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途径和措施详细版
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途径和措施
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途径和措施一、加强法制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已于2002年5月1日开始实施,迄今逾时近三年。
该法出台时适逢中国进人世界贸易组织,这对中国职业卫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职业病是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因接触各类职业病危害因素而导致的疾病。
因此,职业病的发生与社会生产力的水平密切相关,和国民经济发展的程度有密切的联系;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随着共和国的建立和发展,经历了建国初期的经济恢复阶段、20世纪60-80年代的计划经济发展阶段(其间十年“文革”浩劫经济发展遭到破坏)和改革开放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促使经济快速发展(有时过热)阶段。
各个经济发展时期,都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有着强烈的需求。
令人遗憾的是,建国后各届政府虽然对职业病对劳动者的危害给予了极大关注,也曾出台了诸如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强防尘防毒工作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等文件,但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跨度内,缺乏一部控制职业病危害的高层次法律,使得劳动者的权益没有受到合法保护,致使中国职业病仍呈高发势态。
事实证明,历年来政府出台的一些针对职业病防治的《通知》、《决定》和《管理办法》,甚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这样较高层次的法规,由于缺乏实施细则.又由于卫生行政部门监督力度不够.控制职业病危害的收效不尽如人意。
比如,尽管早已总结出切实可行的防尘经验,但许多厂矿、特别是乡镇企业未能落实尘肺预防措施,以致全国除现有44.6万尘肺患者外,估计还有60多万可疑尘肺患者,他们中的多数人经过数年后有可能发展成为尘肺病人,致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尘肺发病人数最多的国家。
令人触目惊心的事实是,许多乡镇企业无序生产,安全事故频频发生,职业病发病人数上升。
由于一些外国限制的有害有毒作业转移到国内一些缺乏防护的小型涉外企业中,已引起严重的职业中毒。
近年来,中国重大职业中毒事故呈不断上升趋势,1999年与1998年比,中毒事件发生起数增加15%,中毒人数增加47%,死亡人数增加68%;而2000年与1999年比,急性中毒病死率由14%上升到22%.经常引起职业中毒的化学物质约四十多类。
职业病危害因素预防与控制措施
职业病危害因素预防与控制措施常用的生产性毒物控制措施如下:(一)密闭一通风排毒系统该系统由密闭罩、通风管、净化装置和通风机构成。
采用该系统必须注意以下2点。
1.整个系统必须注意安全、防火、防爆问题;2.正确地选择气体的净化和回收利用方法,防止二次污染,防止环境污染。
(二)局部排气罩就地密闭,就地排出,就地净化,是通风防毒工程的一个重要的技术准则。
排气罩就是实施毒源控制,防止毒物扩散的具体技术装置。
局部排气罩按其构造分为3种类型。
1.密闭罩在工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将毒源密闭起来,然后通过通风管将含毒空气吸出,送往净化装置,净化后排放大气。
2.开口罩在生产工艺操作不可能采取密闭罩排气时,可按生产设备和操作的特点,设计开口罩排气。
按结构形式,开口罩分为上吸罩、侧吸罩和下吸罩。
3.通风橱通风橱是密闭罩与侧吸罩相结合的一种特殊排气罩。
可以将产生有害物的操作和设备完全放在通风橱内,通风橱上设有开启的操作-'bN,以便于操作。
为防止通风橱内机械设备的扰动、化学反应或热源的热压、室内横向气流的干扰等原因而引起的有害物逸出,必须对通风橱实行排气,使橱内形成负压状态,以防止有害物逸出。
(三)排出气体的净化工业的无害化排放,是通风防毒工程必须遵守的重要准则。
根据输送介质特性和生产工艺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有害气体净化方法。
有害气体净化方法大致分为洗涤法、吸附法、袋滤法、静电法、燃烧法和高空排放法。
确定净化方案的原则是:①设计前必须确定有害物质的成分、含量和毒性等理化指标;②确定有害物质的净化目标和综合利用方向,应符合卫生标准和环境保护标准的规定;③净化设备的工艺特性,必须与有害介质的特性相一致;④落实防火、防爆的特殊要求。
1.洗涤法洗涤法也称吸收法,是通过适当比例的液体吸收剂处理气体混合物,完成沉降、降温、聚凝、洗净、中和、吸收和脱水等物理化学反应,以实现气体的净化。
洗涤法是一种常用的净化方法,在工业上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
控制、消除职业病危害用人单位把好五个关范本
控制、消除职业病危害用人单位把好五个关范本一、平衡工作负荷在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的过程中,用人单位应该始终把握好平衡工作负荷的关键。
首先,用人单位应该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和工作需求,合理安排工作量,确保不超过员工的承受能力。
其次,在分配工作时,要考虑员工的特长和技能,充分发挥其优势,同时也要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支持,提升其工作能力。
此外,用人单位还应该定期评估工作负荷的合理性,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员工的劳动负担均衡、合理。
二、建立健全的工作环境用人单位要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关键是要建立一个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
为此,用人单位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好关:首先,要进行必要的环境检测和评估,确保工作场所的环境指标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其次,要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和设备,确保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能够有效地防护职业病危害因素。
另外,用人单位还应该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对工作环境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工作环境的长期稳定和安全。
三、加强职业健康知识宣传教育为了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用人单位应该加强职业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工作。
首先,要制定相应的宣传计划和方案,确保宣传工作的系统性和针对性。
其次,要利用多种媒体和渠道,开展职业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员工的职业健康新知识水平。
此外,还可以组织针对性的培训和讲座,增加员工的职业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另外,用人单位还可以通过制定奖励措施和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职业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活动。
四、加强职业卫生监测和检测用人单位要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必须加强职业卫生监测和检测工作。
首先,要建立健全的监测和检测机制,确保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取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相关数据。
其次,通过采取定期、不定期的职业卫生检查,及时发现员工的健康问题,确保职业病的早期预防和干预。
此外,还要加强对职业病防治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高职业卫生监测和检测的水平和效果。
五、加强职业病防治措施的落实用人单位要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关键是要加强职业病防治措施的落实。
企业职业危害防治管理的主要技术和方法
职业危害是指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接触各种有害因素而对身体健康造成的损害。
这些有害因素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等多种类型。
例如,化工厂中的有毒气体、机械加工厂中的噪音和振动、建筑工地上的粉尘等都是常见的职业危害源。
如果不加以控制和管理,这些危害将严重威胁劳动者的健康,甚至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发生。
本文阐述企业职业危害防治管理的主要技术和方法,期望对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有所帮助。
一、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方法:1、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和使用的物品(如原材料、辅料、中间品、半成品、成品等)的性质来识别有害成分。
2、根据生产机器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成分进行识别。
3、通过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部门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来识别。
二、识别后的处理方法:1、检查识别出的职业病危害项目是否已经如实向卫生筇地政部门申报,如未申报应及时申报或补充申报,并保留申报回执。
2、发现有利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时,及时上报最高管理者,申请---步替代现有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
3、发现存在《高毒物品目录》里的毒物,或者经常发生职业病事故的高危险化学品(如正已烷、三氯乙稀等)时,检索有无低毒或无毒的替代品。
若有,及时上报最高管理者,申请替代。
若无,当及时上报最高管理者,申请通过工程控制(如改善工艺流程和加强防护设施)、行政控制(如减少接触时间)、加强个人防护等途径来预防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
三、企业职业危害防治的管理技术:1、根本的途径是做好职业卫生培训教育:(1)用人单位法人是职业病防治的责任人。
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要落实专职或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日常管理的具体工作。
需要制定职业病防治规划和实施方案,做到厂部、车间、班组层层有人抓,将具体工作责任落实到人。
(2)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当主动接受职业卫生培训,掌握防范职业伤害的相关知识和技能,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组织本单位的职业伤害防治工作。
控制职业危害因素的途径及措施
控制职业危害因素的途径及措施
控制职业危害因素是保护职工健康和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以
下是控制职业危害因素的途径及措施。
一、控制职业危害因素的途径
1.技术控制:通过技术手段改变职业环境,从而达到控制危害
因素的目的。
2.管理控制:通过管理方法控制职业危害因素的接触量和接触
时间,降低职业病的风险。
3.个人防护:职业危害因素无法完全消除,职工需要戴上对应
的防护装备,降低职业危害因素的危害程度。
二、控制职业危害因素的措施
1.技术措施
(1)改进生产工艺和设备,减少职工接触危化物的机会。
(2)采用封闭式操作和隔离式操作,防止危害物质外泄。
(3)安装通风设备,保持职业环境的通风。
(4)使用替代品,降低职业危害因素的危害程度。
2.管理措施
(1)制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规定,加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2)加强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和监控,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
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范文
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范文职业病是由于工作环境中存在长期或慢性的有害因素而引起的一类疾病,对工人的健康和生活产生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控制职业病的危害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职业病的危害控制措施,并对其实施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
首先,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类常见的职业病,如尘肺病和支气管炎等。
对于这类疾病,关键是减少工作场所的粉尘污染。
首先,应加强通风设施的维护和管理,保证通风良好。
其次,应采取个体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口罩和呼吸防护器具,确保工人的呼吸系统不受粉尘的侵害。
另外,还需要加强粉尘污染的监测和检测工作,及时发现和阻止粉尘扩散的情况。
其次,噪声是另一种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工人的听力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为了控制噪声的危害,首先应优化工作环境,减少噪声产生的源头。
例如,可以采用隔声材料进行隔音处理,或者调整机器设备的运转速度,减少噪音产生。
其次,应加强个体防护措施,如佩戴耳塞或耳罩,保护工人的听力。
另外,还应定期对工作场所的噪音进行检测和监测,确保噪音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另一种常见的职业病是振动病,主要是由于长期暴露于机器设备的振动中。
为了控制振动病的危害,首先应采取技术措施,如改进机器设备的设计,减少振动产生。
其次,还可以采用减震措施,如使用减震器、减震垫等,有效地减少振动传导到工人身体的程度。
此外,对于特别娇弱的工人,还应提供合适的个体防护装备,如振动吸收手套、护腰带等,进一步减少振动对工人身体的损伤。
此外,工作环境中的化学品也是职业病的重要危害因素之一。
为了控制化学品的危害,首先应对工作场所的化学品进行分类和标识,明确其危害性质和使用方法。
其次,要加强化学品的储存管理,确保其安全性和稳定性。
另外,应加强个体防护措施,如佩戴化学防护服、手套、眼镜等,有效地阻止化学品对工人身体的损害。
最后,还应加强化学品的监测和检测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化学品泄漏和事故。
在实施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技术要点
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技术要点由于各种有害因素物理、化学性质不同,存在形态名异,各行各业生产工艺差别很大,因此在控制技术上都有不同的特点。
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应从设备、环境、人三个方面采取措施,其目标是使作业场所的有害因素达到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
1、使生产过程不产生或少产生危害因素是治本的对策(1)根本的途径是生产过程的机械化、密闭化、自动化。
在手工作业,开放性生产的条件下,任何防护设备都有其局限性。
(2)禁用剧毒原料。
如苯禁用于稀释剂、含铅汽油禁用汽车燃料、人造石英砂禁用于型砂,有机磷农药禁用于灭虫等。
(3)湿式作业,水法生产已是一项成功的措施。
湿式采煤已被列入操作规程,陶瓷厂原料水磨,石粉厂水磨石英效果都比较好。
2、控制作业场所有害物质的空气污染,降低有害物质的浓度是当前主要的卫生工程技术措施。
(1)对有害物质产生源的封闭、阻断、屏蔽。
(2)通风、局部通风与全面通风。
3、个体防护性措施(1)缩短接触时间。
(2)个体防护用具。
一、粉尘控制措施1、工厂防尘工厂防尘当前有两套措施办法,以湿式作业为主的防尘措施办法,密闭一通风一除尘措施办法。
湿式作业防尘的特点是防尘效果可靠,易于管理,投资经济,已被广泛应用。
密闭—通风—除尘系统,干法生产(粉碎、拌料)容易造成粉尘去飞扬,可采用本办法,改革生产过程及工艺流程,实现机械化生产是密闭—通风—除尘措施的基础,在手工生产,流程紊乱的情况下,密闭—通风—除尘设备无法有效发挥作用。
2、矿山防尘(1)井下防尘措施是由井下采矿过程及生产环境的特点的决定的,我国已积累的丰富经验是以湿式作业,加强通风为主要内容的综合防尘措施。
包括湿式凿岩,放炮后喷雾降尘、加强通风,以及一些必要的辅助措施。
(2)露天矿防尘主要是控制主要发尘源,加强对司机室的防护和运输过程的喷雾洒水。
二、工业毒物控制措施生产过程的密闭化,自动化是解决毒物危害的根本途径。
使用无毒、低毒物质代替剧毒物质是从根本上解决毒物危害的首先办法。
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性及防护措施
1
噪声
噪声聋
2
接触性皮炎、化学性皮肤 接触性皮炎、 氯化氢及盐 灼伤、化学性眼部灼伤、 灼伤、化学性眼部灼伤、 酸 牙酸蚀病
3
氢氧化钠
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化学性皮肤 灼伤
4
硫酸
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化学性皮肤 灼伤、化学性眼部灼伤、 灼伤、化学性眼部灼伤、 牙酸蚀病
5
氨
氨中毒
6
甲醇
甲醇中毒
眼睛暴露氢氟酸可快速产生疼痛、流泪、结膜发红、角膜混浊等症状。 皮肤及黏膜接触、呼吸道吸入及肠胃道摄入,皮肤若接触到50%以上较 高浓度的氢氟酸,会立刻引起疼痛、泛白、红肿反应,1至2小时内产生 水泡,6至24小时则会坏死及溃烂,若接触到10%以下较低浓度者,则往 往于6小时或更长时间才发生疼痛等症状,因此常被当事人忽略而太晚处 理,最后造成永久性伤害,一般常见受伤害的部位为手指。 接触 30% 以上浓度的氢氟酸,疼痛和皮损常立即发生。浓度介于20%至 50%,灼伤通常会在数小时内变得明显。接触低浓度时,常经数小时始出 现疼痛及皮肤灼伤。局部皮损初起呈红斑,随即转为有红晕的白色水肿, 继而变为淡青灰色坏死,而后复以棕褐色或黑色厚痂,脱痂后形成溃疡。 手指部位的损害常转为大疱, 氢氟酸酸雾可引起皮肤瘙痒及皮炎。剂量大时亦可造成皮肤、胃肠道和 呼吸道粘膜的灼伤。 除了酸性腐蚀伤害外,进入人体的氟离子可能与钙、镁离子结合,导致 血钙过低、血镁过低和血钾过高,进而影响神经和心脏血管系统。
皮肤接触: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 分钟。或用3%硼酸溶液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 医。 食入:患者清醒时立即漱口,口服稀释的醋或柠檬汁,就医。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分 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 洗至少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 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立即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抢救。
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三篇)
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是指企事业单位、用人单位和相关部门应对职业病危害的预防和管理负有的法律责任。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规,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用人单位的责任:用人单位是最主要的责任主体,负有对员工的职业病危害预防和控制的责任。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制度,制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措施,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组织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和职业病诊断,提供职业健康检查等。
2. 企事业单位的责任:企事业单位应当对用人单位实施监督和指导,确保用人单位履行职业病防治责任。
企事业单位应当建立职业病防治机构或委托专业机构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加强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和评估,提供职业病防治培训等。
3. 相关部门的责任:相关部门是职业病危害防治的监管机构,负有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监督和管理责任。
相关部门应当定期检查企事业单位的职业病防治措施是否合规,加强危害因素监测和评估,组织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技术研究等。
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的实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权益。
各相关方应当认真履行责任,加强合作,共同推动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
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二)是指各级政府、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中,各方责任如下:1.政府责任:政府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建立职业病防治的政策体系和监管机制,加强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提供相关技术支持和经费投入,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和检查,保障职工的权益。
2.用人单位责任:用人单位应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制度,制定职业病防治措施,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安全设备,进行职业病危害评估和监测,组织职业卫生培训和健康检查,积极参与职业病防治宣传和教育,及时提供职业病发生的信息。
3.职工个人责任:职工个人要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遵守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护制度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积极参加健康检查,如发现有职业病危害的情况要及时向用人单位报告,主动保护职业健康。
某化工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
某化工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一、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1. 化学因素:某化工企业中,存在着各种有害化学物质,如有机溶剂、重金属及其化合物、毒性气体等。
这些物质可能会通过吸入、接触、吞食等途径进入人体,并对人体的呼吸系统、肝脏、肾脏、神经系统等造成损害。
2. 物理因素:某些化工企业中,还存在一些物理因素的职业病危害,如噪声、震动、高温、低温等。
长期暴露于这些物理因素下,会对人体造成听力损失、神经系统损害、皮肤烫伤等危害。
3. 生物因素:某些化工企业中,可能存在一些生物因素的职业病危害,如细菌、病毒、真菌等。
这些生物因素可能导致传染病的发生,如职业性肺结核、职业性肝炎等。
1. 科学管理:通过加强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建立健全的职业病防治制度和职业病防治责任制,明确职业病防治的组织机构和工作职责,提高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2. 工艺改进:对于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采取替代或改进工艺的方式,降低有害物质的使用和排放。
3. 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对于有接触有害物质的岗位,要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护面具、防护服、防护手套等,提高工人的自我保护能力。
4. 健康监护:建立健全的职业健康档案,对从业人员进行定期的职业健康体检,及时发现职业病危害因素对身体的损害,进行预防和治疗。
5. 职业卫生培训: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卫生知识的培训,使其了解职业病的危害和防护措施,增强职业病防治意识。
6. 加强清洁和通风:对于存在有害化学物质的作业场所,要加强清洁和通风工作,保持室内空气的质量,减少有害物质的浓度。
7. 定期检测和监测:对存在有害物质的工作场所进行定期的检测和监测,确保有害物质的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8. 应急预案和救援措施:建立职业病应急预案和救援措施,对可能发生事故和职业病的情况进行预警和应对,及时采取措施减少损害。
某化工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较多,但通过科学管理、工艺改进、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健康监护、职业卫生培训、加强清洁和通风、定期检测和监测、应急预案和救援措施等措施,可以有效控制职业病的危害。
常见职业病危害及控制措施简述
五、职业中毒防控措施
(2)用具、器材、容器应坚固,符合运输 安全要求。防止在运输中破损、外逸或扩散。 6、设置卫生防护距离 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工业作业场所应与其 他作业场所相隔离,并设置一定的卫生防护距 离。 7、新风量与换气次数的卫生要求
(1)采取集中空调系统的车间,系统的 新风量不应低于30m3/h· 人。
四、职业中毒
职业中毒的定义: 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由接触生产性毒物所引起的 中毒称为职业中毒。 (二)职业中毒的类型: 根据接触毒物时间长短、发病缓急可分为急性、 亚急性和慢性三类。 (三)职业中毒的临床表现: 由于生产性毒物品种繁多,毒作用各不相同,进 入人体后可引起不同器官、不同系统的损害,因此, 职业中毒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其主要临床表现有以 下几方面: 1、神经系统病变。如神经衰弱综合征、多发性神 经炎、中毒性脑炎、中毒性神经病等。直接损害中枢
二、常见的有害因素及危害
(一) 粉尘类 1、 矽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矽肺 2、 煤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煤工尘肺 3、 石棉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石棉肺 4、 水泥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水泥尘肺 5、 电焊烟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电焊工尘肺 6、 铸造粉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铸工尘肺
三、生产性毒物
目前,世界上的化学物多达200余万种, 常用的有7万余种。 在生产过程中从原材料到成品,每个环节 都有可能接触到毒物。 生产性毒物的分类: 按其主要致病作用可分为刺激性、窒息性、 麻醉性、溶血性、致敏性、致癌性等毒物。 按毒物所损害的主要器官系统则可分为神 经毒、血液毒、肝脏毒、肾脏毒等。
二、常见的有害因素及危害
职业病危害预防措施
【篇一:职业病危害预防措施】一、职业噪声的危害预防控制职业噪声危害的技术途径主要有三条:一是控制噪声源;二是在传播途径上降低噪声;三是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如佩带护耳器。
1、本公司向周围社区环境排放的噪声主要有: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打桩机、混凝土搅拌机、振动棒、电锯、塔吊、升降机、电焊机、拆装制作过程中大锤的使用等机械设备噪声,材料在装卸、堆放过程中产生的噪声,车辆运输过程产生的噪声以及其它噪声。
职业病危害预防措施2、各项目部应对噪声源的重点设施、设备采取合理安排布局。
自拌混凝土搅拌机械、砼输送泵、电锯等施工机械的布置位置要尽可能远离居民集聚的方位。
3、减少作业时间严格控制作业时间,尽量安排到白天作业;夜间施工严禁使用电锯,钢筋切割机、风镐等高噪音设备。
夜间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宜采用低噪音环保型振动棒。
4、施工现场的强噪音机械如:搅拌机、电锯、电刨、砂轮机等,施工作业尽量放在封闭的机械棚内;有条件的项目部可采用隔音材料对机械棚封闭。
5、对处于强噪声环境下的施工人员,项目部应发放耳塞、耳罩等防护用品,减少他们在噪声环境中的暴露时间。
6、材料运输应尽可能按排在白天进行,车辆进出工地要对驾驶员交底,要小心行车、尽可能缓行。
不猛加油门、不鸣喇叭,以免产生大量的噪音。
二、振动危害的预防物体在外力作用下沿直线或弧线以中心位置(平衡位置)为基准的往复运动,称为机械运动,简称振动。
物体离中心位置的最大距离为振幅。
单位时间内(S)内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它是评价振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常用基本参数。
劳动保护措施1、改革工艺设备和方法,以达到减振的目的,从生产工艺上控制或消除振动源是振动控制的最根本措施;2、采取自动化、半自动化控制装置,减少接振;3、改进振动设备与工具,降低振动强度,或减少手持振动工具的重量,以减轻肌肉负荷和静力紧张等;4、改革工作制度,专人专机,及时保养和维修;5、合理发放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振保暖手套等;6、建立合理劳动制度,坚持工间休息及定期轮换工作制度,以利各器官系统功能的恢复7、保健措施:坚持就业前体检,凡患有就业禁忌症者,不能从事该做作业;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体检,尽早发现受振动损伤的作业人员,采取适当预防措施及时治疗振动病患者。
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措施
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措施(一)、职业病防治措施根据公司职业病防治及职业健康管理制度要求,特制定本措施。
1、粉尘的危害及防治措施1.1、粉尘的危害:一个成年人每天大约需要19M3空气,以便从中取得所需的氧气。
如果工人在含尘浓度高的场所作业,吸入肺部的粉尘量就多,当粉尘达到一定数量时,就会引起肺组织发生前卫化病变,合肺组织之间硬化,失去正常的呼吸功能,称为尘肺病。
按发病原因,尘肺可分为五类:1.2、矽肺吸入含有游离二氧化硅(原称“矽”)粉尘而引起的尘肺称为矽肺。
建筑行业中与矽接触的作业是隧道施工,凿岩、放炮、出碴、水泥制品厂的碎石、施工现场的砂石、石料加工、玻璃打磨等。
1.3、硅酸盐肺吸入含有硅酸盐粉尘而引起的尘肺称为硅酸盐肺。
如:石棉肺、滑石肺、水泥肺、云母肺等均属硅酸盐肺。
建筑行业中接触较多的是水泥尘和石棉尘。
接触石棉尘,不仅容易发生硅酸盐肺,而且可能导致石棉癌。
1.4、混合性尘肺吸收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和其他粉尘而引起的尘肺称为混合性肺。
如:建筑业、机械制造、修理的翻砂、铸造等作业。
1.5、焊工成肺电焊烟尘的成分比较复杂,但其主要成分是铁、硅、锰。
其中主要毒物是锰、铁、硅等。
毒性虽然不大,但其趁粉极细(5um)以下在空中停留时间较长,容易吸入肺内。
特别是在密封容器及通风除尘差的地方作业,对焊工的健康将造成危害。
尘肺就是其中之一。
1.6、其他尘肺吸入其他粉尘而引起的尘肺称为其他尘肺。
如:金属尘肺、木屑尘肺均属其他尘肺。
吸入铬、砷等金属粉尘,还可患呼吸系统肿瘤患尘肺的发病率,取决于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高低和粉尘粒子大小凡浓度越高、尘粒越小,危害越大,发病率越高。
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直径5um以下的细微尘粒,因其可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所以最容易被作业人员吸入肺部而患职业性尘肺病。
2、除尘措施:2.1、水泥除尘措施流动搅拌机除尘。
在建筑施工现场搅拌机流动性比较大,因此,除尘设备必须卡率适合流动的特点,既要达到除尘目的,又做到装拆方便。
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6619(计划范本系列)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详细版When The Goal Is Established, It Analyzes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nditions Of Organiz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Organizational Goals To Be Achieved And The Ways To Achieve Them.编辑: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详细版提示语:本计划文件适合使用于目标确立时,根据对组织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分析,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组织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案途径。
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为了搞好本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促进本公司的经济发展,使生产作业环境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要求,保护职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工作计划。
1、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
严格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确定本公司职业病防治由单位负责人总负责,安全部分工负责,相关岗位各负其责的责任体系和责任保证制度。
2、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确保劳动者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按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如实上报本单位的人数、工资总额、缴费情况等有关情况,按时缴纳工伤社会保险金,积极配合相关部门作好工伤社会保险工作,使在本公司职业活动中所发生的工伤、职业病的劳动者能够从社会得到必要的物质补偿和服务的社会保障。
3、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积极做好工作场所的卫生防护工作,使工作场所符合下列职业卫生要求:(1)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难;(2)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3)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4)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休息间等卫生设施;(5)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6)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关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其他要求。
职业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2020.4.1)
➢氨中➢毒尘 肺
眼睛的辛辣感、流 泪,急性支气管炎、严 重可出现呼吸抑制、肺 水肿、昏迷和休克,皮 肤接触后可致灼伤,损 伤组织较深。
氨气中毒工人在医院接受救治
窒息性毒物中毒
➢尘 肺
一氧化碳、硫化氢、氰化物、二氧化 碳等中毒,可引起缺氧而发生昏迷。
➢一➢氧化尘碳中毒
肺
轻度
中度
有 头 痛 、 血液皮肤
眩 晕 、 心 和粘膜呈
悸 、 恶 樱桃红色,
心 、 呕 尤以面颊
吐 、 四 无 部、前胸
力 , 甚 至 和大腿内
短 暂 的 昏 侧较为明
厥
显
重度
可突然昏 倒。甚至 并发脑水 肿、肺水 肿、心 肌损坏
有机溶剂中毒
➢尘 肺
醇类、酯类、氯烃、芳烃等,具有脂 溶性,亲神经,主要有麻醉作用。此外,苯 可抑制骨髓造血,氯烃可引起肝损害。
电离辐射 非电离辐射
如矽尘、煤尘、石棉尘、水泥粉尘、有机性 粉尘、金属粉尘等。
高温(中暑)、高湿、低温、高气压 (减压病)、低气压(高原病)
x、a、β、r射线和中子流等
紫外线、红外线、电磁场、微波、激光
其他因素
噪声和振动
皮毛的炭疽杆菌、蔗渣上的霉菌、布鲁杆菌、森 林脑炎、病毒、有机粉尘中的真菌、真菌孢子、 细菌等。如屠宰、皮毛加工、森林作业、等。
噪➢声对尘人体的危害
肺 此外,噪声还对其他
系统或器官造成危害,如 神经系统(烦躁、失眠、 头痛、头晕)心血管系统 (心悸、高压升高)消化 系统(消化不良、腹痛、 腹泻)等。
➢➢振尘动
物肺体在力的作用下,
沿直线或弧线经过某一 中心位置或平衡位置的 来回往复运动称为振动。
职业病危害的防护范文
职业病危害的防护范文职业病是指由于长期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受到有害因素的暴露,导致工作者患上的疾病。
职业病危害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对工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
为了保护工作人员的健康,预防职业病危害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职业病危害的防护措施。
一、了解有害因素及其危害特点了解有害因素和其危害特点是职业病防护的第一步。
各行各业存在不同类型的有害因素,如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等。
化学物质包括有毒气体、粉尘、毒物等,物理因素包括噪声、震动、辐射等,生物因素包括病原体、细菌、病毒等。
了解这些有害因素的特点和危害程度有助于确定相应的防护措施。
二、工作场所改进和环境治理工作场所改进和环境治理是预防职业病危害的重要措施。
通过改进工作场所设计、改变工作方式,降低工作人员的暴露程度。
例如,在危险化学品生产工作场所中,应尽量减少有害物质的带出,合理设置通风设备,确保室内的空气质量符合要求。
此外,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检测、监控和维护,确保环境的安全和健康。
三、个体防护措施个体防护措施是保护工人健康的重要手段。
工作人员在接触有害物质时应佩戴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呼吸器、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同时,还应加强个人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定期洗澡等,以减少接触有害物质的机会。
四、职业健康监测与评估职业健康监测与评估是及早发现职业病危害的关键。
通过对工人的身体健康状态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可以发现职业病的早期症状,采取及时的干预措施。
此外,还应加强对职业病的研究和监测,不断完善工作环境和防护措施。
五、教育培训和宣传教育培训和宣传是提高工人职业病防护意识的重要途径。
企业应加强对工人的职业病防护知识培训,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
同时,要加强职业病防护宣传,提高公众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只有在广大工人和公众的共同努力下,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
六、监督检查和法律法规的执行监督检查和法律法规的执行是保障职业病防护措施落实的重要保障措施。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途径和措施
编号:SM-ZD-25874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途径和措施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途径和措施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
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一、加强法制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已于20xx年5月1日开始实施,迄今逾时近三年。
该法出台时适逢中国进人世界贸易组织,这对中国职业卫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职业病是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因接触各类职业病危害因素而导致的疾病。
因此,职业病的发生与社会生产力的水平密切相关,和国民经济发展的程度有密切的联系;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随着共和国的建立和发展,经历了建国初期的经济恢复阶段、20世纪60-80年代的计划经济发展阶段(其间十年“文革”浩劫经济发展遭到破坏)和改革开放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促使经济快速发展(有时过热)阶段。
各个经济发展时期,都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有着强烈的需求。
令人遗憾的是,建国后各届政府虽然对职业病对劳动者的危害给予了极大关注,也曾出台了诸如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强防尘防毒工作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等文件,但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跨度内,缺乏一部控制职业病危害的高层次法律,使得劳动者的权益没有受到合法保护,致使中国职业病仍呈高发势态。
职业病危害预防管理制度
职业病危害预防管理制度
是指企业为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保护员工身体健康而采取的一系列制度和措施。
该制度旨在做到以下几点:
1. 职业病危害识别和评价:制定制度,明确企业的职业病危害辨识和评价方法,识别和评价岗位上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职业病危害进行风险评估。
2. 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制定相应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包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个体防护措施。
例如,对一些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合理的储存、使用和防护;对作业环境进行控制,降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
3. 职业健康监护:建立职业健康监护制度,对岗位上可能受到职业病危害的员工进行健康监护,及时发现和处理职业病病例,控制职业病的发生和传播。
4. 职业卫生培训:制定职业卫生培训计划,对员工进行职业病危害知识和预防控制措施的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病防护意识和能力。
5. 职业病事故应急处置:制定职业病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对可能发生的职业病事故进行预想和应急措施的规划,及时处置职业病事故,减少职业病危害。
通过建立职业病危害预防管理制度,企业能够全面、系统地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提高劳动生产的质量和效益。
第 1 页共 1 页。
职业危害预防制度和操作规程范文
职业危害预防制度和操作规程范文一、引言职业危害是指在工作中可能对工作者的生命健康和安全产生危害的因素。
为保障职工的安全与健康,减少和预防职业危害的发生,企业需要建立科学的职业危害预防制度和操作规程。
本文主要针对职业危害预防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详细说明。
二、职业危害预防制度1. 管理体系在企业中建立健全的职业危害预防管理体系,明确职责分工,确保职业危害预防工作的有序进行。
管理体系应包括职业危害识别与评估、预防措施的制定与执行、监测评估与记录、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等内容。
2. 职业危害识别与评估通过对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工作过程等方面的评估,确定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
评估过程应包括现场观察、实地调研、测量和测试等方法,确保评估结果准确可靠。
3. 预防措施的制定与执行依据职业危害识别与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并确保其得到有效执行。
措施包括工艺改进、工程控制、个人防护装备的配备、职业危害源的清除等。
相关人员应接受必要的培训,了解和掌握相应的预防措施。
4. 监测评估与记录建立职业危害监测和评估机制,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监测手段包括空气质量检测、噪声监测、辐射监测等。
监测结果应进行记录,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5. 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针对不同的危害因素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包括事故预防、事故处理、伤病员救护、报警和紧急撤离等措施。
应急预案应定期演练,确保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展开应急救援。
三、操作规程1. 工作前的准备在进行工作之前,必须对工作场所进行安全检查,确认工作环境是否符合要求。
同时要检查和保养所使用的设备和工具,确保其正常工作。
2. 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根据职业危害的性质和程度,正确佩戴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
例如,对于有噪声的工作环境,应佩戴耳塞或耳罩。
3. 操作规程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确保操作过程安全无误。
操作规程应详细说明每个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及风险点,并强调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程要求进行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GD/FS-3255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途径和措施详细版
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途径和措施
详细版
提示语:本解决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
,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一、加强法制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已于20xx年5月1日开始实施,迄今逾时近三年。
该法出台时适逢中国进人世界贸易组织,这对中国职业卫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职业病是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因接触各类职业病危害因素而导致的疾病。
因此,职业病的发生与社会生产力的水平密切相关,和国民经济发展的程度有密切的联系;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随着共和国的建立和发展,经历了建国初期的经济恢复阶段、20世纪60-80年代的计划经济发展阶段(其间
十年“文革”浩劫经济发展遭到破坏)和改革开放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促使经济快速发展(有时过热)阶段。
各个经济发展时期,都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有着强烈的需求。
令人遗憾的是,建国后各届政府虽然对职业病对劳动者的危害给予了极大关注,也曾出台了诸如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强防尘防毒工作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等文件,但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跨度内,缺乏一部控制职业病危害的高层次法律,使得劳动者的权益没有受到合法保护,致使中国职业病仍呈高发势态。
事实证明,历年来政府出台的一些针对职业病防治的《通知》、《决定》和《管理办法》,甚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这样较高层次的法规,由于缺乏实施细则.又由于卫生行政部门监督力度不够.控制职业病危害的收效不尽如人意。
比如,
尽管早已总结出切实可行的防尘经验,但许多厂矿、特别是乡镇企业未能落实尘肺预防措施,以致全国除现有44.6万尘肺患者外,估计还有60多万可疑尘肺患者,他们中的多数人经过数年后有可能发展成为尘肺病人,致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尘肺发病人数最多的国家。
令人触目惊心的事实是,许多乡镇企业无序生产,安全事故频频发生,职业病发病人数上升。
由于一些外国限制的有害有毒作业转移到国内一些缺乏防护的小型涉外企业中,已引起严重的职业中毒。
近年来,中国重大职业中毒事故呈不断上升趋势,1999年与1998年比,中毒事件发生起数增加15%,中毒人数增加47%,死亡人数增加68%;而20xx年与1999年比,急性中毒病死率由14%上升到22%.经常引起职业中毒的化学物质约四十多类。
由于农药管理混乱,急性混配农药中毒也逐年增
多。
一些企业因追求经济利益,不遵守预防性卫生监督的要求,对职业卫生缺少应有的投人。
特别是有些乡镇和民营的小企业,一旦发现职工患职业病或可能患职业病就立即解雇,将职业病危害后果推向社会。
不少工人患职业病后,因得不到及时治疗造成伤残甚至死亡。
最近揭露的河北省高碑店市白沟镇一些不法业主在毫无劳动保护的条件下雇佣工人使用含苯黏胶生产箱包,致12名工人发生苯中毒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被解雇回家后其中5人不治死亡,就是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案例。
这些情况充分反映中国作为一个快速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急需大力加强对职业卫生的法制管理。
《职业病防治法》为中国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权益,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法律保证。
必须加强执法力度,认真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
究。
与此同时还应认真贯彻执行与《职业病防治法》相关的一系列法规、条例、规范和标准。
二、积极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控制职业病危害,应优先考虑的是从源头上防止劳动者接触各类危害因素和改善可能引起健康损害的作业环境(工作场所)。
职业卫生服务机构除开展工作场所有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监测、对劳动者健康监护、对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做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外,对于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还应提出适宜、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的建议,并和用人单位共同探讨这些建议的可行性。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卫生行政部门还应对可能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进行防护措施初步设计审查,经审查合格后,建设项目用人单位方可施工。
这些举措都是预防控制职业病危害的重要前提。
鉴于中国大多数职业卫
生服务机构的人员结构、知识结构和业务范围的限制,他们难以提出具体、可行的预防控制措施并帮助用人单位实施这些措施,这是中国卫生行政部门数十年存在的缺口,扭转这一局面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难度很大的现实。
必须把卫生系统奇缺卫生工程人员的问题提到应急措施的紧迫议事日程上来,才能真正把职业卫生服务和企业的发展联系起来,使企业真正受益,使广大劳动者真正受益。
中国政府若能调动全社会有能力完成高质量职业卫生服务的非政府主办的、非卫生系统的机构介入,方能逐渐满足市场需求,真正贯彻“预防为主”,落实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三同时”原则。
三、开发设计部门在职业卫生方面的专业功能
凡属建设项目,无一例外均应由建设单位委托
(招标)设计部门承担各建设阶段的设计任务。
建设项目一经立项(由各级发改委审批),建设单位即应委托有资质的设计部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该报告经国家或地方综合部门(环境保护、消防、安全、卫生)评价认可批复后,进行初步设计、施工设计。
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的设计与各综合部门的特殊要求一样,要求设计部门应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编制“职业卫生专篇”。
就中国目前的状况分析,设计部门对于在阶段设计中编制“职业卫生专篇”不甚了解。
设计部门的专业设计人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但在编制“职业卫生专篇”上,显得力不从心,甚至概念不清(在“安全、环保、消防、卫生”专篇中,把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护措施用寥寥数语,犹如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根本说不到应有的设计深度)。
与职业病危害控制的密切相关
专业除建筑学、结构、工艺等外,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制冷、热能工程、给水排水、室内环境设计诸专业均与主题密切相关,其中尤以采暖、通风、空气调节专业为重。
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初步设计说明当中,涉及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不到位,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贯彻尚处于表层,远未深人到建设部门,更说不到深人人心了,这从法源上说,宣贯不利,是某些基层卫生主管部门不作为的具体表现;其二,职业病危害防治,重在“防”字,控制措施硬件(设施)、软件(管理)缺一不可,专业技术含量甚高,非负责任、业务精深的专业人员操作恐难胜任;其三,部分用人单位缺乏法制观念,只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劳动者权益,一味蛮干。
四、国际组织合作和国内各政府有关部门的合作
当前,国际劳工组织U L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职业卫生委员会通过联系协调,讨论了寻求综合推进全球职业卫生安全的途径。
两大国际组织的合作拟突出以下关键领域:
①指导、支持成员国政府制定职业卫生安全规划。
其中包括提供基本职业卫生服务,推广职业卫生安全管理体系,制定国家职业卫生档案和评价指标,评价职业卫生安全千预的成本效益,建立有效的执法体系。
②加强区域合作与协调,积极探索,推广有效的合作模式
③协调、加强信息交流和培训,开发全球职业卫生安全信息网络,提高信息资料的普及性。
④大力提高职业卫生安全意识。
充分利用国际工人日(每年4月28日)等重要时机开展宣传,积极
专业实施方案/ Professional implementation plan 文件编码:GD/FS-3255鼓励劳动者参与,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中国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借鉴国际组织合作、综合推进职业卫生安全之路,强调在保护劳动者健康权益方面的职责,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合作,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注重协调、合作和发挥有关部门和全社会的积极性,使职业病防治的各项制度真正落到实处,预防职业病对劳动者的危害。
可在这里输入个人/品牌名/地点
Personal / Brand Name / Location Can Be Entered Here
-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