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王府建筑的艺术特色与保护传承的思考以恭王府为例
恭王府古建筑基本技术及施工特点
一、概述恭王府是我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之一,它融合了我国传统建筑的设计理念和工艺技术,展现了古代建筑的魅力与魄力。
本文将从恭王府古建筑的基本技术入手,探讨恭王府古建筑的施工特点,以期能带领读者深入了解我国古代建筑文化。
二、恭王府古建筑的基本技术1. 木结构恭王府采用了传统的木结构建筑技术,其主体结构由梁、柱、榫卯等木构件组成。
这些木构件在施工中需要经过严格的制作工艺,包括选材、干燥、切割和拼装等工序。
而榫卯结构更是恭王府木结构的特色之一,它不仅增强了建筑的稳定性,还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工匠的高超技艺。
2. 砖瓦构件恭王府的外墙和屋顶采用了砖瓦构件,这也是我国古代建筑的一大特色。
在制作砖瓦之前,需要精选黄土,并经过淘洗、晾晒、成型、烧制等工序,最终才能得到坚固耐用的砖瓦。
在施工过程中,砌筑砖瓦需要考虑结构的牢固性和防水性,还要注重砖瓦的色彩和纹理,以确保建筑外观的美观和永久性。
3. 彩绘装饰恭王府的室内和室外装饰采用了丰富多彩的彩绘技术,这不仅是古代建筑的装饰艺术,更是对我国传统绘画技法的巧妙运用。
在彩绘施工中,需要严格控制颜料的配比和施工技术,以保证彩绘的鲜艳持久。
4. 园林景观恭王府的园林景观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园林景观的施工技术包括了植物配置、假山造型、水池布局等方面。
在园林景观的设计和施工中,需要综合考虑自然环境和人文因素,借助地形地貌,营造出宜人的园林氛围。
5. 防火、防水技术古代建筑施工中,防火和防水技术一直是关键环节。
恭王府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了多种防火、防水的技术手段,例如对木结构进行防腐防蛀处理,对砖瓦进行防水防渗处理等,以确保建筑的安全和持久。
三、恭王府古建筑的施工特点1. 传统工艺恭王府的施工特点之一就是传承了我国古代建筑的传统工艺,这些工艺在后期的施工中仍然保留并得到了延续。
传统工艺不仅为恭王府赋予了独特的建筑风格,更是对我国古代建筑智慧和技艺的生动展示。
2. 高标准要求在恭王府的施工中,工匠们对工艺的要求非常严格,无论是木结构、砖瓦构件还是彩绘装饰,都需要精益求精。
对恭王府博物馆的深度理解
对恭王府博物馆的深度理解
恭王府博物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清代皇家宫殿建筑群,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珍贵的宫廷建筑之一。
恭王府曾是清代和民国时期的王府,现在作为博物馆向公众开放,展示了丰富的历史文物和艺术品,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深度理解恭王府博物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建筑艺术:恭王府博物馆的建筑群包括大殿、东西二路、东西
花园等,展现了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独特魅力。
建筑结构、彩
绘装饰、园林景观等都体现了清代建筑艺术的精湛和华丽。
2.历史沿革:恭王府作为清代王府,见证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变迁。
通过深入了解恭王府的历史沿革,可以理解清代王府的兴衰、
宫廷文化的特点,以及近代中国社会政治变革对宫廷建筑的影
响。
3.文物收藏:恭王府博物馆内收藏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和艺术品,
包括家具、绘画、瓷器、玉器等,这些藏品反映了清代宫廷生
活的方方面面,对研究清代社会、文化、艺术等领域具有重要
价值。
4.宫廷生活:从恭王府的布局和陈设可以窥见当时宫廷生活的丰
富多彩,了解宫廷礼仪、服饰、娱乐等方面的情况,有助于我
们更加全面地认识清代社会和文化。
总的来说,深度理解恭王府博物馆需要结合建筑艺术、历史沿革、文物收藏、宫廷生活等多个方面,通过学术研究和实地参观,才能更好地领略其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王府建筑的艺术特色与保护传承的思考以恭王府为例
中国王府建筑的艺术特色与保护传承的思考——以恭王府为例写作大纲一、中国王府建筑的起源与特点 (1)二、恭王府概述 (1)1、恭王府的历史沿革 (1)2、恭王府的现状 (2)三、恭王府的特色景致 (2)1、府邸部分 (2)2、花园部分 (4)四、恭王府在保护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5)1、存在的问题 (6)2、解决对策 (6)参考文献 (7)本页无页码中国王府建筑的艺术特色与保护传承的思考——以恭王府为例前言说明选题目的与现场考察的时间方法一、中国王府建筑的起源与特点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命中书省制定分封宗室制度,“居长者必正储位,其诸子当以封王爵;”制爵八等;诸宗室列爵派驻边疆以拒外患、卫王室;洪武三年封朱棣为燕王,改元大都内殿为燕山府,洪武十二年燕王府营造完毕;这是明朝北京最早的王府建筑;清朝的封建统治与明朝一样都是中央集权制;为了使权力集中于中央,因此清代遵循明代“封而不建”的原则,将明代表面上存在的郡国形式给取消了,而仅给诸王以封爵的美名;由于清代诸王爵无“国”可就,因此,诸王在分府后,只能呆在京城建邸,于是王府便集中于北京了;北京现存的王府建筑大多是在清朝顺治至乾隆年间建造的;清朝对宗室的封爵和府第建筑有严格的等级差别,并且作了详细明确的规定;如果逾制是会受到制裁的;所以大多数的府第在建造时都有一处或数处低于规制;1644年顺治帝即位,颁诏满汉分内外城而居,内城由八旗分据,包括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统称“旗人”;汉民及回民则迁居外城,并因迁徙之劳,将其田地租赋蠲免三年;因此,北京王府的座落位置,差不多都在内城,外城几乎没有;二、恭王府概述1、恭王府的历史沿革恭王府最早建于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已有230多年的历史,是为大学士和珅所建的宅院;嘉庆四年和珅获罪,宅第没收;之后将宅第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嘉庆皇帝赐给了弟弟庆亲王永璘,东部留给了十公主;咸丰元年1851咸丰帝将整座王府赐给恭亲王奕入住,至此得名恭王府,沿用至今;恭王府地处北京内城西北部,东近前海,北倚后海;早期自德胜门内积水潭西海水域东北角所引出的一条水渠,绕过恭王府的西墙转南墙外俗称月牙河,经三座桥流入什刹海前海;西、南临水,东、北近水,可谓四周皆水,环境幽美的风水宝地;到20世纪50年代初,该水渠被填平,形成柳荫街及前海西街;2、恭王府的现状恭王府南北长330米,东西宽180米;北京有几十座王府,不是被毁就是被挪做他用,以原来风貌保存下来对外开放的仅恭王府一座;作为满清皇族的古建园林,由府邸和花园两部分组成,总占地面积约六万多平米,其中府邸约万平米, 花园占地万平方米;府邸内的建筑分东、中、西三路,由南自北都是以严格的中轴线贯穿着的多三进四合院落组成,布局分明;东路去朴尚华、中路庄严肃穆、西路古朴典雅,三路自成一体又和谐统一;在这些房屋中既有体现皇家气派和威严的建筑,又有来自民间精巧的建筑和装饰风格,构成了王府文化的最大特点;花园融江南园林与北方建筑格局为一体,汇西洋建筑及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为一园;恭王府既是清代王府建筑的重要代表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建筑及造园技艺最成熟时期的重要表现;着名学者侯仁之先生称之为“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三、恭王府的特色景致1、府邸部分1银安殿——王府正殿王府正殿,俗称“银安殿”是王府内举行重要礼节性活动的场所,在殿内中心位置摆放一组屏风和亲王的宝座,与故宫的金銮殿相对应;现在恭王府的这座高大的建筑是在大修中按同治光绪年间的原样新建的;最初的银安殿连同东西配殿在内的整个院落于一九二一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夜因烧香失火被毁;银安殿是按照当时严格的清廷建筑规制、王府建筑中的最高规格屋顶——歇山顶修复而成的;王府正殿的屋顶覆盖绿色琉璃筒瓦、屋脊上绿色琉璃吻兽,配殿屋顶为灰筒瓦,明示了亲王的地位;2乐道堂乐道堂是东路建筑中最大的一处,也是最后一进院落,正房名“乐道堂”;室内梁上至今保存了200多年前清中期包袱锦地彩画和凤凰主题彩画,表明和珅时期这里曾是公主的居所;到了恭亲王时期这里是王爷的居室;现在室内按恭亲王居住时的原样陈列;“乐道堂”的匾额是道光帝亲笔所书赐给奕的,“安身乐道”表达了一位父亲希望儿子顺心如意、幸福吉祥的美好心愿;3后罩楼它是恭王府的一绝,所谓“绝”是指其长度为各清代王府建筑规制中后罩楼之最,且楼的后沿墙上层有形状各异的砖雕什锦窗44扇;此楼为两层,每层45间,两层共计90间,拐角处有10多间未计在内,全长150多米,是国内王府类建筑最长的楼,被形容为“九十九间半”;注九十九间半:一说取紫禁城9999间的尾数,另说“谦受谥、满招损”,百为满,故取名九十九间半后檐墙上每间上下两层各开一扇窗,下为长方型,二层的窗户形式各异,却没有一扇是相同的,有圆形、方形、石榴形、卷书形、磬形、鱼形、蝙蝠形等等,寓“福庆有余”之意,人称“什锦窗”;2、花园部分1西洋门恭王府花园正门就是第二绝,造型采用舒展流畅的西洋风格,是建筑中的精品;它仿圆明园的大法海圆门制,由于圆明园已在1860年时被英法联军烧毁,所以这道门是流传至今保存最完好的汉白玉石拱门 ,因为两边的转花纹和花窗很有西洋建筑的味道,所以叫西洋门;是恭亲王奕时期建,恭亲王奕是洋务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希望通过学习西方国家先进技术来拯救清王朝;门额石刻外为“静含太古”,内为“秀邑恒春”,取喧闹中存太古之幽静,满园秀色永为春的意境,是主人建园的指导思想;2流杯亭流杯亭又名沁秋亭,类似于这样的亭子在北京有四座,潭柘寺的猗甘亭、故宫御花园的禊赏亭、及中南海的流水音、恭王府翠锦园的叫沁秋亭;是主人约文人雅士们饮酒的地方;它取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曲水流觞,修禊赏乐”之意,“曲水”指亭内青石地面上刻有约 10公分宽的弯弯曲曲的流水渠道,水源就是假山后的二龙戏珠古井,“觞”是古人喝酒用的四角酒杯;盛满酒的酒杯置于水上,顺着水道飘流,停在谁的面前,谁就要饮酒作诗,短时间作不出还要罚酒三杯;而地上水渠东西看像流水的水字,南北看像长寿的寿字,取水常流寿常有之意,也叫水寿亭;亭内外装饰彩画,画面逼真;3大戏楼大戏楼是恭王府的第三绝; 这座戏楼是我国现存独一无二的全封闭式大戏楼;在清廷档案中,戏楼均称为“大戏房”;恭王府大戏楼,建于同治年间,是恭亲王及其亲友看戏的场所;建筑面积685平方米,可容纳200多人,高大宏伟,气势不凡;其建筑形式有三大特点;一是采用三卷勾连搭全封闭式结构,整个大戏楼是纯木结构,利用木质榫卯技术;由于南北方气候的差异,纯木结构的建筑在北方历经一百余年至今保存完好是非常少见的;由于建筑结构的合理,使大楼具备良好的音响效果;楼内不装扩音设备,完全凭借演员的本色发音,音色纯正自然;二是大戏楼上上下下绘满了倒垂的藤萝,以为紫藤开的花一串一串的,象征子孙兴旺的意思;座在戏楼里看戏,就象座在紫藤下看戏,四季如春;戏楼地面全部采用京砖漫地; 三是戏楼内厅堂很高大,分三部分:戏台及后台;中厅,亲朋好友坐的地方;后包厢,主人、女眷、贵宾坐的地方;音响效果非常好,处在大堂最边远的贵宾席,戏台上的唱词也听得清清楚楚,这在设计上确实到了绝妙的境地;四、恭王府建筑在保护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1、存在的问题恭王府的花园自1988年对外开放,20余年,接待的游客量呈逐年的上升趋势,最多时,一天的接待量达两万余人,而恭王府的花园面积仅有万平米;超流量的游客带来的经济效益与文化的保护形成了矛盾;首先,一些游客会对古建筑进行破坏,如:在建筑的表面进行涂抹刻画,在写着禁止拍照的地方进行拍摄,而这些行为往往会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其次,大规模的游客是对古建筑承重量的考验,我曾亲眼看见被游客坐断的长廊和被踩的残破不堪的门坎;这些若再修复起来也很困难;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面前,对古建筑的保护往往被忽视,恭王府中有许多卖纪念品的摊位,人们却不知在这些摊位中,有一个就是恭王府的景点“秋水山房”,这一景点是在过去是主人练功的地方;据说在恭亲王时代,秋水山房的房雕之上绘满蝙蝠图案的油漆苏彩画;而靠南的墙上,则彩画着巨幅的萃锦园全景图,蔚为壮观;但现在我们所能看见的,只有一些恭王府的纪念品而已;2、解决对策既然诸多的问题全部“因人而起”,就应限制客流量,尤其是在节假日,游客相对集中的时期,更应该合理的限制入园人数,这样做虽然表面上是减少了收入,但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只有恭王府受到良好的保护,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对于一些重要的建筑,应用护栏或玻璃罩进行保护,在一些不容易被人注意的地方加装摄像头;如果发现有游客进行破坏应立即进行阻止;对于一些容易损坏或年代久远的建筑,应该附加一些固定的设施;在府邸部分的房屋上加装防鸟网,以防止鸟类的粪便对建筑彩绘的侵蚀;我建议恢复一些像“秋水山房”这样原有的景点,既然是古建筑,我们就应该付与它原有的模样,作为为子孙后代留下的宝贵遗产,我们的后人也应了解它的本来面目;结语王府建筑文化博大精深,王府的建筑、严格的规制,以及王府的生活为我们研究封建社会历史留下了众多的研究课题;恭王府是迄今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王府,其建筑规模及兴衰变迁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是难得的王府文化标本;因此,它对王府建筑及其文化的研究不仅具有正确认识历史的作用,并具有以史为鉴的积极意义;参考文献作者;篇名,包括文章、专着、报道、网站软文等;出版单位;时间1 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老照片中的大清王府,2006年10月;2 京梅:如梦如烟恭王府,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5月;3 张艾:恭王府,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年4月;4 恭王府网站。
古建筑展厅展览艺术思考——以恭王府博物馆为例
古建筑展厅展览艺术思考——以恭王府博物馆为例作者:张艾来源:《艺术评论》 2014年第10期张艾博物馆展厅的建筑条件是制约展览艺术设计的一个重要因素。
古建筑展厅,尤其是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展厅,是对展览艺术设计制约最多的一类。
此类展厅的艺术设计必须首先分析实际的可能和需求,在充分保护的前提下,扬长避短,适当改造,以实现有效利用。
这是建筑遗址类博物馆在展览陈列艺术设计中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坐落于北京什刹海西岸的恭王府是我国清代王府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迄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它不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二级博物馆。
它的建造者是清乾隆年间权倾一时的大学士和,恭王府之名则来自最后居住于此的皇族、晚清政坛上举足轻重的恭亲王奕。
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使其素来拥有“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之说。
由于历史原因,恭王府多数建筑原有的室内结构现已不存。
为实现保持王府建筑群原貌完整,同时尽可能丰富参观内容的目的,自2008年全面开放以来,恭王府博物馆利用古建筑开辟了常设展、专题展、复原陈列以及临时展览等多类展厅,举办历史、文物、艺术等各种类型的展览,因而也得以对古建筑展厅的展览艺术设计进行了多样化的尝试。
2014年1月完成的“恭王府历史沿革展”工程,不仅是一项常设展览的设计制作,还包括对古建筑内部原有建筑文物的保护与展示,其设计理念和材料、工艺的应用较其它古建筑展厅均有较大突破,是将文物古建筑改造利用为展厅的一次比较全面的实践。
一、文物保护兼顾安全与展示展览所在的葆光室原为恭亲王奕的私人小客厅,正殿五间,东西耳房各三间,总使用面积241平方米。
正殿屋顶脊檩保存有清中期苏式宋锦包袱彩画真迹,开放前作为办公用房时一直被纸糊顶棚遮挡,因而画面完整,色彩明丽依旧,在同类建筑彩画中十分罕见。
为使观众欣赏到这一极具历史价值和艺术性的珍贵文物,修缮时将顶棚拆除,恢复了原貌。
然而,恭王府全面开放5年来,观众数量居高不下,彩画长期暴露在人员拥挤的空间中,色彩和质地都面临受损的威胁。
恭王府建筑特点和寓意
恭王府建筑特点和寓意
恭王府是清朝时期的一座封建王府,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其建筑特点和寓意可参考下述介绍:
1. 建筑特点:
恭王府的建筑风格为明清宫廷建筑风格,建筑规模宏大,占地面积广阔。
建筑物屋顶采用红色瓦片,墙面使用青石板贴面,园林中也有大量的中式建筑风格的建筑和景点。
恭王府的建筑特点是注重对称和装饰,建筑外部和内部都有很多精美的雕刻和绘画,尤其是细节上的雕刻更是让人印象深刻。
另外,恭王府的建筑物都有严格的防火措施,以确保安全。
2. 寓意:
恭王府的建筑风格和建筑物的设计都有很多寓意,这些寓意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
例如,建筑物的外墙颜色和屋顶形状都寓意着“团圆”,而绿色的园林则寓意着“绿色家园”。
恭王府中的所有建筑和景点都有着深刻的寓意和象征意义,其设计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文化内涵。
北京恭王府的古建筑探索
北京恭王府的古建筑探索北京恭王府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一座古建筑,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四北三条。
它是清朝时期恭亲王的皇宫,也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
下面,我们将对北京恭王府的古建筑进行探索,了解其历史背景以及建筑特色。
1. 历史背景北京恭王府原名为豫亲王府,修建于清雍正年间。
恭亲王是康熙帝的九世孙、雍正帝的弟弟,享有特殊的身份和地位。
康熙帝曾在北京设立九王府,以供各王子居住。
恭亲王府是其中之一。
2. 建筑规模北京恭王府占地面积广阔,总建筑面积达到近两万平方米。
庭院式的布局,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建筑群。
恭王府内的建筑大致可分为三部分:前半部分是各类厅堂和花园,中间部分是办公楼和住宅,后半部分是花坛和绿地。
3. 建筑风格北京恭王府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典型代表,融合了明清两代的建筑风格。
它借鉴了明代宫殿建筑的格局和布局,如前院、中院和后院的划分,走廊式的回廊,以及假山、湖泊等造景手法。
而在细节上,恭王府则体现了清代建筑的独特风格,如宫廷琉璃瓦、雕梁画栋、红墙琉璃等。
4. 建筑材料北京恭王府的建筑材料主要采用了优质的砖、石和木材。
砖石用于建筑的基础和墙体,木材则作为梁柱和楼板的主要材料。
这些材料坚固耐用,有助于保护建筑免受风雨侵蚀。
5. 建筑装饰北京恭王府的建筑装饰非常精美,充满了独特的艺术价值。
特别是府内的各类雕刻、壁画和瓷砖等装饰元素,无不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湛工艺和细腻审美。
北京恭王府作为一座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古建筑,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魅力,也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如今,恭王府已成为重要的文化遗产和旅游景点,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通过对北京恭王府的古建筑探索,我们不仅可以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变化,还能深入体验古代皇宫文化的独特魅力。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来到北京恭王府,亲身感受这座千年历史的古建筑带给我们的古朴与庄严。
美丽的恭王府作文
美丽的恭王府作文
美丽的恭王府作文
游完故宫后我们不得不去参观一下恭王府,看看它与故宫之间的区别。
恭王府位于前海西街,是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堪称“什刹海的明珠”。
恭王府由府邸和花园两部分组成,南北长约330米,东西宽180米,占地面积61120平方米,其中府邸32260平方米,花园28860平方米。
府邸内建筑以严格的中轴对称构成三路多进四合院,布局规整;花园又称敬萃锦园,园内环山衔水,景致变幻无穷。
整座建筑规模宏大,园林而已精巧,既体现了王府建筑规制,又有其自身特色。
这是至今保存最好的一座王府,曾是和?的宅邸,1996年10月起开放的是恭王府的后花园,2008年8月20日经修复后的全部对外开放。
故宫的华贵气派、颐和园的婀娜多姿和雍和宫的雕栏玉砌,浓缩于此府。
著名学者侯仁之先生就称之为“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
恭王府观后感800字
恭王府观后感800字在我国历史悠久的古都北京,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和文化遗址,恭王府便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作为清朝著名的王府之一,恭王府见证了历史的风云变幻,也承载了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文化。
近日,我有幸参观了恭王府,深受其独特的魅力所感染,特以此文记录我的观后感。
一踏入恭王府,我被其宏伟的建筑、精美的园林所吸引。
恭王府原为清代的和珅府邸,后经过多次变迁,成为了恭亲王的宅第。
漫步在恭王府的每个角落,我仿佛能感受到那段历史的沧桑与厚重。
首先,恭王府的建筑风格独特,既有北方四合院的古朴典雅,又兼具江南园林的灵动秀美。
府内的建筑布局严谨,轴线分明,让人不禁赞叹古人的智慧与审美。
在参观过程中,我特别注意到了府内的雕刻艺术,无论是门窗上的雕花,还是石狮、石阶上的雕刻,都展现了极高的技艺和审美价值。
其次,恭王府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作为清朝权臣和珅的府邸,恭王府见证了和珅的兴衰历程。
从和珅时期的奢华,到恭亲王的质朴,再到如今成为人们参观的景点,恭王府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
在参观过程中,我了解到了许多关于恭王府的历史故事,如和珅的贪污腐败、嘉庆皇帝的整治和珅、恭亲王的治理东北等,这些故事让我对恭王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此外,恭王府的园林景观也让我流连忘返。
府内的翠湖、蝠池、花园等景观,既有自然之美,又有人文之韵。
漫步在曲径通幽的小径上,欣赏着湖光山色,品味着古人的诗意生活,我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的画卷之中。
参观恭王府,让我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这里,历史与现实交融,文化与自然和谐共生。
同时,我也为我国能有如此珍贵的文化遗产而自豪。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更加关注我国的历史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恭王府之行,让我收获颇丰。
此次参观不仅让我领略了恭王府的建筑之美、历史之韵、文化之深,更让我对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产生了无尽的敬意。
恭王府建筑特色介绍
恭王府建筑特色介绍恭王府是中国历史上一座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建筑,其独特的建筑特色使之成为了国内外游客喜爱的旅游景点之一。
下面将详细介绍恭王府的建筑特色。
恭王府建筑风格独特,以清代古典建筑风格为主,兼具西洋建筑的影响。
整个府第占地面积广阔,建筑布局严谨有序,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髓。
恭王府的建筑外观宏伟壮观,给人一种庄严肃穆之感。
府内的建筑主要以黄色为主色调,给人一种温馨而庄重的感觉。
而每座建筑都有独特的飞檐翘角,这些飞檐翘角不仅起到了装饰的作用,还能有效地防止建筑受到雨水的侵蚀。
恭王府的建筑布局非常讲究,有严格的空间划分。
府内主要分为内外两个院落,内院是恭王的官邸,而外院则是恭王的行政办公区。
内院的建筑主要包括正殿、东西配殿和后殿,整体呈南北轴线布局,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三进式”布局。
而外院则是恭王处理政务和接待客人的地方,建筑规模较小,但布局也非常精致。
恭王府内还有许多独具特色的建筑,如碧云书院、杏坛、湖心亭等。
碧云书院作为一座古代私塾,建筑风格独特,内部设有多个阅读书籍的空间,给人一种安静、祥和的氛围。
杏坛则是恭王举办庙会和演出的地方,建筑造型精美,给人一种喜庆热闹的感觉。
湖心亭是府内的一处观景点,建筑位于湖中央,四周是碧水环绕,给人一种恬静宁和的感受。
恭王府的建筑还融入了一些西洋建筑元素,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融合。
例如,恭王府内的一些建筑采用了欧式的柱廊和拱形门窗设计,使建筑更具艺术感和时代感。
总的来说,恭王府的建筑特色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严谨有序的布局和独具特色的建筑。
这些特点使恭王府成为了一座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建筑,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
对于喜欢古代建筑的人来说,恭王府绝对是一个不可错过的景点。
四合院的文化精神——以恭王府为例
谢谢聆听
从恭王府中体会古代建筑规格的等级元素
恭王府的主人贵为亲王, 因 而它的建筑规制属于《大清 会典》 中的“王府”规格。 府邸坐北朝南,整齐威严, 深 沉大气,自北向南分左中右 三路, 并由严格的中轴线贯 穿。王府二进大门 , 二进大 殿。大门三开间, 二门五开 间, 大殿五开间,殿顶使用 绿琉璃筒子瓦和吻兽,是亲 王身份的体现。
壹
方正对称的格局〃四合院
从恭王府中体会四合院的大方沉稳
第三进院落
府邸东路第三进院主殿,恭亲王时 期为主会客厅,因咸丰皇帝亲题《多福轩 》得名。据说恭亲王曾在这里接见过英法 侵略军的谈判代表,此地见证了那段悲怆 的历史事件。
多福轩,采用小五架 梁式,(明式建筑风 格),厅前一架长了 两百多年的藤萝至今 仍长势甚好。
第二进院落为二宫门所处院落,起承前 启后的作用。
壹
方正对称的格局〃四合院
从恭王府中体会四合院的大方沉稳
第三进院落
府邸中路的第三进院,入眼雄伟 的大殿,就是王府的主殿银安殿。 银安殿通常被称作银銮殿,在王 府中的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 用,类同于紫禁城的金銮殿,也 就是太和殿。
王府中的重要典礼、仪式和政务活动,通 常在银安殿举行。这里原来设有亲王的宝 座,还有皇家颁布的任职令、晋级令和官 印等,装在锦匣里,陈放在这座大殿内。
肆
文化情怀与雅居生活
恭王府-文化深厚、情韵雅致
蝠蝠 池厅
“蝠池”、“蝠厅” 贯穿着一个“福”字,象征着吉祥, 表达着主人祈福平安的美好愿望。
倘徉于王府犹如漫步在山水之 间, 感受着大自然的清新, 陶冶 人的情操, 给人以美的享受。 春梦浑沌而明丽,夏景爽洁而 幽远,秋心绚烂而雅韵,冬情 素淡而和暖。
恭王府有些庭院 栽花种草,有些庭院 设臵藤架,充作绿荫, 咫尺空间也有怡人风 景,质朴而生动,与 四合院端庄大方的空 间浑然一体,形成一 种自然而亲切的特殊 氛围
恭王府古代王府的风采展示
恭王府古代王府的风采展示恭王府,作为一处具有悠久历史的古代王府,承载了许多历史文化的积淀。
今天,我们将一同走进恭王府,领略古代王府的风采。
恭王府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是一座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古宅院,建于清朝乾隆年间。
府内占地面积广阔,分为前后两院,展现了封建王府的独特魅力。
首先,恭王府的大门庄严宏伟,彰显了封建王府的权威与尊贵。
它坐拥一座高大的青砖城墙,城墙上刻有精美的石雕,展示了传统的建筑艺术。
进入大门后,我们会感受到一股沉稳庄重的气息,仿佛回到了古代帝王的时代。
其次,恭王府内的建筑风格独特,展示了古代王室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追求。
府内建筑主要以木结构为主,完美融合了中式传统建筑和西式哥特式建筑的特点。
府内各个厅堂装饰精美,雕梁画栋,彩绘壁画流光溢彩,展示了古代王府的奢华和精美工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恭王府内的花园景观,展现了中国古代园林的精髓。
恭王府的花园布局精致,种植着各种珍稀花卉和参天古树。
在花园中漫步,一派宁静祥和之景象,仿佛闲庭信步于古人的诗画世界,让人陶醉其中。
此外,恭王府还保存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丰富了王府的文化内涵。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恭王府内的书画收藏。
恭王府的藏书楼内珍藏了众多古籍和稀世珍本,其中包含了许多经书、典籍和历代名家的书法作品。
而恭王府的画廊内则陈列着各类名家的字画,包括山水、花鸟和人物画等。
这些文物和艺术品的收藏,不仅丰富了王府的文化内涵,也为人们了解古代文化提供了珍贵的资源。
最后,恭王府作为历史文化的见证,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
通过展示古代王府的风采,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和文化,感受古代王府的独特魅力。
总之,恭王府作为一座古代王府,展示了封建王府的风采和独特魅力。
从大门到建筑风格,从庭院花园到文物收藏,无不彰显了古代王府的精华和庄重气息。
走进恭王府,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让我们一同走进恭王府,领略古代王府的风采吧。
北京恭王府近代宫廷的气派与历史
北京恭王府近代宫廷的气派与历史北京恭王府,作为一处近代宫廷建筑,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独特的宫廷文化。
该建筑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元素,展现着它独有的气派与魅力。
本文将探讨北京恭王府的历史背景、建筑特色,并探讨其所承载的历史意义。
一、历史背景北京恭王府是清朝后期的建筑之一,建于19世纪初。
作为恭亲王的宫殿,它曾经是清朝王府中的重要代表,拥有极高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
随着时光的流转,北京恭王府成为了近代中国历史重要的宫廷建筑。
二、建筑特色1. 风格与布局:北京恭王府的建筑风格独特,结合了中西方的建筑元素。
府内分为前院和后院,前院以中式建筑为主,后院则融入了一些西式建筑元素。
它的布局合理、对称,各个建筑之间相互呼应,展现着古老文化与近代风格的和谐。
2. 宫廷装饰:恭王府内的室内装饰非常精美,细致入微。
大厅内的壁画、木雕和瓷砖等装饰品,极具中国古代艺术的瑰丽与精湛。
宫廷家具也是一大特色,体现出以红木材料为主要修饰的传统家具。
3. 园林景观:恭王府的园林景观占地广阔,错落有致。
园内建有假山、池塘、亭台楼阁等,构成了一副美丽的自然画卷。
这些景观为宫廷增添了雅致与浓厚的文化氛围。
三、历史意义1. 历史记载:北京恭王府见证了清朝末年的动荡与变迁,承载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
在这个地方,许多政治家和文化名人都居住或出访过,他们为这里增添了浓厚的历史色彩。
2. 文化遗产:作为近代宫廷建筑,北京恭王府代表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瑰宝。
它的建筑风格和装饰,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
3. 旅游景点:如今,北京恭王府已成为了一处重要的旅游景点。
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这里的宏伟建筑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游客们在北京旅行中不能错过的地方。
总结:北京恭王府作为近代宫廷建筑,以其独特的气派和丰富的历史内涵,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它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变迁,承载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成为了旅游者和历史爱好者们探访的重要场所。
恭王府建筑特色介绍
恭王府建筑特色介绍恭王府,位于中国北京市前门西大街,是明清两代恭王府以及民国时期的庆王府的总称。
恭王府建筑独具特色,融合了明清两代的建筑风格,展现出浓厚的古代宫廷气息。
恭王府的建筑布局呈南北走向,总占地面积约6000多平方米。
整个府宅分为前、中、后三进院落,共有大殿、厢房、花园等建筑群。
其中,大殿是恭王府的主体建筑,是恭王宴客和举办重要仪式的场所。
大殿采用了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它的屋顶采用黄琉璃瓦,四周有飞檐斗拱,显得庄重而雄伟。
恭王府的厢房建筑群位于大殿的两侧,共有东、西两翼。
厢房是用来居住和办公的地方,布局合理、功能明确。
每个厢房都有自己的院落,院落内种满了花草树木,给人一种宜居的感觉。
厢房的建筑风格延续了大殿的特点,但规模较小,更加精致。
厢房的屋顶也采用琉璃瓦,四周的飞檐斗拱以及雕刻精美的门窗,都展示了恭王府建筑的独特魅力。
在恭王府的中部,有一个宽敞的庭院,名为“恭王府花园”。
花园内种满了各种花草树木,四季都有不同的花朵开放,给人一种花香扑鼻的感觉。
花园的中央有一个假山,假山上布置着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等景观,使整个花园更加美丽。
在花园的南部,还有一个小型的湖泊,湖水清澈见底,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
恭王府的建筑特色还体现在其精美的装饰细节上。
府内的门窗、门楣、梁柱等都雕刻精美,图案繁复而富有变化。
每个房间的内部装饰也非常讲究,墙壁上挂着名人字画,桌椅上摆放着精美的瓷器和杯具。
这些装饰细节展现了恭王府主人的贵族身份和品味。
总的来说,恭王府建筑特色独特,融合了明清两代的建筑风格,展现了古代宫廷的豪华和庄严。
恭王府的大殿、厢房、花园等建筑群,每一个细节都精心设计,体现了主人的身份和品味。
恭王府作为北京市的重要文化遗产,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参观,感受古代建筑的魅力。
无论是从建筑布局、建筑风格还是装饰细节上来看,恭王府都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瑰宝,值得一游。
中国园林之旅——以恭王府花园萃锦园为例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无论是北方的皇家园林还是江南的私园以及其他风格的建筑,其色彩都极鲜明。北方皇家园林建筑色彩多鲜艳。琉璃瓦、红柱、彩绘。江南园林建筑册多用大片粉墙为基调,配以黑灰色的小瓦,栗壳色梁柱、栏杆、挂落。内部装修也多用淡褐色或木材本色,衬以白墙,与水磨砖所制灰色门框,形成素净,明快的色彩。园林中,建筑色彩也是一轻快明朗为主,力求表现园林建筑轻松活泼的特点。
关键字:恭王府萃锦园中国园林艺术设计旅游发展
二
(一)
1、恭王府
恭王府是北京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王府,位于什刹海西北角,前海西街17号,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恭王府始建于十八世纪末,早期为乾隆年间大学士和珅宅第,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和珅获罪,宅第被没收赐与庆郡王,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改赐给恭亲王爱新觉罗·奕。
流杯亭的说法也是有来由的。据说,和每次约请好友到此饮酒,酒酣之时,的人,就要被罚酒。可以想象,当年的和绅也算是一个风雅之士。还有人说,流水出口的位置坐北朝南,主人和珅就坐在这里。过小寿的时候,杯子停到哪位客人跟前,客人就把备好的礼单放在杯中,最后杯子漂到和珅跟前,和珅在出水处坐收财礼,又有一说叫"肥水不流外人田"。
2、第二代主人 丰绅殷德
丰绅殷德,和珅之子,娶乾隆小女儿固伦和孝格格为妻,和珅被赐死后仍住恭王府,1810年去世。
3、第三代主人 永璘
庆郡王,乾隆第十七子,与丰绅殷德夫妇同期分住恭王府,1820年病逝。
4、第四代主人 爱新觉罗·奕
爱新觉罗·奕,恭亲王,生于1833年,道光皇帝第六子,主持设立了近代第一个外交机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领导发起洋务运动,创建第一批外语学校、兵工厂、船厂、矿厂,1898年卒于京郊戒台寺。
写恭王府的文章
写恭王府的文章摘要:1.恭王府的历史背景2.恭王府的建筑特点3.恭王府的旅游价值4.恭王府的现状与保护正文:恭王府,位于我国北京市西城区,是一处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丰富文化内涵的旅游胜地。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当时是皇室的重要府邸。
如今,它已成为一座向公众开放的博物馆,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参观。
恭王府的历史背景可追溯到清朝嘉庆年间,当时它是庆郡王的府邸。
道光年间,它被改为了恭王府,并由咸丰皇帝赐给了他的弟弟奕譞。
后来,奕譞的儿子光绪皇帝在此出生,使得恭王府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在清朝末年,恭王府一直是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的居所之一。
恭王府的建筑特点主要体现在它的布局和设计上。
整个府邸占地面积约为六万平方米,分为前殿、中殿和后殿三个部分。
前殿主要用于接待客人和处理日常事务,中殿是王府的主要居住区,后殿则是王府的生活和娱乐场所。
恭王府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中西方元素,既具有传统中式建筑的典雅与大气,又具有西方建筑的实用与美观。
作为北京的一处著名旅游景点,恭王府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
游客在这里可以了解到清朝皇室的生活和历史,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恭王府内还收藏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如瓷器、书画、玉器等,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观赏内容。
现如今,恭王府已成为一座国家AAAAA 级旅游景区,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利用。
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对恭王府进行了修缮和维护,使其保持了良好的状态。
同时,恭王府还开展了各种文化活动,如讲座、展览等,旨在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总之,恭王府是一处集历史、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宝贵资源。
它见证了清朝历史的变迁,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
中国古代建筑布局及特色综述
中国古代建筑布局及特色综述——主要以恭王府为例第十二组胡秀茹 1103628071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摘要:恭王府作为满清皇族的古建园林,由府邸和花园两部分组成,占地面积约 6 万平方米。
走进恭王府,那雄大的建筑气势、精良的工艺、精巧的布局、交错的楼阁,无处不展现着王家园林辉煌与华丽的风格。
恭王府府邸内的建筑,分东、中、西三路,由南自北都是以严格的中轴线贯穿着的多进四合院落组成,现存古建房屋建筑约 1.2 万平方米。
其中府邸由三路四进四合院组成;花园也分为三路。
在这些房屋中既有体现皇家气派和威严的建筑,又有来自民间精巧的建筑和装饰风格,构成了王府文化的最大特点。
所谓“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
”王府文化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王府的建筑、严格的规制,以及王府的生活为我们研究封建社会历史留下了众多的研究课题。
恭王府是迄今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王府,其规模及兴衰变迁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是难得的王府文化标本。
本文通过对数十位建筑研究方面专家学者的论文进行大致的回顾和综述,以恭王府为例展开对古代建筑特色研究所涉及的诸多问题为纲,叙述恭王府及中国古代建筑特色风格。
本文以恭王府的研究为引,结合各位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并将其进行了综述。
关键字:恭王府;古代建筑;风水;研究一、研究现状1.恭王府的研究(1)吴雨桐(2013)结合考古学、建筑学等综合学科知识,通过大量的文献考证和图象分析,运用文献研究、结构比较、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恭王府建筑与其他清代王府建筑群组从典制考察、建造特点和风俗体现三个方面进行了横向比较,还原了恭王府和其他清代王府的建筑全貌,并据此梳理出恭王府建筑风格形成的原因及历史价值。
一方面通过学科间的横向联系,拓展专业领域综合研究之路,以期抛砖引玉;另一方面全面综合考察了恭王府及其他清代王府在学术方面的研究价值。
(2)陈佳君(2009)阐述了中国传统建筑无论是细微的装饰、图样还是大型的构建和量体,都蕴含着丰富的意义。
恭王府观后感
恭王府观后感恭王府是北京市西城区的一处国家5A级景区,也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它是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曾经是和珅、庆亲王、恭亲王等历史人物的居所,见证了清朝的兴衰和变革。
第一,我对恭王府的建筑风格和布局设计有了更深的欣赏。
恭王府分为府邸和花园两部分,占地约6万平方米,拥有各式建筑群落30多处,布局讲究,气派非凡。
恭王府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中西方的特色,既有传统的四合院、琉璃瓦顶、雕梁画栋,又有西洋门、拱桥、喷泉等西式元素。
恭王府的布局设计也体现了主次分明、层次丰富、变化多端的特点,既有正式的银銮殿、乐道堂、议政王府等,又有雅致的蝠池、独乐峰、多福轩等。
恭王府的建筑风格和布局设计展现了清代王府的富丽堂皇和文化底蕴。
第二,我对恭王府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有了更多的了解。
恭王府是清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的重要场所,涉及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恭王府曾经是和珅的宅邸,和珅是乾隆时期的权臣,因为贪污腐败和专横跋扈而被嘉庆皇帝处死,他的藏宝楼、福字碑等都是他的罪证。
恭王府后来成为恭亲王奕訢的王府,奕訢是清末的政治家,他参与了辛酉政变和洋务运动,他的议政王府、萃锦园等都是他的政治舞台。
恭王府还与《红楼梦》有着密切的关系,恭王府的花园被认为是《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原型,恭王府的馆藏书画中也有许多与《红楼梦》相关的珍品。
恭王府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让我感受到了清代的风云变幻和文化魅力。
第三,我对恭王府的保护和开放有了更强的赞赏和支持。
恭王府经历了清末民初的动荡,辛亥革命后被辅仁大学、北京艺术学院等单位占用,文化大革命期间又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许多珍贵的文物被毁或流失。
恭王府的保护和开放是周恩来总理的心愿,也是无数文物工作者的努力。
经过多年的搬迁腾退、修缮整治、展陈布置,恭王府于2008年全面对外开放,成为一座集文物保护、博物馆建设、旅游开放、文化空间营造、文化产业开发等职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共文化机构。
恭王府的保护和开放是一项艰巨而宝贵的工程,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清王府建筑营造技艺传承探索——以恭王府为例
清王府建筑营造技艺传承探索——以恭王府为例
李奕慧;杨琳
【期刊名称】《建筑与文化》
【年(卷),期】2018(000)001
【摘要】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王府建筑是清代官式建筑中重要的建筑群体.文章以恭王府为例,从营建选址和建筑形制入手,介绍恭王府建筑营造技艺的内容,从建筑营造技艺的物质与非物质层面进行分析与讨论,以期对清王府建筑营造技艺的保护与传承提供思路.
【总页数】2页(P94-95)
【作者】李奕慧;杨琳
【作者单位】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建筑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人与工匠保护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J], 王浩;袁乐
2.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人与工匠保护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J], 王浩;袁乐;;
3.基于传统营造思维创新的现代木结构建筑设计探索——以江苏省某机关会议厅为例 [J], 刘杰;曹晨
4.设计驱动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当代探索
——以石库门里弄建筑营造技艺为例 [J], 王春娇;许传宏;吴文治
5.浅谈北京传统与现代四合院的民居建筑风格比较——以恭王府和小龙门百年"福"字院为例 [J], 邓诗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写恭王府的文章
写恭王府的文章【实用版】目录1.恭王府的历史背景2.恭王府的建筑特点3.恭王府的园林艺术4.恭王府的文物收藏5.恭王府的旅游价值正文恭王府,位于我国北京市西城区,是清朝时期一座具有极高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的古建筑群。
它曾是清朝乾隆皇帝的宠臣和珅的府邸,后被嘉庆皇帝赐给恭亲王,因此得名“恭王府”。
恭王府历经了两百多年的风雨沧桑,见证了清朝由盛而衰的历史过程,如今已成为一座向世人展示清朝王府文化的博物馆。
恭王府的建筑特点鲜明,它遵循了清朝王府的建筑规制,布局严谨,气势恢宏。
恭王府的建筑分为中、东、西三路,中路为王府的主要建筑,包括了大门、二门、正厅、后寝等,体现了封建社会等级制度和王权的至高无上。
东路和西路则为府内的生活区,包括了和珅时期的花园、戏楼、祠堂等,展现了当时王府生活的繁华与富丽。
恭王府的园林艺术同样令人叹为观止,其名为“翠锦园”,是北京著名的古典园林之一。
园内假山叠翠、碧水潺潺,充满了诗情画意。
各种建筑、山水、花木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
恭王府的文物收藏亦十分丰富,包括了瓷器、书画、玉器、金银器等,其中许多都是稀世珍品。
这些文物不仅反映了清朝王府的生活风貌,还为研究清朝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如今,恭王府已成为一处旅游胜地,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游客们在这里可以领略到清朝王府的建筑风格,欣赏到古典园林的美丽景色,感受古代王府的生活氛围,同时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综上所述,恭王府不仅是一座具有极高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的古建筑群,更是一处展现清朝王府文化的瑰宝。
写恭王府的文章
写恭王府的文章摘要:一、简介恭王府的背景和历史地位二、恭王府的建筑特点和布局三、恭王府的园林景观及其特色四、恭王府的文化内涵与价值五、游览恭王府的实用攻略正文:【一、简介恭王府的背景和历史地位】恭王府,位于我国北京市中心,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古典建筑群。
它曾是清朝道光皇帝的宠臣、道光五年(1825年)状元钮祜禄·桂良的宅邸。
后来,桂良之子、道光皇帝的御前大臣、军机大臣恭亲王奕訢将其扩建为王府。
恭王府在清朝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誉为“京师首府,王宅之冠”。
【二、恭王府的建筑特点和布局】恭王府建筑群布局严谨,规模宏大。
整个王府分为府邸和花园两部分,府邸部分分为前、中、后三路,沿中轴线排列。
中路为正殿,设有正厅、东西厢房、后罩房等建筑,分别是恭亲王处理政务、会见宾客、居住和办公的地方。
东西路为辅助建筑,包括书房、库房、膳房等。
建筑风格典雅华丽,充分展示了清朝皇家园林建筑的艺术魅力。
【三、恭王府的园林景观及其特色】恭王府的园林名为“萃锦园”,占地面积约2.8万平方米,拥有丰富的植被和山水景观。
园林中心有一片宽阔的水域,名为“福海”,寓意着福气满溢。
福海四周环抱着山峦,分别为“寿山”、“禄山”、“喜山”,象征着长寿、富贵和喜悦。
园林内还有众多著名的景点,如“邀月台”、“蝠池”、“榆关”、“翠云斋”等,各具特色,美不胜收。
【四、恭王府的文化内涵与价值】恭王府不仅是一座具有极高历史价值的建筑群,同时也是一座富有文化内涵的博物馆。
府内珍藏有大量的文物和艺术品,如瓷器、书画、玉器、金银器等,反映了清朝皇室的品味和审美。
恭王府还流传下来许多故事和传说,如“蝙蝠池的来历”、“翠云斋的传说”等,为游客增添了游览的趣味。
【五、游览恭王府的实用攻略】1.地理位置: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地区,交通便利,可乘坐地铁、公交或出租车前往。
2.开放时间:全年对外开放,建议提前购票,避免排队。
3.门票价格:普通票40元/人,优惠票20元/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王府建筑的艺术特色与保护传承的思考——以恭王府为例写作大纲一、中国王府建筑的起源与特点 (1)二、恭王府概述 (1)1、恭王府的历史沿革 (1)2、恭王府的现状 (2)三、恭王府的特色景致 (2)1、府邸部分 (2)2、花园部分 (4)四、恭王府在保护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5)1、存在的问题 (6)2、解决对策 (6)参考文献 (7)(本页无页码)中国王府建筑的艺术特色与保护传承的思考——以恭王府为例前言(说明选题目的与现场考察的时间方法)一、中国王府建筑的起源与特点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命中书省制定分封宗室制度,“居长者必正储位,其诸子当以封王爵。
”制爵八等。
诸宗室列爵派驻边疆以拒外患、卫王室。
洪武三年封朱棣为燕王,改元大都内殿为燕山府,洪武十二年燕王府营造完毕。
这是明朝北京最早的王府建筑。
清朝的封建统治与明朝一样都是中央集权制。
为了使权力集中于中央,因此清代遵循明代“封而不建”的原则,将明代表面上存在的郡国形式给取消了,而仅给诸王以封爵的美名。
由于清代诸王爵无“国”可就,因此,诸王在分府后,只能呆在京城建邸,于是王府便集中于北京了。
北京现存的王府建筑大多是在清朝顺治至乾隆年间建造的。
清朝对宗室的封爵和府第建筑有严格的等级差别,并且作了详细明确的规定。
如果逾制是会受到制裁的。
所以大多数的府第在建造时都有一处或数处低于规制。
1644年顺治帝即位,颁诏满汉分内外城而居,内城由八旗分据,包括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统称“旗人”。
汉民及回民则迁居外城,并因迁徙之劳,将其田地租赋蠲免三年。
因此,北京王府的座落位置,差不多都在内城,外城几乎没有。
二、恭王府概述1、恭王府的历史沿革恭王府最早建于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已有230多年的历史,是为大学士和珅所建的宅院。
嘉庆四年和珅获罪,宅第没收。
之后将宅第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嘉庆皇帝赐给了弟弟庆亲王永璘,东部留给了十公主。
咸丰元年(1851)咸丰帝将整座王府赐给恭亲王奕入住,至此得名恭王府,沿用至今。
恭王府地处北京内城西北部,东近前海,北倚后海。
早期自德胜门内积水潭(西海)水域东北角所引出的一条水渠,绕过恭王府的西墙转南墙外(俗称月牙河),经三座桥流入什刹海(前海)。
西、南临水,东、北近水,可谓四周皆水,环境幽美的风水宝地。
到20世纪50年代初,该水渠被填平,形成柳荫街及前海西街。
2、恭王府的现状恭王府南北长330米,东西宽180米。
北京有几十座王府,不是被毁就是被挪做他用,以原来风貌保存下来对外开放的仅恭王府一座。
作为满清皇族的古建园林,由府邸和花园两部分组成,总占地面积约六万多平米,其中府邸约万平米, 花园占地万平方米。
府邸内的建筑分东、中、西三路,由南自北都是以严格的中轴线贯穿着的多三进四合院落组成,布局分明;东路去朴尚华、中路庄严肃穆、西路古朴典雅,三路自成一体又和谐统一。
在这些房屋中既有体现皇家气派和威严的建筑,又有来自民间精巧的建筑和装饰风格,构成了王府文化的最大特点。
花园融江南园林与北方建筑格局为一体,汇西洋建筑及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为一园。
恭王府既是清代王府建筑的重要代表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建筑及造园技艺最成熟时期的重要表现。
着名学者侯仁之先生称之为“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
三、恭王府的特色景致1、府邸部分(1)银安殿——王府正殿王府正殿,俗称“银安殿”是王府内举行重要礼节性活动的场所,在殿内中心位置摆放一组屏风和亲王的宝座,与故宫的金銮殿相对应。
现在恭王府的这座高大的建筑是在大修中按同治光绪年间的原样新建的。
最初的银安殿连同东西配殿在内的整个院落于一九二一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夜因烧香失火被毁。
银安殿是按照当时严格的清廷建筑规制、王府建筑中的最高规格屋顶——歇山顶修复而成的。
王府正殿的屋顶覆盖绿色琉璃筒瓦、屋脊上绿色琉璃吻兽,配殿屋顶为灰筒瓦,明示了亲王的地位。
(2)乐道堂乐道堂是东路建筑中最大的一处,也是最后一进院落,正房名“乐道堂”。
室内梁上至今保存了200多年前清中期包袱锦地彩画和凤凰主题彩画,表明和珅时期这里曾是公主的居所。
到了恭亲王时期这里是王爷的居室。
现在室内按恭亲王居住时的原样陈列。
“乐道堂”的匾额是道光帝亲笔所书赐给奕的,“安身乐道”表达了一位父亲希望儿子顺心如意、幸福吉祥的美好心愿。
(3)后罩楼它是恭王府的一绝,所谓“绝”是指其长度为各清代王府建筑规制中后罩楼之最,且楼的后沿墙上层有形状各异的砖雕什锦窗44扇。
此楼为两层,每层45间,两层共计90间,拐角处有10多间未计在内,全长150多米,是国内王府类建筑最长的楼,被形容为“九十九间半”。
(注九十九间半:一说取紫禁城9999间的尾数,另说“谦受谥、满招损”,百为满,故取名九十九间半)后檐墙上每间上下两层各开一扇窗,下为长方型,二层的窗户形式各异,却没有一扇是相同的,有圆形、方形、石榴形、卷书形、磬形、鱼形、蝙蝠形等等,寓“福庆有余”之意,人称“什锦窗”。
2、花园部分(1)西洋门恭王府花园正门就是第二绝,造型采用舒展流畅的西洋风格,是建筑中的精品。
它仿圆明园的大法海圆门制,由于圆明园已在1860年时被英法联军烧毁,所以这道门是流传至今保存最完好的汉白玉石拱门,因为两边的转花纹和花窗很有西洋建筑的味道,所以叫西洋门。
是恭亲王奕时期建,恭亲王奕是洋务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希望通过学习西方国家先进技术来拯救清王朝。
门额石刻外为“静含太古”,内为“秀邑恒春”,取喧闹中存太古之幽静,满园秀色永为春的意境,是主人建园的指导思想。
(2)流杯亭流杯亭又名沁秋亭,类似于这样的亭子在北京有四座,潭柘寺的猗甘亭、故宫御花园的禊赏亭、及中南海的流水音、恭王府翠锦园的叫沁秋亭。
是主人约文人雅士们饮酒的地方。
它取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曲水流觞,修禊赏乐”之意,“曲水”指亭内青石地面上刻有约 10公分宽的弯弯曲曲的流水渠道,水源就是假山后的二龙戏珠古井,“觞”是古人喝酒用的四角酒杯。
盛满酒的酒杯置于水上,顺着水道飘流,停在谁的面前,谁就要饮酒作诗,短时间作不出还要罚酒三杯。
而地上水渠东西看像流水的水字,南北看像长寿的寿字,取水常流寿常有之意,也叫水寿亭。
亭内外装饰彩画,画面逼真。
(3)大戏楼大戏楼是恭王府的第三绝。
这座戏楼是我国现存独一无二的全封闭式大戏楼。
在清廷档案中,戏楼均称为“大戏房”。
恭王府大戏楼,建于同治年间,是恭亲王及其亲友看戏的场所。
建筑面积685平方米,可容纳200多人,高大宏伟,气势不凡。
其建筑形式有三大特点。
一是采用三卷勾连搭全封闭式结构,整个大戏楼是纯木结构,利用木质榫卯技术。
由于南北方气候的差异,纯木结构的建筑在北方历经一百余年至今保存完好是非常少见的。
由于建筑结构的合理,使大楼具备良好的音响效果。
楼内不装扩音设备,完全凭借演员的本色发音,音色纯正自然。
二是大戏楼上上下下绘满了倒垂的藤萝,以为紫藤开的花一串一串的,象征子孙兴旺的意思。
座在戏楼里看戏,就象座在紫藤下看戏,四季如春。
戏楼地面全部采用京砖漫地。
三是戏楼内厅堂很高大,分三部分:戏台及后台;中厅,亲朋好友坐的地方;后包厢,主人、女眷、贵宾坐的地方。
音响效果非常好,处在大堂最边远的贵宾席,戏台上的唱词也听得清清楚楚,这在设计上确实到了绝妙的境地。
四、恭王府建筑在保护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1、存在的问题恭王府的花园自1988年对外开放,20余年,接待的游客量呈逐年的上升趋势,最多时,一天的接待量达两万余人,而恭王府的花园面积仅有万平米。
超流量的游客带来的经济效益与文化的保护形成了矛盾。
首先,一些游客会对古建筑进行破坏,如:在建筑的表面进行涂抹刻画,在写着禁止拍照的地方进行拍摄,而这些行为往往会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其次,大规模的游客是对古建筑承重量的考验,我曾亲眼看见被游客坐断的长廊和被踩的残破不堪的门坎。
这些若再修复起来也很困难。
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面前,对古建筑的保护往往被忽视,恭王府中有许多卖纪念品的摊位,人们却不知在这些摊位中,有一个就是恭王府的景点“秋水山房”,这一景点是在过去是主人练功的地方。
据说在恭亲王时代,秋水山房的房雕之上绘满蝙蝠图案的油漆苏彩画;而靠南的墙上,则彩画着巨幅的萃锦园全景图,蔚为壮观。
但现在我们所能看见的,只有一些恭王府的纪念品而已。
2、解决对策既然诸多的问题全部“因人而起”,就应限制客流量,尤其是在节假日,游客相对集中的时期,更应该合理的限制入园人数,这样做虽然表面上是减少了收入,但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只有恭王府受到良好的保护,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
对于一些重要的建筑,应用护栏或玻璃罩进行保护,在一些不容易被人注意的地方加装摄像头。
如果发现有游客进行破坏应立即进行阻止。
对于一些容易损坏或年代久远的建筑,应该附加一些固定的设施。
在府邸部分的房屋上加装防鸟网,以防止鸟类的粪便对建筑彩绘的侵蚀。
我建议恢复一些像“秋水山房”这样原有的景点,既然是古建筑,我们就应该付与它原有的模样,作为为子孙后代留下的宝贵遗产,我们的后人也应了解它的本来面目。
结语王府建筑文化博大精深,王府的建筑、严格的规制,以及王府的生活为我们研究封建社会历史留下了众多的研究课题。
恭王府是迄今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王府,其建筑规模及兴衰变迁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是难得的王府文化标本。
因此,它对王府建筑及其文化的研究不仅具有正确认识历史的作用,并具有以史为鉴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作者;篇名,包括文章、专着、报道、网站软文等;出版单位;时间)[1] 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老照片中的大清王府》,2006年10月。
[2] 京梅:《如梦如烟恭王府》,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5月。
[3] 张艾:《恭王府》,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年4月。
[4] 恭王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