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涓的军事才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庞涓军事才能探析
——以桂陵、马陵之战为例
摘要:桂陵、马陵之战是战国时期齐、魏两国发生的两次大战。魏将庞涓的军事才能并不亚于孙膑,在这两次战争中表现其优秀的军事才干。
关键词:庞涓军事才能
庞涓,战国时期魏国人,其出生之地,生卒年月无史记载。据有限史料只其主要活动于梁惠王时期(公元前369年-公元前319年),官至上将军,是战国时期的军事家。孙膑,齐国人。按传统说法,桂陵之战孙膑以“围魏救赵”之策败魏军,擒庞涓;马陵之战孙膑用“退兵减灶”计杀庞涓,后大败魏军,俘虏魏太子申。加之民间传说,庞涓心胸狭窄、嫉贤妒能、忘恩负义、残害同窗等故事使其在历史上无人问津。反观孙膑,却因两次大战而名扬四海、千古留名,也顺理成章地被认为是《孙子兵法》的正宗继承者。随着《孙膑兵法》的出土,孙膑更是为人所倍加青睐。然而,经察《孙膑兵法》《史记》《竹书纪年》《战国策》《孙子兵法》等史料也是可以发现庞涓卓越军事才能的一面的。现不揣简陋,略陈关键,以求教于方家。
一桂陵,马陵之战的背景及经过
若无特别注明,引号内皆引至《孙膑兵法-禽庞涓》。
桂陵之战的起因是赵国为了兼并土地,扩张自己的势力,向南边的卫国发起了进攻,“取漆、富丘,城之【1】”。卫国原是卫国的属国,赵攻卫显然是无视魏国的存在并且也低估了魏国的国力。对应于
此事,魏国作出的姿态是:周显王十五年(公元前354年),魏国以庞涓为主将发兵直接包围赵都邯郸。【2】赵国挡不住魏军强大的攻势而求救于齐。对于是否救赵,齐国君臣还谋于朝堂。“齐威王召大臣而谋曰:‘救赵孰与勿救?’邹忌子曰:‘不如勿救。’段干朋曰:‘不救则不义,且不利......故不如南攻襄陵以弊魏,邯郸拔而乘魏之痹。’威王从其计。”【3】赵国使臣,看到了齐、楚出兵是诈,目的是等赵、魏两国两败俱伤后进而控制两国。赵使回国后劝赵成侯与魏国议和,避免被让齐、楚渔翁得利。赵成侯举棋不定,魏军攻破邯郸。邯郸被攻下后齐国八万军队出动。至此,战争发生了转移,主要是庞涓的八万甲士与齐国八万援军的交战。(一下若无注解,引号内史料皆引自《孙膑兵法擒庞涓》)
随着“齐军闻之,使将军忌子带甲八万至......竟”而拉开了齐魏之战的序幕。“厐子攻卫......,将军忌......卫”,这样双方的军队都在卫国境内集结。相信此时孙庞二人都没有找到敌方主力,或许庞涓没有发现齐军的可能性更大。为何呢,单从军事上分析,“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4】。魏军已攻克邯郸,庞涓的八万甲士也是所向披靡,士气大盛,若此时发现齐军也在卫境,岂有不战之理。况且,魏军以逸待劳,此时不战,更待何时?这也说明了孙膑也的确高明,将自己的主力隐藏的极佳。接着,田忌提出“若不救卫,将何如”的咨询。孙膑献计,“请南攻平陵【5】,平陵,其城小而县大,人众甲兵盛,东阳战邑难攻也【6】,五(吾)将示之疑......吾将示之不知事。”孙膑此计乃是化被动为主动的一招。两军集结于卫境,
齐军断然不可主动向魏军发起挑战。《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云:“三晋之军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荀子议兵》亦说:“齐之技不足当魏氏之武卒。”由此可见魏军的确十分强大。孙膑之计妙在利用少数疑兵袭击重镇,目的不在于攻城略池,更在于调动甚至是拖垮敌军主力。《为了达到“示之疑”的效果,孙膑建议派出了两名“不识事”【7】的都大夫--齐城、高唐【8】。此二人“直将蚁附平陵”,被“挟\环涂【9】击其后,齐城、高唐当术而大败”。田忌急而问孙膑:“吾攻平陵不得而亡齐城、高唐,当术而蹶【10】,事将何为?”孙膑这次诱使庞涓的目的落空了。无奈之下,孙膑只好是用最后一招了,现将史料录于下,再加评说。“孙子曰:‘请遣轻车西驰梁郊,以怒其气。分兵而从之,示之寡。’于是为之。厐子果弃其辎重,兼趣蛇而至【11】。孙子弗息击之桂陵【12】,而擒庞涓。故曰:,孙子之谋尽矣。”
桂陵之战后,魏国霸权地位遭到东方齐国的挑战,称雄一世的梁惠王岂会坐视霸权将被取代的危机。魏王“因退为逢泽之遇,乘夏车,称‘夏王’,朝为天子,天下皆从之”【13】,而后又联合宋、卫、鲁、邹等小国,妄图以朝周天子之名义攻秦。商鞅闻此消息而说魏王曰:“大王功大矣,令行天下矣,今大王之所十二诸侯......不足以王天下。不若北取燕,东伐齐,则赵必从矣......大王有伐齐、楚而从天下之志,则不如先行王服,然后图齐、楚。”【14】惠王以为强化霸业的机会来了,便“身广公宫,制丹衣柱,建九浮,从七星之旗”【15】。结果,引起了齐、楚极大恐慌和愤怒,如此炫耀强大,齐本就有图霸之
志,于是以“田忌、田婴、田盼为将,孙子为师”【16】,发兵攻魏。
魏惠王二十七年(公元前343年),【17】齐国发兵,直指大梁。齐军入魏境后,魏王闻之,起境内之兵,“使庞涓将,而令太子申为上将军”【18】迎击齐军。孙膑知魏国出动了大军,来势汹汹,便主动暂避魏军锋芒,撤兵返回。盖是想用昔日晋楚城濮之战【19】例子,以退为进,以逸待劳,率先进入预想好的伏击阵地。孙膑向田忌说明退兵的理由是,“披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势而利导之”【20】。于是,用了“减灶示弱”之计以麻痹魏军。魏太子申自将,过宋外黄时,徐子向太子献言,皆说此次出师不利云云。【21】魏军依旧穷追不舍,庞涓于是弃其步军,率其轻锐倍日行,逐齐军。孙膑估计了庞涓的行程,认为必在傍晚到达伏击地点-马陵【22】。马陵道狭,课埋伏军队,还砍断大树并削其皮而书之,“庞涓死于此树下”【23】。孙膑在到旁伏弓箭手万名,待山下出现火光而射之。庞涓还真的率军而来,发现被砍倒的大树上写有字,于是点火照字。此时,齐军万箭齐发,庞涓中箭而死,【24】这部分军队也很快被消灭。接着,齐军乘势西进,大败魏军主力,俘虏魏太子申。此后,四方诸侯竞相伐魏,魏皆败,国力大减,一蹶不振。齐代魏称霸诸侯,孙膑名扬天下。
二庞涓军事才能表现
这场两次战争被描绘可谓绘声绘色,似乎非常完美地表现出孙膑的“神机妙算”,但是这不免还是让人看见庞涓的军事才干。
(一)带兵攻围邯郸,再率甲八万东据齐军,抢占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