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传感器技术不过关 仍然是物联网的发展瓶颈
2023年我国物联网发展的六大瓶颈
![2023年我国物联网发展的六大瓶颈](https://img.taocdn.com/s3/m/e962a359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fa.png)
我国物联网发展的六大瓶颈在我国,“物联网”引来了众多狂热的追随者,好像让人感到物联网时代已经到来。
而事实上,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的物联网产业还处于起步造势阶段,而从国际范围内物联网学问产权(基础和核心专利所占比重较小)的进展来看,也反映出物联网产业进展仍处于导入期。
总之,由于我国相应的社会经济进展及产业、企业软硬件基础还未达到支撑物联网爆炸式增长的程度,物联网在我国属于创业初期,任重道远。
制约我国物联网进展的几大瓶颈:◎应用需求层次较低目前,全国范围内已经消失了一些物联网应用,但总的来说,现有应用数量仍不足以带动产业进展。
部分领域技术应用水平与工程化程度较低,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仍没有得到解决,市场风险仍旧较大,难以实现规模化进展。
物联网的进展需要社会及行业具备良好的信息化基础,在这方面,美国和欧洲国家工业化时间长,社会信息化程度高,互联网基础和公民意识都比较强,物联网的理念和应用比较简单切入。
而目前我国社会整体信息化水平还较低,要想快速推动物联网的全面进展绝非易事。
◎核心技术研发力量低,创新体系不完善物联网划分为信息采集、信息传输、信息运营和整合应用几个层级。
相对于互联网,物联网的应用要简单得多,千变万化。
而我国在芯片技术、敏感器件等基础技术和高精度技术方面与国际水平存在着肯定的差距。
另外,我国相应的创新体系也不完善,虽然已经有众多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开展了物联网技术讨论,但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尚未建立,产学研合作不够紧密,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较慢,在市场需求消失的状况下无法快速跟进,实现需求的产业化和系统化。
◎商业模式缺失物联网目前尚未消失清楚的商业模式,产业链上下游的价值传递和产生有什么机制?产业链上的各环节怎样制造价值以及如何在市场上体现出该价值?这些价值最终如何得到物联网使用者的认同?只有解决了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的问题后,物联网才能得到实际的推广应用。
◎产业链不完备,企业规模偏小目前有众多企业涉足物联网领域,但这些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形成产业集群。
智能传感器:物联网发展瓶颈待破
![智能传感器:物联网发展瓶颈待破](https://img.taocdn.com/s3/m/f244e836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15.png)
智能传感器:物联网发展瓶颈待破周路菡【期刊名称】《新经济导刊》【年(卷),期】2015(000)003【总页数】6页(P60-65)【作者】周路菡【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需要在国产化、应用和技术上实现突破,以促进中国物联网技术不断走向成熟,并引领创新发展和构筑全面的物联网操作系统生态环境物联网正在全世界继互联网之后掀起又一波信息技术产业的浪潮。
传感器技术与网络技术、射频技术、标识技术并成为物联网世界的四大技术,在建立起物与物、物与人的网络的过程中发挥核心作用。
我国物联网使用的智能传感器仍需要大量依赖进口。
与国外企业相比,中国传感器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缺乏有竞争力的核心技术,在精度、制作成本、芯片体积等方面处于劣势。
中国未来物联网的发展,特别需要智能传感器在国产化、应用和技术上实现突破,以促进中国物联网技术不断走向成熟,并引领创新发展和构筑全面的物联网操作系统生态环境。
近年来,物联网发展的势头越来越迅猛,并在悄悄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智能医疗、环境监控、智能电梯、动物标识、电子钱包、智能电网等都已经慢慢渗透应用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物联网也将成为全球信息通信行业的万亿元级新兴产业。
物联网在将人和人之间的信息沟通扩充到了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交流的同时,也在改变着整个社会的时空观念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多维空间。
在这个空间里,如果把计算机看做处理和识别信息的大脑,把网络通信系统看做是传递信息的“神经”系统的话,则传感器就是这个空间中的感觉器官。
因为离开了传感器对原始信息进行准确可靠的测量和转换,很多环境准确的控制都将无法实现,就好比人的眼睛、鼻子等感觉器官一样,传感器的地位与作用,在物联网发展中是无以伦比、不可替代的,传感器的制作水平甚至已经成为衡量和引领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标志。
目前,在我国现有的四百多个物联网示范工程项目系统中,均大量使用了各种类型的传感技术和传感器产品。
十三五期间中国“传感器”亟待破局
![十三五期间中国“传感器”亟待破局](https://img.taocdn.com/s3/m/a0929e03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09.png)
19Orange Media Lab 橙媒体实验室/12/2015 SCIENCE & TECHNOLOGY FOR CHINA'S MASS MEDIA 看电影时昏昏欲睡,有没有?你的昏昏欲睡,有人还在漠不关心吗?当聚焦关注度的传感器产业化以后,投资人将越来越不敢忽视你的昏昏欲睡了。
“十三五”期间,连接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的各类传感器将逐步完成技术积累,并走向工业、生活等领域。
届时,传感器将搭建起大数据,一切决策将更加科学。
新华网锁定关注度传感器《战马》“袭”心实验于11月18日首次展开,这种剧场与科技界的“跨界”实验在国内尚属首次。
借助传感器,“观感”这种摸不着的体验变得“可视”。
参加实验者佩戴一个小小的设备,接下来只要看你的《战马》就行了。
当你很激动、很兴奋时,实验终端就会收到一个眨眼的信号。
当同时很多眨眼信号时,表示大家对这段情节都很兴奋。
反过来,眨眼越少,影片越没提起大家的兴趣。
试想,教师或许可以据此了解一堂课有多少专心的学生,那将是件有趣的事情。
传感器还能收集你的一些个人信息,比如年龄、性别等……传感器收集到的这些大数据信息,会有很多下游应用场景。
荷兰方面负责该项目的主要成员王晨博士介绍,该项目目前尚处在试验室阶段。
预计在影视产业与广告监测等领域率先产业化,未来还有非常广阔的应用领域。
据介绍,已有多个产业的互联网平台表露出了浓厚的合作兴趣。
“物联网”爆发引爆传感器市场聚焦关注度的传感器,只是传感器中的一个细类。
而传感器是“物联网”必需品、关键设备。
随着技术进步,互联网推进到更大范畴的物联网,美、欧、日、韩等国均将物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
从美国的“智慧地球”到德国的“工业 4.0”,再到中国的“中国制造 2025”,这些战略都是紧紧的围绕物联网展开的。
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
物联网是指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协议,把任何物体通过有线或无线形式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发展六大瓶颈
![物联网发展六大瓶颈](https://img.taocdn.com/s3/m/58d0b613a2161479171128ea.png)
编者语:目前“物联网”正从一个概念逐步进入“落地”阶段,因此,必须突破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瓶颈,推动物联网产业健康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徐晓兰两会提案物联网,徐晓兰认为,目前制约我国物联网产业健康发展的瓶颈主要有六个方面。
加快物联网标准化体系建立步伐,在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和创新,实施重点应用领域的重大专项。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徐晓兰每年都会提交多个提案,今年,徐晓兰把目光投向了物联网。
徐晓兰在接受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目前“物联网”正从一个概念逐步进入“落地”阶段,因此,必须突破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瓶颈,推动物联网产业健康发展。
徐晓兰分析,我国物联网已进行了大量实质性探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重大专项中均将物联网列入重点研究领域。
中央领导的关注、大企业的推动、政府部门的表态无疑为物联网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但是,纵观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可谓喜忧参半。
物联网行业应用需求广泛,潜在市场规模巨大,政府各部门对发展物联网产业态度积极,这是产业发展的“喜”。
“忧”的一面主要表现为在物联网产业发展初期,存在诸多产业发展制约因素。
六个方面制约物联网发展徐晓兰认为,目前制约我国物联网产业健康发展的瓶颈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缺乏。
我国各地政府机构积极开展推动物联网相关产业发展工作,成立了有关园区、产业联盟,但是在全国范围内尚未进行统筹规划,部门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分割情况较为普遍,产业缺乏顶层设计,资源共享不足。
此外,规划意识与协调机制薄弱,凸显出难以形成产业规划、研究成本过高、资源利用率过低、无序重复建设现象严重的态势。
二是标准规范缺失。
物联网具有多学科性质,其涉及的技术多种多样,导致涉及的标准也非常多,而目前尚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体系出台。
随着物联网相关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范围的不断扩大,标准规范的缺失将导致整个物联网产业的混乱。
物联网的发展瓶颈和关键技术
![物联网的发展瓶颈和关键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03417d95022aaea998f0f8c.png)
众所周知,物联网将成为通信业下一个战略增长级领域。
物联网虽然是一个新兴的高科技产业,但其发展仍离不开产业链的繁荣,离不开一大批企业的参与和投入。
运营商将把握机遇,开拓创新,为物联网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物联网虽然是一个新兴的高科技产业,但其发展仍离不开产业链的繁荣,离不开一大批企业的参与和投入。
运营商将把握机遇,开拓创新,为物联网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物联网将成为通信业下一个战略增长级领域。
物联网虽然是一个新兴的高科技产业,但其发展仍离不开产业链的繁荣,离不开一大批企业的参与和投入。
运营商将把握机遇,开拓创新,为物联网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物联网的发展瓶颈虽然物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初期势头凶猛,但总体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存在以下问题和瓶颈。
一是目前国内以物为互联的应用需求呈现出层次低、规模小、个性化的特征,难以激发产业链各环节积极参与和资金投入热情。
二是物联网核心技术研发速度慢,还不能完全满足应用需求。
相对于互联网,物联网的应用要复杂很多,千变万化。
在面对复杂的需求环境时,我们的芯片、敏感器件等基础技术特别是高精度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
三是国内还缺乏物联网发展规范和技术标准的指引,没有标准就没有规模化。
物联网将是一个多设备、多网络、多应用、互联互通、互相融合的一个大网。
在物联网建设中,传感器、计算机、接口标准、通信协议等方面都需要有国家标准的指引,才能整合和节约资源,降低成本。
四是需要破除跨行业的壁垒。
物联网将推动传统工业的信息化改造,实现行业信息化、部门信息化,从而推动社会整体的信息化。
信息的共享和信息服务,就意味着要破除跨行业间的壁垒,建立新的共享与协同型的管理体系和生产流程。
目前,我国整体信息化水平还比较低,各行业发展不均衡,因此要实现物联网时代的互联互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物联网并非空穴来风,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确实能实现许多不同类型的物联网应用,如手机支付、视频监控、节能减排等。
物联网技术瓶颈
![物联网技术瓶颈](https://img.taocdn.com/s3/m/8d44c28783d049649b665852.png)
物联网的技术瓶颈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物联网,牵涉到的技术是多方面的。
我们不可能将物联网所使用到的技术一一列出。
但是我们知道,物联网的技术体系框架主要包括感知层技术、网络层技术、应用层技术和公共技术。
下面我们就分别从这四个层面来叙述物联网的主要技术及其急需解决的瓶颈。
由于物联网牵涉技术繁杂,有的技术很难说是单独属于哪个层面,所以下面的叙述并不一定严格符合分层的技术框架。
(1)感知层:感知层包含两个方面的技术,数据采集与感知技术和传感器网络组网和协同信息处理技术。
数据采集与感知主要用于采集物理世界中发生的物理事件和数据,包括各类物理量、标识、音频、视频数据。
传感器网络组网和协同信息处理技术实现传感器、RFID等数据采集技术所获取数据的短距离传输、自组织组网以及多个传感器对数据的协同信息处理过程。
物联网的数据采集与感知技术主要包括传感器、硬件、RFID、电源和能量存储等技术;传感器网络组网和协同信息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数据和信号处理和物联网体系结构。
传感器在物联网应用中起着把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联系起来的桥梁,它感知现实世界的信息并把这些信息传入物联网中。
目前传感器急需解决的瓶颈有:a)体积、功耗、性能;b)传感器节点的供电问题;c)传感器的寿命短;d)传感器节点失效问题。
硬件技术在这里主要是指制造那些实现无线识别系统需要的低成本、多功能、小型化的设备所需要的技术,比如生产传感器、RFID有源标签、薄膜晶体管,电源转换器,电池,存储器等的技术。
目前硬件技术重点将是使高度集成的电路设备微型化、智能化,其中包括:a)多频段,适应性和可重构前端;b)高频、特高频、超高频和极高频技术;c)存储器、铁电存储器、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聚合物;d)ID 128/256 bits和其他类型的ID;e)多通信协议和数字化处理;f)安全技术和嵌入式智能技术。
RFID即无线射频技术,是一种基于射频原理实现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
农业物联网发展的瓶颈及解决方法【甄选文档】
![农业物联网发展的瓶颈及解决方法【甄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d472ee57fd0a79563d1e7298.png)
农业物联网发展的瓶颈及解决方法农业物联网的发展瓶颈及解决方案农业物联网作为一项新兴产物,以信息化、智能化、标准化为特征,正改变着我国传统农业的面貌。
现阶段我国农业物联网发展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所存在的问题主要如下:1、当前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把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量化在经济指标上。
不计成本的示范对农业物联网的推广并没有实际价值,要解决谁为应用买单的问题。
农业是弱势产业,生产条件可控性差,这决定了物联网在我国农业领域的应用明显不同于在工业等领域,导致了其发展初期受资金制约严重。
2、农业专用传感器的缺乏是我国农业物联网发展的又一瓶颈。
目前我国农用传感器种类不到世界的10%,国产化率低、缺乏市场规模效应。
在覆盖面、适用性等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我国传感器主要集中在对温度、湿度的监测,对其他环境因子关注较少,尤其对生物本体的感知还很少。
国产传感器性能不够稳定。
3、同时,物联网设备还不够接“地气”,在满足农民使用需求方面还要继续探索。
目前,我国农业物联网设备主要产自高校院所的实验室,概念性产品多,实际产业化率不高,且实验室理论研究与农业实际应用差异较大。
4、我国农民自身文化素质还不够高,农业物联网需要新型的知识农民作为基础,,现阶段我国农民整体文化素质还不够高,需要加大对农民的科技文化培训,提高其文化素养,培养懂科技、懂电脑、懂网络、懂市场、懂管理、懂期货的新型知识型农民。
面对这一系列问题,我国各科研机构共同商讨解决方案:加强技术攻关,泓森物联网负责人表示:物联网科研人员现阶段对研究结果在进行不断的调整改进,使产品更加的成熟稳定,力求方便实用和‘傻瓜化’,让农民更方便使用。
关于物联网技术相关产品不成熟,传感器产品性价比低的问题,科研人员、产品生产厂家要农民使用者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保持沟通渠道畅通,在使用过程中让产品功能、性能不断磨合,并及时反馈产品的性能缺陷,使科研人员、厂商能够及时改进优化产品和提出解决方案,不断提升技术水平,提高产品质量。
我国物联网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我国物联网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https://img.taocdn.com/s3/m/75f59fd8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fd.png)
我国物联网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我国物联网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物联网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并且呈现出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
然而,我国在物联网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主要问题,这些问题既有技术层面的挑战,也有政策及管理方面的制约。
本文将对我国物联网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首先,我国物联网发展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技术创新的不足。
物联网技术是由多种技术领域交叉融合而成的,需要在传感器、通信、数据分析等多个领域具备相应的技术创新才能够实现更为高效和智能的应用。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核心技术研发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目前我国物联网核心技术主要是依赖国外进口,缺乏自主知识产权,这不仅增加了我国物联网应用的成本,也限制了技术创新的发展。
其次,信息安全问题是我国物联网发展中的又一个主要挑战。
由于物联网涉及到庞大的数据流动和信息交互,数据的保护和安全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然而,目前我国物联网中存在着许多安全漏洞和隐患,如网络攻击、数据泄露等。
这些问题不仅会造成个人和企业的财产损失,还会对国家安全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我国物联网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加强信息安全的技术研究和制度建设,提高信息安全保护的能力。
此外,政策和管理方面的不完善也是我国物联网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
物联网涉及到众多的技术、行业和部门,需要政府建立适应物联网发展的政策体系和管理机制。
然而,目前我国在物联网相关政策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政策缺乏整体性、协调性和前瞻性,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和不透明等。
此外,物联网的跨部门管理也面临管理职责不清、协作机制不畅等问题。
这些问题都限制了我国物联网的发展和整体规划。
最后,人才队伍建设是我国物联网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物联网是高技术、高知识密集型的领域,需要大量高素质的研发和应用人才。
然而,目前我国物联网人才队伍存在普遍的不足问题,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供给不能满足迅速发展的物联网行业的需求。
物联网的发展瓶颈
![物联网的发展瓶颈](https://img.taocdn.com/s3/m/556d52df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ea.png)
物联网的发展瓶颈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物联网作为一项具有变革性的技术,正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智能家居到智能交通,从工业自动化到医疗健康领域,物联网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效率提升。
然而,就像任何新兴技术一样,物联网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瓶颈和挑战。
首先,安全和隐私问题是物联网发展的一大障碍。
随着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物联网,数据的安全性和用户隐私保护变得至关重要。
由于物联网设备通常具有较低的计算能力和存储容量,它们在应对网络攻击时往往显得十分脆弱。
黑客可以通过入侵这些设备,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控制设备的运行,甚至对整个网络造成破坏。
例如,智能摄像头被黑客入侵导致用户家庭隐私泄露的事件时有发生。
此外,大量的数据在物联网中传输和存储,如何确保这些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次,物联网的标准不统一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目前,市场上存在着众多的物联网设备和平台,它们各自采用不同的通信协议、数据格式和接口标准。
这导致了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差,不同厂家的设备难以无缝连接和协同工作。
例如,一个家庭中购买了不同品牌的智能家电,可能因为标准不统一而无法实现集中控制和智能化管理。
这种碎片化的局面不仅增加了用户的使用成本,也阻碍了物联网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再者,物联网的能耗问题不容忽视。
许多物联网设备需要长时间运行并且依赖电池供电,例如传感器节点等。
然而,目前的技术在降低设备能耗方面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如果设备能耗过高,不仅会增加维护成本,还可能限制其在一些无法方便充电或更换电池的场景中的应用。
比如,在偏远地区的环境监测中,设备能耗过高可能导致无法持续收集数据。
另外,物联网的网络覆盖和稳定性也是一个关键问题。
虽然 5G 等新一代通信技术为物联网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网络支持,但在一些特殊场景,如地下停车场、偏远山区等,网络信号仍然存在覆盖不足或不稳定的情况。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现状及瓶颈分析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现状及瓶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6011e3a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39.png)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现状及瓶颈分析随着时代的发展,智能科技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而物联网技术,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物联网是一种通过传感器、网络、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实现物与物、人与物互联互通的技术,被誉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
目前,物联网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并且正在不断壮大。
在家居领域,人们可以通过智能家居系统实现对电视、空调、灯光等家居设备的智能控制;在医疗领域,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身体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在工业领域,智能传感器可以帮助工厂监测生产过程和物料库存,提高生产效率。
这些都是物联网技术带来的便利和优势。
而且,物联网技术的应用领域还在不断地扩展和拓展。
虽然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但是在现阶段仍面临一些瓶颈和难题。
其中较为突出的有以下几点:一、安全问题随着物联网设备逐步普及,相关数据的保护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担忧。
由于物联网设备与互联网相连,黑客入侵、数据泄露等问题随之而来。
即便在物联网设备管理得当的情况下,也难以保证信息的安全。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物联网设备与互联网之间的沟通使用的通行协议存在安全隐患。
当前大部分流行的协议,例如HTTP,基于的是明文传输,这意味着黑客很容易通过监听流量获取通信的细节信息,而通过避免这种情况的加密协议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二、标准化问题物联网技术生态系统分散,涉及的领域非常广阔,所涉及的硬件、软件、平台等都不一样。
各个企业、组织、机构中可能采用不同的技术、标准、协议和接口,这也给物联网产生了一个不统一和不兼容的环境,很难构建一个统一的标准。
目前,尽管有物联网联盟在推动标准化工作,但是由于物联网涉及的领域太广,不同领域、不同地区、不同企业间的标准和协议也不尽相同,这种标准化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存在的,依旧需要更多的努力来推动标准化工作的进程。
三、成本问题由于物联网技术需要用一些高成本的传感器、芯片、网络组件以及设备,因此设计和实施物联网系统的成本通常也比较高,这也限制了它在某些行业的应用案例。
传感器是国内物联网发展的瓶颈
![传感器是国内物联网发展的瓶颈](https://img.taocdn.com/s3/m/fa1f2b08de80d4d8d15a4f5c.png)
传感器 1
传感器 2
多 路
开
P ROM
传感器特性参数 漂移 、 校正 、 补偿
传感器 n
关
义上的传感器 、 处理 器、 微 网络接 口。根 据不 同要求 , 3部分 这 可采用不 同芯片 的组合 , 可以是单 片式 的。首先 由传 感器将 也 被测物理量转换为 电信号 , 通过 A D转化 为数字信 号 , / 经微处
理 器数 据 处 理 ( 波 、 准 ) , 网 络 接 口模 块 完 成 与 网 络 的 滤 校 后 由 数 据交 换 。
图 1 智 能 传 感 器 结构 图
据有关 资料 , 比较能接受的定义是 : 通过信息传感设备 ( )按 器 , 照约定 的协议 , 把任 何物 品与 网络 连接 , 实现信 息 的智 能化 管
A b t a t The r lto s p bewe n s n o e h lg nd I tr e fTh n s ,a d t e sr t gcsg i c c fs ns rtc n l sr c : eai n hi t e e s rtc noo y a n e n to i g n h ta e i in f an e o e o e h o— i o y i ntr e fTh n s,we ei tod c d.Thepr be so e o e h o o y i o si r n l z d,a hes n o e h o o g n I e n to i g r n r u e o lm fs ns rtc n lg n d me tc we e a ay e nd t e s rtc n l—
物联网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物联网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5102c5cf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6b.png)
物联网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物联网是指通过互联网将各种传感器、控制器和其他设备连接起来,从而使这些设备能够共同工作,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
物联网的发展对于许多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包括制造业、医疗保健、农业、能源管理等等。
以下是关于物联网相关内容的概况:1、技术基础:物联网的核心技术包括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数据存储和处理技术等。
2、产业生态:物联网的产业生态包括传感器制造商、通信运营商、设备制造商、软件服务商等多个角色,并形成了一个相互关联的产业链。
3、应用领域:物联网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智慧城市、智慧家居、智能制造、智能交通、智能农业等多个领域。
4、物联网创新产业园项目:物联网创新产业园项目是以物联网为核心,以孵化、加速物联网领域创新企业为目标的综合性产业园区。
该项目的建设可带动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并促进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应用落地。
一、物联网设备行业机遇与挑战物联网设备是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网的智能终端设备。
随着5G技术的发展和大规模应用,物联网设备市场的前景越来越广阔。
但同时,物联网设备行业也面临着各种机遇和挑战。
(一)机遇1、市场潜力巨大:目前物联网领域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市场需求不断增加,预计未来几年内物联网设备市场规模将快速增长。
2、5G技术的发展:5G技术的发展将为物联网设备的普及和应用提供更加良好的网络基础设施和更高效的数据传输能力。
3、行业应用拓展:随着物联网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物联网设备也将在智慧城市、智慧农业、智能制造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4、新兴技术的崛起: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崛起,物联网设备将与这些技术相互融合,开创出更多的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
(二)挑战1、安全风险:物联网设备连接的数量和范围越来越广泛,安全隐患也随之增加。
黑客攻击、数据泄露等问题成为了物联网设备行业的重要挑战。
2、竞争加剧:物联网设备市场竞争激烈,知名企业不断进入该市场,导致行业竞争日益加剧。
2022年行业报告突破物联网发展三大瓶颈的解析
![2022年行业报告突破物联网发展三大瓶颈的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3816c40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03.png)
突破物联网发展三大瓶颈的解析深圳是我国物联网产业进展和技术应用最为发达的城市之一,以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物联网核心产业群正初步形成。
看来进展形势一片大好的深圳物联网,业内人士却在26日的座谈会上大声喊“冷”。
当前深圳物联网产业的进展现状毕竟如何?阻碍进展的瓶颈在哪里?4G商用是否会为深圳物联网产业带来新的进展机遇,座谈会上,与会企业代表和专家给出自己的观点。
物联网专利申请量深圳领先据《深圳推动物联网产业进展行动方案(2022—2022年)》显示,深圳企业已在RFID、传感技术、信息集成平台、智能掌握等领域形成了比较优势,以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物联网核心产业群正初步形成。
其中,与物流和供应链亲密相关的EPC标准产品占据国内70%以上的市场份额,先施科技、远望谷等企业在超高射频产品领域占据国内90%的市场份额,尤其是国内RFID读写机市场几乎为深圳企业所垄断。
物联网最关键、最核心的部分就是RFID、传感技术和读写器具等,这是物联网真正的、最主要的增量部分,属于物联网核心产业。
在RFID技术方面,深圳无论是创造专利还是有用新型专利的申请量,都在国内居领先地位。
在推动RFID标准进展方面,RFID龙头企业,乐观参加相关标准的讨论和制定。
在RFID应用方面,深圳也实施了一系列项目,如广深铁路RFID票证等。
深圳的物联网产业不仅起步早,也走在全国前列。
在物联网还在叫M2M时,在中国移动2.5G的网络技术环境,就发布了M2M的产品,即中国移动GPS商用的同一天(2022年),就发布了主要用以解决电力、环保、水利等行业机器对机器通讯的M2M产品,即今日所称的物联网产品。
深圳物联网行业的快速进展得益于创新。
物联网在深圳没有内地热作为战略新兴产业,物联网的进展与国家宏观政策关系紧密,国家在提出推动物联网研发应用后,今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动物联网有序健康进展的指导看法》更是坚决了进展物联网产业的信念。
不过,既然有了政策支持,加上深圳在过去打下的良好基础,深圳物联网进展应当是一片“火热”,不过在26日的座谈会,一些嘉宾却认为,深圳物联网行业进展却有点冷。
物联网时代MEMS传感器发展面临更多挑战
![物联网时代MEMS传感器发展面临更多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72073865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7f.png)
物联网时代MEMS传感器发展面临更多挑战摘要:物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日益增加的智能化的需求,都在要求MEMS传感器得到新的技术突破。
与此同时,传统的传感器也会随着科技的进步,在逐步的被替代,最终淘汰。
但是跻身上位的各种类型的新型传感器,只有在自身满足高性能集成体的同时,才会被社会所承认。
基于此,物联网时代MEMS传感器发展面临更多挑战,如理论瓶颈的突破,各个学科的交叉,科研人员和盲目扩张未立足本土发展等。
本文从MEMS传感器在物联网时代应对的挑战进行探讨,对求MEMS传感器未来发展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关键词:物联网;MEMS传感器;挑战引言:生活中,我们的身边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智能产品。
如手环、腕表,他们具有强大的监控功能,如监控人的体温,监测人的血压,睡眠质量等,而这些数据会通过云网这个传输媒介,及时上传到我们寸步不离的手机当中,这其中都离不开MEMS传感器这个感应装置。
同时,手机又安装着各种APP,达到远程控制万物的状态。
尽管我们随着科技的进步,对于其他事物的控制欲增加,以满足我们日益增长的智能化需求。
但是要在这个物联网时代,这些感应装置若想真正做到连我所想,解我心事,还具有很大的不足和挑战。
一、MEMS传感器的发展状况(一)MEMS传感器的概念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ms),也称为微机电系统/微机械/微系统。
是在微电子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集微传感器、微执行器以及信号处理和控制电路于一体的微型器件或系统。
从名字中就可以看出,其主要特点在于一个微字。
尺寸比较小,却可以容纳一个或者几个系统在其内部运行。
内部结构微小,支撑独立的系统。
MEMS他最开始的发展历程是,以微电子技术作为基础,再结合多种学科的综合应用。
这不是说简单学科的随意拼凑,而是需要彼此的协调稳定,达到功能的强大。
我们在市面上能够长见到的产品比如MEMS温度传感器等。
MEMS 技术是一种典型的多学科交叉的前沿性研究领域,几乎涉及到自然及工程科学的所有领域,如电子技术、机械技术、物理学、化学、生物医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等,与传统机械系统相比具备许多优势。
物联网的发展因为安全问题到达了一定的瓶颈期
![物联网的发展因为安全问题到达了一定的瓶颈期](https://img.taocdn.com/s3/m/55c4aad9524de518964b7d5f.png)
物联网的发展因为安全问题到达了一定的瓶颈期
最近Gartner的一项调查发现,近20%的企业组织在过去三年中至少发现
过一次基于物联网的攻击。
Gartner公司预测,为防范这些威胁,2018年全球物联网安全支出将达到15亿美元,比2017年的12亿美元增长28%。
据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CNVD)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收到1117个物联网设备漏洞,而到2017年达到2440个,增长了118.4%。
网络摄像头、路由器、手机设备占领漏洞数量前三甲。
所有IoT终端中,80%的设备存在
隐私泄露或滥用的风险,80%的设备使用弱密码、70%的设备的网络通讯没
有加密、60%设备的web界面存在漏洞、60%设备的软件更新未做加密。
物联网技术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同比激增,换言之,物联网的发展因为安全问题到达了一定的瓶颈期,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半数以上的IoT设备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这一点手机智能用户恐怕深有体会:
从早上闹钟响起那一刻起,自己一天的活动数据已经被智能手机开始记录,
之后,打车、叫外卖等等通过手机进行的行为数据均被记录下来,你的兴趣、生活习惯,行踪等等通过简单的数据分析形成一副生动的用户画像,一旦被
黑客攻击,毫无隐私可言。
传感器技术滞后制约物联网发展
![传感器技术滞后制约物联网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0d6b8dca6137ee06eff91874.png)
传感器技术滞后制约物联网发展
工控摘要:在物物相联的物联网环境当中,感知终端作为重要的结构组成部份,国内的传感器技术发展滞后,严重制约了物联网产业的推广与应用。
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市场规模达到了3650亿元。
2013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业界普遍认为,我国物联网产业将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的阶段。
物联网在国际上又称为传感网,这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
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安装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将所有的物品都与网络连接在一起,方便识别和管理。
专家预测10年内,物联网就可能大规模普及,将广泛运用于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等多个领域,一个上万亿元规模的高科技市场就此诞生。
但在传感器设备领域,我国产业目前还不能满足市场发展需要。
有关人士表示,目前国产的传感器芯片已经大规模使用,例如公交卡、酒店的房卡,以及手机近场支付等领域。
但是,高频和超高频等高端芯片,如酒品和服装的标签,和国外相比依然有欠缺,有待进一步的技术突破。
我国在低端的温度、湿度传感器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在比较高端的传感器方面,尤其是那种将感知、传输和处理集成到小尺寸芯片中的高端微机电系统方面,和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而在传感器领域发展遇阻,也对我国未来一段时间的物联网产业推广造成相当大的困扰,如果用国外产品,在安全性可能会有很多的顾虑。
物联网的发展瓶颈
![物联网的发展瓶颈](https://img.taocdn.com/s3/m/a6e90453ed630b1c59eeb585.png)
物联网的发展瓶颈如今在我们身边已经可以看到许多物联网的设备了,大到智慧城市、无人商店,小到智能手环、智能温度控制仪等,我们已经享受到了物联网所带来的便利,但与此同时,科幻电影中万物互联的场景依然还比较遥远,我们总是习惯性地把未来预估得足够近,而技术的发现显然拉远了我们与未来的距离。
一、物联网发展缓慢的原因简单来说,物联网如今的发展依然非常缓慢。
当然若说缓慢也只是相对的,物联网的概念是在 1999 年被正式提出,如今经过将近 20 年的发展,若只从物联网本身出发,其技术进步已经相当大了,可谓从无到有的突破。
但是如今物联网的发展已经满足不了人们日益提高的消费观念,加上其他诸多原因,导致了目前物联网依旧处在一个低速发展的状态。
若是要探寻物联网发展为何依旧缓慢,目前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原因:物联网依赖于众多传感器通过网络连接,进行数据交互,最后形成整个物联网体系,因此准确来说物联网本质上是一种传感器网络、自组织及多跳网络。
但是想要实现一个分布式传感器采集网络,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的事情。
传统的无线网络如蜂窝、WLAN 等,在高速移动的情况下通过优化路由和带宽分配策略可以达到较好的通信智联。
但是这种方案在传感器网络上是有缺陷的,首先受限于能源的供给,目前只能采取电池或者太阳能进行供电,无法直接提供能量,所以当前传感器设计的重点在于保证功能完整情况下最大化地节能和增加网络的生存周期。
其次无线模块的发射距离和发射功率相关,但是当通信节点之间距离大于最大发射距离时该如何解决?最后当无线节点没电时又要怎么解决?可以说上述问题便是目前无线传感网络研究中最核心的三个基本问题,几乎所有的研究都是在攻克这三项难关。
如果这三个问题不解决,那么无线传感网络就无从谈起,更别提物联网的商业化了。
二、如何解决物联网发展慢的瓶颈目前对于基本问题市面上也有一些相应的解决方案。
第一个路由策略问题学术界已经有很多研究了,平面路由策略比如泛洪(F l oo d i n g)、S P I N、定向扩散等等。
物联网发展的瓶颈与应对之策
![物联网发展的瓶颈与应对之策](https://img.taocdn.com/s3/m/4b7ca06a9b6648d7c1c746be.png)
物联网发展的瓶颈与应对之策【摘要】随着全球信息技术革命的深入和3G网络的建设,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必将带来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它意味着一个具有变革意义的物联网时代的到来。
本文主要探讨了物联网的内涵、在发展物联网过程中遇到的瓶颈以及如何来发展物联网提出了一些应对之策。
【关键词】物联网RFID 瓶颈对策1 物联网物联网的概念自从1999年被提出后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
物联网概念是在互联网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将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的一种网络概念。
又可以称其为“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具体来讲,物联网英文简称为IOT(Internet of Things),是指通过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2 阻碍物联网发展的瓶颈随着物联网的逐步应用,物联网的前所未有的功能已经开始慢慢深入人心,大家都无比憧憬着一个具有变革意义的物联网时代的到来。
但是,作为一个新型产物,物联网之路“道阻且长”,目前阻碍物联网发展的五大瓶颈还有待我们来解决,具体表现在:(1)行业标准缺失问题。
这是最大的制约瓶颈。
目前,全球各国物联网发展的状况不一,世界各国存在不同的标准,互不兼容。
不同行业的相关技术和产品也各有差异,没有统一的标准就无法实现真正的互联互通。
(2)安全问题。
安全问题是物联网发展中遇到的最紧迫、最直接的问题,解决不好,会极大地影响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物联网目前的传感技术主要是RFID,植入这个芯片的产品,是有可能被任何人进行感知的,它对于产品的主人而言,有这样的一个体系,可以方便的进行管理。
但是,它也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问题,其他人也能进行感知,那么如何做到在感知、传输、应用过程中,这些有价值的信息可以为我所用,却不被别人所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端传感器技术不过关仍然是物联网的发展瓶颈我是一个勺子 2019-12-06 15:11:20 技术阅读(0) 评论(0)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举报
挥挥手让手机静音,或用手指在手腕处刷一下发送文本,或扬手切换应用程序……当
这种直观的手势用户界面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时,我们会很快忘记它的存在。
想象一下,
在房间的某个角落,或者在你身体的某个地方,一个微小的超声波传感器艰难地工作着,
它要从周围懒惰的空气分子中、从我们周围未使用到的超声波频谱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
如果物联网将实现数以百亿计的智能设备连接,或许到2020年,我们能以比语音和
触摸更好的方式来与这个世界互动。
而智能装备之所以先进,离不开它的基础感官设备——传感器的快速发展。
早在2019年,前国家总理温家宝在无锡听取我国传感网发展和应用的汇报,提出了
发展我们自己的“感知中国”。
经过七年发展,高端传感器技术不过关,仍然是物联网的
发展瓶颈。
目前,传感器的四大应用领域为工业、汽车电子产品、通信电子产品、消费电子产品。
其中,在国内,工业和汽车电子产品用传感器占比约42%,而发展最快的是汽车电子和通
信电子应用市场。
从12月2日举办的全球传感器与智能化发展高峰论坛上可以看出,传
感器在医疗、环境监测、油气管道、智能电网、可穿戴设备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将成为新热点,有望在未来创造更多的市场需求。
市场的驱动,也正是技术不断变革、进步的动力。
正是由于传感器行业存在诸多不足,使得物联网并没有带来预期的变革
发展快速潜力巨大
传感器指能够感受规定的物理量并按一定的规律(数学函数法则)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
的器件或装置。
“传感器是设备感受外界环境的重要硬件,决定了装备与外界环境交互的
能力,是设备智能化的硬件基础,尤其在很多智能设备中,传感器决定着设备的核心能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尤政表示,“传感器的创新发展是国家创新驱动
发展战略下信息化发展的关键。
”
万物互联,传感先行,已经成为业内共识。
中科院微电子所昆山分所所长阎跃鹏指出,传感器如果以用途分类,可分为力敏传感器、热敏传感器、湿敏传感器、磁敏传感器、气
敏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等。
而国内传感器技术发展与创新的重点在材料、
结构和性能改进3个方面:敏感材料从液态向半固态、固态方向发展;结构向小型化、集
成化、模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性能向检测量程宽、检测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性能
稳定、寿命长久方向发展。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对传统传感技术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产品正逐渐向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无线数据传输技术、红外技术、新材料技术、纳米技术、陶瓷技术、薄膜技术、光纤技术、激光技术、复合传感器技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方向发展。
外延的全球传感器市场2019年超过700亿美元,其中中国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中
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主任叶甜春指出,我国传感
器市场的增长率超过15%,具有很大的增长潜力。
“目前国内传感器共分10大类、24小类、6000多个品种,而美国约1.7万种传感器。
国外厂商西门子、霍尼韦尔、欧姆龙等公司占有较大份额,国内厂商虽然有了较大发展,
但远远不能跟上形势的要求。
”阎跃鹏指出,我国的传感器技术水平与种类数量都与技术
先进国家有很大差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