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比较文学的角度浅析林黛玉与茶花女的人物形象

合集下载

(完整版)从比较文学的角度浅析林黛玉与茶花女的人物形象

(完整版)从比较文学的角度浅析林黛玉与茶花女的人物形象

从比较文学的角度浅析林黛玉与茶花女的人物形象第一部分导论一个是阆苑仙姝,一个是风尘奇葩,一个是冰清玉洁的白色芙蓉,一个是明媚鲜妍的红色山茶。

18世纪,在亚欧大陆两端的古老国度——中华帝国与法兰西,两位文采卓然的文学大师,曹雪芹与小仲马,“分别运用中国艺术的‘表现’手法和西方艺术的‘再现’手法,为我们塑造了林黛玉多愁善感的传神之形和玛格丽特真切感人的悲剧女性形象”。

1中国古典小说的奇葩《红楼梦》,运用现实主义和诗意的手法,将封建社会的衰落这一宏阔画幅作为这场悲剧收尾的爱情故事的背景。

《红楼梦》博大精深的艺术成就,使之成为永久的谈论主题。

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是全书的主线,对读者而言,林黛玉更是成为了不朽的“潇湘妃子”。

小仲马先于1848年写下小说版的《茶花女》,后改编成为戏剧。

受小仲马的启发,威尔第创作了歌剧《茶花女》。

1935年,《茶花女》被搬上荧幕,名为《玛格丽特·戈蒂埃的故事》。

茶花女这一人物形象早已深入人心。

两个看似生平迥异的女子,却在文学艺术上有着异曲同工的美感。

本文试图从比较文学的视角出发,以作者曹雪芹和小仲马的生平及其所处社会环境、《红楼梦》和《茶花女》的小说本身以及林黛玉、茶花女的原型等角度为切入点,对林黛玉和茶花女的身世、生平、性格、爱情悲剧及根源、文学艺术之美进行多角度比较。

关键词:红楼梦,茶花女,林黛玉,曹雪芹,小仲马第二部分正文第一章曹雪芹与小仲马的生平简介及其所处社会背景比较1.1 曹雪芹与小仲马的生平介绍及比较1.2 曹雪芹与小仲马所处社会背景比较第二章《红楼梦》与《茶花女》简介2.1.《红楼梦》简介2.2.《茶花女》简介2.3. 林黛玉和茶花女的原型小考第三章林黛玉与茶花女的人物形象比较3.1. 林黛玉和茶花女的身世比较3.2. 林黛玉和茶花女的性格比较3.3. 林黛玉和茶花女的爱情悲剧比较3.4.林黛玉和茶花女的悲剧根源比较第四章林黛玉与茶花女的文学艺术美比较4.1. 林黛玉和茶花女的文学美比较4.2. 林黛玉和茶花女的艺术美比较第三部分:结论山茶已去,墓冢依然;绛珠亦走,金陵梦断。

《红楼梦》林黛玉的人物分析

《红楼梦》林黛玉的人物分析

《红楼梦》林黛玉的人物分析《红楼梦》林黛玉的人物分析分析。

比如一个人,做了某件令人费解的事情。

于是,我们就开始分析这个人做这件事的原因,有什么动机。

为什么去做。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红楼梦》林黛玉的人物分析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红楼梦》林黛玉的人物分析1林黛玉这个人物在读者心中的影响与贾宝玉几乎是等同的。

她是作者精心塑造的另一封建贵族阶级的叛逆者,每次读完《红楼梦》,她都能引起我的深深思考,她用她的敏感多疑,用她的反抗,她的痛苦和眼泪,甚至用她的爱情来反抗统治阶级的压迫。

但同时在她身上又存在不少弱点。

因为林黛玉的家世、出身,她在最根本点上所表现的是一个贵族阶级的小组。

在探春理家之后,黛玉评论说:“要这样才好。

咱们家里也太花费了。

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算著,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

”O六十二回)可见她对于自己是属于贵族阶级,对于与自己休戚相关的贾家贵族的命运也是异常关心的。

当湘云等人说一个扮小旦的伶人模样很象林黛玉时,她是很气恼的。

“黛玉冷笑道....我原是给你们取笑儿的,拿着我比戏子,给众人取笑!”(二十二回)这里不仅是由于她使“小性儿”,而更重要的是在于:她在自己和社会地位低贱的人们----例如伶人--- 之间划下了一道深深的鸿沟。

从而认为把自己与这类人相比,是对自己的一种侮辱。

这里,她的阶级优越感表现的很突出。

另一方面,她的性格中虽然存在着叛逆因素,但也并不是说她就一味地与封建阶级抗争。

在宝玉的叛逆思想与封建传统观念冲突,矛盾最激化的时候----宝玉挨打时,黛玉却在宝玉被打后劝她:“你从此可都改了罢!”(三十四)在这里,黛玉劝宝玉时所凭借的是怎样的一种想法呢?还有,她偶而说了两句《牡丹亭》和《西厢记》的曲文,被宝钗听到了,宝钗就对她作了长篇封建论教的说教。

黛玉对此不但没有反感,而且“心下暗服”(四十二回)从此变得眼宝钗非常亲密。

那么这里黛玉又是凭借怎样的一种思想来对等待宝钗的劝告呢?显然,在黛玉性格中,封建传统观念是与叛逆因素并存的。

红楼梦中的黛玉形象与女性主义

红楼梦中的黛玉形象与女性主义

红楼梦中的黛玉形象与女性主义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而其中的黛玉形象一直备受争议。

有人认为她是一个具有女性主义色彩的形象,而也有人认为她代表了传统妇女身份的束缚。

本文将探讨红楼梦中黛玉的形象,并进一步分析其与女性主义的关系。

黛玉是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她出生在贾府中的荣府,是贾府中的公主。

黛玉个性敏感、聪明且有创造力,但在家族中却受到了种种苦难的折磨。

红楼梦描写了黛玉和其他女性角色们为了自身权益而奋斗的情景,这些情景体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女性主义。

首先,黛玉的个人经历展示了女性身份的压抑。

尽管她天生聪颖,却被生在一个封建家庭,注定了她的命运。

她的生活被家族和社会的期待所束缚,丧失了自由选择的权力。

由此可见,黛玉的形象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传统社会对女性角色的限制。

其次,黛玉表现出了女性主义的一面。

虽然她受到了压迫,但她并不甘于命运的安排,而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她用诗词和绘画来发泄内心的痛苦,同时也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华来挑战传统的权威。

她不断地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并在她的世界中保持独立思考的态度。

此外,黛玉对婚姻制度的反叛也是女性主义的体现。

她并不愿意成为一个被动接受婚姻安排的女性,相反,她希望能够自主选择自己的人生伴侣。

红楼梦中黛玉与贾宝玉的关系成为了一个典型的例子,他们之间的情感困境揭示了传统婚姻制度对女性的束缚。

黛玉通过自我救赎和自主选择,试图改变传统婚姻制度对女性的定义。

综上所述,红楼梦中黛玉的形象确实与女性主义有着一定的联系。

她的故事是对传统社会对女性身份的质疑,也是对女性权益争取的一种表达。

然而,仅仅把黛玉等同于女性主义是不完整的,因为她也同时承载着其他角色的个人命运以及社会规范对女性的影响。

在红楼梦的世界里,黛玉形象是复杂多面的,她既是女性主义的一种象征,也是传统女性形象的具体化。

因此,我们应该综合考虑黛玉在红楼梦中的形象,从而更加全面地了解和评价她对女性主义的贡献。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情感表达与现代女性形象的对比研究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情感表达与现代女性形象的对比研究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情感表达与现代女性形象的对比研究概述本文将探讨《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情感表达与现代女性形象之间的对比。

通过分析林黛玉在小说中所展现的情感特点以及她与现代女性在情感表达方面的异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林黛玉这一角色对于中国文学和文化的重要意义。

林黛玉的情感表达在《红楼梦》中,林黛玉是一个充满着细腻、敏感和多变情绪的角色。

她对爱情、友谊和家庭等方面都有着强烈而复杂的情感,常常通过诗词歌赋、语言和行为来表达自己。

1.爱情表达:林黛玉对贾宝玉有着深厚而复杂的爱意,不仅体现在日常言行中,还通过自己创作的诗歌来表达。

2.友谊表达:林黛玉与另外两位主要角色秦可卿和史湘云之间有着深厚的友情,她们会互相依靠、关心和支持。

3.家庭情感:林黛玉对自己的家族有着强烈的归属感和家族荣誉意识。

现代女性形象的情感表达与林黛玉相比,现代女性在情感表达方面可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方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现代女性形象中情感表达方面的特点:1.直接坦率:现代女性可能更加直接和坦率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不像林黛玉那样含蓄委婉。

2.勇于追求:现代女性更加注重个人独立和自由,更容易积极主动地追求自己想要的爱情和幸福。

3.多元化表达途径:现代女性可以通过各种社交媒体平台、文字、图片等多种方式来表达情感,给予更多人了解和参与。

两者之间的异同对比虽然林黛玉与现代女性在情感表达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但也有共同点。

以下是两者之间在情感表达方面的异同对比:1.共通之处:无论是林黛玉还是现代女性,都有着丰富多变的情感,并通过情感表达来传递自己的内心世界。

2.差异之处:林黛玉更加注重情感的深度和内涵,而现代女性则可能更加关注个人自由和个性化表达。

对于中国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影响林黛玉作为《红楼梦》中一个复杂而独特的角色,对于中国文化与现代社会有着深远影响。

她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才女形象的瑰丽与复杂,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女性情感表达的思考和探索。

1.文化传承:林黛玉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经典作品中一个重要的角色,其情感表达形式、思想意义等方面影响了后来的文学作品和创作者。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形象与女性困境的探究与反思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形象与女性困境的探究与反思

03
女性困境在《红楼梦》中的体现
家庭困境
1
家庭地位低下
在封建家庭中,女性往往处于从属地位 ,受到家族和男性的支配。林黛玉虽然 出身名门,但在家族中仍然处于弱势地 位,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
2
家庭期望与束缚
封建家庭对女性有着严格的期望和束缚 ,要求她们恪守妇道、贞洁自守。林黛 玉在家族中受到重重限制,无法自由追 求自己的幸福。
婚姻与爱情的矛盾
封建社会的婚姻制度往往与爱情相悖,女性难以在婚姻中实现真正的爱 情。林黛玉与贾宝玉的爱情被封建礼教所不容,最终无法走到一起。
03
婚姻中的不幸与痛苦
女性在婚姻中往往面临不幸和痛苦,包括丈夫的冷漠、家庭暴力、生育
压力等。林黛玉在婚姻中遭受了贾宝玉的背叛和家族的冷漠,使得她的
生活陷入了绝望。
2 寻求社会支持与帮助
在面对困境时,当代女性可以积极寻求家人、朋友和社 会的支持与帮助,共同应对挑战。
3 关注心理健康与调适能力
当代女性应该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学会调适自己 的情绪和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同时,可以寻求 专业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获得更全面和深入的帮助 和支持。
4 推动性别平等与女性权益保障
对林黛玉形象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红楼梦》中的人物塑造和主题思想,还能引发对女性地位和命运的 深刻反思,为当代女性追求自由、平等和尊严提供历史借鉴和启示。
研究目的和方法
研究目的
通过对林黛玉形象的深入分析,探究其在小说中所体现的女性困境,并反思传统社会对女性的束缚和压迫,以 期引发对女性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她的性格中充满了悲观和 消极的情绪,常常感叹命 运的不公和人生的无常。
情感形象
深情厚意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人物分析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人物分析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人物分析红楼梦中林黛玉的人物分析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女主角,她是三生石旁边的一株仙草,通过神瑛侍者会给的甘露水得意存活,所以她就追随他下凡,用眼泪来偿还神瑛侍者的恩惠。

在《红楼梦》中她才思敏捷,多愁善感并且还生性孤傲。

虽然她和贾宝玉有相同的爱情观以及价值观,并且他们真心相爱,但是由于封建制度的种种因素,他们的这段唯美爱情被扼杀掉。

虽然他们的爱情遭到了封建制度的扼杀,但是林黛玉并不是像其他女子一样,任由别人来摆布自己的命运,她一直在向封建家族进行宣战,直至生命陨落的最后一刻,她也没有像封建制度低头,她是坚定追求自由恋爱的女性代表。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人物分析1一、黛玉的个性特征(一)黛玉的自卑感基于当时那个社会的影响,黛玉在贾府中一直有一种自卑感,这种自卑感并非是他人赋予的,是来自她内心深处的。

由于母亲病逝,父亲身患重病,无法照顾黛玉,于是父亲便将视为掌上明珠的女儿送到外祖母家,在贾府任何人都没嫌弃过她、看不起她,甚至外祖母——贾母对其疼爱有加,但是她依旧觉得很自卑,觉得自己是寄人篱下,时刻约束自己的言行,以防说错话被别人笑话。

所以她内心就一直无法摆脱那种自卑感。

(二)黛玉的叛逆性黛玉在家中一直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由于母亲较早的过世,父亲过分的疼爱,所以,黛玉受到的舒服极少,进而她的性格较为叛逆。

父亲不仅给她请先生,还让她受到别的女子所没有受到的教育。

通过她对于先进知识的学习,进而她内心深处就不愿受这个封建时代的束缚,所以,才华横溢的她在面对这个腐朽的封建社会时,就极其的叛逆,并勇敢的同其进行斗争。

当她的爱情受到封建势力的阻碍时,她就激烈的进行抗争,哪怕是付出生命她也在所不惜。

(三)黛玉的孤傲性格《红楼梦》中的黛玉给人最大的印象就是孤傲,并且始终贯穿于文章的各个环节。

无论是在外貌上还是在才情上,她都是很孤傲的、高高的凌驾于别人之上。

她的这种孤傲性格也为她的命运埋下伏笔。

二、黛玉的不同反响在我国古代的婚姻,均是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林黛玉_朱丽叶爱情悲剧的异同与文化处境分析

林黛玉_朱丽叶爱情悲剧的异同与文化处境分析

收稿日期:2010-04-17作者简介:蒋睿(1987),女,四川广安市人,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研究生。

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2010年7月第29卷第7期绵阳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M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Jul.2010Vol.29No.7林黛玉、朱丽叶爱情悲剧的异同与文化处境分析蒋睿(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重庆400715)摘要:林黛玉、朱丽叶分别是中国小说《红楼梦》和英国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大胆追求爱情的女性形象。

爱情作为人的感性存在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它必然要受到以理性为主要取向的文化的制约。

尽管东西文化存在着种种差异,但它们在对爱情这种人类行为产生制约的作用上是一致的。

因此,东西文化间的差异,使得朱、黛对爱情表达的意志取向不同,对理性文化反抗意识不同,她们对爱情的追求呈现出不同的方式,但由于她们作为一种文化的存在物,都以感性存在对抗文化意识,都追求生命精神的永恒取向,因而又表现出很多的相似点和必然性。

关键词:林黛玉;朱丽叶;爱情悲剧;异同比较;文化处境中图分类号:I2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612x (2010)07-0081-05人的存在,从最根本意义上讲是一种文化的存在,所以,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物。

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的存在必然要受到文化的制约,人类文化是循着理性这条线索而发展起来的,因此,所谓文化对人的制约实质上是人类的理性意识对感性存在的制约。

东西文化由于其生成的地理和社会环境不同而存在种种差异,但从文化的本原意义上讲,它们在理性层面上对人的感性存在的制约是一致的。

爱情是人的感性存在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它必然要受到以理性为主要取向的文化的制约。

尽管东西文化存在着种种差异,但它们在对爱情这种人类行为产生制约的作用上却是一致的,这种存在与文化的冲突,随着人类文化的发展而愈加突出。

因此,无论古今中外,爱情悲剧的产生都是不可避免的。

文学名篇解读红楼梦中的林黛玉

文学名篇解读红楼梦中的林黛玉

文学名篇解读红楼梦中的林黛玉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其中的人物形象及其情感描写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其中,林黛玉的形象备受关注,她独特的个性和情感生动地展现了一个女子的坚强与矛盾。

本文将对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进行解读,从她的形象塑造、情感表达以及精神世界等方面来探究这一卓越的文学人物。

1. 林黛玉形象的塑造林黛玉是贾母的外孙女,贾府中的大小姐。

她的出生身份和家庭背景为她赋予了特殊的地位。

在文中,她以灵动而聪慧的形象展现出来,她黑亮的眼眸、削瘦的身躯以及一头乌黑的发丝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与此同时,她也被描绘成一个内心敏感、多愁善感的姑娘。

这种复杂的形象塑造使得她充满了矛盾性,给读者留下了很多的想象空间。

2. 林黛玉的情感表达作为一个极具情感的角色,林黛玉在红楼梦中表达了诸多的情感。

她对贾宝玉的深情款款,对薛宝钗的敌意、对王熙凤的矛盾与复杂等等。

这些情感表达在文字描写中常常通过细腻的形容和内心的独白来呈现。

例如,在与贾宝玉的相处时,林黛玉的情感常常以婉转的诗词和微妙的眼神来传达,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她复杂而真挚的感情。

3. 林黛玉的精神世界林黛玉的精神世界在红楼梦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呈现。

她以其敏感的心灵和独特的思考方式展示了自己对生活、人情世故的独特理解。

她痴情而不幸,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使得她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

在她的笔下,红娘之类的平凡人物也能够以独特的视角被呈现出来。

她的敏感和直觉使得她对贾府的阴暗面和命运悲凉的洞察令人深思。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是一位饱含矛盾与情感的形象,她的形象塑造、情感表达以及精神世界的描写都展现了作者曹雪芹对于女性命运的关注和对于人性的思考。

在这个复杂而真实的角色中,读者能够找到自己的共鸣,也能够思考更多关于人性、情感等问题。

红楼梦的成功离不开林黛玉这个形象的生动刻画,她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经典之一。

通过对林黛玉形象的分析,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她在红楼梦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她所代表的意义。

《红楼梦》中的美人形象及其艺术价值分析

《红楼梦》中的美人形象及其艺术价值分析

《红楼梦》中的美人形象及其艺术价值分析1. 引言1.1 概述《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被誉为国粹。

而其中美人形象的描写更是该作品中引人注目的一部分。

这些美人们以不同的特点和命运各自闪耀着独特的光芒,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对《红楼梦》中美人形象及其艺术价值进行分析,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这部杰作的魅力所在。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红楼梦》中美人形象进行探讨:首先,在“美人形象在《红楼梦》中的描写”部分,我们将详细考察贾宝玉眼中的美人、林黛玉与薛宝钗之间的对比以及其他重要美人角色的刻画;接着,在“女性美人形象的艺术呈现方式”部分,我们将探讨作者如何通过描述手法和意象营造来塑造这些美人形象,并进一步考察笔墨技巧和语言表达在描写中所发挥的作用;然后,在“《红楼梦》中美人形象所体现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部分,我们将探讨这些美人形象所蕴含的价值观念以及与才学修养之间的关系,并深入分析她们在故事情节发展中的推动作用;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红楼梦》的艺术价值进行总结评价,并进一步探讨美人形象在文学中的影响和意义。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红楼梦》中美人形象及其艺术价值的深入分析,揭示出这些形象背后蕴含的丰富内涵,以及对于整个作品艺术性与文化意义的重要性。

同时,通过对女性美人形象在艺术表现方式、社会观念等方面的探索,从而呈现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独特的审美追求和审视角度。

如此,《红楼梦》中各具风采而又千姿百态的美人们定会为我们带来一场饕餮盛宴,使读者得以更加全面地欣赏并理解这一文化瑰宝。

2. 美人形象在《红楼梦》中的描写2.1 贾宝玉眼中的美人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主要角色之一,他对美人形象有着独特而敏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在小说中,贾宝玉常常以自己独特的视角描述美人的容貌和魅力。

他对美女的欣赏和追求使得他成为了一个真正的诗意歌颂者。

贾宝玉有着细腻而富有想象力的描写方式,他通过运用花草树木、天气变化等意象来形容美人,使得她们呈现出令人心醉神迷的魅力。

20上半期世纪林黛玉形象研究综述

20上半期世纪林黛玉形象研究综述

20世纪上半期林黛玉形象研究综述中文10804班陶源《红楼梦》作为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一前无古人的高超的艺术成就,为后世展现了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阶层全方位的生活画卷和最终走向毁灭的结局,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挖掘不尽的文学宝藏,是为“说不尽的红楼”。

《红楼梦》诞生至今已经有两个多世纪,人们对林黛玉的评价也进行了两百多年,迄今为止仍然是众说纷纭。

本综述旨在对有关林黛玉形象二十世纪上半期的研究成果进行简单地梳理,这一时期的人物形象分析基本上是以现实的伦理道德评判为出发点的。

1904年,王国维发表《红楼梦评论》,这是20世纪《红楼梦》研究的开山之作。

其中对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悲剧进行了评述:“兹就宝玉、黛玉之事言之:贾母爱宝钗之温婉而惩黛玉支孤僻,又信金玉之说而思压宝玉之病。

王夫人固亲于薛氏;凤姐以持家之故,忌黛玉之才而虞其不便于己也;袭人惩尤二姐、香菱之事,闻黛玉‘不是东风压西风,就是西风压东风’之语第八十一回,惧祸之及而自同于凤姐,亦自然之势也。

宝玉之于黛玉,信誓旦旦能言之于最爱之祖母,则普遍之道德使然,况黛玉一女子哉由此种种原因,而金玉以之合,木石以之离又岂有蛇蝎之人物、非常之变故行于其间哉不过通常之道德、通常之人情、通常之境遇为之而已。

”在王国维看来,林黛玉的性格、出身及当时道德因素注定她的悲剧是无可避免的。

民国初年,《红楼梦》研究中成了一个势力颇大的派别—索隐派。

其代表人物有王梦阮、沈瓶庵、蔡元培、邓狂言等。

他们的目的在于寻求小说所“隐去”的“本事”或“微义”,而实质是穿凿附会地去求索《红楼梦所影射的某些历史人物。

王梦阮、沈瓶庵的《红楼梦索隐》年出版认为《红楼梦》全书为清世祖与董鄂妃而作,林黛玉即董鄂妃董小宛。

年出版的蔡元培的《石头记索隐》认“林黛玉,影朱竹咤也,”“绛珠影其氏也,居潇湘馆,影其竹咤之号也竹生于秀水,故绛珠草生于灵河岸上。

”邓狂言的《红楼梦释真》年出版赞成林黛玉即董小宛的说法。

浅谈林黛玉艺术形象的悲剧美

浅谈林黛玉艺术形象的悲剧美

浅谈林黛玉艺术形象的悲剧美作者:admin 来源:网络日期:2009-2-27 15:35:19文章从《红楼梦》人物性格的塑造、情节的发展和环境的衬托三方面揭示了林黛玉这个悲剧人物典型的审美特点,独辟蹊径地分析其悲剧不仅是性格悲剧,还兼有社会悲剧和命运悲剧的特点。

——题记林黛玉,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女主人公,不仅是作者曹雪芹塑造得最成功的典型形象,更是中国文学史上乃至世界文学之园中的一朵奇葩。

作为悲剧人物,她身上闪烁着异样的美,那是因为读者第一次从她身上真正感受到中国式爱情悲剧的力量,它催人泪下,震撼人心。

以往如刘兰芝和焦仲卿、梁山泊与祝英台等爱情悲剧都在浪漫化的大团圆结尾中结束,虽然满足了世俗观众的心理,但无论是比翼鸟还是双飞蝶都使悲剧本身的魅力大打折扣。

所以有人说:宝黛爱情悲剧是中国爱情悲剧的顶峰。

笔者认为不仅如此,作为成就这场轰轰烈烈爱情的女主人公——林黛玉,便成了为情而生且为情而死的千古绝唱。

首先,作者着意刻画了一个从外貌、外形到内在气质都充满诗意的理想化的贵族少女形象。

诗一般的容貌,如文中正面写到:“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比西施胜三分”,再如侧面从旁人口中的赞叹:“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儿!”(王熙风语)“神仙似的妹妹”(贾宝玉语)诗一般的才情,如文中写她爱诗、写诗、品诗,所谓“堪怜咏絮才”“冷月葬诗魂”;诗一般的个性,如她多愁善感,一草一木,都能勾起她无尽的烦恼,无边的哀愁。

以上都是人物的表象特征,其实作家真正要让读者看到的是她如诗一般痛苦、忧郁的灵魂。

她的咏海棠的诗表达了她内心的孤独、寂寞和痛苦,她的咏菊花的诗更表达了她高洁的品格和痛苦的灵魂,再让我们来读她的《葬花吟》中的几句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可见,从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作家带着理想与激情把浓郁的诗意和悲剧气氛渲染到了极致。

异中有同的中西美女——由林黛玉和玛格丽特想到的

异中有同的中西美女——由林黛玉和玛格丽特想到的

3 ・ 0
世外桃 源。玛 格丽特终于做 出了一个 大胆 的决定 , 脱离丑恶

份平 常心看待这些敏感 , 一个人要是 连 自尊心都不想维护 的话 , 那想必欣赏她的人也不会多 。
屈辱 的妓女生 涯 , 过正常人 的简朴干净 的生 活。但 社会和世
俗 的力量却很快 撕碎 了她 的梦 , 不得 不重操 旧业 , 她 混迹于
( 关键词] 红楼梦》 宽容 ; 《 ; 自尊心 ; 中西方艺术 [ 中图分类号 ]11 [ 1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10 —54 (0 90 —0 3 ~0 0 8 192 0 )3 0 0 3
综 述


同 的东 西 。
二、 宽容 、 率真

个是娇艳美丽的代名词——茶花 , 一个是纤弱纯 洁的
的相 似之 处 !
《 茶花女》 被介绍到中国的晚清 , 就有人 比较过这两部作
品, 认为它们都 属于擅长描摹男女情感 的佳作 ,红楼梦》 以 《 “ 叠传误会之情优” “ 以情书部中 , 席五十” 而 “ 国小说 ,所 夺 ; 法 《 茶花女遗事》 固情书逸 品也 ” , 。比较文 学 中的平行 比较 并

《 红楼梦》 的产生年代 和《 茶花女》 大致相同 , 但两位作家
把两位主人公悲剧命运勾勒 的如此相 似的同时 , 给读者的心 里震撼却有很多 的不 同。例如 , 她们 的 出身不 同, 玛格 丽特
会 儿 便 携 了 宝 玉 的“ 寄生 草 ” 房 , 又 “ 回 便 与湘 云 同看 ” 。在
圈 , 想得 最 多 的 , 终 是 自己 ,潇 湘 馆 痴 魂 惊 噩 梦 ” “ 稿 她 始 “ 、焚
断痴情” 她都 只顾虑到 自己的“ , 终身大事” 。乍一看来 , 林黛

最新《红楼梦》中林黛玉形象分析范文

最新《红楼梦》中林黛玉形象分析范文

1附件二2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论文封面3市地:XXXX 2013 年 2月 23日4浅析林黛玉的艺术形象56中文摘要: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把林黛玉塑造成了一个有艳冠裙钗的美貌、聪明、才华而偏有多难命运的可悲形象。

作者不仅有对其步行命运的同情,7更多的是在于显示前卫的女权理想与封建伦理的对撞,让弱者在自我毁灭中激8发读者内心深处的灵魂,强烈呼唤女性的觉醒。

林黛玉的悲剧是一个时代的悲910剧。

正是由于她的悲、她的消逝撼动天下每位读者,甚至具有启蒙性的社会意义。

11就是在被理解和被误解中度过的。

要正确评价林黛玉,我以为必须把林黛1213玉放在她所生活的时代的荧屏上去显影。

林黛玉在贾宝玉眼中美若神仙似的,14但要知林黛玉的外形美是如捧心西子那样的病态美;她自尊性很强,其实是以15自尊掩饰自卑;她经常表现为小心眼,但小心眼背后有坦诚;她所以不能接受16贾宝玉逢场作戏似的求爱的方式,因为她追求的是真爱;林黛玉之死既是社会17悲剧,也是性格悲剧;她性格上虽有缺点,但掩盖不了她叛逆是想的光芒。

新18时期红学正在呈现出百花争艳之势,然而对林黛玉而言,似乎又面临着一个新19的厄运,尤其是在年青人中,黛不如钗的论调又相当流行,甚至径直以“讨嫌”20来目黛玉了。

要正确评价林黛玉,我以为必须把林黛玉放在她所生活的时代的21荧屏上去显影。

不然就始终摆脱不了那个周而复始的被理解又被误解的怪圈。

22关键词:可悲;前卫性时代悲剧,病态美自尊自卑小心眼坦诚真爱232425262728293031英文摘要:Cao Xueqin i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 in turn Lin Daiyu32into a brilliant crown women's beauty, wisdom, talent and partial is the33fate of the tragic image. The author not only to the walking fortunes,34more is to display the avant-garde feminist ideal and feudal ethics35conflict, let the weak readers deep down in the self - destruction ofthe soul, a strong call female awakening. Lin Daiyu 's tragedy is a tragedy 3637of the times. It is because of her sorrow, her away to shake the world38every reader, even with the social significance of enlightenment.39Is to have misunderstood in understanding and in. To evaluate Lin40Daiyu, I think we must put Lin Daiyu in her times screen up developing.41Lin Daiyu Jia Baoyu in the eyes of the United States if fairies, beautiful42but to know what Lin Daiyu is as delicate beauty that morbid beauty; her43self-esteem is very strong, in fact, is to conceal inferiority44self-esteem; she is often shown as narrow-minded, but be careful eye45behind frank; she can't accept Jia Baoyu find amusement when the occasionarises like courtship, because she is the pursuit of true love; the death 4647of Lin Daiyu is not only a social tragedy, is also the tragedy of character;48her character has his faults, but can not cover up her rebellious to light.49During the new period of Redology is showing a hundred flowers contend50in beauty trend, however on Lin, seemed to be facing a new doom, especially51among young people, Dai as hairpin argument quite popular, and even wentstraight to " and " to her. To evaluate Lin Daiyu, I think we must put5253Lin Daiyu in her times screen up developing. Otherwise it will always54get rid of that go round and begin again understood and misunderstoodcircle.5556关键词: sad; avant-garde times tragedy, morbid beauty self-esteem57inferiority narrow-minded honest love585960616263目录64中文摘要 ----------------------------------------2 65英文摘要 ----------------------------------------3 66林黛玉艺术形象的悲剧色彩-------------------------6 67林黛玉浓郁的才女气质-----------------------------7 68林黛玉的性格特征---------------------------------9 69林黛玉形象的现实意义----------------------------11 70林黛玉形象的美学内涵----------------------------13 71结论--------------------------------------------16 72参考文献----------------------------------------1673747576777879808182林黛玉是《红楼梦》最中心的女性人物形象。

林黛玉形象比较研究述评

林黛玉形象比较研究述评

林黛玉和简爱在性格和命运上有着很大的差异。林黛玉是一个内向、敏感、 脆弱的人,而简爱则是一个坚强、独立、有追求的人。这种差异也导致了她们在 爱情和人生方面的不同选择。林黛玉深爱着贾宝玉,但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得到他 的心,最终走向了悲剧的结局。而简爱则选择离开罗切斯特先生,追求自由和幸 福。
虽然林黛玉和简爱在性格和命运上有着很大的差异,但她们的形象都给人们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林黛玉的才情和悲剧形象让人们感受到了她内心的痛苦和挣 扎;而简爱的独立和坚强则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女性在困境中不屈不挠的力量。两 位女主角的形象都展现了女性的独立精神和追求自由、幸福的勇气。
总之,林黛玉和简爱是两部文学经典中的女主角,她们的形象各具特色,但 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们的故事让人们感受到了人性的复杂和命运的无 常。通过比较这两位女主角的形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她们的故事和人物性格, 同时也能够更深入地探讨人性的复杂性和命运的无常性。
参考内容二
基本内容
林黛玉是中国古典文学巨著《红楼梦》中的重要人物,也是文学史上最具争 议性和影响力的形象之一。她的形象阐释史折射出了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文学 审美观念,本次演示将从背景介绍、形象阐释、历史变迁、现实意义和结语等方 面展开研究。
进入新世纪以来,2010年李少红执导的新版电视剧《红楼梦》则对林黛玉的 形象进行了全新的诠释。这一版本的黛玉,由蒋梦婕等演员饰演,重点突出了黛 玉的独立人格和强烈的情感世界。此版本的黛玉,更加强调了她的反抗精神和对 自我价值的追求,使观众对黛玉的形象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三个版本,虽然表现手法和诠释角度各有不同,但都成功地塑造了林黛玉这 一经典形象。原著版本以其深邃的思想和卓越的文学才华赢得了读者的喜爱;87 版电视剧则以其细腻的表演和完美的剧情赢得了观众的心;而新版电视剧则以其 全新的视角和深入的解读赋予了黛玉新的生命力。

林黛玉

林黛玉

林黛玉人物形象分析年2007-06-27 00:27曹雪芹怀着深挚的爱意和悲悯的同情,用历史与未来、现实与理想、哲理与诗情,并饱蘸着血与泪塑造出来的林黛玉,是《红楼梦》里一位富有诗意美和理想色彩的悲剧形像。

二百多年来,不知有多少人为她的悲剧命运洒下同情之泪,为她的艺术魅力心醉神迷。

她是《红楼梦》读者心目中的一位圣洁、美丽的爱神。

然而,在百花斗妍的女儿国大观园里,有妩媚丰美的薛宝钗,有风流娇艳的史湘云,有文采精华的贾探春,有美貌不亚于其家姐的薛宝琴,……为什么独有黛玉那样牵动人的衷肠,甚至有人因她而狂、为她而死呢?她为什么有如此强大的艺术魅力?她究竟美在何处、动人在何处?应该说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的一点,则是林黛玉具有一种悲剧美。

当人们说《红楼梦》是一部悲剧时?恐怕首先是指宝黛爱情的悲剧;其次是指青春少女的“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共同悲剧。

而其中最悲者莫过于黛玉之悲了。

真正的悲剧总是动人心魄的,因为悲剧是将美毁灭给人看。

越是美的有价值的人生被毁灭,其悲剧就越壮美,越深刻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作为她诗谶的《葬花辞》。

这是林黛玉进入贾府以后的生活感受,是她感叹身世遭遇和悲剧命运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作,她以落花自况,血泪作墨,如泣如诉,抒写了这位叛逆者的花落人亡的哀愁和悲愤。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就寄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愤懑;“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岂非对长期迫害着她的冷酷无情的现实的控诉?“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则是对美好理想的渴望与热烈追求”;”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表现了她的高洁的情志和坚贞不阿的精神富有诗人气质,并且被诗化的林黛玉,诗魂总是时刻伴随着她,总是随时从她的心里和身上飘散出沁人心脾的清香。

“无赖诗魔昏晓侵”,这是她的切身体验。

诗,对于她,是不可一日无的。

她用诗发泄痛苦和悲愤,她用诗抒写欢乐与爱情,她用诗表示抗议与叛逆的决心。

诗表现了她冰清玉洁的节操,诗表现了她独立不阿的人格,诗表现了她美丽圣洁的灵魂,诗使她有一种迷人的艺术光辉!可以说,如果没有了诗,也就没有了林黛玉。

红楼梦林黛玉,林黛玉林艺术形象价值刍议

红楼梦林黛玉,林黛玉林艺术形象价值刍议

一抔净土掩风流——林黛玉艺术形象价值刍议林黛玉作为《红楼梦》的主人公之一,早已成为中国古典小说中不朽的艺术形象,其人物形象的生动,复杂,深刻和感人,已经过许多人的探究了,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何以有如此深远的感染力呢?笔者认为,那就是林黛玉这一形象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

黛玉离家时只有七岁,暂时寓居贾府,未必算得上是寄人篱下,更何况祖母和舅母对她还是不错的,另外又有宝玉为伴,在她那么年幼的时候,不可能因为是亲戚家而倍感伤心。

但是,从第二十回末,十岁左右的林黛玉回扬州奔丧,再进贾府的时候,才可以说要寄人篱下了,并且此时,父母双亡,也逐渐懂事,故此,林黛玉的悲剧的展开,应当在她11左右。

那么林黛玉的悲剧,我们又当如何看待呢。

红学界的一致看法是林黛玉可贵精神的被毁灭,那么,黛玉之美所指是什么呢?本文就尝试探索林黛玉之美。

黛玉之美,不仅仅是她那美丽情人是相貌,还有她那对人格独立的捍卫、飘逸清雅的风骨和诗歌中流露出来的“对生命价值与归宿的追问。

”(《周思源正解金陵十二钗》中华书局2006年北京第一版,78页)一、独立人格的捍卫独立的人格意识,一直伴随着林黛玉,从她有绛珠小草变成绛珠仙子开始,一直到她生命的陨落,她无时无刻不在捍卫自己独立的尊严。

《红楼梦》一开篇就道出了林黛玉前世孱弱的生命和独立的灵魂。

且不说绛珠仙草修成绛珠仙子,只说绛珠草受神瑛侍者甘露之惠,得以“久延岁月”,又“受天地精华”“雨露滋养”修成女体之后,“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

由此看来她是那么的洁净,没有受到丝毫的俗世的影响,又是那么的自由,并不为感情之事所累。

本来是可以好好在太虚幻境当她的绛珠仙子,但是,“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在五内便郁结成一段缠绵不舒之意。

”可见绛珠仙草下凡历世,是要报答灌溉之恩,虽然灌溉之恩并不是她成为绛珠仙子的唯一条件,但是,她不愿意拖欠别人什么,所以她说:“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比较文学的角度浅析林黛玉与茶花女的人物形象
第一部分导论
一个是阆苑仙姝,一个是风尘奇葩,一个是冰清玉洁的白色芙蓉,一个是明媚鲜妍的红色山茶。

18世纪,在亚欧大陆两端的古老国度——中华帝国与法兰西,两位文采卓然的文学大师,曹雪芹与小仲马,“分别运用中国艺术的‘表现’手法和西方艺术的‘再现’手法,为我们塑造了林黛玉多愁善感的传神之形和玛格丽特真切感人的悲剧女性形象”。

1中国古典小说的奇葩《红楼梦》,运用现实主义和诗意的手法,将封建社会的衰落这一宏阔画幅作为这场悲剧收尾的爱情故事的背景。

《红楼梦》博大精深的艺术成就,使之成为永久的谈论主题。

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是全书的主线,对读者而言,林黛玉更是成为了不朽的“潇湘妃子”。

小仲马先于1848年写下小说版的《茶花女》,后改编成为戏剧。

受小仲马的启发,威尔第创作了歌剧《茶花女》。

1935年,《茶花女》被搬上荧幕,名为《玛格丽特·戈蒂埃的故事》。

茶花女这一人物形象早已深入人心。

两个看似生平迥异的女子,却在文学艺术上有着异曲同工的美感。

本文试图从比较文学的视角出发,以作者曹雪芹和小仲马的生平及其所处社会环境、《红楼梦》和《茶花女》的小说本身以及林黛玉、茶花女的原型等角度为切入点,对林黛玉和茶花女的身世、生平、性格、爱情悲剧及根源、文学艺术之美进行多角度比较。

关键词:红楼梦,茶花女,林黛玉,曹雪芹,小仲马
第二部分正文
第一章曹雪芹与小仲马的生平简介及其所处社会背景比较
1.1 曹雪芹与小仲马的生平介绍及比较
1.2 曹雪芹与小仲马所处社会背景比较
第二章《红楼梦》与《茶花女》简介
2.1.《红楼梦》简介
2.2.《茶花女》简介
2.3. 林黛玉和茶花女的原型小考
第三章林黛玉与茶花女的人物形象比较
3.1. 林黛玉和茶花女的身世比较
3.2. 林黛玉和茶花女的性格比较
3.3. 林黛玉和茶花女的爱情悲剧比较
3.4.林黛玉和茶花女的悲剧根源比较
第四章林黛玉与茶花女的文学艺术美比较
4.1. 林黛玉和茶花女的文学美比较
4.2. 林黛玉和茶花女的艺术美比较
第三部分:结论
山茶已去,墓冢依然;绛珠亦走,金陵梦断。

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闺中女儿惜春暮,枉入红尘若许年。

曹雪芹与小仲马,把林黛玉与玛格丽特这两个女子悲剧的一生描写得淋漓尽致。

林黛玉与茶花女是世界文学画廊中两个经典的女性形象。

悲剧性命运使这两个人物形象具有了可供比较性阅读的参照意义。

她们同是用最宝贵的生命祭奠了人性的尊严,也正是在这种放弃和牺牲中,彰显出高贵的人性之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