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追风筝的人》有感范文1000字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范文1000字(通用6篇)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范文1000字(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0317e5f5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b3.png)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范文1000字(通用6篇)《追风筝的人》读后感范文1000字(通用6篇)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
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追风筝的人》读后感范文1000字(通用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000字1“我追。
”短短的两个字后,这个故事迎来了结局。
《追风筝的人》是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所著的长篇小说,以温暖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性的本质与救赎,全篇充斥的复杂情感曾使多少人潸然泪下。
故事里,阿米尔和哈桑是从小一起长大的玩伴,不同的是,阿米尔是一个小少爷,而哈桑只是一个仆人的儿子。
但,“喝过同样的乳汁长大的人就是兄弟,这种亲情连时间也无法拆散”。
哈桑很擅长追风筝,他甚至不必抬头看着风筝下落的轨迹,他知道风筝将会落在哪里。
也没有为什么,他就是知道。
同时他也是个勇敢忠诚的孩子,他纯真,他善良,他坚强,他也知道为了他的小主人,他会拼命地把风筝追回来。
所以在一年一度的风筝比赛结束后,当阿米尔要求哈桑帮他追回风筝的时候,哈桑对获胜的阿米尔说:“为你,千千万万遍。
”然后他转身,他追。
但悲剧紧接着发生了。
阿米尔去寻找替他追风筝却久久未归的哈桑,他最后在一条狭窄的胡同里找到了他——和几个常常欺负他和哈桑的不良少年。
他看到他们把哈桑堵在角落里。
但他却躲了起来。
懦弱的阿米尔从不敢在强权面前奋起反抗,所以在哈桑无数次站在他身前保护他后,在哈桑最需要他的帮助的时候,面对强权,他退缩了。
从此以后,面对哈桑,阿米尔有了一种负罪感。
于是他想尽办法,他诬陷他,希望能够赶走他。
也许看不到哈桑,能让他心里的负罪感减轻。
阿米尔的父亲曾试图挽留,但哈桑还是和他的父亲一起离开了。
当后来战火终于烧到了阿富汗,阿米尔也与他的父亲一起迁到了美国。
多年后,在美国,阿米尔考上了本科学院,还娶了一个美丽的妻子。
《追风筝的人》读书心得范文1000字(精选6篇)
![《追风筝的人》读书心得范文1000字(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2d8d07df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ba.png)
《追风筝的人》读书心得范文1000字(精选6篇)《追风筝的人》读书心得1我想在这个时候来回忆两个男孩的故事。
阿米尔放一只有玻璃屑的巨大菱形风筝,哈桑咧着兔唇在后方傻笑着追,天真正直得没有一点瑕疵。
一场风筝比赛过后,哈桑为给阿米尔逐回落下的风筝,受到了几个孩子的殴打,而阿米尔却因为胆小而留下了一生的悔恨。
阿米尔明白哈桑受到的精神与肉体上的欺负,全然是为了保护自己——阿米尔少爷,而那个躲在墙后的性格懦弱的少爷是注定不会上前帮忙的。
阿米尔感受到了良心上的巨大折磨。
痛苦万分之下,他用不光彩的手段逼走了哈桑一家。
这一别就是二十多年。
成年后的阿米尔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对哈桑的背叛。
为了赎罪,他鼓起勇气,回到故乡,在残酷现实中,找到了老朋友,在得知惊人秘密后,面临的却是更大的痛苦与更艰难的抉择。
他赎罪般的努力,最终令人感动的完成了一个男人的成长。
我想说的这两个男孩是《追风筝的人》一书中的两个主人公——富家少爷阿米尔和仆人哈桑。
他们就这样活在了我的心中,尽管种族不同、地位悬殊,少年的心是贴在一起一同跳动的。
从阿米尔离开阿富汗到美国,他就开始不断地成长。
父亲权威的轻易堕落,父亲的不治之症,哈桑的噩耗……一个一个的灾难在阿米尔年轻的心上发生着,磨砺着他向着更坚强的方向努力生长。
而在成长路上,他拥有的是接受一切沧桑的巨大勇气。
只有拥有这,才会对苦难不再彷徨,不再迷惘,才会对大是大非有所触动,会对任何美好有所发现。
这两个男孩,终是在人生的最后岁月,学会了原谅,完成了救赎。
我羡慕他们的友情,可我认为做好自己,即使现在没有玩伴也不必感到孤寂,现在的我多么想拥有一颗明澈的宽容之心。
生活中小小的不如意都会引起我心头不快:父辈的多话,被我理解为无聊;他人的个性,被我理解为张狂;微信朋友圈的分享,被我理解为虚荣。
我眼中的世界曾被蒙上灰色的纱罩。
读完这两个男孩的故事后,我想我缺少的就是这种沧桑,对世界的理解顿时发生了改变:父辈的多话是为了调剂平淡的生活,更是为了融洽亲子关系;他人的个性与朋友圈的分享都是别人自己做出的选择,这些都是谈不上对与错的,与其背地里生出不满,不如坦然接受。
5篇有关《追风筝的人》1000字读后感的作文中学获奖范文分享
![5篇有关《追风筝的人》1000字读后感的作文中学获奖范文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ac873ba5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d4.png)
5篇有关《追风筝的人》1000字读后感的作文中学获奖范文分享或许,我们每个人都像追风筝的人,我们都在追着一个我们很想得到的东西;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梦想着追到梦想中属于我们自己的那只风筝;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追风筝的人》读后感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大家喜欢。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000字1“为你,千千万万遍。
”这是忠诚的仆人哈桑对少爷阿米尔的最真挚的话语,这样一句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话语,包含着一个孩子对另一个孩子的承诺。
言必出,行必果。
忠诚的哈桑,用自己的一生来兑现自己儿时的承诺。
哈桑是一个忠心的仆人,他与少爷阿米尔一起长大,而且是喝过同样乳汁(由同意奶妈哺乳)的兄弟,用他爸爸的话说,喝过同样乳汁长大的人就是兄弟,这种亲情连时间也无法拆散。
这两个男孩从小一起长大,一起生活。
他们在同一个院子里的同一片草坪上迈出第一步,在同一个屋顶下说出生命中的第一句话。
唯一的不同是,少爷说的而是爸爸,而哈桑说的确实少爷的名字阿米尔。
他一生都遵循着“为你,千千万万遍”的承诺,爱少爷阿米尔胜过爱他自己。
淘气的他们从小一起玩耍,虽然只是作为种种恶作剧的帮凶,哈桑却总是在被逮到之后一个人默默承受着所有的责骂,即便是这样,他从不拒绝阿米尔少爷任何无理的要求,事事尊重并包容他。
他总是恭敬地称阿米尔为少爷,即使心里早已当他是朋友,是兄弟。
他从不会告诉任何人每一次的恶作剧都是阿米尔少爷的主意。
能够帮助他热爱的少爷挡掉这些不必要的麻烦,他甘之如饴。
哈桑还是少爷阿米尔精神世界的倾听者。
对父亲敬若神明的少爷,为了逃避爸爸的冷漠,希望用自己的作品来获得父亲的认可,可是父亲却丝毫不感兴趣,只是盯着他,却没有要看一看的意思。
因为在他看来,有个喜欢诗书多过于打猎的儿子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父亲的冷漠让少爷很受打击。
而目不识丁的哈桑则完全沉浸在少爷的故事中,脸上的神情会随着故事的情节慢慢变化,并高度称赞他,给予少爷足够的鼓励和肯定。
“你肯定会成为伟大的作家,全世界的人都读你的故事”,并在自己的理解范围内为少爷提出自己的建议。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000字(精选16篇)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000字(精选16篇)](https://img.taocdn.com/s3/m/59dc9731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1c.png)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000字(精选16篇)追风筝的人1000字篇1“我追”读完最后两个字,我轻轻将书本合上,眼泪浸润了我的眼眶。
这是第一次那么认真的读一本书,不再是戏谑,不再是敷衍了事,而是静静地用心读。
“为你,千千万万遍。
”反复咀嚼着这句话,内心仿佛迷失在纵横交叉的十字路口,不安的旋晕占满心扉;像落入蜘蛛网的飞虫,无力的挣扎,像踩在玻璃碎片上,穿越脚心的疼痛,像掉入万丈深渊,不安的情绪像芥末,呛入鼻腔,呛入大脑。
这是第一次那么靠近一个陌生人——阿富汗。
不再是45°的仰望,而是站到了它的左边,离心最近的地方。
除去那些动荡,除去那些战乱,我45°仰望天空,咧开嘴角,看,那些曾经飞扬在阿富汗上空的风筝,那些执着的单纯的追风筝的人。
哈森,阿米尔,两个十二岁的少年。
最初的最初,他们是最亲密的朋友,一起嬉戏打闹,一起憧憬未来。
那幢房子,那堵“病玉米之墙”,那株石榴树,那个地方的一切一切都是他们友谊的见证。
没有任何东西能阻挡他们彼此互相靠近的心。
有时候会想:是不是只要长大了,过去那些单纯无比的东西都会变质。
时间过去,他们在一点点长大。
阿米尔发现爸爸对自己的冷淡,而对哈森却总是给予鼓励和赞赏。
他开始慢慢感觉到失落,偶尔也会发发脾气,却总是被哈森的宽容所化解。
有时候想:如果这种欢乐时光能一直持续到永远该多好。
可是没有如果,这个世界没有如果。
灾难早已笼罩在这个城市上方,随时能将他们的友谊无情摧毁。
一次追风筝的比赛打破了宁静的一切。
阿米尔亲眼目睹了哈森被阿塞夫教训。
他本可以挺身而出的,就像哈森每一次为他挺身而出一样。
可是他没有,仅仅因为他的懦弱。
他就这样把哈森落在了那个小巷子里。
从此,哈森成为了他生命里的一个恶魔,他处处躲避哈森,最后还设法赶走了哈森。
后来,自己也跟父亲远离阿富汗,去了美国。
就这样,带着缠绕了一生的负罪感去了美国。
四分之一的世纪过去,父亲也因疾病死去。
他回到了阿富汗,回到了那个曾有自己无比欢乐的童年的地方,那个记录了他与哈森友谊的故土。
写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000字5篇
![写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000字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59cff1b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73.png)
写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000字5篇写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000字篇1翻开印着黄昏通透天空的封面,我仿佛进入了一个梦境,而一个富家少年与家中仆人友谊的故事,一个风筝的放飞与追逐的故事一点点展现在我的眼前。
故事在阿富汗开始。
这个中东小国在我的印象中,是战争、灾难、死亡的代名词。
而也正是因为这样特殊的背景,这个关于风筝的悲剧才更震撼人心。
身为少爷的阿米尔和他的仆人哈桑是一对形影不离的伙伴。
阿米尔常被人欺负,但哈桑却每次都挺身而出。
即使会受伤,哈桑却也义无反顾。
在他们的身上,我曾一度看到友谊的光芒闪耀。
在追风筝的游戏里,夹杂着阿米尔对父亲的爱和哈桑对阿米尔的信任。
在风筝这个简单的玩具里,交织着他们的亲情和友情。
此时,他们的风筝依旧飘在空中,随着风起伏,好似永远不会离开。
但,事实总是残酷的。
阿米尔和哈桑,一个是主,一个是仆;一个是逊尼派,一个是什叶派;一个是普拉图,一个是哈扎拉。
他们被宗教,被种族,被主仆关系束缚着。
而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便失去了纯真的友谊。
阿米尔为了得到爸爸的爱,让哈桑在斗风筝比赛取得第二。
然而,在比赛结束后,当他看到哈桑被大孩子欺负甚至猥亵时却选择了沉默。
当哈桑坚定地反驳对方自己与哈桑是朋友时,阿米尔也毫无反应,他的想法甚至是:他只是个哈扎拉人,不是吗?他的怯懦打败了自己。
而风筝也随着大风乱窜,在风雨里飘摇。
他们有错吗?阿米尔没有错,对父爱的渴求,对优越感的渴望和面对恶势力的自保并不能笼统的说是人性的恶;哈桑也没有错,他只是一个执着地追求友谊的人。
为了阿米尔,他承认了本不该承认的过错,在陷害中离开阿米尔。
也许,这就是哈桑所说的:为你,千千万万遍。
脆弱的风筝终于在大风中断了线,随风而去不知几里。
两个人的相离,从此便走向人生的两极。
哈桑跟随阿里去到了巴基斯坦,在战乱中死去;阿米尔则迁到了旧金山,在大学毕业后成了作家。
然而,在二十年后,两个人的人生再度因为一个电话交汇在一起。
二十年后,阿米尔终于得知了父亲深埋一生的秘密——阿米尔和哈桑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追风筝的人》精选读后感1000字5篇读友吧
![《追风筝的人》精选读后感1000字5篇读友吧](https://img.taocdn.com/s3/m/df141e73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38.png)
《追风筝的人》精选读后感1000字5篇《追风筝的人》精选读后感1000字精选篇1我小的时候就对风筝满怀憧憬,可能是正因当时还不知道飞机是什么玩意吧,当然也可能是正因晚上抬头就能看到一闪一闪的眼睛,我抓着父亲的胳膊让他看会眨眼的星星,之后老爸告诉我那是风筝尾巴上栓着的灯在高高的云朵里穿梭。
上初一时我听过一篇学姐的朗诵诗,是透过风筝来写父女间亲情的,当时很感动,从此便爱上了风筝放飞的季节——春、秋。
我第一篇被当做范文在全班朗读的作文也是关于风筝的,仿佛只要提起这个名词我心里就会充满许多完美而温润的回忆,此刻在这众多感动之上恐怕还要加上这本《追风筝的人》了。
如果我硬要做个类比的话这本书在主旨上就应与托尔斯泰的《复活》相一致,只是在我的印象中《复活》并没有这种脉脉的温情,而且由于年龄和间隔时刻的关联我已经基本忘却了聂赫留朵夫的一系列自我救赎过程,此刻只能就书论书,谈谈《追风筝的人》了。
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见过阿富汗作家写的书,对这个国家惟一的印象就是无休止的内乱和拉登,甚至不仅仅仅是那里,整个西亚就是铺天盖地的黄土、取之不尽的石油、永远裹着全身的虔诚的伊斯兰信徒,至于具体是阿富汗、伊朗还是伊拉克好像从来都不在我的思考范围之内。
这本书很是惊艳地融进了从七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初的阿富汗国家背景,透过书内主人公阿米尔的眼看到了共和、苏联入侵和塔利班惊人的破坏力,以童年悠闲的背景与之后回到时所看到的残酷现实做了比较,赤裸裸地揭露了人性的丑恶和战争的杀伤力,这种感觉很像《飘》。
而在一切罪恶都还没开始的时候,那里还是个充满欢笑的国度,有这样两个少年——阿米尔和哈桑。
他们从小一齐长大,喝着同一个乳母的奶水,像兄弟一样,可地位却有着天壤之别,阿米尔是少爷,而哈桑只是他的仆人——一个出生后学会的第一句话是他主人名字的仆人而已。
阿米尔是懦弱的,在被欺负的时候他总选取忍气吞声,每次都是哈桑为他出头,这使阿米尔的父亲十分苦恼,他期望自己的儿子能像个男子汉一样。
追风筝的人读书心得1000字5篇
![追风筝的人读书心得1000字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dc5d746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53.png)
追风筝的人读书心得1000字5篇追风筝的人读书心得1000字1高三那年,语文突然很差,甚至有几次考了不及格。
父亲为此很担心,害怕我会在高考的考场上写出跑题的作文。
正因为此,我竟然开始补习语文。
我的补习老师也就是我们班的语文老师对我下的评语是“阅读障碍症”。
从此,我开始拼命地阅读课外书。
学习,对于我个人而言,就是希望能提高我自己的理解能力,要知道我是一个连读数学应用题都觉得费劲的人。
慢慢地,我喜欢学习,因为我总能从书中找到温暖、慰藉、感动,而这些是从韩剧或者以偶像剧中得不到的。
现在我想谈谈这本书《追风筝的人》,我知道这本书很有名,当当网几个月来一直销量前几名。
我没有买它,因为没有被它的的故事梗概所吸引,直到后来,同寝室的女生买了,我依然没有借来的的欲望,因为她说看完很压抑,这与我的看书初衷相悖,我再次错过。
上周,弟弟把书借给我,我没有拒绝,可这本书依然摆脱不了摆在书架上的命运。
因为要把书赶快还给他,我终于不大情愿的打开了这本对我来说很特别的书。
阿米尔,一个普通的阿富汗男孩,我却从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不,是自己真实的写照。
我看到了自己,懦弱、自私、逃避、毫无责任感。
在读的过程中,我无数次的放下书然后想起了自己。
我为我所做过的感到恶心,我甚至把自己设想为阿米尔,假如我是他,我会不会也做出同样的选择。
我总是想读一些阳光一些、温暖一些、一些能情不自禁流露微笑的书。
可我现在才知道,也许我一直都知道,我在逃避,想把我的阴暗面隐藏起来,或是麻痹自己,我就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人。
现在我想谈谈我的过去了。
我们都有在朋友家玩玩具的经历,可每次我把朋友的玩具弄坏或者不小心把朋友妈妈的高跟鞋弄断就假装一切从未发生,没有一次会为此事道歉哪怕承认我弄坏了她的东西。
我也从来没有正视过这件问题,逃避的种子在我的心里慢慢滋生。
有一次,我和弟弟在舅舅家玩儿,把整个屋子弄得乱七八糟,舅舅黑着脸,我知道大事不妙,我和弟弟都没吱声,耷拉着脑袋,希望逃过这次批评。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000字(精品10篇)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000字(精品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eb4c873c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bb.png)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000字(精品10篇)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000字篇1书给了我很多启示,书给了我力量,它让我明确了人生的方向,书是我的良师益友,因为书,我结识了《追风筝的人》。
我是一个热爱自然的人,所以我享受自然的风,因为风,自然多了放风筝的心情,因为风筝我结识了《追风筝的人》,这是一本让我心灵震撼的书,它讲述了 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他父亲仆人儿子哈桑之间的友情故事,作者并没有很华丽的文笔,她仅仅是用那淡柔的文字细腻的勾勒了家庭与友谊,背叛与救赎,却让我永远的回味。
当仆人哈桑——阿米尔最好的伙伴,被其他富家少爷围困在角落里施以暴力时,阿米尔——哈桑最信任的朋友,却蜷缩在阴暗的角落里默默注视,直到泪流满面却仍不敢挺身帮助哈桑时,我听到了心碎的声音。
可命运的指针并没有停止,阿米尔因为懦弱而极端害怕直至惭愧不已,无法面对哈桑。
最后甚至栽赃他,让他永远离开了这个家。
到后来阿米尔获悉哈桑竟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时,悔恨与伤痛纠结。
当中年的阿米尔偶然得知哈桑的消息时,他却不顾危险,前往家乡阿富汗,开始了救赎。
但时间是可怕的,因为它可以让一切都改变。
终于回到家乡的阿米尔,目睹了家乡的变化,战乱不断,民不聊生。
同时也见到了儿时的老管家,见到了荒废的家,也得知了,哈桑的死讯。
哈桑死了,阿米尔的救赎却没有停止,哈桑唯一的儿子索拉博落入了阿米尔儿时的宿敌手中,儿时的懦弱和愧疚缠绕着中年的阿米尔,一场救赎再次开始。
故事的最后,阿米尔救回了索拉博,可此时的索拉博却因精神上的伤痛至以完全失去感情,唯有说起风筝——那哈桑和阿米尔童年最喜爱的玩物时,才会不知觉的笑起来。
书的后半段写得是主人公心灵的救赎。
他费尽周折找到了哈桑的儿子索拉博,追到了心中漂移已久的风筝,重新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生活的大门终于又向他敞开了。
书中的风筝只是心灵的寄托,我们希望随着风筝的飞舞能找回我们本该有的那份单纯与善良,现在社会的争斗让人们心灵受到了深深的创伤,让我们情不自禁的想起放风筝时的单纯的年代,那份天真,那份无邪,任我们挥洒汗水,都只露出最甜美的笑容。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000字范文5篇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000字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f308efb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6a.png)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000字范文5篇《追风筝的人》读后感范文一读完《追风筝的人》,那一句“为你,千千万万遍”不停地在我的耳边回响。
或许是因为它承载着太多的爱与感动。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追风筝的人,因为那只放飞的风筝不仅是亲情、友情、爱情,同样也是正直、善良、真诚。
而对于阿米尔,风筝隐喻了他人格中必不可少的的部分,只有追到了,他才能成为健全的人,成为他自我期许中的阿米尔。
这是译者李继宏于后记中提到,也正是我所深爱的。
昔日的阿富汗,任由阿米尔与哈桑放风筝、追风筝,一派祥和之景,多么美好的国度。
12岁的阿米尔是一个胆小、懦弱,永远躲在哈桑背后的胆小鬼。
对,永远躲在那个愿为他付出一切的哈桑的背后。
那一年,哈桑替他的阿米尔少爷追那只蓝色的风筝,那时阿米尔是如此的懦弱,为了赢得父亲,亲眼目睹了残忍的阿塞夫强暴了哈桑。
是啊,如果当时的阿米尔喊出来,那么他生命中剩下的光阴将会全然改观。
阿米尔因自己的懦弱而自责痛苦,故将一叠钱放在哈桑的草席下,陷害哈桑,迫使哈桑离开。
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往事可以被埋葬,然而他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
世事变迁,阿辛汗告诉了阿米尔那条可以重新成为好人的路……26年后,曾经年少时的那个阿富汗已经死去很久了。
这个国度不再有仁慈,杀戮无从避免,在喀布尔,恐惧无处不在,孤儿无处不在。
这年,阿米尔也做了26年前已经做过的事情:把一叠皱皱的钞票塞在了草席下。
不同的是,这是瓦希德的草席,是出于善。
哈桑死在了塔利班人的枪下。
阿米尔回来了,为了救回哈桑的儿子索拉博回到如今满是杀戮的故乡,阿米尔勇敢地与阿塞夫搏斗,正如当年的哈桑,勇敢且不顾一切。
为他,千千万万遍。
阿米尔替哈桑承担起了做父亲的责任,并且用自己的一片真诚引导着索拉博走出过去的阴霾,带着索拉博追新的风筝。
我想每一个读过《追风筝的人》都会爱上哈桑这个人物形象,他生活于底层,但他拥有着完美的人格,勇敢、善良、真诚、忠心,我喜欢这样的哈桑。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000字(通用31篇)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000字(通用31篇)](https://img.taocdn.com/s3/m/ba6452d7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a2.png)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000字《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000字(通用31篇)《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000字篇1阿富汗是一个石油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度,而现在却是一个满目疮痍的地方。
如果不是因为卡勒德·胡塞尼的《追风筝的人》,可能永远都不会了解到真实的阿富汗。
原来它也曾是个美丽的地方,一个有故事的地方。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也有着自己繁华的地段,宽广的马路,路两边种满姹紫嫣红的蔷薇,商铺林立,车水马龙。
主人公阿米尔是一位情感细腻、渴望得到更多父爱的富家少爷。
他的仆人哈桑,一个圆圆脸、竹叶型宝石眼、大鼻子、小耳朵、兔唇的可爱的人。
两人年纪相仿,但在等级森严的阿富汗,地位却截然不同。
两个淘气的小男孩喜欢光着脚丫一人坐在一棵白杨树上,有时一边用破镜子把阳光反照进邻居家惹他们生气,一边甩着脚丫开心地吃着桑葚干和胡桃,有时候阿米尔怂恿哈桑用弹弓射邻居家的独眼德国牧羊犬。
哈桑从来不违背阿米尔的愿思。
当大人们气呼呼来质问两个顽皮孩子的时候,总是哈桑一力承担所有责问。
哈桑忠实坚强,勇敢真诚,阿米尔胆小懦弱,善良敏感,虽然表面上与哈桑亲密,但在他内心,并没有将哈桑作为他的朋友。
一主一仆,他们是不可能真正平等的。
当地有一项盛大的比赛——追风筝,得到冠军的人就可以算是一名小英雄了,可以得到大家羡慕的眼光。
规则很简单:放飞你的风筝,割断对手的线。
对于他们来说,最大的奖励是在冬天的比赛中捡到最后掉落的那只风筝,因为那是无上的荣耀。
为赢得父亲更多的爱,阿米尔决定参加比赛。
哈桑不仅追逐风筝的本领强,而且非常了解阿米尔的心思,知道阿米尔将这次比赛看的很重,决定全力帮助他。
赛场上两个小伙伴通力合作,打败一个又一个竞争对手,直到天空中只有两只风筝。
一只自己的,另一只是对手的蓝色风筝。
哈桑用绝招出其不意将对手打败。
蓝色风筝随风飘舞,阿米尔看着风筝飘向的地方拿着风筝对哈桑说“快去,拿到那只蓝色的风筝!”“为你,千千万万遍”这是哈桑的承诺。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000字优秀范文四篇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000字优秀范文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34805638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db.png)
《追风筝的人》1000字优秀范文四篇《追风筝的人》1000字〔1〕我仰望蔚蓝的天空,色彩缤纷的风筝欢快的飞扬着,不时有几个风筝旋转着向街上的人群攒动着。
这是阿富汗一年一度的追风筝的节日。
最后一个停留在空中的风筝主人和追到最后掉落风筝的人将获得至高无上的荣耀。
多年以后,曾经一个懦弱的小孩,阿米尔在拼命为自己的侄子追回被战争摧毁的童真与快乐。
这是在旧金山血红的残阳下,一个高大的身影在追逐一只风筝。
因为怯懦,热爱写作的他只好背着父亲把创作的诗文藏在被子里。
多年后他才拾起这份勇气去打拼自己的写作天地。
费孝通说:“在父母眼里,孩子常是自我的一局部,子女是他们理想再来一次的时机”。
也许我们中许多人面临和阿米尔一样的烦恼,压抑着内心最执着的渴望。
但请记住丁尼生的话:“梦想只要能持久,就能成为现实”。
安徒生在漂泊中谱出一部部爱的童话,权菊仙摇着轮椅写励志的传奇,我们需要追逐着勇气。
因为怯懦,他设计哈桑变成小偷永远分开这个家;因为怯懦去保卫友谊,他选择去背叛那份忠诚。
在我们看来这是个不可饶恕的错误。
马克思说:“真诚的,非常理智的友谊是人生的无价之宝,你是否对你的朋友守信不渝,永远做一个无愧于他的人,这就是你的灵魂、性格、心理以致道德的最好考验”。
在如今鸟语花香的校园里,没有欺凌霸市的恶少来考验我们的友谊。
我们耳闻的钟子期与俞伯牙的惺惺相惜;目睹布罗德邦卡夫卡的执着投稿,那种死心塌地的忠诚似乎只出如今《哈利波特》中的小精灵身上。
可扪心自问,倘假设真正考验我们的刀枪棍棒降临,我们的友谊仍会牢不可摧么?因为怯懦,阿米尔不敢正视哈桑是父亲的私生子,自己的弟弟这一真相,因此它一直被美丽的谎话包裹着。
但真相是残忍的,无论谎话多么美妙,我们都要有勇气去面对和承当生活的真相。
如同海涅说的:“生命不可能从谎话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但阿米尔最终选择了英勇,他选择了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阿富汗,去拯救他弟弟的儿子他的侄子索拉博,在父母保卫阿米尔的房子被枪杀后,他失去了他的童年。
关于《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000字10篇
![关于《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000字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5db9e70b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b9.png)
关于《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000字10篇推荐文章关于《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000字10篇热度:关于《老人与海》读后感1000字12篇热度:关于《边城》读后感1000字10篇热度:《瓦尔登湖》读后感1000字热度:简爱读后感1000字学生作文热度:一、读后感怎么写想要写好读后感,就要把握好思路,可以通过简述原文内容、点明基本观点、围绕观点讲道理和围绕观点联系实际,这样的思路,就能够更好地表达出自己的感想。
读后感通常是指,在读过一本书或者是看一篇文章之后,想要记下自己的心得感受以及启迪的文章。
二、《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000字10篇《追风筝的人》围绕一个不爱说话、憨厚老实的少年仆人哈桑与他的少年主人懦弱的阿米尔之间的友情故事展开的。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000字10篇,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000字一再次看到风筝时,已然是七月。
绿草如茵的空地上,几个人在放风筝,脸上的笑容宛若夏日雨后的天空。
我坐下,神思有些困倦。
不知是睁眼之时还是闭眼之时,我望见一片瑰丽的苍穹,灿烂的云朵中是成片的风筝,如同飞鸟。
远处,放风筝的人伫立,追风筝的人奔跑。
一切都如此熟悉。
为你,千千万万遍。
这句《追风筝的人》中的对白此刻突然出现在我的脑海中。
我意识到周围的一切都是一场梦境。
我在延续着一个梦,一个《追风筝的人》的梦。
那晚霞的移动荡漾着我的眼睛,那风筝的弧线激扬我的心神。
感动与欣慰,害怕与无助,心酸与悲凉,这本书字里行间带给我的是如人生百味般的悸动。
是什么得以有这样大的力量让心灵颤抖?那质朴的语言敲响的到底是怎样一种伟大的乐律?阿富汗,一个在曾经在我印象中只有战火纷飞的地方。
而《追风筝的人》却为我呈现了一个真正的阿富汗——一个有欢乐,有情谊的国土。
阿米尔和哈桑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是那样幸福。
虽然身份与种族的差异不时扰乱两人的友谊,但是谁也无法忽视这之中令人艳羡的美好。
然而,这样一个美好的开头,冥冥之中注定会有一个令全文发生转折的岔路口。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范文1000字(精选7篇)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范文1000字(精选7篇)](https://img.taocdn.com/s3/m/d75b9e69bb4cf7ec4bfed010.png)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范文1000字(精选7篇)追风筝的人读后感范文1000字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
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收集整理的追风筝的人读后感范文1000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最近,我读了一本书,这本书让每一个人无不赞叹生命的顽强与人间的无私大爱。
“为你,千千万万遍。
”这句话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这部由卡勒德·赛尼写的名著让我的心灵受到激荡,它竟是这么的让人不忍卒读,有对国家与民族的思考,对善与恶的思考,对人性的思考。
它更像一个警钟,有振聋发聩之效。
没错,这次我要分享的书名叫《追风筝的人》,这本书主要讲了12岁的阿富汗家少爷阿米尔和他的仆人阿桑情同手足。
但是在一场风筝比赛之后,一切都变了样子,中间发生了一件悲惨不堪的事情使他们间关系开始瓦解,令阿米尔感到自责和痛苦,他把阿桑给逼走了。
不久过后,自己跟父亲逃到美国。
成年后的他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对阿桑的背叛。
为了赌罪,阿米尔返回了故乡后,希望能为自己不幸的好友尽最后一点心力,却发现了一个谎言使儿时噩梦再度重现,最终离开了,看着阿桑拖着那风筝,他也便放心了的事情。
风筝象征着什么?美好的希望、心中的信仰和是非善良。
哈桑曾是为阿米尔追风筝的人,阿米尔是他心中值得他肝脑涂地的好朋友,现在阿米尔才明白这一点,于是他开始做为索拉博追风筝的人,善良和勇气在他身上苏醒,他正在追寻他自己的那条成为好人的路。
阿米尔说起哈桑:“有人说他追的是风筝的影子,但是他们并不像我这么了解他,他并不是在追风筝的影子,他就是知道,就这么简单。
”近来,我渐渐明了,比起那些轰轰烈烈、海誓山盟的爱情,友情更让人感到温暖和安逸,它会随着时间的行进愈酿愈浓,愈酿愈烈。
试想,谁是为你追风筝的人?为你,千千万万次?又要到夏天了,即将毕业的人又得挥手道别了,往昔不可追,曾一起许下的誓言还历历在目,明天就要背起行囊各奔东西了,临走时浅浅一笑,道声“朋友,珍重!”回过头早已泣不成声,因为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机会相逢,因为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单纯的依赖着这样一群人。
追风筝的人满分读后感1000字5篇读友吧
![追风筝的人满分读后感1000字5篇读友吧](https://img.taocdn.com/s3/m/b4773f8d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8d.png)
追风筝的人满分读后感1000字5篇《追风筝的人》这部名著是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书中主人公阿米尔在成长的过程中承受了成长所带来的伤痛。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追风筝的人满分读后感1000字5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追风筝的人满分读后感1000字篇1这本小说以阿富汗为创作环境,以近五十年来阿富汗的历史为写作背景,讲述了主人公阿米尔因为少年时自私软弱,犯下内疚终生的错误,后移居美国但始终心怀愧疚,最终在拉辛汗的指引下,踏上了“再次成为好人”的路,而重返阿富汗赎罪的经历,也让阿米尔逐渐变得勇敢坚强、富有责任,最终获得了灵魂的救赎。
主人公阿米尔出生富裕,家庭殷实,与忠诚勇敢,聪颖善良的仆人哈桑一同长大,主仆身份的尊卑与宗教信仰的差别,并没有过多的呈现在这两个孩子身上,他们一共度过了快乐安宁的少年时光。
对于阿米尔来说,哈桑身上所拥有的勇敢聪慧、单纯真诚的优秀品质,也让他十分嫉妒。
读到这段时,让我想起了一个名字——李伟杰,是我童年暑假在同里的玩伴,依稀记得比我大一岁。
我们都是从老家来过暑假,所以常在一起玩。
我们坐在电脑前一起打拳皇,键盘上四只手拼命敲打,我不会发大招,他不肯告诉我,所以总是我输。
他喜欢拼装玩具,在古镇的那头才有卖的,我害怕路上不安全,最后是在他的怂恿下过去买,一路上满是激动又不安,像是一场冒险。
晚上我们会在空调屋里看海绵宝宝和奥特曼,很晚了就睡在一起,夜晚他把被子裹走我被冻醒。
有一次我们用捡来的门票去逛景点,口很渴,但是我们不愿意出来,就嬉皮笑脸的跑到洗手间去喝自来水。
记忆里好像只有这么多了,但我很惊讶现在还记得这个名字。
原来和哈桑一样,那时候李伟杰身上所拥有的阳光活泼,专注热爱的少年感,是我不曾具备的。
书中的风筝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象征含义。
在阿米尔少年时,追逐风筝象征着渴望得到冷漠父亲的认可,所以他努力追逐,成为斗风筝大赛的胜者。
而后,由于自己的软弱怯懦,背叛了忠于自己的哈桑,每当想起风筝,就会牵扯出内心的愧疚与悔恨。
追风筝的人5篇读后感1000字优秀范文
![追风筝的人5篇读后感1000字优秀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e58beae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e6.png)
追风筝的人5篇读后感1000字优秀范文《追风筝的人》围绕一个不爱说话、憨厚老实的少年仆人哈桑与他的少年主人懦弱的阿米尔之间的友情故事展开的。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追风筝的人读后感范文,供大家阅读和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追风筝的人读后感范文1上学期在图书馆里无意发现一本封面很吸引我的书,具体是怎样的也记不太起了,只记得是一本橘黄色的平装本。
没有华丽的外表,却有引人深思的内涵。
胡塞尼的《追风筝的人》以三十多年前的阿富汗为背景,讲述了12 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的故事。
哈桑是个追风筝的好手,“他的橡胶靴子踢起阵阵雪花已经飞奔到街角的拐弯处,然后停下来转身双手放在嘴边说‘为你千千万万遍’然后露出一脸哈桑式的微笑消失在街角后。
”他深受宗教阶级的精神迫害。
可是他也是这本书书的光辉所在。
他的母亲抛弃了他,自身哈扎拉人的血统到处遭人歧视,这本应是个对生活丧失信心的人,可他却能说出“为你,千千万万遍”这样感情丰富的话来。
这不仅是表达了对主人的忠心,更是对友谊最完美的诠释。
可见他对生活充满希望,友情满含期待。
我们短暂的一生有多少朋友能够对我们说出并履行这样的承诺呢?哈桑学会的第一句话就是“阿米尔少爷”,他为阿米尔敢于站出来对抗身材最魁梧的阿塞夫,为他能赢得爸爸的赞赏放弃祷告而去追风筝。
他被侮辱时,一直都知道阿米尔就躲在旁边,他却选择了沉默。
在知道阿米尔设计陷害他盗窃时,他选择跳进这个陷阱。
也许有人会说他愚忠。
但是我看到的是一颗对亲如兄弟朋友的主人的一颗真挚般的心。
他为了不让阿米尔活在不安与愧疚中,他依然选择离开。
我们都渴望有这样的一位朋友为我们付出,渴望收获一份真挚的友谊,却不知自己又为朋友做过什么。
另一个主人公阿米尔则经常思考着哈桑和他是否属于朋友关系其思考的结果往往是否定的。
严重的种族歧视、宗教差异横亘在阿米尔和哈桑之间。
当阿米尔看到哈桑遇到危险时他并没有挺身而出而是选择离开。
随后又由于心里的不安与困扰设计陷害了哈桑使哈桑与阿里(哈桑的爸爸)离开。
读追风筝的人心得1000字(通用10篇)
![读追风筝的人心得1000字(通用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eb0bc562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2e.png)
读追风筝的人心得1000字(通用10篇)读追风筝的人心得1000字篇1看了追风筝的人,感人至深,让人沉重,勾起了我很多回忆,也畅想了很多。
想起了童年,我也曾经第一次撒把骑车,那是快乐的,无忧无虑的。
更想起了犯下的现在看似微不足道,但曾经害怕得不得了的小错误。
像阿米尔一样,有很多我隐瞒了,即使很小的事情,可一定会有类似的心理活动,恐惧,懦弱。
想起了弟弟,我也有个弟弟,虽不是亲生,但一起长大,一起玩游戏机,一起踢球,一起打闹。
我也曾经欺负过他,但不一样的是,有谁欺负我的弟弟我还是会挺身而出的。
想起了童年时眼里的那个爸爸。
严厉,甚至是专制。
曾经抱怨,挨打,甚至是恨过他,我很少会听到他的表扬,如同书中的阿米尔。
不过,很幸运,爸爸是一个很有男子汉气质的人,也是个大好人,同样如书中阿米尔的爸爸。
作为儿子,我总是不断地模仿,追逐,然后超越。
于是我长大了。
在长大之后,爸爸不再是那个严厉的爸爸,变成了我的朋友,也会不断的给我信心,还是如同书中阿米尔的爸爸。
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父子关系都是这样发展的。
哈桑,那个追风筝的人,小说中我最喜欢的人物。
)正直,单纯,忠诚。
它可以为了别人牺牲自己,为了别人隐瞒真相,没有一点自私。
他不会要求你为他做任何事,无言的付出,付出。
正如书中他所说的:“为你,千千万万遍。
”我希望这样的一个人出现在我身边,也许我是自私的,我一定会以哈桑的方式对待那个人。
或者说,我也想做哈桑那样的人,只是我在寻找一个,我可以为之奉献一切的人。
阿米尔,书中的主人公,在不断的抉择中长大。
就好比我自己,生活中的主人公。
不断的遇到情况,抉择,走自己的路,其中会有恐惧,犹豫,逃避,很多很多,只希望我的选择不会让我在事发以后感到后悔。
实际上,很多时候很多事我会后悔,我相信很多人也会这样。
于是,一个善良的人,会走上自我救赎的道路,为了心灵的释放。
风筝,是人生的目标吗?是我们想要追逐的东西,是我们想要拿来炫耀的东西,是我们想要用它改变一切的东西。
追风筝的人心得体会一千字(优秀10篇)
![追风筝的人心得体会一千字(优秀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c1d2b59e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1b.png)
追风筝的人心得体会一千字(优秀10篇)追风筝的人心得体会一千字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追风筝的人心得体会一千字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追风筝的人心得体会一千字(优秀10篇)】,供你选择借鉴。
追风筝的人心得体会一千字篇1小说《追风筝的人》口碑很好,所以我找来读了,读完后整体感觉小说充满着一种压抑的感觉,但结尾却似乎又点亮了一盏灯。
这是一个残忍而又美丽的故事,作者以温暖细腻的笔法勾勒人性的本质与救赎,读来令人荡气回肠,给寒冬的季节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使心间顿生暖暖的感动。
人生也是这样各有各的幸福各有各的不幸,不要总在抱怨生活,而要学着应对人生。
本书的主人公阿米尔的朋友哈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他的母亲很小就抛弃了他和他的残疾父亲。
他们遭受着众人的耻笑和不屑的眼光,他们难过悲伤但并没有放弃生活的期望依旧在这阿富汗这片土地上找寻着他们自我的天地。
童年就像糖果的香味那样甜,那样完美。
“我的整个童年,似乎就是和桑一齐度过的某个懒洋洋的悠长夏日,我们在爸爸院子里那些交错的树木中彼此追逐,玩捉迷藏,玩警察与强盗,玩牛仔和印第安人,折磨昆虫……”追逐着风筝望着空中的飞鸟飞过而留下的痕迹真期望这一切能够定格在那一瞬间。
杯具是什么?鲁迅先生说“杯具就是把完美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阿米尔和仆人的儿子哈桑参加了阿富汗传统的斗风筝比赛。
要赢得最终的胜利,还必须追到被他最终割断的风筝。
哈桑是当地最出色的追风筝高手,他替阿米尔去追,承诺阿米尔必须追到。
然而,风筝追到了。
哈桑却被几个少年抓住耻笑与伤害哈桑。
阿米尔目睹一了,格软弱的他却选择了袖手旁观,并再次错误地选择了逼哈桑离开家门。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苏联入侵阿富汗,阿米尔和他父亲亡命出逃,阿米尔远迁美国,但他对哈桑的负罪感未减,之后他知晓了有关家庭的巨大秘密,原先哈桑是他同父异母的弟弟。
为了找回“再次成为好人的路”,阿米尔重返阿富汗,而哈桑已死,阿米尔在被拳击的捶打中我看到了久违的感动,那是一种勇敢,一道动人的风景线,一瞥惊鸿的亮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追风筝的人》有感范文1000字追风筝的人读后感我们每个人都有故事,幸福悲伤或是难以启齿的,“追风筝的人”是一本由阿富汗人卡勒德胡赛尼讲述关于亲情爱情罪孽与救赎的故事。
当中最触人心弦的一句话便是哈桑的“为你千千万万遍”,它代表友情、亲情,也代表忠诚与爱。
阿米儿和哈桑从小一起生活,但是他们的身份却有差别,“一主一仆”的标签束缚着阿米儿,孩子般的虚荣心也让他在外人面前从未把哈桑称之为朋友,尽管内心早已把他当成朋友亦或是更好的关系:兄弟。
加之阿米儿父亲对待哈桑超乎寻常的关心也激起了阿米尔妒忌心理。
其实不管是孩子还是成人,有些爱都是不想跟另一个人来分享的,所以阿米儿才总想着在父亲面前表现,想赢得父亲的赞许和嘉奖。
甚至他会觉得如果哈桑不在了,他就可以和父亲幸福的在一起,所以当哈桑被阿赛夫欺凌玷污的时候他没有勇气站出来帮助他,而是假装没看到自己回了家。
因为希望父亲的爱只给他一个人,也因为无法面对哈桑被欺凌他袖手旁观的过错,于是有了想要赶走哈桑的邪念,所以在他生日的时候他把礼物放在阿桑的床下栽赃哈桑盗窃,哈桑什么都明白却依旧没有拆穿他,而是劝说阿里主动请辞。
阿米儿就是这样,彻底的赶走了哈桑和阿里,也伤了阿里的心,但是哈桑对他的爱从未改变,甚至后来哈桑结婚生子了还和他英俊的儿子索拉博提起他的朋友——阿米儿少爷。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错,大的或是小的错误都会有,但是不是每一次犯的错误都有人原谅你体谅你,当然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自知。
也许无法改变事实已经发生,但是如果能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以后也会有弥补的机会,如果连自己是对是错都无法分辨,或许就真的走到了尽头。
后来的后来,阿米尔一直自责内疚,可是却无法改变事实的发生,直到阿米儿父亲逝去后他去探望病重的拉辛汗后才释放,拉辛汗告诉他哈桑是他同父异母的兄弟,阿米儿尽管不愿意承认他心目中伟大高尚的父亲居然是一个偷窃别人的爱人的伪君子,现在的话应该说“渣男”,可是也无法不承认他和哈桑是真的兄弟,但是很遗憾他再也见不到哈桑了,那个曾经对他说“为你千千万万遍”的男孩,那个追风筝全阿富汗最棒的人。
都说当你得到时必定是有什么东西失去了,上帝是公平的,在给你打开一扇窗时就会给你关上一道门,也许你感受不到,但总有一天你会发现,然后悔不当初。
可所有的安排都冥冥之中早已注定,就算后悔也是徒劳。
所以该做的只有活在当下,珍惜好当下的每时每刻。
当阿米儿得知哈桑有个儿子,他觉得救赎他的机会到了,尽管阿富汗当时战事连连,尽管他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回家和他亲爱的妻子索拉雅相聚,他依然选择去阿富汗寻找索拉博,虽然过程艰辛困难重重,但最终他还是在妻子的支持下把他带回美国生活。
都说娶妻要取贤,阿米儿有一位好妻子,无论是事业、家庭、生活都给了他莫大的支持与帮助。
其实夫妻关系最重要的就是相互扶持、包容、理解、信任和赞美,玫瑰需要保鲜才能鲜嫩娇美,婚姻也一样需要保鲜。
相信每个人都有令自己后悔的往事,我们也都无法保证自己的心灵永远在阳光的照耀下纯白如雪,同时在面对心灵的拷问时,也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面对过去。
所以阿米儿尽管年少无知犯了错误,但最终还是得到救赎。
故事从追风筝开始,以追风筝结束,曾经哈桑对阿米儿说为你千千万万遍,结局阿米儿对索拉博说为你千千万万遍,是责任是忠诚也是爱。
一辈子很长,无论是友情亲情还是爱情遇到了就好好珍惜吧,生活本不该是攀比,而是要珍惜,珍惜当下,珍惜拥有,珍惜自己。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一口气读完了《追风筝的人》。
故事就像是在一个残旧的留声机里放着一张磨花的旧唱片,读完了,那悲伤的断断续续的不完整的旋律还是在耳边凄鸣。
我闭上眼静静聆听,一个个斑驳的画面在我脑中拼接,时而闪烁雪花时而闪过片段……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情同手足。
然而,在一场风筝比赛后,发生的一件悲惨不堪的事,令阿米尔感到自责和痛苦,他逼走了哈桑。
不久,自己也跟随父亲逃往美国。
成年后的阿米尔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对哈桑的背叛。
为了赎罪,阿米尔再度踏上暌违二十多年的故乡,希望能为不幸的好友尽最后一点心力,却发现一个惊天谎言,儿时的噩梦再度重演,在内心的挣扎中,最后选择前往战火纷乱的阿富汗,将哈桑的孩子救出来。
从哈桑当初坚定地“为你,千千万万遍”,到最后阿米尔对哈桑儿子索博拉的“为你,千千万万遍。
”世间,最终走过了一个轮回,划上了半个句号。
我们在人生的不同时期都会曾不惜一切去追逐当下最执着的想要的事物,它也许只是爸爸的专宠、兄弟的情谊。
所有的一切都有可能成为我们那时心中的风筝,我们奔跑着,一直向前,眼中心里想的都是它。
可是当时光滚滚向前,我们是否发现曾经执着追寻的、或为此放弃了的是否都是值得的呢?为了得到,我们曾选择放弃、背叛、谎言、隐忍……可是那短暂的得到又会怎样那,幸福和快乐只是慢慢的淹没在自责、愧疚和恐惧中!可是人就是这样,总会活在某个时限内,那里的世界也许是几年之后连自己都无法理解的,但这又是我们无法突破的。
为你,千千万万遍,也许遍体鳞伤还是会义无反顾,这,就是人生吧……追风筝的人读后感虽然这本书曾经被"快乐大本营"里宣传过,但是今日,我还是忍不住要向大家介绍起这本书来,因为它使我久久不能忘怀。
本书作者是卡勒德·胡赛尼,他在1965年生于喀布尔,后随父亲逃往美国。
《追风筝的人》是他的第一本小说,具说本书里有他的自传。
书中主要讲了12岁阿富汉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他的仆人哈桑情同手足,然而在一次追风筝比赛后,发生了一件偷盗的事情,是阿米尔干的,哈桑不忍心看到他受惩罚,虽然明知道他背叛了自己,还是与往常一样,替他顶了"罪名"。
在被冤枉的情况下,哈桑最终还是走了。
是阿米尔逼走了哈桑,使阿米尔非常自责。
在为哈桑尽最后一点心力时,却发现了一个惊天谎言。
在最后一次的追风筝比赛中,阿米尔回想起了哈桑。
张开双臂,迎风而跑。
追吧,孩子,这次是为哈桑而追……读完这本书,哈桑的忠诚让我感动,同时还有他们的友谊。
即使是主仆关系,即使是阿米尔背叛了他,可是哈桑的忠诚仍然不变,宁愿自己吃苦也要守护"我"。
"为你,千千万万遍。
"这句话多次出现在这本书中,可我每每读到这儿时我都会深受感动,是啊,这一句短短的句子里包含了多么深的含义啊!这不仅仅是哈桑对阿米尔的忠诚,更是哈桑对阿米尔的信任。
其实,文中的风筝不仅仅是指的本意,它既可以是亲情,友情,也可以是正直,善良,诚实。
对于阿米尔来说,风筝隐于他人格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追到了,他才能成为健全的人。
每个人生命中都有一只风筝,不管它的意义是什么,它总让我们勇敢的去追。
合上这本书,我不得不闭上眼睛仔细斟酌一下书中的精华所在。
作者用细腻的写法写出了家庭与友谊,背叛与救赎。
虽然没有直接说自己想表达的东西,但是通过描写,更加加深了我们对这本书的印象,看上去轻笔淡描,却令人回萦难忘。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追风筝的人》,当我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时就被这个名字所吸引。
风筝,就好象一位天使般的信使;亦好象一个信使似的的天使,它传递着美好和愿景;联系着人间和天堂。
我联想这其中的故事也一定是美好的。
我怀着期待进入了作者用轻描淡写的笔调营造的情景,从容平和却暗含忧伤的静美心态讲述的记忆里,一口气读了70多页。
我也喜欢卡勒徳笔下的喀布尔的冬天,他说:“冬天是喀布尔每个孩子最喜欢的季节,至少那些家里买得起一个温暖铁炉的孩子是这样的。
”他说得真实在,喀布尔的冬天和我们这里一样是孩子们自由的假期,时间的流水滤尽了童年的烦恼。
但当看到哈桑受侮辱,阿米尔的置之不理,我的手紧握捶着桌子。
当“……说了这个谎——我希望这是一长串可耻的谎言中最后一个。
”时我已气的把书摔掉,喘不气来。
不该是这样的啊!他们不应该是最亲密的吗?一个风筝的最好的放飞着,一个是最好的风筝的追逐着,这不应该是最美的故事吗?但是,风筝就是风筝,它的天职是飞翔。
我不知道在天空中飞翔的风筝,是天使;而落了地的风筝,却是魔鬼;落地风筝就是那经过世俗浸染过以后的人性。
打了3天我都不理睬在角落的书,心中的怒渐渐消退但思考却与日俱增,我想知道所以又捧回书。
随着剧情的跌宕曲折,我的心也是波潮起伏。
这个故事枝节复杂而且太厚重,但好似一切轮回又回到了起点,最后又重合为一点。
风筝也是一样,故事起于它,止于它。
风筝让哈桑失去了快乐,却让他的儿子索拉博找回了快乐。
读完书后,我觉得是依然是一个感人美好的故事。
我也找到了天使——阿米尔。
虽然书中满是他的懦弱,忏悔与自我救赎。
但我觉得他真的是坠落人间的天使。
其中他的爸爸才是魔鬼,而哈桑则是试金石,拉辛汗是引路蜂。
阿米尔一直在爸爸走也走不出的阴影下呼喊,谁能教他挺身而出?面对父亲和别人指责自己是懦夫时,天使的血液在说:“也许爸爸说的对。
”他敢于承认,而且他善良的心把所有的错全都怪在自己头上,这是和他经历相似的爸爸和事情的始作俑者阿塞夫永远不可能做到的事,因为他是天使。
这让我体会到人总有丑陋的一面,“丑陋总是与美好如影相随的,在美的背后,丑正探出半张脸庞。
”更让我懂得人生并不总似温情脉脉的乐园,温情是一段心路挣扎后的驿站,供远途的旅人歇脚。
读完这本书就像品一杯茶,有一点点苦涩,但其中的甘甜让你回味良久。
其实人生不正是一杯差吗?追风筝的人读后感小说总是能表达出各种情感:悲伤快乐又或是残忍,本周若说起最大的收获除了课堂上老师们的谆谆教导就是看了>这样残忍而又美丽的故事,作者以温暖细腻的笔法勾勒人性的本质与救赎,读来令人荡气回肠,给寒冬的季节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使心间顿生暖暖的感动。
人生也是这样各有各的幸福各有各的不幸,不要总在抱怨生活,而要学着面对人生。
本书的主人公阿米尔的朋友哈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他的母亲很小就抛弃了他和他的残疾父亲。
他们遭受着众人的耻笑和不屑的眼光,他们难过悲伤但并没有放弃生活的希望依旧在这阿富汗这片土地上找寻着他们自己的天地。
童年就像糖果的香味那样甜,那样美好。
“我的整个童年,似乎就是和桑一起度过的某个懒洋洋的悠长夏日,我们在爸爸院子里那些交错的树木中彼此追逐,玩捉迷藏,玩警察与强盗,玩牛仔和印第安人,折磨昆虫……”追逐着风筝望着空中的飞鸟飞过而留下的痕迹真希望这一切可以定格在那一瞬间。
悲剧是什么?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阿米尔和仆人的儿子哈桑参加了阿富汗传统的斗风筝比赛。
要赢得最终的胜利,还必须追到被他最后割断的风筝。
哈桑是当地最出色的追风筝高手,他替阿米尔去追,承诺阿米尔一定追到。
然而,风筝追到了。
哈桑却被几个少年抓住耻笑与伤害哈桑。
阿米尔目睹一了,格软弱的他却选择了袖手旁观,并再次错误地选择了逼哈桑离开家门。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苏联入侵阿富汗,阿米尔和他父亲亡命出逃,,阿米尔远迁美国,但他对哈桑的负罪感未减,后来他知晓了有关家庭的巨大秘密,原来哈桑是他同父异母的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