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零碎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物质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组成。
- 分类: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2. 原子结构- 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云组成。
- 原子核包含质子和中子,电子围绕核运动。
3. 元素周期表- 元素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的表格。
- 元素周期表分为7个周期和18个族。
4. 化学键- 离子键:正负离子间的静电吸引力。
- 共价键:两个或多个原子共享电子对形成的键。
- 金属键:金属原子间的电子共享。
5.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原子重新排列形成新物质的过程。
- 反应物和生成物,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过程。
6. 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 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组成和分子的结构。
- 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和定量关系。
7. 摩尔概念-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1摩尔等于6.022×10^23个粒子。
8. 溶液-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均匀混合物。
- 浓度可以用质量百分比、体积百分比、摩尔浓度表示。
9. 酸碱理论- 布朗斯特-劳里酸碱理论:酸是质子供体,碱是质子受体。
- pH值表示溶液的酸碱性,pH=-log[H+]。
10.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是失去电子的过程,还原是获得电子的过程。
- 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
二、无机化学1. 元素及其化合物- 主族元素:如碱金属、卤素等。
- 过渡金属:如铁、铜、镍等。
- 非金属元素:如氢、氧、氮等。
2. 酸碱盐- 酸:氢离子(H+)的供体。
- 碱:氢离子的受体。
- 盐:由酸和碱中和反应生成的化合物。
3. 配位化学- 配体与中心金属离子通过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 配位数、配位多面体、配位平衡。
4.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自发和非自发。
- 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在电场作用下进行。
5. 无机化学反应类型- 置换反应、合成反应、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三、有机化学1.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烃:只含碳和氢的化合物。
2024年高中高三化学的必背必考知识点总结范本(二篇)
2024年高中高三化学的必背必考知识点总结范本高中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是其他自然科学的基础。
高三化学是高中阶段的最后一年,是学生备战高考的关键时期。
下面是高中高三化学的必背必考知识点总结,帮助学生复习备考。
一、化学基本概念1.原子与元素:原子的结构、元素的表示方法、元素周期表。
2.离子与化合物:离子的定义、离子化合物的性质、离子式和分子式的表示方法。
3.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的基本形式、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4.化学计量与电子结构:摩尔与质量关系、原子量与摩尔质量。
二、化学反应与化学平衡1.化学反应类型: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等。
2.氧化还原反应:电子的概念、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定义、氧化数的计算。
3.化学平衡:化学平衡的条件、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平衡常数与平衡常数表。
4.勃朗斯特(E)方程:电解质的溶解与电离度、电解质溶液的性质、离子反应与化学平衡。
5.平衡常数计算:物质摩尔浓度与化学平衡、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计算、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
三、化学反应动力学1.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
2.反应速率与反应动力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速率方程与速率常数。
3.反应速率与反应级数:反应级数、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
4.表观活化能与反应速率:表观活化能的概念、表观活化能与温度的关系。
4.平衡与反应速率:平衡体系与反应速率、平衡常数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五、化学体系的熵1.熵的概念与变化:熵的定义、反应熵与熵变、熵变与反应性质的关系。
2.化学反应的熵变:化学反应的熵变计算、熵变与平衡常数的关系。
3.熵变与化学平衡:熵变与反应方向、熵变与平衡常数的关系。
六、化学平衡与电子转移1.电荷转移与配位反应:电子转移的概念、电子转移反应的特点。
2.电子转移反应类型:氧化还原反应、配位反应。
3.电子转移反应与化学平衡:电子转移反应的平衡常数、电子转移反应与温度的关系。
4.电解与电池:电解概念与原理、电解与化学变化、电池的基本概念。
高中化学知识点全总结
高中化学知识点全总结一、化学基本概念。
1.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 物质的组成。
- 宏观:物质由元素组成,如氧气由氧元素组成。
- 微观:物质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构成。
例如,水由水分子构成,金属铁由铁原子构成,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 物质的性质。
-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
例如,铁是银白色固体,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例如,氢气具有可燃性,氧气具有氧化性。
- 物质的分类。
-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如空气、溶液等。
-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包括单质和化合物。
-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氧气(O_2)、铁(Fe)等。
-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二氧化碳(CO_2)、氯化钠(NaCl)等。
-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如氧化铜(CuO)、水(H_2O)等。
2. 化学用语。
- 元素符号:表示元素的符号,如H表示氢元素。
- 化学式: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例如,H_2O表示水的化学式。
-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例如,2H_2 +O_2{longrightarrow}2H_2O表示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化学方程式。
- 离子符号:表示离子的符号,如Na^+表示钠离子,Cl^-表示氯离子。
二、化学基本理论。
1. 原子结构。
- 原子的构成。
-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氢原子无中子)。
- 原子序数 =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 核外电子排布。
- 分层排布,离核由近及远,能量由低到高,每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n 为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
2.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高中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与总结5篇
高中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与总结5篇第1篇示例:高中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与总结1. 元素和化合物(1)元素:元素是由具有相同原子核电荷数目的原子组成的,是化学中最基本的物质,例如氧、氢、铜等。
元素的周期表是化学中最基本的分类方法,根据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进行分类。
(2)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按照固定的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如水(H2O)、氨(NH3)、二氧化碳(CO2)等。
化合物的命名和化学式是化学学习的基础,需要掌握常见的离子和分子式。
2. 化学反应(1)化学反应类型:化学反应包括合成反应、分解反应、单质燃烧反应、置换反应等。
对于不同类型的反应,需要了解其特点和示例,并能够进行化学方程式的平衡。
(2)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过程的符号表示,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等内容。
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平衡和解读是化学学习的基础。
3. 化学键和分子结构(1)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之间通过电子互相吸引而形成的强力联系,分为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等。
化学键的形成和特点对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反应有重要影响。
(2)分子结构:分子是由不同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而成的物质单位。
分子的结构决定其性质和化学反应方式,需要掌握分子的几何构型和键角度等内容。
(1)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是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物产生的速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浓度、温度、催化剂等。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对实验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2)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达到稳定状态,反应速率相等。
化学平衡常用平衡常数和Le Chatelier原理来解释和预测反应的变化。
5. 酸碱理论和溶液平衡(1)酸碱理论:酸碱理论包括布朗斯特德酸碱理论、阿伦尼乌斯酸碱理论等,用于描述和解释酸碱反应的性质和规律。
了解酸碱指示剂、pH值等相关知识对于理解溶液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2)溶液平衡:溶液平衡是指在溶液中溶质和溶剂之间的平衡状态,包括饱和溶解度、离子平衡等内容。
高中化学零碎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零碎知识点总结一、俗名无机部分:纯碱、苏打、天然碱、口碱:Na2CO3小苏打:NaHCO3大苏打:Na2S2O3石膏(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莹石:CaF2重晶石:BaSO4(无毒)碳铵:NH4HCO3 石灰石、大理石:CaCO3生石灰:CaO 食盐:NaCl 熟石灰、消石灰:Ca(OH)2芒硝:Na2SO4·7H2O (缓泻剂)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绿矾:FaSO4·7H2O 干冰:CO2明矾:KAl (SO4)2·12H2O 漂白粉:Ca (ClO)2、CaCl2(混和物)泻盐:MgSO4·7H2O 胆矾、蓝矾:CuSO4·5H2O 双氧水:H2O2皓矾:ZnSO4·7H2O 硅石、石英:SiO2刚玉:Al2O3 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铁红、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黄铁矿、硫铁矿:FeS2铜绿、孔雀石:Cu2 (OH)2CO3菱铁矿:FeCO3赤铜矿:Cu2O 波尔多液:Ca (OH)2和CuSO4石硫合剂:Ca (OH)2和S 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和CaSO4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水煤气:CO和H2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 (NH4)2 (SO4)2溶于水后呈淡绿色光化学烟雾:NO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王水:浓HNO3与浓HCl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
铝热剂:Al + Fe2O3或其它氧化物。
尿素:CO(NH2) 2有机部分:氯仿:CHCl3电石:CaC2电石气:C2H2 (乙炔) TNT:三硝基甲苯酒精、乙醇:C2H5OH氟氯烃:是良好的制冷剂,有毒,但破坏O3层。
醋酸:冰醋酸、食醋CH3COOH裂解气成分(石油裂化):烯烃、烷烃、炔烃、H2S、CO2、CO等。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完整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完整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由单一种类的分子或原子组成,具有固定的性质。
-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物质混合而成,各组成部分保持原有性质。
2. 物质的量- 摩尔(mol):物质的量的单位,1摩尔代表6.022×10^23个基本单位。
- 阿伏伽德罗定律:在相同温度和压力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数量的分子。
3. 化学反应-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
- 反应物与生成物:参与反应的物质称为反应物,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称为生成物。
- 守恒定律:质量守恒、电荷守恒、能量守恒。
4. 溶液与浓度- 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混合物。
- 浓度:表示溶液中溶质的含量,常用单位有摩尔/升(mol/L)和质量/升(g/L)。
5. 酸碱理论- 布朗斯特-劳里酸碱理论:酸是质子(H+)的给予者,碱是质子的接受者。
- pH值:表示溶液酸碱性的量度,pH=-log[H+]。
二、元素化学1. 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排列所有已知元素的表格。
- 主族元素:周期表中第1族至第2族和第13族至第18族的元素。
- 过渡元素:周期表中第3族至第12族的元素。
2. 元素的性质- 金属与非金属: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延展性,非金属通常不导电。
- 半金属:具有金属和非金属特性的元素,如硅和锗。
3. 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 氧、氢、碳、氮、硫、磷、氯、钠、钾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
三、化学键与分子结构1. 化学键- 离子键:正负离子间的静电吸引力。
- 共价键:两个原子共享一对电子形成的键。
- 金属键:金属原子间的电子共享形成的键。
2. 分子结构- 分子的几何形状:分子中原子的空间排列。
- 杂化轨道理论:解释分子几何形状的理论。
3. 晶体结构- 晶体:具有规则几何形状和固定熔点的固体。
- 晶格:晶体内部原子、离子或分子的排列方式。
化学高中知识点总结
化学高中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 原子与分子- 元素与化合物- 同位素与同素异形体2.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的类型(合成、分解、置换、还原-氧化等) - 化学方程式- 摩尔概念与物质的量3. 化学计量-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 浓度的计算- 气体定律(波义耳、查理、盖-吕萨克定律)4. 能量变化- 能量守恒- 反应热与焓变- 热化学方程式二、无机化学1. 元素周期表- 周期与族- 元素的电子排布- 元素的性质趋势2. 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 碱金属与卤素- 氧族元素- 过渡金属3. 酸碱与盐- 酸碱理论(阿伦尼乌斯、布朗斯特-劳里)- pH值与溶液的酸碱性- 常见酸碱与盐的性质三、有机化学1. 有机化合物的基础知识- 碳的杂化- 有机反应类型(取代、加成、消除、重排等) - 有机官能团2. 烃类- 烷烃、烯烃、炔烃- 芳香烃3. 官能团化合物- 醇、酚、醚- 醛、酮- 羧酸、酯、酰胺四、物理化学1. 化学平衡- 反应动力学- 勒夏特列原理- 平衡常数与反应自发性2. 溶液与胶体- 溶液的性质- 溶解度与沉淀平衡- 胶体与表面活性剂3. 电化学- 氧化还原反应- 伏打电堆与电解- 电化学系列五、实验技能与安全1. 基本实验操作- 实验器材的使用- 常见化学试剂的保存与处理- 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分析2. 化学实验安全- 实验室安全规则- 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 紧急情况的处理请注意,这个总结是为了提供一个结构化的概览,并不包含每个部分的详细解释。
每个部分都可以进一步扩展,包含更多的细节和具体的化学知识点。
如果需要一个完整的、详细的文档,您可以提供更具体的指导。
高考化学零碎小知识点
高考化学零碎小知识点在高中化学学习中,有许多看似零碎的知识点,但它们却是高考化学的重要考察内容。
本文将介绍一些重要的零碎小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高考化学。
一、溶液的浓度计算溶液的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或摩尔数。
浓度的常用计算方式有质量分数、摩尔浓度和体积分数等。
质量分数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100%摩尔浓度(也称为摩尔浓度)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摩尔浓度=溶质的摩尔数/溶液的体积(单位为L)体积分数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体积分数=溶质溶液体积/溶液的体积× 100%二、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高考化学中的重点考察内容。
氧化还原反应以电子转移为基础,包括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两个过程。
一般而言,氧化反应是电子的失去,还原反应是电子的获得。
氧化还原反应需要了解的几个基本概念包括氧化态、氧化剂和还原剂。
氧化态是原子或离子失去或获得电子的数目,可以通过元素周期表上的位置进行推断。
氧化剂是能够氧化其他物质的物质,在化学方程式中往往以右上角写出其氧化态。
还原剂是能够还原其他物质的物质,在方程式中常常以右下角写出其氧化态。
在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平衡中,需要遵循以下规则:电子数相等、原子数相等、电荷相等,同时还要注意原子和离子的平衡。
三、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过程。
在反应方程式中,酸以H+离子(质子)的存在形式存在,碱以OH-离子的形式存在。
当酸和碱的当量比为1:1时,酸碱反应为中和反应。
在酸碱中和反应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重要的概念包括酸碱的浓度、酸碱的中和反应滴定计算、酸碱滴定指示剂的选择等。
四、化学键化学键是化学反应中原子之间形成的相互作用力。
常见的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离子键是由阴阳离子之间的电荷相互吸引力形成的,常见于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中。
共价键是两个非金属原子通过共享电子而形成的键,可以进一步分为单键、双键、三键等。
高中化学374个必背知识点汇总
高中化学374个必背知识点汇总一、化学基本概念1.物质的分类(有机物、无机物、元素、化合物、混合物)2.化学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和表示法3.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转化和量的关系4.化学计量问题5.化学反应的条件6.常见元素的性质及其应用7.常见化合物的性质及其应用8.离子化合物的特征二、化学元素与周期表1.元素的发现历史2.元素的命名和符号3.元素的分类及其特征4.元素的周期表排列及规律5.元素的周期表应用三、化学键1.原子的电子排布和结合规律2.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及其特点3.价键理论4.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命名四、化学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1.物质的相互作用及其特征2.氧气的性质及其应用3.水的性质及其应用4.盐的性质及其应用五、溶液1.溶解度、溶解热、溶解度曲线2.溶液的浓度及其计算3.溶液的制备及其特点4.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及应用六、氧化还原反应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2.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和氧化数变化3.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七、化学反应的速率及平衡1.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2.化学平衡定律3.反应速率与平衡的关系4.平衡常数及其应用八、化学能量与化学动力学1.化学能的种类及其转化2.化学反应热力学3.化学反应速率与动力学九、化学元素的周围环境1.主要元素的化合物及其环境影响2.元素的生产和利用对环境的影响3.元素的环境污染及其防治十、化学实验1.化学实验常规操作及其规范2.常见仪器、设备的使用及其维护3.常用化学试剂的性质及其应用4.常见化学实验的操作及其原理和方法总结:以上374个必须掌握的高中化学知识点,涵盖了化学基本概念、元素和周期表、化学键、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溶液、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化学能量与化学动力学、化学元素的周围环境以及化学实验等方面。
而对于这些知识点,我们应该以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方式来探讨,以便能更深入地理解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个人观点: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不仅可以解释自然界的现象,还可以帮助人们改善生活和保护环境。
高中化学必背基础知识点归纳
高中化学必背基础知识点归纳高中化学作为一门能够直接与人类生产、生活结合的自然科学,为我们的生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而在高中阶段,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被广泛的应用于教学之中。
为了帮助广大化学学习者更好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本文将介绍高中化学必背基础知识点的归纳。
一、化学元素、化合物及其性质1.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元素是指组成物质的最基本粒子,而化合物则是由不同元素按照一定比例结合形成的,具有独特性质的物质。
2.元素和化合物的分类元素可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两种;化合物可分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两种。
3.化学反应中的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化学式。
需要注意的是,在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物质质量必须守恒。
4.常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包括颜色、形态、密度等,而化学性质则包括反应性、稳定性等。
二、通用化学反应1.酸碱反应酸和碱反应产生盐和水的反应称为酸碱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的氧化态和还原态发生改变的反应,其中至少有一种物质发生氧化作用,至少有一种物质发生还原作用。
3.置换反应置换反应是指一个离子置换另一个离子时所发生的反应。
例:金属单质加上一种溶液,产生另一种金属离子和一种新颜色的气体。
三、离子反应1.电解和电沉积电解是指在电解质溶液中,使用直流电源或外加电势,将化学反应产生离子沉积于极板的现象。
而电沉积则是指在电化学反应中,阳极离子被氧化,在阴极形成电荷的负电子沉积少数溶液的单质离子,形成一个无电荷荷物质。
四、反应的速率1.因素影响反应速率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包括:物质的浓度、温度、催化剂等。
2.速率方程式速率方程式可以刻画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其描述方式可以写成:速率=自由度数(反应物)(反应物)…。
3.反应机理反应机理是指描述化学反应时,反应物之间的具体相互作用关系的模型。
五、气体和气体化学1.气体识别气体的识别主要有可燃气体、不可燃气体、氨等。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最全版)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最全版)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下面是高中化学的知识点总结,涵盖了各个方面的内容。
1. 原子结构
- 元素、原子、分子的概念
- 电子结构:电子云模型、能级概念、电子排布规则
2. 化学键
- 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的概念
- 杂化轨道和化学键的形成
- 分子轨道理论
3. 物质的量和化学反应
- 摩尔概念和摩尔质量
- 化学方程式、平衡常数和速率常数
- 反应速率和速率方程
4. 酸碱和盐
- 酸碱理论:Arrhenius理论、Brønsted-Lowry理论- 中和反应和盐的生成
- 强酸强碱的性质
5. 氧化还原反应
- 氧化还原的概念和电子转移
-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判别
- 电化学和电池的原理
6. 化学平衡
- 平衡的定义和特征
- 平衡常数和Le Chatelier原理
- 溶液的酸碱平衡和氧化还原平衡
7. 溶液和溶解性
- 溶液的组成和分类
- 溶解度和溶解过程
- 饱和溶液和溶解度曲线
8. 化学反应速率
- 反应速率的实验测定
-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 反应速率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9. 高能化合物
- 化学能和反应热
- 燃烧反应和燃烧热
- 异常热效应和热力学定律
这些是高中化学的核心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的研究有所帮助。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难点重点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难点重点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1. 原子的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原子核包含质子和中子,而核外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
2. 电子排布规律:电子按照能量层和亚层排布,遵循奥布定律和保尔利排斥原理。
3. 元素周期表: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排列,具有周期性和族性。
4. 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如原子半径、电负性、离子化能等)呈现周期性变化。
二、化学键与分子结构1. 化学键的形成:原子间通过共价键、离子键或金属键等方式结合形成分子或晶体。
2. 共价键的性质:共价键具有方向性、饱和性和强度。
3. 分子的几何形状:分子的形状由原子间的键角和键长决定,如VSEPR理论所述。
4. 分子间力:分子间存在范德华力、氢键等非共价相互作用力,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
三、化学反应原理1. 化学反应的类型:包括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还原-氧化反应等。
2. 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物质变化,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3. 化学计量: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
4. 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化学平衡描述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动态平衡状态。
四、酸碱与盐1. 酸碱的定义:根据质子理论,酸是质子供体,碱是质子受体。
2. pH值:表示溶液的酸碱性,pH=-log[H+]。
3. 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水和盐。
4. 盐的水解:盐在水中溶解后,离子与水发生反应,引起溶液酸碱性变化。
五、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物质间发生电子转移,表现为氧化数的变化。
2. 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剂获得电子被还原,还原剂失去电子被氧化。
3. 电化学系列:金属元素按照还原能力排列,非金属元素按照氧化能力排列。
4. 电化学电池: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电能的装置,包括伏打电堆和伽伐尼电池。
六、溶液与化学平衡1. 溶液的组成: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高中化学全部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全部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物质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组成。
- 分类: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和混合物(均匀混合物、非均匀混合物)。
2. 原子结构- 原子由原子核(质子、中子)和电子云组成。
- 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 元素周期律与周期表- 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排列。
- 周期表分为s、p、d、f区,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
4. 化学键- 离子键:正负离子间的静电吸引力。
- 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享电子对形成的键。
- 金属键:金属原子间的电子共享。
5. 化学反应- 反应物转化为产物的过程。
- 反应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温度、浓度、催化剂等。
6. 化学计量-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 摩尔概念:物质的量的单位,1摩尔=6.022×10^23个粒子。
7. 溶液与浓度-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均匀混合物。
- 浓度表示溶质在溶剂中的含量,常用单位有mol/L、g/L等。
8. 酸碱与盐- 酸:能够提供质子(H+)的物质。
- 碱:能够接受质子的物质。
- 盐:由阳离子和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9.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
- 还原: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
- 氧化剂:使其他物质氧化的物质。
- 还原剂:使其他物质还原的物质。
二、无机化学1.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非金属元素如氢、氧、氮、硫、磷等。
- 常见非金属化合物包括水、氨、硫酸、硝酸等。
2.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金属元素如钠、钾、钙、镁、铝、铁、铜等。
- 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金属卤化物等。
3. 配位化合物- 中心金属离子与配体通过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 常见的配体有水、氨、乙二胺等。
4. 酸碱理论- 阿伦尼乌斯理论:酸是电离产生H+的物质,碱是电离产生OH-的物质。
- 布朗斯特-劳里理论:酸是质子给予者,碱是质子接受者。
5. 沉淀反应- 两种溶液混合时,生成不溶于水的固体(沉淀)。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重点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重点一、原子与分子1.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云组成。
原子核包含质子和中子,电子云由围绕核的负电荷电子组成。
2. 元素周期表:元素按原子序数排列的表格,分为周期(行)和族(列),具有相似性质的元素位于同一族。
3. 化学键:原子间的强烈相互作用,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离子键由电荷吸引形成,共价键通过共享电子对形成,金属键则存在于金属原子间。
二、化学反应1. 化学反应类型:包括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还原-氧化反应等。
2. 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和物质的量关系。
3. 化学计量:研究化学反应中物质的量的关系,通过摩尔概念和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计算。
三、溶液与溶解度1. 溶液:一种或多种物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均匀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相体系。
2.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特定溶剂中能溶解特定量溶质的最大量。
3. 浓度:溶液中溶质的含量,通常用摩尔浓度(mol/L)表示。
四、酸碱与盐1. 酸碱理论:包括阿伦尼乌斯理论、布朗斯特-劳里理论和路易斯理论,描述了酸和碱的性质及其反应。
2. pH值:表示溶液酸碱性的量度,pH=-log[H+],其中[H+]表示氢离子浓度。
3. 盐:酸与碱反应生成的物质,通常为金属阳离子和非金属阴离子的化合物。
五、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一种化学反应,其中电子从一个物质转移到另一个物质,包括氧化剂和还原剂。
2. 电化学系列:金属按照其标准电极电势排列的序列,用于预测氧化还原反应的可能性。
3. 电池和腐蚀:氧化还原反应在电化学电池中的应用,以及金属腐蚀的机理。
六、化学能与热力学1. 化学能:化学反应中储存或释放的能量。
2.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表明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3. 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原理,表明自然过程倾向于向熵增加的方向发展。
七、化学平衡1. 化学平衡:可逆反应达到动态平衡状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
高中化学知识点归类总结
高中化学知识点归类总结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元素与化合物- 纯净物与混合物- 原子、分子和离子2.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反应类型:合成、分解、置换、还原、氧化还原 -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平衡- 反应速率与催化剂3. 能量与化学反应- 能量守恒定律- 反应热与热化学方程式- 燃烧热与中和热4. 溶液与溶质- 溶液的组成与浓度表示- 溶解度与温度、压力的关系- 酸碱指示剂与pH值二、元素化学1. 碱金属与碱土金属-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常见碱金属元素:锂、钠、钾- 常见碱土金属元素:钙、镁2. 过渡金属- 过渡金属的通性- 常见过渡金属元素:铁、铜、锌3. 非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的特性- 常见非金属元素:氢、氧、氮、碳4. 稀有气体- 稀有气体的性质与用途三、有机化学1. 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有机化合物的定义与特点- 碳的杂化与键合2. 烃类化合物- 烷烃、烯烃、炔烃的结构与性质- 同分异构体与命名规则3. 官能团与衍生物- 醇、酚、醚、醛、酮、羧酸、酯、胺 - 官能团的反应特性4. 聚合反应与高分子化合物- 加聚反应与缩聚反应- 塑料、橡胶、纤维的化学四、无机化学1. 酸碱理论- 阿伦尼乌斯酸碱理论- 布朗斯特-劳里酸碱理论2. 配位化学- 配位键的形成- 配位化合物的命名与性质3.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数的确定- 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4. 无机非金属材料- 硅酸盐材料- 金属氧化物与硫化物五、化学实验技能1. 实验基本操作- 常见仪器的使用与保养- 基本操作技能:称量、量取、混合、加热2. 安全与事故处理- 实验室安全规则- 常见化学事故的预防与处理3. 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实验目的与步骤的制定- 数据记录、处理与结果分析六、化学计算1. 物质的量与摩尔概念- 摩尔质量与气体摩尔体积- 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2. 化学反应的计算- 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摩尔比- 反应热量与物质的量的计算3. pH值与酸碱滴定- pH值的计算- 滴定曲线与滴定计算4. 溶液浓度的计算- 质量分数与体积分数- 稀释与浓缩的计算通过上述归类总结,学生可以系统地复习和掌握高中化学的核心知识点,为进一步的学习和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全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全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元素:不可分割的基本物质单位。
- 化合物:由不同元素以固定比例结合形成的纯净物质。
-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各组成部分保持原有性质。
2. 原子结构-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带正电。
- 电子云:围绕原子核的电子分布区域。
- 原子序数: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等于核中质子数。
3. 化学键- 离子键:正负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力。
- 共价键:两个或多个原子共享电子对形成的键。
- 金属键:金属原子间的电子共享,形成“电子海”。
4. 化学反应- 反应物:参与化学反应的物质。
- 生成物:化学反应后形成的物质。
- 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5. 化学计量- 摩尔:物质的量单位,1摩尔等于6.022×10^23个粒子。
-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
-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只会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二、元素与化合物1. 周期表- 周期:元素按原子序数排列,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在同一列。
- 主族元素:周期表中第1A至第8A族的元素。
- 过渡元素:周期表中第3B至第2B族的元素。
2. 酸碱盐- 酸:能够释放氢离子(H+)的物质。
- 碱:能够接受氢离子,释放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
- 盐:由酸和碱中和反应生成的物质。
3.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
- 还原: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
- 氧化剂:使其他物质氧化的物质。
- 还原剂:使其他物质还原的物质。
4. 有机化学- 烃:仅由碳和氢组成的化合物。
- 醇、酚、醛、酮:含有氧的有机化合物。
- 羧酸、酯、胺、酰胺:含有羧基或氨基的有机化合物。
三、化学实验操作1. 实验器材- 常用仪器:试管、烧杯、滴定管、分液漏斗等。
- 使用与保养:正确使用和清洁实验器材,防止污染和损坏。
2. 实验安全- 个人防护:穿戴实验服、防护眼镜、手套等。
高中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5篇)
高中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5篇)高中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1第一单元1——原子半径(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气体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2)同一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2——元素化合价(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最高正价由碱金属+1递增到+7,非金属元素负价由碳族-4递增到-1(氟无正价,氧无+6价,除外);(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最高正价、负价均相同(3) 所有单质都显零价3——单质的熔点(1)同一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2)同一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4——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及其判断)(1)同一周期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因此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得电子,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2)同一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失电子,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判断金属性强弱金属性(还原性) 1,单质从水或酸中置换出氢气越容易越强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1—20号,K最强;总体Cs 最强最非金属性(氧化性)1,单质越容易与氢气反应形成气态氢化物2,氢化物越稳定3,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1—20号,F最强;最体一样)5——单质的氧化性、还原性一般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其氧化物的阳离子氧化性越弱;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推断元素位置的规律判断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应牢记的规律:(1)元素周期数等于核外电子层数;(2)主族元素的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阴阳离子的半径大小辨别规律由于阴离子是电子最外层得到了电子而阳离子是失去了电子6——周期与主族周期:短周期(1—3);长周期(4—6,6周期中存在镧系);不完全周期(7).主族:ⅠA—ⅦA为主族元素;ⅠB—ⅦB为副族元素(中间包括Ⅷ);0族(即惰性气体)所以, 总的说来(1) 阳离子半径原子半径(3) 阴离子半径>阳离子半径(4 对于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的离子,原子序数越大,其离子半径越小.以上不适合用于稀有气体!专题一:第二单元一、化学键:1,含义:分子或晶体内相邻原子(或离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2,类型 ,即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离子键是由异性电荷产生的吸引作用,例如氯和钠以离子键结合成NaCl.1,使阴、阳离子结合的静电作用2,成键微粒:阴、阳离子3,形成离子键:a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b部分盐(Nacl、NH4cl、BaCo3等)c强碱(NaOH、KOH)d活泼金属氧化物、过氧化物4,证明离子化合物: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共价键是两个或几个原子通过共用电子(1,共用电子对对数=元素化合价的绝对值2,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对产生的吸引作用,典型的共价键是两个原子借吸引一对成键电子而形成的.例如,两个氢核同时吸引一对电子,形成稳定的氢分子.1,共价分子电子式的表示,P132,共价分子结构式的表示3,共价分子球棍模型(H2O—折现型、NH3—三角锥形、CH4—正四面体)4,共价分子比例模型补充:碳原子通常与其他原子以共价键结合乙烷(C—C单键)乙烯(C—C双键)乙炔(C—C三键)金属键则是使金属原子结合在一起的相互作用,可以看成是高度离域的共价键.二、分子间作用力(即范德华力)1,特点:a存在于共价化合物中b化学键弱的多c影响熔沸点和溶解性——对于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其范德华力一般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即熔沸点也增大(特例:HF、NH3、H2O)三、氢键1,存在元素:O(H2O)、N(NH3)、F(HF)2,特点:比范德华力强,比化学键弱补充:水无论什么状态氢键都存在专题一:第三单元一,同素异形(一定为单质)1,碳元素(金刚石、石墨)氧元素(O2、O3)磷元素(白磷、红磷)2,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换——为化学变化二,同分异构(一定为化合物或有机物)分子式相同,分子结构不同,性质也不同1,C4H10(正丁烷、异丁烷)2,C2H6(乙醇、二甲醚)三,晶体分类离子晶体:阴、阳离子有规律排列1,离子化合物(KNO3、NaOH)2,NaCl分子3,作用力为离子间作用力分子晶体: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所形成的晶体1,共价化合物(CO2、H2O)2,共价单质(H2、O2、S、I2、P4)3,稀有气体(He、Ne)原子晶体:不存在单个分子1,石英(SiO2)、金刚石、晶体硅(Si)金属晶体:一切金属总结:熔点、硬度——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专题二:第一单元一、反应速率1,影响因素:反应物性质(内因)、浓度(正比)、温度(正比)、压强(正比)、反应面积、固体反应物颗粒大小二、反应限度(可逆反应)化学平衡: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变化,到达平衡.专题二:第二单元一、热量变化常见放热反应:1,酸碱中和2,所有燃烧反应3,金属和酸反应4,大多数的化合反应5,浓硫酸等溶解常见吸热反应:1,CO2+C====2CO2,H2O+C====CO+H2(水煤气)3,Ba(OH)2晶体与NH4Cl反应4,大多数分解反应5,硝酸铵的溶解热化学方程式;注意事项5二、燃料燃烧释放热量专题二:第三单元一、化学能→电能(原电池、燃料电池)1,判断正负极:较活泼的为负极,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为氧化反应,阴离子在负极2,正极:电解质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得到电子,生成新物质3,正负极相加=总反应方程式4,吸氧腐蚀A中性溶液(水)B有氧气Fe和C→正极:2H2O+O2+4e—====4OH—补充:形成原电池条件1,有自发的氧化反应2,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3,同时与电解质接触4,形成闭合回路二、化学电源1,氢氧燃料电池阴极:2H++2e—===H2阳极:4OH——4e—===O2+2H2O2,常见化学电源银锌纽扣电池负极:正极:铅蓄电池负极:正极:三、电能→化学能1,判断阴阳极:先判断正负极,正极对阳极(发生氧化反应),负极对阴极2,阳离子向阴极,阴离子向阳极(异性相吸)补充:电解池形成条件1,两个电极2,电解质溶液3,直流电源4,构成闭合电路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1. 原子结构:如:的质子数与质量数,中子数,电子数之间的关系2. 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A.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B. 原子序数=质子数C.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元素的最高正价数D. 主族非金属元素的负化合价数=8-主族序数E. 周期表结构(2)元素周期律(重点)A.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难点)a. 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氢的难易或与氢化合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b.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或酸性强弱c. 单质的还原性或氧化性的强弱(注意:单质与相应离子的性质的变化规律相反)B. 元素性质随周期和族的变化规律a.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变弱b.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c.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d.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C. 第三周期元素的变化规律和碱金属族和卤族元素的变化规律(包括物理、化学性质)D.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a. 原子与原子b. 原子与其离子c. 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3)元素周期律的应用(重难点)A. “位,构,性”三者之间的关系a. 原子结构决定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b. 原子结构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c. 以位置推测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B. 预测新元素及其性质3. 化学键(重点)(1)离子键:A. 相关概念:B. 离子化合物:大多数盐、强碱、典型金属氧化物C. 离子化合物形成过程的电子式的表示(难点)(AB, A2B,AB2, NaOH,Na2O2,NH4Cl,O22-,NH4+)(2)共价键:A. 相关概念:B. 共价化合物:只有非金属的化合物(除了铵盐)C. 共价化合物形成过程的电子式的表示(难点)(NH3,CH4,CO2,HClO,H2O2)D 极性键与非极性键(3)化学键的概念和化学反应的本质: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1. 化学能与热能(1)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2)化学反应吸收能量或放出能量的决定因素: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a. 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 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3)化学反应的一大特征:化学反应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变化练习: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在反应中,破坏1molH-H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破坏1molO =O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形成1molH -O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B )A.2Q1+Q2>4Q3B.2Q1+Q2高中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2离子共存问题所谓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高中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高中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与总结1.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云组成,原子核包含质子和中子。
- 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排列,分为s、p、d、f区。
- 元素周期表的周期和族分别代表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
2.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 离子键由正负离子间的静电吸引力形成。
- 共价键由原子间共享电子对形成,分为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 金属键由金属原子间的电子云和正电荷的金属离子形成。
3. 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数量不变。
- 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包括系数和化学式。
- 化学反应类型包括合成、分解、置换和复分解反应。
4. 化学计量学-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个粒子的数量。
- 摩尔质量是一摩尔物质的质量,单位为克/摩尔。
- 物质的量与质量、体积和浓度之间有换算关系。
5. 溶液与溶解度- 溶液是溶质分散在溶剂中形成的均匀混合物。
-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在溶剂中的最大溶解量。
- 饱和溶液是指溶质达到最大溶解量的状态,不饱和溶液则未达到。
6. 酸碱与pH值- 酸碱是能够释放或接受质子(H+)的物质。
- pH值是溶液酸碱性的度量,范围从0到14,7为中性。
- 强酸和强碱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而弱酸和弱碱则部分电离。
7.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涉及电子的转移,氧化剂接受电子,还原剂释放电子。
- 氧化数是元素在化合物中的电荷状态,用于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 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可以通过电极电势和标准电极电势来预测。
8. 有机化学基础- 有机化合物主要由碳和氢组成,可能包含氧、氮、硫等元素。
- 有机分子的命名遵循IUPAC规则,包括主链选择、取代基命名和编号。
- 有机反应类型包括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消除反应和重排反应。
9. 化学实验与安全- 实验室安全包括个人防护、化学品处理和紧急情况应对。
高中化学核心考点知识总结
高中化学核心考点知识总结一、化合价(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二、氧化还原反应定义:有电子转移(或者化合价升降)的反应。
本质:电子转移(包括电子的得失和偏移)。
特征:化合价的升降。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得电子——化合价下降——被还原——还原产物。
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失电子——化合价上升——被氧化——氧化产物。
口诀:升——失——(被)氧化——还原剂降——得——(被)还原——氧化剂。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关系。
三、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四、离子反应定义:有离子参加的反应。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第一步:写:写出化学方程式。
第二步:拆: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成离子形式;第三步:删:删去前后都有的离子。
第四步:查:检查前后原子个数,电荷是否守恒。
离子共存问题判断:①是否产生沉淀(如:Ba2+和SO42-,Fe2+和OH-)②是否生成弱电解质(如:NH4+和OH-,H+和CH3COO-)③是否生成气体(如:H+和CO32-,H+和SO32-)④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NO3-和Fe2+/I-,Fe3+和I-)五、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
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燃烧,酸碱中和,活泼金属与酸发生的置换反应。
吸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Ba(OH)2·8H2O和NH4Cl的反应,灼热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C、CO、H2还原CuO。
六、各物理量之间的转化公式和推论1、微粒数目和物质的量:n=N/NA,N=nNANA——阿伏加德罗常数。
规定0.012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目为一摩尔,约为6.02×1023个,该数目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2、物质的量和质量:n=m/M,m=nM。
3、对于气体,有如下重要公式:(1)气体摩尔体积和物质的量:n=V/Vm,V=nVm标准状况下:Vm=22.4L/mol (2)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V(A)/V(B)=n(A)/n(B)=N(A)/N(B)(3)气体密度公式:ρ=M/Vm,ρ1/ρ2=M1/M24、物质的量浓度与物质的量关系(1)物质的量浓度与物质的量C=n/V,n=CV(2)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C=(1000ρω)/M七、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1、计算:固体的质量或稀溶液的体积2、称量:天平称量固体,量筒或滴定管量取液体(准确量取)3、溶解:在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4、检漏: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水(两次)5、移液:冷却到室温,用玻璃棒将烧杯中的溶液转移至选定容积的容量瓶中6、洗涤:将烧杯、玻璃棒洗涤2—3次,将洗液全部转移至容量瓶中(少量多次)7、定容:加水至叶面接近容量瓶刻度线1cm—2cm处时,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最低点刚好与刻度线相切8、摇匀:反复上下颠倒,摇匀,使得容量瓶中溶液浓度均匀9、装瓶、贴标签所需仪器:天平(称固体质量),量筒或滴定管(量液体体积),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规格),胶头滴管八、钠的原子结构及性质九、钠的氧化物比较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比校十一、金属的通性:导电、导热性,具有金属光泽,延展性,一般情况下除Hg 外都是固态。
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5篇
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5篇第1篇示例:高中化学是一门涉及物质结构、性质、转化等方面的自然科学学科,对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培养科学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在学习高中化学的过程中,有一些关键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下面将对高中化学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基本概念1.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荷。
2. 元素与化合物: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原子组成的物质。
3. 分子结构:分子是由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基本化学单位。
4.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失去或获得电子的化学反应。
二、常见元素及其性质1. 碳、氧、氢、氮是生命中的主要元素,它们构成有机物的基础。
2. 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延展性,非金属元素多为固体或气体,常见的金属有铁、铜、铝等。
3. 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多为离子化合物,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多为共价化合物。
三、化学反应1.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定量关系。
2. 反应速率: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物产生的量。
3. 平衡反应: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达到一定比例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4. 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四、物质的状态变化1.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的三种基本状态,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可以发生相变。
2. 气态物质的压力、温度、体积之间存在一定关系,可以通过气体状态方程来描述。
3. 溶解和结晶是物质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转变的过程。
五、化学实验1. 实验操作和仪器的正确使用非常重要,应该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
2. 实验中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滴定法、比色法、质谱法等。
3. 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结:高中化学的知识体系较为庞大,但是核心知识点有限,通过理解和掌握这些核心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化学的基础认识,为今后的学习和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零碎知识点总结一、俗名无机部分:纯碱、苏打、天然碱、口碱:Na2CO3小苏打:NaHCO3大苏打:Na2S2O3石膏(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莹石:CaF2重晶石:BaSO4(无毒)碳铵:NH4HCO3 石灰石、大理石:CaCO3生石灰:CaO 食盐:NaCl 熟石灰、消石灰:Ca(OH)2芒硝:Na2SO4·7H2O (缓泻剂)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绿矾:FaSO4·7H2O 干冰:CO2明矾:KAl (SO4)2·12H2O 漂白粉:Ca (ClO)2、CaCl2(混和物)泻盐:MgSO4·7H2O 胆矾、蓝矾:CuSO4·5H2O 双氧水:H2O2皓矾:ZnSO4·7H2O 硅石、石英:SiO2刚玉:Al2O3 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铁红、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黄铁矿、硫铁矿:FeS2铜绿、孔雀石:Cu2 (OH)2CO3菱铁矿:FeCO3赤铜矿:Cu2O 波尔多液:Ca (OH)2和CuSO4石硫合剂:Ca (OH)2和S 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和CaSO4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水煤气:CO和H2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 (NH4)2 (SO4)2溶于水后呈淡绿色光化学烟雾:NO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王水:浓HNO3与浓HCl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
铝热剂:Al + Fe2O3或其它氧化物。
尿素:CO(NH2) 2有机部分:氯仿:CHCl3电石:CaC2电石气:C2H2 (乙炔) TNT:三硝基甲苯酒精、乙醇:C2H5OH氟氯烃:是良好的制冷剂,有毒,但破坏O3层。
醋酸:冰醋酸、食醋CH3COOH裂解气成分(石油裂化):烯烃、烷烃、炔烃、H2S、CO2、CO等。
甘油、丙三醇:C3H8O3焦炉气成分(煤干馏):H2、CH4、乙烯、CO等。
石炭酸:苯酚蚁醛:甲醛HCHO福尔马林:35%—40%的甲醛水溶液蚁酸:甲酸HCOOH葡萄糖:C6H12O6果糖:C6H12O6蔗糖:C12H22O11麦芽糖:C12H22O11淀粉:(C6H10O5)n硬脂酸:C17H35COOH 油酸:C17H33COOH 软脂酸:C15H31COOH草酸:乙二酸HOOC—COOH 使蓝墨水褪色,强酸性,受热分解成CO2和水,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二、颜色铁:铁粉是黑色的;一整块的固体铁是银白色的。
Fe2+——浅绿色Fe3O4——黑色晶体Fe(OH)2——白色沉淀Fe3+——黄色Fe (OH)3——红褐色沉淀Fe (SCN)3——血红色溶液FeO——黑色的粉末Fe (NH4)2(SO4)2——淡蓝绿色Fe2O3——红棕色粉末FeS——黑色固体铜:单质是紫红色Cu2+——蓝色CuO——黑色Cu2O——红色CuSO4(无水)—白色CuSO4·5H2O——蓝色Cu2 (OH)2CO3—绿色Cu(OH)2——蓝色[Cu(NH3)4]SO4——深蓝色溶液BaSO4、BaCO3、Ag2CO3、CaCO3、AgCl 、Mg (OH)2、三溴苯酚均是白色沉淀Al(OH)3白色絮状沉淀H4SiO4(原硅酸)白色胶状沉淀Cl2、氯水——黄绿色F2——淡黄绿色气体Br2——深红棕色液体I2——紫黑色固体HF、HCl、HBr、HI均为无色气体,在空气中均形成白雾CCl4——无色的液体,密度大于水,与水不互溶KMnO4--——紫色MnO4-——紫色Na2O2—淡黄色固体Ag3PO4—黄色沉淀S—黄色固体AgBr—浅黄色沉淀AgI—黄色沉淀O3—淡蓝色气体SO2—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SO3—无色固体(沸点44.8 0C)品红溶液——红色氢氟酸:HF——腐蚀玻璃N2O4、NO——无色气体NO2——红棕色气体NH3——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气体三、现象:1、铝片与盐酸反应是放热的,Ba(OH)2与NH 4Cl 反应是吸热的;2、Na 与H 2O (放有酚酞)反应,熔化、浮于水面、转动、有气体放出;(熔、浮、游、嘶、红)3、焰色反应:Na 黄色、K 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Cu 绿色、Ca 砖红、Na +(黄色)、K +(紫色)。
4、Cu 丝在Cl 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5、H 2在Cl 2中燃烧是苍白色的火焰;6、Na 在Cl 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7、P 在Cl 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8、SO 2通入品红溶液先褪色,加热后恢复原色;9、NH 3与HCl 相遇产生大量的白烟; 10、铝箔在氧气中激烈燃烧产生刺眼的白光;1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刺眼白光,在CO 2中燃烧生成白色粉末(MgO ),产生黑烟;12、铁丝在Cl 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 13、HF 腐蚀玻璃:4HF + SiO 2 = SiF 4 + 2H 2O14、Fe(OH)2在空气中被氧化:由白色变为灰绿最后变为红褐色;15、在常温下:Fe 、Al 在浓H 2SO 4和浓HNO 3中钝化;16、向盛有苯酚溶液的试管中滴入FeCl 3溶液,溶液呈紫色;苯酚遇空气呈粉红色。
17、蛋白质遇浓HNO 3变黄,被灼烧时有烧焦羽毛气味;18、在空气中燃烧:S ——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H 2——淡蓝色火焰 H 2S ——淡蓝色火焰CO ——蓝色火焰 CH 4——明亮并呈蓝色的火焰 S 在O 2中燃烧——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19.特征反应现象:])([])([32OH Fe OH Fe 红褐色白色沉淀空气−−→−20.浅黄色固体:S 或Na 2O 2或AgBr21.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SO 2(加热后又恢复红色)、Cl 2(加热后不恢复红色)22.有色溶液:Fe 2+(浅绿色)、Fe 3+(黄色)、Cu 2+(蓝色)、MnO 4-(紫色)有色固体:红色(Cu 、Cu 2O 、Fe 2O 3)、红褐色[Fe(OH)3] 黑色(CuO 、FeO 、FeS 、CuS 、Ag 2S 、PbS ) 蓝色[Cu(OH)2] 黄色(AgI 、Ag 3PO 4) 白色[Fe(0H)2、CaCO 3、BaSO 4、AgCl 、BaSO 3] 有色气体:Cl 2(黄绿色)、NO 2(红棕色)四、 考试中经常用到的规律:13、在惰性电极上,各种离子的放电顺序:阴极(夺电子的能力):Au 3+ >Ag +>Hg 2+ >Cu 2+ >Pb 2+ >Fa 2+ >Zn 2+ >H + >Al 3+>Mg 2+ >Na + >Ca 2+ >K +阳极(失电子的能力):S 2- >I - >Br – >Cl - >OH - >含氧酸根注意:若用金属作阳极,电解时阳极本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Pt 、Au 除外)4、双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1)左边写出水解的离子,右边写出水解产物;(2)配平:在左边先配平电荷,再在右边配平其它原子;(3)H 、O 不平则在那边加水。
例:当Na 2CO 3与AlCl 3溶液混和时: 3 CO 32- + 2Al 3+ + 3H 2O = 2Al(OH)3↓ + 3CO 2↑5、写电解总反应方程式的方法:(1)分析:反应物、生成物是什么;(2)配平。
例:电解KCl 溶液:2KCl + 2H 2O == H 2↑+ Cl 2↑+ 2KOH 配平:2KCl + 2H 2O == H 2↑+ Cl 2↑+ 2KOH6、将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写成二个电极反应的方法:(1)按电子得失写出二个半反应式;(2)再考虑反应时的环境(酸性或碱性);(3)使二边的原子数、电荷数相等。
例:蓄电池内的反应为:Pb + PbO 2 + 2H 2SO 4 = 2PbSO 4 + 2H 2O 试写出作为原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
写出二个半反应: Pb –2e- → PbSO 4 PbO 2 +2e- → PbSO 4分析:在酸性环境中,补满其它原子: 应为: 负极:Pb + SO 42- -2e- = PbSO 4正极: PbO 2 + 4H + + SO 42- +2e- = PbSO 4 + 2H 2O注意:当是充电时则是电解,电极反应则为以上电极反应的倒转:为: 阴极:PbSO 4 +2e - = Pb + SO 42- 阳极:PbSO 4 + 2H 2O -2e- = PbO 2 + 4H + + SO 42-7、在解计算题中常用到的恒等:原子恒等、离子恒等、电子恒等、电荷恒等、电量恒等,用到的方法有:质量守恒、差量法、归一法、极限法、关系法、十字交法和估算法。
(非氧化还原反应:原子守恒、电荷平衡、物料平衡用得多,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守恒用得多)8、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9、晶体的熔点: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中学学到的原子晶体有:Si、SiC 、SiO2=和金刚石。
原子晶体的熔点的比较是以原子半径为依据的:金刚石> SiC > Si (因为原子半径:Si> C> O).10、分子晶体的熔、沸点: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分子量越大熔、沸点越高。
11、胶体的带电:一般说来,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体粒子带正电,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的胶体粒子带负电。
12、氧化性:MnO4- >Cl2 >Br2 >Fe3+ >I2 >S=4(+4价的S) 例:I2 +SO2 + H2O = H2SO4 + 2HI13、含有Fe3+的溶液一般呈酸性。
14、能形成氢键的物质:H2O 、NH3 、HF、CH3CH2OH 。
15、氨水(乙醇溶液一样)的密度小于1,浓度越大,密度越小,硫酸的密度大于1,浓度越大,密度越大,98%的浓硫酸的密度为:1.84g/cm3。
16、离子是否共存:(1)是否有沉淀生成、气体放出;(2)是否有弱电解质生成;(3)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4)是否生成络离子[Fe(SCN)2、Fe(SCN)3、Ag(NH3)+、[Cu(NH3)4]2+等];(5)是否发生双水解。
1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 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O HClO4(高氯酸)—是最强的酸18、熔点最低的金属是Hg (-38.9C。
),;熔点最高的是W(钨3410c);密度最小(常见)的是K;密度最大(常见)是Pt。
19、雨水的PH值小于5.6时就成为了酸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