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最新版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梳理
2018年最新最全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知识点总结-物理小金刚系列

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六课师生之间学习目标:了解教师的工作,积极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正确对待教师的表扬与批评,增进与教师的感情。
【思维导图】走近老师了解教师职业教师工作的特点时代对教师的要求风格不同的老师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风格我们要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的原因我们与风格不同的老师相处的方法师生之间师生交往教学相长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的原因我们与老师交流的方法亦师亦友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的方法与老师发生分歧的处理方法【知识整合】一、走近老师1.了解教师职业(1)教师的工作有什么特点?①教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
人类数千年文明的延续,在很大程度上靠教育来传承。
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②在现代社会,教师已发展成为一种专门职业。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2)时代对教师有什么要求?时代在发展,教师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今天的教师要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
2.风格不同的老师(1)为什么老师有不同的风格?由于年龄、学识、阅历、性格、情感与思维方式等差异,每位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不同,由此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尊重老师的“不同”,可以让我们走近老师,更深入地了解老师。
(2)我们为什么要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每个人心目中都有好老师的形象,我们喜欢的老师,风格可能不尽相同。
无论什么风格的老师,都应该受到尊重。
我们要学会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
(3)我们怎样与风格不同的老师相处?①承认老师的差别。
因个人喜好而喜欢某位老师很正常,但是,承认并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才有更多的机会了解老师。
②发现不同风格老师的优点。
从多角度了解老师的职业和生活,善于发现老师的优点,寻找接纳老师的理由。
③了解老师教育行为的目的。
尝试了解老师教育行为的初衷和用意,更好地理解老师。
④主动交往。
试看主动和老师交往,从一个微笑、一句问候开始,表达自己对老师的亲近感,拉近师生问的距离。
2018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总结

2018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总结D14.沉迷网络的危害答: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大量冗余信息干扰人们的选择,耗费人们的时间;碎片化信息影响人们思考的深度;一些人因沉迷与网络、虚拟交往而疏离了现实的人际关系。
15.在开放的网络世界里,哪些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让人防不胜防?有什么后果?答: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信息泄漏,手机窃听,窥秘偷拍等。
后果:各种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会给被侵权人造成困扰和伤害,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
合理利用网络16.我们应该如何理性的参与网络生活?答:1)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2)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3)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4)网络无限,自由有界。
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只有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才能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17.如何辨别网络谣言?答:注意信息出处;关注官方信息;对信息进行多方验证;辨识信息内容;向他人求助。
18.怎样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答:1)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就身边一些公共事务向有关部门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表达我们的诉求,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网络成为汇聚民智、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的重要渠道。
2)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
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维护秩序1.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社会秩序包括哪些?答:社会管理秩序、生存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都是与我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社会秩序。
2.社会秩序在社会生活中起到什么作用?答: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重点)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重点)2018年下学期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复习提纲(超全)第一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知识点梳理宪法核心价值:核心价值追求授予并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宪法核心价值宪法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为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一、国家权利属于人民1、宪法的基本原则;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国家权力属于人民2、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国家权利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4、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重要作用: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有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5、宪法规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人民行使国家权利的基本途径和形式,将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原则惯穿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6、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原则保障: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并规定其担负捍卫国家主权,防止国内外敌对势力颠覆的使命,从而保障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原则得以实现。
7、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有:(1)平等权。
(2)政治权利(3)人身自由。
(4)宗教信仰自由。
(5)社会经济权利(6)受教育权。
(7)监督权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1、人权的实质和目标: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2、宪法的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3、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的原则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
4、我国政府向世界公布的第一份官方文件:1991年11月1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5、中国的人权的显著特点:广泛性、公平性和真实性6、发展权的主体:人民7、人权的主体: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不仅包括个人,也包括群体8、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自由权、政治权利,又包括财产权、继承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2018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课知识点:保障宪法实施

2018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课知识点:保障宪法实施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一框)坚持依宪治国.宪法的构成:我国现行宪法除序言外,设有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共四章一百三十八条。
2.宪法的重要性: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3.宪法规定的内容: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4.宪法是根本活动准则的表现:①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②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5、中国共产党如何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①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②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③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6、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7、.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8、坚持依法行政首先要坚持依宪行政9、宪法的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0、为什么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①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问题②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
③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④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一框)坚持依宪治国.宪法的构成:我国现行宪法除序言外,设有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共四章一百三十八条。
2018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4课核心知识点复习提纲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4课核心知识点复习提纲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第一框坚持改革开放1.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是什么?强国富民。
2.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历史事件是什么?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
3.改革开放是如何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改革的作用、意义?)①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②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③我国逐步建立、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④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4.中国经济腾飞,体现在哪些方面?①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②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人民通过改革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③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着世界,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动力源,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影响)5、中国的腾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6.党的十九大召开有什么重要意义?①201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②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中国人民走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路。
补充内容: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2018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点及课后大题总汇

思修知识点整理绪论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P1-P2(3个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知识点:1.(新时代的5个是)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2.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
3. 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
4.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刚过50岁。
当代大学生是民族复兴伟大进程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
新时代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勤学报国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无限的机遇。
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
2、大学生怎样才能做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P3-P7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牢记使命,自信自励。
(有理想)要有高强的本领才干,勤奋学习,全面发展。
(有本领)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讲求奉献,实干进取。
(有担当)知识点:1.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要求。
大学生应该以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为根本要求。
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完整版)七下道法知识点汇总2018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汇总第一框:悄悄变化的我1:身体变化的三个表现?(1)身体外形的变化(2)内部器官的完善(3)性机能的成熟2:青春期带给我们什么?(青春期生理变化的积极影响有哪些?)旺盛的生命力,使我们充满能量,有充沛的精力,敏捷的思维,对成长充满强烈渴望,感觉生活充满无限可能。
3:身体发育不同的原因?遗传、营养、锻炼4:心理矛盾产生的原因?伴随着生理发育,我们的认知能力得到发展,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情感世界愈加丰富,这些变化让我们感到新奇,也使我们产生矛盾和困惑5:如何排解青春期心里矛盾?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才能健康成长:(1)参加集体活动(2)向他人求助(3)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4)自我调节6:心里矛盾自我调节的方法?(1)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2)参加体育活动(3)自我暗示(4)自我解嘲7:如何正确对待生理变化?(1)正视身体变化,欣然接受(2)不自卑(3)不嘲笑同伴(4)在追求外在美的同时,也要提高品德和文化修养,体现青春的内在美。
第二框: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1:什么是独立思维?独立思维:并不等同于一味的追求独特,而是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接纳他人合理的,正确的意见。
2:思维的批判性?表现在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敢于发表不同的观点,关于向不合理的事情说“不”,敢于向权威挑战。
3:思维批判性的好处?(1)有助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3)调动自身经验,激发学习动机,解决问题,改变现状。
4:批判性思维的要求?(1)有质疑的勇气(2)有表达自己观点和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3)考虑他人感受,要知道怎样的批判容易被接受,有利于解决问题5:批判的技巧?(1)对外部事物的质疑、批评和对自己的反思(2)就事论事,不攻击他人(3)有一定建设性,不是一味否定6:青春的我们有什么特点?青春的我们思想活跃,感情奔放,朝气蓬勃,对未来充满美好憧憬,拥有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创造力。
2018年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基础知识梳理(15页)

部编版18秋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速查一基本、根本、根基类1.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人民的幸福线。
核心内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
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富民之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
2.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3.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4.通过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发展、生活稳定有序、制度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项制度强调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独具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6.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7.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8.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9.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是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
10.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
1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12.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018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点及课后大题总汇

2018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点及课后大题总汇XXX知识点整理绪论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P1-P2(3个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知识点:1.(新时代的5个是)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2.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
3.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其中国人的。
4.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刚过50岁。
当代大学生是民族复兴伟猛进程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
新时期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好学报国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无限的机遇。
新时期属于每小我,每小我都是新时期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
2、大学生怎样才能做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P3-P7要有崇高的幻想信念,,自信自励。
(有幻想)要有高强的本领才能,勤奋研究,全面发展。
(有本领)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讲求奉献,实干进取。
(有担当)知识点:1.党的XXX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期新人”的战略要求。
大学生应该以有幻想、有本领、有担当为根本要求。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江苏人民出版社2018年秋季教材)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知识点第一单元 关注社会发展第1课 感受社会变迁了解社会发展1、生产工具的革新和重大生产技术的诞生,是人类智慧与创造力的结晶..,也是我们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坐标....。
2、丝绸之路成为人类文明交流发展的大动脉。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定位。
4、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5、青少年如何关心社会?①了解..社会的发展变化②明确..自己应尽的职责和义务,以健康的心态亲近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服务人民。
体验生活变化6、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重要意义:①促进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②印发了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的巨大改变..。
7、城镇化意义:改善..了城市生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事业,丰富..了城市文化生活,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带动..了农村现代化建设,促进..了城乡共同繁荣。
8、现代城市生活设施和,乡村生活城镇化、现代化成为成为发展趋势....。
9、信息化的意义:①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学习..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改变方式、交往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②信息服务使生活更加便利,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第2课融入社会生活参与公共生活1、我们每个人都与生俱来就要面对和参与生活。
与家庭生活相比,人们的公共生活的领域更加广阔,内容更加丰富。
2、为什么要参与公共生活?①有利于我们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发展能力,同时,在参与公共生活的过程中,我们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也能得到验证与应用。
②参与公共生活是我们健康、快乐生活的必要条件。
③参与公共生活可以使我们学会与人相处,促进人际关系的协调。
3、如何参与公共生活?①需要有积极主动的态度,克服对社会的冷漠情绪,培养亲社会行为。
②大力培育公共意识和公共精神。
③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社会道德。
提高媒介素养4、个人移动信息终端的出现和广泛使用,深刻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交流方式、学习方式和社会参与路径。
最新整理八年级初二政治2018年春季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第五课部编版).docx

最新整理八年级初二政治教案2018年春季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第五课部编版)2018年春季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第五课部编版)第五课我国基本制度知识点(1—17)P____——____页(一)基本经济制度(1—7)P__页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A——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2.我国正处于什么阶段: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经济制度的基础:b——生产资料公有制4.公有制经济包括:C——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5.国有经济(1)生产资料所属:生产资料属于全体人民共同所有(2)作用:B—(在我国、、、具有关键作用)(3)国家政策:d——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
6.集体经济(1)生产资料所属:生产资料属于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2)作用:D—(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具有重要作用)(3)国家政策:e——国家保护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鼓励、指导和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
7.非公有制经济(1)地位/重要性:f——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2)作用:E——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支撑经济增长、增加税收、扩大就业、促进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4)国家政策:g—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二)根本政治制度(1—3)P____——____页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2)基本内容:①②③④(3)优越性:①②③④(4)怎样坚持和完善?①②③④2.人大代表(1)权利:A——(人大代表依照、、、质询案)(2)义务:B——(人大代表必须、、、接受人民监督)3.区分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权力机关人民大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三)基本政治制度(1—7)P____——____页1.为什么要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国家性质和党的性质决定的,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2018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六章第五节--法治思维

外界看法:众说纷纭
对以上这些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为该不该罚,众说纷 纭。有些人认为,的哥连续闯红灯急送临产的孕妇到医院,实 属好事,但交通不是一两个人的事,是广大民众的,因此司机 此时同样不能不顾后果,要根据当时情况,酌情处罚。另一些 人则持相反观点,认为在救孕妇这种极为特殊情况下一定要罚 这位的哥的话,于情于理都是行不通的。
公民监督的不是公职人员所有的行为,只是监督公职人员行使权力的情 况。
(二)法治基本内容
公平正义
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 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 、公平分配和占有。
公平正义主要包括权利公平、机 会公平、规则公平和救济公平。
劳动立法对劳动者的倾斜保护,体现权利公平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
助机构派驻的值班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帮助。 ——摘自2017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 司法部 关于开展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
的办法》
夫妻看黄碟案的分析
案例:2002年8月18日晚11时许,延安市万花派出所接到群众电话举报,
夫妻看黄碟案的分析 称辖区内一居民家中正播放黄色录像。派出所遂派4名民警前去调查。
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 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 合同。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 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 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 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 经济补偿。
案例:浙江就业性别歧视案
第六章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第五节 培养法治思维
一、法治思维及其内涵 二、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 三、怎样培养法治思维
“当你毕业走出法学院的大门时,你的眼里不 再有男人和女人,只有原告和被告。”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复习提纲汇总(2018新版教材)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复习提纲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1.置身社会生活的意义:(1)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2)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3)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1)如果把每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
(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3.“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的原因:(1)通过父母的抚养,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等,我们逐步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2)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3)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4.养成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性:(1)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亲社会行为。
(2)亲社会的行为有利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和认可。
5.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做法:(1)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2)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3)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6.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1)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已的过程。
(2)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已的人生价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1.网络的特点:(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建设法治中国》知识点2018人教部编版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建设法治中国》知识点(2018人教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建设法治中国》知识点(2018人教部编版)建设法治中国为什么要选择法治道路?(1)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2)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2.法治的要求有哪些?(1)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良法应当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的发展规律,程序正当,符合公平正义要求,维护个人的基本权利,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最大程度地维护社会秩序、增进人民福祉。
(2)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
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3.怎样建设法治中国?(1)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2)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4.什么是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的核心是什么?(1)含义: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
(2)核心: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5.为促进政府依法行政,政府和公民个人分别应怎样做?(1)政府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2)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2018年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主干知识点1.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改革开放是富民之路,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着世界。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2.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3.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4.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5.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6.生活处处有创新。
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坚持自主创新,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7.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8.在我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的内容主要有哪些?(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这项制度强调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
(4)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8.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
9.公民参与民主生活,实现民主权利的三种形式:民主选举,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10.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
11.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12.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13.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道德与法治知识清单

道德与法治知识清单
以下是一些关于道德与法治的知识点:
1. 道德: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
它通常通过社会舆论、个人信念和习惯等方式来维持和传播。
2. 法治:法治是一种治国方略,它是根据法律来治理国家的方式。
它强调法律是最高权威,任何个人和组织都必须遵守法律。
3. 宪法: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和社会制度等基本内容。
它是其他法律制定的基础。
4. 公民权利:公民权利是指公民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可以自由地行使自己的权利和利益。
这些权利包括但不限于人身自由权、言论自由权、财产权等。
5. 义务:义务是指公民必须履行的责任和职责。
这些义务包括但不限于纳税、服兵役、遵守法律等。
6. 立法机关:立法机关是指制定和修改法律的机关,通常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在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立法机关。
7. 行政机关:行政机关是指执行和管理国家的机关,通常是政府的各个部门。
在中国,国务院是最高行政机关。
8. 司法机关:司法机关是指处理法律事务的机关,包括法院、检察院等。
在中国,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是最高检察机关。
9. 法律体系:法律体系是指一国现行法律所构成的体系。
它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不同层次的法律文件。
10. 法制观念:法制观念是指人们对法律的认识、理解和认同,以及遵守法
律的自觉性。
它是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基础。
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期末复习知识清单2018版

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
个人与社会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互相制约、相互促进。
人生态度:人生须认知,人生当务实,人生应乐观,人生要进取。
如何评价人生价值? 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统一。
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
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
不断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和本领。
人生的根本价值:个人的实践对于社会和他人的意义。
如何对待人生矛盾?辨证对待人生矛盾,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树立正确的得失观。
树立正确的苦乐观。
树立正确的顺逆观。
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理想的内涵: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理想的特征:理想具有超越性。
理想具有实践性。
理想具有时代性。
信念的内涵: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
信念的特征:信念具有执着性。
信念具有多样性。
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体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共同的理想。
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辨证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理想与现实是对立统一的。
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
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第三章弘扬中国精神: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重在哪些方面?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互关系的独到理解,在中国古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上,对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的重视上,重视人生境界和理想人格上。
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精神:民族精神:伟大创造、奋斗、团结、梦想精神。
如何弘扬中国精神:国家层面: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伟大时代精神,保持一贯坚定党的信念,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根据党和国家历史方位和中心任务的变化与时俱进。
2018年秋部编人家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梳理 第八课 中国人 中国梦

第八课中国人中国梦1.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什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实现的历史性跨越指的是什么?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3.新世纪新时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1)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4.为什么要实现中国梦?(1)中国梦反映了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指明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
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5.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什么?(1)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2)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3)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为促进世界各国的发展和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7.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进入新时代,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全面擎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8.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我国两个阶段的奋斗目标(1)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9.怎样实现中国梦?(1)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二课宪法(一)宪法明确国家权力(1—8) P____—— ____页1.宪法明确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依据是:①——⑤2.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a—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我国的国家性质:b4.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d—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5.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6.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途径和形式:e—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贯彻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7.宪法明确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目的:f—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
8.我们怎样当家作主g——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二)尊重和保障人权(1——10)P ___ 页1.为什么要尊重和保障人权①②③①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a—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②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b—)“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
③d—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
2.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要求: e—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和保护人权。
3.人权的主体:f—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4.人权的内容:g—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5.我国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①——④①立法方面:A ②执法方面:B③司法方面:C ④宣传方面:D6.尊重和保障人权,我国在立法方面是怎样做的A—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7.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
8.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怎样做B—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坚持依法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9.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怎样做C—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10.怎样做好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宣传D—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为现实。
(三)治国安邦的总章程(1—12) P___— ____页①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②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它监督”。
③“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2.宪法通过什么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A——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
3.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守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4.民主集中制(1)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a——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2)表现:B—“在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3)含义:b——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4)优点:d—实行民主集中制,便于人民参与对国家的管理,能够把人民群众的力量集中起来,动员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5.宪法为什么要规范权力运行①②①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
贻害无穷。
必须对权力的行使进行制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②规范国家权力运行可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e——规范国家权力运行可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
7.权力如何依据宪法规范运行①——④①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
②人民通过宪法和法律将国家权力授予国家机关。
③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
④国家权利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要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8.国家机关应该如何行使权力:f—国家机关行使权力应当有法律依据,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力,也不能滥用权力。
9.滥用权力有何后果g——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
10.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什么h——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
11.凡不按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12.只有依法规范权力运行才能怎样j——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四)坚持依宪治国(1——22)P____——____页1.宪法包括的内容:A——我国现行宪法除序言外,设有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共四章一百三十八条。
2.宪法的重要性:C——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具3.宪法规定的内容:B——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4.宪法是根本活动准则的表现:①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②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
5.如果宪法没有权威会怎样 a——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6.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会怎样 b——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
7.违反宪法的行为有何后果C——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8.中国共产党如何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①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②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③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做到什么9.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什么 d——依法治国10.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什么e——法治11.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什么f——依宪治国12.坚持依法行政首先要坚持什么 g——依宪行政律,做到什么h——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14.宪法的地位:D——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15.为什么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①——④16.普通法律是对宪法的具体化。
17.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②18.普通法律与宪法相违背会怎样 j——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19.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20.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有何意义/作用/原因:E——一方面使得宪法的内容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另一方面保障了宪法的长期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
21.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和统帅。
22.宪法的规定与其他法律有何不同F——宪法的规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五)加强宪法监督(1——19)P____—— ____页1.权力的行使为什么需要监督/监督的作用/意义:a——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
2.如何监督权力行使A——法律方面:①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
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行使监督权。
B——公民方面:公民对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以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等方式行使监督权。
作为公民,我们要学好宪法和法律,通过合法途径和方式来监督权力行使。
3.行使监督宪法实施职权的是什么机关b——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4.对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行使监督权的机关是:C——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5.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据什么行使监督权d——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6.监督权力行使,作为公民怎么办e——作为公民,我们要学好宪法和法律,通过合法途径和方式来监督权力行使。
7.为什么要增强宪法意识①②③①加强宪法监督,既需要完备的制度措施,也需要人们增强宪法意识。
②增强宪法意识,对国家公职人员来说尤为重要。
③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
8.加强宪法监督,需要什么f——既需要完备的制度措施,也需要人们增强宪法意识。
.设立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的目的是什么D——都是为了强化国家公职人员的宪法意识,让他们珍惜宪法赋予的权力,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11.宪法意识的含义: g—是指人们关于宪法和宪法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态度等的总称。
12.宪法意识的重要性:E——“宪法意识的有无、、、、、、长治久安”。
13.宪法意识的有无,宪法意识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什么h——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宪法能否彻底付诸实施。
14.国家宪法日:12月4日15.如何增强宪法意识①②③①学习宪法:着重领会宪法的原则和精神;还应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②认同宪法: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③践行宪法:要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学会运用宪法精神来分析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
16.我国宪法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充分体现人民共同意志,充分保障人民民主权利。
17.宪法实施的三个方面:①宪法的执行;②宪法的适用;③宪法的遵守。
18.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在于实施。
19.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我们怎么做j——需要我们坚持宪法至上,自觉践行宪法精神,积极推动宪法实施。
第三课公民权利知识点(1—13) P____—— ____页(一)公民基本权利(1— 10) P ___页由。
2.政治权利(1)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权利和自由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①含义:A——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②重要性:B——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3.政治自由(1)包括:C——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2)重要性:D——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4.监督权(1)含义/内容:①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②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