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壮丽的山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建长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9世纪的周代。当时
周宣王为防御北方民族的侵袭曾修建了列城和烽火台。公元 前7世纪,许多诸侯国,如齐、魏、赵、燕、秦等,都修建了自己 的长城,以防邻国的人侵。公元前22l年,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全 国。不久,便下令开始修筑长城,把秦、燕、赵等国北部的长城 连接起来,并加以增筑、扩建,筑成西起临挑东达辽东的秦长城。 汉武帝时也曾数次修筑长城,用来保护河套、陇西等地以及东 西往来的交通。长城作为防御工程,它翻山越岭,穿沙漠,过草 原,越绝壁,跨河流,其所经之处地形之复杂,所用结构之奇特,在 古代建筑工程史上可谓一大奇观。在沙漠地区,干里流沙,缺少 砖石,汉长城采用当地出产的砾石和红柳,分修筑充分发挥砾石 抗压性能和柳枝的牵拉性能,这两种材料结合砌筑的城体非常 坚固,经历两干多年风沙雨雪的冲击,不少地段仍屹立高达数米。 在西北黄土高原地区,长城大多用夯土夯筑或土坯垒砌,其坚固 程度不亚于砖石。如甘肃的嘉峪关长城墙体,修筑时专门从关 西十多公里的黑山挖运黄土,夯筑时使夯口相互咬实,这种墙体 土质结合密实,墙体不易变形裂缝。明代修筑长城以用砖、石 砌筑和用砖石混合砌筑为主。墙身表面用条石或砖块砌筑,用 白灰浆填缝,平整严实,草根、树根很难在缝中生长,墙顶有排 水沟,排除雨水保护墙身。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干流全长六千三百公里,流域总面积一 百八十余万平方公里,年平均入海水量约九千六百余亿立方米。 以干流长度和入海水量论,长江均居世界第三位。 长江的上源
沱沱河出自青海省西南边境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雪山,经当曲 后称通天河;南流到玉树县巴塘河口以下至四川省宜宾市间称 金沙江;宜宾以下始称长江,扬州以下旧称扬子江。长江流经 西藏、四川、重庆、云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 省市区,在上海市注入东海。有雅砻江、岷江、沱江、嘉陵江、 乌江、湘江、汉江、赣江、青弋江和黄浦江等支流。在江苏省 镇江市同京杭大运河相交。长江在湖北省宜昌市以上为上游, 水急滩多;宜昌至江西省湖口间为中游,曲流发达,多湖泊 (鄱阳、洞庭两湖最大);湖口以下为下游,江宽,江口有冲 积而成的崇明岛。长江水量和水利资源丰富,盛水期,万吨轮 可通武汉,小轮可上溯宜昌。长江流域是中国人口密集经济繁 荣的地区,沿江重要城市有重庆、武汉、南京、上海。长江可 供开发的水能总量达二亿千瓦,是中国水能最富集的河流。长 江干流通航里程达二千八百多公里,素有“黄金水道”之称。 长江在四川奉节以下至湖北宜昌为雄伟险峻的三峡江段(瞿塘 峡、巫峡、西陵峡),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就位 于西陵峡中段的三斗坪。
从地形图上看,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有人形象地比喻为 “三级阶梯”。众所周知,水是从高处往低处流的,所以我国大部分 河水由西向东奔流入海。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全长约5500千米。黄河流域在气候、 植被、土壤等方面曾是我国自然条件最优越的地区之一,因而成为我 国最古老的农耕区,同时它也是世界最著名的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 是孕育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岳之一,西岳华山位 于距西安市一百余公里的华 阴市城南,海拔1997米,以 险峻著称。
华山有五峰,朝阳(东 峰)、落雁(南峰)、莲花(西 峰)、五云(北峰)、玉女(中 峰)。因东南西三面是悬崖峭 壁,只有柱峰顶向北倾斜打 开了登华山的道路,所以有 “自古华山一条路”的说法。
精美绝世的九寨沟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极其珍贵的美景。“童话世界”“梦幻仙 景”等任何美妙的词语都无法形容那里的水之媚、湖之翠、瀑之奇、彩林之秀、雪峰之 俊、藏民之纯、野花野果之异。
由于黄河的洪水挟带大量泥沙,进入下游平原地区后迅速沉积,主流在漫流区游
荡,人们开始筑堤防洪,行洪河道不断淤积抬高,成为高出两岸的“地上河”,在一 定条件下就决溢泛滥,改走新道。黄河下游河道迁徙变化的剧烈程度,在世界上是独 一无二的。根据有文字记载,黄河曾经多次改道。河道变迁的范围,西起郑州附近, 北抵天津,南达江淮,纵横25万平方公里。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至南宋建炎二 年(1128年)的1700多年间,黄河的迁徙大都在现行河道以北地区,侵袭海河水系,流 入渤海。自1128年至1855年的700多年间,黄河改道摆动都在现行河道以南地区,侵 袭淮河水系,流入黄海。1855年黄河在河南兰考东坝头决口后,才改走现行河道,夺 山东大清河入渤海。由于黄河下游河道不断变迁改道,以及海侵、海退的变动影响, 黄河下游地区的河道长度及流域面积也在不断变化,这是黄河不同于其他河流的突出 特点之一。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于原始人类生存。 黄土高原和黄河冲积平原,土质疏松,易于垦殖,适于原始农牧业的发展。黄土的特 性,利于先民们挖洞聚居。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为我国古代文明的发育提供了较好 的条件。早在110万年前,“蓝田人”就在黄河流域生活。还有“大荔人”、“丁村 人”、“河套人”等也在流域内生息繁衍。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龙 山文化等大量古文化遗址遍布大河上下。这些古文化遗迹不仅数量多、类型全,而且 是由远至近延续发展的,系统地展现了中国远古文明的发展过程。
中国地形复杂,地势西高东低。西南部的青藏高原海拔4000m以 上,向北、向东分别是海拔1000~2000m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贵高原、四川盆地、黄 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再向东是海拔500m以下的丘陵地区、长江中下 游平原、黄淮海平原和松嫩平原。自南向北跨越热带、亚热带、温带。 干旱及半干旱地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一半以上。农业种植主要集中在 地势较平坦的平原和缓坡丘陵。平原地区灌排设施较完善,渠、沟、 路、林基本配套成网,丘陵和山区的农田灌排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 易受山洪、泥石流和干旱威胁,农业产量低而不稳 。
黄河,中国的第二大河。发源于青海高原 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蜿蜒东流, 穿越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大平原,注入渤海。 干流全长5464公里,水面落差4480米。流 域总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含内流区面积 4.2万平方公里)。 据地质演变历史的考证,黄河是一条相对 年青的河流。在距今115万年前的晚早更 新世,流域内还只有一些互不连通的湖盆, 各自形成独立的内陆水系。此后,随着西 部高原的抬升,河流侵蚀、夺袭,历经 105万年的中更新世,各湖盆间逐渐连通, 构成黄河水系的雏形。到距今10万至1万 年间的晚更新世,黄河才逐步演变成为从 河源到入海口上下贯通的大河。
在中国所有的世界文化遗产中,长城可以说是最雄伟、最闻名的一份遗产。大约 公元前220年,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联结成一 个完整的防御系统——长城,用以抵抗来自北方的侵略。明代(公元1368——1644年) 又继续加以修筑,使长城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它在文化艺术方面的价值,足以 与其在历史和军事战略上的重要地位相媲美。
我国拥有众多的世界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它们有的是大自然“能工巧匠”的杰 作,有的是我国历代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一旦破坏就不可恢复原貌。因此,我 们只有百倍珍惜、锦上添花的责任,而没有随心所欲、肆意破坏的权利。
中国有句古话:“不到长城非好汉”,这也许能说明人们为什么乐于攀登长城。 可是,长城因自然侵蚀和游客过多破损严重而被列入世界古遗迹基金会2004年度全球 100处最濒危遗址名单。为此,有关部门及时出台了相关保护长城的法律法规,以避免 “长城正在一块砖一块砖地消亡”。如今,在长城上拍影视剧等都要经过有关部门审批, 在长城上涂写乱画都将被视为违法。
长江是中国第一长河,也是孕育中华民族的摇篮。它全长约 6300千米,水量丰富,支流众多,滋润着全国近20%的土地,三亿多 人生活在它的怀抱中。人们利用长江进行运输、发电、灌溉,促进了 整个流域的经济发展。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除了有叹为观止的 自然胜景,还有举不胜举的人文古迹。它们交相辉映,不仅成为中华民 族引以自豪的珍品,而且被列为整个人类的遗产。
我国以山地居多,地表形态“波澜壮阔”,因此中国人都非常爱山, 把自己的国家形容成“江山”,历代王朝得了天下,就是得了“江山”。 文人墨客也留下了无数赞美山的诗句,并且用山来比喻人的精神气质, 如“稳如泰山”。
中国有不少名山因其独特的美而闻名天下,如雄伟的泰山,险峻 的华山。黄山则是集中各大名山的美景于一身,尤其以奇松、怪石、云 海、温泉“四绝”著称,自古以来就享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 不看岳”的美誉。
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又名 岱山,五岳之首,主峰海拔1545米, 台阶6600级。
古代许多帝王都在泰山进行封 禅活动,秦始皇、秦二始、汉武 帝、 章帝、安帝、唐高宗、武则天、
唐玄宗、宋真宗、清康熙帝、干隆 帝等十二个帝王、帝后曾到过泰山。 据说汉武帝7次到泰山,乾隆10次到 泰山。泰山自远古起就有封禅活动, 据《史记.封禅书》张守义正义: “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 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 地,报地之功,故曰禅”。《史记. 封禅书》记载:“古者封泰山禅父 者七十二家”。
我国地表形态多样,平原、丘陵大多分布在祖国的东 部,高原、盆地主要分布在中部与西部;山脉则纵横交错、 遍布全国。我国地面风貌各异,有的黄土覆盖,有的沙漠 戈壁浩瀚,有的冰川横卧,有的溶洞幽深。我国地表植被 不同,北方草原一望无际,东北与西南的森林郁郁葱葱。
不同的地表构成了各具神韵的景观,也产生了不同的 生产和生活方式。例如,草场肥美的高原是发展牧业的良 好环境,土质适宜的平原是发展耕作业的天地;内地荒原 戈壁人迹罕至,而低平的沿海地区和河谷地带城镇密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