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教育学习资料】[学习]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晚清时期的中国(1840~191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6单元课件新人教版
金业、制瓷业是三大主要行业,以丝绸、瓷器为代表的手工业市场形成、市场贸易管理、货币演变、内外贸易、城市商业功能发展
等五大要素,其中市场贸易管理是核心内容,时空限制经历了一个由严格到宽松的过程。
线索4 古代的经济政策 古代的经济政策以重农抑商、闭关锁国为主,前者首倡于商鞅变法,贯穿于封建社会始终,
时空坐标
主题线索 古代中国的社会经济呈现出以小农经济为核心,手工业、商业有所发展但受经济政策制约 的特征。可按以下四条线索进行整理。 线索1 古代农业 古代农业发展的主线是小农经济的产生与巩固,包括土地制度的变迁、耕作方式的演进、 水利设施的修建等,以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是其突出特征。 线索2 古代手工业 古代手工业主要有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其中纺织业、冶
后者仅实行于明清两朝,二者均是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
【配套K12】[学习]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选习题(16)新人教版
选习题(16)一、选择题1、清朝时,军机处起草的诏旨密封后往往不经内阁、部院,而直接由驿马传递地方督抚的,称为“廷寄”,直接交中央各部院的,称为“交片”,地方督抚密折奏事也可经军机处直达皇帝。
材料表明清朝政治形态的特点是( )A.中枢机构之间彼此牵制B.地方具有较好的自治性和能动性C.高层政治决策具有封闭性D.军机处代替内阁成为了中央官署【答案】C2、历史学家科林伍德看来:历史中遗失最多的大概就是问题(question),历史人物往往把种种回答留下了(这便是文物、文献),却将自己内心中的问题,尤其是那些自己还没有能力回答的问题带进了坟墓。
因此历史学家最重要的任务便是根据留下的答案去追溯、重构已失去的问题。
科林伍德强调历史学家的任务是( )A.在研究中努力寻找问题意识B.通过研究历史问题再现历史C.着重研究历史文物与历史文献D.着力重新构建新的历史【答案】A【解析】科林伍德强调文物、文献是历史问题的答案,“历史学家最重要的任务便是根据留下的答案去追溯、重构已失去的问题”,故A项正确;材料要求追溯历史问题,而不是研究历史问题再现历史,故B项错误;研究历史文物与历史文献是方法,任务是追溯问题,故C 项错误;科林伍德要求重构的是失去的问题,而不是重新构建新的历史,故D项错误。
3、《红楼梦》中写道:“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看识趣闲文者特多。
”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B.传统的儒家思想受到冲击C.民主进步思潮产生D.文化专制进一步强化【答案】A4、克利斯提尼的政治活动,集中于雅典宪法的改造。
他的第一步改革是重划选举区,把雅典国家分为十个区域,代替过去的四大部族。
这一改革的最重要结果是( )A.动摇了旧贵族的特权B.消除了自由公民之间的政治矛盾C.扩大了公民的参政权D.摧毁了旧贵族所依托的氏族秩序【答案】D【解析】动摇旧贵族的特权是梭伦改革的影响,故A项错误;“消除”说法过于绝对,故B 项错误;伯利克里消除担任公职人员的等级限制以及发放参政津贴,从而扩大了公民的参政权,故C项错误;克利斯提尼改革重划选区,用地域部落取代过去的血缘部落,从而摧毁了旧氏族贵族的特权,故D项正确。
晚清——社会危机与救亡图存 课件--2024届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复习
阶段特征 高考考点 模拟题目
条约 年份 国家
影响
《天 津条 约》
《北 京条 约》
1858 1860
英、 法、 美、 俄
英法获得割地、 赔款、通商口岸 及内河航行权等 权;同时,鸦片
贸易以“洋药” 英、 的 形 式 实 现 合 法 法化
《瑷
侵占中国北方100
珲条 1858 俄 余万平方千米的
约》
土地,还把俄方
惠国待遇。
但在中国与外国签订的条约中,往往只片面规定该缔约外国得享受最惠国
待遇,而中国则无对等权利,因而是片面的。
鸦片战争的影响
(1)政治: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破坏,中国由独立自主的封建国 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这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一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
(2)经济:自然经近济代逐面临步的解两体大,任务中:国一被是民卷族入独资立本,这主义世界市场,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是首商要品任经务济;二的是发社展会进。步,实现近代 (3)思想文化:一化部,分即政先治进民的主知化、识法分制子化,开经始济抛工弃业 陈腐观念,注目 世界,探索新知,化、掀市起场了化一,思股想“理向性化西、方科学学习化。”的新思潮。 (4)社会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 买办资:买本办主是义指和中中国华近民代史族上的,矛受盾雇,于封外商建并主协义助和其人在民中国大进众行的贸矛易盾活。动,与中国进 行双(边5贸)社易会的习中国俗商:中人。西结合的建筑与服饰,西餐厅。 出主现义((意世67义界))买社:市办 会买场势 转办的的进力 型出程和 :现;早促一另期使方一产古面方业老充面当推工中了动人国列了的被强民出迫经族现向济工。 近侵业略的代的产社帮生会凶,转,客型加观,速上了有客中利观国于上被中促迫国进卷的入近资代本化。 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专题练--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一、单选题1.五口通商后,茶叶出口大幅度上升。
同治六年(1867年),中国供给欧美国家茶叶总量约1.9亿磅,约占其消费总量的90%。
伴随茶叶出口大量增加,国内各地新辟茶园增多,植茶面积迅速扩大。
这种状况反映了当时( )A.中国逐渐掌握对外贸易的主动权B.自然经济仍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C.商品经济逐渐成为中国经济主体D.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2.下表是有关太平天国运动领导人洪秀全的描述,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 来源内容太平天国方面躯长大,面微圆而白,鼻高耳圆而小,其声音响亮而沉重,笑时屋为之震,有极大之膂力与极敏捷之知觉清廷方面身材魁硕,赤面高颛,有须,粗通文墨,素无赖,日事赌博;体质肥钝,了无异人处民国前后革命党人面长丰满,红须,手垂过膝:身干长大,富雄姿,豪迈博学,治《春秋戏汉书》A.不同史料对人物的记载不同B.不同的描述体现人物的多面性C.不同立场影响对人物的描述D.不同时期对人物描述有所侧重3.“(他)的远征是中华帝国最后一次向“西域”的大举征伐。
他本人把他的武功比隆于汉唐两代。
……他为(这一地区)变成清朝的一个行省并使更多的汉族移民前往定居铺平了道路。
”材料中的“他”指的是( )A.李鸿章B.林则徐C.刘永福D.左宗棠4.有学者认为,在《辛丑条约》谈判期间,清政府代表分为军机大臣荣禄、“全权大臣”李鸿章和东南督抚张之洞等三个派别,三者之间矛盾重重。
为了平衡相互之间的关系,他们不惜以牺牲条款利益为代价。
这主要表明当时( )A.晚清政府中央集权已名存实亡B.清廷权臣明争暗斗激烈C.清朝专制政治体制已病入膏肓D.近代民族意识尚未形成5.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做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
造成这种现象的共同原因是( )A.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B.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C.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和影响D.各自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6.在南京,金陵关税务司韩森满意地指出:“我相信外国人在南京比在别处还安全,虽然有排外的揭帖,但一贴上就被扯下来,换上意义相反的告示。
(通史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6单元晚清时期的中国单元综合提升教案(含解析)人民版
(通史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6单元晚清时期的中国单元综合提升教案(含解析)人民版单元综合提升专题一近代史上列强对中国的侵略1.列强主要侵略方式主要方式表现举例军事侵略近代西方列强主要发动五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即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政治侵略割占土地《南京条约》:英国割占香港岛;《北京条约》:英国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马关条约》:日本割占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其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等获取特权《南京条约》附件的“领事裁判权”的规定;《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公使进驻北京;《辛丑条约》规定的驻兵权等以华制华从瓜分中国到扶植代理人:慈禧太后、袁世凯等经济侵略开埠通商《南京条约》: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天津条约》:南京、汉口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北京条约》:天津;《马关条约》: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处2.对近代列强侵华的基本认识(1)从发动者上看:侵华国家从一国到多国,再从多国到一国;地域上由以欧洲列强为主到以日美为主,反映出近代国际关系由以欧洲为中心到向两侧转移的变化。
(2)从列强侵华目的上看:欧美列强的最终目的是获取最大经济利益,不平等条约规定的开埠通商、协定关税、资本输出等,都是这一根本目的的具体体现。
日本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国殖民地化。
(3)从结果上看:除抗日战争中国取得完全胜利外,其他战争均以中国失败告终,这说明只有全民族团结起来,才能取得反击外来侵略的胜利。
(4)从列强侵华的影响上看:对中国产生了双重影响。
一方面,造成了中国的贫穷落后,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冲击了中国旧的经济和政治秩序,扩大了中外交流的范畴和规模,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
专题二近代西方与中国工业化的差异资金来源西方工业化的资金来源于资本的原始积累中国的洋务企业多靠政府投资,民族资本主义则是在资本主义萌芽被外来侵略截断的情况下出现的,缺少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资金严重不足工业化的次序西方工业化先是从轻工业如棉纺织业开始,再发展重工业中国洋务企业一开始就发展重工业,轻工业是辅助,而民族工业始终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比重较小,工业结构极不合理专题三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1.概述:西学东渐通常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欧洲及美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晚清时期的中国(1840~1912年)第13讲 太平天国运动与
第13讲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一、太平天国运动1.兴起(1)原因①主要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②直接原因:连年自然灾害。
(2)标志:1851年初,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2.前期斗争(1)初期①永安建制:1851年9月,在永安整顿建制,分封诸王,初步建立了政权。
②定都天京:1853年,攻克南京,改为天京,定为国都,同清廷对峙。
(2)全盛①北伐:北伐军打到天津郊区,孤军深入,最后失败。
②西征:西征军与曾国藩的湘军激战,石达开进军江西,夺取许多州县。
3.后期斗争(1)转折:1856年天京变乱(事件)。
从此,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2)重建领导核心:为重振国威,提拔青年将领陈玉成和李秀成,让洪仁玕总理朝政。
(3)防御战:1858年,在三河镇全歼湘军精锐部队,局势暂时稳定。
1860年,安庆陷落,天京失去屏障。
(4)天京陷落:1864年,湘军攻破天京,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4.纲领二、辛亥革命1.条件(1)经济:“新政”和“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阶级:资产阶级革命知识分子队伍壮大,资产阶级力量增强。
(3)思想:革命知识分子大力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
(4)组织①兴中会:1894年成立,是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②中国同盟会:1905年成立,是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5)军事:1911年黄花岗起义,推动全国革命进入高潮。
(6)时机:四川发生保路风潮,新军入川镇压,湖北防务空虚。
2.爆发: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
12日,占领武汉三镇。
3.高潮(1)成立民国: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①内容a.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各种民主权利。
b.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c.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实行责任内阁制。
②评价a.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专题06+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精美课件)-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
重庆·7 ·《马关条约》; 北京·7·1898年瓜分中国狂潮
全国甲卷·29·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
湖北·7·太平天国领导人洪秀全的描述
2023 全国乙卷·45·戊戌变法期间陈时政、 江苏·20·严复对欧洲国家发展的认识及评价
曾源、严复的主张及其评价
北京·17·描述致远舰官兵英勇殉国过程
【知识梳理】 一、太平天国运动 (1851—1864年)
地位: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纲领,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
评价
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进步性: 发展资本主义,顺应社会发展潮流。
局限性: 未反映农民最迫切的土地愿望和要求;缺乏实现的必要条件
【史论拓展】《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区别与联系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背景
颁布于1853年(前期强盛时期)
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考点帮——中国近代史
专题6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中) (1840—1901)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这一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
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加剧;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清王朝,冲击中
央权威,地方势力崛起;民族危机加深,尤其是边疆地区安全遇到
严重危机;左宗棠收复新疆;爆发中法战争,中国西南门户洞开;
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直接原因
(材3料)三两广184地6年区—自—然18灾50害年,连两年广不地断区,水各、旱种、矛虫盾灾尤不为断突,广出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
亡的困境。
材料四:洪秀全是广东花县人,几次参加科举,都名落孙山,屡试不第后,受宣传
(基教4)督,教洪洪的秀秀小全全册把受子西基《方督劝基世督教良教影言教响》义,的、创影中立响国,儒拜于家上大1帝8同43会思年。想创和立农了(民拜思的上想平帝均教和主。组义为织思了准想宣备结传)合拜起上来帝,
高中历史专题06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
西北(新疆) 西南(西藏) 东南(台湾)
时间 1871年 1888年 1874年
入侵国家 沙俄 英国
日本
结果 《伊犁条约》 《中英会议藏印条约》 《台事专条》
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 ——左宗棠
新疆不复,于肢体之元气无伤,海 疆不防则心腹之患愈棘手,因而不 能出兵西征,应该把经费用以扩大 海军之需。 ——李鸿章
影响:承认法国对印度支那诸殖民地的宗主权,中国西南门户洞开。
材料引导
(四)中日甲午战争
军舰大炮稍微充实,当晓喻琉球,责难朝鲜,割南满之地,收台湾、吕宋之岛,
占领整个中国,君临印度。
——吉田松阴(1855年)
明治维新以后……到1890年,日本的国产机织棉……开始向被英国棉纺制品垄断的
中国和印度出口。
——徐瑾《白银帝国》
1.直接原因:林则徐虎门销烟;根本原因:鸦片战争是工业革命的必然结果。英国 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观目的:把中国变成它的产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地。性质:非 正义的侵略战争。
该夷船坚炮利,长于水战……所恃者大炮,其所畏者亦唯大炮。山海关一带本无存 炮……在于报部废弃炮位内,检得数尊,尚系前明之物。 ——琦善
2.失败原因:清政府制度老旧,军备废弛、观念落后无法抵抗英国现代化军队。
旧知新解
(一)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从清政府攫取了哪些利益?带来了哪些危害?
《南京条约》 1、割香港岛给英国(领土主权) 2、赔款2100万银元 3、五口通商(贸易主权) 4、协定关税(关税主权)
附件:中英《虎门条约》、中美 《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领事裁判权:(司法主权) 片面最惠国权利: 通商口岸租地建房。
①经济上: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 ②政治上: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根本影响) ③文化上:开始逐步关注世界,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④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晚清时期的中国(1840~1912年)单元综合训练 新人教版
第六单元晚清时期的中国(1840~1912年)单元综合训练(六)一、选择题1.(2018·全国卷高考临考冲刺押题卷,28)1840年11月18日,迫于形势,负责在广东交涉的琦善在致英国代表义律的照会中同意,此后英国写给中方的信函不再使用“谕”“察”等字样。
这表明( )A.中国主权的丧失B.天朝体制逐步崩塌C.中西方地位平等D.西方凌驾于清政府之上答案 B解析从材料“英国写给中方的信函不再使用‘谕’‘察’等字样”可以看出天朝上国的观念受到了冲击,天朝体制逐步崩塌,故B项正确。
2.(2018·河北衡水金卷高考模拟一,28)李鸿章在马关谈判时曾对日方说:“这次战争证明,欧洲海战陆战的方法不仅白人能用,黄人也能用;贵国非常之进步,最使我惊醒,我们中国长夜迷梦,会因为贵国打击而破灭,然后大步进入醒悟阶段。
”这说明李鸿章( )A.放弃了天朝上国的迷梦B.开始认识到西方的优势C.丧失了对日本的优越感D.改变了学习西方的方向答案 C解析材料中未体现天朝上国的观念,且不能得出李鸿章放弃的结论,故A项错误;洋务运动前李鸿章开始认识到西方的优势,故B项错误;材料中李鸿章认可日本对中国的优势,故C项正确;《马关条约》签订后,先进中国人开始改变学习西方的方向,故D项错误。
3.(2018·黑龙江哈三中调研,30)晚清大学士徐桐撰联:“创千古未有奇闻,非左非邪,攻异端而正人心,忠孝节廉,只此精诚未泯;为斯世少留佳话,一惊一喜,仗神威以寒夷胆,农工商贾,于今怨愤能消。
”他评价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义和团运动答案 D解析徐桐是义和团运动的支持者、发动者和指挥者之一,义和团进京,他非常兴奋,说:“中国当自此强矣!”他对义和团“刀枪不入”“神灵附体”之类的把戏深信不疑,因而把大清国复兴的希望寄托在义和团身上,义和团在北京设立总团,他大力支持,并且赠了一联,这一联就是题干中的这副对联,可以看到徐桐等人心目中的义和团精神,故D项正确。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晚清时期的中国(1840~1912年)第12讲 列强侵华与中国军民的抗争学案 新人
第12讲列强侵华与中国军民的抗争阶段特征总体特征:从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爆发(1840~1912年)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逐步形成并日益加深时期,是中国近代化起步并日益发展时期。
政治上:列强先后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逐步加深。
清朝中央机构日益半殖民地化,并开展新政、预备立宪和教育改革等自保活动。
农民阶级先后发动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给中外反动势力沉重打击。
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戊戌变法失败后,民主革命日益成为救国的重要选项。
经济上:随着西方列强经济侵略的加剧,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动。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洋务派创办了大量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有了初步发展。
中国经济开始向近代化迈进。
思想上:封建统治者“天朝上国”的愚昧思想受到猛烈冲击,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逐渐成为主流思想。
中体西用思想、维新改良思想、三民主义相继产生。
社会生活上:随着中西交往的增多、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中国的社会习俗、交通、通讯、大众传媒手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鸦片战争1.原因(1)根本原因①18世纪中后期,英、法、美等国相继开展工业革命,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原料。
②清朝政治腐败,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推行闭关锁国政策。
(2)直接原因林则徐在虎门销烟,英国借端发动侵略战争。
2.过程(1)爆发: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挑衅,战争爆发。
(2)扩大:1841年初强占香港岛,威逼广州;清军将领海龄等抗英殉国。
(3)结束:1842年8月,英军入侵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屈辱求和,战争结束。
3.结果: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及附件(1)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 100万银元。
(2)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3)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
4.影响(1)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外患接踵而至。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板块六阶段知识扩充课件
这主要表现在: 1.清政府的吏治没有得到根本的整治。统治者不但没有整顿贪官污吏,反而屈服于列 强,不分是非,将积极禁烟和抗敌的林则徐撤职查办便是其中一例。
2.经济上,随着列强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增强,一部分适合资本主义经济在华扩张的部
门得到发展。但清朝没有借此机会吸收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来发展近代工农商业。 3.一部分有识之士如林则徐、魏源等人,虽然有所觉醒,也对中外情形进行了一定的
三、曾国藩和湘军 曾国藩(1811—1872),湖南湘乡人,出身于地主家庭。1838年中进士,1839年 任侍郎。他崇尚程朱理学。1853年,咸丰帝任命他为帮办团练大臣,在湖南 督办地主武装团练。他建立了一支地主武装,兵勇及其将领多用湖南人,因 此被称为“湘军”或“湘勇”。湘军以地域的、封建的关系为纽带来巩 固内部;以程朱理学作为思想武装;将领大多数选自所谓“宿儒”“生员” 等地主知识分子。1854年2月,湘军练成水陆两军约一万七千人。 江南大营溃散以后,清政府升任曾国藩为两江总督,节制浙、苏、皖、赣四
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二、什么是新型职业农民 三、如何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一)深刻背景
◆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人走村空”问题愈演愈烈2012年国农民工数量达到2.6亿,每年新增
900-1000万。
四川抽样调查:
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一)深刻背景
省军务。他举办洋务,建立新式军火工业,制造武器,武装湘军。1864年,太
平天国运动失败。以曾国藩为首的湘系成为地方上势力最大的实力派。
四、洋务企业的性质和特点
洋务运动前期创办一系列军事工业的特点是官办,开办费和常年经费全由 政府调拨;产品一般由政府调拨军队使用,不作为商品参加市场交换;产品
2019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晚清史教学课件 (共26张PPT) - 最新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初 步形成时期,中国在屈辱、抗争、探索中逐渐向近代化迈进。 1、政治方面:震荡与沉沦,抗争与探索 一方面,外国资本主义先后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中国的主权不断遭到破坏,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另一方面,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2、经济方面: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走向近代化 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 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洋务运动中创办了大量近代企业,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向近代化迈进(开始了经济的近代化)。 3、思想方面:“天国”梦醒,学习西方 清朝统治者“天朝上国”的愚昧思想受到冲击,向西方学习的要 求逐渐成为主流思想
3、中体西用:
在不动摇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 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达到巩固清王朝统治的目的。
(2018•河南安阳高三9月调研•7)洋务运动对中国的近 代工业大力着手,却如同泥沼里的战车,一筹莫展。 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在于洋务派( ) A.得不到统治者的支持 B.未能完全采用西方先进科技 C.强调以政治制度为本 D.遭到了西方列强的强力干涉
2017.新课标全国卷III.28
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中国与世界市场联系日益紧密
2016.新课标全国卷III.41 2015.新课标全国卷I.28
2015.新课标全国卷II.28 2015.新课标全国卷II.40 2017.新课标全国卷III.46 2016.新课标全国卷II.40 近代中国的思 2016.新课标全国卷III.28 想解放 2016.新课标全国卷III.29 2015.新课标全国卷II.29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人教版讲义:第六单元单元综合提升Word版含解析
单元综合提高专题一近代史上列强对中国的侵略1.列强主要侵略方式主要方式表现举例近代西方列强主要发动五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即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军事侵略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割占《南京合约》:英国割占香港岛;《北京合约》:英国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马政土地关合约》:日本割占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其全部隶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等治获得《南京合约》附件的“领事裁判权”的规定;《天津合约》规定外国公使进驻北侵特权京;《辛丑合约》规定的驻兵权等略以华从分割中国到培植代理人:慈禧太后、袁世凯等制华《南京合约》: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天津合约》:南京、汉口开埠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北京合约》:天津;《马关合约》:沙市、重庆、苏州、杭经通商州四周济《南京合约》:中英两国议定关税;《天津合约》:外国商船和军舰能够在长江各侵获得口岸自由航行;《马关合约》:同意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列强攫取海关权、略特权筑路权等战争《南京合约》:向英国赔款 2 100 万银元;《北京合约》赔款英法各800 万两白赔款镇压革命思想浸透银;《马关合约》赔款白银 2 亿两;《辛丑合约》赔款白银 4.5 亿两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损坏辛亥革命利用传教士的传教特权,进行思想文化浸透;日本全面侵华时推行奴化教育2.对近代列强侵华的基本认识(1)从发动者上看:侵华国家从一国到多国,再从多国到一国;地区上由以欧洲列强为主到以日美为主,反应出近代国际关系由以欧洲为中心到向双侧转移的变化。
(2)从列强侵华目的上看:欧美列强的最后目的是获得最大经济利益,不同等合约规定的开埠通商、协议关税、资本输出等,都是这一根本目的的详细表现。
日本的最后目的是使中国殖民地化。
(3)从结果上看:除抗日战争中国获得完整成功外,其余战争均以中国失败告终,这说明只有全民族团结起来,才能获得还击外来侵略的成功。
(4)从列强侵华的影响上看:对中国产生了两重影响。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回顾 第六单元 晚清时期的中国(1840~1912年)单元综合提升教案 新人教版
考向3 时空逻辑:鸦片战争后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 (2018·江西高三调研,28)1845年,英国“丽如银行”进入中国。利用银 行和钱庄的信用关系,让中国旧式金融业为其服务,特别是利用钱庄为 他们推销洋货,购买土特产。英国“丽如银行”等外国银行进驻清朝 A.以中西结合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 B.客观上阻碍了新式经济因素产生
领导 级一直扮演着主角,开始是商 洋务派领导,官僚买办
力量 业资本家,后来是工业资本家、程中作用甚小,民族资
金融寡头推动工业化
掌握领导权
中国的洋务企业多靠政
资金 西方工业化的资金来源于资本 本主义则是在资本主义
来源 的原始积累
截断的情况下出现的,
累的过程,资金严重不
中国洋务企业一开始就 工业
西方工业化先是从轻工业如棉 工业是辅助,而民族工 化的
√D.维护天朝上国的传统规制
解析 答案
考向2 主干知识: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2017·潍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10)某条约签订后,“法人窥粤,英人窥 滇,俄人西窥新疆,东窥三省,四夷入侵,各示所欲”。这表明 A.法英俄是侵华的主要敌人
√B.中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C.列强侵华过程中相互勾结 D.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4)从列强侵华的影响上看:对中国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方面,造成了中 国的贫穷落后,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冲击了中 国旧的经济和政治秩序,扩大了中外交流的范畴和规模,客观上有利于 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
专题二 近代西方与中国工业化的差异
西方工业化
中国工
西方工业化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和新 中国明清时期的
√B.客观上有利于人们接受西学
C.成为洋务运动的理论基础 D.成为人们向西方学习的障碍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六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6讲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学案含解析
第16讲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一、开眼看世界(地主阶级抵抗派)1.背景(1)必要性: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深重;为了解西方,挽救民族危亡。
(2)可能性:中国与西方的联系日益扩大;中国传统的“经世致用”思想。
2.代表人物(1)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编译《各国律例》《四洲志》等,介绍世界地理、历史和政情。
(2)魏源:编写《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3.评价(1)学习西方从此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进步思潮。
(2)局限: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未进行实践。
二、“中体西用”(地主阶级洋务派)以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代表三、早期维新思想(资产阶级维新派)四、维新变法思想1.背景(1)必要性: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使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到中外反动势力的严重阻碍。
(2)可能性: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形成;维新思想与救亡图存的社会主题产生强烈共鸣。
2.代表(1)康有为:著有《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借助经学的外衣移花接木,托古改制,动摇了封建顽固派的思想基础。
(2)梁启超:撰写《变法通议》;积极宣传民权思想,用进化论阐述君主立宪的必然性;提出变革科举。
(3)谭嗣同:著有《仁学》;以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观念,批判封建纲常礼教和专制君权。
(4)严复:系统介绍西方文化的第一人;翻译《天演论》等,用进化论原理阐明中国必须变法。
3.影响[补] “师夷长技”之论,既有“开眼看世界”的宽阔胸怀,更有贯通古今、察时知变的学术底蕴。
唯其如此,“师夷长技”才不仅从一般的时论层面,而是从深刻得多的社会—文化变革层面,对后世知识分子产生巨大的影响。
[辩]史学家范文澜、翦伯赞认为李鸿章是地主、买办、资产阶级的代言人,是“万恶的民贼”“反革命的魁首”“清政府的奴才”“永远的投降派”;而近代学者蒋廷黻则认为李鸿章领导的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是中国近代化的先声。
[小初高学习]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晚清时期的中国(1840~1912年)第14讲
第14讲晚清时期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一、晚清时期经济结构的变动1.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1)原因①鸦片战争后,洋纱大量涌入中国东南沿海市场。
②西方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
(2)表现①洋纱输入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导致家庭棉纺织业“纺”和“织”的分离。
洋布输入,造成“织”与“耕”的分离。
②列强大量收购中国农副土特产品,使中国丝、茶生产日趋商品化。
(3)影响: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
2.洋务运动(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窘境。
(2)兴起:洋务派从19世纪60~90年代掀起了一场洋务运动。
(3)主要活动①近代军事工业: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崇厚创办的天津机器制造局。
②近代民用工业: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
③筹划海防:从19世纪70年代中期起,先后建成了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④近代教育:创办了京师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开近代教育的先河。
(4)结果:清军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
(5)影响①洋务派引进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③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3.民族工业的出现和初步发展(1)产生①原因: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前提)。
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洋务企业的诱导。
②途径:官僚、地主、商人投资近代工业。
手工工场转变而来。
③代表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2)初步发展二、社会生活的变迁1.物质生活的变迁(1)原因①外因:西方文化的逐步渗透。
②内因:晚清政府的推动。
(2)表现①服饰:鸦片战争后,“洋布”“洋装”进入中国城市百姓生活。
②饮食: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出现西餐馆、咖啡店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4讲晚清时期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一、晚清时期经济结构的变动1.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1)原因①鸦片战争后,洋纱大量涌入中国东南沿海市场。
②西方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
(2)表现①洋纱输入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导致家庭棉纺织业“纺”和“织”的分离。
洋布输入,造成“织”与“耕”的分离。
②列强大量收购中国农副土特产品,使中国丝、茶生产日趋商品化。
(3)影响: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
2.洋务运动(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窘境。
(2)兴起:洋务派从19世纪60~90年代掀起了一场洋务运动。
(3)主要活动①近代军事工业: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崇厚创办的天津机器制造局。
②近代民用工业: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
③筹划海防:从19世纪70年代中期起,先后建成了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④近代教育:创办了京师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开近代教育的先河。
(4)结果:清军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
(5)影响①洋务派引进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③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3.民族工业的出现和初步发展(1)产生①原因: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前提)。
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洋务企业的诱导。
②途径:官僚、地主、商人投资近代工业。
手工工场转变而来。
③代表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2)初步发展二、社会生活的变迁1.物质生活的变迁(1)原因①外因:西方文化的逐步渗透。
②内因:晚清政府的推动。
(2)表现①服饰:鸦片战争后,“洋布”“洋装”进入中国城市百姓生活。
②饮食: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出现西餐馆、咖啡店等。
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
③住宅:中国官员和商人建起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住宅。
2.交通、通信和大众传媒(1)交通①鸦片战争后,列强设立轮船公司。
②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
③19世纪70年代,外国人建淞沪铁路。
④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建唐胥铁路。
(2)通信①19世纪70年代,丹麦电报公司在上海建起第一个电报机房。
②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
③19世纪80年代初,外国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
(3)大众传媒①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
②19世纪70年代起,中国人自办的报刊出现。
考点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近代中国几种主要的经济形式A代表小农经济(自然经济),B代表洋务企业,C代表外国资本主义企业,D代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E代表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1.多维角度认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1)含义: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2)原因①资本主义的入侵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
②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是自然经济解体的前提条件。
③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以及航运、铁路等交通事业的发展,加强了城乡经济的联系,也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④自然经济自身的局限性是其解体的内部根源。
(3)特点(4)影响①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准备了自由劳动力、资金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确立的前提条件。
②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商品化程度,从根本上冲击着根深蒂固的封建专制制度。
③为西方列强对华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创造了条件,使中国逐渐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附庸。
2.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动的特征(1)经济形式:由单一的自然经济形式变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等多元合一的经济形态。
(2)生产方式:由以手工生产为主变为多种生产方式并存,近代机器大工业产生,手工工场逐渐转变为工厂,轻重工业部门并存。
(3)商品流通:国内农产品、手工业品的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外来商品大量涌入国内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效应加大。
(4)阶级分化:伴随着西方经济侵略,出现了买办阶层和产业工人。
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也催生了早期的民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的队伍也随之发展壮大。
1.论从史出近代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特点史料一外国资本主义对于中国的社会经济起了很大的分解作用,一方面,破坏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破坏了城市手工业和农民的家庭手工业;又一方面,则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毛泽东选集》第2卷《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结论史料以分号分层,从两方面说明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动力。
史料二(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
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因之壅滞不能出口……——彭泽益编《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结论史料表明近代外国商品倾销冲击了中国传统手工业,自然经济首先从东南沿海开始解体。
2.获取材料信息根据下面的材料,概括近代中国传统行业的变化。
材料旧时妇女织成布匹,经纬之纱,都出女手。
自洋纱盛行,而轧花、弹花、纺纱等事,弃焉若忘。
……此又今昔不同之一端,而生活中又少一技能矣。
……女工本事纺织,今则洋纱、洋布盛行,土布因之减销,多有迁至沪地,入洋纱厂、洋布局为女工者。
虽多一生机,而风俗不无堕落。
——方鸿铠、黄炎培等修纂《川沙县志》主要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传统手工行业破产,大量从业者被迫转向近代企业谋生。
考点二洋务运动的评价1.从五大视角理解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起点(1)思想上:洋务派面对新的形势,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最早的近代化思想,表明了统治阶级已经承认“中学”的不足,也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开始向“现代人”转变,开启了中国思想的近代化。
(2)经济上: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尤其是民用企业,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培养了科技人才,开启了近代中国工业文明的先河;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及管理经验。
(3)外交上:洋务运动使中国外交开始向近代化转变,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加强了清朝同外国的联系。
(4)军事上:洋务运动创建近代海军,开始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历程。
(5)教育上:洋务运动设立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军事方面的人才,开启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2.洋务运动的消极影响(1)洋务运动作为封建地主阶级开明阶层的自救运动,其性质决定了它对民族工业的消极影响。
(2)洋务运动所具有的浓厚的封建性和民族工业所代表的资本主义性质,决定了它们之间的斗争性,突出地表现了封建地主阶级对民族工业的压制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反压制斗争。
(3)洋务运动中所创办的近代企业,对民族工业具有诱导、催生的效应,决定了民族工业具有依赖和软弱的一面。
分析下面的史料,论证轮船招商局在促进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的积极作用。
史料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在中国第一次引入股份制。
这种筹资方式,开阔了国人视野并促进了招商局的迅速壮大。
此后十年间,中国的股份制企业增至20多家。
《申报》评论:“招商局开其端,不数年间,风气为之大开,公司因之云集。
”1877年,招商局收购美资旗昌轮船公司。
据李鸿章估计:“创办招商局十余年来,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水路运费)少入洋商之手者,奚止数千万。
”此外,招商局还率先投资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和中国通商银行等。
招商局创造了历史上的第一次辉煌。
——据虞和平等《招商局与中国现代化》论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引入股份制公司组织形式,有利于吸引投资,促进了民族企业的创建与发展;开创了近代民族航运业,抵制了外来侵略,维护了民族利益;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为近代工商业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
(2017·课标全国Ⅰ,28)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
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
这一举措( )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弄清题意题干材料的内容是李鸿章为开平煤矿所产之煤减税。
相关知识点为洋务运动兴办民用工业。
要求分析的问题是如何认识李鸿章为开平煤矿所产之煤减税。
技巧运用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排除错误选项,最终筛选出正确选项。
材料未体现对开平煤矿的管理,排除B项;降低开平煤矿的土煤出口税,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分洋商之利”的目的,但不能说明近代中国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排除C项。
难点辨析此题难点在于排除D项。
材料中的减税措施仅是煤矿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之一,不足以保证煤矿业的稳健发展。
对于题目选项中的一些绝对性的表述要注意辨析,这是排除该选项的关键。
答案正解A项正确。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洋务企业开平煤矿的土煤税重,不利于煤矿业的发展以及与列强煤矿业的竞争,李鸿章奏准降低开平煤矿所产之煤的出口税,有利于减轻该企业的负担,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故选A项。
1.19世纪中期中国的原材料输出鸦片战争后,大批丝、茶从上海、广州和福州等通商口岸运出,1842~1846年,茶的出口增长了一倍,丝的出口增长近5倍。
1846~1856年,茶的出口再增长55%,丝的出口又增长3倍多,除传统的丝茶贸易之外,为适应外资的需求,驼毛、羊皮、羊毛、牛皮、猪鬃、锡、豆类、原棉等新品种不断扩大输出,特别是锡和猪鬃,由于英国的需求增加,成为对外贸易的抢手货。
——赵冈、陈钟毅《中国棉纺织史》发现问题材料反映出19世纪中期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
命题角度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及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的评价和认识。
2.新式纺织厂冲击下的手工织布业西洋棉货的大量进口与沿海大城市新式纺织厂的兴起,使得乡村各种副业生产的相对利益发生巨大变化。
机纱之供应诱导出一些新的手工业,例如针织品及编花边。
不过,最主要的影响是使农户把用于手工纺纱的劳动力移至手工织布。
……随着手工纺纱衰落同时发生的是手工织布的勃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