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学教师激励机制的建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小学教师激励机制的建构
省市城北区花园小学岳宝庆
摘要:在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根据教师需要所实施的不同形式的激励能够形成教师积极工作的强大推动力,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开发教师的潜力。对于学校组织来说,建立有效的教师激励机制,将有助于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发挥教师的最大潜力和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能够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提高学校组织的凝聚力。因此,教师激励在一定程度上是学校组织发展的动力系统,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教师也是学校发展的源泉和保障。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激励机制
新的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无论进行怎样的教学改革,教师都是教学活动的主角。因此,能否有效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与能否建立有效的教师激励机制密切相关。
一、建立中小学教师激励机制的重要性
教师激励是一种引导活动,是一种教育活动,也是一种管理活动,它能够通过外部的刺激、灌输与影响,把激励的容转化为教师个体的思想和自觉行为;激励是从个人的需要出发,把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相结合与相统一的过程;激励也是一种化过程,通过化使主体产生超常的作用和力量。
1、教师激励机制是教师努力工作的动力源泉
教师激励机制是教师工作的推动力。通过有效的激励,可以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广大教师更加积极主动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纵观教育实践,有些学校的教师奋力争先,积极投入,忘我工作,就是由于学校实施了有效的激励;而个别学校的教师“出工不出力”、消极应付、“磨洋工”,就是由于激励环节没有解决好。有人会说,这属于教师责任心的问题,但教师的责任心也不是凭空产生的,缺乏有效、及时、恰当的激励就不可能使教师产生高度负责的责任心。
2、教师激励机制能充分发挥教师的潜力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人力资源的实际能力有时并不能得以充分释放,如有些教师专业不对口、工作岗位不甚满意、工作缺乏兴趣、报酬不高等,这些都严重阻碍了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发挥,不能人尽其才,本来有十分的能力,可能只发挥七八分,甚至只有四五分就能应付局面。这就需要有效的激励机制来挖掘广大教师的潜在能力。
3、教师激励机制能提高学校组织的凝聚力,有助于吸引优秀的教师人才
有效的教师激励不但能提高教师的积极性,而且还能使广大教师产生较高的群体认同感和群体归属感,使教师为自己属于这个学校的一员而感到光荣和自豪。他们会自觉地维护学校组织的利益,主动地为组织的发展而努力工作,献计献策。教育实践也表明,激励手段有效的学校教师队伍稳定,而缺乏有效激励的学校教师流动性较大。实
施有效的激励手段的学校不但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留住了大批优秀骨干教师,而且还形成了一种氛围和巨大的影响及号召力,能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人才。
二、当前中小学教师激励机制存在的误区
1、重视物质激励,忽视精神激励
目前,不少学校管理者没有深入地了解教师的在需求,认为教师是单纯的“经济人”,其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的获得经济利益,因而只要满足教师的物质需求,就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但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教师们虽然物质需求的满足度比以前提高了,但对现状并没有感到满意。学校管理者只注重物质刺激,忽视了教师的情感需求,不与教师进行必要的沟通和交流,使得激励背离了初衷。因此,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仍然得不到充分发挥。
2、评价办法欠妥,偏离激励指向
一些学校管理者忽视教师的劳动过程和劳动结果,无法简单量化这一特殊性,简单套用企业的量化管理办法,对教师的劳动进行量化评比,导致评比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没有反映出教师的真实教学绩效,挫伤了部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失去了应有的激励价值,最终偏离了预设的激励指向。
3、夸大“官位”作用,激励目标失当
在中国,“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根深蒂固。正是受这种“官本位”传统文化的不良影响,一些学校领导及教师片面地认为“人才就要当官,当官才算人才,把职务晋升当成是最大激励。在这种错误思
想的引导下,一些教师不把精力放在教学和科研上,而是挖空心思想谋取个一官半职。而一些长期潜心学问,无意于追逐名利的教师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最终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健康发展。
4、误认为“激励就是奖励,有激励制度就有效果”
一方面的实际是,有些学校的管理层简单地认为激励就是奖励,因此,在设计激励机制时往往只片面地考虑正面的奖励措施,而轻视或不考虑约束和惩罚措施。
三、中小学教师激励机制应遵循的原则
1、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
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分别满足教师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生理的、物质的需要虽然是基础,但属于低层次的,而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有更高的需要层次,更多地追求心理的、社会的需要。所以,在对教师激励时要考虑教师需要的实际特点,把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以精神激励为主。此外,要避免走极端。如果过分依赖物质刺激,会使不少教师觉得“太俗”而失去激励作用,况且会导致拜金主义;如果一味强调精神激励,会导致精神万能论,使教师觉得过于飘渺虚幻,也不能持久地激励教师。
2、坚持激励的公正性
首先,实施激励要有事实的态度。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恰如其分地进行激励。为此,应首先进行严格而认真的测评与考核,保证激励的科学合理性。
其次,必须反对奖励中的平均主义。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的公平
理论揭示平均分配并不能消除教师间的不公平感,反而会挫伤绩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再次,激励要对所有教师一视。不允许按职位高低来激励,不能以感情代替政策、以偏见代替标准。
3、区别对待,灵活激励
激励只有针对教师的需要方能有效,要针对教师的不同需要进行灵活多变的激励。为此应考虑:①教师的需要因人而异,激励措施也要因人而施;②教师存在优势需要,激励要分清主次和轻重缓急;同一教师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优势需要,此一时,彼一时,激励不能一成不变。
四、有效地教师激励机制建构的必要途径
(一)树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理念,建立有效的教师激励机制。
1、在学校管理中,充分尊重和信任教师,相信教师的觉悟也相信教师的能力。教师的工作希望得到学校领导的肯定、信任,教师一旦信任感被满足,就会激发出高涨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这种作用是无法用金钱买到的。作为管理者在工作中要努力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用人所长,避其所短”,一旦使用,充分信任。不但相信那些工作能力强,工作效果好的教师,也相信那些工作能力差一些,效果不太理想的教师,尤其对后者在充分信任的基础上,还要经常给他们一些好的建议和指导帮助。
2、健全的教代会制度,为教师全面行使权利,参与学校重大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