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民居系列之碉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碉楼分析
2.造型及材料分析——羌族碉楼
羌族民居为石片砌成的平顶房,呈方形,多数为3层,每 层高3米余。房顶平台的最下面是木板或石板,伸出墙外 成屋檐。木板或石板上密覆树丫或竹枝,再压盖黄土和鸡 粪夯实,厚约035米,有洞槽引水,不漏雨雪,冬暖夏凉 。房顶平台是脱粒、晒粮、做针线活及孩子老人游戏休歇 的场地。有些楼间修有过街楼(骑楼),以便往来。
4、实例分析
碉楼比较与总结 5、现存价值分析
一、碉楼的起源
从世界范围考察
碉楼这种单体塔楼式建筑在西方也比较多。比如十至十二 世纪西欧以教堂建筑为代表的“罗马风”建筑中,它发挥 着召唤信徒、授时的功能,在封建战争频繁时期又用于瞭 望。到十二世纪,不仅继续起着瞭望的作用,而且增加了
军事防御和火警监护的功能。
碉楼比较与总结
碉楼出现在中外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民族,他们似乎有各 自的发展轨迹。而中国碉楼建筑是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地 区兴建的一种以防御性为主的多层塔楼式乡土建筑,其建 造受到古代角楼或望楼的启示而发展,汉代就已发展的很 完备。
碉楼形式多样,不同民族叫法和建造都不一样。可分为黄 土碉和石碉;其修建挑选了地势,多就地取材,考虑水源 、风向、向阳等因素;楼体上宽下窄,造型犹如金字塔, 整个建筑一气呵成,尽显雄健刚毅之气
古代榫卯示意图
对剖凹凸榫卯
三、碉楼分析
4.实例分析—藏碉楼
藏碉楼一般建在山顶或河边,以毛石砌筑墙体,为了防御功能, 房屋建成像碉堡的坚实块体。常为三层,首层贮藏及饲养牲畜,二至 三层为居室,设平台及经堂,经堂是最神圣的地方,设在顶屋。由于 少雨,木结构以
石片及石块压边。 碉楼为木、石 结构建筑,墙体用片 石垒砌而成并有泥浆 为粘合剂。内部楼层 采用木坊,圆木搭筑 而面。
碉楼
探秘石头砌成的不朽传奇
概述
碉楼是一种特殊的民居建筑,因 形状似碉堡而得名。在中国分布具有很强 的地域性。其形成与发展是与自然环境与 社会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它综合地反应 了地域居民的传统文化特色。
羌族碉楼
开平碉楼
碉楼的起源
碉楼的分类及分布

1、功能用途分析
楼 碉楼分析
2、造型及材料分析 3、建造特点
三、碉楼分析
1、功能用途分析
乡间和山区的碉房, 一般依山而建,多为 三层:一层关栏牲畜, 二层当卧室、厨房和 储藏室,三层设经堂 。平顶用来晾晒谷物。 屋顶插经幡。房屋旁一 般有转经简。室内一般 都供有神龛、经书。通常 不用床铺和桌椅,睡卧和 坐都在垫子上。
高级住宅,在主要入口处或主要房间外侧设置一层或数层高 的敞廊,封闭的碉房,开敞的廊檐,很有民族特色。
三、碉楼分析
4.实例分析—广东开平碉楼
不同风格流派不同宗教的建筑元素在开平碉楼中和谐共处 ,表现出特有的艺术魅力。它在建筑结构上则充分体现了 防卫功能。
三、碉楼分析
5.现存价值分析
以开平碉楼为例:开平碉楼具有突出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1、它是中国乡村主动接受外来文化的历史见证 2、它是中国乡村移植外国建筑艺术的集中展示 3、它是中国华侨文化的杰出代表 4、它寄寓了中国人的传统环境意识,是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三、碉楼分析
4.实例分析—广东开平碉楼
广东开平碉楼在建材上,有早期的泥墙楼(用灰沙、糖、盐、 蚬壳、蚝壳等混合逐层锤打夯成),中期的青砖楼(用一般的青砖 加厚建成),到最后的钢筋水泥楼(用钢筋混凝土按现代建筑用料 建成)。类型上,约分三大类
一:更楼或灯楼 二:众楼 三:居楼 开平碉楼中西合璧, 碉楼的造型千姿百态。 最大特点是按照自己的 意愿选取不同的 外国建筑式样综合一起, 自成一体。
三、碉楼分析
防御设施
1、功能用途分析
秦汉时期的“角楼”或“望楼。碉楼的的建造受到 古代角楼或望楼的启示每层的四边墙上都开有枪眼。 顶层普通四边突出,形似阳台,“阳台”底也开有枪 眼;四角筑成瞭望台,甚至装有探照灯。门窗不大而 都用厚厚的钢板做门,整座碉楼都异常牢固。战乱时 期还有瞭望和火警监护
居住要求
台山的碉楼,大多建于二、三十年代碉楼的分布, 大致是丘陵地区和靠近山区的地方比较多,皆因防备盗贼 而起,主要由海外华侨捐资兴建,建立了具防护与居住功 能的“中西合璧”式碉楼。这些碉楼一般三、四层,高的 十层,墙有尺多厚,有黄泥拌石灰舂成的,有青砖或花岗 岩石砌的,更多的是钢筋水泥结构;
三、碉楼分析
三、碉楼分析
2.造型及材料分析——开平碉楼
开平碉楼融合了中国传统乡村建筑文化与西方建筑文 化的独特建筑艺术,为多层建筑,高于一般的民居,比普 通民居坚固厚实,窗比民居开口小,外设铁板门窗。碉楼 上部四角都建有突出悬挑的全封闭或半封闭的角堡,可居 高临下还击进村之敌。。
三、碉楼分析
2.造型及材料分析——台山碉楼
三、碉楼分析
3.建造特点
碉楼的造型变化主要是塔楼的 顶部,中国式的屋顶,中西混 合式屋顶,古罗马式山花顶, 穹顶,美国城堡屋顶,欧式别 墅屋顶,庭院式的阳台顶。 上部造型有:柱廊式 、平台 式 、退台式 、悬挑式 、混 合式。
突出悬挑 射击孔 穹顶
三、碉楼分析
3.建造特点
藏堡:外墙向内收缩,但内坡依然是垂直的,上层房屋的建 筑方式除支撑系统为圆木立柱,横榫外,其余部分都是将圆 木对剖,横向放置,圆的那面朝外,平面向内。以一个开间 为组合,转角交角处做成凹凸榫搭接的交合而成,层层重叠, 直至达到所需高度。半圆木上下之间做一些连接榫,以保证 其整体性。井干式建筑,墙体厚实。
相异处:根据其所处环境条件,因而它们建造材料有所 不同,有的是木板石板,还夹杂有黄土,有的是混凝土结 构,还有的是石材堆叠而成。由于所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
化背景的差异,造型样式也有所不同。
ຫໍສະໝຸດ Baidu
三、碉楼分析
3.建造特点
开平碉楼:为多层建 筑,远远高于一般的民居,便于居 高临下,墙体坚固厚实,窗户小, 有鉄栅和窗扇,铁板窗门。碉楼上 四角突出悬挑全封闭或半封闭的角 堡,角堡内开了向前和向下的射击 孔,各层墙上也有射击孔,增加 楼内居民的攻击点。
其最主要的作用还是居住作用
三、碉楼分析 1、功能用途分析
功能用途分析
藏族碉楼组成:一、底层二、楼梯三、阳台兼厕所四、 晒坝五、外墙六、大门七、主室八、经堂
“碉楼”,楼层铺木板,下层当库房,二、三层住人,并 设有经堂。四周围墙,中间庭院,墙厚,旧时可当碉堡打仗或 防御之用。窗户朝庭院开,院外用小窗窄门。便于挡风。楼顶 平台可以晾晒东西,或散步、观光。
葡萄牙里斯本的贝伦塔
曼克顿塔楼
法国“罗马风” 钟塔
一、碉楼的起源
从中国范围考察
早在中国秦汉以前就有一种多层建筑存在,叫“角楼 ”或“望楼。碉楼的的建造受到古代角楼或望楼的启示 ,发展很早,远在汉代就已经很完备了。到了魏晋南北 朝时期,北方社会战乱纷争,民间大量兴建带防御性设 施的城堡式建筑——“坞”,碉楼是整个防御设施的重要 部分。
古格遗址的碉堡
一、碉楼的起源
秦汉时期的望楼
羌族碉楼
二、碉楼的分类及分布
碉楼既然是一种具有专门用途的建筑,那么只要有社会需要的 地方,它就会出现在那里。目前碉楼就主要分布在西部的青海、 西藏、云南、四川、重庆以及广东、福建、江西等省区和香港 特别行政区。
清海南部的玉树、果洛、黄南州藏 族居住的一些半农半牧地区普遍建 有一种石木结构的二、三层(个别 为四层)平顶楼房,形似碉楼, 外 形封闭、坚实、稳重、粗犷;开窗 小, 室内光线暗淡, 每层都有一个天 井式的方孔,一架圆木做成的独木 梯沟通上下.
二、碉楼的分类及分布
四川、重庆碉楼 1.四川是全国最早兴建碉楼的地方,大部分也 是与宅院相连,建在宅院围墙的转角处,的防卫 性建筑,楼高三层或五层(更有的达七层,如巴 县木洞镇蔡家碉楼)。 2。川西南的彝碉主要与房宅相连,多建立在 院落四角,一般二到三层,每层开有若干射击孔
二、碉楼的分类及分布
广东碉楼川西藏、羌少数民族地区的碉楼主要以 石、土为建筑材料,基本上是平顶。 1,客家地区的碉楼 总体特点是碉楼与客家围宽厚的围墙相连,或正 面两角建楼(二碉),或正面两角与后围正中建 楼(三碉),或四角建楼(四碉),或四角加后 围正中建楼(五碉),或四角加左、右、后三围 正中建楼(七碉) 2,五邑侨乡和开平的碉楼 主要在于其建筑式样和建筑风格的独特性。中西 建筑文化合壁,使其脱离了中国传统碉楼的样式 和风格,自成一体。开平碉楼种类繁多,若从建 筑材料来分,可以分为四种:石楼、夯土楼、青 砖楼、混凝土楼。 石楼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地区 ,在当地又称为“垒石楼”。墙体有的由加工规 则的石材砌筑而成
2.造型及材料分析——西藏碉楼
平面呈方形,上窄下宽、顶是平的。碉房因所在地区 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点。在城市,碉房布局合理,造 型完整,装饰富丽。一般三层,最高六层,用石作墙 ,木头作柱,上方木铺排作椽。
三、碉楼分析
2.造型及材料分析——比较
共同点:整体造型有一定相似性兼具防护和居住之功 能,一般高度较高
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如今碉楼已失去了其当初的防御意 义,但却成为我国传统民居里一笔宝贵的财富。
谢谢观看! 20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