 园 淡色 铺 色 那 及 少 林 灰对 水 。 是 门 使 与 色称 泥 有 不 窗 用 北 。。 方 些 刺 栏 彩 京 屋砖室眼杆绘的 瓦,内的大。园 和淡墙颜多梁林 檐灰壁色漆和不 。
叶圣陶
叶圣陶
苏 州 园 林 甲 江 南
江 南 园 林 甲 天 下
网 狮 园
拙 政 园
留 园
苏州园林的总特点: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 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图画美
为体现共同点设计者是从哪几 方面设计的?
亭台轩榭的布局
角落的修饰
假山池沼的配合 图画美 花草树木的映衬 门窗的图案
近景远景的层次
色调的处理
苏州园林绝不讲 究对称,好像故意避 免似的。
池沼或河道 的边沿很少砌 齐整的石岸, 总是高低屈曲 任其自然。 假山的 堆叠,是 一项艺术 而不仅是 技术。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落叶树和常绿树相间,花 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
墙壁上有砖砌的各 式镂空图案,廊子 大多是两边无所依 傍的,实际是隔而 不隔界而未界,因 而更增加了景致的 深度。
讲 究 近 景 和 远 景 的 层 次
看者 诸 上 色 木 上 阶 ,即 如 几 墙 香 蔓 砌 也使 此 竿 壁 。 延 旁 能就 类 竹 , 如 着 栽 得极 , 子 太 果 爬 几 到小 无 或 单 开 山 丛 美范 非 几 调 窗 虎 书 的围 是 棵 了 正 或 带 享的 要 芭 , 对 者 草 受局 游 蕉 给 着 蔷 。 。部 览 。 补 白 薇 墙
色 彩 的 调 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角 落 的 布 置
都设园 是计里 工和的 艺雕门 美镂和 术琢窗 的磨, 上工图 品夫案 。
•
漏色 下 墙 广 柱 同 苏 一和 半 壁 漆 子 , 州 律白 截 白 , 以 极 园 淡色 铺 色 那 及 少 林 灰对 水 。 是 门 使 与 色称 泥 有 不 窗 用 北 。。 方 些 刺 栏 彩 京 屋砖室眼杆绘的 瓦,内的大。园 和淡墙颜多梁林 檐灰壁色漆和不 。
《苏州园林》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
不过,留给读者的印象是这些议题似 乎才是作者真正关心的。这不是“一 本关于哲学史的小说”,而是一个当 代拥护自然的人文主义者对哲学根源 所做的选择性的探讨。
但事实上并未提供理由。它给予读者 的印象只是这是历代智慧累积的结果; 当然,不同的历史将会导致不同的结 局。
作品主题
哲学观点
《苏菲的世界》代表着主流知识分子 的的、理性的和公正的评 论;去除偏见、迷信和惯例;不做仓 促和轻率的判断,一意追求真理、知 识、美善和道德。
写作背景
本文是叶圣陶为一本苏州园林图片册写的序。1979年初,香港有一家出版社打 算出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约叶圣陶写一篇序文。叶老22岁以前,一直 生活在苏州,常和好友游览苏州园林,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 写作这篇序文时又参阅了陈从周教授编撰的《苏州园林》一书。序文写好后交给 了香港那家出版社,但图片册一直不见出版。《百科知识》编辑部知道后便要求 让他们先发表,于是,这篇序文发表在《百科知识》1979年第4期上。发表时删 去了序文最后的几句话。人民教育出版社把它编入语文课本时,又删去了序文的 第一段,原题“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也随之改为“苏州园林”。
再读课文,结合上述问题给课文划分层次。 【合作交流】第一部分(第1段),对苏州园林的总的评价。 第二部分(第2—9段),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分项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 第一层(第2段),总说苏州园林的特点。 第二层(第3—9段),分说苏州园林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10段),总结全文,指出苏州园林要写的不止这些,引人回味。
文体知识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
举例子。是通过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事例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举例 说明的好处是使文章更加具体,更有说服力,更客观地说明事物。使比较抽象、 复杂的事理或事物变得通俗易懂,让人信服。 作比较。作比较是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 的说明方法。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 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对说明对象有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苏州园林》精品课件(共36张PPT)
•
7.由果溯因法。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 。比如 ,有很 多事物 就是以 因果关 系的联 系形式 存在的 。写材 料作文 ,审题 时如果 能由材 料中列 举的现 象或结 果推究 出造成 所列现 象或结 果的本 质原因 ,往往 能找到 最佳的 立意。
•
8.提炼中心法。这是写新材料作文最 为常见 且最为 稳妥的 审题立 意方法 。写新 材料作 文时, 如果能 准确地 提炼出 材料的 中心, 并以其 作为文 章的主 旨,一 定会使 所写文 章既切 题又有 深度。 所以, 写新材 料作文 时这种 方法来 立意最 多。
•
3.动物也有着自己的语言。它们不光 有声音 语言, 还有许 多无声 的语言 ,例如 美妙的 舞姿、 绚丽的 色彩和 芬芳的 气味, 研究这 些千奇 百怪的 语言对 人类有 特殊的 意义。
•
4.议论文写作中大部分同学会陷入泛 泛而谈 ,没有 议论的 内容, 就算有 论据可 用,也 只是蜻 蜓点水 ,草草 收兵。 不少作 文且不 说能运 用几种 修辞组 织语言 ,更不 说能使 句子富 有意蕴 ,单是 连最基 本的语 言通顺 也很难 做到。
整体感知,把握说明对象
1.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作者对苏 州园林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2、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是什么?苏 州园林具有一种什么美?
总体印象:
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 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 的影响。
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 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总说
⒎极少用彩绘
结尾
——色彩美
四 个
由 主
讲到
究次
(
逻 捎辑 带顺 说序 明)
小结:
可见,苏州园林无论是整体,还是它 的每一个局部,甚至每一个细部处处都 注意到了图画美,作者反反复复用图画 作比,目的在于始终强调苏州园林总的 特征。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说明文始终要 注意紧紧抓住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人教版八级语文上册课件18 苏州园林(共22张PPT)
明相结合,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多样性。
2021/7/25
16
课外延伸
• 一榫一卯总关情 黄秀芳
• ①我很喜欢古建筑,尤其是木构建筑,飞檐翘角,雕梁画 栋,每一处,都品玩不尽。
• ②中国的传统建筑,从技术到文化,常常衍生得奇妙、自 然。考察中国传统木构建筑时会发现,技术最初的目的越 是简单、实用,其效果却越是神奇、伟大。
)(3分)
C
• A. 第④段介绍榫卯的连接功用,第⑤~⑥段介绍榫卯的两 种功效。第④段和第⑤~⑥段之间存在着逻辑关系。
• B. 文章第⑦段在全文结构上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这段 承接了上文对榫卯技术方面的介绍,引出了下文对榫卯能 衍生出的文化的介绍。
• C. “历经十几次地震袭击,依然高高耸立,其功臣之一, 就是榫卯。”“功臣”一词说明了榫卯结构对山西木塔的 抗震起到了重要作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8/222021/8/22August 22, 2021
•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1/8/222021/8/222021/8/222021/8/22
2021/7/25
11
阅读理解
• ①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②假山的堆叠, 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③或者是重峦 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 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 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 山间。④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⑤有些园林 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 配合着布置。⑥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 桥梁。⑦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 个样,决不雷同。⑧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 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⑨还在那儿
2021/7/25
16
课外延伸
• 一榫一卯总关情 黄秀芳
• ①我很喜欢古建筑,尤其是木构建筑,飞檐翘角,雕梁画 栋,每一处,都品玩不尽。
• ②中国的传统建筑,从技术到文化,常常衍生得奇妙、自 然。考察中国传统木构建筑时会发现,技术最初的目的越 是简单、实用,其效果却越是神奇、伟大。
)(3分)
C
• A. 第④段介绍榫卯的连接功用,第⑤~⑥段介绍榫卯的两 种功效。第④段和第⑤~⑥段之间存在着逻辑关系。
• B. 文章第⑦段在全文结构上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这段 承接了上文对榫卯技术方面的介绍,引出了下文对榫卯能 衍生出的文化的介绍。
• C. “历经十几次地震袭击,依然高高耸立,其功臣之一, 就是榫卯。”“功臣”一词说明了榫卯结构对山西木塔的 抗震起到了重要作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8/222021/8/22August 22, 2021
•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1/8/222021/8/222021/8/222021/8/22
2021/7/25
11
阅读理解
• ①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②假山的堆叠, 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③或者是重峦 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 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 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 山间。④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⑤有些园林 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 配合着布置。⑥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 桥梁。⑦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 个样,决不雷同。⑧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 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⑨还在那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