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种方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合集下载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及原理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及原理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及原理蛋白质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具有构建细胞结构、调节生理功能等重要作用。

因此,准确测定蛋白质的含量对于生物科学研究和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及其原理。

一、比色法比色法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其原理是利用蛋白质与某些特定试剂形成显色物,根据显色物的光吸收特性来测定蛋白质的含量。

1. 低里氏法低里氏法是一种经典的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其原理是利用试剂双硫苏三唑酮(DTNB)与蛋白质中的半胱氨酸残基反应产生黄色的二硫苏三唑,然后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在412nm处的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蛋白质的含量。

2. 伯杰法伯杰法是一种基于酪蛋白与浊度试剂金霉素的显色反应来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

酪蛋白与金霉素结合形成沉淀,通过比色法测定沉淀的光吸收度,再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蛋白质的含量。

3. 白蛋白-酷伊斯基(BCA)法BCA法是一种常用的高灵敏度蛋白质测定方法,其原理是在碱性条件下,蛋白质与BCA试剂中的铜离子络合生成紫色的离子螯合物,通过比色法测定在562nm处的光吸收度,再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蛋白质的含量。

二、光谱法光谱法是一种基于蛋白质在特定波长下的吸收特性来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

1. 紫外吸收法紫外吸收法根据蛋白质中的芳香族氨基酸(如酪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在紫外光区域(200-400nm)的吸收特性来测定蛋白质含量。

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蛋白质溶液在280nm处的吸光度,再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蛋白质的含量。

2. 近红外光谱法近红外光谱法是一种无损、非破坏性的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其原理是利用蛋白质溶液在近红外光区域(700-2500nm)的吸收特性与其含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近红外光谱仪获取蛋白质溶液的光谱图像,然后利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标准模型,通过光谱图像预测蛋白质的含量。

三、生化分析法生化分析法是一种利用生化技术和仪器设备来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

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

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

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
一、Lowry法。

Lowry法是一种经典的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其原理是利用蛋白质与铜离子和
碱性试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蓝色化合物的形成,然后通过比色法来测定蛋白质的含量。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灵敏度高,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蛋白质样品,但需要注意的是,样品中的其他成分可能对测定结果产生干扰。

二、Bradford法。

Bradford法是一种快速、简便的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其原理是利用共轭蛋白
质与染料结合后产生吸收峰的变化来测定蛋白质的含量。

相比于Lowry法,Bradford法对于样品中存在的干扰物质的耐受性更强,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更为广泛。

三、BCA法。

BCA法是一种基于铜离子的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其原理是利用蛋白质与铜
离子和BCA试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紫色化合物的形成,然后通过比色法来测定蛋
白质的含量。

与Lowry法相比,BCA法对于一些常见的干扰物质的耐受性更好,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四、UV吸收法。

UV吸收法是一种利用蛋白质在280nm处的吸收峰来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

这种方法不需要添加试剂,操作简便,但对于一些特定类型的蛋白质可能存在灵敏度不足的问题。

以上介绍的几种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各有优缺点,选择合适的方法需要根据具
体的实验要求和样品特性来进行。

在进行蛋白质含量测定时,还需要注意样品的制备、操作的规范性以及仪器的准确性,以确保获得可靠的实验结果。

希望本文介绍的内容能对相关研究工作者有所帮助。

6种方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6种方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一、微量凯氏(kjeldahl)定氮法样品与浓硫酸共热。

含氮有机物即分解产生氨(消化),氨又与硫酸作用,变成硫酸氨。

经强碱碱化使之分解放出氨,借蒸汽将氨蒸至酸液中,根据此酸液被中和的程度可计算得样品之氮含量。

若以甘氨酸为例,其反应式如下:NH2 CH2 COOH+3H2 场―2CO2+3SO2+4H2O+NH3(1)2NH3+H2 SO4(NH4)2 SO4(2)(NH4)2 SO4+2NaOH2H2 O+Na2 SO4+2NH3(3反应⑴、(2)在凯氏瓶内完成,反应(3)在凯氏蒸馏装置中进行。

为了加速消化,可以加入CuSO4乍催化剂,K2SO4以提高溶液的沸点。

收集氨可用硼酸溶液,滴定则用强酸。

实验和计算方法这里从略。

计算所得结果为样品总氮量,如欲求得样品中蛋白含量,应将总氮量减去非蛋白氮即得。

如欲进一步求得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即用样品中蛋白氮乘以6.25即得。

二、双缩脲法(biuret法)(一)实验原理双缩脲(NH3CONHCON是3两个分子脲经180C左右加热,放出一个分子氨后得到的产物。

在强碱性溶液中,双缩脲与CuSO形成紫色络合物,称为双缩脲反应。

凡具有两个酰胺基或两个直接连接的肽键,或能过一个中间碳原子相连的肽键,这类化合物都有双缩脲反应。

紫色络合物颜色的深浅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而与蛋白质分子量及氨基酸成分无关,故可用来测定蛋白质含量。

测定范围为1-10mg蛋白质。

干扰这一测定的物质主要有:硫酸铵、tris缓冲液和某些氨基酸等。

此法的优点是较快速,不同的蛋白质产生颜色的深浅相近,以及干扰物质少。

主要的缺点是灵敏度差。

因此双缩脲法常用于需要快速,但并不需要十分精确的蛋白质测定。

(二)试剂与器材1.试剂:(1)标准蛋白质溶液:用标准的结晶牛血清清蛋白(bsa)或标准酪蛋白,配制成10mg/ml的标准蛋白溶液,可用bsa浓度1mg/ml的a280为0.66来校正其纯度。

如有需要,标准蛋白质还可预先用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氮含量,计算出其纯度,再根据其纯度,称量配制成标准蛋白质溶液。

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汇总

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汇总

实验七蛋白质含量测定测定蛋白质的定量方法有很多,目前常用的有染料法,双缩脲(Biuret)法,酚试剂法(Lowry)法及紫外吸收法。

[目的要求]1.掌握测定蛋白质的含量根本方法。

2.了解染料法、双缩脲法、Lowry法和紫外吸收法测定原理。

一、染料法[实验原理]在酸性溶液中染料考马斯亮蓝G-250与蛋白质结合,此时考马斯亮蓝G-250颜色从红色变为蓝色,吸收顶峰从460nm移至595nm。

利用这个原理可以测定蛋白质含量。

该法近年在某些方面有取代经典的Lowry法趋势,因为它操作简单,反响时间短,染料-蛋白质颜色稳定,抗干扰性强。

本法的缺点是:对于那些与标准蛋白氨基酸组成有较大差异的蛋白质,有一定误差,因为不同的蛋白质与染料的结合是不同的,故该法适合测定与标准蛋白质氨基酸组成相近的蛋白质。

[器材]吸量管;试管;721型分光光度计[试剂]1.标准牛血清白蛋白溶液:配成0.1mg/ml的溶液。

2.待测蛋白质溶液。

3.染料溶液:称取考马斯亮蓝G-2500.1g溶于95%的酒精50ml,再参加85%的浓磷酸100ml,用水稀释至1000ml,混匀备用。

[操作步骤]按上表分别向各支试管内参加各种试剂,充分混匀,5min后在595nm波长处以0号管调零,测定各管吸光度值〔A〕。

以吸光度值为纵坐标,蛋白质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样品测定:取1ml样品溶液〔约含25~250微克蛋白质〕,参加染料溶液5ml混匀,5min后测定其595nm吸光度值,对照标准曲线求得蛋白质浓度。

二、双缩脲(Biuret)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实验原理]在碱性溶液中,双缩脲(H2N-CO-NH-CO-NH2)与二价铜离子作用形成紫红色的络合物,这一反响称双缩脲反响。

凡分子中含二个或二个以上酰胺基(—CO-NH2),或与此相似的基团[如—CH2-NH2,—CS-NH2,—C(NH)NH2]的任何化合物,无论这类基团直接相连还是通过一个碳或氮原子间接相连,均可发生上述反响。

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

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有:凯氏定氮法、双缩脲法、酚试剂法、紫外吸收法、考马斯亮蓝法。

1、凯氏定氮法
凯氏定氮法是测定化合物或混合物中总氮量的一种方法。

即在有催化剂的条件下,用浓硫酸消化样品将有机氮都转变成无机铵盐,然后在碱性条件下将铵盐转化为氨,随水蒸气蒸馏出来并为过量的硼酸液吸收,再以标准盐酸滴定,就可计算出样品中的氮量。

由于蛋白质含氮量比较恒定,可由其氮量计算蛋白质含量,故此法是经典的蛋白质定量方法。

2、双缩脲法
双缩脲法是一个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分析方法。

双缩脲试剂是一个碱性的含铜试液,呈蓝色,由1%氢氧化钾、几滴1%硫酸铜和酒石酸钾钠配制。

当底物中含有肽键时(多肽),试液中的铜与多肽配位,配合物呈紫色。

可通过比色法分析浓度,在紫外可见光谱中的波长为540nm。

鉴定反应的灵敏度为5-160mg/ml。

鉴定反应蛋白质单位1-10mg。

3、酚试剂法
取6支试管分别标号,前5支试管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标准蛋白溶液,最后一支试管加待测蛋白质溶液,不加标准蛋白溶液,在室温下放置30分钟,以未加蛋白质溶液的第一支试管作为空白对照,于650nm波长处测定各管中溶液的吸光度值。

4、紫外吸收法
大多数蛋白质在280nm波长处有特征的最大吸收,这是由于蛋白质中有酪氨酸,色氨酸和苯丙氨酸存在,可用于测定0.1~0.5mg/mL含量的蛋白质溶液。

5、考马斯亮蓝法
考马斯亮蓝显色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蛋白质可与考马斯亮蓝G-250定量结合。

一般情况,当溶液中的蛋白质浓度增加时,显色液在595nm处的吸光度基
本能保持线性增加,因此可以用考马斯亮蓝G-250显色法来测定溶液中蛋白质的含量。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及原理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及原理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及原理一、紫外吸收法。

紫外吸收法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其原理是根据蛋白质在280nm波长处的特征吸收峰来进行测定。

在实验中,首先将待测样品溶解于适量的缓冲液中,然后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样品在280nm处的吸光值,通过标准曲线的对照,可以计算出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

二、比色法。

比色法是另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其原理是利用蛋白质与某些特定试剂发生化学反应后产生显色物质,通过测定显色物质的吸光值来计算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

常用的试剂包括布拉德福试剂、伯杰试剂等,不同试剂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蛋白质测定。

三、BCA法。

BCA法是一种基于铜离子与蛋白质中的蛋白质酰基发生还原反应的测定方法。

其原理是将待测样品与BCA试剂混合后在60℃条件下反应,然后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产生的显色物质的吸光值,通过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

四、Lowry法。

Lowry法是一种以菁蓝G与蛋白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显色物质的测定方法。

其原理是将待测样品与碱液、菁蓝G和还原剂混合后在室温下反应,然后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产生的显色物质的吸光值,通过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

五、总蛋白法。

总蛋白法是一种直接测定样品中总蛋白含量的方法,其原理是将待测样品与总蛋白试剂混合后在室温下反应,然后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产生的显色物质的吸光值,通过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

总结,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及原理有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样品类型和测定条件,研究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工作。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内容能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蛋白质含量 方法

蛋白质含量 方法

蛋白质含量方法
蛋白质含量是指食物、食材或其他物质中所含有的蛋白质的总量。

确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高精度仪器分析法:使用化学方法或生物化学方法,如比色法、测定氮量、酶解法等,利用实验室仪器对样品进行分析,通过测定样品中的氮含量来估计蛋白质含量。

2. 标准化检测方法:国家和国际上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化方法来测定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如Kjeldahl法、Lowry法和Bradford法等。

3. 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使用近红外光谱仪器扫描样品,通过与已知标准样品建立模型,预测出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

4. 琼脂糖凝胶电泳法:通过将样品中的蛋白质分离,根据标准蛋白质与待测蛋白质的迁移距离比较来估计蛋白质含量。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精确度和适用范围。

因此,在确定蛋白质含量时,应选择合适的方法并注意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

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

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蛋白质是构成生物体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研究生物体的功能和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有多种,包括经典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以及现代的生物技术方法。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几种方法。

1. 布里奥涅法(Biuret法)布里奥涅法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定量方法,基于天冬氨酸和脯氨酸等含有两个或多个肽键的氨基酸能与铜离子络合生成深蓝色的配合物。

在该方法中,首先将待测的蛋白质样品与碱性溶液反应形成紫色复合物,然后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样品的吸光度,根据吸光度与样品中蛋白质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计算出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

2. Lowry法Lowry法是另一种经典的蛋白质定量方法。

该方法基于蛋白质与碱性铜离子和碱式离子交互作用而引起的氧化反应。

在测定中,蛋白质样品与碱性铜离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蓝色离子复合物,然后加入离子交换剂将复合物转化为悬浮物,在酸性条件下生成含酚酞的产物。

最后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样品的吸光度,根据吸光度与样品中蛋白质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计算出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

3. BCA法(双硫腙法)BCA法是一种具有较高灵敏度的蛋白质定量方法,基于蛋白质与双硫腙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

在该方法中,蛋白质样品与BCA试剂(含有双硫腙和铜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然后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样品的吸光度,根据吸光度与样品中蛋白质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计算出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

4. Bradford法Bradford法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定量方法,根据蛋白质与染料结合产生吸光度变化的原理。

在该方法中,蛋白质样品与Coomassie Brillant Blue染料结合生成蓝色复合物,然后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样品的吸光度,根据吸光度与样品中蛋白质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计算出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

以上所述的方法都具有一定的优缺点,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测定方法。

另外,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一些新的方法也被广泛应用于蛋白质定量,例如免疫分析方法(如ELISA)、质谱分析方法等。

常用的血清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血清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血清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有哪些?1、总蛋白检测方法:凯氏定氮法将血清与强酸一起加热消化,使血清中的含氮化合物转化为铵盐,再加碱使铵盐成为氨进经蒸馏分离出来,最后用酸滴定测定氮量,按每克氨相当于6.25g蛋白质计算蛋白质的浓度。

2、总蛋白检测方法:双缩脲法蛋白质中的肽键(-CONH-)在碱性条件下与Cu2+络合成紫红色复合物,产生的颜色强度在一定范围内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

3、总蛋白检测方法:酚试剂法蛋白质分子中的酪氨酸残基和色氨酸残基能够和酚试剂中的磷钨酸-磷钼酸反应生成蓝色化合物。

Lowry改良法在酚试剂中加入Cu2+,提高了呈色的灵敏度,其中75%呈色靠铜离子产生。

Lowry改良法的灵敏度为双缩脲法的100倍左右。

总蛋白检测方法4、总蛋白检测方法:UV法这种方法是在280nm波长,直接测试蛋白。

选择Warburg公式,光度计可以直接显示出样品的浓度,或者是选择相应的换算方法,将吸光值转换为样品浓度。

蛋白质测定过程非常莱贸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企号:①/o/①/⑨/o/⑤/⑦/⑧/④/⑨T:①/③/⑤/⑧/⑤/⑧/0/②/⑧/⑨/②简单,先测试空白液,然后直接测试蛋白质。

从而显得结果很不稳定。

蛋白质直接定量方法,适合测试较纯净、成分相对单一的蛋白质。

5、总蛋白检测方法:BCA法原理 BCA(bicinchonininc acid)与二价铜离子的硫酸铜等其他试剂组成的试剂混合一起即成为苹果绿,即BCA工作试剂。

在碱性条件下,BCA与蛋白质结合时,蛋白质将Cu2+还原为Cu+,工作试剂由原来的苹果绿色变为紫色复合物。

562nm 下其光吸收强度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

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Abbkine的蛋白质定量试剂盒(BCA 法)提供一个简单,快捷,兼容去污剂的方法,准确定量总蛋白。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
蛋白质的含量是指在样品中蛋白质的质量或浓度。

测定蛋白质含量是许多生物学和生化实验中常用的实验方法之一,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测定方法:
1. 布拉德福德法(Bradford法):该方法利用布拉德福德蛋白
质染料与蛋白质形成复合物,并产生特定的颜色,通过比色法测定颜色强度从而确定含量。

2. 低里氏法(Lowry法):该方法基于在碱性条件下,蛋白质
与碱性铜离子复合生成紫色产物的原理,通过比色法定量测定。

3. BCA法(Bicinchoninic Acid法):该方法利用BCA试剂与
蛋白质中的蛋白质产生螯合,形成紫色到蓝色的产物,并通过光度计测定吸光度从而测定含量。

4. 还原硝酸银法:该方法是通过硝酸银与蛋白质中的氨基酸中的硫原子反应产生黑色沉淀,通过沉淀的重量或者比色法测定吸光度来确定蛋白质含量。

5. 紫外吸收法:蛋白质具有特定的紫外吸收峰,在特定波长下进行测定,可以通过比较样品吸光度与标准曲线来计算蛋白质含量。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测定方法,根据具体需要和实验条件的不同,可以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和原理

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和原理

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和原理蛋白质是生物体内最为重要的有机分子之一,对于了解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至关重要。

因此,准确、精确地测定蛋白质含量是生物化学研究中的关键一步。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和其原理。

一、低里德伯法(Lowry法)低里德伯法是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常用方法之一。

其原理基于酚在碱性条件下与蛋白质发生反应,在存在重铬酸钾的条件下生成一种带有吸收峰的蓝色化合物。

这种蓝色化合物在750 nm波长处有最大的吸光度,其吸光度与蛋白质含量呈线性关系。

二、比色法比色法是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常用方法之一。

常用的比色剂有布拉德福法和加伦氏法。

布拉德福法主要原理是根据蛋白质中含有的酪氨酸、酪氨酸衍生物等组分在碱性条件下与染料结合,形成有色产物,利用比色计测定产物的吸光度从而测定蛋白质的含量。

三、BCA法BCA法是一种基于铜离子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

其原理是在碱性条件下,蛋白质中的蛋白质-联没有的二瓣基色团(BCA)与四氢呋喃(THF)结合,生成紫色的螯合物。

这种紫色螯合物的吸光度与蛋白质的含量成正比,可以通过比色计测定吸光度值来确定蛋白质含量。

四、荧光法荧光法是一种基于蛋白质与荧光染料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测定方法。

常用的荧光染料有吖啶橙、铜铁磺胺二异硫氰酸盐(Ferrozine)等。

这些荧光染料在特定的pH值和溶液中与蛋白质发生作用,产生荧光信号。

利用荧光光谱仪测定荧光强度,通过标准曲线得出蛋白质的含量。

五、生物传感器法生物传感器法是利用生物传感器对蛋白质的特异性识别和反应进行测定的方法。

常用的生物传感器包括酶传感器、抗体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可以通过与蛋白质结合形成复合物或发生反应,产生信号。

利用信号的强度可以测定蛋白质的含量。

六、尿素与氨基酸分析法尿素与氨基酸分析法是通过测定蛋白质降解产生的尿素和游离氨基酸来推测蛋白质的含量。

该方法基于蛋白质降解后,其氨基酸经氧化反应生成尿素,通过检测尿素或游离氨基酸的浓度来间接测定蛋白质含量。

测定蛋白质含量方法

测定蛋白质含量方法

测定蛋白质含量方法
1. 布里亚蛋白定量法:利用蛋白质与荧光素的发光作用。

首先将不同浓度的标准蛋白质与荧光素混合后测定发光强度,制作标准曲线。

然后将待测蛋白质与荧光素混合后测定发光强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蛋白质的含量。

2. 低里德蛋白定量法:根据蛋白质中色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等芳香族氨基酸的特定吸收波长进行测量。

直接或间接测定蛋白质的含量。

3. 比色法:利用蛋白质与染料中亲合基团之间的反应测定蛋白质含量。

如利用布拉德福德染料,将蛋白质溶液与染料反应后测定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蛋白质含量。

4. 尿素/巯基乙醇(Urea/ME)法:将蛋白质加入含有尿素和巯基乙醇的缓冲液,等待蛋白质的还原和解离,根据吸光度测定巯基乙醇的浓度,再根据巯基乙醇与蛋白质的比例计算出蛋白质的含量。

5. Kjeldahl法: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含量分析方法。

将样品加入强酸,使其分解出所有氮,然后用强碱滴定测定氮酸的含量,最后计算出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及原理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及原理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及原理
1. 常用测定方法
(1)生物学试剂法:根据蛋白质与性质标志物比如二苯基胺(TCA)或三氯乙酸(TCA)反应,形成稳定的沉淀,然后用洗涤剂去除游离氨基酸,再用酸性和碱性溶液溶解沉淀,在280nm下用紫外光谱计测定。

(2)巴氏试剂法:利用相应的试剂在蛋白质中特异性反应,产生颜色变化和吸光度变化。

(3)比色法:根据TCA方法和小氨基酸测定法的原理,常用双位法、低丁二醛法和琼脂糖-蛋白质反应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2. 测定原理
蛋白质测定方法基于蛋白质的一些化学或物理特性。

主要原理如下:
(1)巴氏试剂法:这种方法是通过确定蛋白质含量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最常用的方式,它是根据蛋白质和优化试剂之间的识别反应而设计的。

传统的试剂处理方法包括用50%机载硝酸重铬酸钠或尿素钙反应试剂。

(2)生物素连锁酶循环放大:这种方法是一种全比色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
过单链DNA的末端标记生物素识别酶体系,所标记的DNA特意与多个基因探针组合,使样本分子在存在其基因的前提下连锁酶反应放大。

(3)薄层凝胶射流电泳:通过在多个独立的凝胶区域进行分离,同步并快速分析大量的样品,可以检测杂交DNA、RNA和蛋白质。

蛋白质含量测量方法

蛋白质含量测量方法

蛋白质含量测量方法一、测定蛋白质浓度的几种方法1、恒定PH滴定法(pH-static titration method)2、凯氏定氮法(Kjeldahl determination)3、梯度PH滴定法(pH-step titration method)4、总反射X射线荧光荧光(total reflection X-ray fluorescencespectrometry)5、紫外吸收法( UV absorption)6、Folin-酚法(Folin-Phenol assay)二、考马斯亮蓝法原理及方法2.1原理1、考马斯亮蓝有G250和R250两种。

其中考马斯亮蓝G250由于与蛋白质的结合反应十分迅速,常用来作为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2、考马斯亮蓝G-250在游离状态下呈红色,最大光吸收在488nm;当它与蛋白质结合后变为青色,蛋白质-色素结合物在595nm波长下有最大光吸收。

其光吸收值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

2.2方法1、制作标准曲线配置一系列浓度的已知浓度的蛋白质溶液,加入等量考马斯亮蓝试剂,塞上盖子,摇匀,放置适宜浓度后在595nm波长下比色测定,一蛋白质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挥之标准曲线。

2、样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取代测样品蛋白质溶液与考马斯亮蓝试剂均匀混合,2min后测量其在595nm波长下的吸光度。

3、将步骤二的结果与标准曲线作对比。

参考文献:1、J. Kruise, J.C.T. Eijkel, P. Bergveld .Detection of protein concentrations using a pH-step titration method,Sensors and Actuators B 44 (1997) 297–3032、Neide K. K. Kamizakea, Mauricio M. Gonçalvesa, Cássia T. B. V. Zaiab and Dimas A. M. Zaia.Determination of total proteins in cow milk powder samples: 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the Kjeldahl method and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Journal of Food Composition and Analysi s:Volume 16, Issue 4, August 2003, Pages 507-5163、M. Mertens, C. Rittmeyer and B. O. Kolbesen.Evaluation of the protein concentration in enzymes via determination of sulfur by total reflection 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limitations of the method 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B:Atomic Spectroscopy Volume 56, Issue 11, 30 November 2001, Pages 2157-21644、JoséManuel Lópeza, Santiago Imperialb, Rodrigo Valderramaa and Salvador Navarro.in improved bradford protein assay for collagen proteins,Clinica Chimica Acta:Volume 220, Issue 1, 29 October 1993, Pages 91-1005. Siquan Luo, Jianmin Feng and Ho-ming Pang, High-throughput protein analysis by multiplexed sodium dodecyl sulfate capillary gel electrophoresis with UV absorption detection ,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Volume 1051, Issues 1-2, 8 October 2004, Pages 131-134 17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icroscale Separations and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附:仪器分析”部分问卷调查:(可多选)(1)课前给预习题( A )A. 对学习有很大帮助。

测定蛋白质含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

测定蛋白质含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

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1、凯式定氮法(Kjedahl法);2、福林(Folin)-酚试剂法(Lowry法);3、双缩脲法;4、染料结合法(Bradford法)5、紫外分光光度法;6、BCA比色法1、凯式定氮法原理:在催化剂(如CuSO4,K2SO4等)存在的条件下,将植物材料与浓硫酸共热,有机物氧化分解为CO2和H2O,其中的氮转变为氨,并进一步生成(NH4)2SO4,这个过程称为消化。

在消化后的样品中,加入过量的NaOH,经强碱碱化使之分解释放出NH3,通过蒸馏借助蒸汽将NH3导入过量的硼酸溶液,再用标准的盐酸滴定,直到硼酸溶液恢复到原来的H+浓度,根据盐酸的用量即可计算出样品中总氮的含量。

优点:1、是一种测定蛋白质含量的经典方法,操作相对简单;2、实验费用较低。

缺点:1、最终测定的是总有机氮,而不是蛋白质氮;2、耗时较长;3、试剂具有腐蚀性。

适用范围:可用于所有食品的蛋白质分析2、福林(Folin)-酚试剂法此法的显色原理与双缩脲方法相同,只是加了第二种试剂,即Folin酚是试剂,以增加显色量,从而提高了检测蛋白质的灵敏度。

这两种显色反应产生深蓝色的原因是:(1)在碱性条件下,蛋白质中的肽键与铜结合生成复合物。

(2)Folin-酚试剂中的磷钼酸盐-磷钨酸盐被蛋白质中的酪氨酸和苯丙氨酸残基还原,产生深蓝色(钼兰和钨兰的混合物)。

在一定条件下,蓝色深度与蛋白的量成正比。

优点:灵敏度高,操作简单,不需要特殊仪器设备。

缺点:费时长,需要精确控制操作时间,标曲也不是严格的直线形式,专一性差,干扰物质较多。

测定蛋白质的浓度范围是25~250μg/mL。

3、双缩脲法名词解释:是肽和蛋白质所特有的,而为氨基酸所没有的一种颜色反应。

一般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肽键化合物与CuSO4碱性溶液都能发生双缩脲反应,而生成紫红色或蓝紫色的复合物,利用这个反应借助分光光度计可以测定蛋白质的含量。

(2肽只有一个肽键,故要发生双缩脲反应至少是三肽)原理:紫色络合物颜色的深浅与蛋白浓度成正比,而与蛋白质分子量及氨基酸成分无关,故可以用来测定蛋白质的含量。

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有哪些

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有哪些

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有哪些测定蛋白质含量是生物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一项工作,目的在于确定给定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

这样的测定对于许多领域的研究和应用都是至关重要的,包括分子生物学、生物医学研究、食品科学和营养学等。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根据原理和技术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下面将详细介绍其中常用的方法。

1. 低里斯法(Lowry法):这是一种常用的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光度法。

在这个方法中,样品中的蛋白质与Folin-Ciocalteu试剂中的碱性铜离子形成络合物,这些络合物在碱性条件下在750 nm附近吸收光线。

通过与蛋白质浓度相关的标准曲线进行比较,可以确定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

2. BCA法(双异硫氰酸铜法):BCA法也是一种常用的光度法,它与低里斯法原理类似。

在这个方法中,蛋白质的还原性氨基酸(主要是赖氨酸、组氨酸和半胱氨酸)与BCA试剂中的铜离子反应生成紫色的络合物,这些络合物在560 nm 处吸收光线。

通过与蛋白质浓度相关的标准曲线进行比较,可以确定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

3. 线性校正法(Coomassie蓝法):这也是一种常用的光度法。

在这个方法中,蛋白质与Coomassie Brilliant Blue G-250试剂反应生成蓝色络合物,这些络合物在595 nm处吸收光线。

通过与蛋白质浓度相关的标准曲线进行比较,可以确定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

4. 尿素法:这是一种测定总蛋白质含量的化学方法。

在尿素法中,样品中的蛋白质与硝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测定其吸光度从而计算蛋白质的含量。

5. Biuret法:这是一种经典的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光度法。

这个方法利用了蛋白质中的肽键和某些氨基酸(特别是赖氨酸和组氨酸)与碱性铜离子形成紫色络合物的性质。

测定络合物的吸光度从而计算蛋白质的含量。

6. Kjeldahl法:这是一种测定总氮含量的化学方法,因为蛋白质中含有氮元素,所以可以通过测定氮含量来推算蛋白质的含量。

这个方法需要将样品中的蛋白质进行分解、提取和转化,最终测定氮含量,并换算为蛋白质含量。

蛋白质的定量分析方法

蛋白质的定量分析方法

蛋白质的定量分析方法
检测蛋白质含量的方法有多种,常见的包括凯氏定氮法、生物素标记法、吸光光度法等。

1.凯氏定氮法(Kjeldahlmethod):这是一种经典的蛋白质定量方法,主要通过测定样品中氮元素的含量来计算蛋白质含量。

凯氏定氮法包括消解、蒸馏和滴定三个步骤,其原理是将样品中的氮元素转化为氨氮,然后通过滴定测定氨氮的含量,进而计算蛋白质含量。

2.生物素标记法(Biotin-labelingmethod):这是一种利用生物素(Biotin)与蛋白质特异性结合的方法来检测蛋白质含量。

首先将生物素标记到目标蛋白质上,然后利用亲和层析法(如生物素-亲和素系统)进行定量分析。

3.吸光光度法(Absorbancemethod):这是一种基于蛋白质在紫外光区域的吸收特性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蛋白质中的芳香族氨基酸(如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具有在紫外光区域(如
280nm)的吸收特性,通过测量样品在这一波长处的吸光值,可以计算蛋白质含量。

各种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实验条件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注意遵循实验规程,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蛋白质定量的方法

蛋白质定量的方法

蛋白质定量的方法
蛋白质定量是确定样品中蛋白质含量的一种方法,以下是常用的蛋白质定量方法:
1. 布拉德福法(Bradford assay):该方法利用凝胶染料布拉德福亮蓝G-250
与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形成可测量的吸光峰,进而定量蛋白质含量。

2. 低里斯法(Lowry assay):该方法基于酚-硫酸反应原理,通过添加酚试剂和硫酸溶液,测量产生的蓝色产物吸光度来定量蛋白质含量。

3. BCA法(bicinchoninic acid assay):该方法利用双咪唑化合物与蛋白质中的蛋白质结合产生紫色络合物,测定该络合物的吸光度以定量蛋白质含量。

4. 还原二硫化钠法(DTT assay)或磷酸肌酸法(Phosphocreatine assay):这些方法基于氧化还原反应作用于某些特定的分子,可使某些化合物产生颜色变化或生成反应物,从而定量蛋白质含量。

5. 紫外吸收光谱法(UV spectroscopy):通过检测在蛋白质中特定波长处吸收的紫外光强度,从而根据已知蛋白质浓度与光强度之间的关系,计算出未知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

以上是常用的蛋白质定量方法,选择合适的方法取决于实验需求和样本特性。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方法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方法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方法一、生物化学方法生物化学法是通过测定蛋白质分解产物或检测蛋白质与一些化学试剂的反应来测定食品中蛋白质的含量。

常用的生物化学方法包括碱溶液提取法、伯努利法、生物素试验法等。

1.碱溶液提取法:该方法通过将食品样品用强碱溶液处理,使蛋白质变为溶液中的游离氮,然后用酸中和,从而测定蛋白质的含量。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但可能会引入一些误差。

2. 伯努利法:该方法是利用吸收波长处于280nm左右的多肽链或多肽链片段来测定蛋白质含量。

通过测定吸收光的强度来推算出蛋白质的浓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含多肽链的样品。

3.生物素试验法:该方法是利用生物素与标记有酶的抗生素分子相结合,来测定蛋白质的含量。

这种方法非常灵敏,且测定结果稳定可靠。

二、光谱法光谱法是一种利用分子在特定波长下对光的吸收或散射来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

常用的光谱法有紫外-可见光光谱法和红外光谱法。

1. 紫外-可见光光谱法:该方法是利用蛋白质分子中芳香族化合物的吸收峰来测定蛋白质的含量。

其中,279nm波长的吸收峰对应着蛋白质的特征吸收峰。

通过测量吸光度来计算蛋白质的含量。

2.红外光谱法:该方法通过检测蛋白质分子中的功能基团振动特征来测定蛋白质的含量。

红外光谱法可以提供蛋白质的结构信息,且操作简便。

三、色度法色度法是一种利用颜色反应来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

常用的色度法包括比色法、光度法和电色谱法等。

1. 比色法:该方法是利用食品样品与其中一种试剂作用后的颜色反应来测定蛋白质的含量。

常用的试剂有布莱特试剂、Lowry试剂和比显色法等。

2. 光度法:该方法是利用针对蛋白质的特定试剂发生的光谱变化来测定蛋白质的含量。

常用的试剂有Coomassie蓝试剂,通过与蛋白质结合产生颜色反应,再通过测量吸光度来计算蛋白质的含量。

3.电色谱法:该方法是利用蛋白质的分子电荷特性来测定蛋白质的含量。

通过测定蛋白质在电场中的迁移速率来计算蛋白质含量。

综上所述,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方法较多,可以根据不同的食品样品和测定目的选择合适的方法,以获取准确的样品中蛋白质含量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种方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文章来源:|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2006-12-25| 字体:[大中小]一、微量凯氏(kjeldahl)定氮法样品与浓硫酸共热。

含氮有机物即分解产生氨(消化),氨又与硫酸作用,变成硫酸氨。

经强碱碱化使之分解放出氨,借蒸汽将氨蒸至酸液中,根据此酸液被中和的程度可计算得样品之氮含量。

若以甘氨酸为例,其反应式如下:nh2ch2cooh+3h2so4——2co2+3so2+4h2o+nh3 (1)2nh3+h2so4——(nh4)2so4 (2)(nh4)2so4+2naoh——2h2o+na2so4+2nh3 (3)反应(1)、(2)在凯氏瓶内完成,反应(3)在凯氏蒸馏装置中进行。

为了加速消化,可以加入cuso4作催化剂,k2so4以提高溶液的沸点。

收集氨可用硼酸溶液,滴定则用强酸。

实验和计算方法这里从略。

计算所得结果为样品总氮量,如欲求得样品中蛋白含量,应将总氮量减去非蛋白氮即得。

如欲进一步求得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即用样品中蛋白氮乘以6.25即得。

二、双缩脲法(biuret法)(一)实验原理双缩脲(nh3conhconh3)是两个分子脲经180℃左右加热,放出一个分子氨后得到的产物。

在强碱性溶液中,双缩脲与cuso4形成紫色络合物,称为双缩脲反应。

凡具有两个酰胺基或两个直接连接的肽键,或能过一个中间碳原子相连的肽键,这类化合物都有双缩脲反应。

紫色络合物颜色的深浅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而与蛋白质分子量及氨基酸成分无关,故可用来测定蛋白质含量。

测定范围为1-10mg蛋白质。

干扰这一测定的物质主要有:硫酸铵、tris缓冲液和某些氨基酸等。

此法的优点是较快速,不同的蛋白质产生颜色的深浅相近,以及干扰物质少。

主要的缺点是灵敏度差。

因此双缩脲法常用于需要快速,但并不需要十分精确的蛋白质测定。

(二)试剂与器材1. 试剂:(1)标准蛋白质溶液:用标准的结晶牛血清清蛋白(bsa)或标准酪蛋白,配制成10mg/ml的标准蛋白溶液,可用bsa 浓度1mg/ml的a280为0.66来校正其纯度。

如有需要,标准蛋白质还可预先用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氮含量,计算出其纯度,再根据其纯度,称量配制成标准蛋白质溶液。

牛血清清蛋白用h2o 或0.9%nacl配制,酪蛋白用0.05n naoh 配制。

(2)双缩脲试剂:称以1.50克硫酸铜(cuso4•5h2o)和6.0克酒石酸钾钠(knac4h4o6•4h2o),用500毫升水溶解,在搅拌下加入300毫升10% naoh溶液,用水稀释到1升,贮存于塑料瓶中(或内壁涂以石蜡的瓶中)。

此试剂可长期保存。

若贮存瓶中有黑色沉淀出现,则需要重新配制。

2. 器材: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大试管15支、旋涡混合器等。

(三)操作方法1. 标准曲线的测定:取12支试管分两组,分别加入0,0.2,0.4,0.6,0.8,1.0毫升的标准蛋白质溶液,用水补足到1毫升,然后加入4毫升双缩脲试剂。

充分摇匀后,在室温(20~25℃)下放置30分钟,于540nm处进行比色测定。

用未加蛋白质溶液的第一支试管作为空白对照液。

取两组测定的平均值,以蛋白质的含量为横座标,光吸收值为纵座标绘制标准曲线。

2、样品的测定:取2~3个试管,用上述同样的方法,测定未知样品的蛋白质浓度。

注意样品浓度不要超过10mg/ml。

三、folin—酚试剂法(lowry法)(一)实验原理这种蛋白质测定法是最灵敏的方法之一。

过去此法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由于其试剂乙的配制较为困难(现在已可以订购),近年来逐渐被考马斯亮兰法所取代。

此法的显色原理与双缩脲方法是相同的,只是加入了第二种试剂,即folin—酚试剂,以增加显色量,从而提高了检测蛋白质的灵敏度。

这两种显色反应产生深兰色的原因是:在碱性条件下,蛋白质中的肽键与铜结合生成复合物。

folin—酚试剂中的磷钼酸盐—磷钨酸盐被蛋白质中的酪氨酸和苯丙氨酸残基还原,产生深兰色(钼兰和钨兰的混合物)。

在一定的条件下,兰色深度与蛋白的量成正比。

folin—酚试剂法最早由lowry确定了蛋白质浓度测定的基本步骤。

以后在生物化学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这个测定法的优点是灵敏度高,比双缩脲法灵敏得多,缺点是费时间较长,要精确控制操作时间,标准曲线也不是严格的直线形式,且专一性较差,干扰物质较多。

对双缩脲反应发生干扰的离子,同样容易干扰lowry反应。

而且对后者的影响还要大得多。

酚类、柠檬酸、硫酸铵、tris缓冲液、甘氨酸、糖类、甘油等均有干扰作用。

浓度较低的尿素(0.5%),硫酸纳(1%),硝酸纳(1%),三氯乙酸(0.5%),乙醇(5%),乙醚(5%),丙酮(0.5%)等溶液对显色无影响,但这些物质浓度高时,必须作校正曲线。

含硫酸铵的溶液,只须加浓碳酸钠—氢氧化钠溶液,即可显色测定。

若样品酸度较高,显色后会色浅,则必须提高碳酸钠—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1~2倍。

进行测定时,加folin—酚试剂时要特别小心,因为该试剂仅在酸性ph条件下稳定,但上述还原反应只在ph=10的情况下发生,故当folin一酚试剂加到碱性的铜—蛋白质溶液中时,必须立即混匀,以便在磷钼酸—磷钨酸试剂被破坏之前,还原反应即能发生。

此法也适用于酪氨酸和色氨酸的定量测定。

此法可检测的最低蛋白质量达5mg。

通常测定范围是20~250mg。

(二)试剂与器材1.试剂(1)试剂甲:(a)10克na2co3,2克naoh和0.25克酒石酸钾钠(knac4h4o6•4h2o)。

溶解于500毫升蒸馏水中。

(b)0.5克硫酸铜(cuso4•5h2o)溶解于100毫升蒸馏水中,每次使用前,将50份(a)与1份(b)混合,即为试剂甲。

(2)试剂乙:在2升磨口回流瓶中,加入100克钨酸钠(na2wo4•2h2o),25克钼酸钠(na2moo4•2h2o)及700毫升蒸馏水,再加50毫升85%磷酸,100毫升浓盐酸,充分混合,接上回流管,以小火回流10小时,回流结束时,加入150克硫酸锂(li2so4),50毫升蒸馏水及数滴液体溴,开口继续沸腾15分钟,以便驱除过量的溴。

冷却后溶液呈黄色(如仍呈绿色,须再重复滴加液体溴的步骤)。

稀释至1升,过滤,滤液置于棕色试剂瓶中保存。

使用时用标准naoh滴定,酚酞作指示剂,然后适当稀释,约加水1倍,使最终的酸浓度为1n左右。

(3)标准蛋白质溶液: 精确称取结晶牛血清清蛋白或g—球蛋白,溶于蒸馏水,浓度为250mg/ml左右。

牛血清清蛋白溶于水若混浊,可改用0.9%nacl溶液。

2. 器材(1)可见光分光光度计(2)旋涡混合器(3)秒表(4)试管16支(三)操作方法1. 标准曲线的测定:取16支大试管,1支作空白,3支留作未知样品,其余试管分成两组,分别加入0,0.1,0.2,0.4,0.6,0.8,1.0毫升标准蛋白质溶液(浓度为250mg/ml)。

用水补足到1.0毫升,然后每支试管加入5毫升试剂甲,在旋涡混合器上迅速混合,于室温(20~25℃)放置10分钟。

再逐管加入0.5毫升试剂乙(folin—酚试剂),同样立即混匀。

这一步混合速度要快,否则会使显色程度减弱。

然后在室温下放置30分钟,以未加蛋白质溶液的第一支试管作为空白对照,于700nm处测定各管中溶液的吸光度值。

以蛋白质的量为横座标,吸光度值为纵座标,绘制出标准曲线。

注意:因lowry反应的显色随时间不断加深,因此各项操作必须精确控制时间,即第1支试管加入5毫升试剂甲后,开始计时,1分钟后,第2支试管加入5毫升试剂甲,2分钟后加第3支试管,余此类推。

全部试管加完试剂甲后若已超过10分钟,则第1支试管可立即加入0.5毫升试剂乙,1分钟后第2支试管加入0.5毫升试剂乙,2分钟后加第3支试管,余此类推。

待最后一支试管加完试剂后,再放置30分钟,然后开始测定光吸收。

每分钟测一个样品。

进行多试管操作时,为了防止出错,每位学生都必须在实验记录本上预先画好下面的表格。

表中是每个试管要加入的量(毫升),并按由左至右,由上至下的顺序,逐管加入。

最下面两排是计算出的每管中蛋白质的量(微克)和测得的吸光度值。

folin—酚试剂法实验表管号 1 2 3 4 5 6 7 8 9 10标准蛋白质0 0.1 0.2 0.4 0.6 0.8 1.0(250mg/ml)未知蛋白质0.2 0.4 0.6(约250mg/ml)蒸馏水 1.0 0.9 0.8 0.6 0.4 0.2 0 0.8 0.6 0.4试剂甲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试剂乙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每管中蛋白质的量(mg)吸光度值(a700)2. 样品的测定:取1毫升样品溶液(其中约含蛋白质20~250微克),按上述方法进行操作,取1毫升蒸馏水代替样品作为空白对照。

通常样品的测定也可与标准曲线的测定放在一起,同时进行。

即在标准曲线测定的各试管后面,再增加3个试管。

如上表中的8、9、10试管。

根据所测样品的吸光度值,在标准曲线上查出相应的蛋白质量,从而计算出样品溶液的蛋白质浓度。

注意:由于各种蛋白质含有不同量的酪氨酸和苯丙氨酸,显色的深浅往往随不同的蛋白质而变化。

因而本测定法通常只适用于测定蛋白质的相对浓度(相对于标准蛋白质)。

四、改良的简易folin—酚试剂法(一)试剂1. 试剂甲:碱性铜试剂溶液中,含0.5n naoh、10%na2co3、0.1%酒石酸钾和0.05%硫酸铜,配制时注意硫酸铜用少量蒸馏水溶解后,最后加入。

2. 试剂乙:与前面的基本法相同。

临用时加蒸馏水稀释8倍。

3. 标准蛋白质溶液:同基本法。

(二)操作步骤测定标准曲线与样品溶液的操作方法与基本法相同。

只是试剂甲改为1毫升,室温放置10分钟后,试剂乙改为4毫升。

在55℃恒温水浴中保温5分钟。

用流动水冷却后,在660nm下测定其吸光度值。

改良的快速简易法,可获得与folin—酚试剂法(即lowry基本法)相接近的结果。

五、考马斯亮兰法(bradford法)(一)实验原理双缩脲法(biuret法)和folin—酚试剂法(lowry法)的明显缺点和许多限制,促使科学家们去寻找更好的蛋白质溶液测定的方法。

1976年由bradford建立的考马斯亮兰法(bradford法),是根据蛋白质与染料相结合的原理设计的。

这种蛋白质测定法具有超过其他几种方法的突出优点,因而正在得到广泛的应用。

这一方法是目前灵敏度最高的蛋白质测定法。

考马斯亮兰g-250染料,在酸性溶液中与蛋白质结合,使染料的最大吸收峰的位置(lmax),由465nm变为595nm,溶液的颜色也由棕黑色变为兰色。

经研究认为,染料主要是与蛋白质中的碱性氨基酸(特别是精氨酸)和芳香族氨基酸残基相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