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现代建筑史88页PPT
合集下载
中国建筑史现代建筑史ppt课件
信息与传媒与建筑设计最密切的就是各个地 区电视台及影视制作的有关建筑。
完整版ppt课件
18
大跨度建筑也是在50年代以后才发展起来的,在工 业建筑、桥梁建筑取得钢结构、钢筋混凝土桁架设 计经验基础上,60年代在大跨民用建筑上取得突破。
1968年首都体育馆第一次采用平板型双向空间网架, 从此网架技术在国内推广。
完整版ppt课件
12
普通公共建筑
在商业建筑中,不仅原来的普通百货商店,还 出现了使用自动扶梯的大型商场和90年代后的超大 型商场。在众多城市中使用条码和提款机的超级市 场及专营某项产品的专卖店和步行街。
50年代的休憩建筑主要有电影院、剧院、工人 文化宫等。
80年代以后,旅游首先作为获得外汇利于经济 发展的无烟工业拓展。
完整版ppt课件
26
完整版ppt课件
27
完整版ppt课件
28
完整版p件
31
窗口的新风
若干建筑物呈现出另一种自由、轻巧的 新风,它们大都集中在援外工程、外事工程 和外贸工程。 由于有关建筑的服务内容与对象不同, 即价值主体与价值尺度不同,从而有可能更 多的拓展自己的思维领域,也有可能在交流 中有所收获。
80年代以后,体育馆、高速公路收费站等多采用空 间网架而加以变化发展。
90年代后期开始,膜结构在体育、交通和展览建筑 中开始使用,产生了新的视觉冲击。
由于高标号混凝土的出现及钢结构、劲性钢筋混凝 土结构的广泛应用,肥梁胖柱时代的结束。
完整版ppt课件
19
建筑作品与建筑思潮
完整版ppt课件
20
建筑创作基本是延续1949年前大陆各大城市建筑设 计的思路,无论是古典主义还是现代主义,变化不 算太大。
海岛文化的乐于吸纳的特点,美国与日本的新旧影 响,外国建筑师的直接参与,都使国际风尚成为岛 上时尚。
完整版ppt课件
18
大跨度建筑也是在50年代以后才发展起来的,在工 业建筑、桥梁建筑取得钢结构、钢筋混凝土桁架设 计经验基础上,60年代在大跨民用建筑上取得突破。
1968年首都体育馆第一次采用平板型双向空间网架, 从此网架技术在国内推广。
完整版ppt课件
12
普通公共建筑
在商业建筑中,不仅原来的普通百货商店,还 出现了使用自动扶梯的大型商场和90年代后的超大 型商场。在众多城市中使用条码和提款机的超级市 场及专营某项产品的专卖店和步行街。
50年代的休憩建筑主要有电影院、剧院、工人 文化宫等。
80年代以后,旅游首先作为获得外汇利于经济 发展的无烟工业拓展。
完整版ppt课件
26
完整版ppt课件
27
完整版ppt课件
28
完整版p件
31
窗口的新风
若干建筑物呈现出另一种自由、轻巧的 新风,它们大都集中在援外工程、外事工程 和外贸工程。 由于有关建筑的服务内容与对象不同, 即价值主体与价值尺度不同,从而有可能更 多的拓展自己的思维领域,也有可能在交流 中有所收获。
80年代以后,体育馆、高速公路收费站等多采用空 间网架而加以变化发展。
90年代后期开始,膜结构在体育、交通和展览建筑 中开始使用,产生了新的视觉冲击。
由于高标号混凝土的出现及钢结构、劲性钢筋混凝 土结构的广泛应用,肥梁胖柱时代的结束。
完整版ppt课件
19
建筑作品与建筑思潮
完整版ppt课件
20
建筑创作基本是延续1949年前大陆各大城市建筑设 计的思路,无论是古典主义还是现代主义,变化不 算太大。
海岛文化的乐于吸纳的特点,美国与日本的新旧影 响,外国建筑师的直接参与,都使国际风尚成为岛 上时尚。
中国建筑史课件
累叠,构成房屋的壁体。中国建筑史课件
2 大木作
• 大木作:构件建筑中承重的构件 • 梁檩枋椽柱 • 斗拱昂翘升
中国建筑史课件
• 梁:沿进深方向在柱上架设的水平承重构件。宋代称“栿”。 明栿:显露的或在平棊(天花)以下的梁,称为明栿。 草栿:隐藏在平棊以上的梁,表面不加工的,称为草栿。
• 檩:承载椽子并连接横向梁架的纵向构架; • 枋:联系梁,联系柱头和柱脚的构件; • 椽:飞子,首尾钉在上下檩上 • 柱:直立承受上部重量的构件。
二穆,与太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太祖之 庙而三;士一庙。庶人祭与寝。《礼记》
中国建筑史课件
• 规划或总体布局模式:
• 对称:对称轴具有统率全构图的重要作用,引入到人际关 系,礼纳入其中,建筑单体和群体布局,突出尊卑的差别 与和谐的秩序,中轴线上的主要构图因素,具有尊严的效 果。
中国建筑史课件
中国建筑史课件
第一章 绪论
古代世界七个主要的独立建筑体系:中国建筑,欧 洲建筑,伊斯兰建筑,古埃及建筑,古代西亚建筑,古 代印度建筑,古代美洲建筑。中国建筑,欧洲建筑,伊 斯兰建筑被认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
中国建筑史课件
第一节 中国建筑史学的开创
中国建筑史课件
• 1929年,朱桂辛(启钤)曾任北洋政府内务部长创办 中国营造学社,中国建筑史的研究纳入轨道。成果: 二十余册《中国营造学社汇刊》
罗哲文”等
中国建筑史课件
第二节 中国古代建筑哲理
成熟的建筑体系――成熟的哲学体系。 中国建筑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形式,建立在中国人的 哲学观念,审美心理、风俗习惯之上。
中国建筑史课件
一 建筑的礼制化 • 中国建筑以体现人间的传统秩序为最重,中国古
代建筑布局,以儒家上下之礼和男女之礼为基本 构思。 • 男女之礼――宫殿“前朝后寝”住宅“前堂后室” • 上下之礼――《周礼》《礼记》《仪礼》对包括 建筑在内的等级形式,做了原则规定。
2 大木作
• 大木作:构件建筑中承重的构件 • 梁檩枋椽柱 • 斗拱昂翘升
中国建筑史课件
• 梁:沿进深方向在柱上架设的水平承重构件。宋代称“栿”。 明栿:显露的或在平棊(天花)以下的梁,称为明栿。 草栿:隐藏在平棊以上的梁,表面不加工的,称为草栿。
• 檩:承载椽子并连接横向梁架的纵向构架; • 枋:联系梁,联系柱头和柱脚的构件; • 椽:飞子,首尾钉在上下檩上 • 柱:直立承受上部重量的构件。
二穆,与太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太祖之 庙而三;士一庙。庶人祭与寝。《礼记》
中国建筑史课件
• 规划或总体布局模式:
• 对称:对称轴具有统率全构图的重要作用,引入到人际关 系,礼纳入其中,建筑单体和群体布局,突出尊卑的差别 与和谐的秩序,中轴线上的主要构图因素,具有尊严的效 果。
中国建筑史课件
中国建筑史课件
第一章 绪论
古代世界七个主要的独立建筑体系:中国建筑,欧 洲建筑,伊斯兰建筑,古埃及建筑,古代西亚建筑,古 代印度建筑,古代美洲建筑。中国建筑,欧洲建筑,伊 斯兰建筑被认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
中国建筑史课件
第一节 中国建筑史学的开创
中国建筑史课件
• 1929年,朱桂辛(启钤)曾任北洋政府内务部长创办 中国营造学社,中国建筑史的研究纳入轨道。成果: 二十余册《中国营造学社汇刊》
罗哲文”等
中国建筑史课件
第二节 中国古代建筑哲理
成熟的建筑体系――成熟的哲学体系。 中国建筑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形式,建立在中国人的 哲学观念,审美心理、风俗习惯之上。
中国建筑史课件
一 建筑的礼制化 • 中国建筑以体现人间的传统秩序为最重,中国古
代建筑布局,以儒家上下之礼和男女之礼为基本 构思。 • 男女之礼――宫殿“前朝后寝”住宅“前堂后室” • 上下之礼――《周礼》《礼记》《仪礼》对包括 建筑在内的等级形式,做了原则规定。
中国建筑史08近现代建筑共37页PPT
中国建筑史08近现代建筑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谢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谢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中国建筑史课件演示文稿
第31页,共327页。
第32页,共327页。
第33页,共327页。
第34页,共327页。
第35页,共327页。
第36页,共327页。
第37页,共327页。
第38页,共327页。
第39页,共327页。
第40页,共327页。
第41页,共327页。
第42页,共327页。
第43页,共327页。
第185页,共327页。
第186页,共327页。
祈年殿殿高38米, 直径32米,三层重 檐向上逐层收缩作 伞状。建筑独特, 无大梁长檩及铁钉 ,二十八根楠木巨 柱环绕排列,支撑 着殿顶的重量。祈 年殿是按照“敬天 礼神”的思想设计 的,殿为圆形,象 征天圆;瓦为蓝色 ,象征蓝天
第187页,共327页。
第106页,共327页。
第107页,共327页。
第108页,共327页。
第109页,共327页。
象天法地:天 人合一
第110页,共327页。
第111页,共327页。
第112页,共327页。
第113页,共327页。
第114页,共327页。
第115页,共327页。
第116页,共327页。
第175页,共327页。
第176页,共327页。
第177页,共327页。
中和殿平面呈 正方形,面阔 、进深各为3
间,四面出廊 ,金砖铺地, 建筑面积580㎡ 。屋顶为单檐四 角攒尖,屋面覆 黄色琉璃瓦,中 为铜胎鎏金宝顶 。殿四面开门。
第178页,共327页。
保和殿面阔9间,进深5间 ,建筑面积1240.00㎡,
第15页,共327页。
第16页,共327页。
第17页,共327页。
《中国建筑文化》课件
代表建筑
故宫、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
近代建筑
总结词
中西合璧,风格多样
详细描述
近代建筑受到西方建筑风格的影响,开始使用钢筋混凝土等现代建 筑材料,同时融合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形成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
代表建筑
上海外滩建筑群、南京中山陵等。
现代建筑
总结词
01
创新发展,绿色环保
详细描述
02
现代建筑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大量采用新材料和新技术,注
风水学说
总结词
风水学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主张通过对环境的选择和改造来达到吉祥、避邪的效果 。
详细描述
风水学说在中国建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选址、布局、结构和装饰等方面,都充分考虑了风水因素 。例如,在中国的传统住宅中,常常会设置影壁、屏风等物件来阻挡“邪气”,同时也通过各种装饰 和布局来达到吉祥的寓意。
木雕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合了 各种文化和艺术风格,如佛教 、道教、儒家思想等,形成了 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
石雕
石雕在古代建筑中常用于门楼、牌坊、石碑等 部位,其风格粗犷、雄伟,给人以庄重、沉稳
的感觉。
不同地区的石雕风格也有所不同,如福建石雕、河北 石雕等,各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工艺。
石雕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另一种常见装饰手法 ,通过雕刻石头来创造出各种形象和图案。
《中国建筑文化》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中国建筑的历史与发展 • 中国建筑的特点与风格 • 中国建筑的哲学思想与文化内涵 • 中国建筑的装饰与艺术 • 中国建筑的现代意义与价值
01 中国建筑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建筑
总结词
壮丽辉煌,技艺高超
详细描述
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采用抬梁式和穿斗式结构,布局讲究中轴 对称,屋顶采用琉璃瓦,装饰精美,技艺高超。
故宫、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
近代建筑
总结词
中西合璧,风格多样
详细描述
近代建筑受到西方建筑风格的影响,开始使用钢筋混凝土等现代建 筑材料,同时融合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形成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
代表建筑
上海外滩建筑群、南京中山陵等。
现代建筑
总结词
01
创新发展,绿色环保
详细描述
02
现代建筑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大量采用新材料和新技术,注
风水学说
总结词
风水学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主张通过对环境的选择和改造来达到吉祥、避邪的效果 。
详细描述
风水学说在中国建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选址、布局、结构和装饰等方面,都充分考虑了风水因素 。例如,在中国的传统住宅中,常常会设置影壁、屏风等物件来阻挡“邪气”,同时也通过各种装饰 和布局来达到吉祥的寓意。
木雕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合了 各种文化和艺术风格,如佛教 、道教、儒家思想等,形成了 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
石雕
石雕在古代建筑中常用于门楼、牌坊、石碑等 部位,其风格粗犷、雄伟,给人以庄重、沉稳
的感觉。
不同地区的石雕风格也有所不同,如福建石雕、河北 石雕等,各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工艺。
石雕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另一种常见装饰手法 ,通过雕刻石头来创造出各种形象和图案。
《中国建筑文化》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中国建筑的历史与发展 • 中国建筑的特点与风格 • 中国建筑的哲学思想与文化内涵 • 中国建筑的装饰与艺术 • 中国建筑的现代意义与价值
01 中国建筑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建筑
总结词
壮丽辉煌,技艺高超
详细描述
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采用抬梁式和穿斗式结构,布局讲究中轴 对称,屋顶采用琉璃瓦,装饰精美,技艺高超。
中国建筑史近现代建筑教育专题.ppt
梁思成的建筑教育培养目标
梁思成培养建筑系学生的目标是: 哲学家的头脑; 社会学家的眼光; 工程师的精确与实践; 心理学家的敏感; 文学家的洞察力; 梁思成的建筑教育思想和建筑教育实践,推
进了中国建筑教育的现代进程。
小结
1、中国近代建筑教育两个渠道; 2、梁思成形体环境设计教育体系。
留日学生办学情况
开端 1923年 江苏公立苏州工业专门学校设立了建筑科,
才掀起了中国人创办建筑学科的第一页。 苏州工专建筑科是由柳士英发起,与刘敦桢、
朱士圭、黄祖淼共同创办。 沿用日本建筑教学体系。
留日办学课程安排
学制3年 开设课程为: 建筑意匠 建筑结构 中西营造法 测量学 建筑力学 建筑史
建筑设计方面: ①参与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 ②参与中南海怀仁堂内部装修设计
建筑其它方面: ①参与东北大学校徽、新中国国徽设计; ②改造传统景泰蓝
留学派受到建筑教育的差异
德日比较重视建筑技术,偏重工程教育; 美法比较重视艺术修养,偏重艺术课程。 20年代留美归国的毕业生们将西方的折衷主
新时期的建筑教育学制、学位情 况
学制
80年代除清华、同济为5年外,其它学校为4年;
80年代末,为取得国际认可资质,多数学校恢复到 5年制。
80年代开始,实行学分制和学位制,建筑学的合格本 科毕业生的学位为工学士,合格的研究生毕业生为 工学硕士。
90年代,实行注册建筑师制度和建筑学评估制度后, 凡评估合格的高校建筑毕业生,授予建筑学学士和 建筑学硕士学位。
义、新古典主义建筑教育体系带回中国,并 产生深远影响。 但30年代后期和40年代留美归国学生将现代 派建筑教育体系带回国内,为中国建筑教育 注入新的血液。
办学派
《建筑史课件:从古代到现代建筑发展的演变》
建筑史课件:从古代到现代建 筑发展的演变
建筑史的定义和重要性,探索古代建筑的特点和风格。
古代建筑的辉煌
中国古代建筑
以宏伟的宫殿和庙宇为特色, 展示了中国古代文明的骄傲。
古埃及金字塔
神秘而壮观的金字塔代表了 古埃及人对死后的宗教信仰。
古希腊神殿
兼具艺术和宗教意义,为希 腊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 献。
哥特式和文艺复兴的对比
从宗教到人文主义的转变,建筑 风格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新大教堂穹顶
为了实现宏伟的穹顶结构,建筑 师创造了许多新的技术和工艺。
现代主义建筑的革新
1 功能主义建筑
设计注重功能和实用性, 以简洁、几何的形式表达 美学价值。
2 玻璃幕墙
3 国际风格
大量使用玻璃和金属材料, 创造了透明、开放的建筑 外观。
中世纪建筑的冲击
1
罗马式度。
3
哥特式建筑
以高耸的尖顶和复杂的飞扶壁为特征, 体现了信仰与力量的结合。
拜占庭式建筑
充满了豪华和奢华的装饰,展示了帝国 的荣耀与威严。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
意大利文艺复兴
通过整合古典和新兴元素,创造 了优雅和谐的建筑空间。
将设计理念传播到全球, 成为20世纪建筑样式的重 要代表。
当代建筑和未来发展的趋势
可持续建筑
注重环境保护和能源效率,追 求生态友好和资源可持续利用。
数位化设计
通过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实现 建筑设计和模拟的高效和精确。
人性化空间
关注人们的需求和感受,使建 筑更加舒适、健康和智能化。
总结和回顾
建筑史的演变源远流长,通过不同的时期和风格,呈现出人类文明的多样性 和创造力。
建筑史的定义和重要性,探索古代建筑的特点和风格。
古代建筑的辉煌
中国古代建筑
以宏伟的宫殿和庙宇为特色, 展示了中国古代文明的骄傲。
古埃及金字塔
神秘而壮观的金字塔代表了 古埃及人对死后的宗教信仰。
古希腊神殿
兼具艺术和宗教意义,为希 腊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 献。
哥特式和文艺复兴的对比
从宗教到人文主义的转变,建筑 风格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新大教堂穹顶
为了实现宏伟的穹顶结构,建筑 师创造了许多新的技术和工艺。
现代主义建筑的革新
1 功能主义建筑
设计注重功能和实用性, 以简洁、几何的形式表达 美学价值。
2 玻璃幕墙
3 国际风格
大量使用玻璃和金属材料, 创造了透明、开放的建筑 外观。
中世纪建筑的冲击
1
罗马式度。
3
哥特式建筑
以高耸的尖顶和复杂的飞扶壁为特征, 体现了信仰与力量的结合。
拜占庭式建筑
充满了豪华和奢华的装饰,展示了帝国 的荣耀与威严。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
意大利文艺复兴
通过整合古典和新兴元素,创造 了优雅和谐的建筑空间。
将设计理念传播到全球, 成为20世纪建筑样式的重 要代表。
当代建筑和未来发展的趋势
可持续建筑
注重环境保护和能源效率,追 求生态友好和资源可持续利用。
数位化设计
通过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实现 建筑设计和模拟的高效和精确。
人性化空间
关注人们的需求和感受,使建 筑更加舒适、健康和智能化。
总结和回顾
建筑史的演变源远流长,通过不同的时期和风格,呈现出人类文明的多样性 和创造力。
中国建筑史中国城市建设史专题中国建筑史课件
使用环保、可再生、可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
3
生态保护
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注重生态保护,减少对 环境的负面影响。
06 中国建筑史研究方法与展 望
建筑史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
通过查阅历史文献资料,了解建筑发展 的历史背景、演变过程和影响要素。
跨学科研究法
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如历史学、 地理学、社会学等,对建筑史进行综
礼制思想
中国建筑哲学思想强调礼制,认为建筑应符合礼制 规范,体现尊卑有序的社会等级制度。
风水观念
中国建筑哲学思想注重风水观念,认为建筑 应符合风水原则,以追求吉祥、平安和富贵 。
建筑艺术观念
装饰与造型
中国建筑艺术观念强调装饰与造型的结合,通过雕刻、 彩绘等手法,使建筑外观更加华丽、精美。
色彩运用
中国建筑艺术观念注重色彩运用,通过不同的色彩搭 配,表现不同的情感和寓意。
庭院布局
中国建筑文化注重庭院布局,以 庭院为中心,建筑沿庭院四周布 置,形成独特的空间形态和居住 环境。
建筑与自然融合
中国建筑文化强调与自然的融合, 注重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 如山水园林的营造等。
建筑哲学思想
天人合一
中国建筑哲学思想强调天人合一,认为人与 自然应该和谐共存,建筑应顺应自然规律, 与自然环境相融合。
唐宋时期
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商业和 手工业繁荣,如唐长安、北宋
东京汴梁等。
元明清时期
城市规划逐渐成熟,如元大都 、明清北京城,形成了严谨的
城市中轴线布局。
近代城市建设史
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
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城市建设受到西方影响,如上海、天津等城市出现 了租界和洋房。
20世纪初到中叶
3
生态保护
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注重生态保护,减少对 环境的负面影响。
06 中国建筑史研究方法与展 望
建筑史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
通过查阅历史文献资料,了解建筑发展 的历史背景、演变过程和影响要素。
跨学科研究法
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如历史学、 地理学、社会学等,对建筑史进行综
礼制思想
中国建筑哲学思想强调礼制,认为建筑应符合礼制 规范,体现尊卑有序的社会等级制度。
风水观念
中国建筑哲学思想注重风水观念,认为建筑 应符合风水原则,以追求吉祥、平安和富贵 。
建筑艺术观念
装饰与造型
中国建筑艺术观念强调装饰与造型的结合,通过雕刻、 彩绘等手法,使建筑外观更加华丽、精美。
色彩运用
中国建筑艺术观念注重色彩运用,通过不同的色彩搭 配,表现不同的情感和寓意。
庭院布局
中国建筑文化注重庭院布局,以 庭院为中心,建筑沿庭院四周布 置,形成独特的空间形态和居住 环境。
建筑与自然融合
中国建筑文化强调与自然的融合, 注重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 如山水园林的营造等。
建筑哲学思想
天人合一
中国建筑哲学思想强调天人合一,认为人与 自然应该和谐共存,建筑应顺应自然规律, 与自然环境相融合。
唐宋时期
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商业和 手工业繁荣,如唐长安、北宋
东京汴梁等。
元明清时期
城市规划逐渐成熟,如元大都 、明清北京城,形成了严谨的
城市中轴线布局。
近代城市建设史
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
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城市建设受到西方影响,如上海、天津等城市出现 了租界和洋房。
20世纪初到中叶
中国建筑史 ppt
唐朝宫殿
唐朝斗拱
宋:(960年—1279年)
• 城市经济发达,手工业分工细化,科技生产工具更进步, 商业的繁荣推动了整个社会前进。受精神领域的影响,宋 代建筑没有了唐代建筑雄浑的气势,体量较小,绚烂而富 于变化,呈现出细致柔丽的风格,出现了各种复杂形式的 殿、台、楼、阁。 • 宋建筑构件、建筑方法和工料估算在唐代的基础上进一步 标准化,规范化,并且出现了总结这些经验的书籍—— 《营造法式》和《木经》。其中李诫所著的《营造法式》 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科学的建筑学著作,也是世界上最 早、最完备的建筑学著作,相当于宋代建筑业的"国标"。 由于两宋手工业与商业的发达,使建筑水平也达到了新高 度,具体反映在以下方面。
原始建筑河姆渡遗址干阑式
黄河流域木骨泥墙建筑
奴隶社会的建筑
• (公元前21世纪—前476年) • (一)夏(公元前2070-前1600年) • 夏代的城市遗址在河南王城岗、山西夏县及河南淮阳平粮台有所 发现。有人认为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是夏代都城之一——斟郇的遗址。 • (二)商(公元前1600-前1046年) • 商代是我国奴隶社会大发展的时期,青铜工艺已达到纯熟程度, 已有甲骨文等文字记述的历史。建筑技术明显提高。著名遗址有:① 郑州商城,可能是商王仲丁时的嗷都。②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早商宫 殿建筑,可能是成汤都城——西毫的遗址。其中一号宫殿最大,是我 国迄今发现的规模较大的廊院式木架夯土建筑。二号宫殿是一更为完 整的廊院式建筑(二里头宫殿遗址,近来列入夏代,存疑)。③黄陂盘 龙城商城遗址,夯土台基上平行排列三座殿堂。可能是商代某一诸侯 国的宫殿。④河南偃师尸沟乡早商城址。已发掘出两座庭院式建筑。 ⑤殷墟,是商代晚期的都城遗址,位于河南安阳小屯村。中国考古界 多年来对殷墟做过细致的考古发掘工作,对于它的宫殿、墓葬等已有 较清楚的认识。它的建筑建于长方形土台上,长面朝前,有纵有横, 说明布局已具庭院的雏形。它的墓葬为土圹木椁墓,深达十几米,四 出羡道,有很多殉葬的人与物。安阳殷墟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建筑史 - 课件-第一讲
2.陈 薇:中国建筑史研究领域中的前导性突破——近年来中国建筑 研究评述,《华中建筑》1989(4)。
3.王贵祥:方兴未艾的中国建筑史学研究,《世界建筑》1997.2。 4.张十庆:日本之建筑史研究概观,《建筑师》64期。 5. 陈 之 华 : 关 于 建 筑 史 的 研 究 和 教 学 的 随 想 , 《 建 筑 师 》69 期 ,
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建筑史
• 作为建筑研究和发展的需要
知己知彼,温故知新,已有科学技术的建筑 师增加了本国的学识及趣味,他们的创造力量自 然会在不自觉中雄厚起来,这便是研究中国建筑 史的最大意义。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为什么研究中国 建筑史》(代序),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学习目的:掌握人文信息在建筑中的积存、表达 方式以及实现这些意义的古代技术。
弗莱彻 《建筑史》 一书中的 建筑之树
在中 世国 界建 建筑 筑 史 中 的 地 位
西方人眼中的历史传统建筑 与非历史传统建筑
晚清中国大臣对西方高楼的一个有趣观点
参考阅读文献
0.郭湖生:中国古建筑学科的发展概况,《中国古建筑学术讲座文 集》,1986。
1.余 健:从中国建筑史研究引文分析的初步结果看其学科的发展趋 势,《建筑师》37期。
世画作有《雪溪图》、《孟浩然 马上吟诗图》、《雪山图》等。 著有《王右丞集》。
清溪渔隐图 李 唐
全卷描绘钱塘一带山区雨后景色,绿树浓覆,坡泥湿翠,溪水湍流,前端有一村 翁垂钓江苇间。此图用阔笔湿墨画树、坡地、石块,用劲细流畅的线条写水流、 芦苇,用重笔焦刻画人物、板桥、渔舟和木屋。画面粗中有细,纵中有涩,重中 有轻,使人感到力的运行的节奏美。
理念逐渐风行,并出现于许多其它类型的园渠
韩 国 庆 州 鲍 石 亭 流 觞 渠
3.王贵祥:方兴未艾的中国建筑史学研究,《世界建筑》1997.2。 4.张十庆:日本之建筑史研究概观,《建筑师》64期。 5. 陈 之 华 : 关 于 建 筑 史 的 研 究 和 教 学 的 随 想 , 《 建 筑 师 》69 期 ,
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建筑史
• 作为建筑研究和发展的需要
知己知彼,温故知新,已有科学技术的建筑 师增加了本国的学识及趣味,他们的创造力量自 然会在不自觉中雄厚起来,这便是研究中国建筑 史的最大意义。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为什么研究中国 建筑史》(代序),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学习目的:掌握人文信息在建筑中的积存、表达 方式以及实现这些意义的古代技术。
弗莱彻 《建筑史》 一书中的 建筑之树
在中 世国 界建 建筑 筑 史 中 的 地 位
西方人眼中的历史传统建筑 与非历史传统建筑
晚清中国大臣对西方高楼的一个有趣观点
参考阅读文献
0.郭湖生:中国古建筑学科的发展概况,《中国古建筑学术讲座文 集》,1986。
1.余 健:从中国建筑史研究引文分析的初步结果看其学科的发展趋 势,《建筑师》37期。
世画作有《雪溪图》、《孟浩然 马上吟诗图》、《雪山图》等。 著有《王右丞集》。
清溪渔隐图 李 唐
全卷描绘钱塘一带山区雨后景色,绿树浓覆,坡泥湿翠,溪水湍流,前端有一村 翁垂钓江苇间。此图用阔笔湿墨画树、坡地、石块,用劲细流畅的线条写水流、 芦苇,用重笔焦刻画人物、板桥、渔舟和木屋。画面粗中有细,纵中有涩,重中 有轻,使人感到力的运行的节奏美。
理念逐渐风行,并出现于许多其它类型的园渠
韩 国 庆 州 鲍 石 亭 流 觞 渠
中国建筑史复习资料PPT参考
三、有规划的城市
历史上大多数朝代的都城都比附于《周礼考工记》的王 城之制,大多数都是外形方正、街道平直、按一定规划建造 的。
四、山水式园林
中国园林园景构图采用曲折的自由布局,因借自然,模 仿自然,与中国的山水画、山水诗文有共同的意境。与欧洲 古典园林惯用的几何图形,林木修剪,人力造作的气氛,大 异情趣。强调“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明清北京城 4.元大都 5.隋、唐洛阳 6.明南京城 7.汉长安城 中国的五大古都:西安、洛阳、开封、南京、北京 中国的七大古都:以上五处加安阳、杭州。 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北京城都是与《周礼考工记》之王城之制最接近
的。 中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城市有:平遥古城、丽江古城。(北京古都的
风貌改变较大,尚未列入) 里坊制:唐长安城为里坊制,为封闭型。宋汴梁、临安转变为开发型,
中国伊斯兰教四大寺:1.广州杯圣寺(俗名狮子寺);2.泉州清净寺(俗名麒麟 寺);3.杭州真教寺(俗名凤凰寺);4.扬州仙鹤寺。
舍宅为寺。南北朝盛行的社会风尚。致仕之士舍出住宅作佛寺,以前厅为殿, 后堂为讲堂。
2021/3/10
授课:XXX
10
中国古建筑常识提要——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筑
1. 佛光寺东大殿——山西五台山;建于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 现存最大质量最好的木构建筑 。
五、特有的建筑观
视建筑等同于舆服车马,不求永存。从来不把建筑作为 一门学术。崇尚俭朴。
2021/3/10
授课:XXX
5
中国古建筑常识提要
一、城市 都城的制度:《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
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历代都城规模大小的顺序:1. 隋大兴城(唐长安城) 2. 北魏洛阳城 3.
历史上大多数朝代的都城都比附于《周礼考工记》的王 城之制,大多数都是外形方正、街道平直、按一定规划建造 的。
四、山水式园林
中国园林园景构图采用曲折的自由布局,因借自然,模 仿自然,与中国的山水画、山水诗文有共同的意境。与欧洲 古典园林惯用的几何图形,林木修剪,人力造作的气氛,大 异情趣。强调“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明清北京城 4.元大都 5.隋、唐洛阳 6.明南京城 7.汉长安城 中国的五大古都:西安、洛阳、开封、南京、北京 中国的七大古都:以上五处加安阳、杭州。 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北京城都是与《周礼考工记》之王城之制最接近
的。 中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城市有:平遥古城、丽江古城。(北京古都的
风貌改变较大,尚未列入) 里坊制:唐长安城为里坊制,为封闭型。宋汴梁、临安转变为开发型,
中国伊斯兰教四大寺:1.广州杯圣寺(俗名狮子寺);2.泉州清净寺(俗名麒麟 寺);3.杭州真教寺(俗名凤凰寺);4.扬州仙鹤寺。
舍宅为寺。南北朝盛行的社会风尚。致仕之士舍出住宅作佛寺,以前厅为殿, 后堂为讲堂。
2021/3/10
授课:XXX
10
中国古建筑常识提要——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筑
1. 佛光寺东大殿——山西五台山;建于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 现存最大质量最好的木构建筑 。
五、特有的建筑观
视建筑等同于舆服车马,不求永存。从来不把建筑作为 一门学术。崇尚俭朴。
2021/3/10
授课:XXX
5
中国古建筑常识提要
一、城市 都城的制度:《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
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历代都城规模大小的顺序:1. 隋大兴城(唐长安城) 2. 北魏洛阳城 3.
中国建筑史精品PPT课件
台榭,中国古代将地面上的夯土高墩称为台,台上的木构房屋称为榭, 两者合称为台榭。春秋至汉代的六七百年间,台榭是宫室、宗庙中常用 的一种建筑形式,具有防潮和防御的功能。
钩心斗角
廊腰缦回
檐牙高啄
魏晋南北朝时期建筑
魏晋南北朝时 期是历史上大 动乱的时期, 佛教得以广泛 地传播与发展 。一时间,兴 建佛寺,蔚然 成风。这个时 期还有石窟寺 的出现。很多 成为了我国古 代文化的宝贵 财富。图为山 西大同的云冈 石窟。
五台县南禅寺大殿(始建年代不详,重 建于唐建中三年)
佛光寺大殿并不高大,貌似平常,但却被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称为“中国第
一国宝”,因为它打破了日本学者的断言:在中国大地上没有唐朝及其以前的木结构建筑 。现为中国现存排名第二早的木结构建筑(仅次于五台县的南禅寺)。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西省五台县的佛光新村。因此
太和殿为紫禁城内规模最庞大也是等级最高,体量最大的建筑。其建筑规制 之高,装饰手法之精,堪列中国古代建筑之首。而太和殿之上为建筑形式最高的 重檐庑(wǔ)殿顶,屋脊两端安有高3.40m、重约4300kɡ的大吻,在中国古建筑的 岔脊上,都装饰有镇瓦,这些镇瓦兽排列有着严格的规定,按照建筑等级的高低 而有数量的不同,最多的是故宫太和殿上的装饰(共有10个),这在中国宫殿建 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金辽时期建筑
这个时期接近于唐代风格,为了扩大室内的使用面积,在建筑平面 上创造性地使用“减柱法”,使梁架结构发生一些变化。
华严寺位于 大同古城内西南 隅,始建于辽重 熙七年(公元 1038年),依据 佛教经典《华严 经》取“慈悲之 华,必结庄严之 果”的大乘教义 而命名。
奉国寺在辽宁 省义县城内东街路 北。创建于辽开泰 九年(1020)。初名 咸熙寺,后易奉国 。寺内主要建筑为大
钩心斗角
廊腰缦回
檐牙高啄
魏晋南北朝时期建筑
魏晋南北朝时 期是历史上大 动乱的时期, 佛教得以广泛 地传播与发展 。一时间,兴 建佛寺,蔚然 成风。这个时 期还有石窟寺 的出现。很多 成为了我国古 代文化的宝贵 财富。图为山 西大同的云冈 石窟。
五台县南禅寺大殿(始建年代不详,重 建于唐建中三年)
佛光寺大殿并不高大,貌似平常,但却被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称为“中国第
一国宝”,因为它打破了日本学者的断言:在中国大地上没有唐朝及其以前的木结构建筑 。现为中国现存排名第二早的木结构建筑(仅次于五台县的南禅寺)。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西省五台县的佛光新村。因此
太和殿为紫禁城内规模最庞大也是等级最高,体量最大的建筑。其建筑规制 之高,装饰手法之精,堪列中国古代建筑之首。而太和殿之上为建筑形式最高的 重檐庑(wǔ)殿顶,屋脊两端安有高3.40m、重约4300kɡ的大吻,在中国古建筑的 岔脊上,都装饰有镇瓦,这些镇瓦兽排列有着严格的规定,按照建筑等级的高低 而有数量的不同,最多的是故宫太和殿上的装饰(共有10个),这在中国宫殿建 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金辽时期建筑
这个时期接近于唐代风格,为了扩大室内的使用面积,在建筑平面 上创造性地使用“减柱法”,使梁架结构发生一些变化。
华严寺位于 大同古城内西南 隅,始建于辽重 熙七年(公元 1038年),依据 佛教经典《华严 经》取“慈悲之 华,必结庄严之 果”的大乘教义 而命名。
奉国寺在辽宁 省义县城内东街路 北。创建于辽开泰 九年(1020)。初名 咸熙寺,后易奉国 。寺内主要建筑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