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的价值属性
生命教育的三重意蕴
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应当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
”也就是说,教育本质上是有生命的,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人的生命发展,提高人的生命质量。
因此,不难理解,生命教育就是呵护生命、关爱生命、提高生命质量、实现生命价值的教育,是为了求得幸福人生的教育。
那么,生命的本质又是什么呢?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理解生命之要义了吗?人的生命既宝贵又高贵。
宝贵是因为人只有一生一世;高贵是因为他有崇高的价值。
人的生命本是无垠寰宇的最高存在,是万物的尺度。
所以,我们可以用生命的“三重性”来解释。
所谓的生命的“三重性”,就是把生命看成“生理生命”、“内涵生命”、“超越生命”有机统一,而不是只强调某一方面。
生理生命是指人作为生物体的存活状态,内涵生命指人生丰富程度,即单位时间内经历事情的多少,单位时间内经历的事情越多,其生命丰富程度越大;超越生命是人对作为人生基础的生理生命及其限囿的超越,即人寻找永恒与不朽等等真实目的的冲动与努力。
生命的“三重属性”对生命内涵和本质的认识很有启示,也能够丰富我们对生命教育的了解。
生理生命类同于生命的长度,它是一切价值与意义生成的基础,如果生命缩短为一点,想必就会失去了一切可能。
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说生理生命是“1”,知识、财富、金钱、名誉、地位等只是“o”。
但生理生命只是一条线,即便再长,如果没有宽度,上面是不能安放任何东西的,只有将生命延展开来,生命才被赋予了意义。
内涵生命类同于生命的宽度,它是对生理生命的第一次超越,使得生命变得又有意义起来。
如何丰富人生?如何不辜负青春?那么就是要“博学”、“多闻”,就是要“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交一万个朋友”。
从一定程度上看,内涵生命就是一种“经历”,但“经历”的核心是用心去“观照”。
所以,内涵生命的关键不仅在于“看”,更在于“见”;不仅在于“知”,更在于“识”;不仅在于“到过”,更在于“领略”。
一个人可能“思入千载,神游八极”;又如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人风云变态中”。
《生命教育》读后感
《生命教育》读后感
《生命教育》是一本关于生命教育的著作,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本书让我认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生命教育不仅仅是关于知识的传授,更是关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态度和价值观。
它帮助我们认识生命的珍贵和脆弱,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书中还强调了自我关爱和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我们应该学会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只有当我们关爱自己时,才能更好地关爱他人和社会。
《生命教育》让我明白了生命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差异,接纳不同的观点和文化。
这种包容性的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全球视野。
《生命教育》让我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尊重。
它提醒我们要珍惜生命、关爱自己和他人,并在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和价值观。
这本书不仅对教育工作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对每个人的成长和生活有着积极的影响。
生命教育的价值属性
生命教育的价值属性
生命教育是培养人的生命观、价值观和生命能力的教育,是提高个人整体素质和人类
文明发展水平的必要途径。
生命教育的价值属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尊重生命的价值
生命是宝贵的,无论是人类还是其他生物的生命都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
生命教育通
过教育方式、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来传递尊重生命的价值观,使学生对生命的重要性、脆
弱性以及生命的意义有更深刻的认识。
二、培养社会责任感
生命教育是培养学生应对社会问题的能力和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通过生命教育教育学
生应该如何爱护生命、保护自然、遵循生命规律,并学习如何通过自身行动来改善自身和
他人的生活环境。
这样,学生可以形成自觉地履行社会责任的良好习惯和行为,成为具有
良好道德素质的公民。
三、促进人类文明发展
生命教育不仅可以让个人成为一个更有爱心、有责任心的人,还可以促进整个人类文
明的发展。
通过对生命教育的不断深入和完善,人类社会可以更好地认识生命、尊重生命、保护生命,进而创造更加人类文明的社会环境。
四、提高幸福感
生命教育教导学生学会欣赏生命、感悟生命、享受生命,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认识
世界,探索生命,培养自我认识和提高自我价值。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收获到内心的
满足和幸福感,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向上发展。
综上所述,生命教育的价值属性是多方面的,其价值的体现不只是个体学生的成长和
发展,还涉及到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因此,强化生命教育意识、加强生命教育工作的
力度,在弘扬生命的尊严、推动社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生命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探究
生命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探究【摘要】人文性是语文教育的本质属性,中学语文教学承担着塑造学生人格的重大责任。
语文教师要从教材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教学中渗透人的生命教育,适时地引导学生善待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关键词】生命教育;语文教学;探究【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一、生命教育的内涵及价值所在生命教育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学者华特士在1968年首次提出生命教育的思想,重点关注社会问题,诸如反毒品、自杀、暴力及预防艾滋病等。
20世纪90年代生命教育的理念与实践开始在中国推进。
生命教育是“教人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价值的活动,或者说在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生命意识熏陶、生存能力培养和生命价值升华,最终使其生命价值充分展现的活动过程。
”[1]人们常常喜欢把孕育着无限生命力和希望的青少年比喻成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这也就意味着在人们心中青少年代表的是健康、快乐、积极向上的力量。
但是当我们在审视自身和周围社会的过程中,就会看到一个现象或事实:媒体报道的青少年自杀案例越来越多,青少年自杀这个问题变得十分严重。
青少年死亡率近40年来逐步攀升,自杀已经成为中国青少年的头号死因。
在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漠视生命的残酷事实面前,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有责任对此高度重视,对学生实施生命教育势在必行。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必要性《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既要注重语文的工具性,同时也要关注其人文性的特点。
语文不仅是一种重要的交际工作,更是每个人接触世界、开始生活的引领学科。
因此,语文教学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通过中学语文的教学,让中学生正确地看待生命,关注生命状态,充分调动学生挖掘语文课程资源中生命教育的资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更好地体验和感悟生命的意义,进而珍惜生命、敬畏生命。
生命教育名词解释
生命教育名词解释生命教育是一种以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为基本理念,着眼于人的终极关怀和完整人格的塑造,培养人们对自身生命价值和尊严的意识,树立健康生活态度的教育。
从这个意义上讲,生命教育不仅仅指向学校的学生,而且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教育。
具体来说,生命教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让生命教育走进学校的课程体系,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二是引导人们把生命的自觉意识转化为行动,自觉地呵护、营造并创造有利于人的生命成长的环境和条件,使人的生命更好地发展。
也就是说,生命教育是每个人应当接受的终身教育。
中央教科所对生命教育曾经有过很好的解释:生命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一种先进的生活观。
它通过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实现对自我的关怀和完善,从而使个体生命在与社会、与他人的互动中走向圆满。
因此,生命教育就是将生命的自觉意识转化为行动,将人的生命潜能充分开发出来,最大限度地拓展人的生命价值。
可见,生命教育的目标是教人爱惜生命、实现生命价值。
人的生命属性是生命教育的核心价值追求。
生命教育不仅关注学生的生命安全,同时也关注学生的生命尊严,关注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生存状态,关注学生在与社会、与他人互动中的生命状态。
“把生命还给孩子”,让学生拥有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促进学生的健康、快乐、全面发展,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只有将生命教育深入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才能真正做到尊重每一个生命,提升每一个生命,发展每一个生命。
由于学生生活的复杂性、多样性,学校生活又是学生进行各种生活的舞台,而且与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连,因此学校是培养生命教育的关键阵地。
但是,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无论哪个层面的生命教育都不能偏废,而必须围绕学生生命成长的核心要素,按照“重视知识传授、忽略精神关怀”的思维惯性和“关注外在形式、忽视内在品质”的路径依赖,进行有效落实。
这样,才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真正培育生命的主体意识。
对待未成年人更要倾注关怀,将生命教育深入融入思想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公共安全教育,培育青少年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
生命教育的价值属性
生命教育的价值属性生命教育是指通过教育手段来培养人们对生命的尊重、关爱和珍视,以及培养其生命的素养和品德。
生命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们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从而使人们能够更加珍惜生命、体验生命的美好,并且在面对生命的挑战时能够更加坚强和勇敢。
生命教育的价值属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尊重与珍视生命生命教育的首要价值在于教导人们尊重和珍视生命。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珍贵的,无论是人类还是其他生物,都应当受到尊重和看重。
在生命教育中,人们需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来理解和体会生命的可贵之处,同时也需要学会尊重和保护生命。
只有在尊重生命的基础上,人们才能够更好地发展自己,同时也能够与他人和谐相处。
二、培养责任感与正直品格生命教育还应当培养人们的责任感和正直品格。
生命不仅仅是自己的,更是社会的、家庭的和地球的,因此每个人都有责任去维护和保护生命的权利和尊严。
通过生命教育,人们应当学会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同时也要学会尊重和保护他人的生命,这需要培养正确的责任感和正直品格。
只有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品德观念的基础上,人们才能够做出积极的生命选择,同时也能够为社会和世界做出更多的贡献。
三、提升生存与发展能力生命教育还应当帮助人们提升生存与发展能力。
生活中充满了挑战和机遇,每个人都需要具备一定的生存与发展能力,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和应对生活的变化。
生命教育可以通过教授生命知识、生命技能和生命经验来帮助人们提升生存与发展能力,使他们在面对生活的挑战时更具有韧性和勇气,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把握生活的机遇,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四、促进心灵与情感的平衡生命教育还应当促进人们心灵与情感的平衡。
人们的生命既包括了物质的层面,也包括了心灵的层面,因此生命教育也应当注重人们内心世界的培养和教育。
通过生命教育,人们应当学会如何去面对和调适自己的情感,如何去处理自己的心灵创伤,如何去寻找和感受内心的美好。
只有在心灵与情感的平衡中,人们才能够真正体验到生命的美好,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与他人和谐相处。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生命教育价值取向
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育 科 学
Fe 2 1 b, 0 0 Vo. 6 NO 1 12 .
第2 6卷
第 1期
Ed a i in e uc ton Sce c
语 文综 合 性 学 习 的生 命 教 育 价 值 取 向 *
吴 惠 青
( 江 师 范 大 学 教 育 科 学 研 究 院 , 江 金 华 3 1 0 ) 浙 浙 2 0 4
本学 习与 实践 活 动 紧 密 结 合 的活 动 性 的学 习方 式 。
( 图分 类号] G6 2 3 中 2 .
一
、
语 文 综 合 性 学 习 的 含 义 及 特 点
它更 注 重 于学 习方 式 的 自主 、 实践 、 综合 ; 注重 于 又 过程 、 段 和生成 。它 的内容 选择 范 围宽 泛灵 活 , 阶 包 《 文课程 标准 》 语 明确 指 出 :语 文 综合 性 学 习有 “ 活动 课程 ) 间接经 验 ( 与 学科课 程 ) 。 利 于学生 在 感 兴 趣 的 自主 活 动 中 全 面 提 高 语 文 素 括 直接 经验 ( 2 语 文 综 合 性 学 习 的特 点 . 养 , 培养 学 生 主动 探 究 、 是 团结 合作 、 于 创新 精 神 勇 语 文综合 性 学 习与 传 统语 文 学 习 不 同 , 不 再 它 的重 要途 径 , 该 积 极 提 倡 。 《 标 》 应 ”课 中关 于语 文 综 而 合性 学 习的理解 , 是指 旨在 全 面提 高 学生语 文素 养 , 刻 意追 求语 文 知 识 的 系 统 和完 整 , 注重 学 生 在 自
1 含 义 .
培养 学生 主动探 究 、 团结合 作 、 于创 新精 神 的一 种 主活动 中全 面提 高语文 素养 。当前 国内学 者关 于 语 勇 学 习方式 。有 学者 认 为 , 文综 合 性 学 习是 指 综 合 文 综 合 性 学 习 的 基 本 特 点 的 认 识 主 要 有 以 下 几 种 语 运用语 文知识 去分 析 问题 , 决 问题 , 解 以促 进学 生 语 有学 者认 为 语 文 , 合 性 学 习 的特 点 包 括 “ 综 四 文素养 的整体 提 高 , 以及 学 生 知 识 能 力 与 情 感 态 度 重” 语 文 综合 性 学 习 重 整合 , : 重过 程 , 重体 验 , 全 重 价 值 观 的 协 调 发 展 的 一 种 语 文 学 习 活 动 。是 一 种 自 员参 与 。具 有实 践性 、 合 性 、 综 过程 性 、 体性  ̄ I 主 E 任 l 主、 合作 和探究 的学 习方 式 , 一 种 多元 整 合 。王海 是 根 良在 《 文综 合 性 学 习 的理 性 认 识 》 语 中提 出 , 文 语 兰 在《 对语 文综 合性 学 习的几 点认 识 》 中提 出语 文综 综 合性 学 习特 点 包 括 认 识 世 界 的 整体 性 与交 融 性 、 合 性学 习是指 在 实 施 语 文 课 程 过 程 中 , 过 学 生 活 通 学 习 目标 的隶 属 性 与 整 合 性 、 习 内容 的综 合 性 与 学 动 的设 计 和 开展 , 导学 生 运 用 已经形 成 的听 、 、 引 说 开放性 、 习过程 的参 与性 与 自主 性 、 习成 果 的创 学 学 读、 写等 能力 和各科知 识 , 用 自主 、 作 、 究 等学 采 合 探 造 性 与 多 样 性 、 习 评 价 的 多 元 性 与 社 会 性 。 沈 大 学 习方 式尝试 解 决 生 活 中 的一 些 问题 , 学生 在 尝 试 使 安 在《 文综 合 性 学 习 研究 》 文 中提 出 , 合 性 学 语 一 综 解 决 问 题 的 过 程 中 历 练 能 力 、 得 经 验 , 步 形 成 主 获 逐 习的特 点包括 有 : 特 征 ( 动 性 、 三 活 自主性 、 究 性 ) 探 动探究 、 新 学 习的能力 。 创 和 四 环 节 ( 划 、 施 、 流 、 价 ) 甘 海 明 在 《 文 策 实 交 评 。 语 我 们认 为 , 谓 语 文 综 合 性 学 习 就是 一 种 既 能 所 综合性 学 习教 学 策 略 浅探 》 中提 出综 合 性 学 习 特 点 体 现学生 身心 特点 , 又能体 现 语 文知 识综 合 运用 , 听 主要有 : 合 性 、 综 实践 性 、 开放 性 、 自由性 、 作 性 与 合 说 读写能力 整体 发展 , 语文 课 程 和其 它课 程 沟通 , 书 阶段性 。综 合 性 学 习 具 有 独立 性 、 整 性 、 际性 、 统 学
生命教育的含义和内容
生命教育的含义和内容生命的自然属性也即自然生命,决定着人的生命长度,即寿命的长短;生命的社会属性也即社会生命,决定着人的生命宽度,它是以文化为内核和根基,从零开始不断拓展的;生命的精神属性也即精神生命,决定着人的生命高度,它并非纯粹指人在成功的顺境中所能达到的高度,人在失败的逆境中所处的低谷,因为生命的深刻体验和灵性的深层次激发,也构成了富有意义的生命高度的一部分。
生命长度、生命宽度和生命高度统一在一起,共同凝成了人的生命亮度,也即个体生命“我之为我”的生命亮点。
那么什么是生命教育呢?生命教育,即是直面生命和人的生死问题的教育,其目标在于使人们学会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以及生命与天人物我之间的关系,学会积极的生存、健康的生活与独立的发展,并通过彼此间对生命的呵护、记录、感恩和分享,由此获得身心灵的和谐,事业成功,生活幸福,从而实现自我生命的最大价值。
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同时还是教育的最高追求。
因此,生命教育应该成为指向人的终极关怀的重要教育理念,是在充分考察人的生命本质基础上提出来的,符合人性要求,它是一种全面关照生命多层次的人本教育。
“生命教育不仅只是教会青少年珍爱生命,更要启发青少年完整理解生命的意义,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生命教育不仅只是告诉青少年关注自身生命,更要帮助青少年关注、尊重、热爱他人的生命;生命教育不仅只是惠泽人类的教育,还应该让青少年明白让生命的其它物种和谐地同在一片蓝天下;生命教育不仅只是关心今日生命之享用,还应该关怀明日生命之发展。
他又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新特点,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是青少年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建功立业的重要条件,而健康的心理形成需要精心、周到的培养和教育,必须把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作为更加重要的任务。
那么为什么要进行生命教育呢?随着部分青少年物质追求的迷失、社会道德的衰落、身心发展的龃龉、有限岁月的虚度,加之自杀行为得不偿失频繁发生,我国推行生命教育变得刻不容缓:1、开展生命教育是整体提升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
生命教育的价值属性
生命教育的价值属性生命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提高他们的生命素养和生存能力。
生命教育的价值属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尊重生命价值生命教育使学生从小就开始意识到生命的可贵,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
通过生命教育,学生能够学会尊重他人的生命,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关爱、协助等。
在尊重他人生命的过程中,也能够更好地尊重自己的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
2. 培养责任意识生命教育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让他们明白每个人都有对自己的生命负责的义务。
学生通过生命教育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产生影响,懂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同时也能够理解保护环境和爱护动物的重要性,培养爱护生命的责任感。
3. 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生命教育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让他们明白保护环境对生命的重要性。
通过生命教育,学生能够体会到环境恶化对生物的危害,并意识到自己应该为环境保护出一份力,保护地球上的生命。
4. 增强生存能力生命教育还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包括自我保护能力、适应能力等。
生命教育能够教会学生如何应对突发事件,学会用正确的方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学生也能够通过生命教育学习基本的医学知识和急救技能,提高自己的生存技能和应对能力。
5. 培养合作精神生命教育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他们懂得团结合作、相互扶持的重要性。
生命教育能够教导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使每个人都能够感受到生存、发展和幸福的温暖。
6. 营造积极的生活态度生命教育还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对生活充满信心和热情。
通过生命教育,学生能够了解到生命中的苦难和挑战,认识到生活中的困难并不是绝对的,应该勇敢面对,充满希望。
生命教育的价值属性体现在尊重生命价值、培养责任意识、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生存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和营造积极的生活态度几个方面。
这些价值属性旨在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有更好的道德素养和精神状态,为未来的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生命教育的维度
生命教育的维度作者:周杨林周扬清来源:《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2年第11期生命教育是以寻求人的生命本体为基础,以尊重人的生命尊严和价值为前提,以人的生命整体性、和谐性发展为目的,为了个体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中最能体现生命关怀的事业。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20字工作方针。
其中,育人为本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
“生命是教育之本,是教育存在的根本性依据,离开了生命,再发达、再繁荣、再重要的教育,都因为失去了根本,而丧失教育的本真。
”[1]生命教育以其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教育的维度:引领生命健康成长,丰富生命绚丽色彩,提升生命美好境界。
一、生命教育的长度:引领生命成长教育之“育”应该从认识生命、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开始,启发青少年对生命存在意义和价值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符合自然规律才能延伸个体生命的长度,生命才能健康成长。
1.认识生命、敬畏生命生命的诞生。
我们生活的地球至今已存在45亿多年了,生命的出现大约是在35亿年以前。
人类的历史只有几百万年。
如果将地球的历史用一天24小时来衡量的话,你将会发现:0:00-6:00,地球上没有生物;6:00—16:00,出现初级生物;23:30,恐龙出现,延续了10分钟;人类在23:50分左右才出现 [2] 。
每一个生命的诞生都凝聚着孕育者的艰辛,也延续着生命的传承和新的希望。
遵循生命的血脉相承、代代相传的生存规律,大自然因此丰富绵延,生命因此生生不息,世界因此绚丽多彩。
生命的神奇与脆弱。
当我们用心去关注生命,会为生命的神奇而感到无比的震撼。
在生物界每天诞生的生命中,成为一个人是多么不容易,其概率是三百万亿分之一,这比中亿万大奖的概率还要低得多。
人类的生命是多么神圣与伟大。
生命同样也是极为艰辛与脆弱的,从两个小小的细胞结合成长为健康的人类,这中间的任何一次疏忽或灾难,生命都有可能受到威胁甚至终止。
生命教育的含义和内容
生命教育的含义和内容生命教育是一种以培养个体关注、尊重和珍惜生命为核心的教育形式。
它致力于给予学生全面的启蒙、教育和引导,让他们意识到生命的尊贵、美丽和脆弱,培养他们对自己、他人和自然世界的责任感,以及珍惜、保护和维护生命的能力。
生命教育不仅关乎个体的身心健康和幸福,更关乎社会的和谐、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生命教育的内容是多元的,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1. 生命的尊严和平等:生命教育强调每个人都应被平等尊重和对待。
它让学生了解并认同人类的共同属性和尊严,促使他们摒弃歧视、偏见和不公平对待他人的观念。
2. 自我认知和情感教育:生命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需求和潜力,并培养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自尊和自信心。
通过自我认知和情感教育,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
3. 生命的多样性和自然环境保护:生命教育让学生认识到生命在地球上的多样性和宝贵性。
它鼓励学生关注、保护自然环境,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以保护和改善我们的生态环境。
4. 社会责任和公民意识:生命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使他们明白自己对社会的影响和责任,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心他人,关注社会问题,并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力量。
5. 生命伦理和道德教育:生命教育教会学生遵循道德准则,对待生命和生命价值持有正确的态度。
它帮助学生明辨是非、善恶,培养正直、宽容和友善的品质,并引导他们在人际关系和决策中树立正确的伦理观念。
6. 性教育和健康教育:生命教育提供全面的性教育和健康教育,教导学生关于身体、心理和社交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它帮助学生理解自己的性别身份和性取向,培养健康的性态度和行为,并提供预防疾病和保持身体健康的方法和策略。
通过生命教育,学生能够获得全面的人生启蒙和成长,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行为方式。
因此,教育机构、学校和家庭都应该重视生命教育,将其渗透到教育的各个层面和环节中。
只有通过生命教育的引导和教育,我们才能让年轻一代具备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和伦理观,为个人、社会和世界的健康与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
一、导入
提问:你现在有自己生命的难题吗?是什么?
播放5-90岁的被采访者的人生难题。
二、什么是生命:通过体验活动体验“生命”
体验活动:停止呼吸30秒
尝试屏住呼吸,默数30秒。
有任何不适立即停止。
分享体验感受。
三、分享和感悟
当无法进行呼吸时,你是什么感觉?你想到了谁?
如果让你的呼吸就此停止你愿意吗?为什么?
再引出生命的概念
生命的形态:
生物性生命:人首先是作为自然生理性的肉体生命而存在的:和自然界的广大生物一样必须具有的基本属性。
精神性生命: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有高于动物的意识活动,有超越生物性生命的精神世界。
价值性生命:每个人在一生中都要思考诸如“为何活着”的问题,这就是人对于生命意义发自内心的追问,是人对价值生命的一种诉求。
什么是生命?
生物学:泛指有机物和水构成的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一类具有稳定的物质和能量代谢现象、能回应刺激、能进行自我复制(繁殖)的半开放物质系统。
心理学:内涵比生物学意义的要丰富得多,人生命的全过程就是由一次次的生命活动所组成。
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精神维度
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精神维度摘要大学生生命教育旨在探求生命之真谛,使他们认识到生命的价值,热爱自我生命、尊重他人生命。
寻求和探索生命的价值,培养生命情感。
本文从生命教育的内涵、目前大学生对生命领悟的误区以及探索生命教育的可行模式等维度,实现生命价值的自然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关键词生命教育人生价值生命情感生死观生命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大学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且越来越受到重视。
对自我生命的热爱,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始终是生命教育的核心。
然而,这仅仅是生命教育的低层次阶段,培养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体会生命的情感,掌握生命的真谛,才是生命教育高层次目标之所在。
一、生命教育的提出及内涵“生命教育”最早是由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所提出,他1968年在美国加州创办“阿南达村”时,率先提出了生命教育这一理念。
并且设立了“生命教育”的课程,使学生关注自我的成长以及生命的价值。
自此,世界各国都逐步开始关注这一主题,并且在德育教育、价值教育中不断实践。
1979年,澳大利亚成立了“生命教育中心”,标志着“生命教育”从其他学科中独立出来,其研究逐步成熟化。
生命教育引入我国是在20世纪末期,台湾学者开始关注生命教育,旨在研究生命的过程和生命的价值。
近年来,大陆学者也从各个角度,对生命的价值、意义,以及对待生命态度等方面展开了探索。
生命教育是关于人生活、生命与人生问题的教育,帮助人们认识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并且主动思索生命的意义,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及其定位,培养自我生命情感,提升生命的质量。
“生命教育即是关于生存、生活、生命以及生死的教育,其目标在于使得人们学会如何积极地应对人生过程及生死的挑战,学会尊重生命并理解生命的意义,进而培育人们对待自己、他人乃至一切生命体的责任感,从让人们从小就知晓生命的可贵,懂得如何去创造人生的价值,从而获得身心的健康,事业的成功,生活幸福”。
国内目前对生命教育基本上达成了一个共识,尊重自己和他人生命是生命教育的核心。
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生命教育的实践价值分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生命教育的实践价值分析【摘要】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建立在生命存在的基础上。
纵观目前我国初中生对生命的认知和珍爱程度,其结果不容乐观。
学校作为实施教育的主阵地,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中学思想品德课中生命教育的实践缺失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效措施是把生命教育和中学思想品德课进行融合。
【关键词】生命教育;思想品德课;实践价值;融合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建立在生命存在的基础上。
纵观目前我国初中生对生命的认知和珍爱程度,其结果不容乐观。
学校作为实施教育的主阵地,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初中开设的各门课程中,思想品德作为一门集道德、心理健康、国情、法律于一体的课程,更是对初中生进行生命教育的主渠道。
生命教育与中学思想品德课的融合,也完全符合思想品德课的课程理念。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课程理念中强调:“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是课程的核心。
”在其所设置的三维课程目标中也提出:“感受生命的可贵,养成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
”因此,生命教育在中学思想品德课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实践价值。
1. 生命教育的提出生命教育是一套完善的系统,它和生命本身的发展有相同的目标;不仅注重物质层面生命的存在,更注重精神层面生命价值的升华。
使每一个生命个体成长为悦纳自己,善待他人的人,成为一个快乐、从容、和谐的人。
这就给学校教育提出了任务,学校教育不能只向学生传输知识,更应该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而综合能力当然包括生存能力和适应环境能力。
生存能力体现人生命的自然属性,适应环境能力则体现人生命的社会属性。
生命教育引入我国大陆教育体系较晚,从1993年到2005年对生命教育的关注更多是作为基础理论进行探索研究,从2005年部分省份开始在基础教育体系中对生命教育进行实践操作。
分析生命教育在大陆教育体系中的发展轨迹,不难看出:生命教育大多仍停留在理论分析层面,具体进行实践操作的较少。
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是当今国际教育的一面旗帜。
生命不保,何谈育人。
这是当年李岚清副总理的指示。
生命教育的旨宗: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
生命教育的目标: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成全生命,敬畏生命。
生命教育的重点:培植学生的生命情怀。
生命情怀是个体对自我生命的确认、接纳和喜爱,是对生命意义的肯定,欣赏,以及对他人生命乃至整个生命世界的同情、关怀和珍爱。
对生命的遗忘是教育的悲哀,对生命的漠视是教育的不幸。
真正有人道的教育不仅对学生的考试负责,也应对学生的生命质量负责,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生命质量是一个包含有终极关怀的概念,包含有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的概念,是人作为精神存在的内在关照,与文化设计与文明的内在品质相关。
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价值追求层意义:第一层次意义在于对人的尊重。
对人的尊重必须落实在对每个个体生命的尊重,对个体生命的独特性,唯一性的尊重。
一切以牺牲个体生命为代价的大业都是不圆满的,也是值得怀疑的。
学校要体现尊重每个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欺视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就意味着尊重学生学习、发展的需要。
第二层次是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存在形态,是为了生命主体的自由和幸福有所进行的生命化教育。
应是充满活力、引人走向美好和完善的教育。
课堂教学要关注生命的气息,让生命活力涌流,让生命智慧绽放,应成为课堂教学的自觉追求。
生命教育强调用生命温暖生命,用生命呵护生命,用生命撞击生命,用生命滋润生命,用生命灿烂生命。
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到生命积极的存在状态——投入、倾注、热力四射、兴味盎然。
因此贴近生命的需要,引领成长方向,探险求生命意义,成全生命价值,是全部生命教育的自觉追求。
第三个层次生命教育是一个有着多重主题的教育领域。
包括安全教育:远离伤害教育;熟悉安全防护标志、火灾地震演习,意处伤害的救护和自我救护。
了解个体生命成长历程,如青春期教育;艾滋病和毒品预防教育;珍爱生命和预防自残教育(正确处理压力和情感问题);健康人格教育,如心理健康成长教育,自尊、自信、自律(遵纪守法)教育;感恩教育和生命情怀的养育;临终关怀和死亡教育;人权教育,如公民人身权利和文化社会权利;保护生物为目的的生态环境教育;国防与世界和平教育;敬畏生命和信仰教育。
生命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四个维度
2012-03百花园地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可以把人的生命分为四种属性:自然生命、精神生命、价值生命、智慧生命。
与之相对应,生命教育应以学会生存、交往、做人、创造为基点,实现人的能力、交往、品质、创造四个维度的和谐发展。
打造一个有生命力的高中政治课堂可以基于这四个方面开展教学。
一、注重自然生命,学会生存,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这是人赖以生存的基础,是适应环境的保证。
根据自然生命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生存意识和生存能力的培养,包括身体与营养、健康与锻炼、安全与防范、自然与环境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其抗挫折能力、环境适应能力。
教育来源并服务于社会,课堂教学必须联系社会生活,才会具有生命的活力和生活的价值。
在教学活动中可以采用情境体验、角色演绎和社会实践等形式,让学生体会到政治课与社会的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政治课的乐趣,激发探究学习的兴趣。
生命教育,不仅是在书本、课堂中谈论和感悟社会,还须在实践中零距离地观察、体验与思考社会。
我们必须树立大教育观,把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堂内与课堂外的生活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注重精神生命,学会交往,培养学生情感交往的能力注重精神生命就是要加强心理与健全人格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人际交往沟通和自主交往能力。
一位哲人说过:“没有交际能力的人,就像陆地上的船,永远到不了人生的大海。
”没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不但无法取得成功,而且也不会得到生活的幸福和身心的健康。
对于学生,面对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以及社会对人才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的现状,他们的综合素质已成为众多用人单位关注的焦点。
即使是在学校,人际交往能力也一样重要,它是形成和塑造自身健康个性品质的基础。
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可以采用合作探究模式。
合作探究通过营造一个平等、民主、温馨、融洽的气氛,创设一个生动、活泼、有趣的交际环境,让学生产生强烈的交流欲望是培养学生交往能力的重要手段。
因此,我们的教学活动应努力创设合作探究学习的情境,切实为培养学生社会合作意识与人际交往能力搭建舞台,使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个体与群体交往中学会沟通、互助、分享、做人、生存。
学校生命教育是立德树人的关键环节
学校生命教育是立德树人的关键环节作者:张俊来源:《成才》 2021年第6期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张俊2020 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不惜一切代价抗击疫情,全力抢救每一个生命,不仅深刻诠释了伟大的抗疫精神,也给全国的中小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鲜活的生命教育课。
后疫情时代,生命教育以独具魅力的教育理念日益彰显其重要教育价值。
所谓生命教育是指以认知生命理论、尊重生命尊严、激发生命活力、升华生命价值为核心理念所开展的系统性教学活动。
按不同的教育路径区分,生命教育可划分为学校生命教育、家庭生命教育和社会生命教育。
对年龄正处于儿童和青少年阶段的中小学生而言,学校是他们接受科学系统生命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学校生命教育旨在通过整合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中的生命教学资源,构建多层次同步展开、多学科高度融合的生命课程体系,引导学生在自然生命教育纬度上系统学习生命知识,在精神生命教育纬度上正确树立生活理念,在社会生命教育纬度上逐步培养责任担当,其宗旨是教育学生既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既提高生命质量,又激扬生命价值。
学校生命教育不仅是立德树人的关键环节,而且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路径。
以学科融合为基础,感知自然生命之力。
学校生命教育可尝试通过设置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和相关学科渗透这两种教育路径同步展开,深入挖掘整合各学科涉及的生命教学资源,指导学生系统学习人类和各种自然生命知识,培养他们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基本意识,理解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以科学的态度正确解读从孕育到消亡的全周期生命历程。
在科学系统讲授生命知识的同时,中小学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重点开发感悟自然生命活力的实践课程。
以价值塑造为重点,描绘精神生命之彩。
学校生命教育的重点是在精神生命维度上教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价值,参照正确价值标准进行自我价值调校,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学校生命教育课程设计要引导学生客观认识人与其他生物的重要区别在于人类超越生命自然属性的精神属性,紧扣人生价值探讨、人生态度养成、人生意志磨砺等关键环节,正确认识自我生命价值,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激发生命潜能,凸显人文关怀,以拼搏奋斗书写自己生命的精彩。
道德与法治中生命教育的内容及教学路径探析
道德与法治中生命教育的内容及教学路径探析作者:丁萌来源:《科学大众·教师版》2020年第07期摘要:教科书作为知识的主要载体,对教学活动的开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发掘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中的生命教育内容,探讨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中进行生命教育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教科书; 生命教育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7-024-002随着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以及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中学生的生命意识淡薄,自杀事件、人身伤害事件、伤人事件屡屡发生。
道德与法治课与生命教育密切相关,德育课堂是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场所。
一、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中实施生命教育的依据1.符合生命教育的内涵生命教育思想最早是由美国的杰·唐纳·华特士于1968年明确提出。
华特士认为:“生命教育是一套系统,其目标与生命本身是相同的:在思想、身体和心智的各个层次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相对平衡、成熟、高效、幸福与和谐的人。
[1]”之后生命教育发展迅速,但是关于生命教育的内涵国内外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有学者认为生命教育的内涵主要是教人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价值的活动[2]。
每个学者对生命教育的阐释不同,但总体方向是一致的。
生命教育包含着唤醒个体生命的生命认知、提高其生命意识、探求生命发展价值、形成正确的生命观等方面的内容,学生可以学会生存技能以及更好地生活。
2.符合道德与法治课的学科特性道德与法治课程因其学科特性,本身就包含丰富的生命教育内容,因此应该作为生命教育的主阵地[3]。
中学道德与法治作为中学德育的重要阵地,也承担着中学生生命教育的责任。
学生通过道德与法治学科学习到社会责任感、良好的品行、积极的人生态度,使个体生命的知、情、意、行相统合。
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的重要阶段,这阶段的学生生理和心理方面都会遇到一些困惑和难题,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
朱永新拓宽生命长宽高读后感
朱永新拓宽生命长宽高读后感
摘要:
1.生命的三重属性: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
2.教育拓展生命的长宽高:自然生命之长、社会生命之宽、精神生命之高
3.如何在教育中实现生命的拓展
4.生命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正文:
在我们的生活中,生命这一概念既熟悉又神秘。
朱永新先生在文章《拓展生命的长宽高》中,深入探讨了生命的三重属性: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
他强调,教育的意义就在于拓展生命的长宽高,使得每一个生命都能得到全面且充分的发展。
自然生命之长强调的是生命的延续,也就是我们要关注身体健康,珍惜生命时光。
社会生命之宽则关乎我们与他人、社会的互动,通过不断丰富人生经验,拓宽视野,提升生命的质量。
而精神生命之高,则追求的是历久弥新的品质,不断追求心灵的成长,实现人生的价值。
在教育实践中,如何实现生命的拓展呢?首先,我们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延长自然生命。
其次,通过多元化的课程设置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丰富人生经验,拓宽社会生命。
最后,注重培养学生的精神品质,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追求精神生命的提升。
生命教育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教育,旨在帮助每个人认识生命、珍惜生
命、拓展生命。
生命教育的实施,可以让人们更加关注自身的成长,关注身心的健康,关注与他人、社会的和谐共处。
通过生命教育,人们可以更好地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实现生命的价值。
总之,教育拓展生命的长宽高是一种全面、完整的教育观。
我们应该关注生命的全面发展,帮助每个人充分发挥潜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生命教育的价值属性
生命教育的价值属性作者:张晓文宋丽惠来源:《中国德育》2019年第11期教育作为培养人、塑造人的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同时也是为人类生活、社会发展创造各种可能性的实践活动,既具传承性,更具创造性,它是现代社会创造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开发人的生命潜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培养完整人格的人。
人是有生命有意识的动物,且人作为世界中不可或缺的生命体,具有其自身的类特性。
生命的自然性、可知性、可塑性、实践性、创造性乃为人类生命体的独具特性。
人在不断探究自己、认识自己、改变自己,人类存在发展的历史就是其生命体成长发展的历史。
人是教育的逻辑起点,也是教育研究的对象和主体。
然而,现实中无论是教育领域或是其他行业,人正在走向异化,无视生命教育的价值追求,在社会现象或教育现象中充斥着工具主义、功利主义等异化思想,几乎没有对人自我与他人进行深入思考与细致剖析。
因此,作为培育生命体的教育活动,对生命教育起点与假设的重新思索实属必要。
一、自然性:生命教育的基础自然性乃生命之第一性,“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1]。
从生物学意义上说,人和动物、植物均是有生命的自然物存在。
但人作为具有独特生命内涵、价值及功能的自然物,绝非普通生命之物,这也成为人之为人、有别于动植物的自然存在。
人基于生命的自然性而存在,并依附着自然性而发展,因此,自然性乃生命的最基本特性。
人的这种不可摆脱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人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2]。
基于这种自然属性,人不但是自在的存在,而且是自为的存在,是一种可超越本身生命存在的“超生命”存在。
随着社会发展,人类为了将人的生命与其他生物体生命相区别,可能极度夸大或无限制,甚至忽视人生命的自然本质而突显且异化其社会、精神本质,似乎忘掉人依然是大自然的微小元素。
如今的教育中充斥着各种压迫式、被迫式的形式与内容,在工具理性的误导下学校教育忽视人生命的自然本性而开展揠苗助长类的教育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教育的价值属性
生命教育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它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强调尊重生命、珍视生命、热爱生命,以人为本、全面发展。
生命教育的价值属性可以从
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描述。
生命教育强调尊重生命的价值。
生命是宇宙间最宝贵的东西,每一个生命都是独一无
二的,无价的。
生命教育教导学生尊重他人的生命,尊重动物和自然界中的生命,明白生
命的尊严和可贵之处。
这样的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关心
环境保护和动物保护,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生命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心。
生命教育通过启发学生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这样的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增
强他们的抗挫折能力和适应能力。
生命教育也教育学生尊重他人的自尊和尊严,避免互相
伤害和欺凌行为的发生。
生命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同理心。
生命教育通过启发学生对生命的感悟和体验,使他们能够理解他人的感受、关注他人的需要、关心他人的困境。
这样的教育有助于培养
学生的同理心和人文关怀,使他们具备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他们会更加愿意帮助他人,传递温暖,解决问题,并为社会的进步和和谐做出贡献。
生命教育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生命教育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有限性和
脆弱性,明白人生的意义和目标所在。
这样的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使他们珍惜时间、追求幸福、追求真理、追求美好。
他们会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
积极乐观的态度,勇敢面对生活,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
生命教育教导学生珍视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
生命是依赖于自然环境的,没有良好的
生态环境,生命就无法延续。
生命教育通过培养学生对自然保护的意识,使他们珍视自然
环境,主动参与保护活动,促进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生命教育的价值属性包括尊重生命的价值、培养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心、培养人文关怀
和同理心、塑造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珍视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
通过这样的教育,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建立积极的人生态度,为自身和
社会的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