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播听众及其收听行为之新趋势
广播媒体行业的改革建议和发展方向
广播媒体行业的改革建议和发展方向一、引言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广播媒体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互联网时代,传统广播媒体需要拥抱变革,积极适应新趋势。
本文将提出几点改革建议和指导方向,以帮助广播媒体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改善内容生产与传输技术1.加强内部创新能力:广播台应鼓励员工深入研究和运用新技术,积极探索多样化的内容制作模式。
例如引入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等先进技术来扩大用户参与度。
2.提升音频质量:通过完善硬件设备、优化系统设置等手段来提高音频质量,在保证良好声音效果的同时吸引更多听众。
3.多样化节目形式:开发不同类型、不同受众群体所需的节目,并利用社交平台进行宣传推广。
三、构建社交化平台与分享经济理念1.借鉴现代社交网络模式:广播媒体行业可以学习社交媒体平台的成功经验,建立互动性强、用户粘性大的社交化平台。
通过评论、点赞、分享等功能增加用户参与度。
2.推进共享经济:鼓励广播媒体加入共享经济模式,在广告投放、版权合作等方面展开合作,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益。
四、拓宽内容覆盖领域1.多元化节目资源:创造更多丰富多样的节目形式,如纪实类节目、农村题材节目等,满足观众需求的同时也能够拓宽文化内涵。
2.开设线上直播频道:利用互联网技术建设线上直播频道,为全球听众提供优质内容资源,并通过付费订阅和广告投放获得收入。
五、加强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1.积极开展市场调研工作:了解受众需求并针对需求进行产品定位和差异化竞争。
2.构建品牌形象:以高品质内容为支撑塑造专业可信赖的公共信息发布者形象,并借助各种营销手段提高知名度。
六、加强与其他行业合作1.与网络媒体合作:广播媒体可以和新媒体平台展开深度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推动内容生产与传播的创新。
2.融入教育领域:开展与教育部门的紧密合作,在广播节目中增加有益于学生成长的内涵,并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七、改善商业化运营模式1.探索多元化收入来源:除了传统广告收入外,积极开发付费订阅、赞助、特色产品等多种经济模式。
论播音主持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论播音主持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一、播音主持的发展现状1. 传统广播电台的衰落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广播电台的收听率逐渐下降。
许多人更愿意通过手机、电脑等媒介来获取信息和娱乐,而不是依赖于收音机。
这使得传统广播电台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也促使了播音主持的转型和发展。
2. 新兴平台的崛起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种新兴平台如网络直播、短视频等开始崭露头角。
这些平台为播音主持提供了新的舞台和机遇,使得播音主持人能够更广泛地接触到观众,并且更自由地表达自己,获得更大的认可和支持。
3. 多样化的需求随着人们对信息和娱乐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和多样化,播音主持的内容也需要更加丰富多样。
除了新闻资讯、音乐节目外,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心理健康、情感情绪等方面的内容,这也为播音主持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二、未来发展趋势1. 多媒介融合未来,播音主持将更多地与其他媒介进行融合。
传统广播、网络直播、短视频等多种媒介将会更加融合,播音主持也将更加多样化,同时涌现出更多的跨界主持人和内容形式。
2. 个性化定制随着人们需求的多样化,未来播音主持将更加个性化和定制化。
不同人群对内容的需求各不相同,因此播音主持将更加注重个性化的内容创作,更加贴近观众的需求,以实现更好的沟通和传播效果。
3. 技术推动未来,技术的发展将会进一步推动播音主持的发展。
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将会为播音主持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使得主持人能够更加个性化地定制内容,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与观众进行交流和互动。
4. 专业化培养未来,播音主持将更加需要专业化的人才。
随着播音主持行业的不断发展,内容创作、主持表现等方面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因此需要更多接受专业训练和培养的播音主持人才,来满足行业的发展需求。
5. 社会责任随着播音主持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未来播音主持将更加需要肩负社会责任。
主持人不仅仅是信息和娱乐的传播者,更应该成为社会正能量的传播者,积极引导公众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贡献力量。
广播节目的听众调研与市场分析方法
广播节目的听众调研与市场分析方法广播节目的成功与否,除了主持人的主持能力、节目内容的质量等因素外,还需要考虑听众的需求和反馈。
因此,进行听众调研和市场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广播节目听众调研和市场分析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是最常见也是最经济高效的调研方法之一。
通过设计合理的问卷,可以了解听众的年龄、性别、职业、兴趣爱好等基本信息,以及他们对节目内容、节目形式等方面的看法和期望。
问卷调查可以通过线上或线下的方式进行,可以通过社交媒体、手机短信等多种途径来收集听众的意见。
二、访谈调查法访谈调查是一种深度的调研方法,通过与听众进行面对面的访谈,可以了解他们对节目的真实感受和反馈。
访谈调查可以通过个别访谈或小组访谈的形式进行。
在访谈中,调查人员可以针对特定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从而获取更为详尽的信息。
三、观察法观察法是通过对听众的行为和反应进行观察来进行调研的方法。
调查人员可以通过参与听众的聚会、座谈会等活动,并实地观察他们对节目的评价和讨论。
观察法可以对听众的真实反应进行观察和分析,得到比较真实的市场调研结果。
四、媒体数据分析法媒体数据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对广播节目的收听率、回听率等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来了解听众需求和市场情况的方法。
调查人员可以通过收集和分析与广播节目相关的数据,了解听众的收听习惯、偏好和关注点,从而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五、社交媒体调研法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广播节目开始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调研。
通过收集社交媒体上的用户评论、点赞、分享等数据,可以快速了解用户的反馈和意见。
此外,还可以通过开设专属的节目官方社交媒体账号,与听众进行互动交流,获取更多的意见和建议。
综上所述,进行广播节目的听众调研和市场分析是提高节目质量和满足听众需求的重要手段。
选择适合的调研方法,可以更好地了解听众的需求和反馈,从而不断改进节目内容、形式和传播方式,更好地满足听众的期望。
广播媒体在开展调研过程中,还需要保护听众的个人信息,在调研过程中遵循法律法规的相关条款,确保调研的合法性和隐私性。
论播音主持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论播音主持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我们来看一下播音主持的发展现状。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传媒行业迎来了空前的发展。
各种电台、电视台、网络平台等媒体形式层出不穷,给播音主持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种国际交流和合作也为播音主持行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目前,播音主持行业已经成为了媒体的重要一环,不仅在新闻采访、节目主持、广播主持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还在文化交流、国际合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未来,播音主持行业的发展趋势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移动电台、音频节目等将会成为播音主持的重要发展方向。
这些新形式的传媒将为播音主持带来更多的表现机会,也将为听众带来更多的选择空间。
随着国际交流的深入,国际化将成为播音主持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越来越多的中国主持人将在国际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华,也将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主持人来到中国,与中国主持人进行交流合作,这无疑将为播音主持行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将成为播音主持的新舞台。
这些新技术将为播音主持带来更多的表现形式和传播途径,也将为听众带来更加丰富的体验。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公益慈善等社会责任也将成为播音主持的重要发展方向。
播音主持人除了有着娱乐嗜好和娱乐活动外,同时也要关注社会公益事业,努力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在未来的发展中,播音主持行业将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和更加严苛的要求,但同时也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播音主持人需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的学习和进步,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才能在这个行业中立于不败之地。
播音主持人还需要关注社会责任,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让自己的声音传遍大江南北,为社会和人民做出更多的贡献。
回望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广播
在“变”与“不变”中创新发展—回望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广播□王求改革开放30年,中国广播的变化全面而深刻。
30年间,中国广播从大喇叭响遍全国、占据辉煌之巅,到被电视等媒体挤压、陷入低谷,再到艰难爬坡、重整河山,广播的生命轨迹映照着社会的媒介取向,也体现了广播人不断革新观念、勇于突破的努力。
30年来,中国广播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适应时代变化、符合世界广播发展规律之路。
探索媒介规律发挥独特优长改革开放之初,1980年召开的第十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重提坚持“自己走路”方针,1983年第十一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强调“扬独家之优势,汇天下之精华”。
中国广播摈弃文革中“无产阶级专政工具”的错误定位和“读报台”“抄报台”的模糊属性,开始尊重新闻规律、尊重广播规律的大胆实践。
1. 广播语态发生革命性改变。
文革时期广播内容风格单调、套话空话连篇。
随着改革开放,广播界也迈开改革开放的步伐,最明显的一个变化是广播的调门降了下来。
个体身份、个性鲜明的主持人节目开始出现,亲切自然、平易交流的话语风格开始盛行,广播脱下居高临下教化的外衣显露出本该具有的朴素真诚的模样。
广播传递信息、解读社会、沟通情感、娱乐的功能显露出来;广播的贴近性、服务性、伴随性凸现出来;中国广播的语态革命是广播人重新认识广播的特质、重新确定广播的角色定位、革新传播理念之后的集中表达。
2. 传播手段从单一到多元,广播节目形态愈加丰富且趋向类型化、专业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广播理解的深入和对广播特性的把握,广播节目形态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传统节目类型划分不断遭遇新兴节目样态冲击。
以新闻节目为例。
从前是以播音员播报为主,后来逐渐出现了录音新闻、现场直播、记者口头播报、主持人与嘉宾互动、多点连线直播、新闻谈话、深度调查等,最有广播特色的“音响”在节目中充分运用,多种声音元素充盈广播。
促进节目样态翻新的是广播人理念的更新:不仅要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告诉听众“是什么”,还要告诉听众“为什么”,要用真实声音让听众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转型期的中国广播新闻发展探研
转型期的中国广播新闻发展探研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变革,广播新闻行业也在不断转型。
在这个转型期,中国广播新闻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探讨中国广播新闻在转型期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分析其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中国广播新闻在转型期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和挑战。
传统广播新闻媒体受到电子媒体的冲击,收听率和影响力逐渐下降。
新兴的网络媒体和社交媒体的发展也对广播新闻产生了竞争压力。
传统的广播新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多样化的信息需求,观众越来越倾向于通过互联网获取新闻信息。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广播新闻必须进行转型升级,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一方面,广播新闻需要加大技术投入,提升传媒技术水平,提高新闻报道的专业性和可信度。
广播新闻需要更加注重内容创新,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新闻产品,吸引更多的听众。
广播新闻还需要加强与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整合,拓展新的传播渠道,提升传播效果。
二、转型期的中国广播新闻发展面临的问题在转型期,中国广播新闻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
广播新闻技术水平和新闻报道的专业性有待提高。
当前,广播新闻在技术应用和报道手法上与电子媒体和互联网媒体存在差距,这导致了传统广播新闻逐渐失去了年轻观众的青睐。
广播新闻的内容创新和质量提升亟需加强。
因为广播新闻在新闻产品的多样性和新闻内容的深度上与电子媒体和互联网媒体存在明显差距,这导致了传统广播新闻的受众流失。
广播新闻需要加强与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整合,拓展新的传播渠道,提升传播效果。
当前,广播新闻在与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整合上存在问题,这导致了传统广播新闻的传播效果下降。
用户深耕,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用户深耕,打造新型主流媒体作者:梁毓琳罗剑锋来源:《中国广播》2021年第07期【摘要】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深度改变了广播媒体的传播生态,新的传播生态需要在建立大数据库基础上,深度了解与挖掘用户,进行用户深耕,最终达到精准传播与营销的效果,进一步拓宽广播融媒体发展道路。
通过分析今年上半年中国广播用户特点及其收听行为轨迹可以发现:在广播融媒体转型和疫情影响人们收听习惯的背景下,通过转型创新,广播媒体的听众有所回流,广播接触率同比上升,广播伴随性进一步趋强,车载收听与智能收听为主力方式,市场份额仍然位于头部频率。
【关键词】广播主流媒体融媒体大数据【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十四五”时期,国家对融媒体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播也应进一步加大融合转型力度,实现广播融媒体纵深发展。
同时,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依然存在,随着人们生活习惯与消费观念的改变,媒体接触习惯也在悄然变化。
在融媒体语境下,广播媒体应积极进行内容创新,大力发展融媒体产品,以更接地气、贴近民生的内容和矩阵化传播,在媒体市场中赢得广播听众。
本文通过分析2021年上半年中国广播用户特点及其收听行为轨迹,总结广播收听市场的特点及其未来走势。
一、广播听众有所回流,广播接触率同比上升2021年上半年,移动互联网依然是全国受众接触最多的媒体渠道,广播的接触率达到47.1%,同比去年疫情期间(31.0%)有较大幅度的上升,对比2019年上半年(43.6%)也略有提升。
说明疫情过后,广播媒体的听众规模有所回升,并且经过多年广播融媒体产品的浸染,广播在年轻一代听众中有所回流,广播接触率稍有上升。
受众全天不同时间接触的媒体不一,“机不离手”是目前手机使用的状态,基本上全天大多数时段移动互联网的接触率都相当高,全天接触高峰在早上、中午和傍晚到晚上。
广播全天接触高峰在早上和傍晚到晚上,电视的接触高峰则在晚上。
2021年上半年广播的主力听众依然是25~44岁人群,90后和80后人群是广播的主要受众群,广播受众的年轻化依然较为明显。
2023年度中国广播听众与电台收听率调查报告
2023年度中国广播听众与电台收听率调查报告尊敬的领导和各位同事:以下是2023年度中国广播听众与电台收听率调查报告。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中国广播听众对电台收听率的偏好和变化趋势,为电台提供相关数据支持和参考。
调查概述:本次调查使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共收集到来自全国各省市的调查样本。
我们收到了8000份有效问卷,其中男性占比52%,女性占比48%。
调查涵盖了不同年龄、职业和地区的广播听众,以全面反映中国广播听众的特点。
调查结果:1. 广播节目类型:音乐类节目仍然是广播听众最喜欢的类型,占比为58%。
新闻类节目占比为22%,娱乐类节目占比为15%,其他类节目占比为5%。
2. 收听时间和地点:大部分广播听众仍然倾向于在车上收听广播节目。
同时,在家中和工作地点收听的人数也有增加。
3. 收听频率: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表示每天会收听广播节目。
其中,40%的人每天收听1-2小时,25%的人每天收听2-3小时,15%的人每天收听3-4小时,剩下的人每天收听超过4小时。
4. 收听设备:智能手机仍然是广播听众收听节目的主要设备,占比为70%。
而AM/FM收音机和汽车收音机占比分别为15%和10%。
5. 根据地区划分:调查结果显示,北方和南方地区对广播节目类型的喜好有所不同。
北方地区更喜欢新闻和娱乐类节目,而南方地区则更喜欢音乐和娱乐类节目。
6. 偏好节目形式:受访者更喜欢互动性强、有趣且具有教育意义的广播节目。
此外,一些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和学生,对于与他们相关的节目更感兴趣。
结论与建议: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广播节目在中国仍然是受欢迎的媒体形式。
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互联网等新媒体平台对于广播节目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因此,电台可以考虑以下措施来提高收听率:1. 提供多样化的节目内容,满足不同听众的需求。
2. 创新广播节目形式,增加互动性,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3. 增加与广播节目有关的活动和互动,加强听众与电台的联系。
4. 加强与新媒体平台的合作,共同推动广播节目的创新发展。
广播新闻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广播新闻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广播作为一种传媒形式,在新闻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具有独特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本文将深入探讨广播新闻的特点以及当前的发展趋势。
一、广播新闻的特点1. 即时性:广播新闻以实时性为其最大特点之一。
收听者可以在第一时间听到最新的新闻报道,而不必等待文字新闻的发布。
这种即时性使得广播新闻在突发事件和重要消息的传播中具有重要影响力。
2. 高度可靠性:广播新闻在内容准确性和可信度方面具有高度可靠性。
广播媒体具备完备的新闻检查和审查机制,以确保广播新闻内容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这种可靠性使得广播新闻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
3. 覆盖面广:广播可以覆盖辽阔的地理区域,将新闻内容传递到各个角落。
通过广播,新闻可以迅速传播到全国各地,弥补了一些偏远地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4. 多样性:广播媒体不仅可以传递文字新闻,还可以通过音频表达情感和细节,使得新闻更加生动和丰富。
广播新闻还可以包含采访和实地报道等形式,给收听者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二、广播新闻的发展趋势1. 融合与多元化: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广播媒体正越来越多地融合其他形式的传媒,如互联网、社交媒体等。
广播新闻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相结合,为人们提供更多元化的新闻形式和更方便的获取方式。
2. 自媒体和个性化内容:自媒体的兴起为广播新闻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个人和小团体通过社交媒体平台、播客等渠道传播新闻内容,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壁垒。
个性化内容也逐渐成为广播新闻的发展趋势,人们可以根据个人需求自主选择感兴趣的新闻内容。
3. 互动和参与性:广播新闻正越来越注重听众的参与和互动。
通过电话、短信、社交媒体等渠道,听众可以与广播主持人进行交互和评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这种互动性加强了听众与广播新闻的联系,使其更具参与性和社会性。
4. 数据驱动的新闻报道:在大数据时代,广播新闻利用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更好地了解受众需求和兴趣,提供更加个性化和精准的新闻内容。
中国城市广播听众收听习惯分析与收听频率
中国城市广播听众收听习惯分析与收听频率中国城市广播听众的收听习惯分析与收听频率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娱乐和获取信息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尽管互联网媒体如网络、社交媒体等形式如今已经占据了大部分人的生活,但广播作为一种多媒体信息传播的方式仍然深受许多中国城市居民的喜爱。
首先,中国城市广播听众的收听习惯分析表明,广播便利性是吸引他们收听的主要原因之一。
广播节目的播放不需要额外的设备和网络,只需一台收音机或汽车音响等基础设备即可收听,这方便了广播的接受和传播。
其次,广播节目的特点决定了其在信息获取方面的不可替代性。
与其他媒体不同,广播有独特的即时性,能够迅速传递重要的新闻、天气、交通等及时信息。
对于一些急需及时获取信息的人群,如忙碌的上班族或长途驾车的司机,广播是他们了解最新动态的首选媒体。
除了信息提供方面,广播还通过丰富多样的节目内容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兴趣爱好的人们都能在广播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节目。
例如,年轻人更倾向于收听音乐、综艺娱乐类节目,而中老年人则更喜欢文化、教育、经济等知识性节目。
广播的内容多样性,满足了不同听众对于娱乐、知识、文化等方面需求的多样性。
然而,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广播的收听频率逐渐下降。
对于城市白领来说,每天上班和下班的路程,尤其是公共交通工具上,仍是一个主要的收听广播节目的时间段。
但是,由于工作压力增加、媒体选择增多,一些人可能会在其他媒体上选择获取信息,如手机APP、网络新闻等。
这也导致了广播收听频率的降低。
总的来说,中国城市广播听众的收听习惯分析与收听频率表明,广播作为传统媒体形式仍然有着一定的市场和受众群体。
虽然互联网媒体的兴起给传统广播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但广播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如即时性、便利性和多样性等。
随着城市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广播业也会适应并改变自身以更好地满足听众的需求。
中国城市广播听众的收听习惯分析与收听频率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的娱乐和获取信息方式也在不断变化。
中国广播:老凤新声--中国广播:现状与前瞻
西 亚 、新 加 坡 和 澳 大 利 亚 等 国 要 低 人 对 着 麦 克风 说 上几 十分 钟 、个 把 小 势 ,固步 自封 、缺 乏活 力 与动 力 。这
很 多 。而 在 美 国 l 岁 以上 的 人 中 ,有 时 ,一 档 节 目就 完成 了 ,缺 乏 认 真 的 种 层 级 分 开 、条 块 分割 的格 局 也 严 重 2
个 套 路 设置 频 率 ,都 设 有 如新 闻 台 、
有 数 据 调 查 显 示 :广播 节 目的 自 经 济 台 、文 艺 台 、 交 通 台 、音 乐 台 制量 是 电视 的3 倍还 多 ,交 换 、购 买 比 等 ,虽 名 为 专业 台 ,其 实 都是 相关 的 综 合 台 ,功 能 简 单 重 复 ,很 少个 性 区 自制 量 大 ,一 方 面说 明 了广 播 人 隔 。所 以 同处 一 个 大 区 的 台 ,只有 少
国 性 调查 显 示 :广 播 媒 体 的 接 触 率 在 前 的严 峻课 题 。
台 ,只能 增 设 该 台的 频 率 ,而 不 能 在 同一 层 级 增 加 台数 ,这就 极 大 地 限制
电视 、报 纸 、网络 、杂 志 等 诸 多媒 体 中位 于最 后 ,仅 有 3 . %,相较 18 41 8 92
射 了 大 量 低 成本 运 作 存在 ,使 得 广 播 很 难 在 功 能 上 产 生 差 异 互补 。 以武 汉 地 区为 例 ,现 有 中央 、省 、市 级 广 播
电视 的 受 众 人 数最 多 ,占 了近 七 成 ;
而 相信 广播 的 只 有 14 .%,甚 至 远 远 低 例 却不 及 电视 的l3 /。 于 网络 ( 图2)。公 信 力与 受众 的 媒 见
其 中 ,3 %的人 主 要 通 过 听 广 播 获 得 2 1 年 我 国广 播人 均 日收 听 时 长 下 降 5 00
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广播听众的收听习惯
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广播听众的收听习惯引言广播作为传统媒体的一种,具有广泛的覆盖面和传播效果。
在中国,北京、上海和广州作为三大城市,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发达的经济,其广播听众数量也非常庞大。
本文将就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大城市广播听众的收听习惯进行分析和探讨。
1. 广播收听的普及程度在北京、上海、广州这三大城市,广播收听有着相当高的普及程度。
尽管在数字化时代,电视和互联网等媒体形式蓬勃发展,但广播仍然占有一席之地。
广播通过其简单便捷的特点吸引了大量的收听者,无论是在家庭、车辆还是公共场所。
尤其是在交通拥堵的大城市,很多人选择打开收音机以打发等待的时间。
2. 广播收听的时间分布广播收听的时间分布在不同的城市有所差异。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北京的广播收听高峰期主要集中在早晚高峰,特别是在上下班的交通中。
上海和广州的广播收听高峰期相对较长,一般会延续到晚上九点左右。
这主要是因为这三个城市的交通压力不同,导致广播收听的时间分布也有所不同。
3. 广播收听的频率选择广播收听的频率选择在不同的城市也存在差异。
根据观察和调查,北京的广播听众更倾向于选择新闻和财经类节目,因为北京是中国的中央政治和经济中心,人们对时政和经济新闻的关注度较高。
上海的广播听众更喜欢选择音乐和文化类节目,因为上海是中国的文化艺术中心,人们对音乐和艺术有更浓厚的兴趣。
广州的广播听众偏向于选择娱乐和体育类节目,因为广州是中国的广东省会,人们对娱乐和体育新闻的关注度相对较高。
4. 广播收听的设备偏好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广播收听的设备也在不断更新。
在北京、上海、广州这三个城市,人们使用的广播收听设备也有所不同。
在北京,很多人选择汽车导航系统或手机上的收音机应用来收听广播。
上海的人们更喜欢使用手机和智能音箱来收听广播节目。
而广州的人们更喜欢使用传统的立体声收音机来收听广播。
这是由于各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科技普及水平的影响所导致的。
5. 广播内容的多样性在北京、上海、广州这三个城市,广播节目的内容也非常丰富多样。
广播电台的未来发展趋势
广播电台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人们接触媒体的方式的改变,广播电台作为传统媒体形式之一,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变革。
然而,在数字化时代的浪潮中,广播电台仍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文将探讨广播电台未来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可能遇到的挑战和应对之策。
一、多元化内容未来的广播电台将更加注重多样化的内容。
传统的电台节目形式难以吸引年轻人和新一代受众,因此,广播电台需要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内容,包括音乐、新闻、电台剧、访谈等等。
此外,广播电台还可以结合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特点,开设在线直播、互动游戏等节目,吸引更多的用户参与。
二、数字化转型面对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广泛应用,广播电台也需要进行数字化转型。
这意味着广播电台需要通过优化技术设备和软件系统,提升信号传输和音频质量,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用户对高品质音频的需求。
此外,广播电台还应建设自己的网络平台,提供在线订阅、点播等服务,与时俱进地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三、定位的精准化未来的广播电台需要精准定位受众群体,提供符合他们需求的内容。
通过研究市场,了解受众的兴趣和需求,广播电台可以开设专题节目、定制化服务,提供更具吸引力的内容。
此外,广播电台还可以通过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实时监测受众的反馈和行为,从而不断优化节目内容,提升用户体验。
四、跨平台整合在数字化时代,广播电台需要与其他媒体平台进行跨界合作,进行内容整合和资源共享。
例如,与电视台、网络平台等合作,共同制作内容,扩大宣传和传播渠道。
此外,与公共机构、社会团体等合作,开展公益活动和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通过跨平台整合,广播电台能更好地适应媒体融合的趋势,实现互利共赢。
五、社区化服务广播电台应注重社区化服务,与当地社区建立紧密联系。
通过开展公益活动、举办社区活动等方式,为当地居民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服务。
此外,广播电台还可以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各类互动节目,如邀请当地居民参与节目录制等,增加互动和参与感,提高用户粘性。
广播面临的形势任务及应对措施
再看看我们身边的电视袁一方面电视台自制剧软广告井喷曰另一 方面袁电视台加大客户结构与服务的重新调整袁以活动带动广告袁同时 加大直客经营和与大品牌的交互式营销遥 渊以浙江卫视叶我爱记歌词曳 与巧乐滋交互式营销为例遥 冤这是一个行动大于思考的年代袁逆境之中 的应变袁是对策袁也是根本遥 对于电视来说是发展尧是突围袁对于广播来 说袁是有限资源下竞优
势袁就不可能形成实质性的融合袁没有实
质性的融合袁 就只会产生矛盾袁野马太效
应冶会以我们不愿看到的速度扑面而来遥
广电合一后袁广播人如果想野背靠电视这
棵大树好乘凉冶袁那就把路走死了遥 如何
锻造我们的核心力尧增强作战力袁关键一
点袁要注重保障机制的科学与完善袁使核
心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遥 目前看就是
容错过的遥 我们注意到有一些趋势很明显袁其中很重要的一个趋势就 是市场客户越来越成熟和理性袁他们对终端和公关的推广费用分流了 他们(硬)广告的投放费用遥 客户对终端的重视尧对区域的重视尧对传播 效果的重视越来越显而易见遥 这就对媒体袁尤其是对广播的广告运营 产生了非常现实的影响袁促使广播形成新的运营理念遥 我们看到现代 广告的核心功能正在发生变化和调整袁它已经从过去的促销袁也就是 单纯的卖东西袁转变为公关营销和终端营销遥 所谓野终端冶袁就是和客户 有直接接触袁能建立直接关系的有售点的地方及群体遥 当下的客户并 不要求广告马上给他促销多少货品袁它看重的是对长期核心利益相关 者的利益维护袁是市场的占有率袁只有市场占有率才能解决它今后可 持续发展的问题袁所以客户所要求的是与终端之间长期关系的日常维 护袁也就是野公关营销冶遥 能否和如何实现客户所要求的野终端触达冶与 野公共关系维护冶袁对广播的媒介观是一次现实考验遥 过去广播的广告 运营大都还是以大众宣传的方式袁围剿式地对受众进行兜售袁还处在 宣传尧告知尧促销的模式袁广播的媒介功能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遥 理念 上厘清之后袁运营转型就有了真正的操作方向袁广播人已经认识到冷 冰冰的硬广告不足以真正打动消费者袁广播的优势在于沟通尧在于互 动尧在于可以实现有效传播袁广播必须去做有内容的尧有互动的尧有精 准终端的尧深入的公关活动袁从而迅速地撬动市场袁提升市场份额遥
论播音主持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论播音主持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播音主持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的职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播音主持的发展也走过了漫长的历程。
本文将就播音主持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我们来看一下播音主持的发展现状。
随着电台、电视台以及互联网的普及,播音主持在各类媒体平台上都有了广泛的应用。
从传统的广播电台到现代的网络直播平台,播音主持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涉足播音主持这一领域,通过自己的声音和表达能力,向观众传递着各种信息和情感。
播音主持也在不断的与时俱进,不断地进行创新,以适应不同人群的需求。
电台节目的播音主持人会根据听众的反馈不断改进自己的节目内容,增加听众的参与感。
我们来分析一下播音主持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人们对声音的要求越来越高,播音主持也会朝着更加专业化、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在专业化方面,播音主持人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学习音乐、表演、语言等相关知识,以提高自己的表现力和专业度。
在个性化方面,播音主持人需要更好地发掘自己的个人特色和魅力,与其他主持人进行区分,从而赢得更多粉丝和听众。
在多样化方面,播音主持人需要不断开拓自己的领域,将自己的声音和表达能力运用到更多的领域,如有声读物、配音、广告等,从而拓展自己的职业发展空间。
播音主持在未来的发展中还会受到科技的影响。
随着人工智能和语音识别技术的不断发展,播音主持的工作方式也将发生改变。
未来,人们可能会通过语音助手来获取信息和娱乐,这就需要有更多的播音主持人来为语音助手录制各种音频内容。
随着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广泛应用,播音主持人可能会涉足到虚拟世界中,为虚拟角色进行配音,或者制作虚拟的音频节目,这将为播音主持人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播音主持在未来将会出现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在未来,播音主持人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与时俱进,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实现自己的职业价值。
新形势下广播媒体的发展方向
新形势下广播媒体的发展方向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达,广播媒体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在新形势下,广播媒体应该顺应时代潮流,适应观众需求,积极拥抱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提高内容质量,优化平台体验,推进品牌建设,开拓新的市场和业务,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
一、拥抱数字化和智能化趋势随着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应用,广播媒体要大力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
通过建设数字化、智能化的传媒平台,实现机器语音识别、自动化制作、精准推荐、智能互动等功能,为观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个性化的媒体服务。
二、提高内容质量内容是广播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内容质量是广播媒体发展的关键所在。
广播媒体应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秉承公正、客观、准确的新闻传播原则,加强底层调查、深入报道,创新节目形式、内容形式,推出富有思想性、艺术性、互动性的精品节目,扩大影响力。
三、优化平台体验广播媒体要关注观众体验,打造用户友好和操作便捷的新媒体平台,提供全方位、多维度的媒体体验。
比如加强社交化、互动化、场景化等特点,增加明星、互动、解说等元素,提高观众的粘性和体验感。
四、推进品牌建设广播媒体要注重品牌建设,树立媒体品牌形象,提高媒体影响力和认证度。
通过发挥媒体自身优势,打造独具特色的品牌形象,提升观众的信任度和认同感,推进广告营销和商业合作的发展。
五、开拓新的市场和业务随着国家“一带一路”的倡议实施,广播媒体要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开拓国际业务和合作,推动中外文化交流和媒体合作。
同时,广播媒体也要加强多产业、跨领域的融合发展,拓展流媒体、音频、视频、游戏等业务,提高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六、积极应对新媒体发展的风险和挑战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广播媒体也面临着新的风险和挑战,如用户流失、内容质量下降、商业收入下滑等问题。
广播媒体应该积极应对这些问题,加强媒体的品牌建设、内容质量提升、营销策略创新、数据分析和场景化布局等措施,保持与观众的互动和联系,确保持续、稳定、可持续发展。
中国城市广播听众收听习惯分析
中国城市广播听众收听习惯分析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升,中国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其中,在娱乐、信息传递以及社交方面,广播作为一种传统媒体,始终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本文将通过对中国城市广播听众收听习惯的分析,探讨广播在城市居民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广播作为城市居民的娱乐方式城市居民的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寻找一种能够缓解压力和放松心情的娱乐方式变得尤为重要。
广播作为一种方便随时随地收听的媒体,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音乐、笑话、节目等,成为城市居民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娱乐的首选。
例如,在上下班途中,许多人会选择打开收音机或者手机APP收听广播节目,以丰富和愉悦自己的日常出行。
此外,晚上休息时,许多人也倾向于打开电台或者音频应用软件收听一些有声小说、音乐节目或者脱口秀等,这不仅能够帮助人们放松身心,还能够丰富他们的生活内容。
二、广播作为城市居民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广播作为传统媒体之一,承担着信息传递的重任。
对于城市居民来说,广播仍然是一种重要的获取信息的途径。
首先,广播新闻节目能够及时传递各类国内外重要新闻和热点事件。
尤其是在城市居民每天忙碌的工作中,他们可能没有太多时间去浏览新闻网站或者阅读报纸,因此广播新闻在及时传递重要信息方面具备独特优势。
其次,广播节目还能为城市居民提供各类专业知识和实用信息。
比如,健康保健、法律常识、财经资讯等等,这些信息对于城市居民来说具有重要的实用性,通过广播收听这些节目,人们能够不断了解新知识、拓宽视野。
三、广播作为城市居民社交的桥梁广播不仅仅是一种单向传媒,同时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社交互动的平台。
在一些城市人群密集的地铁、公交上,人们经常会通过广播节目套餐、音乐以及情感故事等话题展开交流,从而增进彼此的社交联系。
此外,某些广播节目还设有听众互动环节,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城市居民不仅能够与主持人互动,还能够与其他听众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这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广泛社交的机会。
听众的变化对广播人的要求
听众的变化对广播人的要求当前广播听众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审美情趣的提高。
审美的主观性决定了审美的时代性。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审美标准。
现在,听众的审美情趣极大地提高,高保真的音响质量,密集化的信息传播,双向型的交流方式,交谈式的播音风格,都是听众对广播电台选听的条件,他们的审美需求向着立体化多方位发展,听众对广播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苛刻,决不满足于只要有声音就行。
2、广播听众的本位意识日趋明显。
回首我国广播事业的发展,经历了以广播电台为核心的传播方式向以听众为中心的传播方式转化的过程。
这种转化进入新世纪后显得尤其突出。
3、听众收听时段的分散。
多元化时代的到来,人们从事工作与劳作的时间已不是固定的白天8小时,人们的休闲时间也不只是白天的8小时之外,因此,听众听广播的时间比从前要分散得多。
有调查显示,连续收听广播节目达1.5小时的人正在逐年减少。
4、移动收听群日益增多。
在国外,有相当多的人爱听广播,包括年轻一族。
广播之所以饱经沧桑而魅力不减,其必然存在不可替代的优势,那便是与听众近距离接触所产生的亲切感和感染力,对特定人群的特殊影响。
这里所说的特殊人群主要是指处于流动状态的人。
随着汽车的日益增多和普及,人们在铺设起一个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的同时,也把看不见的空中电波网覆盖了每一个角落。
有人预言,车上的广播市场将成为广播的主体市场之一。
5、听众对获取有用信息有强烈的渴求。
无论广播节目是新闻、音乐、交通,听众都希望得到密集的信息。
一方面信息是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听众希望在信息爆炸的汪洋大海中得到正确的信息。
因此,广播节目如何提供含金量高的信息并快速传递就显得尤其重要。
对应听众审美情趣的变化,要求我们提高广播质量,包括技术质量、节目质量等等。
质和量是听众选择媒体的最主要的标准,节目好,发射差,或者发射好而信息质量低等都会使挑剔的听众调台或转向其他媒体。
在节目上,要求广播工作者在采、编、播的各个环节上都要严格把关,力求作到让听众在收听到详尽准确的信息的同时能够感受到愉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广播听众及其收听行为之新趋势
赛立信媒介研究有限公司黄学平
当今中国广播收听市场,听众的收听需求日趋个性化和收听行为多样化,流动收听越来越普遍,促进了广播频率百花齐放,广播节目妙趣横生,频率或特色更趋鲜明。
本文将通过赛立信媒介研究2009年在全国范围内的收听调查数据,分析中国广播听众市场及听众收听行为的趋势与特点。
一、全国广播听众规模达6.5亿,流动听众增长迅猛
近年来,各级广播电台越来越重视频率资源扩张和加强覆盖。
2009年广播电台在覆盖方面加大了投入,进一步改善了广播的接收效果,扩大了广播覆盖人口。
调查显示,2009年全国城乡居民的广播接触率①为59.5%,城乡广播听众总规模达6.5亿人。
其中,城市居民广播接触率仍明显高于农村,为63.8%,城市听众3.9亿,城市及其周边地区仍是广播听众的主要密集地,是广播市场竞争的核心区域。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逐渐加快,农村地区广播信号覆盖的加强,对农广播频率的增加,对农节目质量提升,农村地区的广播市场也有较快的发展。
2009年,农村居民的广播接触率为50.5%,农村广播听众规模达2.6亿。
2009年赛立信的调查数据显示,陕西电台农村广播在陕西关中地区的收听率一直居前五位,安徽电台农村广播在安徽地区也位居收听率排行榜前十位,在农村市场更位列三甲。
这些对农广播频率的崛起,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广播市场的升温。
近几年,我国汽车市场一直保持20%的速度增长,私家车大量涌入普通家庭。
据公安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6月底,全国汽车保有量为6962.60万辆,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为4624.33万辆;全国汽车驾驶者1.29亿人,是汽车保有量的1.85倍,比上年同期增加1450.89万人,增长12.66%②。
而赛立信媒介研究2009年流动听众调查数据显示,驾车人士的广播接触率高达99.2%,可见几乎全部驾车人士都是广播听众。
驾车人士接触率最高的媒体是广播,甚至比电视接触率还高10个百分点(见图1)。
调查还显示,有大约2/3的驾车人士每天收听广播,平均每天收听广播的时间为190分钟,是普通听众收听量的2.5倍。
不仅如此,行驶中的汽车还搭乘着倍数于驾车人士的乘客听众,由此而组成了流动听众的主力,并导致流动听众规模迅猛增长。
①广播接触率:指在过去一个月内有收听过广播的人口占潜在听众(广播覆盖地区具备收听能力的人口)的比例。
②数据来源;搜狐汽车周报,2009年7月
0%
20%40%60%80%100%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其他
图1 驾车人士的媒体接触率
数据来源:赛立信媒介研究,2009
二、广播听众年轻化趋势明显,“含金量”越来越高
广播听众年轻化是近几年逐渐显现的一个趋势。
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城市广播听众多为20-49岁的中青年听众,这一年龄段的听众约占全部听众的三分之二(见图2),这个比例较几年前有明显的提高,广播听众的年轻化趋势在最近几年愈加明显地凸现出来,中青年听众已经成为广播媒体的主要受众群。
同时,城市听众以初中、高中/中专等中高学历为主,大专及以上高学历听众所占比例接近20%,广播听众的整体文化程度有了明显提高。
图2 城市广播听众特征
数据来源:赛立信媒介研究,2009
快速增长的流动听众群是驱动广播听众年轻化、高文化程度的主要因素。
赛立信媒介研究在国内10个城市的调查数据显示,驾车人士大多是高学历、高收入、高层次的“三高”人士(见图3),这类听众以30-49岁为主,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52.9%;月收入在3000元
以上者占了72.54%,5000元以上者占28.40%,收入远远高于全社会平均水平;职业以私营业主、企业管理人员、白领或专业人士为主,属于较高层次的社会中坚阶层(见图3)。
广告商、广告主对此类听众群青睐有加。
图3 国内十城市驾车人士听众构成③
数据来源:赛立信媒介研究,2009
流动听众群体的日益壮大,令广播听众的含金量,即听众的市场价值大大提升。
毕竟,私车车主阶层的购买力和消费能力,是任何一个商家,包括广告主和广告公司都不会忽视的。
三、听众的收听行为趋于多样化,流动收听渐成主流
收听工具、传播渠道的多样化,令“非家居”收听量越来越大,流动收听逐渐成为主流。
听众可以使用各式便携式或移动收听工具收听广播,收听的地点也不再局限于“家里”。
调查数据显示,超过30%的听众更喜爱使用便携式收听设备,如手机、MP3/4、PDA、笔记本电脑等,总体上流动收听量已经超过“居家”收听量(图4、图5)。
流动收听量的增加,主要缘于三点:一是,汽车快速进入家庭,驾车听众规模越来越大,同时国内大部分省级交通台几乎全程覆盖高速公路,交通广播无处不在,从而大大提升了驾车人士的收听量;二是,广播电台进入地铁、公共汽车、各大购物商场。
不少城市在公共汽车、购物商场,甚至地铁场所都能够听到广播,扩大了公共场所的广播收听量;三是,居民在户外活动消闲的时间增多,“伴随性”特色明显的广播成为许多人的忠实伴侣。
另外,网络广播日趋为受众所接受。
赛立信2009年在广州、深圳等城市进行的网络广播调查数据显示,超过45%的听众知道网络广播,其中超过5%的听众经常收听网络广播,
③十大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成都、沈阳、杭州、长沙、福州
这一比例较2007年上升了30%的幅度。
据有关资料,截至2009年6月30日,我国互联网的普及率达到了25.5%,中国网民数量达3.38亿,较2008年底增长了13.4%。
可以预见,通过网络收听广播的听众规模会继续水涨船高。
0%
10%20%30%40%50%60%收音机便携
式收音机车载收音机电
脑网络音响手机
M P 3
其他
图4 城市广播听众收听广播使用的工具
数据来源:赛立信媒介研究,2009
0%
20%40%60%80%100%家里出租
车/
地
铁/
公交车
私家
车/
单位车
工作
单位
/场所
商场
/公
共场所其他
图5 城市广播听众收听广播的地点
数据来源:赛立信媒介研究,2009
三、听众收听广播的时间趋于分散和“碎片化”
调查显示,听众收听广播的时间较为分散,存在不集中、非固定收听的趋势。
如图6所示,早上6:00-7:59、中午12:00-12:59和晚上17:00-18:59有较多听众收听广播,为传统的三个广播“黄金时段”。
但是,在上午8:00-11:59和晚间21:00前后时的现实听众比例也维持在较高位置之上,在下午传统低迷时段的现实听众比例也呈现攀升之势。
6:00
7:00
8:00
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16:0017:0018:0019:0020:0021:0022:0023:00
图6 城市广播听众收听广播的时间分布
数据来源:赛立信媒介研究,2009
调查数据显示,约85.0%的听众在收听广播的同时还会做其他事情,包括开车、工作、学习、其他休闲活动等。
可见,广播的“伴随性”日趋得到充分展现,听众收听广播的随意性较之以往也相应有所增强。
0%10%20%30%40%50%60%70%专心听
广播驾车
上班/
工作做家务
上网/
休闲学习/看书逛街/
上下班路上
图7 城市广播听众收听广播时还在做什么
数据来源:赛立信媒介研究,2009
在随意性、伴随性收听成为主流的背景下,广播节目的定位、内容、形式、编排等能否满足当今听众的需求,将成为广播收听市场竞争取胜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