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霉病

合集下载

鱼类常见的水霉病及预防方法

鱼类常见的水霉病及预防方法

鱼类常见的水霉病及预防方法水霉病是一种常见的鱼类疾病,它主要由水生真菌引起。

它会导致鱼类出现各种不适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死亡。

为了保护鱼类的健康,我们需要了解水霉病的常见类型以及预防方法。

一、浮游真菌病浮游真菌病是水霉病的一种常见类型。

它主要由浮游真菌感染引起,通常在受伤或免疫系统受损的鱼类身上发生。

浮游真菌会在鱼体表面形成白色或灰色的绒毛状斑点,并可能蔓延至鱼鳍和其他身体部位。

预防方法:1. 维持水质清洁:定期更换水质是防止浮游真菌病的最重要步骤之一。

保持水质清洁并确保水温适宜,可以减少浮游真菌的繁殖和感染。

2. 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为鱼类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包括适当的水质、氧气和养分,可以增强它们的免疫系统,减少感染浮游真菌的风险。

3. 彻底清洁鱼缸和装饰物:定期清洁鱼缸和鱼缸中的装饰物,可以有效地减少浮游真菌的滋生。

二、黏体真菌病黏体真菌病是另一种常见的水霉病,它主要由黏体真菌引起。

这种病会在鱼类的皮肤和鳃上形成白色或黄色的黏液状物质。

黏体真菌病一般发生在免疫系统受损的鱼类身上,如慢性应激或疾病状态下的鱼类。

预防方法:1. 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与浮游真菌病相似,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对预防黏体真菌病至关重要。

保持水质清洁、提供适量的氧气和养分,可以提高鱼类的免疫力,减少感染黏体真菌的机会。

2. 饲养健康的鱼类:通过购买来自可靠供应商的健康鱼类,可以降低引入黏体真菌的风险。

3. 隔离感染鱼类:一旦发现有鱼患上黏体真菌病,应将其隔离,以防止疾病传播给其他鱼类。

同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三、鳃网膜炎鳃网膜炎是水霉病的另一种常见类型,它主要由具有损伤性的真菌感染引起。

这种病会导致鱼类的鳃纤毛变形或消失,从而影响其呼吸功能。

预防方法:1. 避免水体受到污染:鱼类所处的水体如果存在污染物,如残留的化学物质或有害细菌,将增加鱼类感染鳃网膜炎的风险。

因此,定期检查并清洁鱼缸,确保水体卫生,是预防鳃网膜炎的重要手段之一。

水霉病

水霉病

水霉病(Saprolegneasis)
【病原】鱼体受伤而因真菌感染引起,病原体主要是水霉菌和绵霉菌。

【症状】感染水霉的鱼卵表面附着一层白色絮状物,在水中看上去象一个个小棉球。

同家鱼卵水霉病症状相似。

患处滋生大量水霉,严重的行动缓慢,消瘦,不摄食,直至死亡。

患病的鱼种或成鱼体表好似长了白毛。

如不及时处理,胚胎将死亡,幼鱼在其体表擦伤处有白色絮状物,若得不到及时诊治,随病情加重会发生游动缓慢,反应迟钝,食欲减退等现象,严重者身体瘦弱、死亡。

【流行及危害】水霉在淡水水域广泛存在,在国内外养殖地区都有流行;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很广,5-26℃均可生长繁殖,不同种类略有不同,有的种类甚至在水温30℃时还可生长繁殖。

水霉、绵霉属的繁殖适宜温度是13-18℃。

对水产动物的种类没有选择性,鱼体受伤后极易被感染,且在尸体上水霉繁殖得特别快,对水产动物是一种继发性的。

【防治方法】预防措施:及时将死卵挑出;苗种或成鱼可用2%-3%的食盐水浸泡5-10分钟;运输和放养鱼苗时,操作要细致,避免鱼体受伤;室内工厂化养殖或网箱养殖时放养密度要适当,避免鲟鱼争食饲料时擦伤等。

参考国标渔药。

治疗水霉病的九种药物

治疗水霉病的九种药物

治疗水霉病的九种药物水霉病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病害,它能够导致作物减产、甚至死亡。

水霉病的治疗是农民们在生产中需要重视的问题,对于不同的水霉病类型,有不同的药物可以进行治疗。

本文将介绍九种治疗水霉病的药物。

一、甲基硫菌灵甲基硫菌灵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毒的杀菌剂,是治疗水霉病的主要药物之一。

它能够快速杀灭病原菌,防止病害扩散,且施用后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二、波尔多液波尔多液是由石灰和磺酸铜的混合物制成,它是一种低毒、广谱的药物,可用于防治多种病害。

施用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使用,避免超量使用,以免对植物产生不良影响。

三、多菌灵多菌灵是一种高效的治疗水霉病的药物,它可以快速杀灭病原菌,防止病害扩散,并且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但由于其成本较高、不良反应较大,因此需慎重使用。

四、代森锰锌代森锰锌是一种低毒、广谱的药物,可以用于防治多种水霉病。

它施用后可以在植物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有效地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五、苯醚甲环唑苯醚甲环唑是一种治疗水霉病的重要药物,它可以在植物组织中迅速吸收,对病原菌产生杀菌作用,同时增强植物的抗逆性和免疫力。

六、三唑酮三唑酮是一种杀菌剂,可以用于治疗多种水霉病。

它能够在植物中渗透到细胞内部,迅速杀灭病原菌,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但由于其具有毒性,使用时需注意控制用量和浓度。

七、醋酸铜醋酸铜是一种广谱、低毒的杀菌剂,施用后能够杀灭病原菌,防止病害扩散。

但由于其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较大,使用时要注意控制用量和浓度,避免超量使用。

八、辛硫磷辛硫磷是一种杀虫剂,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水霉病。

它能够快速杀灭病虫害并防止其繁殖,在治疗水霉病时起到重要作用。

九、恶露烷恶露烷是一种天然植物油,具有广谱、低毒的特点。

它可以在植物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抵御病原菌和虫害的侵袭,从而起到治疗水霉病的效果。

总的来说,针对不同的水霉病类型,选择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

但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农民们也需要遵循药物的使用说明,避免对植物和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水霉病的最好治疗方法

水霉病的最好治疗方法

水霉病的最好治疗方法
水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疾病,常出现在水果、蔬菜和农作物上。

以下是水霉病的治疗方法:
1. 预防措施:保持种植环境清洁、干燥,避免过度浇水或积水。

定期清理田地、果园或菜园中的杂草,以减少真菌的生长环境。

2. 化学防治:使用合适的化学农药进行喷洒,以杀灭或抑制真菌的生长。

请务必按照产品说明和农药使用指南进行操作,并注意安全使用。

3. 防病品种选择:选择抗水霉病的植物品种种植,这些品种具有较高的抗病性,并能减少病害的发生。

4. 生物防治:使用生物制剂来控制病害。

一些生物制剂包含对真菌有害的微生物,可以被应用于土壤或作物表面,以抑制水霉病的发生。

5. 合理耕作管理:选择适当的肥料和灌溉管理,以确保植物获得充足的营养,并保持适当的水分平衡,提高植物的抵抗力。

6. 及时发现和处理病情:定期检查植物、果实或叶片,并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感染的部分。

感染严重的部分可以被及时移除或销毁,以防止病菌的进一步传播。

请注意,在使用任何化学农药或生物制剂之前,建议咨询专业农业技术人员或植物病理学家的意见,以确保正确使用并遵守法律法规。

水霉病最佳消灭方法

水霉病最佳消灭方法

水霉病最佳消灭方法
水霉病最佳消灭方法
最佳消灭方法是高锰酸钾消毒。

鱼缸加温到35度,可杀死水霉菌,另一种方法:用高锰酸钾水浸泡2小时,浸泡的同时,打开过滤装置,然后清洗鱼缸,鱼缸洗干净后晾干,有条件的可以把鱼缸拿到阳光下暴晒,就可以彻底杀死水霉菌。

水霉最佳消灭方法
1、换水:换水的目的是降低水中真菌的含量,而且还能改善水质。

患病期间换水基本上要隔一天换一次,每次换五分之一左右。

2、升温:通过升温可以加速鱼儿的新陈代谢,从而提高抵抗力。

不过温度一升高,真菌的繁殖速度也会加快,所以需要下盐。

3、下盐:下盐可以改变水体的渗透压,这样可以减少水分渗入鱼体,减轻了鱼儿的肾脏负担,而且也能预防一些菌类的侵害。

下盐要控制好浓度,一般为千分之三到千分之五,再高就不行了。

建议平时要注意消毒,控制饲养密度,可减少疾病的发生。

1、什么是水霉病

1、什么是水霉病

1、什么是水霉病?水霉病又称肤霉病或白毛病,是水生鱼类的真菌病之一,引起这种病的病原体在到目前已经发现有十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水霉和绵霉。

该病是由真菌寄生鱼体表引起,主要是真菌门藻状菌纲水霉目水霉科的水霉属和绵霉属。

它们对温度适应范围很广,5-26℃均可生长繁殖,最适温度13-18℃。

水质较清的水体中生长较好。

对寄主也无严格选择性,各种饲养在水族箱内的动物,从卵到各龄鱼都可感染,造成此病的因素大约有:1)、外伤、局部的组织坏死2)、是水温剧烈变化(龙鱼抵抗力下降,组织变坏)3)、是在季节交替时易发生4)、是卵堆积(造成局部缺氧,卵膜开始腐烂被感染)5)、动物性饵料长期浸泡发生变质,为病菌繁殖提供温床和爆发条件。

水中自由游动的水霉的动孢子侵入伤口或卵膜,吸取皮肤及其组织内的营养而迅速生长,菌丝与伤口的组织细胞缠绕粘附,使组织发炎、坏死,这种病有一定的潜伏期,但发病也很快,能够在短时间造成瘦弱、鳞底出血、鳞片锈蚀、直到死亡。

死后不久水霉繁殖特别快,所以水霉具腐生性,对与我们饲养的爱龙是最大的潜在杀手。

水霉病的发生主要因为紧迫造成的二次性感染,鱼只因拥挤、移动或其他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成体表组织受伤,水中的水霉病游孢子即伺机附着,於坏死组织上开始发芽形成菌丝,菌丝除寄生於坏死组织外,尚可漫延侵入附近的正常组织,分泌消化酵母分解周围组织,更而贯穿粘膜、鳞片、真皮深入肌肉,使皮肤与肌肉坏死。

2、如何治疗水霉病任何的病变和病症,最好的医治都是在初期。

但是如何才能在早期发现问题及时医治呢。

以下是我的一些经验:我曾经尝试过混养,但是由于个体悬殊过大而放弃。

由于条件限制,其中一条暂养在底部过滤缸,大麦虫和虾肉等剩余的饵料未及时清理,造成菌群大量繁殖,2条鱼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变表现。

小龙出现:蒙眼,和厌食。

大龙出现:的状况与“刚刚好积”的与很相似的状况。

感染部位形成灰白色棉絮状覆盖物。

病变部位初期呈圆形,后期则呈不规则的斑块,严重时鳞片破损皮肤裸露,鳞底充血。

水霉病的最好治疗方法

水霉病的最好治疗方法

水霉病的最好治疗方法
水霉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疾病,主要侵害水稻、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因此,寻找水霉病的最好治疗方法对于农业生产至关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些目前认为是最有效的水霉病治疗方法。

首先,化学药剂是目前治疗水霉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化学药剂可以迅速杀灭病原菌,缓解病情。

常用的化学药剂包括多菌灵、咪鲜胺等,它们对水霉病的防治效果较好,能够在短时间内控制病情的发展。

然而,化学药剂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存在一定的危害,长期使用还可能导致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因此在使用化学药剂时需要慎重考虑。

其次,生物防治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水霉病治疗方法。

利用一些对水霉病具有拮抗作用的微生物或者植物提取物,可以有效地抑制水霉病的发生。

例如,一些拮抗细菌可以产生抗生素,抑制水霉病菌的生长,从而起到防治作用。

此外,一些植物提取物如辣椒素、茶树油等也被证实对水霉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生物防治不仅对环境友好,而且不易导致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因此备受青睐。

除此之外,合理的田间管理也是预防水霉病的重要手段。

及时清除田间杂草,保持通风透光,适时灌溉施肥,都可以减少水霉病的发生。

此外,合理的轮作种植也可以减少病原菌在土壤中的滋生,从而减少病情的发生。

总的来说,水霉病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化学药剂、生物防治以及合理的田间管理都是有效的手段。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也可以采取综合治疗的方式,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我们能够找到更加安全、高效的水霉病治疗方法,为农业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水产养殖水霉病防治

水产养殖水霉病防治

水产养殖动物水霉病防治一、什么是水霉病水霉病,又称肤霉病、白毛病,主要病原为水霉菌。

水霉菌由于对寄主没有严格的选择性,可以感染草鱼、花鲈、大银鱼、斑点叉尾鮰、大鲵、黄鳝、月鳢、虹鳟、黑鱼、中华绒螯蟹等诸多水产养殖动物的卵、苗种及成体,因而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然而,水霉菌在养殖水体中普遍存在,抗逆性强,能形成雄器和藏卵器进行有性生殖以抵御不良环境的影响,因而药物在低剂量下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其生长,往往难以将其杀灭,这也是自孔雀石绿被禁用以来氯化钠、福尔马林、过氧化氢、臭氧等药物难以有效控制水霉病的主要原因。

此外,由于水霉病的发生除了水霉菌感染外,还受养殖动物体表损伤、免疫力下降、温度骤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与孔雀石绿药效相媲美的商品化水霉病防治药物问世之前,必须要充分认识水霉病的发生原因和流行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做好水霉病的预控工作。

鉴此,本人针对水霉病的病因与病症、流行规律,提出了一些控制水产养殖动物水霉病的策略,以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二、水霉病的病因与病症水霉病的主要病原是:水霉菌。

然而各种研究表明,水霉菌的存在仅是引起养殖动物水霉病发生的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水霉病是由水霉菌、养殖动物体表损伤以及免疫力下降、水温骤变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

例如,拉网、排污、选别等各种操作不当造成养殖动物体表损伤,温度骤降引起养殖动物冻伤,水质恶化、营养不良、损伤、应激等因素导致养殖动物免疫力下降等。

因此,在养殖动物体表损伤、免疫力差等情况下水体中广泛存在的水霉菌会寄生在伤口处,通过伤口吸收营养成分发育生长,并将菌丝侵入到肌肉、真皮等组织,造成组织坏死,从而诱发水霉病。

然而,养殖动物在水霉菌感染初期,肉眼难以看到明显病症,随着水霉菌在伤口处大量繁殖,便入侵上皮及真皮组织产生内菌丝,与此同时向外生长形成外菌丝,最终形成肉眼可见的白色或黄色棉絮状菌丝。

由于内菌丝能够分泌大量蛋白分解酶来分解养殖动物机体组织中的蛋白作为自身生长繁殖的营养源,因而养殖动物体表在水霉菌感染过程中会分泌大量粘液,并出现焦躁不安、活动能力下降、极少摄食或者不摄食等症状,严重时会在伤口处形成溃疡,最终因体力不支、继发感染寄生虫性和细菌性疾病而死亡。

水霉病

水霉病

水霉病(Saprolegniasis)是由霉菌感染引起的真菌性鱼病,最常见的病原体是水霉属和绵霉属的一些种类。

水霉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是池塘养殖业中一种严重的鱼类流行病,应引起高度重视。

水霉病病原水霉病的病原为水霉菌,隶属于卵菌纲,多达17个属122种。

也有学者通过对卵菌纲生物的形态学、细胞学、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深入研究,发现卵菌生活史等方面性状与其它真菌都截然不同,尽管在功能上与真菌相似,实际上与真菌无近缘关系,结合分子系统发育学研究,部分学者提出卵菌纲应从真菌界中独立出来成为1个门。

水霉的菌丝为管形,内菌丝发达,纤细而分枝繁多;外菌丝中等粗壮,无分隔。

菌丝壁主要由葡聚糖组成,也含有纤维素和少量几丁质。

水霉可行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水霉菌不仅能感染鱼类,也可以感染小龙虾等甲壳类,以及蛙、鳖等两栖类和爬行类水产养殖动物。

国外学者研究发现能够对淡水动物产生致病性的水霉菌主要有多子水霉菌、同丝水霉菌、异丝水霉菌和寄生水霉菌,我国学者研究目前我国致病性水霉菌有多子水霉、寄生水霉、澳大利亚水霉和两性绵霉4种,其中以多子水霉和寄生水霉为主。

2 水霉病在我国的流行特点2.1 易感鱼类水霉菌具有广泛的寄主谱,对宿主没有选择性,同一种致病性水霉菌对鱼体和鱼卵均有致病性。

多数水霉菌是典型的腐生菌,鱼类水霉病均非原发性疾病,而是继发性疾病,鱼体皮肤完整和活鱼卵不能被水霉孢子感染,只有鱼体皮肤或鳃受到机械性损伤或其它病原体的伤害时,水霉菌才会继发感染,也只有死卵或未受精的卵才会感染水霉菌。

鱼类的各个生长阶段均有发生,当鱼体免疫力下降时水霉菌更易感染,但这不是是否感染水霉主要因素,主要的影响因素是鱼体是否受伤和水温是否适宜。

水霉菌在水温5℃~26℃均可繁殖,在水温为13℃~18℃的冬春季节是高发期。

在北方冰下越冬期水温在4℃以下时,一般越冬鱼类很少或不发生水霉感染,春季水温升高到约10℃时鱼类水霉病才开始大量发病。

什么是水霉病,去霉水

什么是水霉病,去霉水

水霉病在不同生长阶段、不同时期均会发生。

一般水温在18℃左右的早春、晚冬最为流行。

对于成鱼多数是在养殖过程中操作不当,擦伤所致。

病因:水霉和绵霉引起。

症状:
1、感染部位形成灰白色棉絮状覆盖物。

2、鳃组织亦会被侵犯感染,造成死亡。

3、严重时皮肤破损肌肉裸露,病变部位初期呈圆形,后期则呈不规则的斑块。

推荐防治方案;东方水霉净1瓶(每瓶8-10亩),用1次,间隔1天,再用一次东方水霉净(每瓶8-10亩),间隔2-3天,再用复合碘1瓶(每瓶8-10亩)
备注:一般都在晴天上午使用
主要成分;生物除霉剂、生物修复剂、杀菌剂、渗透剂等。

产品用途;本品用于春秋冬季节拉鱼、放鱼引起的机械损伤而产生的水霉、腮霉和各种海淡水鱼类等由真菌、霉菌引起的水霉、鳃霉等系列问题。

适用范围;各种海、淡水养殖鱼、虾、蟹、贝类等水生动物水体。

用法用量;稀释后全池均匀泼洒。

治疗时:每瓶用8-10亩/米水深,每天一次,连用2次。

不加量,不建议预防。

注意事项;1、禁止与肥皂及盐类消毒剂同时使用。

2、幼虾、蟹、鱼苗减半使用。

3、包装用后集中焚烧。

4、不能与强碱性物质混合。

霉菌最初从鱼体伤口侵入时,吸收坏死细胞为养料,菌丝向组织内、外生长。

在初期,肉眼看不出什么症状,当肉眼能看到时,菌丝已深入肌肉,蔓延扩展,在不同部位生成绵毛状菌丝,菌丝长达2~3厘米,故称为“生毛”。

菌丝与伤口的细胞组织黏附,使组织坏死,同时鱼体负担过重,游动失常,食欲减退,最后瘦弱而死。

观赏鱼的水霉病

观赏鱼的水霉病

观赏鱼的水霉病
水霉病又称白毛病、白云病,该病虽然终年都可发生,但以早春和晚冬水温较低时最易流行。

这种病主要是由水霉(Saprolegniaceae)和绵霉(Achlya)等霉菌附生在鱼体表引起的,对成鱼和鱼卵都有危害。

当鱼体局部皮肤受损或鳞片脱落时,都有可能招致水霉、绵霉等霉菌的腐生感染。

鱼在患病初期,肉眼只能看见鱼体伤口处组织红肿,皮肤附着一层白色粘液。

随着菌丝的生长,大量新繁殖出的菌丝为白色或灰白色,一丛丛如絮状,附着伤口处。

同时菌丝还能伸入肌肉中,其分泌的毒素会破坏肌肉组织使之坏死。

最终导致病鱼游动失常、食欲减退,甚至停止摄食、瘦弱至死亡。

防止此病的方法,首先要加强鱼缸的光照,必要时对患有鱼病的鱼缸用300~500瓦的紫外灯每日照射10~15分钟,连续使用3~5天。

另外可用孔雀石绿或鱼用甲基蓝溶液浸洗鱼体15~20分钟,并轻轻剥去鱼体表的菌丝体。

在阴雨低温天气,要注意多换水和适当提高水温,在水中加适当食盐可防治水霉菌。

- 1 -。

治水霉病最简单的方法

治水霉病最简单的方法

治水霉病最简单的方法
治水霉病最简单的方法包括以下几步:
1. 确认植物是否患有水霉病:观察植物叶片和茎部是否出现褐色或黑色的软烂斑点,以及黏稠的水霉病斑点。

2. 剪除受感染的叶片和茎部:用消毒的剪刀剪除植物叶片和茎部上的受感染部分,并将其彻底清除,以防病菌扩散。

3. 添加有效的防治剂:可使用含有镉、锰、锌等元素的防治剂,如水霉净、福霉酸等,根据产品说明书指导正确使用。

4. 加强植物养护:给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包括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

注意避免潮湿的环境和过量的水分。

5. 增强植物的免疫力:合理施肥,提供植物所需的营养物质,并定期使用生物农药或增强植物的免疫力的产品进行预防。

需要注意的是,水霉病的治疗效果可能因植物种类和病情严重程度而异,如果病情无法控制或持续恶化,建议咨询专业植物病理学家或园艺师寻求进一步的帮助。

水霉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水霉病的--好治疗方法?

水霉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水霉病的--好治疗方法?

水霉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水霉病的好治疗方法?水霉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水霉病的典型症状就是长毛了,当你看到鱼身上白毛时,已经证明这个病得了很久了。

水霉病又称肤霉病或白毛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以早春晚冬水温10-15°C为流行,发病严重,适宜低温繁殖。

各种水产养殖动物均易被感染,常常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那么水霉病的好治疗方法是什么?水霉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水霉病的典型症状就是长毛了,当你看到鱼身上白毛时,已经证明这个病得了很久了。

水霉病又称肤霉病或白毛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以早春晚冬水温10-15°C为流行,发病严重,适宜低温繁殖。

各种水产养殖动物均易被感染,常常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那么水霉病的好治疗方法是什么?水霉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由水霉菌引起的真菌性疾病,在我国淡水水产动物中的体表和卵上共发现的水霉有十多种,其中常见的是水霉和绵霉。

水霉对温度适应范围很广,对水生动物种类没有选择性,凡受伤的机体和卵均可被感染致病。

往往寄生在伤口处吸取皮肤养料后迅速地萌发,向外生长,菌丝向内深入肌肉,向外生长棉状毛,使组织坏死。

水霉病症状患病的鱼类大多游动失常,食欲减退、行动呆滞,在病鱼头部、吻端、尾部、躯干或鳍条,有时甚至在鳃部有水霉寄生,并粘附污泥和藻类,其状如覆盖棉絮,后瘦弱而死。

水霉病治疗方法1、病鱼数量少可局部操作的话,可以用含碘消毒剂浸泡,如浓度为20mg/L聚维酮碘溶液,或2mg/L的高锰酸钾混合1%的盐水浸泡病鱼20~30分钟;2、或用800mg/L的食盐与小苏打合剂(1:1)全池泼洒;3、或内服抗菌药物(如磺胺类),防治细菌激发感染;4、市面上常见其他的防治水霉病渔药种类。

水霉病防治措施1、除去过多淤泥,用20~30千克/亩生石灰彻底清塘,可减少此病发生;2、捕捞运输时仔细操作,勿使鱼体受伤,好用20毫克/升的聚维酮碘溶液制剂浸泡15~20分钟;3、亲鱼受伤时用1%高锰酸钾水溶液、碘酒等涂抹鱼体,严重时可按照5-10万单位/公斤鱼进行腹腔或肌肉注射硫酸链霉素;4、用万分之四的食盐,小苏打合剂全池遍洒或浸洗;5、单一水霉病时,可选择水杨酸醇溶液、二硫氰基甲烷溶液或五倍子末等全池泼洒或浸泡,用量参考产品说明书。

水霉

水霉

一、水霉病又称毛霉病、白毛病,对寄主无严格的选择性,无论是四大家鱼还是名特优鱼类,无论是鱼卵、幼鱼还是成鱼都可发病。

鱼类暴发水霉病主要是在捕捞或运输过程中造成鱼体受伤而引起,水霉病在外观形态上同钟形虫病比较相似,容易误诊。

水霉病往往是鱼体受伤后,细菌或寄生虫入侵发生炎症而引发感染。

水霉病由真菌感染所致,而钟形虫病是由寄生虫感染所致,因此在发病时应多检查一些病鱼,以确定引起鱼类死亡的原因是由水霉感染造成的还是由其它原因造成的,确定原因后才能对症治疗。

一、预防方法:1.在运输和捕捞时尽量不要使鱼体受伤。

2.用2毫克/升浓度的五倍子熬汁全塘泼洒预防。

3.每立方米水体,用400克食盐和400克小苏打合剂全塘泼洒预防效果最佳。

4.用5%~10%孔雀石绿溶液涂抹亲鱼伤口,或用1%的孔雀石绿软膏涂抹伤口。

二、治疗方法1.亲鱼患此病,用1%孔雀石绿软膏或适量肤轻松软膏涂抹患处。

2.鳗鱼发病时,可采用~毫克/升的孔雀石绿或2~3毫克/升的亚甲基蓝全塘泼洒。

泼洒1次效果不明显,可隔3~4天后再泼洒1次。

3.鱼卵大量感染霉菌时,每天早晚用100~150毫克/升的孔雀石绿将鱼巢泼洒1次,或将鱼巢置于3%的食盐水中浸泡1~2分钟;或选用7毫克/升孔雀石绿浸泡鱼卵10~15分钟。

4.每5公斤捣碎后取汁,加入食盐~1~5公斤,混合后全池泼洒。

5.使用福尔马林(甲醛)全池泼洒,每立方米水体可用10~15毫升。

6.用万分之四的食盐加万分之四的小苏打合剂消毒。

7.发病鳖池可用100毫克/升的福尔马林消毒。

养殖户在使用孔雀石绿时要注意,尽量不要接触皮肤,更不能进入口中,因为孔雀石绿是致癌物。

二、霉病是水产养殖中最常见的疾病,目前普遍采用的防治药物是孔雀石绿,由于孔雀石绿具有致癌、致畸作用,国家已将其列入禁用渔药之列。

现在,对于水霉病的防治,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呢1.鱼种放养前,用生石灰对池塘进行清塘、消毒。

每667平方米的池塘用生石灰100公斤,化水后全池匀洒,这样可以明显减少此病发生的概率。

防治水霉病的几点关键问题

防治水霉病的几点关键问题

S h u i c h a n y u y e水霉病又被称为肤霉病、长毛病与白毛病。

是一种由水霉菌所导致的真菌性疾病。

水霉病是由真菌引发的一种疾病,容易在多种水生动物体内生长,在我国南方,水霉病发病情况较为严重,在淡水养殖产业中,最为常见的是水霉素与棉霉素。

水霉与棉霉的菌丝都是具有横膈的多核体,主要分为内菌丝与外菌丝。

内菌丝会附着在动物的皮肤,具有众多的分支,有的内菌丝会深入动物的肌肉组织中。

外菌丝存在于动物的体表之外,可以使用肉眼观测到白色的棉絮状物品,因此水霉病又被称为白毛病。

1、水霉病的主要症状鱼类在感染水霉病时,一般霉菌会从鱼类的伤口处进入,伴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内菌丝逐渐深入到鱼类的肌肉之内,不断的吸收鱼体中的营养。

外菌丝为白色的棉毛状物体,细菌发生继发感染时会出现出血、皮肤腐烂等状况,也会出现渗透压失调与蛋白物渗出,最终导致鱼类的大面积死亡。

2、导致水霉病爆发的主要因素水霉病爆发的关键因素是温度。

水霉病菌在不同的温度下都能够进行生长,水霉病在晚冬与早春季节较为多发,当水温低于20℃时容易产生病菌,适合病菌的繁殖温度为15℃~18℃,细菌在28℃时会受到抑制。

水体的pH 值也会对水霉病的发生产生影响,当水体的pH 值达到7.2时最适宜水霉孢子生长,水霉孢子的繁殖也最为旺盛,在水体的pH 值在6.0与8.0之间,一般会形成细菌,但是孢子的形成能力较弱,当pH 值到达4.5与5.5时可完全抑制水霉的生长。

水体的盐度也会对水霉病爆发产生影响。

水霉菌对盐度有着敏感的反应。

水质会导致水霉病的发生,水质情况恶劣,水中的有机物质含量较高,容易发生水霉病。

3、水霉病的致病机理鱼或虾等水产动物的体表受到物理或化学因素的影响,或受到寄生虫与细菌感染鱼体表面损伤时,水霉菌的孢子就会游动并侵入动物的伤口,持续的吸收皮肤组织内的营养物质,进行迅速的生长。

菌丝会缠绕粘附在伤口的组织细胞中,导致组织细胞逐渐坏死。

鱼体上附着的水霉菌会导致鱼体的负担过重,从而影响鱼体的运动与食欲,最后导致鱼体的营养不良,最终死亡。

水霉病的防治

水霉病的防治

⽔霉病的防治⼀,⽔霉病的病原和⽣活史⽔霉病⼜称为肤霉病,病原为真菌类⽔霉⽬⽔霉科的种类,包括⽔霉属和绵霉属。

营腐⽣,⼤多寄⽣在动植物的⼫体或残屑上,少数种类寄⽣于鱼体伤⼝或鱼卵上。

1,⽣存的适宜条件:⽣存⽔温:5-26℃均可发⽣。

20℃以下⽐较多见。

盐度范围,见于淡⽔,对盐度敏感(万分之四以上的盐度⽣长繁殖受影响),适宜⽣长的⽔体pH:6.4—8.0,最适pH.7.2,为好氧真菌。

2,⽣活史及感染机制。

⽔霉的⽣活史(引⾃倪达书《⽔霉病的防治》)⽔霉菌主要是通过孢⼦进⾏⽆性繁殖,它具有2个不同的游动孢⼦阶段。

第⼆次孢⼦经过⼀段时期的休眠,即可萌发成菌丝体。

⽔霉菌在⽆性繁殖,形成孢⼦囊,释放出游动孢⼦到⽔环境中,在养殖环境中寻找宿主,那些健康的鱼遇到⽔霉的孢⼦是不会感染的,当它遇到宿主(死鱼卵,鱼类的伤⼝腐败组织后),孢⼦就会在病灶部位附着,开始萌发,向内和向外长出菌丝。

通过有性繁殖产⽣的卵孢⼦也可直接萌发成菌丝。

通过吸收坏死组织的营养⽽⽣长繁殖。

⽔霉病的发⽣,必须是在具有保护作⽤的体表⽪肤受破坏以后,霉菌才能从伤⼝⼊侵,长出外菌丝向外⽣长,向内⽣长的菌丝必须是在内⽪及肌⾁组织坏死的情况下,才能侵⼊到组织深处。

⼆,疾病的症状,流⾏情况及诊断1,症状。

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当⾁眼可见⽩⾊的棉絮状物时,菌丝已经深⼊机体组织内部,深⼊组织内的菌丝导致组织发炎,坏死,外菌丝向外⽣长,在体表形成棉絮状物,加重了鱼的负担,导致鱼游动困难;由于⽔霉菌能够分泌分解鱼体组织的酶,导致鱼因受到刺激⽽⼤量分泌粘液,焦躁不安,出现在固体物上摩擦,⾷欲减退等症状,最后瘦弱⽽死。

感染⽔霉病的鱼和鱼卵2,流⾏情况。

⽔霉病主要流⾏于冬季及早春,在⽔温13℃-18℃内⾼发,⽔霉菌⼴泛分布淡⽔当中,主要的感染对象是鱼卵和体表有机械损伤,冻伤的鱼以及死卵,在感染的过程中对宿主没有选择性,外菌丝在感染的部位不断⽣长,形成灰⽩⾊如棉絮状的覆盖物,内菌丝吸取鱼体营养,导致鱼体消瘦死亡。

防治水霉病的几点关键问题

防治水霉病的几点关键问题

DISEASE MONITORING病害监测------------------------------------------------O----------------------------------------------防治水霉病的几点关键问题高贤涛(武汉华扬动物保健集团)水霉病是一种真菌性疾病,多种水生动物均易发生,尤其我国南方发生严重。

一旦感染水霉病,病灶部位容易溃烂继发细菌感染,严重的死亡率可达70%,每年给我国水产养殖造成很大损失。

如何有效防治水霉病?了解这十个问题很关键。

1水霉病的特点水霉病俗称“白毛病”、“长毛病”、“肤霉病”,是由水霉菌引起的真菌性疾病,在我国淡水养殖中最常见的是水霉属和绵霉属。

水霉和绵霉菌丝为有横隔的多核体,它分为内菌丝和外菌丝。

内菌丝深入皮肤的部分起附着作用,分枝特别 多,有的甚至深入肌肉组织。

外菌丝在体表外的,形成肉眼 能看见的灰白色棉絮状物,因而称此病为“白毛病”O2水霉病症状鱼体:得水霉病一般霉菌从伤口侵入,随着病情的发展内菌丝深入肌肉,吸收鱼体营养,外菌丝似白色绵毛状;细菌继发感染,出现赤皮、出血、烂身等;渗透压失调,蛋白质等有机物渗出,导致鱼大量死亡。

鱼卵:每年的家鱼人工繁殖季节在鱼卵的孵化过程中,受害的鱼卵上感染水霉,菌丝呈放射状,故称为“太阳籽”O3影响水霉病发生的因素温度是影响水霉病的发生的关键因素。

不同温度下(5~26匸)都能生长,水霉病多发于晚冬和早春时节,当水温低于209时易发生此病,其繁殖适温为15-18%:,289时受到抑制。

水体pH值影响水霉病的发生。

水体pH值7.2时,对水霉生长最佳,水霉砲子繁殖旺盛;水体pH值6.0-8.0时,鱼卵一般也可感染水霉,但是游动砲子的形成能力较弱;pHffl 4.5-5.504,水霉的生长完全受到抑制。

水体盐度影响水霉病发生。

水霉菌对盐度的反应敏感。

水质影响水霉病发生。

水水霉病鱼及水霉病菌质恶化严重,有机质含量高的水体容易发生水霉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受精卵防治水霉病
1.用稳定性二氧化氯水溶液浸泡受精卵(包括待用的人工鱼巢)。

将稳定性二氧化氯稀释在清水中,制备成药物浓度为20毫克/升的溶液后,将受精卵(或待用人工鱼巢)在其中浸泡5分钟~10分钟后,置于孵化器中孵化。

2.定时泼洒稳定性二氧化氯水溶液。

在受精卵孵化过程中,每隔5小时~8小时泼洒1次稳定性二氧化氯水溶液,使孵化器内水体中的药物浓度达到2毫克/升~3毫克/升。

3.定时用稳定性二氧化氯水溶液浸泡带卵鱼巢。

在利用鱼巢孵化粘性受精卵的过程中,每隔5小时~8小时将鱼巢取出放在浓度为2毫克/升~3毫克/升的稳定性二氧化氯水溶液中浸泡3分钟~5分钟后,再置于原处继续孵化。

只要按照上述方法正确地使用稳定性二氧化氯,就可以有效地预防水霉病对产后受精卵的危害。

鱼类水霉病的防治方法
一、病原体和发病原因
水霉病又称肤霉病或白毛病,是水生动物真菌病之一,引起这种病的病原体在我国淡水水生动物体表及卵上发现共有十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水霉和绵霉,此类菌对温度适应范围广,5-26℃均可生长繁殖,最适温度13-18℃,水质较清的水体中生长较好。

对寄主也无严格选择性,各种饲养水生动物,从卵到各龄鱼都可感染。

水中自由游动的水霉的动孢子侵入卵膜或鱼体伤口,吸取皮肤及其组织内的营养而迅速生长,菌丝与伤口的组织细胞缠绕粘附,使组织发炎、坏死,水生动物很快瘦弱死亡,死后不久水霉繁殖特别快,所以水霉具腐生性,对水生动物是一种继发性感染。

二、症状和危害
发病早期,肉眼见不到异常情况,当肉眼能见时,菌丝不仅侵入伤口,且已向外长出外菌丝,似白色棉毛状。

由于霉菌能分泌大量蛋白质分解酶,机体受刺激后分泌大量粘液,病鱼开始焦躁不安,与其它固体物发生摩擦,以后鱼体又被感染,负担过重,游动迟缓异常,食欲减退甚至停食,最后衰竭而亡。

河蟹、虾等患病影响脱壳而亡。

鳗鲡、鳝、鳖等名贵水产品患病而失去商品价值。

在鱼卵孵化过程中,患水霉病严重影响孵化率。

用肉眼观察时,根据上述情况可作初步诊断,必要时可用显微镜检查进行确诊。

三、预防措施
1、水生动物水霉病的预防
(1)彻底清塘。

方法:除去过多淤泥,并用20-30千克/亩生石灰或水霉净0.3-0.5克/立方米或用灭菌净水液200毫升/亩泼洒。

(2)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鱼体抵抗力。

方法:每10千克水生动物用维生素E0.3-0.6克,每天喂2次,连喂3天。

(3)拉网运输和放养鱼种时,操作要细致,不使鱼体受伤。

2、鱼卵水霉病的预防
(1)加强亲鱼培育,提高鱼卵受精率。

选择晴朗天气进行繁殖。

(2)鱼巢孵化缸(室)或暂养池严格消毒。

(3)防止鱼卵堆积而缺氧。

方法:合理鱼卵孵化密度,将死卵捞出,否则危及健康的鱼卵。

四、药物治疗方法
过去人们常用孔雀石绿治疗水霉病,众所周知,孔雀石绿对人类有致崎、致癌等毒副作用,而且长期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及其它不良后果。

孔雀石绿已被列为禁用药物。

目前市场销售防治水霉病的渔药主要有:水霉净(复方地参粉);克霉净(五倍子、黄芩、人参、甘草等);霉净(10%季磷盐、10%季铵盐、表面活性剂);渔瘟康(MBT、改性戊二醛)等。

(1)水霉净:外用,每一立方米水体用本品0.15-0.3克兑水泼洒,每日一次,连用三天;每立方米水体用50克浸泡鱼苗或鱼卵20-30分钟。

(2)克霉净:每50公斤饲料均匀的拌入200克药。

(3)霉净:治疗时外浴使用量:0.3-0.5PPM,每2-3天一次,连用2-3次。

预防用量减半使用时兑水500-800倍全池均匀泼洒。

(4)渔瘟康:使用前,将瓶中药液上下摇匀,加水稀释200倍,沿水面均匀泼洒。

预防每亩水深1米用本品30-50mL,5天一次。

治疗每亩水深1米用本品40-70mL,可隔天再用一次。

(5)亚甲基蓝:外用,每立方水体2克。

禁用渔药呋喃唑酮、呋喃西林有奇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