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体质概念
中医体质的基本概念
2021/10/10
20
(四)阴虚体质养生法
❖ 调理方法:
❖ 夏应避暑,冬要养阴,居室应保持安静,生活要规律,遇事要冷静 沉着,少参加争夺胜负的文娱活动,不熬夜,不做剧烈运动,宜做动静 结合的运动项目,如打太极拳、练八段锦等,并注意节制性生活.
(四) 体质的变化决定健康的变化
2.饮食及生活起居不当易出现体质偏颇,如:
营养过剩
促生痰湿体质
营养不足
长期吃辣
9
促生气虚或阳虚体质
加重湿热和阴虚体质
2021/10/10
(四) 体质的变化决定健康的变化
2.饮食及生活起居不当易出现体质偏颇,如:
常食寒凉
促生阳虚或瘀血体质
常吃夜宵
促生痰湿体质
身体过劳 过神
11
2021/10/10
二、体质的生理特点
❖ (一)小儿体质特点: 1、小儿为纯阳之体。 2、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 3、小儿多五脏有余而不足(肝常有余,心火有余;
脾常不足,肺脏娇嫩,肾常亏虚)。
肝常有余
肾常亏虚
心火有余
2021/10/10
肺脏娇嫩
脾常不足
12
二、体质的生理特点
❖ (二)青年体质特点:肾气旺盛,机体发育渐趋成熟。 ❖ (三)中年体质特点:脏腑功能减退,阴阳气血失调。 ❖ (四)更年期体质特点:全身各系统的功能衰退,生
看神气:静多偏虚,喋喋不休多内热 看面色:暗多瘀血,白则多虚
体质中医名词解释
体质中医名词解释体质是中医术语,是指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包括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造成的个体差异。
体质的不同,会影响人们的健康状况和疾病易感性。
中医学根据不同的体质类型,将人分为不同的体质类别。
中医体质分类包括平和体质、气虚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血瘀体质、气郁体质、特禀体质等9种类型。
1. 平和体质:平和体质特点是精神、体力、食欲都比较好,没有明显的身体不适。
平和体质的人体形匀称、体态优美,面色红润,精神饱满,生理功能正常。
2. 气虚体质:气虚体质的人容易感到疲乏无力,容易气短、出汗、烦躁、心悸等。
气虚体质的人体形单薄、肌肉不发达,面色稍白,容易出汗,手脚凉。
3. 阳虚体质:阳虚体质的人体质较弱,容易出汗、怕冷、手脚凉、精力不足、性功能减退等。
阳虚体质的人面色偏白,口唇颜色较淡,皮肤干燥,容易起皮。
4. 阴虚体质:阴虚体质的人容易口干、口渴、身体发热,容易失眠、健忘、耳鸣等。
阴虚体质的人体形瘦长,面色偏黄,口唇颜色较深,皮肤干燥,易生皱纹。
5. 痰湿体质:痰湿体质的人容易口苦、口黏、胸闷、头重脚轻等。
痰湿体质的人体形较肥胖,面色黄腻,皮肤油腻,容易长痘痘或口臭。
6. 湿热体质:湿热体质的人容易口干、口苦、便秘、尿黄等。
湿热体质的人体形较肥胖,面色偏红,皮肤油腻,容易起痘痘或疮疖。
7. 血瘀体质:血瘀体质的人容易头痛、腰酸、关节疼痛、皮肤瘀斑等。
血瘀体质的人体形较瘦,面色晦暗,皮肤容易出现黑斑、瘀点等。
8. 气郁体质:气郁体质的人常常感到情绪低落、容易烦躁、易怒等。
气郁体质的人体形较瘦,面色偏黄,容易出现眼袋。
9. 特禀体质:特禀体质指对某些物质过敏或敏感的体质类型,如过敏性鼻炎、哮喘等。
特禀体质的人容易过敏,体形与其他体质类型无明显差异。
中医认为,每个人的体质都是独特的,而且会随着年龄、环境、生活方式等因素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因此,对自己的体质有一定了解,可以更好地保持健康,预防疾病。
中医体质健康知识讲座
中医体质健康知识讲座目录一、中医体质概述 (2)1.1 中医体质的概念 (2)1.2 中医体质的分类 (3)二、中医体质与健康 (5)2.1 不同体质的特征与表现 (6)2.2 体质与疾病的关系 (8)三、中医体质评估方法 (9)3.1 体质辨识步骤 (10)3.2 评估工具介绍 (11)四、中医体质调理与改善 (12)4.1 针对不同体质的调理方法 (13)4.2 常见体质的调理食谱与运动建议 (14)五、中医体质养生与保健 (15)5.1 体质养生的原则与方法 (17)5.2 养生保健的日常习惯 (18)六、常见体质类型及调理建议 (19)6.1 气虚体质 (20)6.2 血虚体质 (22)6.3 阳虚体质 (23)6.4 阴虚体质 (24)6.5 淤血体质 (25)6.6 气郁体质 (27)6.7 痰湿体质 (28)6.8 特禀体质 (29)七、讲座总结 (30)7.1 中医体质健康的重要性 (31)7.2 积极参与体质健康管理 (32)一、中医体质概述中医体质是指个体在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具有一定稳定性的身体结构和功能特征。
中医体质理论源于古代中医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
中医体质分为九种基本类型,分别是: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和特禀质。
这九种体质类型相互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共同构成了人体的体质多样性。
中医体质理论认为,人体的体质是由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可塑性。
不同的体质类型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影响不同,了解自己的体质类型,对于预防疾病、保持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的体质状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过度劳累等,导致了人们体质的下降。
关注中医体质健康知识,调整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对于维护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体质学说
三、体质的标志和体质的特点:# (一)体质的评价标准:
1、身体的形态结构状况:包括体表形态、体格、体 型、内部的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协调性;
2、身体的功能水平:包括机体的新陈代谢和各器官、 系统的功能、特别是心血管、呼吸系统的功能;
3、身体的素质及运动能力水平:包括速度、力量、 耐力、灵敏性、协调性及走、跳、跑、投、攀越 等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
• 常用保健穴位:关元、命门
• 4·阴虚质 • 总体特征:体内津液精血等阴液亏少,阴虚内热,以口澡咽干、
手足心热等阴虚表现为主要特征。 • 形体特征:体型偏瘦。 • 常见表现:手足心热,双目干涩,口鼻咽干,皮肤偏干,偏好冷
饮,大便干燥,唇红微干少津,脉细数。 • 心理特征:性格外向,喜动,易急躁。 • 发病倾向:易患阴亏燥热的病变;感邪易从热化。 •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耐寒不耐热;不耐暑热燥邪。 • 常用保健穴位:太溪、三阴交
• 心理特征:性情急躁,健忘。
• 发病倾向:易患胸痹、痛证、血证等。
•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寒邪。
• 常用保健穴位:期门、血海
• 8·气郁质 • 总体特征:气机郁滞,以神情抑郁、紧张焦虑等气郁表现为主要特征。 • 形体特征:形体瘦者居多。 • 常见表现:神情抑郁,紧张焦虑,烦闷不乐,有孤独感,容易受到惊吓,
二、影响体质的因素:包括 1、先天禀赋:A、父母生殖之精的质量
B、父母血缘关系所赋予的遗传性 C、父母生育的年龄 D、体内孕育过程中的养胎 E 、妊娠期的疾病 2、年龄因素: 3、性别差异:男子以肾为先天,病多在气分,多伤 精耗气; 女子以肝为先天,以血为用,病多在 血分,多伤血;(经、带、胎、产、 乳)
特征:身体强壮,肥瘦适度,面色与肤色随有五 色之偏,但都明润含蓄;目光有神,性格 开朗、随和,食量适中,二便通调;舌红 润,脉象缓匀有神;夜眠安和,经理充沛, 反应灵活,思维敏捷,工作潜力大,自身 调节和对外适应能力强。
体质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体质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引言中医学中的体质和体质学说是中医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是对人体整体健康状况的描述和评估。
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应用体质学说可以帮助医生更加全面地了解患者的体质状况,有助于选择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能够预测患者的疾病风险。
本文将介绍体质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什么是体质?体质是指一个人的身体质量、生理状况和心理特征。
它与个体遗传、环境、生活方式、性别等因素密切相关。
中医学中,体质的概念是一个高度综合的概念,涉及到人体各个方面的健康状况。
体质分类中医学中对人体体质的分类是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的。
现在广泛使用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气质分类气质分类是根据人的性格特征和行为习惯进行的分类。
根据中医学的观点,人类的气质被分为五种:1.春天型(肝气旺盛型):情绪起伏较大,情感易波动。
2.夏天型(心气旺盛型):个性开朗,活泼好动。
3.金秋型(脾气旺盛型):关注细节,思维缜密。
4.冬天型(肺气旺盛型):性格内向,不爱言语。
5.阳明型(肾气旺盛型):稳重可靠,善于掌控。
体质分类体质分类是根据人的生理情况进行的分类。
现在常用的体质分类包括:1.平和质:体形匀称,面色红润,精力充沛。
2.气虚质:面色少华,容易疲劳,精神不振。
3.阳虚质:面色黄暗,体形较瘦,手足发凉。
4.阴虚质:面色偏白,容易动怒、易悲伤、失眠等。
5.痰湿质:形体偏胖,皮肤较湿润,容易感冒。
6.湿热质:皮肤黄褐,易怒,寐多梦少,大便燥结。
体质辨识和评估体质辨识和评估的方法是通过中医八纲辨证和辩证论治(望、闻、问、切)方法,对人体体质进行分析和评估。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同时,该方法还能够对患者的疾病风险进行预测,帮助患者更好地保健。
体质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体质学说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应用广泛。
它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制定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也可以预测患者的疾病风险。
以下是体质学说在中医学中的一些应用:疾病预防在中医学中,强调预防为主,体质学说为疾病预防提供了新的思路。
中医基础理论-体质学说
2、健康体质的标志 (WHO)
① 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工作和生活; ② 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而不挑剔; ③ 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④ 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 ⑤ 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的抵抗力; ⑥ 体重适当,体型匀称,头、臂、臀比例协调; ⑦ 眼睛明亮,反应灵敏,眼睑不发炎; ⑧ 牙齿清洁,无疼痛、缺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 ⑨ 头发光泽,无头屑。 ⑩ 肌肉、皮肤有弹性,走路轻松。
先天禀赋是体质形成的基础,是决定 体质强弱的前提条件。
(二)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的变化,男女体质的形成和演变,大致可 划分为五个阶段:
① 从出生到青春期,是体质渐趋成熟、定型的阶 段,体质基本定型于青春期末。
② 青春期到35岁左右,处于壮年阶段,体质变化 大多数较为平缓。
③ 35岁至更年期以前的男女,女性的体质常会发 生较明显的变化,且多半是转向病理性体质,出现一些 病态。相对而言,男性这一时期的变化不很显著。
中医基础理论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体质学说
体质学说的主要内容
一、 体质学说概述 二、 体质的生理学基础 三、 体质的分类 四、 影响体质的因素 五、 体质学说的应用
一、 体质学说概述
体质学说,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 究正常人体体质的概念、形成、特征、类 型、差异规律,及其对疾病发生、发展、 演变过程的影响,并用以指导诊断和防治 疾病的理论知识。
(七)地理因素
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地理特征,这些特征影响着不 同地域人群的饮食结构、居住条件、生活方式、社会民 俗等,从而导致其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上的差异。同 时,人类具有能动的适应性,由于自然环境条件不同, 人类各自形成了与其生存环境条件相协调的自我调节机 制和适应方式,从而产生并形成了不同自然条件下的体
中医体质的健康指导
中医体质的健康指导【正文】一、中医体质的介绍中医体质是指根据中医理论将人的体质划分为不同类型的概念,包括平和体质、气虚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血瘀体质、气郁体质、特禀体质等。
不同体质类型具有不同的特征和易患疾病的倾向。
本章将详细介绍不同体质类型的特征及相应的健康指导。
二、平和体质的健康指导平和体质是指人体功能均衡、气血充盈、五脏调和的体质类型。
这种体质的人容易保持身体健康,但也需要注意一些日常保健的方法,如合理膳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心态等。
1.合理膳食:平和体质的人宜以清淡饮食为主,多摄入谷类、蔬菜、水果等碱性食物,减少肉类和油脂摄入。
2.适量运动:平和体质的人宜选择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保持身体的柔软和灵活性。
3.良好心态: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情绪对平和体质的人尤为重要。
可以通过休闲娱乐、亲近大自然、与家人朋友交流等方式来放松身心,缓解压力。
三、气虚体质的健康指导气虚体质是指人体气血不足、阳气不振的体质类型。
这种体质的人常常会感到疲倦乏力,容易出现脾胃虚弱、气短懒言等症状。
以下是对气虚体质人群的健康指导:1.调整饮食:气虚体质的人宜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B、铁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鸡蛋、豆类、核桃等。
2.适量运动:气虚体质的人适合进行一些有氧运动,如慢跑、太极拳等,以增加气血循环和提高体力。
3.养生调理:气虚体质的人可适当进行一些气功练习,如八段锦、五禽戏等,以调养气血、增强体质。
四、阳虚体质的健康指导阳虚体质是指人体阳气亏弱、阴盛阳虚的体质类型。
这种体质的人常常会感到畏寒、怕冷,容易出现腰膝酸软、性欲减退等症状。
以下是对阳虚体质人群的健康指导:1.保持温暖:阳虚体质的人要注意保暖,适当增加衣物的穿着,避免受寒。
2.合理膳食:阳虚体质的人宜多摄入温热性食物,如生姜、大枣、肉类等,以补充阳气。
3.适度运动:阳虚体质的人宜选择适度的运动,如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以增强体力和阳气。
中医体质学期末复习全部知识点
2017-2018-2中医体质学复习资料一、中医体质的相关概念1、中医体质定义:是指在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
(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2、对中医体质概念的理解(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1)体质的形成:不仅是先天禀赋的,同时也是后天获得的,受自然环境、社会生活等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2)体质的构成:包括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即体质是身心相关的统一体;(3)体质的特质:相对稳定。
3、中医体质学定义: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人类各种体质特征、体质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并以此分析疾病的反应状态、病变的性质及发展趋向,从而指导疾病预防、治疗以及养生康复的一门学科。
(名词解释)二、中医体质学的三个关键科学问题:体质可分、体病相关、体质可调(填空题)三、《内经》体质分类《内经》对人体体质差异进行了探讨,其体质分类根据有阴阳五行分类法、形态结构分类法、心理分类法。
(选择题)四、体质形成的先天、后天因素(选择题)1、先天包括:种族、家族、婚育、种子、养胎、护胎、胎教2、后天包括:饮食营养、生活起居、精神情志、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疾病因素、药物因素五、中医体质学的四个基本原理:禀赋遗传论、生命过程论、形神构成论、环境制约论(填空题)其中,对于形神构成论,我们要掌握(简答题):1、体质是由特定躯体素质(包括形态和功能两个方面)与相关心理素质的综合体;2、构成体质的躯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之间的联系是稳定性与变异性的统一;3、体质分型或人群个体差异性的研究应当注意到躯体-心理的相关性。
六、体质的生理特点(填空题):体质的遗传性、稳定性、可变性、多样性、趋同性、可调性。
七、小儿体质(选择题)1、纯阳之体:中医最早的儿科专著《颅囟经·卷上》中,首次提出“孩子三岁以下,呼为纯阳”。
《幼科要略·总论》:“强褓小儿,体属纯阳所患热病最多。
中医体质学说
• 心理特征:容易心烦急躁。
• 发病倾向:易患疮疖、黄疸、热淋等病。
• 适应能力:对夏末秋初湿热气候, 湿重或气温偏高环境
• 较难适应。
• 治则:宣畅气机、清利湿热、利水渗湿。 • 针灸:火罐治疗,(闪罐、走罐、旋罐、
抖罐、平衡火罐,取背俞穴:脾俞、肝俞等。)。 • 保健穴:曲池穴
(每日按摩2-3次,每次3-5分钟)。
• 形体特征:体形偏瘦。
• 常见表现:手足心热,口燥咽干, 鼻微干,喜冷饮,便干
•
舌红少津,脉细数。
• 心理特征:性情急躁,外向好动,
• 发病倾向:易患虚劳失精、不寐等病;
•
感邪易从热化。
• 适应能力:耐冬不耐夏;
•
不耐受暑、热、燥邪。
• 治则:补肾益精、滋阴降火。 • 针灸:关元、气海、中极、中脘、大横。 • 太溪、照海——滋阴要穴。 • 保健穴:太冲穴
中医体质学说
•
体质学说,是研究人群中不同个体的身心特性,以及这些特性对生命延续和疾病发生、发展的影
响等重要内容的理论知识。
(一)、概念
• 体质:是禀受于先天,调养于后天, 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 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 态等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 人体个性特征。
• 中医体质观:形神合一
•
艾灸;隔附子饼灸。
• 保健穴:气海穴
(每日按摩2-3次,每次3-5分钟)。
阴虚体质
• 临床表现:精神烦躁,自觉身热,手足心热, 面部红赤,口干舌燥,皮肤干, 失眠,便秘,尿短赤,舌瘦红绛, 苔少 ,脉细数。
• 病机:1、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 2、体内阴液不足,或虚火阳盛。
• 总体特征:阴液亏少,以口燥咽干、 手足心热等虚热表现。
中医体质辨析
食疗及药疗均是药物之偏纠正人 体之偏。 体之偏。 寒者热之 热者寒之 虚者补之 实者泻之 不知体质中医之调治及食疗无从谈 起。
三、体质学说的应用 未来最先进的养生理念
体质调理是中医治未病的核心 体质调理是个性化养生的基础
体质食养是未来最先进的养生理念 体质美容是未来人类美容的新观点
阴阳平衡图
60 50 40 30 20 10 0 第一季度 第三季度 东部 北部
常用补气食品 山药、大枣、扁豆 常用补气中药 人参、黄芪、西洋参
(三) 阳虚体质
平素怕冷,手足不温,喜食热,睡眠偏多, 平素怕冷,手足不温,喜食热,睡眠偏多, 舌淡胖嫩边有齿痕,苔润,脉沉迟。 舌淡胖嫩边有齿痕,苔润,脉沉迟。 面色白而不泽,眼睑晦暗,口唇色淡, 面色白而不泽,眼睑晦暗,口唇色淡, 毛发易落,多汗,大便稀溏, 毛发易落,多汗,大便稀溏,小便清长
或乳房胀痛,睡眠差,食欲减退,心悸,健旺,痰多, 或乳房胀痛,睡眠差,食欲减退,心悸,健旺,痰多, 便干,小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便干,小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形体特征: 形体特征:形体偏瘦 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稳定,忧郁脆弱, 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稳定,忧郁脆弱, 敏感多疑
对外环境适应能力: 对外环境适应能力:对社会环境适应能力 较差,人际关系能力较差, 较差,人际关系能力较差,不喜欢阴雨 天气。 天气。
形体特征: 形体特征:形体瘦长 心理特征:性情急躁, 心理特征:性情急躁,外向好动 对外环境适应能力:不耐热。耐冬不耐夏。 对外环境适应能力:不耐热。耐冬不耐夏。 此类体质的人易患阴亏燥热病变,病后易出 此类体质的人易患阴亏燥热病变, 现阴亏症状。 现阴亏症状。
• 常用养阴药 沙参、麦冬、玉竹、百合 • 常用生津水果蔬菜 梨、百合
中医的体质类型
中医的体质类型摘要:一、中医体质类型的概念二、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1.平和体质2.阳虚体质3.阴虚体质4.气虚体质5.血虚体质6.痰湿体质7.湿热体质8.血瘀体质9.气郁体质三、各类体质的特点与养生方法正文:中医的体质类型是指在一个人在其生长发育和衰老的过程中,受先天、后天的各种因素影响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人体个性特征。
根据中医理论,人体体质可以分为九种类型,分别为平和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气虚体质、血虚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血瘀体质和气郁体质。
1.平和体质:平和体质的人体格健壮,面色润泽,精力充沛,阴阳平衡,抵抗力强,不易生病。
养生方法主要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均衡,适度锻炼。
2.阳虚体质:阳虚体质的人阳气不足,畏寒怕冷,手脚发凉,容易疲劳。
养生方法是温补阳气,多吃温热食物,如生姜、羊肉等,适当进行户外运动,增加阳光照射。
3.阴虚体质:阴虚体质的人阴液不足,常见症状有口干咽燥、皮肤干燥、便秘等。
养生方法是滋阴润燥,多吃滋阴食物,如银耳、黑木耳等,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4.气虚体质:气虚体质的人气力不足,容易气短心悸、乏力。
养生方法是补气养神,多吃益气食物,如红枣、山药等,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5.血虚体质:血虚体质的人血液不足,常见症状有面色苍白、头晕眼花、失眠等。
养生方法是养血补血,多吃补血食物,如猪肝、菠菜等,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6.痰湿体质:痰湿体质的人体内痰湿较重,常见症状有肥胖、乏力、胸闷等。
养生方法是化痰祛湿,多吃化痰祛湿食物,如薏米、红豆等,适当进行运动,增加汗液排出。
7.湿热体质:湿热体质的人湿热内蕴,常见症状有口苦口干、大便燥结、皮肤油腻等。
养生方法是清热利湿,多吃清热利湿食物,如苦瓜、丝瓜等,适当进行运动,增加汗液排出。
8.血瘀体质:血瘀体质的人血液循环不畅,常见症状有皮肤瘀斑、疼痛、麻木等。
养生方法是活血化瘀,多吃活血化瘀食物,如黑木耳、山楂等,适当进行按摩、针灸等促进血液循环的活动。
中医体质辨识的基本知识
中医体质辨识的基本知识中医体质学中,体制的概念是指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等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是人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它具有遗传性、个体差异性、群类趋同性、相对稳定性和动态可变性等特点。
中医体质的概念,一方面体现了体制形成的基础是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两个基本要素。
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机体内、外环境相统一的整体观念。
机体内环境的统一体现在人体的形态结构、脏腑功能与精神意识相关,即中医“形神合一”的生命观。
机体与外环境的统一,是指生命个体在后天生长发育过程中与外界环境相适应而形成的个体特征,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即人与社会统一,人与自然统一。
中医治病讲究辨证施治、三因(因人、因地、因时)制宜;中医养生更讲究辨体施用、三因制宜。
这就是说中医养生,不仅注重辨别人们的体质特点,而且还注重根据人们的体质特点、所处的地理环境特点、发病所处季节的气候特点,辨体用药调理。
根据人体形体特征、心理特征、常见表现、发病倾向及对外界适应能力等方面的不同,中国人的体质可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血虚质和特禀质等等,现就各种不同体质的常见表现叙述如下:一、平和质【A型】——调养采取“中庸之道”总体特征:阴阳气血调和,以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等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体形匀称健壮。
常见表现: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唇色红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眠良好,胃纳佳,二便正常,舌色淡红,苔薄白,脉和缓有力。
广告词说得好:“身体倍棒,吃嘛嘛香。
”如果再加上睡眠好、性格开朗,社会和自然适应能力强,恭喜您,典型的平和体质重点人群:男性多于女性。
年龄越大,平和体质的人越少。
心理特征:性格随和开朗。
发病倾向:平素患病较少。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中医体质辨识标准
中医体质辨识一、【体质的概念】(一)体质的基本概念:体质是指人类个体在生命过程中,通过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活动方面相对稳定的特性。
在生理上表现为机能、代谢以及对外界刺激反应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在病理上表现为对某些病因和疾病的易感性或易罹性,以及产生病变的类型与疾病传变转归中的某种倾向性。
可理解为物种特性、生活习性、心理倾向性决定发病差异性。
(二)体质的构成:健康,就是人体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精神心理方面的最佳结合状态,正如张介宾《类经·藏象类》说:“形神俱备,乃为全体。
”神由形而生,依附于形而存在,形是神活动的物质基础和所舍之处;反过来,神是形的功能表现和主宰,神作用于形,对人体生命具有主导作用,能协调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
因此,形壮则神旺,形衰则神衰。
中医学人体生命整体观之体质概念,包括了形、神两方面内涵,形态结构决定相应的生理功能和心理特征,而生理功能和心理活动必然反作用于形态结构,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同维系着人体生命活动。
1.形态结构的差异性形态结构特征,包括体格、体型、体重、性征、体姿、面色、毛发、舌象、脉象等方面。
体格是指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营养状况和锻炼程度的状态。
一般通过观察和测量身体各部分的大小、形状、匀称程度,以及体重、胸围、肩宽、骨盆宽度和皮肤与皮下软组织情况来判断,是反映体质的标志之一。
体型是指身体各部位大小比例的形态特征,又称身体类型,是衡量体格的重要指标。
中医观察体型,主要观察形体之肥瘦长短,皮肉之厚薄坚松,肤色之黑白苍嫩的差异等。
其中尤以肥瘦最有代表性,如《灵枢·逆顺肥瘦》及《灵枢·卫气失常》即以体型将人分为肥人与瘦人,肥胖体质又以其形态特征等划分为膏型、脂型和肉型。
元代朱丹溪《格致余论》则进一步将体型与发病相联系,提出了“肥人湿多,瘦人火多”的著名观点。
2.生理功能的差异性人体的生理功能是其内部形态结构完整性、协调性的反映,是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功能的体现,存在差异性,反映了脏腑功能的盛衰偏颇,包括人体消化、呼吸、血液循环、水液代谢、生长发育、生殖、感觉运动、精神意识思维等方面。
第一节 体质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体质的基本概念中医,体质一、体质的概念(一)体质的含义体质,又称禀赋、禀质、气禀、形质、气质等,即人体的质量。
体质是人体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功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
换句话说,体质是禀受于先天,受后天影响,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征。
这一定义,首先强调了人体体质的形成是基于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两个基本方面的。
其次,也反映了中医学关于机体内外环境相统一的整体观念,说明了人体体质在后天生长、发育过程中是与外界环境相适应而形成的。
第三,它充分体现出中医学形神合一的体质观。
形神合一是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是中医学的生命观。
形,即形体;神,即生命机能。
神生于形,形主宰于神,神依附于形,神明则形安。
形神合一又称形与神俱,就是指形与神是人体不可分离的统一整体。
形体健壮则精神旺盛,生命活动正常;形体衰弱则精神衰弱,生命活动异常;形体衰亡,生命便告终结。
所以说,“形神俱备,乃为全体”(《类经·脏象类》)。
基于形神合一的生命观,中医学认为,人体的体质既包括身体要素,又包括心理要素,并且二者高度统一。
一定的形态结构必然产生、表现出其特有的生理功能和心理特征,后者是以前者为基础的;良好的生理功能和心理特征是正常形态结构的反映,并保证其相对稳定。
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离,在体质的固有特征中综合体现出来。
体质的固有特性或特征表现为机能、代谢以及对外界刺激反应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性,对某些病因和疾病的易感性,以及疾病传变转归中的某种倾向性。
人的体质特点或隐或现地体现于健康和疾病过程中。
先天禀赋是人体体质形成的重要因素,但体质的发展与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后天因素的影响。
(二)体质与素质、气质、性格素质是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运动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
身体素质是指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肌肉工作中的反映:人体机能在肌肉工作中反映出来的力量、速度、耐久力、灵敏性、柔韧性、协调性和平衡性等能力统称为身体素质。
中医学基础第6讲-体质
第六章 体 质 第一节 体质学说概述
一、体质的概念; 二、体质的构成; 三、体质的特点; 四、体质的标志。
第六章 体 质
中医体质学说,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体质与 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学科。即研究人体的体质形成、特征、 类型、变化规律,及其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演变关系, 并以此指导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学科。
二、后天因素
(六)其他因素: 1.年龄 人体的结构、功能与代谢的变化同年龄有关, 从而形成体质的差异。如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易虚易实,易寒易热。青壮年:精气血津液充盛,脏腑 功能强盛,体质较稳定。老年人:脏腑功能生理性衰退, 以阴阳失调、代谢减缓、气血郁滞、脏腑功能减退。
第六章 体 质
二、后天因素
二、后天因素
(四)疾病因素:疾病是促使体质改变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疾病改变体质多是向不利方面变化,如大病、 久病之后,常使体质虚弱;某些慢性疾病迁延日久,患 者的体质易表现出一定的特异性。但感染邪气,罹患某 些疾病(如麻疹、痄腮)之后,还会使机体具有相应的 免疫力,使患者终生不再罹患此病。
第六章 体 质
第六章 体 质
二、后天因素
先天因素是体质形成的基础,后天因素是体质演 化的条件,即体质又是在后天各种因素的影响下逐步 发展变化着的。
影响体质的后天因素主要有:年龄、性别、饮食 营养、劳动锻炼、精神情志、地理环境等。
第六章 体 质
二、后天因素
(一)饮食营养(因素):饮食结构和营养状况对体质 有明显影响。饮食物各有不同的成分或性味特点,而人 之五脏六腑,各有所好。脏腑之精气阴阳,需五味阴阳 和合而生。长期的饮食习惯和固定的膳食品种质量,日 久可因体内某些成分的增减等变化而响体质。第六章 体 质
中医体质的概念的评价
中医体质的概念的评价中医体质的概念是指一个人特定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包括遗传特征、生理结构、代谢功能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中医体质概念的提出,反映了中医传统医学的基本思维和理论体系,是中医学术理论中的重要概念之一。
中医体质概念的正面影响:1、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管理水平。
从中医体质的概念出发,我们可以更加了解自身的身体构造和特点,也能够更加细致地了解自身的健康状态和规律,这对人们自我调节和健康管理会带来很大的帮助。
2、为中医诊疗提供指导。
在中国传统医学中,中医体质也是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之一。
通过了解个体的中医体质,中医师能够更加科学地制定个性化的诊治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3、拓宽传统医学的视野。
中医体质概念的提出为中医学术理论体系拓宽了思维角度,使传统医学理论得以更新和完善。
通过中医体质概念的研究和探索,我们也能够更好地了解人类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为更好地保护和促进人类健康作出贡献。
中医体质概念的负面影响:1、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片面性。
中医体质包含了多个方面的特征,但这些特征的描述和表达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容易受到个人经验和认知的影响,也容易因为个别特征的突出而导致思维偏颇。
2、存在乱用的可能。
中医体质概念是针对个体的,但是现实中可能存在将中医体质作为普适标准进行推广的情况。
这样可能会导致存在“入框”标准的倾向,忽略了个体的差异性,从而导致医疗过程中出现问题。
3、准确性有待提高。
中医体质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需要通过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来提高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将中医体质作为临床评估和医疗标准之前,需要做出更为全面的评估和研究,确保其准确有效。
综上所述,中医体质概念是中医学术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持有正面因素,而且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实用性。
当然,仍存在一些负面因素,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未来,我们需要对中医体质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的研究,从而发掘其潜在价值,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
中医体质辨识步骤
中医体质辨识步骤一、了解体质的概念和分类体质是指个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成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的差异。
中医认为,人体体质可以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和特禀质等九种类型。
了解体质分类有助于更好地进行体质辨识。
二、收集基本信息在体质辨识过程中,需要收集个人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饮食习惯、运动习惯、作息时间、心理状态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判断个人的体质类型。
三、观察体征和症状体征是指个体外观上的表现,如舌象、脉象等;症状是指个体出现的不适感觉和异常表现,如疲倦乏力、失眠多梦等。
观察体征和症状可以初步判断个人的体质类型。
四、分析病因病机病因包括内因和外因,病机是指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机制。
通过分析病因病机,可以判断个人体质偏颇的原因和性质,进而采取相应的调理方法。
五、制定调理方案根据体质辨识结果,制定相应的调理方案。
调理方案应包括饮食调理、运动调理、起居调理、心理调理等方面。
调理方案应个体化,针对不同体质类型采取不同的调理方法。
六、实施调理方案按照制定的调理方案进行实施,注意观察个体反应,及时调整方案。
在调理过程中,需要耐心坚持,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制定相应的调理方案,改善个人的健康状况。
在进行体质辨识时,需要选择专业的中医医师进行评估和指导,以确保辨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七、注意事项1. 中医体质辨识需要综合考虑个体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因此需要全面了解个体的健康状况和生活习惯。
2. 中医体质辨识需要专业人员进行评估和指导,以确保辨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中医体质辨识并非一劳永逸的过程,个体的体质状况会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此需要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
4. 在制定调理方案时,应遵循个体化的原则,针对不同体质类型采取不同的调理方法。
同时,调理方案应注重整体调理,综合运用多种调理方法。
5. 在实施调理方案过程中,应保持耐心和积极配合,遵循专业医师的指导,逐步改善体质状况。
中医体质的概念
中医体质的概念
中医体质是指每个人在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影响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与外界相互作用,具有特定生物学和心理学特征,对疾病易感、发展、治疗等具有一定个体差异的综合特征。
中医体质理论通过观察人体形态特征、脏腑器官功能状况、心理素质等多方面因素,将人体分为五行、阴阳、气血津液、先天和后天五种体质类型。
中医体质理论主张“因体养生”,即因体质差异采取相应的养生保健措施,达到预防疾病、增强抵抗力、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
体质名词解释
体质名词解释体质是指人的经常性、伴随形态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它反映了一个人的自然免疫力和能够承受各种环境影响的程度,是有关人体健康情况的总体指标。
在中医就有一套独具特色的体质论,其特有的诊断概念被称为“体质名词”,比如中医学常用的阳虚、阴虚、气虚、血虚、湿热、痰湿等。
什么是阳虚?阳虚是中医体质学中的一种概念,指脏腑运行状态虚弱,失去其正常功能,从而导致体内热盛程度降低,表现得身体消瘦、汗少、容易害怕冷、脸色灰暗、精神抑郁、舌质淡等。
阳虚的病因主要包括:虚损先天阳气,由于思想抑郁、饮食不节,以及生活、工作、学习过劳,补阳药物过量。
什么是阴虚?阴虚是中医体质学中的一种概念,指阴气无力,失去其正常功能,从而导致体内湿气盛程度增加,表现出口渴多饮、多食少腹、咽喉肿痛、舌苔白腻、眼角有黄色胎记等表现。
阴虚的病因主要包括:虚损先天阴气,由于饮食不节,以及生活、工作、学习过劳,补阴药物过量,以及害羞气闷不露等病因。
什么是气虚?气虚是中医体质学中的一种概念,指体内气机运行虚弱,从而导致身体状态不佳,表现出心胸拘滞,咳嗽没有痰,头晕眼花,精神不振,皮肤比较苍白,舌苔有舌缘淡黄色,脉浮弱等表现。
气虚的病因主要包括:虚损先天气机,由于饮食清淡、思想太过抑郁,以及活动过少,补气药物过量,以及经常失眠等病因。
什么是血虚?血虚是中医体质学中的一种概念,指体内血液流动性差,从而导致身体营养不良,表现出容易疲倦乏力,皮肤缺乏光泽,舌红少苔,轻度气短,及心悸或手脚发凉等表现。
血虚的病因主要包括:虚损先天血液,由于饮食开胃不佳,以及活动过少,补血药物过量,以及长期血少症等病因。
什么是湿热?湿热是中医体质学中的一种概念,指体内“痰湿”元素的增加,从而导致热气旺盛,表现出口苦咽干,舌苔滑厚,尿少现赤,大便不结等表现。
湿热的病因主要包括:先天湿热失调,由于饮食热量高,以及生活、工作、学习过度,补湿热药物过量,以及容易暴躁等病因。
什么是痰湿?痰湿是中医体质学中的一种概念,指体内“痰湿”元素的增加,从而导致肠胃功能失调,表现出腹胀腹泻,或痰涎淤积,或浮肿发胖等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晕耳鸣,睡眠差,小便短涩。
.心理特征:性情急躁,外向好动,活泼。
.发病倾向:平素易患有阴亏燥热的病变,或病后易表现为阴亏症状。如外感发热很容易出现热盛伤阴的症状,如口干、鼻干、呼其发热。
.功效:补肾壮阳。
.适应人群:阳虚质、肾阳虚,出现早衰、阳痿等症。
阴虚质
.定义:由于体内津液精血等阴液亏少,以阴虚内热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
.成因:先天不足,或久病失血,纵欲耗精,积劳伤阴。如家族成员形体多偏瘦,怀孕时父母体弱,年长受孕,早产,或曾患出血性疾病等。
.形体特征:体形瘦长。
阴虚质
.常见表现:
.功效:健脾益气,养血安神。
.适应人群:气虚质、心脾两虚,出现少气懒言、气短无力、
食少腹泻、久病体虚等症。
阳虚质
.定义:由于阳气不足,以虚寒现象为主要特征的
体质状态。
.成因:先天不足,或病后阳亏。如家族成员均有虚寒表现,孕育时父母体弱,或年长受孕,早产或平素偏嗜寒凉,损伤阳气,或久病阳亏,或年老阳衰等。
阳虚质
.体质特征
形体特征:多形体白胖,肌肉不壮。
常见表现:四季怕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睡眠偏多。面色柔白,目周晦暗,口唇色淡,毛发易落,大便溏稀,小便清长。
阳虚质
.心理特征:性格多沉静、内向。
.发病倾向:发病多为因寒所造成的病证。如易腹泻以凌晨水泻为主、下肢浮肿、阳痿等。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寒邪,耐夏不耐冬、易感湿邪。
.功效:补中健脾,除湿利尿。
.适应人群:痰湿质、脾虚湿盛,小便不利,嗜睡易困,眼
泡浮肿,关节不利等症。
湿热质
.定义:以湿热内蕴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
.成因:先天禀赋,或久居湿地,喜食肥甘,或长期饮酒,火热内蕴。男性多见。
.体质特征:
形体特征:形体偏胖或苍瘦。
常见表现:
主项:平素面垢油光,容易口苦口干,身重困倦,
.运动及自我调理:
阴虚者,畏热喜凉,冬寒易过,夏热难受。尤其要注意“秋冬养阴”的原则调养,居住环境宜安静,选择坐南朝北的房子。其运动锻炼应重点调养肝肾之功,如可经常打太极拳、八段锦、保健功。中午保持一定的午休时间。避免熬夜、剧烈运动和在高温酷暑下工作。宜节制房事。
推荐食疗
. 1.玉竹锅塌豆腐
.原料:豆腐250g,玉竹30g,葱、姜、蒜、味精、食盐、
.功效:健脾化湿,降脂轻身。
.适应人群:痰湿质、脾虚湿盛,食少腹泻,四肢无力,头重如裹等症。
推荐食疗
. 2、茯苓香菇玉笋
.原料:玉笋250g,香菇100g,茯苓粉10g,盐,味精,高
汤,水淀粉,香油适量。
.做法:将香菇,玉笋切成丝,茯苓粉与水淀粉调和,当油锅约六七成熟时,放入玉笋,香菇,高汤,味精,水淀粉,翻炒撒盐出锅。
阳虚质
.调养方式
.饮食调理
常用补阳的食物可选用羊肉、牛肉、猪肚、刀
豆、核桃、栗子、茴香等,这些食物偏温热,可补五脏,尤其有补肾强壮的作用,可强壮体质。在饮食习惯上,要注意即使在盛夏也不要过食寒凉之品.阳虚质药物调理
常用中药,可选用鹿茸、海狗肾、冬虫夏草、肉苁蓉、补骨脂、杜仲、菟丝子、沙苑子、怀牛膝、芡实、覆盆子、仙茅、仙灵脾、丁香等。肾阳虚者,中成药可选可选用金匮肾气丸、全鹿丸等,脾阳虚弱,可选用理中丸或附子理中丸;脾肾两虚者可选用济生肾气丸等。
精力充沛的状态。
.成因:先天禀赋良好,后天调养得当。
.体质特征
形体特征:体形匀称健壮。
常见表现: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味觉良好,唇红
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眠良好,食欲好,二便正常。
平和质
.心理特征:性格随和开朗。
.发病倾向:平常患病较少。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自然环境和社会
蛋清、淀粉、油适量。
.做法:将豆腐切成1.5cm见方块,上浆挂糊备用,玉竹洗净,浸泡3~4小时,水开后煮15分钟,取汁备用;锅烧热后把豆腐炸成焦黄色捞出,沥去油,锅内留少许底油,加入调味品和豆腐同炒,然后放入药汁,勾芡即可。佐餐食用。
.功效:滋阴润燥,生津止渴。
.适应证:阴虚质、阴液亏虚出现口干口渴、面色潮红等症。
推荐食疗
. 1.当归生姜羊肉汤
.原料:当归20g,生姜30g,羊肉500g,黄酒食盐各适量。
.做法:当归、生姜冲洗干净,用清水浸软,切片备用。羊肉放入开水锅中略烫,除去血水后捞出,切片备用。当归、生姜、羊肉放入砂锅中,加清水、黄酒、食盐,旺火烧沸后去浮沫,改用小火炖至羊肉熟烂即成。食用时捡去当归和生姜。
锅中煮成粥即可食用。
运动及自我调理:
阳虚之体,适应寒暑变化的能力较差,在严冬,应避寒就温,采取相应的一些保健措施。春夏季节,借自然界阳气培补阳气,亦可坚持做空气浴或日光浴等。宜住坐北朝南房子,不要贪
凉而室外露宿或在温差变化大的房子中睡眠,以免受风寒而患病。在运动方面,因体力较弱,可做一些舒缓柔和的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或经常灸足三里,多与别人交谈,平时多听一些激扬、高亢、豪迈的音乐。
痰湿质
.心理特征:性格偏温和,稳重,恭谦,豁达,多善于忍耐。
.发病倾向:易患糖尿病、中风等心、脑血管病证。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梅雨季节及潮湿环境适应能力差。
.调养方式:
饮食清淡为原则,少食肥肉及甜、黏、油腻的食物。可多食葱、蒜、海藻、海带、冬瓜、萝卜、金橘、芥末等食物。
药物调养:多吃健脾利湿的药物,如:山药、薏米、大枣、马齿苋、芡实等。
运动及自我调理:平时多进行户外活动。衣着应透气散湿,经常晒太阳或进行日光浴。长期坚持运动锻炼。
推荐食疗
. 1、珍珠薏米丸子
.原料:瘦猪肉200g,薏米150g,盐,味精,蛋清,淀粉,
白糖,油适量。
.做法:将猪肉剁成馅,做成直径2cm大小的丸子备用,将薏米洗净,备用的丸子裹上生薏米,放在笼屉或蒸锅内蒸10-15分钟,然后取出丸子,放调味品勾芡即可。
痰湿质
.定义:由于水液内停而痰湿凝聚,以黏滞重浊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
.成因:先天遗传,或后天过食肥甘。
.体质特征:
形体特征:形体肥胖,腹部肥满松软。常见表现: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黏,胸闷,痰多,面色淡黄而暗,眼胞微浮,容易困倦,口黏腻或甜,身重不爽,喜食肥甘甜黏,大便正常或不实,小便不多或微混,平素舌体胖大。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平素不耐热邪,耐冬不耐
夏,不耐受燥邪。
.调养方式:饮食调养:多吃甘凉滋润的食物,比如瘦猪肉、鸭肉、龟、鳖、绿豆、冬瓜、芝麻、百合等。少食羊肉、狗肉、韭菜、辣椒、葱、蒜、葵花子等性温燥烈的食物。
.药物调养:多吃甘凉滋润的中药,如生地、枸杞、沙参、百合、女贞子等。常见的中成药是六味地黄丸。
推荐食疗
. 2.百合鸡子黄汤
.原料:百合7枚,ຫໍສະໝຸດ 子黄1枚,白糖适量。.做法:百合脱瓣,清水浸泡一宿,待白沫出,去其水。放入锅中,加清水,旺火烧沸后再改用小火煮约半个小时,然后加入鸡子黄搅匀,再沸,调以白糖(或冰糖)进食。
.功效:滋阴润肺,清心安神。
.适应人群:阴虚质出现神情不宁,沉默少言,欲睡不能睡,欲行不能行,欲食不能食,似寒无寒,似热无热,口苦、尿黄等症。
中医体质九分法
体质不仅表现为个体差异性,而且具有群类趋同性。研究体质分类及其与疾病的相关性,对
于改善体质偏颇、防病治病、促进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综合中国人体不同的特征,将人群体质分为九种基本类型,即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平和质
.定义:强健壮实的体质状态,表现为体态适中,
.药物调养:多食清利湿热的药物,如:金银花、荷叶、菊花、莲子心、藿香等。
.运动及自我调理:不要熬夜、过于劳累。盛夏暑湿较重的季节,减少户外活动。适合做大强度、大运动量的锻炼,如中长跑、游泳、爬山、各种球类、武术等。
推荐食疗
. 1.绿豆粥
.原料:杏仁绿豆50g,薏米30g,杏仁10g,粳米
100g
.做法:将绿豆,薏米,杏仁和粳米洗净后同放入
如:槟榔、空心菜、生萝卜等。
气虚质
.药物调理:常用的补气药物:人参、黄芪、西洋参、太子参、党参、茯苓、白术、山药、灵芝、大枣等。平时也可适当服用一些有补气功效的中成药。如:补中益气丸。
.运动及自我调理:根据自己的体能,可选用一些传统的健身方法,如太极拳、太极剑等。不宜做大负荷运动和出大汗的运动,忌用猛力和长久憋气。平时可按摩足三里穴。
中医体质概念
中医体质学中,体质的概念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等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是人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它具有遗传性、个体差异性、群类趋同性、相对稳定性和动态可变性等特点。中医体质概念中医体质的概念,一方面体现了体质形成的基础是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两个基本要素。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机体内、外环境相统一的整体观念。机体内环境的统一体现在人的形体结构、脏腑功能与精神意识相关,即中医“形神合一”的生命观。机体与外环境的统一,是指生命个体在后天生长发育过程中与外界环境相适应而形成的个性特征,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即人与社会统一,人与自然统一。为什么要了解体质了解体质可以分析与疾病发生的相关性。体质不同,发病倾向也不同。了解体质可以指导就业。知道自己的体质对工作的选择有参考价值。了解体质可以指导养生保健。认识了自己的体质,对于好发的疾病可以早做预防,推迟或彻底消除疾病的发生。
.功效:温中补血、祛寒止痛。
.适应人群:阳虚质、产后血虚,腹中冷痛,寒疝腹中痛,以及虚劳不足等症。
推荐食疗
. 2.太子参鞭打猴头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