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皇家园林简介

合集下载

中国皇家园林概要

中国皇家园林概要

皇家园林可谓中国文化宝库主体画卷上的一笔浓墨。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皇家园林主要分布在北方。

目前所存名园多为明清两代构造的。

皇家园林的鼻祖可谓为《史记》中记载的殷商的“沙丘苑台”。

周时以高台为主要建筑的特点,沿至春秋战国的帝王园林。

秦,始皇将苑囿和宫殿结合,为后世皇家园林建筑开创了先例。

汉武帝在秦“上林苑”基础上进一步扩建。

隋唐以后,皇家宫苑都仿效汉代布局,沿用“太液池”等旧名,直到明清。

明朝皇家园林一大特点便是,祭坛园林的盛行,如圜丘坛(现天坛)、方泽坛(现地坛)等;造园活动相对处于迟滞局面。

突出帝王至上的造园手法却也日渐成熟。

皇家园林在明进一步积累完善。

清朝时期皇家园林的建设趋于成熟。

由于清定都北京后,完全沿用明时宫殿,皇家建设的重点自然转向园林方面。

这时的造园艺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一次实现了飞跃,出现如颐和园、北海、避暑山庄、圆明园的名园,大器恢宏的建筑布局“危楼跨水,高阁依云”,艺术设计“虽有人作,宛自天开”均令人叹服。

其中,颐和园这一北山南水格局的北方皇家园林在仿创南方园林“水乡风貌”的基础上,突出表现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皇家园林意志。

避暑山庄则是以天然地形为基础改建而成,风格朴素典雅。

圆明园是在中国造园史上首次引进西方造园艺术与技术的皇家园林。

并大量仿建了全国各地特别是江南的许多名园胜景。

盛名传至欧洲,被誉为“万园之园”,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杰作。

因而有“希腊有帕特农神殿,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东方有夏宫。

”之说。

中国古代几千年,帝王君临天下,皇权至高无上。

皇家园林作为皇家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突出体现了皇权至尊的礼法制度,从而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园林类型具有自身特色的皇家园林。

明清时的皇家园林是我国古代皇家园林的集大成者,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在世界园林建筑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名园美丽园林的瑰宝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名园美丽园林的瑰宝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名园美丽园林的瑰宝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这不仅体现在建筑、艺术和文学上,还包括优美的园林景观。

历经千年沧桑变迁,中国的园林美学得以发展,并衍生出许多以景观独特著称的名园。

本文将为您介绍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名园,这些园林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代表,更是中国园林文化的瑰宝。

1. 颐和园颐和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也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杰作之一。

它以优美的自然景观、精湛的建筑工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不论是遥远的长廊、回廊,还是宏伟的大殿、亭台,都展现了中国园林的独特魅力。

2. 苏州园林苏州园林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代表之一,以其精美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而闻名于世。

中国古代的园林建筑主要有山水、丛林和建筑三个组成部分,而苏州园林则将这三者融为一体,展现了中国园林追求和谐与自然的理念。

3. 圆明园圆明园位于北京西郊,曾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中的瑰宝。

然而,在19世纪的英法联军侵略中,圆明园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如今只能通过残存的遗迹想象当年的辉煌。

然而,这些残垣断壁依然展现了中国园林建筑的壮丽和神秘。

拙政园位于江苏苏州市,是苏州园林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

它以精细的石雕和精美的花团锦簇而闻名于世。

拙政园的设计将建筑和自然景观相结合,给人一种宜居和宁静的感觉。

5. 避暑山庄避暑山庄位于中国河北省承德市,是清代皇家园林中最大的一座。

它以其恢弘的规模和精致的建筑而闻名。

避暑山庄是一座兼具山水和湖泊的庭园,被誉为中国北方最美丽的皇家园林。

6. 雍和宫雍和宫位于北京市,是一个集宫殿和佛寺为一体的庙宇建筑。

这个古老的建筑非常宏伟壮观,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艺术价值。

雍和宫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与佛教文化融合的杰出代表。

7. 虎丘虎丘位于江苏苏州市,是中国园林中最具特色的一座山水园林。

虎丘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美的石雕而著称。

在虎丘游览,您可以欣赏到精湛的石雕工艺和独特的园林风景。

8. 慈禧园慈禧园位于北京市,是一座由清代慈禧太后兴建的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史

中国古典园林史

一、名词解释1 皇家园林:属于皇帝个人和皇室所私有,古籍里称之为苑、苑囿、宫苑、御苑、御园等。

2 私家园林:属于民间的贵族、官僚、缙绅所私有,古籍里面称之为园、园亭、园野、池馆、山池、山庄、别业、草堂等。

3 寺观园林:指佛寺和道观的附属园林,也包括寺观内部庭院和外围地段的园林化环境。

4 大内御苑:建置在首都的宫城和皇城之内,紧邻着皇居或居皇居很近,便于皇帝日常临幸游憩的皇家园林。

如:北海琼华岛5 行宫御苑:建置在都城近郊、远郊的风景优美的地方,供皇帝偶一游憩或短期驻跸之用的皇家园林。

如香山的静宜园。

如:香山静宜园6 离宫御苑:建在都城近郊、远郊或者远离都成的风景地带,作为皇帝避暑、长期居住、处理朝政的地方,相当于一处与大内御苑相联系的政治中心的皇家园林。

如:承德避暑山庄7 张南垣,名涟,生于明万历十五年,毕生从事叠山造园,他追求意境深远和形象真实的可入可游出发,主张以截取大山一角而让人联想大山整体形象的做法,开创了叠山艺术的一个新流派。

8 张然; 字陶庵,造园工匠,在北京城内建万柳堂,改建怡园,参与了重修西苑瀛台、新建玉泉山行宫以及畅春园的叠山等规划事宜。

9 张南阳; 字山人,他用绘画的手法堆叠园林假山,江南名园如上海潘允端的“豫园”,陈所蕴的“日涉园” ,太仓王世贞的“弇园”都是出自他的手笔,他堆叠假山的手法是传统的缩移摹拟真山整体形象的路数。

10 计成:计成,字无否,著名的专业造园家,形成《园冶》以书,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部园林理论著作。

11《园冶》:明代成书,这是一部全面论述江南地区的私家园林的规划、设计、施工以及各种局部、细部处理的综合性著作,全书共分三卷。

第一卷包括“兴造论”一篇,“园说”四篇,第二卷专论栏杆,第三卷分论门窗、墙垣、铺地、掇(duo )山、造石、借景,。

兴造论泛论营园要旨,是全书的总纲。

园说共四篇。

论述园林规划设计的具体内容及其细节。

计成认为好的园林评价的标准是(巧于因借、精在体宜)计成提出两个规划设计的原则是:一、“景到随机”二、“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前者意即园林造景要适应于园址的地貌和地形特点,并尽量发挥它的特长,避开他的短处;后者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人工创造的山水环境,必须予人以一种仿佛天造地设的感觉,而是建筑的配置必须从属协调于山水环境,不可喧宾夺主。

明清朝时期的园林(皇家园林)

明清朝时期的园林(皇家园林)
庆霄楼、阅占楼、仙人承露盘、临水游 廊、漪澜堂、琼岛春阴(燕京八景之一) 等
北部:画舫斋、先蚕坛、静心斋、西天梵 境、九龙壁、大西天经厂、撒观堂、铁 影壁、小西天(阐福寺、极乐世界、万 佛楼)、五龙亭、妙相亭等。
东部:画舫斋 濠濮间
南部:永安坊(积翠和堆云),团城等
永安桥
琼岛春荫
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在太液池以 东建造了皇宫紫禁城,并向南拓展水系, 形成中海、南海,与北海一起合称“西 苑”
乾隆六年(1741年)起,除了在琼华岛 的四面广建庭轩楼榭外,还在太液池的 北岸和东岸增加了许多建筑群,形成今 日的格局。
3)分区与主要景点:
由琼华岛、东岸、北岸景区组成 琼华岛:永安寺白塔 永安桥、悦心殿、
加修建,取“颐养冲和”之意,改清漪 园为颐和园。
1900年再次遭到八国联军的破坏,1902 年重修,即成现在规模。
辛亥革命后属溥仪私产,1914年由逊清 皇室售票开放。1924年辟为公园。
3)布局与主要景点:
宫廷区:仁寿殿 居住区: 玉澜堂、乐寿堂、宜芸馆
万寿山前景区 :
佛香阁、德辉殿、排云殿、排云门、云 辉玉宇坊
西路:愣严坛(已不存)、戒台和观音殿 等
山门外山坡上:安乐堂和上、下塔院以及 建于后山的少师静室、歇心亭、龙潭、 御碑等。
潭柘十景
平原红叶 九龙戏珠 千峰拱翠 万壑堆云 御亭流杯
雄峰捧日 层峦架月
锦屏雪浪 飞泉夜雨 殿阁南薰
昆明湖景区:昆明湖 清晏舫 十七孔桥 西堤 六桥 廓如亭、知春亭、凤凰墩
后山后湖景区:谐趣园 苏州街
知春亭
苏州街
苏州街
3 圆明园
1)概况: 圆明园占地约5000亩,水面占十分之四,
大小山峦起伏,各态湖泊星罗棋布,凌 空俯视如千岛之国。

中国古典皇家园林的发展历史

中国古典皇家园林的发展历史

中国古典皇家园林的发展历史中国古典皇家园林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

随着各个朝代的更迭,中国古代几乎每个朝代都留下了精美的皇家园林,这些园林不仅成为皇帝居住休闲的场所,更是中国园林艺术的杰作。

以下是中国古典皇家园林发展的历史概述。

1.秦汉时期:秦始皇修建了终南山的圣湖、汉武帝修筑了汉宫,这两座园林奠定了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基本格局。

2.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的皇家园林主要集中在洛阳和南京,如兴平宫、明德园等。

3.隋唐时期:隋文帝、唐太宗等皇帝修建了不少园林,如隋文帝的大明宫、唐太宗的显庆宫等,这些园林采用了湖河交错的布局,并注重山水相融的构思,成为后来园林的模板。

4.宋代:宋代皇帝更加注重园林的陈设和构造,北宋的皇家园林以温泉为主,如开封的胜览园;南宋的皇家园林以山水园为主,如临安的花果山、梁山、天鹅湖等。

5.元代:元代皇帝更重视园林的艺术性,使得园林建筑更加精细、独特,如元世祖的大都行宫、元英宗的勾漏园等。

6.明代:明代的皇家园林在前代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并形成了具有明代特色的园林形式。

明代最著名的皇家园林有明成祖的颐和园、明宣宗的圆明园等。

7.清代:清代的皇家园林达到了巅峰,充分体现了封建帝王的统治权威和园林艺术的精湛水平。

最具代表性的清代皇家园林有圆明园和颐和园,这两个园林被誉为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巅峰之作。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皇家园林经历了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七个历史阶段的发展,每个朝代都给予园林不同的风格、布局和装饰,丰富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内涵。

这些皇家园林不仅是皇帝的居所和游乐场所,更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皇家园林介绍

皇家园林介绍

皇家园林介绍皇家园林是指皇家家族所拥有的园林,是一种展示皇家尊贵和美丽的特殊园林。

皇家园林不仅是一种美丽的景观,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体现着古代皇室的权力与荣耀。

皇家园林的特点是建筑风格独特、造园技艺精湛和植物种类丰富多样。

在古代,皇家园林是皇帝接待贵宾、举办盛大宴会和进行政务活动的场所。

因此,皇家园林的规模通常都非常宏大,其中有大量的建筑物和花园。

皇家园林的建筑风格通常是宏伟壮丽的,充满了古代皇室的豪华与尊贵。

建筑物常常采用传统的中国建筑风格,如宫殿、亭台、楼阁等,它们的设计和布局都经过精心的策划和建造。

园林中的建筑物通常是以红色为主色调,以体现皇室的威严和权威。

除了建筑物,皇家园林的造园技艺也非常精湛。

园林中通常有大量的池塘、湖泊和水流,这些水景与建筑物相得益彰,使整个园林更加美丽。

同时,园林中的植物种类也非常丰富多样,有各种各样的花卉、树木和灌木,它们的花朵和叶子的颜色都非常鲜艳美丽。

在园林中还有许多精心修剪的花坛和草坪,使整个园林显得更加整洁和美丽。

皇家园林通常还有一些特殊的景点和设施。

比如,园林中常常有一些供皇帝休息和观赏风景的亭子和阁楼,这些亭子和阁楼通常建在园林的高处,可以一览园林的全貌。

此外,园林中还有一些供皇帝举办盛大宴会和进行政务活动的大殿和厅堂,这些建筑物的规模通常都非常宏大,装饰也非常豪华。

总的来说,皇家园林是一种展示皇家尊贵和美丽的特殊园林。

它们的建筑风格独特、造园技艺精湛和植物种类丰富多样,是古代皇室的权力与荣耀的象征。

在皇家园林中,人们可以欣赏到美丽的建筑和花园,感受到皇家的威严和尊贵。

因此,皇家园林不仅是一种美丽的景观,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让人们了解和感受到古代皇室的辉煌和荣耀。

中国历代名园简介系列一

中国历代名园简介系列一

中国历代名园简介(一):总论陈友冰第一编总论一、中国园林发展历程及其在世界上影响中国、西亚和古希腊这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中,中国古典园林以其高度的艺术成就和独特的风格闻名于世。

法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作家维克多·雨果称赞中国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说:“一切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荟集于圆明园,圆明园是规模巨大的幻想的原型(如果幻想也有原型的话)。

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绘的建筑物,一种如同月宫的仙境,那就是圆明园;假如有一座集人类想象力之大成的灿烂宝库,以宫殿庙宇的形象出现,那就是圆明园。

”18世纪英国宫廷建筑师威廉姆·钱伯斯也称赞说:“中国花园的实际设计原则,在于创造各种各样的景,以适应理智的或感情的享受的各种各样的目的。

”1、在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中,中国的园林文化成熟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代。

最初的形式是“囿”或“苑囿”。

即圈出一块空地,让草木鸟兽在其中自然生长繁育,并挖池筑台,供帝王和大臣们狩猎和游乐。

此时的“圃”、“园”和“苑”、“囿”呈现不同的价值功能:前者主要是满足人的物质生活需要,而“囿”“苑”则是满足人的精神需要。

园林艺术虽然和精神文明密切相关,但物质文明是它的基础,园林的建造和管理,必须依赖于蓄养、种植乃至建筑等物质生产技术。

商周时代的园林文化带有原始古朴的特点,基本上是天然状态的地形、地貌和自然风物,人工因素极少,具有浓厚的自然野趣。

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园林开始有了成组的风景,即有土山又有池沼和台。

自然山水的主题开始萌芽,并且在园林中构亭营桥、栽花种树,中国园林的构成要素都已具备,不再是简单的“囿”了。

在中国园林美的历程中,秦、汉以前是第一大阶段,而秦、汉的苑囿体现了第一阶段的最高成就。

秦统一中国后,在国都咸阳大兴宫室,以炫耀文治武功。

又在渭南建上林苑,置离宫别馆。

但一座阿房宫,就“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坐万人,下可建五丈旗”(《史记·秦始皇本纪》)。

中国古代园林:皇家园林

中国古代园林:皇家园林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宫苑的规模虽不及秦汉,但在内容上更严谨的规 制,表现出一种人工构建结合于自然山水之美,标志着皇家园林的发展已升 华到较高艺术水平。
皇家园林概述
(四)隋唐时期,皇家园林的发展进入全盛时期,注重建筑美与自然美 两者协调统一。代表作有洛阳 “西苑”和骊山“华清宫”。
(五)北宋时期,皇家园林的规模远逊于唐代,艺术与技法的紧密细致, 代表作有东京的御苑“艮岳”。
承德避暑山庄
皇家园林实例
避 暑 山 庄 平 面 图
皇家园林实例
避暑山庄澹泊敬诚殿
避暑山庄湖泊区
皇家园林实例
避暑山庄平原区
避暑山庄山岳区
(六)元明时期,皇家造园活动相对地处于迟滞局面。代表作有元朝大 都御苑“太液池”,明代扩建为“西苑”。
皇家园林概述
(七)清代时期,皇家造园兴起一个新的高潮,建设的重点转到园林方 面。代表作有北京西北郊三山五园和承德避暑山庄。
北京西北郊三山五园
皇家园林特点
(一)规模宏大 (二)园址选择自由 (三)建筑富丽 (四)浓重的皇权象征意义 (五)吸收江南园林的诗情画意
皇家园林实例
(一)颐和园 颐和园的面积达290公顷(4350亩),其中水 面约占3/4。整个园林以万寿山上高达41米的佛 香阁为中心,根据不同地点和地形,配置了殿、 堂、楼、阁、廊、亭等精致的建筑。整个园林 艺术构思巧妙,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 是举世罕见的园林艺术杰作。 颐和园主要由昆明湖和万寿山两部分组成。 颐和园有四大景区:最东边是东宫门区、中间 高耸的万寿山前山景区、最北部的后山后湖景 区、南部的前湖区。
中国古代园林:皇家园林
课件提纲
一、皇家园林概述 二、皇家园林特点 三、皇家园林实例
皇家园林概述

皇家园林介绍

皇家园林介绍

皇家园林介绍皇家园林是中国古代帝王及贵族所建的园林,以其精美的设计、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这些园林以其独特的造园艺术和建筑风格,展示了古代中国园林建设的高度成就。

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建设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然而,真正意义上的皇家园林的兴起始于汉代,尤其是东汉时期。

在东汉时期,皇家园林的规模和建设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了中国古代园林建设的巅峰之作。

皇家园林的设计以自然景观为基础,注重营造自然和谐的环境。

园林中的建筑物、山水景观、花木植被等都被巧妙地融入其中,使整个园林呈现出一种和谐、平衡的美感。

同时,园林还注重营造空间感和层次感,通过布局和景观的设计,使人在其中流连忘返。

古代皇家园林通常分为内外两部分,内园是供皇帝和贵族使用的私人园林,外园是供官员和百姓游览的公共园林。

内园通常规模较小,但设计精致,布局独特。

外园则规模较大,景点众多,各具特色。

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建设不仅注重美学,也注重哲学和文化的融合。

园林中的建筑物、景点和装饰物都寄托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古代中国人的审美观念、哲学思想和生活方式。

例如,园林中常见的亭台楼阁、假山水池、花廊长廊等建筑形式,都是根据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传统而设计的。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建设不仅注重园林的美学价值,也注重园林的实用性。

园林中常设有宫殿、行宫、寺庙等建筑,供皇帝举行宴会、接待宾客、举行祭祀等活动使用。

同时,园林中还种植了各种果树、花卉,供皇帝和贵族赏玩和采摘。

古代中国的皇家园林至今仍然保留着许多精美的园林遗址,成为了重要的文化遗产和旅游景点。

例如,北京的颐和园、故宫,苏州的拙政园、留园,杭州的西湖等,都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杰作。

这些园林不仅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也是人们欣赏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理想场所。

中国古代皇家园林以其精美的设计、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示了古代中国园林建设的高度成就。

这些园林不仅是中国古代帝王及贵族的居所,也是中国古代建筑和艺术的杰作,值得人们去欣赏和研究。

皇家园林简介

皇家园林简介

皇家园林简介
皇家园林是一个以宫廷建筑为主的中式园林,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唐朝,成熟发展于宋、元、明、清等朝代。

皇家园林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古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的杰出代表之一。

皇家园林分为南北两派,南派以江南园林为代表,北派则以北京故宫为代表。

南派园林注重自然景观,布局秀丽精致,以山水结合,草木相生,注重心灵与自然的沟通;而北派园林以宫殿建筑为主,景观繁荣,巍峨壮观,展现了中国皇家的权威和气度。

两派园林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价值。

皇家园林中最重要的代表之一是北京故宫。

作为中国最庞大、最完整、最具古代皇家气派的古建筑群,故宫以其千姿百态的殿宇和精巧细致的园林赢得了广泛声誉。

故宫园林中有着独特的“五大精品”-万寿山大观、九龙壁、琉璃瓦房、静安寺和养心殿,以及“三大主景”-南北花园、太和殿大成殿和百花园。

皇家园林始终是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灵魂,同时也是古代硕果仅存的文化遗产之一,它的存在和发展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走进皇家园林,人们不仅可以领略宫廷的典雅气息,也可以深刻体会到中国园林文化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启迪和影响。

作为一种具有优美文化价值和建筑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皇家园林在现代社会仍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是我们
传承弘扬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皇家园林,让其在未来的岁月中继续发扬光大。

皇家园林

皇家园林

皇家园林皇家园林是最早出现的中国古典园林,历史上每个朝代几乎都有皇家园林的设置。

皇家园林属于皇帝个人和皇室所私有,尽管大多是利用自然山水加以改造而成,也要在营造如画的风景的同时显示皇家的气派。

皇帝能够利用其政治上的特权和经济上的雄厚财力,占据大片的土地营造园林供一己享用,其规模之大远非私家园林可比,一般少则几百公顷,大的幅员几百里,气势宏伟,包罗万象。

历史上最早的、有信史可证的皇家园林是公元前11世纪商朝末代帝王殷纣所建的“沙丘苑台”和周朝开国帝王周文王所建的“灵囿”、“灵台”、“灵沼”。

其后著名的宫苑有秦和汉的上林苑、汉的甘泉苑、魏晋时期的华林苑、隋的洛阳西苑、唐的长安禁苑、宋的艮岳等。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后,为求长生不老,派人到海上神山求仙药未果,便在上林苑中凿长池,引渭水,在水中堆蓬莱山,以求仙人降临。

继秦始皇之后,迷信神仙方术的汉武帝又在上林苑中的建章宫内开凿太液池,并在太液池内堆筑了三个岛屿,象征神话传说中东海的瀛洲、蓬莱、方丈三仙山,池中的三山使原本空旷的水面产生了深远而变化无穷的效果和丰富的景观层次,尤其在烟雨迷蒙或雾气弥漫的时候,更有仙山神岛虚无缥缈、超凡出世之感。

“一池三山”的造园艺术手法对皇家园林的布局产生了很大影响,从此成为皇家园林造景的主要模式,一直沿袭到清代。

艮岳的设计者就是以书画著称的宋徽宗赵佶(1101-1125年在位)。

为了经营此园,他甚至命专人广事搜求江浙一带的奇花异石进贡,这就是殚费民力的“花石纲”,北宋王朝的覆亡与此都不无关系。

中国现存皇家宫苑都是清代创建或改建的。

清代皇家园林在有山有水的总体布局中,非常注重由园林建筑起控制和主体作用,也注重景点的题名,形成山水园林与建筑宫苑相结合的明显特点。

有代表性的是承德避暑山庄和北京西郊的圆明园、颐和园。

避暑山庄——“移天缩地在君怀”清初,康熙皇帝为增强与蒙古地区的联系,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以及为了避暑的需要,在承德修建了行宫——避暑山庄,又称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它不仅是一座消夏的园林,也是塞外的一个政治中心。

元明清三朝的皇家园林

元明清三朝的皇家园林

元明清三朝的皇家园林古代中国,作为皇家权力象征的宫殿和陵墓,除了建筑本身的壮丽外,花园和园林也在其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园林是人工塑造的自然景观,同时融合了文化、娱乐、艺术等多个方面,自身就是一项独特的文化遗产。

元明清三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比较重要的三个朝代,相继建造了许多皇家园林,这些园林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文化、历史和政治,也成为了中国园林造景艺术历史的组成部分。

元朝时期,中国农业经济发展迅速,园艺文化也随之兴起。

元朝时期的皇家园林比较有名的是元大都(今北京)的大内、竹林和御花园。

其中最著名的是大内,大内是元大都皇宫内皇帝和宫廷嫔妃居住的地方,园中有亭台楼阁、池塘小景、假山花木等丰富的景观。

大内还有一个叫丹青院的地方,该院是元朝皇帝的书画院。

元明清三朝的各个皇帝都喜欢书画,所以书画院是皇宫中必不可少的场所。

另外,御花园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园林,御花园占地面积非常大,分为内外两部分,内园又被称为太液池,是元朝皇帝的赏花之地。

明朝时期,皇家园林的数量和规模均有了较大的提升。

明代的皇家园林包括颐和园、圆明园、北海公园等。

其中,颐和园是明清两朝的皇家园林之冠,也是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之一。

颐和园占地面积非常广阔,风景秀丽,具有极高的价值。

颐和园中有很多特色景观,比如倒影智慧海、长廊亭、万寿山宫殿、龙潭水波等。

除颐和园外,明朝还建造了其他著名的皇家园林,包括圆明园和北海公园。

这两座园林也都有着独特的文化底蕴和科技价值,为中国花园造景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清朝时期,作为历史上最后一个朝代,清朝的皇家园林在造园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

清代闻名的皇家园林有颐和园、圆明园、圆明园良渚、避暑山庄等,其中颐和园和圆明园已经是从明朝时期沿承下来的园林。

颐和园在清代还得到了不少的扩建和修缮,被誉为“皇家园林中的极品”,被列为国家重点文化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

避暑山庄是清代皇帝在避暑的时候所修建的山庄,坐落在北京市西北方70公里的山区,是中国现存面积最大、最完整的现代皇家皇家林泡俏フ鞑茄唬憾昵是谖尴已伊死嗣纭总结起来,元明清三朝的皇家园林不仅代表了当时中国历史、文化和政治等多方面的特征,同时也是中国园林造景艺术历史的组成部分。

皇家园林

皇家园林

北京故宫御花园御花园位于北京故宫中轴线的最北端,在坤宁宫后方,明代称为“宫后苑”,清代称御花园。

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以后曾有增修,现仍保留初建时的基本格局。

园中不少殿宇和树石,都是十五世纪明代遗物。

御花园原为帝王后妃休息、游赏而建,但也有祭祀、颐养、藏书、读书等用途。

御花园占地一万一千多平方米,全园南北宽80米,东西长约140米,有建筑二十余处。

园内建筑布局对称而不呆板,舒展而不零散,各式建筑,无论是依墙而建还是亭台独立,均玲珑别致,疏密合度。

御花园以钦安殿为中心,园林建筑采用主次相辅、左右对称的格局,布局紧凑、古典富丽。

钦安殿为重檐盝顶式,坐落于紫禁城的南北中轴线上,以其为中心,向前方及两侧铺展亭台楼阁。

园内青翠的松、柏、竹间点缀着山石,形成四季长青的园林景观。

钦安殿左右有四座亭子:北边的浮碧亭和澄瑞亭,都是一式方亭,跨于水池之上,只在朝南的一面伸出抱厦;南边的万春亭和千秋亭,为四出抱厦组成十字折角平面的多角亭,屋顶是天圆地方的重檐攥尖,造型纤巧,十分精美。

两座对亭造型纤巧秀丽,为御花园增色不少。

倚北宫墙用太湖石叠筑的石山“堆秀”,山势险峻,磴道陡峭,叠石手法甚为新颖。

山上的御景亭是帝、后重阳节登高的去处。

园中奇石罗布,佳木葱茏,其古柏藤萝,皆数百年物,将花园点缀得情趣盎然。

园内现存古树160余株,散布园内各处,又放置各色山石盆景,千奇百怪。

如绛雪轩前摆放的一段木化石做成的盆景,乍看似一段久经曝晒的朽木,敲之却铿然有声,确为石质,尤显珍贵。

园内甬路均以不同颜色的卵石精心铺砌而成,组成900余幅不同的图案,有人物、花卉、景物、戏剧、典故等,沿路观赏,妙趣无穷。

北京故宫宁寿宫花园宁寿宫花园(后称乾隆花园)位于北京故宫宁寿宫区的西北角,建于乾隆三十六年到四十一年(公元1771—1776年),共用六年时间才完成。

花园南北长160米,东西宽37米,占地面积5920平方米,建筑布局精巧,组合得体,是宫廷花园的典范之作。

四大皇家园林

四大皇家园林

四大皇家园林1961年3月4日国务院颁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属于园林方面的有四处,这四个园林因此而被称为中国四大名园。

那么你知道四大皇家园林有哪些吗?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四大皇家园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四大皇家园林之一颐和园北京市古代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与圆明园毗邻。

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也是国家重点旅游景点。

四大皇家园林之二承德避暑山庄是中国古代帝王宫苑,清代皇帝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

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市区北部。

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时89年建成。

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颐和园、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

1994年12月,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热河行宫)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5月8日,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四大皇家园林之三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初年(16世纪初),距今(2014年)已有500多年历史,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

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同时公布的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

1991年被国家计委、旅游局、建设部列为国家级特殊游览参观点。

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07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AAAAA级旅游景区。

四大皇家园林之四留园为中国大型古典私家园林,占地面积23300平方米,代表清代风格,园以建筑艺术精湛著称,厅堂宏敞华丽,庭院富有变化,太湖石以冠云峰为最,有“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趣”。

其建筑空间处理精湛,造园家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构成了有节奏有韵律的园林空间体系,成为世界闻名的建筑空间艺术处理的范例。

现园分四部分,东部以建筑为主,中部为山水花园,西部是土石相间的大假山,北部则是田园风光。

历代皇家园林的建筑风格与特点

历代皇家园林的建筑风格与特点

历代皇家园林的建筑风格与特点由于整个封建王朝最具有力量的是皇帝,所以皇家园林基本囊括了大量的园林艺术,其研究价值也是最高的。

在这些众多的朝代中,又有哪些皇家园林中有着怎样独特的韵味呢?“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牧对秦朝阿房宫的描写,其中不难看出秦朝园林的宏伟。

阿房宫是秦始皇灭六国,将各国的能人巧匠和珠宝钱财全部集中到了都城咸阳以后建造的。

其中的价值宝物不尽其数,可惜的是被项羽付之一炬了。

汉代的皇家园林基本沿袭了秦代的上林苑,在上林苑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建。

史书记载上林苑:“广长三百里,苑内养百兽,天子春秋射猎苑中,取兽无数。

其中离宫七十所,容千乘万骑。

……上林苑门十二,中有苑三十六,宫十二,观三十五”。

可见这个园林占地之广,我们难以想象。

而且在这个园林中宫殿也是不计其数,功能也很齐全,登高的有远宫,跟音乐有关的宣曲宫,种植葡萄的葡萄宫等等;而如观象观、白鹿观、鱼鸟观等被称作观的,应该和饲养观赏动物有关。

这些宫殿和观一起成为了皇帝止宿游乐的场所。

不仅有宫殿,上林苑中还有很多被称作“池”的水域,例如昆明池、镐池、祀池、麋池和牛首池等等。

其中最出名的是昆明池,据传说当面汉武帝曾经在这个池中教习水战,为攻打昆明国作准备。

池上还有龙首船,令宫女歌妓们在舟中奏乐吟唱,是皇族们游乐的场所。

而在昆明池东西两岸,又分别树立牵牛、织女两星的石雕像,象征着天河两岸的牵牛织女星。

而到了东汉时期,由于汉武帝的丰功伟绩,东汉统治者在定都洛阳以后仿制上林苑重新建造了新上林苑,除了上林苑以外还有芳林苑、灵囿和濯龙池、灵芝池等等。

张衡曾经在《二京赋》中描绘这些富丽堂皇的园林:“濯龙芳林,九谷八溪。

芙蓉覆水,秋兰被涯。

渚戏跃鱼,渊游龟蠵(xī)。

永安离宫,修竹冬青……”东汉以后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国家动荡不安,社会进步缓慢,皇家园林基本承袭了汉朝的建筑风格,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佛教在东汉末年的传入,后来的皇家园林中开始出现佛教寺庙等建筑。

唐朝的皇家园林与游览胜地

唐朝的皇家园林与游览胜地

唐朝的皇家园林与游览胜地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伟大而繁荣的朝代之一,以其灿烂的文化与壮丽的园林闻名于世。

唐代皇家园林不仅是皇帝们修身养性的场所,也是展现帝王权势与国家繁荣的象征。

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众多令人叹为观止的皇家园林与游览胜地诞生并享誉盛名。

本文将梳理唐朝的皇家园林与游览胜地,介绍它们的规模、建筑风格,以及附带的文化意义。

1. 大明宫大明宫位于唐都长安城内,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行宫。

占地广阔,规模宏大,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宫殿,也是唐朝政治文化中心之一。

大明宫以它华丽的建筑、宫殿和雄伟的城墙而闻名,成为后世千古传颂的经典之作。

登临城墙,可以俯瞰整个宫殿群和城市风貌,感受到唐朝盛世的壮丽景色。

2. 曲江池曲江池是唐朝李隆基(唐玄宗)修筑的一处游览胜地,也是庐山名胜的缩影。

这座皇家园林借鉴了江南的自然风光,以秀美的山水为基础,加入了人工建筑和花草树木的点缀。

园内的曲江亭、夜明楼、影壁等建筑,完美地融入了大自然的气息,让人沉醉其中。

曲江池还有一段流传甚广的诗句:“塞外风光起四塞,天涯苍茫无边色。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段诗描绘了曲江池美丽的景色和春天的氛围,将人们带入了唐朝的繁华时代。

3. 藤堂藤堂是唐朝贵族园林的代表之一,建筑风格别致、独特。

它以藤蔓植物为主题,以树木、假山、水池等自然元素为辅助,创造出一种富有生机和浪漫的景观。

藤堂园内遍布藤蔓盘绕的亭台楼阁,给人一种虚实相生、玄妙的感觉。

在这里散步,仿佛身临诗情画意的仙境,感受到了唐朝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

4. 芙蓉园芙蓉园是唐朝时期女儿杨玉环的私家花园,位于长安东北角。

它以栽培芙蓉花而著称,芙蓉盛放时,花海如梦似幻,令人陶醉其中。

园内还有雅致的亭台楼阁,石桥曲径和流水萦绕,使整个园林充满了诗意和富丽堂皇的气息。

芙蓉园也是唐朝文人雅士们咏史抒怀、写诗作画的胜地,留下了许多杰作,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5. 楼观台楼观台是唐朝最著名的游览胜地之一。

唐朝的皇家园林与景观设计

唐朝的皇家园林与景观设计

唐朝的皇家园林与景观设计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朝代之一,也是园林与景观设计繁荣的时期。

皇家园林在唐朝得到了特别的重视,成为了皇帝们展示财富和权力的象征。

在唐朝的历代皇家园林中,有一些极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设计,展示了当时园林艺术的高度成就以及文化背景。

1. 第一座代表性皇家园林:敕勒川敕勒川位于唐朝的洛阳,是唐玄宗时期的皇家园林,以其设计创新和壮丽景观而闻名。

敕勒川占地广阔,园内设有多个宫殿和湖泊,以及精心布置的花园和假山。

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学作品《敕勒歌》中描绘的广阔草原景色,呈现出一种富丽繁华、唯美悠远的效果。

2. 唐代皇家园林的特点唐代皇家园林的设计具有几个显著特点。

首先是整体布局注重对称和平衡,追求精确的几何形状和对应关系。

其次是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元素,例如引入了波斯式的水池和喷泉,使园林更加多样化。

另外,唐代皇家园林还注重在自然风景中融入人工景观,让人们感受到山水相映的美妙。

3. 唐代皇家园林的中心建筑:建章宫唐代皇家园林的核心是建章宫,它位于洛阳敕勒川中央,是唐玄宗时期的行宫。

建章宫的设计独特,它以汉白玉为主要材料,建筑风格独特。

宫殿主体呈方形,四周环绕着护城河,每个角落都有精心布置的花园和假山。

宫内设有多个大殿和小室,供皇帝们居住和办公。

建章宫的设计理念体现了唐朝皇家园林的繁荣和精致。

4. 唐代皇家园林的意义唐代皇家园林展示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文化水平,体现了皇帝的权力和地位。

它们不仅仅是皇家居所,更是供皇帝进行政务活动和文化交流的场所。

园林中的精心设计和细致布置,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和美的追求,体现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精髓。

总结:唐朝的皇家园林与景观设计是中国园林艺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其独特的设计和壮丽的景观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唐代皇家园林中,敕勒川和建章宫都是具有代表性的设计,展示了唐朝园林艺术的高度成就和文化内涵。

唐代皇家园林的存在不仅体现了皇权与富贵,更体现了人们对自然和美的追求,为后世的园林设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宫殿与皇家园林

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宫殿与皇家园林

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宫殿与皇家园林中国历史悠久,积淀了众多壮丽的宫殿和皇家园林,这些建筑和景观见证了中国古代封建帝王的辉煌与荣光。

它们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也承载了历史文化的厚重。

紫禁城紫禁城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宫殿之一,位于北京市中心的故宫。

建于明代,是明清两代中国封建帝王的居所和政治中心。

紫禁城占地广阔,建筑风格庄重典雅,严谨而庄严的布局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

其丰富的文化遗产价值使其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并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

颐和园颐和园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位于北京市郊区。

它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代表作,兼具南北园林的特点。

颐和园以其精巧的建筑、美丽的湖泊和独特的山水景观而闻名于世。

游览颐和园,人们可以欣赏到中国古代皇家园林中富有精神内涵的景色,并深入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圆明园圆明园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皇家园林,位于北京市西郊。

它建于清朝时期,曾是清代皇帝的夏季行宫之一。

然而,在1860年,圆明园遭到了英法联军的洗劫,成为中西文化冲突的象征。

尽管圆明园现今只存有残垣断壁,但仍然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追寻历史的足迹,并希望能够重建这一古代建筑的壮丽景观。

山西乔家大院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封建家族大院之一。

它是乔家家族居住和经商的场所,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其成为山西古建筑的代表。

乔家大院是中国传统封建社会的缩影,反映了中国古代封建家族的生活和风俗习惯,有着极高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

苏州园林苏州园林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位于江苏省苏州市。

它以其精巧的布局、奇特的建筑和独特的水景而闻名。

苏州园林充分利用水、岩石和植物等自然元素,创造出精致秀丽的景观,展现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独特魅力。

苏州园林通过巧妙地与自然融为一体,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总结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宫殿与皇家园林是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展示了中国古代的辉煌历史和灿烂文化。

中国皇家园林起源、发展

中国皇家园林起源、发展

中国皇家园林起源【殷商时期--甲骨文中的囿】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文字――殷商(公元前16~11世纪)甲骨文中发现了有关皇家园林"囿"的论述。

据此,有关专家们推测,中国皇家园林始于殷商。

据周朝史料《周礼》解释,当时皇家园林是以囿的形式出现的,即在一定的自然环境范围内,放养动物,种植林木,挖池筑台,以供皇家打猎、游乐、通神明和生产之用。

当时著名的皇家园林为周文王的"灵囿","灵囿"以自然树木花草为主,鸟兽充其间,并挖池筑台,供帝王贵族游乐狩猎,实际上就是狩猎园。

【秦汉时期--阿房宫与上林苑】秦汉两代(公元前221年~220年),皇家园林是当时造园活动的主流。

此时的皇家园林以山水宫苑的形式出现,即皇家的离宫别馆与自然山水环境结合起来,其范围大到方圆数百里。

秦始皇在陕西渭南建的信宫、阿房宫不仅按天象来布局,而且"弥山跨谷,复道相属",在终南山顶建阙,以樊川为宫内之水池,气势雄伟、壮观。

秦始皇曾数次派人去神话传说中的东海三仙山――蓬莱、方丈和瀛洲求取长生不老之药。

他在自己兰池宫的水池中筑起蓬莱山,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

汉武帝在秦代上林苑的基础上,大兴土木,扩建成规模宏伟、功能更多样的皇家园林――上林苑。

上林苑囊括了长安城的东、南、西的广阔地域,关中八水流经其中,建宫、苑数量不下三百余处,是中国皇家园林建设的第一个高潮。

上林苑中既有皇家住所,欣赏自然美景的去处,也有动物园、植物园、狩猎区,甚至还有跑马赛狗的场所。

在上林苑建章宫的太液池中建有蓬莱、方丈和瀛洲三仙山。

从此,中国皇家园林中"一池三山"的做法一直延续到了清代。

但其规模虽然极其宏大,但却比较粗犷,殿宇台观只是简单的铺陈罗列,并不结合山水的布局。

此时的皇家园林尚处在发展成型的初期阶段。

【魏晋南北朝到明朝时期--皇家园林的积累与完善】魏晋南北朝时期(220年~589年),皇家园林的发展处于转折时期,此时战乱频繁,士大夫玄谈玩世,崇尚隐逸,寄情山水,受到这种时代美学的浸润,皇家园林虽然在规模上不如秦汉山水宫苑,但内容上则有所继承与发展,有着更严谨的规制,表现出一种人工建构结合自然山水之美,标志着皇家园林已升华到较高的艺术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隋唐以前的皇家园林,随着朝代的更替,已荡然无存,有的只有考古发掘出的庞大殿基可考,有的只能从低洼野地里依稀辨认出池沼的所在。像汉代的昆明池东西两岸的牵牛、织女石人至今仍在,华清池清理出唐代九龙汤、贵妃池的石砌浴池,都算是难得的遗迹。隋唐以后的皇家园林,也是如此。其中名噪一时,建于都城开封的北宋皇家园林艮岳被毁以后,至今仍然难以确定其遗址所在。
隋唐均建都长安,并都以洛阳为陪都,称之为东都,因此,隋唐时代的皇家园林大都建于长安和洛阳一带。
隋是只有38年历史的短促朝代,隋炀帝杨广,却在大业元年(公元605年)于洛阳城西营建了规模宏大的西苑,周围达200里,苑内为海,海上建方丈、蓬莱、瀛洲三岛,高百余尺。苑内还以东、南、西、北、中方位布置迎阳、翠光、金明、洁水、广明五个湖泊,并用龙鳞渠迂回勾通,网络成一个周流完整的水系。这条渠宽20步,可以行驶龙船凤舸。在这个水系里,分布有16座宫院,里面住着美女。这些宫院开门临水,架桥交通,是水景园的格局。西苑中,种植着奇花异草,秋冬以后,花谢叶落,命人用彩绸剪裁花叶,挂缀在枝头。这充分反映了隋炀帝杨广的穷奢极欲。西苑分区造景自成宫院的布局,对后世皇家园林产生了影响,直至清代的圆明园的格局,仍然与隋炀帝的西苑相似。
还在大都城营建以前,元中统三年(公元1262年),元世祖忽必烈就将金代在中都城外的宫苑加以整修,作为临时驻跸〔bì毕〕的处所。这里就是现在的北海琼华岛,当时山顶建广寒殿,山腰有仁智殿,琼华岛对面水中的团坻(今团城)上有仪天殿。宫城建成以后,琼华岛称为万岁山,水面改称为太液池。山池总体,仍然体现了秦汉以来仿海上神山的传统,奠定了明清三海的基础。元代万岁山上的遗物“渎山大玉海”玉瓮,原放置在广寒殿内,专供忽必烈贮酒饮宴,后来流落民间寺院,清乾隆时赎还陈设在团城的玉瓮亭内,至今供人欣赏。
艮岳建于北宋徽宗赵佶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它经过六年时间的营构,于1122年完成。这是一座以杭州凤凰山为蓝本,在平地上堆山所造的园,有尽搜“天下之美,古今之胜”的评价。取名艮岳,是因“艮”是八卦中的东北方位,应在北宋都城汴梁(今开封)的东北方。建艮岳是赵佶听了方士的话,增高东北地方,可以子嗣兴旺,万寿无疆。所以艮岳又称万岁山、寿山。它开了后来把皇家园林中的山,称作万岁、万寿的先例。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在他们取得政权以后,总要大兴土木营建都城宫殿,以象征封建皇权和用来临朝听政,同时构筑离宫别馆,兴造园林,供帝王出宫时居留享乐。历史上把这些处所称做囿、苑、宫苑、苑囿、御苑、上林等等,这些都是今天所说的皇家园林。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将天下富豪20万户迁到都城咸阳,又把他在统一战争中灭掉诸侯国的王室,拆迁到咸阳北坂〔bǎn板〕。由于财力、物力和全国各地建筑技艺的高度集中,秦宫室兴建的规模空前庞大,仅咸阳宫一处,就有“东西八百里,南北四百里,离宫别馆相望联属”的记载。但是,作为皇家园林可见的最早记载,还是秦始皇建于渭水之南的上林苑。著名的阿房宫,就建在上林苑内。历史记载的阿房宫“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坐万人”。从中可以推想整个上林苑的宏大规模。除了上林苑之外,还另有一座甘泉苑。秦朝灭亡后,这些宫苑被项羽烧毁,仅存在了十多年的时间。1000年后,唐代大诗人杜牧写了一篇《阿房宫赋》,其中有“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jì济〕何虹?”的描写,当时,阿房宫早已不存在了,文中的景物是历代宫苑形象生动的概括。
清代最早出现在北京西北郊的宫苑是畅春园。这座康熙皇帝御用的园,是在明代李伟清华园的基础上缩小了范围建造的。在畅春园西北,有另一座明代的私园,康熙将它赐给了皇四子胤禛,并题园名为圆明园。胤禛继承皇位后,便是雍正皇帝,圆明园成了御苑,陆续添建了正大光明殿、出入贤良门、勤政亲贤殿这样一些只有皇帝才能使用的建筑名称,形成可供朝会、觐见的政治活动区。乾隆继雍正登基后,又大肆扩建,并将江浙一带名景、名园、名建筑画图在园内仿建。第一次扩建在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并题了圆明园四十景,嗣后不久又建成了与圆明园东部毗连的长春园,仿建欧洲式宫苑的“西洋楼”就建在长春园北部。后来,乾隆的儿子嘉庆皇帝又兴建了圆明园东南方的绮春园。圆明、长春、绮春,一般称为圆明三园。 占地5200余亩,建筑面积与紫禁城面积总和相当。
北宋以后,自辽、金、元,历代帝都建于北京,前后共800年。其间,南宋偏安于杭州,皇家园林虽凭借着西湖山水的佳丽有所营建,但这些宫苑的规模和对后世的影响,总不如北京皇家园林。
辽是北方契丹族建立的政权,作为辽的陪都,将当时的北京称为南京,又称燕京,曾在此建瑶屿行宫,内有瑶池殿,临水殿。金代北京称中都,扩建了瑶屿行宫,称为西苑,苑内的水泊,统称为太液池,池中之岛称为琼华岛。西苑内,还有西园、同乐园等建筑景物。在中都城内还有东苑(东明苑)、南园(熙春园)和北苑,都是具有花木池台的游赏之所。在中都城外,还有建春宫、长春宫、万宁宫、钓鱼台、西湖等处苑囿和行宫。其中万宁宫就在今天的北海一带。
辽金两代在都城近郊修建园林的同时,还在具有湖光山色的西郊香山、玉泉山和八大处兴建行宫,这些都是具有宫苑功能的皇家园林。
元代北京称大都,是统一中央政权的政治、商业、文化中心。大都是一座在平地规划、开辟、建造的城池。它以雄伟、殷实、华丽而著称于世,西方人称它为“汗八里”,是大汗之城的意思。城的南北轴线偏前方为宫殿,宫殿西侧即为元代集中精力营建的园囿。
三国至南北朝时代割据南方、建都南京的政权有: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代,使南京呈现空前的繁华,有“六朝金粉”的说法。这些政权在广造宫殿的同时,也都营建了苑囿。有东吴的西苑、东晋的华林园。刘宋时在玄武湖中立起了方丈、蓬莱、瀛洲三座神山。后来又迁走了东晋的郊坛,在覆舟山建乐游苑。齐建芳乐苑、玄圃。史书记载苑中山石都涂上五彩颜色,可见是很奢华的。梁在齐东宫的基址上,凿九曲池,立亭馆。陈为文皇后筑安德宫。隋灭陈以后,建康(南京旧称)城邑被犁为耕地。一个半世纪以后,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凭吊这些宫苑的遗址时,还在诗中发出了“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的感叹。
艮岳是一座模仿自然山水的山水园林,它划分出许多景区,有“不可以数计”的景点。如梅岭、雁池、书馆、凤池、巢凤阁、炼丹亭、高阳酒肆、清斯阁、绛霄楼等等,从这些名称里,可以想见它的一些园貌。但是从历史记载上看,有一点却是非常清楚的,那就是因建艮岳,曾在民间搜集奇花异石,即所谓“花石纲”。往往一块高数丈的太湖石,要从江南运往汴梁,途中“挽以千夫,载以大舟,凿河断桥,毁堰拆牐〔zhá,同闸〕,数月乃至”。很明显,这对民间百姓是一场灾难。花石纲是激起北宋末年方腊领导农民起义的直接导火线。艮岳的遗址虽然至今没有考定,但是金灭宋以后,艮岳被毁,园中的山石被金人运入北京。明清紫禁城和北京琼华岛上的山石,许多是艮岳的遗物。南方各地的园林中,也有不少地方以拥有“花石纲”的一两块山石为奇珍,由此可见艮岳的影响。
西汉建于长安附近的上林苑,奠定了皇家园林的基本内容和形式,它本身存在约100年左右。西汉末年,王莽曾拆用了上林苑的建筑材料。后来,汉光武帝刘秀迁都洛阳,这所规模宏伟、功能齐备的宫苑,就被废弃了。由于上林苑的影响,特别是汉武帝的文治武功,上林苑的“上林”二字,也经常被用来作为皇家园林的代称。上林苑中的景物规制,更被刻意模仿。如果以1894年清代最后一座皇家园林颐和园建成为皇家园林兴建的终结,差不多整整2000年,汉武帝上林苑的影子一直笼罩着皇家园林,伴随着封建王朝的更替,它不但在园林建筑史上,而且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明清更替,明代的宫殿苑囿,也换了主人,满洲贵族的皇室成员,全面接用了紫禁城、西苑,以及各处的坛庙。
自公元1644年,清王朝取得了中央政权以后,皇家园林的兴建一直没有间断,大约经过100年的时间,出现了在北京西北郊以圆明园为代表的三山五园皇家园林区。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兴建承德避暑山庄。奠定这些苑囿最后规模的,的曹魏、西晋、北魏,这些割据政权的帝室也都沿用东汉宫苑或营构新的苑囿。值得注意的是,东汉明帝刘庄永平十年(公元67年)佛教传入中国,第二年在洛阳建白马寺,这是中国第一座佛寺,为后来的寺庙园林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其他类型的古代园林,特别是皇家园林,增添了佛教寺庙建筑的内容。
唐代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在都城长安的宫殿建筑方面也体现了出来。唐代的三大内:大明宫、太极宫、兴庆宫,据历史记载和考古发掘,都是宫和苑相结合的建筑群。大明宫内就有以太液池为中心的园林区,太液池中间堆有蓬莱山,沿池筑有回廊,串联着楼台亭阁。太极宫是袭用隋代的大兴宫。太极宫内有四大海,分布在宫殿之间,是唐初大明宫和兴庆宫没有兴建以前,帝王的主要活动游幸场所。兴庆宫内的园林成分就更多,园林区几乎占全部面积的一半,并以牡丹花闻名于长安,著名的李白写《清平调三首》触犯了杨贵妃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诗中“沉香亭北倚阑杆”一句中的沉香亭,就是兴庆宫内龙池畔的一座用沉香木构成的亭子。唐代长安还另有几处禁苑,其中大明宫西部的一处,面积虽比汉代的上林苑要小,但东西也各有13里。另一座著名的宫苑,是临潼骊山的骊宫,这便是著名的长生殿故事发生的地方。骊宫内的华清池是一处温泉,这处温泉吸引着自周幽王以来的许多帝王。唐代的骊宫既可避暑,又可消寒,白居易《长恨歌》中的“骊宫高处入青山,仙乐风飘处处闻”便是对这处宫苑的描绘。宫内除长生殿外,还有一处飞霜殿,在此越冬,可欣赏殿外的霜雪冬景。
上林苑中还有许多称作池的水域,如昆明池、镐〔hào耗〕池、祀池、麋池、牛首池等等。其中昆明池系人工开凿,方圆40里,不但大,它的开凿还有一段故事。据说汉武帝曾在昆明池中教习水战,为攻打昆明国进行演练,才取名为昆明池。昆明池不单是为了军事目的,池上还有龙首船,令宫女们在舟中作乐歌唱,是帝后游乐的场所。昆明池东西两岸,分别树立牵牛、织女的石雕像,象征天河两岸的牵牛织女星。
东汉建都洛阳后,本来作为西汉陪都的洛阳,原有的宫殿有了很大发展,同时修筑了专供帝王游乐的苑囿、池沼多处,如上林苑、芳林苑、灵囿和濯龙池、灵芝池等等。著名的东汉科学家、文学家张衡在《二京赋》中有这样的描写:“濯龙芳林,九谷八溪。芙蓉覆水,秋兰被涯。渚戏跃鱼,渊游龟蠵〔xī奚〕。永安离宫,修竹冬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