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有限空间作业重点安全技术措施
![有限空间作业重点安全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aaeecc1650e52ea541898c8.png)
有限空间作业重点安全技术措施1.应将与作业所在有限空间连通的管道、设备等进行可靠隔离。
对于氢气、酸、碱管道必须用盲板隔绝;进入转动类设备内部作业时,应有防止转动的措施。
2.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风险识别判定)、后作业”。
在作业环境条件可能发生变化时,应对作业场所中危害因素进行连续或定时检测,如氧浓度、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等,检测应当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
严禁使用通氧气的方法解决缺氧问题。
3.检测仪器在使用前应校验合格,必要时可进行小动物试验;气体浓度检测的部位和所采集的样品应具有代表性。
4.《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措施票》中必须明确有毒有害气体检查的种类。
对长期不通风,且可能存在有机物的有限空间,必须检测硫化氢、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浓度。
5.不涉及外包人员的有限空间作业项目,由作业部门负责对作业项目工作负责人进行气体检测仪的使用进行培训,确保工作负责人正确使用;作业项目的工作负责人对有毒有害气体进行检测;涉及外包人员的有限空间作业项目,在进行入厂安全教育第三级培训时,由培训部门负责对作业项目工作负责人进行气体检测仪的使用进行培训,确保工作负责人正确使用;作业项目的工作负责人负责对有毒有害气体进行检测。
输煤部、豫电公司负责范围内的有限空间作业,由本部门主任或副主任指定专人进行检测。
6. 有限空间作业前30分钟内或间断超过30分钟继续工作时,必须进行气体检测并合格;有限空间作业期间,应每间隔2小时检测一次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浓度是否合格(也可将检测设备放置在有限空间内进行实时连续监测);当发现不合格时,应立即将有限空间内作业人员撤离,停止有限空间作业,在未查明原因或排除前禁止进行有限空间作业。
7.存在坍塌、掩埋风险时,应先测明介质储量,并采用由上至下的作业程序,严禁在下方作业。
8.存在坍塌、掩埋、高空落物、高处坠落等风险时,工作人员应使用防坠器和全身式安全带。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72043b0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53.png)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措施在工业生产和其他施工作业环境中,受限空间作业因其高风险性而需要特别的关注与措施。
凡进入塔、釜、槽、罐、炉、器、机、筒仓、地坑、地下管道、涵洞或其他限定空间内进行施工、检修、清理等,称为受限空间作业。
在受限空间作业,危险因素多,是容易发生事故的作业。
人在氧含量为19%—21%空气中,表现正常;例如降到13%—16%,人会突然晕倒;降到13%以下,会死亡。
在受限空间内不能用纯氧通风换气,因为氧是助燃物质,万一作业时有火星,会发生火灾事故。
为确保在受限空间的作业人员安全,避免发生事故,特制定本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措施。
一、风险评估与准入1. 风险评估在受限空间作业前,必须进行全面细致的风险评估。
这包括:(1)空间尺寸评估:确保工作者能够自由移动,预防潜在的困顿或挤压风险。
(2)入口和出口位置确认:确保有足够的出口,以便在危急情况下迅速撤离。
(3)空气质量评估:检测受限空间内的氧气含量、有害气体浓度等。
(4)支持设备评估:评估电力、通风和照明等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5)设备或物质评估:评估受限空间内的设备和物质,防止其对工作者构成威胁。
2. 准入控制(1)工作许可制度:作业前必须提交工作许可申请,并经过审批后方可进入受限空间作业。
(2)三不进入原则:未持有经批准的作业许可证、安全措施未落实到位、监护人不在场不得进入。
二、气体检测与通风1. 气体检测(1)作业前检测:作业前30分钟内对受限空间进行气体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
(2)持续检测:作业现场应配置移动式气体检测报警仪,连续检测可燃气体、有毒气体及氧气浓度,并每2小时记录一次。
(3)检测点选择:检测点应具有代表性,容积较大的受限空间应对上、中、下(左、中、右)各部位进行检测分析。
2. 通风保障(1)自然通风:打开人孔、手孔等与大气相通的设施进行自然通风。
(2)强制通风:必要时采用强制通风或管道送风,并对管道内介质和风源进行分析确认。
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
![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436807f89eb172ded63b7d0.png)
编号:AQ-JS-00825( 安全技术)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Safety technical measures for confined space operation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凡进入塔、釜、槽、罐、炉、器、机、筒仓、地坑或其他限定空间内进行检修、清理,称为限定空间内作业。
石油化工装置限定空间作业频繁,危险因素多,是容易发生事故的作业。
人在氧含量为19%—21%空气中,表现正常;例如降到13%—16%,人会突然晕倒;降到13%以下,会死亡。
限定空间内不能用纯氧通风换气,因为氧是助燃物质,万一作业时有火星,会着火伤人。
国外一家工厂,两名工人在富氧罐内钻孔作业,借助火花氧气引燃衣服,把两名工人烧死在罐内。
限定空间作业还会受到爆炸、中毒的威胁。
可见限定空间作业,缺氧与富氧,毒害物质超过安全浓度,都会造成事故。
因此,必须办理许可证。
(一)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基本原则(1)凡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必须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由车间(基层单位)安全技术人员统一管理,各二级单位和车间(基层单位)主管安全的领导负责审批。
未办理作业许可证,严禁进入受限空间内作业。
(2)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必须设专人监护,注明作业时间,不得在无监护人或作业时间以外作业。
(3)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期间,严禁同时进行与该设备相关的试车、试压、试验等工作及活动。
(4)在对进入装有催化剂等有特殊要求的受限空间作业时,要采取特殊预防措施,《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要经厂领导审查、批准。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fa635b7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49.png)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措施1. 引言受限空间作业是指相对封闭、进出口有限的工作空间,如储罐、污水管道、地下室等,在进行维修、清洁、检测等作业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因此,为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和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技术措施。
本文将介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措施的相关内容。
2. 是否适合进入受限空间在进行受限空间作业之前,首先需要评估是否适合进入受限空间。
评估的目的是确定风险等级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评估要素包括空间的物理特性、作业类型、环境条件等。
3. 作业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受限空间作业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包括作业流程、人员配备、通信计划等。
•清理受限空间内的杂物和污染物。
•确保作业人员都接受过必要的培训,并了解受限空间作业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准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和安全工具。
•确保通风系统和紧急救援设备正常运行。
4. 进入受限空间的安全措施进入受限空间是受限空间作业中的关键步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来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安全措施:•进行气体检测,排除有害气体、可燃气体或氧气不足的情况。
•检查出入口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使用适当的个人安全装备,如安全帽、耳塞、护目镜、防护服等。
•确保通风系统正常运行,并提供足够的氧气供应。
•在进入受限空间前,进行必要的通风操作以降低有害物质的浓度。
5. 作业期间的安全措施在受限空间作业期间,需要持续监测和采取安全措施来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安全措施:•安排有资质的监督人员对作业进行监督和指导。
•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并确保通信畅通。
•建立有效的警示和报警系统。
•定期检查作业人员的状态,如体温、心率、血压等,并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确保作业现场的清洁和整洁,防止杂物和污染物对作业人员的危害。
6. 作业后的安全措施作业结束后,仍需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以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安全措施:•清除作业现场的杂物和污染物,并进行清洁和消毒。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ecd75946c175f0e7cd137c3.png)
鄂尔多斯市昊华精煤有限责任公司高家梁煤矿选煤厂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单位:选煤厂施工单位:选煤厂有效期:2016年1月1日-2017年1月1日审批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措施1、明确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作业者、监护者,不得在没有监护人员的情况下作业。
2、作业单位应在有限空间作业前,对所属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告知作业人员由于上部道路存有污泥现象,可能存在有毒有害气体,如果未经有毒有害气体检测,并未正确佩戴相应防护用品可能存在气体中毒隐患,必须提高安全意识,掌握相应安全知识,杜绝盲目施救造成二次伤害。
告知作业者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和防控措施,严禁未经许可人员进入作业现场。
3、按照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凡要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必须先打开防护盖,进行强制通风20分钟以上,经专业人员检测氧气含量应在18%以上,各项气体符合标准后方可进入,并要保持持续通风。
在未准确测定有害气体浓度前,严禁进入现场有限空间作业场所作业。
4、作业时所用的一切电气设备,必须符合有关用电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照明应使用安全电压,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必须按规定配备漏电保护器。
5、检测人员若进入应佩戴隔离式呼吸器等防护器具,严禁使用氧气呼吸器,在进入过程中如发现检测仪器报警,应立即撤离。
6、进入有限空间内作业前,进入有限空间内作业必须在有限空间外有人监护。
7、当现场发生气体中毒后,严禁在无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盲目进入现场施救,防止发生二次伤害。
可使用安全绳或佩戴防护用具后,方可进入现场进行施救。
8、在有限空间危险作业进行过程中,应加强通风换气,在氧气浓度、有害气体、环境温度可能发生变化的危险作业中应保持必要的测定次数或连续监测。
9、保证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投入,提供符合要求的通风、检测、防护、照明等安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
10、进入有限空间危险场所作业,作业人员与监护人应事先规定明确的联络信号。
11、根据作业现场情况进行针对性维修操作。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a1e41e1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ff.png)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措施一、作业概况为了保证受限空间(电缆沟、供暖管沟、供水管沟、下水道、水仓等)内作业安全,确保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健康,防止发生中毒、窒息、火灾、水灾、烫伤事故,特制定本措施。
二、作业时间日常维护检修三、作业地点电缆沟、供暖管沟、供水管沟、下水道、检查井、水仓等四、人员组织项目负责人:现场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施工人员:维修工五、在受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源辨识及风险预控1、作业前没有对作业覆盖区域拉设警戒线。
预控措施:作业前必须对作业覆盖区域向外两米范围拉设警戒线,防止人员误进。
2、没有对受限空间进行通风。
预控措施:作业前必须对受限空间进行通风。
3、作业前没有检测受限空间有毒有害气体浓度。
预控措施:作业前必须检测受限空间有毒有害气体浓度,H2S最高允许浓度不得大于10mg/m3,CH4含量不得超过0.5%,O2含量为19.5%-23.5%。
4、没有对作业使用的所有工器具及救护器具进行检验。
预控措施:作业使用的所有工器具及救护器具必须检验合格符合规定方可使用。
六、一般规定1、没有批准的受限空间作业票不作业。
2、受限空间作业的任务、地点、时间与受限空间作业票不符不作业。
3、现场负责人不在场不作业。
4、现场负责人必须熟悉受限空间的工艺及作业人员情况,有判断和处理异常情况的能力,懂得急救方法。
5、现场负责人必须佩带明显的标志,坚守岗位。
6、作业人员应掌握作业内容要求,熟知作业中危害因素和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7、作业人员必须正确使用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设施与个人防护用品。
七、作业前准备1、作业前,技术员组织所有参与作业人员学习此安全技术措施,并签字确认后方可参加作业。
2、为保证作业安全,必须在作业覆盖区域向外两米范围拉警戒线。
3、在受限空间外的现场配备一定数量符合规定的应急救护器具(包括自救器、安全绳等)和灭火器材。
4、对作业受限空间要进行事先充足通风,通风可以选择自然通风,不通风的地点采取机械通风,使用移动压风机接软胶管给作业地点通风。
受限空间作业的主要安全措施
![受限空间作业的主要安全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2d16366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45.png)
受限空间作业的主要安全措施一、作业前的安全措施1.监护人和作业人员应接受相应的安全培训,掌握所从事作业的安全知识,紧急情况下的处理和救护方法等,并考核合格;2.受限空间所在单位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会同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单位的现场负责人及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监护人,进行现场检查,对进入受限空间的作业内容,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作业环境进行充分交底,并对安全作业证中列出的有关安全措施逐条确认;3.做好设备交出前的工艺处理,将受限空间吹扫、蒸煮、置换合格,所有与其相连且可能存在可燃可爆、有毒有害物料的管线、阀门加盲板隔离,不得以关闭阀门代替安装盲板,盲板处应挂牌标示;4.作业开始前30分钟,最长60分钟内,应对受限空间内可燃气体、氧含量及有毒物质进行监测,分析合格后方可作业,监测点应有代表性,容积较大的受限空间应对上、中、下各部位进行监测分析;注意:①氧含量为18~21%,富氧环境下不应大于23.5%;②有毒物质不得超过国标Z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中规定的指标;③可燃气体或蒸汽:其爆炸下限大于等于4%时,被测浓度应不大于0.5%;其爆炸下限小于4%时,被测浓度应不大于0.2%。
5.带有搅拌器等转动部位的设备,应在停机后切断电源,摘除保险或挂接地线,并在开关上挂“有人工作、严禁合闸”的警示牌,必要时派专人监护;6.在作业现场配备应急救援器具,包括空气呼吸器、供风式防护面具、救生绳和灭火器材等;7.受限空间出口内外不得有障碍物。
二、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措施1.受限空间作业严格执行“三不进入”的原则,即无作业证不进入、安全措施不落实不进入、监护人不在现场不进入;2.作业过程中应至少每隔两小时,对可燃气体、氧含量及有毒物质进行复测一次,如有一项不合格,应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人员,对现场进行处理,并分析合格后方可恢复作业,否则就有可能会发生事故;3.为保证受限空间内空气流通和人员呼吸需要,可采用打开人孔等与大气想通的设施自然通风,必要时采取强制通风,但严禁向内充氧气;4.在有毒和缺氧的特殊情况,作业人员必须佩戴供风式面具、空气呼吸器等防护用品,严禁在有毒、窒息环境中摘下防护面罩;5.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应使用36伏以下安全电压的行灯,穿戴防静电工作服和防静电工作鞋,使用防爆工具,在潮湿容器、狭小容器内作业,电压小于或等于12伏,严禁携带手机等非防爆通信工具和其他非防爆器材;6.作业人员应熟知作业程序和安全措施,服从作业监护人的指挥,若发现监护人不在现场,安全措施不落实等情况时,作业人员有权拒绝作业;7.受限空间所在单位与作业单位的作业监护人员对受限空间作业的全过程实施现场监督,监护人员不得进入受限空间,在出入口保持与作业人员的联络,严禁离岗和做与监护无关的事;8.作业过程中,一旦受限空间状况发生改变,作业人员必须立即撤离现场,同时在受限空间入口处设置“危险!严禁入内”的警告牌,或采取其他封闭措施,以防止人员误入,如果需要再次进行作业,必须重新办理《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9.一旦发生人员中毒、窒息的紧急情况,抢救人员应佩戴空气呼吸器或隔离式防护面具等防护用品进入受限空间,并至少有1人在外部做联络工作。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f21e3b6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7b.png)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一、作业前准备
1.了解并遵守学校的《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熟读使用说明书,掌握相关安全技术知识。
2.根据《有限空间作业危害分类标准》和实际作业情况,确定作业现场的危害等级,对危害进行分类,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3.对现场的安全及温度、湿度、火光等危害进行检查,并确定危险源的范围。
4.确定必须采取的安全措施,包括有限空间作业的防护设备,必要的防煤气、防火、防爆等安全措施。
二、实施作业
1.严格执行入口管理制度,落实员工入口检查制度,保证所有人员进入有限空间的安全性。
2.采取适当的有限空间防护措施,包括防钢材熔化、防火、防爆、防毒、防粉尘、排毒等,并根据情况拓展防护控制对象。
3.严格实施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安全常识及操作规程,按照作业操作计划完成相应作业任务。
4.保证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的安全,在作业过程中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符合实际的安全措施。
三、后期处理
1.对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应注意严格清理,防止因污染和腐蚀造成新的危险和损失。
2.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并及时发现问题。
对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处理,确保安全可靠。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点(三篇)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点(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beeedeb8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18.png)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点1、受限空间是指生产或生活区域内炉、塔、釜、罐、仓、槽车、管道、烟道、隧道、下水道、沟、坑、井、池、涵洞等密闭、半密闭的设施及场所。
进入受限制空间作业,必须采取以下安全技术措施。
2、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措施①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应针对作业内容,对受限空间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作业程序及安全措施。
施工单位必须明确作业负责人、作业人员和外部监护人员的职责;不得将进入井下、沟池、管道等有可能产生有毒气体的场所的施工作业项目,发包给不具备有关条件的单位和个人。
②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必须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并要严格履行审批手续。
施工单位负责人应向施工作业人员进行作业程序和安全技术交底,并指派作业监护人。
无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和监护人,禁止进入受限空间作业。
③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必须将受限空间与其他空间进行安全隔离(如加盲板或拆除一段管线),并清洗、置换干净。
不得以关闭阀门代替安装盲板,盲板处应挂牌标识。
④在进入受限空间前30分钟必须取样分析,严格控制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浓度及氧含量在安全指标范围内(当可燃气体爆炸下限大于4%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0.5%为合格;当可燃气体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0.2%为合格;氧含量为19.5%23.5%为合格;有毒有害物质不超过国家规定的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最高允许浓度的指标),分析合格后才允许进入受限空间内作业。
如进入受限空间内作业时间较长,至少每2小时分析一次,如发现超标,应立即停止作业,迅速撤出人员。
⑤采取适当的通风措施,确保受限空间内空气良好流通。
可采用自然通风,必要时采取强制通风,但严禁向内充氧气。
进入受限空间内的作业人员每次工作时间不宜过长,应安排轮换作业或休息。
⑥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应使用安全电压和安全行灯。
受限空间内照明电压应不大于36V。
在潮湿或狭小空间内作业应小于12V,所有灯具及电动工具必须符合防潮、防爆要求。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点范文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点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9b83664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56.png)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点范文在进行受限空间作业之前,为了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有必要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
本文将讨论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技术要点,以确保工作人员能够安全地进行作业。
1. 事前准备在开始受限空间作业之前,必须进行全面的事前准备。
首先,应该评估受限空间内的危险因素,包括有毒气体、可燃气体、有害化学品等。
工作人员必须了解受限空间的内部构造,了解可能遇到的危险情况。
其次,要确保有足够的人力资源来执行受限空间作业。
必须有足够的人员来确保作业的安全性,并确保事故发生时有人可以立即采取措施。
另外,还需要准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和器材。
这包括气体检测仪、个人防护装备、紧急救援设备等。
必须确保这些设备和器材都经过正确的检验和质量检测,以确保其可靠性和有效性。
2. 气体检测和通风受限空间内可能存在有毒气体、可燃气体或低氧气体。
因此,在进入受限空间之前,必须进行气体检测。
一般情况下,至少应进行两次连续的气体检测,以确保受限空间内的气体浓度安全。
同时,必须进行通风处理,以确保受限空间内的气体能够得到有效排出。
通风设备必须运行良好,并且能够为受限空间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
3. 个人防护装备在进行受限空间作业时,工作人员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这包括防护服、手套、安全鞋、护目镜、呼吸器等。
个人防护装备必须符合相关标准,能够有效地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
呼吸器是十分重要的个人防护装备之一。
工作人员必须选择适合受限空间作业的呼吸器,如正压式呼吸器、自供气式呼吸器等。
同时,必须对工作人员进行呼吸器的正确使用培训,并确保其能够熟练操作。
4. 安全通信和监控在受限空间作业中,必须确保与外界的安全通信和监控。
工作人员必须与监控人员保持良好的沟通,并得到及时的指导和支持。
同时,受限空间内必须安装监控设备,以实时监测作业人员的情况。
监控设备应当覆盖整个受限空间,并能够记录相关数据,以便事后分析和总结。
5. 紧急救援和逃生预案在受限空间作业中,紧急救援和逃生预案是必不可少的。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efca022a76e58fafab00345.png)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措施一、工程概况西三旗建材城危改项目市政道路及雨污水工程,位于昌平区和海淀区交界处西三旗地区v。
本工程西起建材城中路、东至城市铁路;南起规划西三旗路、北至西三旗北路。
此工程包括东小口村西路排水及道路、硅谷先锋北路排水及道路、建二路排水及道路、西三旗北路排水的规划与污水管线的修建。
二、本工程有限空间作业主要内容根据工程投标文件,现场有限空间作业主要内容为:顶管施工、管道清掏施工。
三、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要求1、主要负责人职责:各作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加强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履行以下职责:①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作业者、监护者职责;②组织制定细化专项作业方案、安全作业操作规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安全技术措施等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③保证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投入,提供符合要求的通风、检测、防护、照明等安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④督促、检查本单位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落实有限空间作业的各项安全要求;⑤提供应急救援保障,做好应急救援工作;⑥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2、作业审批:凡进入有限空间进行施工、检修、清理作业的,各作业单位应实施作业审批。
未经作业负责人审批,任何人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3、危害告知:作业单位应在有限空间作业前,对所属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告知作业人员由于上部道路存在原来旧污水管道渗漏现象,可能存在有毒有害气体,如果未经有毒有害气体检测,并未正确佩戴相应防护用品可能存在气体中毒隐患,必须提高安全意识,掌握相应安全知识,杜绝盲目施救造成二次伤害。
作业单位必须在进入点附近必须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标识,并告知作业者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和防控措施,防止未经许可人员进入作业现场。
4、现场监督管理: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应明确作业负责人、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不得在没有监护人的情况下作业。
①作业负责人职责:应了解整个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防护设施、作业人员符合要求后,授权批准作业;及时掌握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条件变化,当有限空间作业条件不符合安全要求时,终止作业。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8f0479a2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48.png)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受限空间作业是指在面积有限、通风差、进入和离开受限空间困难、存在有害环境的情况下进行的工作。
由于受限空间作业具有特殊的风险和挑战,为确保工人的安全健康,以下是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的相关内容:1. 空气质量监测:在进行受限空间作业前,必须对受限空间内的空气质量进行监测。
主要监测氧气含量、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的浓度,确保空气质量符合安全标准。
2. 前期准备工作:在进行受限空间作业前,需要对受限空间周围的环境进行清理和检查,排除可能存在的危险物质和危险条件,确保工作区域安全。
3. 进入许可程序:任何人员在进入受限空间前,必须进行进入许可程序。
这包括明确的工作许可、许可人员进行培训并理解风险和控制措施。
4. 安全设备使用:在进行受限空间作业时,工人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头盔、护目镜、防护服、手套、护膝等。
同时,必须配备救援设备、通讯设备、照明设备等,以提供紧急情况下的保护和沟通手段。
5. 工作监控和应急预案:在受限空间作业期间,必须保持对工作现场的监控,确保工人的安全。
同时,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包括事故报告、应急撤离程序和救援措施等,以应对突发情况。
6. 成员培训和证书要求:进行受限空间作业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专门的培训和知识,了解相关的安全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
同时,相关工作人员还需要持有相关证书,证明其具备进行受限空间作业的资质。
受限空间作业具有较高的风险,需要严格按照安全技术要求进行作业。
通过空气质量监测、前期准备工作、进入许可程序、安全设备使用、工作监控和应急预案以及成员培训和证书要求等措施,能够有效地降低受限空间作业的风险,保证工人的安全健康。
受限空间安全技术措施
![受限空间安全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66094ee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ca.png)
受限空间安全技术措施受限空间安全技术措施1. 引言受限空间是指那些只能容纳少数人员、通常是封闭的或者没有易于逃生通道的工作场所,如储罐、地下室、舱室等。
这些空间存在着潜在的安全风险,需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来确保人员的安全。
2. 受限空间的分类受限空间可以根据其特征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包括:- 危(wei)险气体受限空间:存在有害气体、可燃气体等危(wei)险物质的空间;- 机械受限空间:容纳有机械设备、管道等设施的空间;- 固体受限空间:有限的空间容纳了大量的固体物质,如颗粒、粉尘等。
3. 受限空间安全技术措施3.1 环境监测在进入受限空间之前,必须进行环境监测,确保空间内的气体浓度、温度、湿度等符合安全标准。
3.2 通风系统受限空间应配备完善的通风设备,确保空气流通,降低有害气体浓度。
3.3 个人防护装备工作人员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服、呼吸器、安全带等。
3.4 安全设施受限空间应配备安全设施,如紧急出口、紧急呼叫装置、防爆门等,以便浮现突发状况时能够迅速撤离。
4. 培训和教育所有进入受限空间的工作人员都应接受相关的培训和教育,了解受限空间的风险和安全措施,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5. 救援措施5.1 应急预案组织应制定完善的受限空间应急预案,包括紧急撤离程序、救援步骤等。
5.2 救援设备必须储备充足的救援设备,如救生绳索、照明设备、急救包等。
5.3 救援人员必须配备经过专门培训的救援人员,能够迅速且安全地救援遇险人员。
扩展内容:附件:1. 受限空间工作许可证书2. 受限空间安全检查记录表3. 受限空间作业培训证书4. 受限空间事故报告表5. 受限空间安全设备清单法律名词及注释:1. 劳动法:国家法律,主要规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
2. 安全生产法:国家法律,主要规定生产活动中的安全管理措施和责任。
3. 《受限空间安全操作规程》:指导受限空间作业的操作规范,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交底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c461f57a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ff.png)
一、交底目的为确保受限空间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预防事故发生,特制定本安全技术交底。
二、交底对象受限空间作业人员、现场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
三、受限空间定义受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四、受限空间作业风险及危害1. 通风不良,容易造成有毒、易燃气体的积聚和缺氧等;2. 内部构造复杂,可能导致作业人员迷失方向;3. 人员不便于逃离或救援,增加事故危害。
五、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措施1. 作业前准备:(1)对受限空间进行充分通风,确保氧气含量充足;(2)对受限空间内的有毒有害气体进行检测,确保气体浓度符合国家标准;(3)制定作业方案,明确作业步骤、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2. 作业过程中:(1)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2)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毒面具、防尘口罩、防静电工作服等;(3)作业人员应使用防爆工具,避免产生火花;(4)加强现场监控,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人员。
3. 作业结束后:(1)清理作业现场,确保无残留有害物质;(2)恢复受限空间通风,确保空气质量符合标准;(3)对作业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六、应急预案1. 发现人员中毒、窒息等紧急情况,立即组织救援,并拨打急救电话;2. 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立即切断电源、气源,组织人员撤离;3. 如遇恶劣天气,及时停止作业,确保人员安全。
七、注意事项1. 未经通风和检测合格,任何人员不得进入受限空间作业;2. 作业人员必须接受安全技术培训,掌握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3. 作业现场应设置警示标志,提醒人员注意安全;4. 定期对受限空间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施设备完好。
八、总结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至关重要,全体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措施,确保作业安全。
如有违反,将依法追究责任。
注安考点:受限作业空间安全管理与技术措施
![注安考点:受限作业空间安全管理与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fcdc840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a3.png)
C.受限作业许可证由燃气公司负责许可D.地下管线动火作业,按照二级动火作业管理E.工人穿防静电工作服作业参考答案:ABE参考解析:选项C错误,应由作业单位应办理作业审批手续(本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并有相关负责人签字确认。
选项D错误,地下燃气管理动火(特殊危险场所进行的动火作业)属于特殊动火作业。
【管理2017年】某公司在清理某化工厂污水管道时,清理人员需要明灯具依据《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890871-2014),下列关于照明灯具电压选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受限空间内作业,照明电压应小于或等于36vB.潮湿容器内作业,照明电压应小于或等于18vC.狭小容器内作业,照明电压应小于或等于12vD.受限空间内作业,照明电压应小于或等于24v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依据《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 30871--2014照明及用电安全要求如下:(1)受限空间照明电压应小于或等于36V,在潮湿容器、狭小容器内作业电压应小于或等于12V;(2)在潮湿容器中,作业人员应站在绝缘板上,同时保证金属容器接地可靠。
【其他安全节选2019年】E企业为肉制品加工企业,占地面积12000m2,有员工611人。
E企业的主要建(构)筑物有:综合办公楼、宿舍楼、生产车间、冷库、锅炉房、变电站、制冷车间、污水处理站等。
主要原料和辅料有:原料肉、辅料、水、内外包材、食品添加剂等。
主要生产工序为:原料采购运输、解冻挑拣、滚揉斩拌、灌装成型、熏蒸、包装、冷藏、运输等。
主要设备设施有:10辆冷藏车、4台叉车、4台氨压缩机、2个氨储罐、1台4t/h燃气锅炉、1台导热油锅炉、2台1800kVA干式变压器、若干肉制品专用设备,以及热力、制冷管网等。
2018年12月,为消除液氨隐患,该企业将制冷车间的制冷工艺由液氨制冷改为二氧化碳制冷,并按照变更管理的要求实施该项目。
E企业污水处理站的厌氧发酵池为半封闭结构,长、宽、深为5m×4m×4m,顶部设有两个1m×1m的入口,设有围栏防护,未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玉川煤矿
煤仓入仓检修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措施编号:
编制单位:
编制日期:
黄玉川煤矿煤仓入仓检修作业安全技术措施审批表
注:标红色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更改或删减
黄玉川煤矿煤仓入仓检修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一、作业项目(概述)
1、作业地点:(或工作范围)
2、作业内容:(目的)
3、计划作业时间:
二、现场施工组织分工
1、现场负责人(单班完成的明确具体人员名字,多班完成写明职务)
2、现场安全监护人(单班完成的明确具体人员名字,多班完成写明职务)
3、主要作业人员:
4、辅助作业人员:
三、作业工艺流程或施工方案(介绍)
(一)作业前准备
1、进入受限空间作业,首先检查作业空间内气体情况,确定氧气浓度不低于18%,其他有害气体浓度不超过临界值方可进入,开始作业。
2、电气焊作业前,首先检测作业空间内是否存在易燃易爆气体,若存在,必须先排出气体,方可电气焊作业。
3、……(包括现场作业工具准备、作业环境勘察、监护人员,请根据具体作业流程补充完善)
(二)作业流程
1、作业时,现场必须有人监护,发现异常情况必须立即停止作
业。
2、作业涉及工艺流程的介绍工艺流程,涉及施工方案的介绍施工方案
注:工器具以及施工参数的选择必须有理论计算或依据。
3、施工参数及质量控制标准:
四、危险源辨识及风险分析(根据作业流程、施工方案按照人机环管四个方面辨识危险源、安全隐患、进行风险评估)
(一)存在人的不安全因素,造成人员伤害
1、作业人员未吊挂安全带、安全带不合格或吊挂不牢靠造成人员伤害。
2、作业空间狭小,人员配合不到位,造成人员伤害。
3、作业时,工具放置位置不合适,掉落、物体打击,造成人员伤害。
4、作业空间上部观测人员,未做好防护设施,高处坠落,造成人员伤害。
5、……
(二)作业环境未检查或检查不到位,造成人员伤害。
1、作业前,人员没有进行气体浓度检测,作业空间内缺氧或存在有毒有害气体,导致人员窒息或中毒。
2、作业空间内存在易燃易爆气体,动火作业前未检查气体浓度,引燃引爆气体造成人员伤害。
3、未观察作业空间内情况,造成物体打击、片帮伤人。
4、作业空间内存在油脂等液体,表面湿滑,造成人员伤害。
5、作业地点未设置警戒,其他人员误入施工现场,造成人员伤害。
6、……
(三)机械、设备管控不当,造成人员伤害。
1、作业时,未停机闭锁、上锁,设备运转或操作人员误启动机器、设备,造成人员伤害。
2、作业时,防护措施不到位,被设备挤压、碾压,造成人员伤害。
3、作业地点存在带电设备,作业时未断电,人员触电造成伤害。
……
(四)现场管理不到位,造成人员伤害。
1、现场作业人员多,组织混乱,交叉作业,造成人员伤害。
2、作业时,监护人员现场监护不到位,出现异常情况未及时安排人员撤离,造成人员伤害。
……
五、安全技术措施
(一)针对人的不安全因素,造成人员伤害,主要采取以下安全技术措施:
1、作业人员必须吊挂合格安全带,进入作业空间前,必须对安全防护设施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误方可进入作业。
2、作业期间,需要多少人配合时,必须有人统一指挥,协调一致,抬搬部件时,必须用力一致。
使用后的尖锐工具,必须上护套,防止划伤人员。
3、作业时,人员必须将工具按规定码放,严禁乱扔乱放。
4、作业空间上部观测人员必须做好防护措施,防止高处坠落伤害。
……
(二)针对作业环境未检查或检查不到位,造成人员伤害,主
要采取以下安全技术措施:
1、进入作业空间前,必须对作业空间内气体、环境情况进行检查,必须确保氧气充足,有毒有害气体不超标。
2、动火作业前,必须检查作业环境是否存在易燃易爆气体,若存在,必须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排出气体后方可作业,并在作业期间时刻监测气体浓度变化。
3、作业期间,必须安排专人监护作业现场变化情况,出现异常情况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撤出人员。
4、作业前必须将作业空间内杂物等清理干净,防止杂物阻碍施工或造成其他事故。
5、作业地点必须设置警戒,必要的时候设置警示灯,提醒其他人员注意施工安全。
……
(三)针对机械、设备管控不当,造成人员伤害,主要采取以下安全技术措施:
1、进入作业空间前必须将设备停止运转,并闭锁、上锁,电气设备必须断电,闭锁、上锁,并挂设“有人作业,严禁合闸”牌板。
2、作业时,必须检查设备支撑状态,确保支撑可靠,防止设备挤压人员。
……
(四)针对现场管理不到位,造成人员伤害,主要采取以下安全技术措施:
1、作业期间必须加强现场管理,合理组织作业人员,尽量避免交叉作业,若无法避免,必须安排人员现场统一指挥,确保施工有序进行。
……
(…)其他:主要是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操作、安全管理、质量标准及技术参素等,凡涉及到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企业制度明确要求项目,必须明确规范。
六、安全技术措施学习签字表(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