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传统婚俗仪礼音乐文化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土家族传统婚俗仪礼的音乐文化
【摘要】婚俗仪礼音乐文化是土家族传统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往相关研究的文字表述,大多集中为哭嫁环节的音乐本体描述。其实,土家族婚俗仪礼有一套完整的体系,对其仪礼环节中具有显在意义的音乐文化事象作概述性阐释,目的在于介绍土家族传统婚俗仪礼音乐文化整体。
【关键词】土家族婚俗仪礼音乐文化
土家族传统音乐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土家族文化的主体,就婚俗过程而言,土家族婚俗仪礼文化作为一种模式形态,被所有土家族聚居区域内的本族土著居民沿用至今。土家族婚俗文化中的每一项仪式环节所呈示出来的音乐形态都具有文化人类学层面的
典型意义,具备了较高的人文价值。
1.骂媒音乐
土家族人的”骂媒”是一种民风民俗,是土家族婚俗仪礼文化中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人文现象之一。在骂媒的过程中,骂媒之人的言语均采用哭腔,以似骂还唱、似唱实说,骂中有唱、唱中有说,融骂、唱、说于一体,类似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的吟诵调的歌曲形式,在乡间田头、闺阁屋檐下缠绵荡漾。绝大多数情况下,因为幺妹儿尚在闺阁,即便天性泼辣,不满意于媒人之言,因父母颜面及自己修养所需,虽名为”骂媒”,却不失优雅,以其骂词之优美,其声音之甜润,其旋律之婉转,其含蕴之丰富等文学艺术特征,决定了土家幺妹儿显然不可能是污言秽语、充满仇恨、辱骂性质的”骂
媒”实质。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这种通过”骂媒”行为所传递的信息内容,深刻反映了土家女性不满于封建伦理道德禁锢,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控诉[1]。
2.哭嫁音乐
哭嫁的内容蕴涵极为丰富,既可以是幺妹儿远嫁他方如何处理与婆家公公婆婆之间关系的人情常识求教,又可以是幺妹儿与父母之间难舍难离的情意述说;既可以是与儿时玩伴儿之间自远嫁他方便天各一方、不通音讯、企盼多一点机会相聚的互说衷肠,又可以是因即将为人妻媳,就伦理知识向自己嫂子婶婶的询问等等。
哭嫁音乐的话语形式以民间歌曲的演唱为主,既可以是幺妹儿的独唱,又可以是幺妹儿与玩伴儿、幺妹儿与父母、幺妹儿与兄嫂、幺妹儿与亲戚邻里等之间的对唱,还可以是幺妹儿与所有关心这桩婚事的人们之间的重唱。
哭嫁音乐的音乐本体以旋律线条的横向进行为主,既可以是幺妹儿、玩伴儿、父母、兄嫂、叔婶、亲戚邻里在整个哭嫁过程中的单旋律线条进行,也可以是幺妹儿与各位玩伴儿、父母、兄嫂、叔婶、亲戚邻里之间贯穿于整个哭嫁过程中旋律线条横向进行在纵向时
空中的叠置,即支声复调式进行[2]。
哭嫁音乐的行为主体以待嫁的幺妹儿为中心,具体声音表现因玩伴儿、父母、兄嫂、叔婶、亲戚邻里等多人的加入变得复杂,既可以是个体与个体之间就幺妹儿出嫁这件事本身的哭诉,也可以是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就与幺妹儿出嫁这件事相关物事的哭
诉,并从行为主体的身份方面来看,具有较强的随意性。
3.陪十姊妹音乐
“陪十姊妹”之俗,盛行于土家族各聚居区域,寻根问踪,此俗可见于清代吉道人《味蔗轩随笔·坐堂词》对于川西土家族婚俗”坐堂”之礼较为翔实的记录:”女家亲串颂女之词,谓之’坐堂’。坐堂者,女当喜期将近之先数夕,其诸姑伯姊,置酒为女祖饯,各述吉祥之词,以为颂美,女则申己之意以答。女左右更有少女,则随而娴习者也[3]。其词要多鄙俚,然有音韵凄清,风格遒劲,如古歌古谣者。”可见”陪十姊妹”之俗即吉道人笔下”坐堂之礼”。”十姊妹”以新娘为中心坐定,陪嫁歌台上正式哭歌开始之前,一般情况下,幺妹儿新娘的父母都会安排一挂既长又响的鞭炮,”陪十姊妹”歌台的帷幕,便在弥漫着喜气和欢乐的爆竹声正式拉开。爆竹声中,作”督官儿”的歌师(女性)站在新娘幺妹儿的身后,大声吆喝:”上烟噢!——”“倒茶噢!——”每喊一声,就有许多立于方桌四周帮忙的乡亲高声回应:”噢!——”“一排伙”喊完,女性”督官儿”歌师傅就会在众位乡亲的回应余声中,用五句子歌腔结构,放开嗓门唱道。
4.陪十弟兄音乐
“新姑娘”娘家举办的”陪十姊妹”和娶媳妇儿的婆家举办
的”陪十弟兄”,这两种同一性质不同形态的婚俗仪礼之间,在性质和功能方面既有雷同也有差异。
在时间层面上都选择在正式到男方举办婚礼交拜仪式的头天晚
上,时间跨度长短不等,少则三、五个小时,长则通天大亮。在这两种具体形态不同的人生仪礼音乐文化事象中,有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张扬人文精神的组构环节,即统一、具体、集中为双方青年男女为主体、用歌唱的形式传情达意的”话语权”的音乐文化行为[4]。在这两场婚俗仪礼音乐文化活动中,同年龄段的未婚男女超乎平常的集聚在同一个平台之上,各自对婚姻的理解、对婚后生活的猜想、对父母兄嫂弟妹等亲人的评估、对媒妁之言给予道德和行为标准层面的评价等,都成了这两场婚俗仪礼音乐文化中用以”话语”的具体内容。
参考文献
[1] 陈宇京.文化人类学视阈中的土家族婚俗仪礼音乐[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9,10(01):152—153.
[2]蒋芝芸,毛正天.试论土家族哭嫁歌的艺术特色——以鄂西南土家族哭嫁歌为例[j].文艺争鸣,2011,5(01):84—86.
[3]钟永德,陶飞.亦歌亦泣若悲若喜——浅谈土家族哭嫁歌[j].现代企业教育,2009,5(08):53—54.
[4]邹珺.土家族哭嫁歌女性的音乐情感探索[j].才智,2010,8(22):78—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