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 垂直与平行教案4 人教新课标版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认识垂直和平行∣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认识垂直和平行∣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认识垂直和平行∣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会用直尺和量角器画垂线和平行线。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教学思想。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特征和性质,会用直尺和量角器画垂线和平行线。

三、教学难点理解垂直与平行的特征和性质,在实际中识别垂直与平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如直线的性质、角的度量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认识垂直a.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找出生活中的垂直现象。

b. 举例说明什么是垂直,讲解垂直的定义。

c. 演示如何用直尺和量角器画垂线。

(2)认识平行a.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找出生活中的平行现象。

b. 举例说明什么是平行,讲解平行的定义。

c. 演示如何用直尺和量角器画平行线。

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用直尺和量角器画垂线和平行线,互相交流,加深对垂直与平行的理解。

4. 巩固提高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5. 总结拓展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提出一些拓展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垂直与平行的现象,与同学交流分享。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了垂直与平行的概念,学会了用直尺和量角器画垂线和平行线。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在以上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探究新知”部分,特别是“认识垂直”和“认识平行”的环节。

这两个概念是几何学习的基础,对于学生理解空间关系和后续几何知识的学习至关重要。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5.1平行与垂直∣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5.1平行与垂直∣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5.1平行与垂直∣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垂直与平行的概念,知道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推理和交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垂直与平行的概念,知道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三、教学难点理解垂直与平行的特征,在实际情境中能正确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四、教学准备1. 教具:三角板、直尺、量角器等。

2. 学具:学生自备三角板、直尺、量角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操场上的直线、书本的边缘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直线有什么特点?- 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初步感知到直线有平行和垂直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

2. 探究新知- 教师引导学生用三角板和直尺在纸上画出两条直线,并观察它们的位置关系。

-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两条直线可以相交,也可以不相交。

- 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和讨论:当两条直线不相交时,它们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 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得出结论:当两条直线不相交且始终保持相同的距离时,它们是平行的。

- 教师引导学生再次观察和讨论:当两条直线相交时,它们的位置关系又是怎样的?- 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得出结论: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它们是垂直的。

3. 巩固练习- 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并相互交流答案。

4. 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垂直与平行的概念和特征。

- 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巩固对垂直与平行的理解。

5. 作业布置- 教师布置一些课后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后完成。

- 学生通过完成作业,进一步巩固对垂直与平行的认识。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推理和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垂直与平行的概念,知道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垂直与平行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垂直与平行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垂直与平行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垂直与平行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64~6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感知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的现象。

2.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初步认识垂线和平行线。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引导学生树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相交现象的正确理解(尤其是对看似不相交而实际上是相交现象的理解)。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水彩笔,尺子,三角板,量角器,小棒,淡粉色的纸片,双面胶。

教学过程:一、画图感知,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导入: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直线,知道了直线的特点,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直线的有关知识。

(一)学生想象在无限大的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师:老师这儿有一张纸,如果把这个面儿无限扩大,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它是什么样子的?在这个无限大的平面上,出现了一条直线,又出现一条直线。

想一想,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会有哪几种不同的情况?(学生想象)(二)学生画出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各种位置关系师:每个同学手中都有这样的白纸,现在我们就把它当成一个无限大的平面,把你刚才的想法画下来。

注意,一张白纸上只画一种情况。

开始吧。

(学生试画,教师巡视)二、观察分类,了解平行与垂直的特征(一)展示各种情况师:画完了吗?在小组中交流一下,看看你们组谁的想法与众不同?(小组交流)师:哪个小组愿意上来把你们的想法展示给大家看看?(小组展示,将画好的图贴到黑板上)师:仔细观察,你们画的跟他们一样吗?如果不一样,可以上来补充!(学生补充不同情况)(二)进行分类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画出来这么多种情况。

能把它们分分类吗?在小组中交流交流。

(小组讨论、交流)1.小组汇报分类情况。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平行与垂直》人教新课标(2023秋)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平行与垂直》人教新课标(2023秋)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平行与垂直的基本概念。平行线是指在同一个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垂直线则是相交成90度角的两条直线。它们在几何图形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观察黑板上的长方形,我们可以发现对边是平行的,相邻边是垂直的,这个案例展示了平行与垂直在实际中的应用。
还有一点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总结回顾环节,学生们能够主动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说明他们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教师,我要继续鼓励学生提问,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提高课堂互动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加强课堂引导,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主动地思考和探索平行与垂直的性质。
二、核心素养目标
《平行与垂直》课程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1.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使其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认识和理解平行与垂直的概念;2.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运用分类、比较、归纳等方法,判断和证明两条直线的关系;3.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了解平行与垂直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在探索平行与垂直性质的过程中,提出新观点,发现新规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全面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平行线的传递性和垂直线的性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平行与垂直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使用直尺和量角器在纸上绘制平行线和垂直线,演示其基本原理。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平行与垂直》 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平行与垂直》 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平行与垂直》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平行与垂直的概念,能够识别生活中的平行与垂直现象。

2. 培养学生运用平行与垂直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平行线的概念及性质2. 垂直线的概念及性质3. 平行与垂直的判断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平行与垂直的概念及其性质。

2. 教学难点:平行与垂直的判断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平行与垂直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平行线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或实物,找出平行线,并总结平行线的性质。

介绍垂直线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或实物,找出垂直线,并总结垂直线的性质。

3. 活动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张大白纸和若干小木棒,让学生在白纸上摆放小木棒,分别组成平行线和垂直线,并讨论如何判断平行与垂直。

4. 总结规律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总结判断平行与垂直的方法。

5. 巩固练习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平行与垂直的概念及其性质。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平行与垂直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7.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与平行与垂直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自主完成。

五、教学评价1. 课后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测试,了解学生对平行与垂直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平行与垂直知识。

3.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要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2.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3. 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掌握平行与垂直知识的同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上册5.1《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上册5.1《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上册5.1《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平行与垂直》是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内容,主要让学生认识垂直与平行的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运用垂直与平行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他们能够观察到生活中的一些垂直与平行的现象。

但学生对垂直与平行的概念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活动来进一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能够识别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现象。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能够识别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现象。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垂直与平行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垂直与平行的概念。

2.合作学习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垂直与平行的特点和应用。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究欲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垂直与平行的图片等。

2.学具准备:学生自带尺子、铅笔、练习本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垂直与平行的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例如,电梯的上下运动、道路的交汇等。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并引入垂直与平行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实物模型和图片,呈现垂直与平行的例子,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垂直与平行的特征。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些现象,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垂直与平行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自己找出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现象,并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出来。

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和操作,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垂直与平行的概念。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垂直与平行说课稿(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垂直与平行说课稿(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垂直与平行说课稿(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垂直与平行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目标】1. 初步认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相交和平行。

能判断平行和垂直,能用符号表示平行和垂直。

2. 通过分一分、议一议,比一比等探究过程,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3. 体验数学的应用与美感,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重点:认识平行线和垂线说教学难点:正确归纳相交现象(看似不相交,实际上是相交的情况。

)【教学课时】1课时【说教学准备】类长方体、一个长方体纸箱。

、【说教学过程】激趣导入猜谜:无始无终(猜一个我们已经学过的几何图形)你是怎么想的?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来研究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二、新授(一)研究同一平面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1. 想一想闭上眼睛,想象两条直线在纸上的样子。

2. 画一画把你刚刚想象的两条直线的位置情况用勾线笔较粗的一头画在白纸上。

(师巡视,挑选代表性作品)①②③④⑤⑥⑦3. 分一分先独立思考,你打算把这些作品分几类?为什么这样分?思考完了四人小组讨论。

交流:你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预设1:分两类相交不相交预设2:不相交分三类相交快相交预设3:分4类(相交、快相交、不相交、相交成直角)(1)讨论相交的情况2号图形:这两条直线在哪相交?(请生上来指)相交在这个点叫做交点,两条直线相交有几个交点?小结:在讨论分类的过程中,我们已经认识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一种位置关系,这种位置关系相交,它的特征是有一个交点。

5、6号图形:没有交点,就不是相交情况了?(生提出异议)5、6是两条直线,可以无限延长,延长后也会交于一点。

课件演示:这两条直线延长后交于一点,所以他们的位置关系也是相交。

(2)揭示平行1、3中的两条直线如果无限延长,会交于一点吗?(永不相交,没有交点)揭示定义:像这样,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他们的位置关系就叫做相互平行。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上册《平行与垂直》教案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上册《平行与垂直》教案

小学(xiǎoxué)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平行与垂直》教学内容教材《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第一课时第56.57页内容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让孩子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线、垂线。

2、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孩子经历认识垂直与平行线的过程,掌握其特征。

3、培养孩子学以致用的习惯,体会数学的应用与美感,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铅笔,三角板,量角器。

教学过程:(一)、铺陈引新:教师:直线有什么(shén me)特点?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

(二)、创设情境,引出新知:1、设想两直线位置关系。

师拿出两根铅笔,其中一支落到了地上。

教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孩子答:“不同平面”。

2、猜想:第二支铅笔落地后,这两支铅笔可能会处于什么样的位置(让孩子体会同一平面)。

3、画一画:让孩子用两条直线代替两支铅笔,把自己的想法画在纸上。

4、验证:让孩子操作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会有哪几种不同的情况?5、展示孩子的作品。

探究新知:1、观察分类——感受特征(1)观察,讨论,分类。

(2)汇报情况:生1.分为两类:交叉的一类,不交叉的一类;生2.分为(fēn wéi)三类:交叉的一类,快要交叉的一类,不交叉的一类;生3.分为四类:交叉的一类,快要交叉的一类,不交叉一类,交叉成直角的一类。

(3)引导孩子根据直线的特点,观察不交叉的几组直线,重新分类。

2、认识平行线:师:交叉的一类在数学上叫“相交”,相交的这个点叫做“交点”(板书)。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它们“互相平行”3、认识垂直:4、小结:像这样,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就互相垂直。

(板书)1、教师让孩子说说生活中哪些属于平行,哪些属于互相垂直?说明原因。

达标测评:1、教师(jiàoshī)让孩子说说生活中哪些属于平行,哪些属于互相垂直?说明原因。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上册5.1《平行与垂直》教案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上册5.1《平行与垂直》教案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上册5.1《平行与垂直》教案一. 教材分析《平行与垂直》是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的第一节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直线、线段、射线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现实生活中的平行与垂直现象,认识垂直与平行的特征和性质,能运用垂直与平行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同时渗透分类和归纳的数学思想。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他们能够识别直线、线段和射线,并能够用这些概念描述物体之间的关系。

但是,对于垂直与平行的概念,学生可能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生活情境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实际问题中的垂直与平行现象的识别和应用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练习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能够识别和描述实际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现象。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培养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学会用垂直与平行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垂直与平行的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2.学生能够用垂直与平行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和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垂直与平行现象。

2.操作教学法: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3.交流讨论法:学生之间通过交流和讨论,共同探讨垂直与平行的特征和性质。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现象的图片和实例。

2.学具:准备一些直线、线段和射线的模型,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3.黑板:准备一块黑板,用于板书和展示学生的解答。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现象的图片,如教室的墙壁与地面、楼梯的台阶、书桌的桌面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些现象。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描述,初步感知垂直与平行的特征。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上册5.1《平行与垂直——垂线的画法》教案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上册5.1《平行与垂直——垂线的画法》教案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上册5.1《平行与垂直——垂线的画法》教案一. 教材分析《平行与垂直——垂线的画法》这一节是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垂线的定义及其画法,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垂线、垂直与平行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垂线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对图形的认识有了初步的了解。

他们在三年级时已经学习了直线、射线和线段,对线的基本概念有一定的掌握。

但是,对于垂线的定义及其画法,以及垂直与平行的概念,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和丰富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垂线的定义及其画法,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垂线的定义及其画法。

2.垂直与平行的概念及其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实践操作法、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观察、思考、探究、交流,从而掌握垂线的定义及其画法,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垂线和垂直的图片,用于导入和呈现。

2.准备一些直尺、三角板等学具,让学生实践操作。

3.设计一些练习题和拓展题,用于巩固和拓展知识。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垂线和垂直的图片,如电线、窗帘、墙壁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共同特点。

2.引导学生总结出垂线的定义:垂线是与另一条线或面相交,且交点与另一条线或面的交点垂直的线。

呈现(10分钟)1.讲解垂线的画法:利用直尺和三角板,从一个点出发,画出一条垂直于给定直线的线段。

2.演示如何画垂线,并让学生在纸上实践操作,画出一条垂线。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平行与垂直-人教版 (4)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平行与垂直-人教版 (4)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平行与垂直-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平行与垂直的概念,能够识别生活中的平行与垂直现象;掌握平行线的画法,能画出给定直线的平行线;掌握垂直线的画法,能画出两条相交直线的垂线。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的美。

二、教学内容1. 平行与垂直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2. 平行线的画法:通过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让学生掌握平行线的画法。

3. 垂直线的画法:通过画两条相交直线的垂线,让学生掌握垂直线的画法。

4. 生活中的平行与垂直现象: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平行与垂直现象,如教室的墙壁、地板、窗户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平行与垂直的概念,掌握平行线、垂直线的画法。

2. 教学难点:正确画出给定直线的平行线和两条相交直线的垂线。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教室的墙壁、地板、窗户等,引导学生发现平行与垂直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平行与垂直的概念,让学生明确平行线、垂直线的定义。

3. 活动一: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平行与垂直现象,分组讨论并分享观察结果。

4. 活动二:教师示范平行线的画法,学生跟随操作,巩固平行线的画法。

5. 活动三:教师示范垂直线的画法,学生跟随操作,巩固垂直线的画法。

6. 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平行与垂直的概念及画法。

8.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平行与垂直现象,并尝试画出给定直线的平行线和两条相交直线的垂线。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1 平行与垂直-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1 平行与垂直-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1 平行与垂直-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平行与垂直的概念,掌握平行线和垂直线的特征。

2. 培养学生运用平行与垂直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平行线和垂直线。

2. 画平行线和垂直线。

3. 生活中的平行与垂直现象。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平行与垂直的概念,平行线和垂直线的特征。

2. 教学难点:画平行线和垂直线,理解生活中的平行与垂直现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平行与垂直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平行与垂直(板书课题)。

2. 探究新知- 认识平行线和垂直线- 教师出示平行线和垂直线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平行线?什么是垂直线?-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当两条直线相交成90度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 画平行线和垂直线- 教师示范如何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线和垂直线,并讲解注意事项。

-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 生活中的平行与垂直现象- 教师出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平行与垂直的现象吗?- 学生举例后,教师总结:平行与垂直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如电梯的扶手、书本的边缘等。

3. 巩固练习- 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 教师讲解答案,强调易错点。

4. 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平行与垂直的概念,掌握了平行线和垂直线的特征,希望大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平行与垂直现象,并记录下来。

六、板书设计平行与垂直1. 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

2. 垂直线:当两条直线相交成90度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平行与垂直教案(热门15篇)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平行与垂直教案(热门15篇)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平行与垂直教案(热门15篇)教案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制定的一种系统而全面的教学计划。

接下来是一份四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案的范例,供大家参考备课。

小学四年级垂直与平行教案1.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线段中,以和这条直线垂直的线段为最短。

2.两条平行线间所作的所有垂线相等。

()。

二、选择题。

1.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可以组成几个直角,正确的.是:[]。

a.2b.1c.4。

2.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这样的垂线可以画[]。

a.1条b.2条c.无数条。

3.下面图中有几组垂线?正确的是:[]。

a.6组b.10组c.12组。

三、填空题。

1.从直线外一点画一条已知直线的垂线,可以画()条。

2.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

3.课桌面相邻的两条边是互相()的。

4.()叫做互相垂直,()垂线,()垂足。

5.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这样的直线可以画()条。

6.两条直线相交能组成()个角.如果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

垂直于平行教案1、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情?仔细回忆一下,把你最想告诉别人的内容写下来。

2、可以选几则自己满意的日记,认真进行修改加工,成为一篇习作,题目可以用《观察日记×则》。

3、要注意日记的格式。

教学时数。

二课时。

第一课时习作指导。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新授。

1、指名试说,师生共同点评。

着重从以下几点人手:a、观察了什么事物,怎样观察的?b.有什么新的发现?c.在观察过程中,什么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每个人根据这位同学讲过的内容各取一个题目。

a、学生说题目,师整理。

b.你喜欢哪个题目?为什么?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察,若把它写下来,肯定很有意思,写时得注意什么呢?讨论明确:a.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下来。

b.能不拘形式的写下来,如果进行连续观察,坚持写观察日记。

可以选几则自己觉得满意的日记,认真地进行修改加工。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垂直与平行4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垂直与平行4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垂直与平行 4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P64-65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我在教学中,力求做到结合教学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落实《课标》的要求。

重点研究如何在课堂上,在有限的40分钟内,将数学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学生。

垂直与平行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节课我主要通过想象、动手操作、观察、讨论、小组交流、课件演示等活动,让学生去感知理解、发现和认识,体会应用数学的价值。

教材分析:《垂直与平行》的教学内容是探究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其具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它在“角的度量”单元学习之后,同时亦是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础,在小学第二学期“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二是教学难度相对较高,主要反映在要掌握的概念比较多,知识抽象性强,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时往往顾此失彼。

因此,为了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必须有粗有细,首先通过画一画、分一分、量一量、比一比等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再由教师利用准确的引导,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真正理解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互相垂直和互相平行。

学生分析:学生对直线的特点原来已有了初步的认识,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空间想象力,对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会有更丰富的想象,而生活中得垂直、平行的现象居多,情况较为单一,不利于展开研究。

本课在设计导入时,不应从生活中的现象入手,而应直接进入纯数学知识的研究范围,带领学生进行空间想象,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画到纸上,然后进行梳理分类。

四年级学生在各方面都处在一个转型阶段,它应为高年级较深层次的研究和探索打好基础内、做好过渡,逐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研究产生兴趣,用数学的自身魅力吸引、感染学生。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垂直与平行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垂直与平行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垂直与平行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垂直与平行教案第【1】篇〗教学流程:(一)、从生活实际抽象出数学模型(出示)两条笔直的铁轨,看成两条直线,把它们画在纸上,它们的位置关系如同等号。

如果你也来画两条直线,还会有什么不同的位置关系呢?学生画一画。

(二)、分一分,初步感知平行与垂直的特点1、让我们用两根食指比划比划每组中直线的位置关系。

如果让你给这几种情况分类,你打算怎么分?先自己独立思考,再与小组同学交流交流,小组长做好记录和总结。

2、交流分类情况。

可能出现以下几种分法:第一种:分两类——相交、不相交第二种:分三类——相交、快要相交的,不相交第三种:分四类——相交、快要相交的,不相交,相交成直角的。

(三)、归纳特点,探究规律平行:1、大家先来看第一类,这一类的两条直线的位置有什么特点,想象一下再画长点,会相交吗?2、像这样的两条直线我们就叫平行线,谁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什么是平行线?3、我们打开书56页,看看书中是怎么定义平行线的。

(齐读)4、在这个概念中,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些什么?(“同一平面内”,“互相平行”)5、引导学生正确表述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6、介绍用符号表示平行线的方法。

7、出示课件:判断是否成平行关系。

8、再一次出示铁轨,你还能举出生活中平行的例子吗?垂直:1、下面我们再来看看第二类直线有哪些共同特点?(有交点,都成了四个角)能不能按照角的大小也把它们分分类?有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有的四个角不是直角),你怎么知道他们相交后形成的角是直角呢?(三角板、量角器),2、谁知道像这样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是什么关系?3、谁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什么是互相垂直?4、我们打开书57页,看看书中是怎么定义互相垂直的。

(齐读)5、在这个概念中,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些什么?(“相交成直角”,“互相垂直”)6、引导学生正确表述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6、介绍用符号表示互相垂直的方法。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平行与垂直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平行与垂直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平行与垂直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平行与垂直教案与反思第【1】篇〗平行与垂直本课时的内容是人教修订版四年级上册《平行与垂直》第一课时,本教学设计将从设计理念、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及手段、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设计。

一、教学理念本节课立足于国家数学课程标准,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特殊的位置关系,使学生理解平行与垂直的概念。

课堂上采用让学生讨论和交流方式,培养了学生发现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而且客观上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的形成,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没有分开,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习了直线、线段、射线的性质、角及角的度量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在“空间与图形”的领域中,平行与垂直是学生今后认识平行四边形等几何图形的基础,同时也为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一个很好的载体,平行与垂直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在生活中应用广泛,生活中随处可见平行与垂直的原型,因此在此教学中应该让学生融入到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充分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的关系。

三、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抽象能力比较薄弱,还不能很好的对新知识,特别是抽象的性知识进行形成知识架构,加上本班学生整体水平不平均,学习气氛相对来说比较薄弱,而且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积极性一般,学习任务完成得不是很理想,学习比较浮躁,两极分化的现象比较突出。

不少同学在学习上好胜心强,乐于学习,勇于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思维活跃,有较好的学习习惯,有较有成效的学习方法;同时也有很多学生厌倦学习,畏惧困难,或是学习方法不当,或是学习习惯较差,作业不能及时上交,书写不规范,积年累月,致使学习基础薄弱,而且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较差,对于抽象的实物不太能以实际例子来解读。

四、教学目标基于以上教材内容、学生学情的分析,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数学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重。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上册5.1《平行与垂直——垂线的画法》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上册5.1《平行与垂直——垂线的画法》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上册5.1《平行与垂直——垂线的画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平行与垂直——垂线的画法》是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垂线的定义,了解垂线与平行线之间的关系,学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垂线,并能够运用垂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从而达到理解并掌握垂线的画法。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直线、射线、线段的特征和性质,对图形的观察和操作能力有所提高。

但是,学生对垂线的概念和画法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大量的实例和实践活动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垂直和平行的概念混淆,需要通过对比和实际操作来区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垂线的定义,掌握垂线的画法,能够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垂线。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垂线的定义,垂线的画法。

2.突破方法:通过大量的实例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反复操作,加深对垂线概念和画法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2.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直尺、三角板、多媒体设备。

2.学具:每人一套直尺、三角板、练习纸。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衣架、铅垂线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实例有什么共同特征?它们与数学中的垂线有什么联系?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垂线的画法。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垂线的定义和画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垂线的特征。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对比垂直和平行的概念,帮助学生区分。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用直尺和三角板尝试画出垂线。

《垂直和平行》教学设计(优秀8篇)

《垂直和平行》教学设计(优秀8篇)

《垂直和平行》教学设计(优秀8篇)《垂直与平行》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四上《数学》p64~65,例1.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特殊的两种位置关系,会初步辨析垂线和平行线。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类、比较、举例等环节,认识垂线和平行线,感知生活中垂直与平行的现象。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具有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体会到垂直与平行的应用和美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相交” “互相平行” “互相垂直” “平行线” “垂线”等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学具准备:长方形白纸2张、三角板、水彩笔两支、点子图。

教学预设:一、情境引入,感知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1. 校园图片介绍(课件)2. 展示运动场中的六幅照片观察比较六幅照片,感知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1)课件演示,(配以讲解)在第一幅图中,我们用两条直线来表示出两根支架的位置关系……(2)观察每幅图中有几条直线?(板书:两条直线)(3)现在请你从屏幕中选择相对比较喜欢的运动项目,并把图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画下来。

(4)刚才大家画的两条直线都在同张纸面上,我们就可以把两条直线看成在同一个平面内。

(板书:同一平面内)小结:今天,我们就是要研究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二、观察、比较、分类,认识平行与垂直(一)一次分类,认识平行(1)你能根据每组直线的特点,给它们分分类吗?想一想,再同桌轻声交流一下,说说你是怎样分的?(2)让学生闭眼想象平行线无限延长后仍不相交。

总结并课件出示: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3)你是如何理解互相平行这个词的意思的?请同桌联系图意说说,谁与谁互相平行?(二)二次分类,认识垂直刚才我们认识了平行,根据图意,你觉得两条直线相交会出现又哪几种现象?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平行与垂直教案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平行与垂直教案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平行与垂直教案一、教材分析:《垂直与平行》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空间与图形”这一领域的内容,它是学生在认识了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等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充分感知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位置关系。

正确认识平行、垂直等概念是学生今后学习平行四边形、梯形以及长方体、正方体等几何知识的基础。

同时,它也为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载体。

本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是: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初步认识垂线和平行线。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感知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的现象。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过程性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在交流、合作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树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重点:正确理解“同一平面”、“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难点:相交现象的正确理解(特别是看似不相交,而实际上是相交现象的理解。

)二、学情分析:从学生思维角度看,垂直与平行这些几何图形,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学生头脑中已经积累了许多表象,但由于学生生活的局限性,理解概念中的“永不相交”比较困难;还有学生年龄尚小,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尚不丰富,导致他们不能正确理解“同一平面”的本质;再加上以前学习的直线、射线、线段等研究的都是单一对象的特征,而垂线与平行线研究的是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位置的相互关系,这种相互关系,学生还没有建立表象。

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帮助他们解决。

三、教学方法:教师要激活学生的原有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经历,体验和运用中真正感悟新知。

基于以上理念:在本节课的教法选择上,我注重体现以下几点:①引导学生采取“观察、想象、分类、比较、操作”等方式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垂直与平行 42009 年石景山区教育教学大赛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P64-65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我在教学中,力求做到结合教学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落实《课标》的要求。

重点研究如何在课堂上,在有限的40分钟内,将数学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学生。

垂直与平行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节课我主要通过想象、动手操作、观察、讨论、小组交流、课件演示等活动,让学生去感知理解、发现和认识,体会应用数学的价值。

教材分析:《垂直与平行》的教学内容是探究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其具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它在“角的度量”单元学习之后,同时亦是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础,在小学第二学期“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二是教学难度相对较高,主要反映在要掌握的概念比较多,知识抽象性强,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时往往顾此失彼。

因此,为了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必须有粗有细,首先通过画一画、分一分、量一量、比一比等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再由教师利用准确的引导,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真正理解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互相垂直和互相平行。

学生分析:学生对直线的特点原来已有了初步的认识,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空间想象力,对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会有更丰富的想象,而生活中得垂直、平行的现象居多,情况较为单一,不利于展开研究。

本课在设计导入时,不应从生活中的现象入手,而应直接进入纯数学知识的研究范围,带领学生进行空间想象,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画到纸上,然后进行梳理分类。

四年级学生在各方面都处在一个转型阶段,它应为高年级较深层次的研究和探索打好基础内、做好过渡,逐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研究产生兴趣,用数学的自身魅力吸引、感染学生。

教学应以学生为主线,大胆的让学生尝试。

通过小组汇报、班级争论、师生交流等活动,帮助学生在复杂多样的情况中认识到: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香蕉和不相交两种情况,相交中有成直角和不成直角两种情况。

通过分类,整理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初步培养学生问题研究意识。

考虑学生在学习“垂直与平行”之前,已经掌握了直线、射线和线段等知识,预设学生在学习本节课的知识时,对正确理解什么是“在同一平面内”,以及“相交”、“互相平行”和“互相垂直”等概念会有一定的难度。

此外,虽然近段时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但相对其它学习内容,本节课的学习会显得比较枯燥和抽象。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时要做好以下几点:1.加强显性和隐性评价,对学生的回答,学习反映及练习反馈都要及时地给予适当的评价。

2.规范教学语言,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点评,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感知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的现象。

技能目标: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垂直与平行”来源于生活,在知识形成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相交现象的正确理解。

教学策略及手段:在初步感知阶段,主要采用谈话、提问、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的形式感受直线是向两端无限延长的,为下一环节做铺垫。

在揭示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的概念时主要采用课件演示,及学生动手操作的形式进行理解;然后学生会很快找到教室周围、操场及生活中的互相平行与垂直;最后通过做一做、摆一摆、折一折等动手操作的活动加深学生对已学知识的运用。

教具学具:课件、三角板、直尺、白纸、长方形和正方形纸、水彩笔、小棒教学流程示意图教学过程:一、画图感知。

1.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请大家回忆一下在第二单元我们认识了直线,你知道直线的特点吗?(直线没有端点,引导画图 引导分类 探索新知 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揭示新知 ppt开始 应用数学 巩固运用 引导感受 拓展延伸 ppt ppt 归纳总结 结束向两端无限延长。

)黑板上有一条线段,你能把它变成一条直线吗?(指名到黑板上来板演)师:其实这条直线还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对吗?2.学生想象在无限大的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师:老师这里有张白纸,这是其中一个面,我们想像一下,把这个面扩大,再扩大,其实它可以无限扩大,接着,在这个面上出现了两条直线,它们会是什么样子呢?想好了吗?像刚才大家想像的面我们叫做一个平面。

而出现的两条直线就可以说是在同一个平面内。

(板书)3.学生画出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各种位置关系。

师:现在能把你想像的两条直线在这样的面上画出来吗?请用你准备好的水彩笔画在纸上。

注意,一张白纸只画一种情况,开始吧。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观察与想象,感知并感受无限大的平面。

为下一步进行两条直线间位置关系的想象提供一个可操作的平台。

想象平面上出现两条直线,不是让学生直接想象两条直线,而是一条一条的出现,有利于学生想象出更多的两条直线间的位置关系,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

一张纸上只画一种情况,目的提高学生分类时的可操作性。

二、引导学生观察分类。

(把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分为相交和不相交两类。

)1.展示各种情况。

师:画完了吗?在小组中交流一下,看看你们组谁的想法与众不同?(小组交流)师:哪个小组愿意上来把你们的想法展示给大家看看?(小组展示,将画好的图贴到黑板上)师:仔细观察,你们画的跟他们一样吗?如果不一样,可以上来补充。

(学生补充不同的情况)师预设有以几种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设计意图:在学生自己确定了想法之后,再在小组中交流。

充分利用学生自己的学习能力,然后选出有代表性的情况,展示在黑板上,其他小组观察后,补充不同的情况,这样学生的学习活动就经历了一个从个人到小组再到全班的逐层递进的过程。

使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间位置关系的各种情况,最大可能地通过学生的思考、想象、动手操作展现出来,为分类提供材料。

2.整理分类师:同学们的想像很丰富,在同一个平面上画两条直线有这么多情况,能把它们分分类吗?在小组中讨论交流:可以分为几类?为什么这样分?3.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指导。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分法:(1)分为两类:交叉的一类,不交叉的一类。

(2)分为三类:交叉的一类,快要交叉的一类,不交叉的一类。

(3)分类三类:交叉的一类,交叉成直角的一类,不交叉的一类。

师:这几位同学的分法很有道理,按他们的说法,这几种情况都是两条直线交叉在一起,在数学上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为“相交”,另一种情况叫做“不相交”。

(板书)引导:当出现(2)这种情况时,反问学生,快要相交了,是不是没相交?那么是不是分为两类比较好?当出现(3)的分法时,相交成直角时,反问学生是不是相交?那么是不是分为两类比较好?设计意图:学生自主地把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进行分类,具有一定不可预料性。

教师预案的分析重在指导学生按同一标准进行科学分类。

使课堂讨论更加具有时效性。

三、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引导学生再次探究,发现两条直线永不相交和相交成直角两种特殊情况。

师:老师把你们画的这几种情况都画在了一张纸上,请你拿出这张纸,再观察一下不相交的这一组,如果把每条直线向两端无限延长,你有什么发现?师:为了让大家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老师做了课件,请大家看大屏幕。

(演示:通过延长一组又相交了,而另一组,无论怎么延长都不相交。

)其实通过延长后也可以把这组快要相交的分到相交的一组。

(将黑板上的移到相交的一组)2.揭示平行的概念师:这种情况在数学上叫什么呢?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板书:互相平行)知道为什么要加“互相”吗?指名说一说什么是互相平行?师:因此我们知道判定两条直线是否平行,关键看什么?(永不相交,同一平面内)边说边板书关键词。

师:指名说一说,然后出示练习课件。

设计意图:在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积极讨论下达成分类的共识,即相交一类,不相交一类。

这样就顺其自然的引出,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它们互相平行。

3.揭示垂直概念。

师:咱们再来观察相交的一组,你们发现了什么?(都形成了四个角)师:你认为在这些相交的情况中哪种相交成直角?而其它情况相交形成的都不是直角,有的是锐角,有的是钝角。

师:你是怎么知道他们相交后形成了四个直角呢?请你用手里的工具验证。

师:为了让大家更加清楚地认识这种特殊的情况,老师制作了课件,请看大屏幕。

(演示互相垂直)师:由此我们判定两条直线是否垂直,关键看什么?(相交成直角)边说边板书师: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什么是互相垂直?(指名说一说)设计意图:从相交后形成的角度来看,学生找到一种最特殊的情况——相交形成了四个直角,也拿出互相垂直的概念。

引到学生用工具验证相交后成直角的现象。

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师:出示课件判定互相垂直。

4.小结:现在我们很清楚了,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可分为相交与不相交两种,不相交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而相交中相交成直角的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垂直与平行。

(板书:垂直于平行)师:现在同学们再看一看自己在白纸上画的两条直线,现在能确定自己画的两条直线属于哪种情况吗?有没有互相平行的情况,有的请大家站起来举给大家看,有互相垂直的也举给大家看。

师:接下来指名说一说什么是互相平行?什么是互相垂直?四、引导感受。

1.观察周围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平行的,互相垂直的?设计意图:使数学生活化,从学生的身边发现数学知识,找到互相平行与互相垂直。

2.出示课件体会生活中的平行于垂直。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进一步在生活中发现垂直于平行。

3.谈一谈你的感受和体会?五、拓展延伸1.观察几何图形中的垂直与平行。

(出示课件)设计意图:在几何图形中,找到垂直与平行的现象,进一步巩固本课所学知识,为后边学好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做好铺垫。

2.摆一摆(1)把两根小棒摆成和第三根小棒平行,看一看,这两根小棒互相平行吗?(2)把两根小棒都摆成和第三根小棒垂直,看一看,这两根小棒有什么关系?设计意图:把小棒想象成直线,得出两条直线平行的判定定理,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同时也为学生动手操作提供了平台。

3.折一折(1)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折两次,使三条折痕互相平行。

(2)把一张正方形的纸折两次,使两条折痕互相垂直。

设计意图:这样的练习操作简便,又没有固定的答案,体现了很大的开放性,还可以折射出学生不同的解决问题策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