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人物赏析知识讲解
《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分析之曹操

《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分析之曹操《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讲述了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
而曹操作为小说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的形象丰满而复杂,既是一个英勇果敢的将领,又是一个智勇双全的政治家。
以下将从曹操的背景、性格、行为和影响等方面对其形象进行分析。
首先,曹操的背景对其形象的塑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他出生在一个世家大族,父亲曹嵩是当地的官员,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家族声望的熏陶。
这使得他有了一定的政治天赋,具备领导才能和局势判断能力。
另一方面,曹操自幼丧父,贫困的生活经历也深深地影响着他,使他内心充满了无尽的野心和努力向上的精神。
其次,曹操的性格特点也对其形象塑造起到了关键作用。
他被描述为聪明、机智、果决、冷静和果敢的人。
这些性格特点使他在战场和政治斗争中始终能够保持冷静的头脑和清晰的判断力,做出正确的决策。
曹操还具备优秀的组织和指挥能力,能够将军队组织起来,有效地指挥战斗。
再次,曹操在书中的行为也是对其形象塑造的重要方面。
他在政治斗争和军事行动中展现出了极高的智慧和勇气。
他一方面以一己之力击败了强大的敌人,另一方面也能善于利用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制造混乱,展示出了他的谋略和权谋手段。
他还以仁爱之心颁布法令,改善百姓生活,树立了自己的民族英雄形象。
最后,曹操的形象对后世影响深远。
他被后世儒家学者尊为贤君之一,被称为“能文能武”的典范。
他坚定的意志和领导能力不仅在历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也对后来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故事和形象被广泛传播,并成为中国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符号和象征。
三国演义英雄人物解读

三国演义英雄人物解读第一章:曹操篇 (1)第二章:刘备篇 (2)第三章:孙权篇 (3)第一章:曹操篇一、曹操的雄心壮志曹操,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他生于一个地位显赫的宦官家庭,自幼怀揣雄心壮志,立志为国家效力,成就一番伟业。
曹操一生勤奋好学,广泛涉猎,博采众长,始终怀揣着拯救乱世的抱负。
二、曹操的智勇双全曹操在军事上具有极高的天赋,他精通兵法,善于用兵,勇猛无畏。
在战场上,他身先士卒,屡建奇功,充分展现了自己的智勇双全。
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击败袁绍,奠定北方霸主地位;在赤壁之战中虽然战败,但也表现出不俗的军事才能。
曹操不仅在军事上表现出色,而且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均有建树。
他提倡节俭,严惩腐败,加强集权,改革政治制度,为曹魏政权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三、曹操的政治手腕曹操在政治手腕上表现出极高的智慧。
他善于观察人心,善于运用权谋,将各种势力玩弄于股掌之间。
曹操在官渡之战前,采取分化、拉拢、收编等手段,成功瓦解了袁绍的势力;在赤壁之战后,他又能迅速调整战略,巩固北方政权。
曹操善于利用人才,选拔贤能,培养出一批批出色的文臣武将。
他秉持“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的原则,坚决清除异己,巩固自己的地位。
四、曹操的人际关系曹操在人际关系方面表现得复杂多样。
他既能与关羽、张飞等豪杰结交,又能与文人墨客如郭嘉、荀彧等交往。
曹操善于笼络人心,使部下忠诚于自己,如许褚、典韦等忠诚卫士,均对他忠心耿耿。
但是曹操在人际关系中也有不足之处。
他性格多疑,难以信任他人,甚至对亲生儿子曹植、曹丕也抱有戒心。
这使得他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时而表现出慷慨大度,时而显得刻薄寡恩。
曹操的人际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他既重视人才,又警惕人才的威胁;既渴望友谊,又害怕背叛。
正是这种复杂的性格,使他在三国演义中成为一个极具魅力的人物。
第二章:刘备篇一、刘备的仁德之心刘备,字玄德,蜀汉的开国皇帝,在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他以其仁德之心著称于世。
试析三国志演义中曹操的形象

试析三国志演义中曹操的形象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是一个极具权谋智勇的历史人物。
以下是对他形象的一些分析:
1.雄才大略:曹操被描绘为一个杰出的军事统帅和政治家。
他具有卓越的战略眼光和领导才能,善于制定计谋和应对复杂的局势。
他在战场上的胜利以及在政治斗争中的智慧表明了他的雄才大略。
2.谋略多变:曹操以其出色的谋略而闻名,他善于运用各种策略和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他经常使用诈降、离间、分化等手段来瓦解敌对势力,同时也能够灵活地调整自己的政治立场以谋求最大利益。
3.勇武果决:曹操是一个勇猛果断的将领,他在战场上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勇气和决断力。
无论是在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还是汉中之战等重要战役中,曹操都表现出了冷静果断的指挥风格。
4.文治武功:尽管曹操以其军事才能而闻名,但他也是一个重视文化和教育的统治者。
他支持文化事业的发展,提倡儒家思想,重视人才选拔和培养,力图通过文治来巩固自己的统治。
5.多面性格:曹操的形象也展示了他复杂的个性特点。
他既有统治者的威严和权威,又有人情味和幽默感。
他在与刘备、孙权等其他角色的互动中展现了他的智慧、机智和幽默感,使他的形象更加丰满和立体。
总的来说,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塑造成了一个矛盾而多面的历史人物,他的形象深受读者喜爱,并成为中国文化中的重要人物之一。
《三国演义》中曹操人物形象分析

《三国演义》中曹操人物形象分析曹操作为小说中的主要角色之一,其形象相当复杂多面。
一方面,曹操被描绘为一个聪明能干、谋略过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才智过人,善于用兵,拥有很高的智慧和决策能力。
他在军事方面做出了许多重要的贡献,如攻打黎阳、宛城和徐州,平定了一片混乱的战乱。
他还领导了多次成功的北伐战争,统一北方。
在政治方面,曹操善于利用各种手段来稳定统一及巩固政权。
他宽纵得体,反对贪污腐败,并提倡节俭从事。
此外,曹操还鼓励文化发展,打造了一支文人团队,并亲自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学作品。
然而,曹操形象中也有诸多负面的一面。
首先,他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物,不满足于统一北方,试图进一步统一全国,称霸天下。
他以权力和个人利益为导向,不择手段地追求扩张,滥用暴力,杀人无数。
他尤其对待政治敌对人士残酷无情,常常以政治手段解决问题。
其次,曹操性格傲慢自大,有时缺乏谦逊和谦虚之心。
他总是以自己的利益为重,对待部下和手下完全不考虑别人的感受。
他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欺骗和迫使别人服从自己的意志。
此外,曹操也不是一个诚信的人,常常背叛诺言,并使用诡计和奸细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尽管曹操的形象存在这样的负面因素,但他依然是一个受众多人敬佩的人物。
首先,曹操在他的时代被尊为忠诚和正直,并被认为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政治家。
他担任冀州牧和中央团体的领袖时,他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稳定了政权并统一了领土。
他对待人民温和公平,不搜刮民财,尽力减轻人民的负担。
此外,曹操在文化方面也有很大的贡献。
他对文化振兴的重视,使得魏国成为文化兴盛的时代。
他亲自写诗、作文,鼓励文人创作,激励了许多人追求学问和艺术。
总结起来,曹操是一个极具争议的角色。
他的出众才智和军事统帅能力使他成为当时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但他的野心和残暴也使他成为了一个令人敬畏的人物。
尽管如此,曹操对文化发展的奉献和对人民的关心以及对统一国家的努力,也使得他在其中一种程度上成为了一个值得敬佩的人物。
《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分析之曹操汇总

《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分析之曹操汇总曹操,名字是诸葛亮给的,字孟德,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
他是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曾为东汉政权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也因其手段残暴而备受争议。
下面将从曹操的人物形象、战略才能和性格特点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首先,曹操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是一个多面的人物。
他是一个政治家,具有出色的组织和领导能力,能够稳定统一后期东汉政权并实施了一系列措施,为东汉政权的稳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曹操也是一个勇猛的将领,他在战场上多次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可以说是当时最强大的武将之一、此外,曹操还是一个才情出众的诗人,他擅长作词作赋,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其次,曹操的战略才能在《三国演义》中得到了充分展现。
他能够根据局势的变化灵活地调整战略,采取相应的军事行动。
曹操精通兵法,善于兵力调度和谋略部署,旗帜鲜明地实施了“擒贼先擒王”的方略,一方面采取经济封锁和政治手段削弱敌人的实力,另一方面通过军事行动消灭对手,有效地推进了他的统一大业。
然而,曹操的性格特点也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
他被描绘成一个冰冷残忍、狡诈奸诈的人物。
他在占据权力后,往往会采取残酷手段对待政敌和不从的人,有时甚至不惜杀戮平民百姓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曹操的手段虽然为他带来了权力和地位,但也让人们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尽管如此,曹操也有一些正面的性格特点。
他有才学和文韬武略,对书法、诗歌都有一定造诣。
他勤奋好学,善于分析问题和思考,并能在危难时刻保持冷静的头脑。
曹操对才能和人才有一定的认同和尊重,他喜欢培养有才华的人,如荀彧、郭嘉等。
同时,曹操也是一个有远见的人,他对局势的判断往往准确且果断,能够快速做出决策。
总的来说,曹操是一个多面的人物,其形象在《三国演义》中具有鲜明独特的特点。
他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使他成为当时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同时他的性格特点也使他备受争议。
曹操的形象对于我们理解那个时代的政治、军事、文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给后世的人们提供了有关领导才能和治国之道的思考。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人物分析

目录一、曹操生平简介二、曹操正面形象——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一)深谋远虑的政治家1.抱负远大,胆识过人2.能屈能伸,忍辱负重3.唯才是举,随能任事4.博采众长,从谏如流(二)雄才伟略的军事家1.军事统帅,领导核心2.富有韬略,运筹帷幄3.战术灵活,善于用兵4.赏罚分明,治军有道5.身先士卒,亲力亲为三、曹操反面形象——不折不扣的“伪君子”(一)滥杀无辜,惨无人道(二)猜疑多变、自私残忍(三)心胸狭隘,嫉贤妒能(四)虚假伪善,玩弄权术(五)奸诈狡猾,阴险狠毒四、综合评价(一)集“奸”与“雄”于一身(二)乱世中的悲剧英雄(三)“拥刘反曹”思想的反面典型《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人物分析摘要:曹操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家很熟悉的人物,大家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毁誉掺半。
在我看来,曹操有“雄”的一面,他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曹操也有“奸”的一面,他是一位奸邪诡诈、善于玩弄权术的奸诈之徒。
本文从曹操的正反两个方面入手,对其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首先,曹操是一个深谋远虑的政治家,他抱负远大、胆识过人,能屈能伸、忍辱负重,唯才是举、随能任事,博采众长、从谏如流;其次,曹操是一个具有雄才伟略的军事家,他是军事统帅、领导核心,富有韬略、运筹帷幄,战术灵活、善于用兵,赏罚分明、治军有道,身先士卒、亲力亲为。
同时,曹操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伪君子,他滥杀无辜、惨无人道,猜疑多变、自私残忍,心胸狭隘、嫉贤妒能;虚假伪善、玩弄权术,奸诈狡猾、阴险狠毒。
所以,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当综合多方面考虑,不应用“非白即黑”的态度,要全方位去分析。
关键词:《三国演义》;曹操;政治家;军事家;伪君子在我国众多历史小说中,《三国演义》绝对称得上是一部出类拔萃的长篇巨著。
小说中,曹操是一位有胆有谋的政治家和才能卓越的军事家,他统帅千军万马南征北战,结束了北方诸侯割据的局面。
同时另一方面,曹操身上有着无穷无尽的贪欲和权势欲,是一个权谋机诈、无比凶残的人物,常常用假仁假义、小恩小惠去笼络人心、收罗人才,为自己所用。
三国演义中曹操人物形象分析完整版

三国演义中曹操人物形象分析完整版曹操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三国时期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在《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被塑造得极为复杂和多面化。
本文将从曹操的政治才能、军事战略、个人品质以及形象转变等方面对其形象进行全面分析。
首先,曹操是一位极具政治才能的人物。
在领导曹魏建立的过程中,曹操表现出了出色的组织能力和卓越的管理才能。
他建立了完善的行政机构,并对经济、法律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视人才选拔和培养。
他注重民众的生活和福利,为了提高人民的生产力和生活水平,实行了一系列的土地政策和减税措施。
曹操还善于借助外交手段解决国际问题,与外族稳定关系。
这些政治才能使得曹魏得以稳定发展,并且成为了整个三国时期最为强大的势力之一其次,曹操在军事战略上也有着卓越的才能。
他重视军队的训练和装备,通过和创新,使得曹魏的军队成为当时最为精锐和强大的部队之一、曹操善于制定作战计划,善于运用兵法的原则和战术,通常能够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取得胜利。
他善于运用奇兵和伏兵,善于诱敌深入陷阱并夺取战机。
他在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一系列的战役中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使得曹魏的势力得以巩固和扩大。
然而,曹操的形象也不仅仅是正面的。
曹操在权力面前常常会表现出极端的冷酷和无情。
他不择手段地追求权力,以至于在《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被描述为“奸雄”和“寇贼”。
他对待敌人和叛逆者都采取了极其严厉和残忍的手段,保持了高度的威严和统治力。
曹操还表现出一些狡诈的一面,在内部斗争和政治策划中常常使用阴谋手段和政治手腕。
这些行为使得曹操在人们心目中形成了一个既令人敬畏又令人恨恶的形象。
最后,在《三国演义》的结尾,曹操的形象发生了转变。
他在临终前大放厥词,表达了自己对才华横溢而未能光大事业的遗憾和悔意。
他将自己的家族托付给了司马懿,表示自己对司马氏的信任。
这种转变显示出曹操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也使得人们对他的看法不再一致。
总的来说,曹操是一位具有卓越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的人物。
《三国演义》人物曹操之形象分析报告

《三国演义》人物曹操之形象分析报告
一、曹操之形象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一位具有崇高理想和宏伟野心,拥有高超智
慧和军事才能的“英雄”。
他具有出色的忠贞精神和丰富的人文素养,具
有勤勉、慎言、宽容的美德,具有坚韧不拔的作风。
他本着为帝国恢复昔
日荣光的奋斗精神,号令天下,收复失地,称霸中原,并统一天下的热血
梦想,把中国演变成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政权,使统一的中原再次繁荣
昌盛。
曹操一生中因耿介、勤俭、坚定不移的态度而受到尊重,他有着不屈
的硬汉抗争精神,让他与世无争,主导大局。
曹操具有高超的军事能力,
出色的政治手段,精明的策略,穷追猛打的防御态度,对战略的高度洞察,博大的胸怀,无微不至的注意力。
在先天上他有着极为强大的自信,他凭
借天赋的智慧和无私的奉献,成就了一代伟大的英雄,一代独具匠心的长
久传奇。
二、曹操的伟大
曹操在文学上的伟大指的是他拥有伟大的理想主义,信仰完美的梦想。
曹操深信,他能够重整中国,使中国强大,实现梦想。
他拒绝被称降服,
他把一切都当做实现梦想的工作。
曹操的思想源自古代的思潮,他追求完
美的梦想,具有很强的意志力,决心实现它。
曹操的军事伟大在于他善于使用army,善于指挥,善于运用战术。
三国人物之曹操人物性格分析

三国人物之曹操人物性格分析曹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以及文学家。
作为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个性和才智深受人们的瞩目。
以下是对曹操人物性格的分析。
首先,曹操是一个聪明机智的人物。
他拥有卓越的智慧和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快速分析和解决问题。
在三国时期,曹操凭借他独到的眼光,迅速察觉并利用了割据乱世的机会。
他洞察敌人的弱点,采取有效的策略并以少胜多,使他在诸多战争中取得胜利。
曹操的智慧不仅体现在军事上,也在政治上。
他实施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稳定了国内局势。
他还注重教育,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人才。
曹操的聪明才智使他成为当时最杰出的统治者之一其次,曹操是一个精明的政治家。
他善于应对复杂的政治局势,并采取相应的行动来保护自己的权力和利益。
曹操通过收买、利用和排除异己,有效地控制了政治局势。
他洞察到群雄争霸的趋势,积极抓住机会,迅速扩张势力。
曹操还利用权谋策略,巧妙地处理和平时期的外交关系,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他的政治手腕使他在三国时期成为了最具影响力和威望的政治家之一第三,曹操是一个具有决断力和勇气的军事家。
他在军事行动中,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冷静和果断。
他不害怕冒险,对风险有清晰的认识,并能够迅速做出正确的决策。
曹操以精准的计划、迅猛的进攻和灵活的战术著称。
他在赤壁之战中对孙权军施展火攻,最终击败了敌人。
他也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彻底击溃了袁绍军队。
曹操的勇气和智谋使他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家之一另外,曹操也有着一些阴暗的个性特点。
他采取残酷和无情的手段,以达到他的目的。
他对待政敌和叛逆者采取了残酷的报复,甚至对自己的部下也毫不留情。
曹操还采取了虚伪的态度,常常以诱骗和威逼来控制人。
曹操对文人的态度也并不友善,他多次召集文人写诗赞美他自己,否则就可能受到迫害。
曹操的阴暗面给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也导致了一些人对他的抵触和厌恶。
总体而言,曹操是一个聪明、机智、精明、果断,以及具有决断力和勇气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三国演义中曹操人物形象分析

三国演义中曹操人物形象分析曹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以其聪明才智、政治手腕和强大的军事实力在三国的乱世中崭露头角,成为了一个极具争议性和复杂性的人物形象。
本文将从曹操的政治手腕、军事才能、人性弱点以及艺术形象四个方面对曹操的形象进行分析。
首先,曹操表现出了卓越的政治手腕。
曹操出身豪门,他具备出众的智慧和头脑,善于用计谋和策略来达成自己的政治目标。
他通过利用朝廷的权力,在各方势力之间巧妙地协调,一步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最终成功地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曹操还善于用英才,并以所用人才非常有眼光而著名,如荀彧、郭嘉等都是他的重要谋士。
在处理政治问题上,曹操往往能够准确把握时机,善于权衡利弊,尤其擅长对敌人用计,令敌人无从应对。
其次,曹操展现了过人的军事才能。
作为一个军事家,曹操善于统帅和调度军队,通过灵活多变的战术取得了众多胜利。
他精通兵法,擅长诱敌深入、分化瓦解敌军的战术。
曹操在合肥之战中以少战多,成功阻挡了孙权的进攻;在官渡之战中精心设计,击败了袁绍的强大军队;最终又在赤壁之战中,破坏了孙刘联军的合作,使得自己的势力更加稳固。
他还创新性地组织和训练军队,提高了士兵的战斗力,建立了许多军事制度,为他的军队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然而,曹操也有他的人性弱点。
曹操在政治上以权谋著称,不择手段地追求个人利益和权力,并以铲除异己为手段。
他对待手下亦善变,既能以德报德,也能出尔反尔,因此他在部下之间留下了不信任的阴影。
曹操一生中也犯过错误,其中最为人诟病的就是他对于董卓之乱的态度。
他先后担任过董卓的部下和将领,却未能抵制董卓之暴政,使得汉献帝被迫迁徙,引发了更大的混乱。
最后,曹操在艺术形象方面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他被塑造成一个具有冷酷威严形象的人物。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曹操以黑色为主色调的服饰以及浓密的胡须的形象成为了他的标志。
他坚毅而不轻易显示情感,骨子里的野心和冷酷感使得他的形象更加立体和深入人心。
《三国演义》人物曹操之形象分析

《三国演义》人物曹操之形象分析首先,曹操被描绘成一个智勇双全的军事家。
在小说中,曹操以他的聪明才智和出色的军事策略赢得了无数次的战役。
他精通兵法,懂得运用兵器和战术的优势,总能在关键时刻击败敌人。
例如,在合肥之战中,曹操凭借自己巧妙的战术,成功击败了孙权的联军。
此外,曹操善于布阵谋略,能够给予敌人巨大压力。
他不仅擅长防守,还懂得如何进攻,因此他能在各种复杂的战场情况下获得胜利。
其次,曹操是一个出色的领导者。
他具有很强的领导能力和组织才能,能够有效地管理大军和各级官员。
曹操在政治上重用人才,善于发现和培养人才。
他从各方面选择人才,包括以张辽、荀彧、贾诩等为代表的军事人才,以及文官和官员,如郭嘉、程昱等。
曹操明智地利用这些人才的长处,使他们在相应的岗位上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他也尊重和信任这些人才,给予他们宽松的工作环境和自由表达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曹操擅长号令、决策和分配任务,他的决断能力和卓越的管理技巧使得其部队在战场上战无不胜。
此外,曹操还展现了他的政治能力。
作为一个政治家,曹操非常注重国家和民众的利益。
虽然他在政治上采取了一些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威和地位,但在处理政务时,他对待各方面的人都比较公正。
曹操也提倡治世之道,致力于实现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
例如,他实施了一系列的经济和农业政策,以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并通过加强地方治理和减轻赋税等措施,来吸引民众的支持和信任。
最后,曹操的性格特点也是他形象的重要部分之一、曹操具有坚定的意志和决断力,善于掌握和控制局势,但他也有时候过于自负和傲慢。
他以自己的形象为中心,曾经为了自己的权力和地位不择手段,包括一些对手方的残暴和残忍之举。
然而,他也表现出一种仁爱之情,例如他很关心子民的生活和悬赏救济的福利政策等。
曹操形象的塑造不仅集中展现了他的优点和长处,也刻画了他的缺点和不足之处,使得曹操形象更加全面和立体。
总的来说,《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是一个智勇双全、领导才能卓越、政治能力出众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分析-公开资料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分析-公开资料
曹操是《三国演义》中的重要人物之一,是一位聪明、狡诈、果断、勇猛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领导的军队在战场上屡屡取胜,掌握着政治、军事和经济等方面的巨大权力。
曹操的形象在小说中被赋予了很多光辉,其中最重要的是他被塑造成三国时期的繁荣时代的始祖,为后世留下了重要的政治遗产。
同时,他也被塑造成一个极具矛盾性的人物,他有着高尚的理想和远大的抱负,同时也有着外表强硬、心灵脆弱的特点。
在小说中,曹操的能力受到了极高的评价,特别是他在政治上的手腕和军事上的才能。
他善于让各种力量为他所用,而不是轻易地信任他们,进而达到掌控天下的目的。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不惜采取各种手段,包括谋略、联姻、权谋、以及对反对者的残酷镇压等等。
曹操的性格也是小说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由于他经历了许多风浪,他的心理变化可能会影响到他的判断力。
他在处理危机时表现出强硬和果断,但同时他也有着脆弱的一面,表面上可能看上去很冷静,但在内心深处却非常敏感。
总的来说,曹操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他不仅是一个优秀的统帅,更是一个兼具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家优点的全能人才。
他为中国历史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也成为了小说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三国志通俗演义》中曹操人物形象

《三国志通俗演义》中曹操人物形象一、引言《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作,其中塑造了许多鲜活的历史人物形象。
其中,曹操作为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之一,其形象在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曹操的性格特点、才华智慧、政治手腕等方面展开分析,深入探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曹操人物的形象。
二、人物形象分析1. 贪财冷酷的形象曹操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被塑造成一个贪财且冷酷无情的形象。
他在小说中经常以剥削、压榨手段谋取金钱,对待敌人更是毫不留情。
这种形象给人留下了一个铁血军阀的印象,同时也表现出曹操的政治手腕和决断力。
2. 才华横溢的形象除了冷酷的形象外,曹操在小说中也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和智慧。
他善于用兵,善于用人,对待部下宽厚大度,因此在战斗中也得到了部下们的忠诚。
这种形象展现了曹操的领袖魅力和战略眼光。
3. 政治手腕高超的形象曹操在政治上展现出高超的手腕和智慧。
他善于运用权谋、排除异己,稳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
他也善于与各方势力周旋,虽然表面上对各方求和,但实际上却暗中谋划着将其他势力一一吞并。
这种形象展现了曹操政治手腕的高超和权谋的精湛。
4. 人性化的形象尽管曹操在小说中被塑造成了一个冷酷的形象,但也有许多人性化的一面。
他对待部下宽容大度,对待敌人公平公正,这也使得他在小说中不乏忠臣良将。
他对待自己的亲人也十分仁慈,对待儿子曹丕更是寄予厚望,这展现了曹操的家国情怀之一面。
三、曹操形象对后世的影响《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塑造的曹操形象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种铁血军阀的形象深深烙在了人们的心中,成为人们对于曹操的一个普遍印象。
曹操的才华和智慧也给后世政治家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勉励后人勤奋好学,谋定而后动。
再次,曹操政治手腕的高超也成为后世政治家学习的对象,他的谋略、权谋被引为典范。
曹操在小说中展现的人性化形象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四、结语《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塑造的曹操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展现了一个复杂多面的历史人物形象。
《三国演义》中曹操人物形象分析

《三国演义》中曹操人物形象分析一、本文概述《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以其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和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吸引了无数读者。
其中,曹操作为该作品的核心人物之一,其形象复杂多面,深入人心。
本文旨在分析《三国演义》中曹操的人物形象,探讨其性格特征、行为方式以及历史背景,以期更全面地理解这一历史人物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本文首先概述了《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基本情况和历史背景,包括其家族背景、政治经历以及在小说中的角色定位。
接着,文章从性格特征、行为方式、政治智慧、军事才能等多个方面对曹操的形象进行了深入分析。
在此基础上,文章还探讨了曹操形象在历史上的变迁和演变,以及《三国演义》对曹操形象的塑造和影响。
通过本文的分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曹操这一历史人物的复杂性和多面性,从而更好地理解《三国演义》这一文学经典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和深刻意义。
本文也旨在为研究者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和思考空间,推动对《三国演义》和曹操形象的研究进一步深入。
二、曹操的政治才能与战略眼光曹操作为《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不仅以武勇著称,更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深远的战略眼光赢得了人们的广泛赞誉。
曹操的政治才能,主要体现在他对国家大事的精准判断和对人才的高度重视上。
他善于运用各种手段,无论是威逼利诱,还是软硬兼施,都能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他能够审时度势,见微知著,因此总能立于不败之地。
曹操的战略眼光,更是他成就霸业的关键。
他能够从宏观的角度看待天下大势,预见到未来的发展趋势。
例如,在官渡之战中,他顶住压力,坚持与袁绍决战,最终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赢得了这场决定性的战役。
这场战役的胜利,不仅巩固了他在北方的地位,也为他后来统一北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曹操还非常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他明白,一个国家的强大,离不开人才的支持。
因此,他大力推行“唯才是举”的政策,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
这使得他的帐下聚集了众多杰出的谋士和将领,如荀彧、郭嘉、程昱、夏侯惇等,他们的存在,为曹操的事业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三国人物之曹操人物性格分析

三国人物之曹操人物性格分析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一名吉利,沛国谯县人。
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也是魏国的奠基人。
曹操兼具睿智、勇猛和机智的特质,被誉为“奸雄”,被孔融称为当世之雄才。
首先,曹操是一个智勇双全的人物。
曹操聪明机智,思维敏捷,善于思考和推理。
他作为军事家,善于制定战略策略,充分利用敌人的弱点和自己的优势。
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利用风助火攻,成功击败孙刘联军,显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
在政治上,曹操善于利用官僚制度,倡导容纳人才,推崇法治,受人景仰。
他从不对手下百官悬崖勒马,但对逆反者严惩不贷。
当他在位时,他的领地治理得井井有条,令人瞩目。
其次,曹操是一个权谋家。
他善于察言观色,善于分析政治局势,懂得利用人心,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曹操曾多次斩草除根,避免政治对手对他的威胁。
他还设法通过大量的政治联姻,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曹操聪明地利用了吕布和刘备之间的矛盾,分化他们的势力,最终达到各个击破的目的。
此外,曹操也是一个知书达理、博古通今的文化名将。
他驰骋沙场、运筹决胜之余,亦能懂得文化之美。
他著有《短歌行》、《龟虽寿》等诗词作品,展示了他多才多艺的一面。
他也深受才子佳人们的喜爱,与杨修、曹丕等文人交好,广泛涉猎古代文献,极大地提高了自己的文化修养。
然而,曹操也有一些负面的一面。
曹操手段毒辣,心狠手辣。
他在政治上常以镇压异见的方式处理政敌,因此“史称‘三遗恨’是与人不容;世称‘切齿仇’同类敌友”。
曹操的权谋手段和冷酷无情的一面,使他招致了许多敌人和批评者。
他的残暴行径也导致了一些刺杀和叛乱的阴谋。
总结来说,曹操是一个极具魅力和复杂性的历史人物。
他通过智勇双全的才华,成功地建立了魏国,并为后世树立了榜样。
他的权谋手段、勇武胆略以及文化艺术涉猎,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备受赞赏和争议的人物之一、对于曹操的分析,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他定性为正义或邪恶的人物,因为他的个性包含了许多复杂和矛盾的元素。
曹操人物形象的分析

曹操人物形象的分析一、引言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一名吉利,琅邪国临沂(今山东临沂)人。
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三国演义中的重要人物之一。
曹操在中国历史上属于有争议的人物之一,他既是政治家,也是军事家,形象复杂多变,备受争议。
本文将对曹操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探讨他在历史与文学中的形象呈现。
二、曹操的历史地位曹操生活在东汉末年,这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
当时东汉王朝内外交困,天下大乱。
曹操在这个时期展现出了出众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华,由于他的努力和智慧,逐渐成为当时的强国之一。
曹操一生随军征战,多次打败敌对势力,终于掌握了大部分中原地区的实际控制权。
曹操在政治上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
他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加强了集权制度,提升了中央政府的权威,大大增强了国家的稳定性和统一性。
曹操实现了改革革命,成为了历史上的重要政治家。
三、曹操的军事才能除了在政治上表现出色外,曹操还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
曹操熟谙兵法,精通战略布局,善于用兵。
他多次领导军队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赤壁之战。
在这场战役中,曹操大军面对东吴联军,被炎风大败,这也被后人称为曹操军事才能的一次巨大挫折。
然而,曹操并不是一位单纯的战争好战者。
他更愿意以政治手段解决问题,减少流血和伤亡。
他力求稳定与统治,同时也树立起一种仁政的形象。
四、曹操的文学造诣曹操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
他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具有丰富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表达。
曹操的文学作品以其豪放洒脱、意味深长而著称,对后人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曹操的文学作品主题广泛,既有对时事政治的反映,也有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理想的追求。
他的作品以雄浑有力的语言表达,情感真挚,思想深刻。
曹操的文学造诣使他在历史上独树一帜,成为文学与政治相结合的典范。
五、曹操的形象呈现曹操在历史和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多种多样。
在史书中,曹操被描述为一个非常聪明、果断、能干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浅析三国演义中曹操的人物形象

浅析三国演义中曹操的人物形象将相的风云故事,刻画出了各种鲜明的人物形象,体现着多向的意义。
而小说中最能引起人们讨论的人物应该就是曹操了。
学术界对曹操形象的评价众说纷纭;有用“奸雄”概之的;有用“英雄”概之的;有用“奸贼”概之的;有用“治世之能臣, 乱世之奸雄”概之的……评价很多, 争论十分激烈,说明了曹操这个形象是罗贯中刻画得非常成功的形象。
作者认为不能单用一个词或一句话就能把曹操的形象概括完整,因为曹操是一个性格多样化的人物,他亦奸亦雄、智慧卓越、品质优秀,是封建政治文化的代表人物。
一、曹操人物形象中的性格特征1、奸诈。
提到曹操,首先让我们想到的就是曹操的奸诈形象。
为什么一提到曹操,人们就觉得他是一个奸诈的人呢?当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1)最大的原因应该就是曹操本人的性格就比较奸诈吧。
在三国演义的很多回合中都能看出曹操的奸诈。
①在第一回中就有写曹操小时候不务正业,又不满叔父管束,于是就用欺诈的手段挑拨父亲和叔叔的关系,只为了达到自己放荡的意图,这充分说明他天生狡猾,善于阴谋,从小就具有政治家的资质。
曹操一出场,就给人一个狡诈的形象,尽显了他奸诈的本色。
②在第二十回中中描写到:“话说曹操举剑欲杀张辽,玄德攀住臂膊,云长跪于面前。
玄德曰,“此等赤心之人,正当留用。
”云长曰:“关某素知文远忠义之士,愿以性命保之。
”操掷剑笑曰“我亦知文远忠义,故戏之耳。
”“乃亲释其缚,解衣衣之,延之上坐,辽感其意,遂降。
”这回说的是当曹操擒住张辽之后,张辽不肯投降,曹操大怒要杀了张辽,经刘备、关羽等苦苦求情,他听了之后又马上掷剑换上一副笑脸说:“我亦知文远忠义,故戏之耳……”,并亲自给张辽松了绑,还解衣衣之,延之上坐。
这就是曹操,用他的“巧诈”成就了自己的功名。
③在“借头压军心”中也尽显曹操狡猾与奸诈。
话说曹操的十七万大军在外而粮草将绝,曹操面临着一个军事家最大的忌讳他是如何解决的呢?他首先用了第一个欺诈手段就是用小斛来发粮,如果不用小斛发粮的话,根本就闯不过当前的难关。
曹操历史人物的多面解读

曹操历史人物的多面解读曹操,三国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之一,他既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又是一位备受争议的人物。
如何解读曹操的历史形象,成为历史学界和普通人乃至文化圈广泛讨论的话题。
本文将以不同角度对曹操进行多面解读,探讨他的历史地位和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一、政治上的杰出人物曹操作为政治家,以其出色的才智和务实的作风闻名于世。
他建立了强大的政治网络,深得士人和官僚的支持。
曹操善于整顿政治局面,加强中央集权,实行振兴政策。
他推行改革,提倡法治,注重农桑经济的开发,使得四方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在统一北方后,曹操还穷尽心思保护百姓的生计和财产安全,修筑防御工事和灌溉设施,提高农业生产力。
同时,曹操着力发展经济,推动商贸和手工业的发展,为国家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军事上的卓越领袖曹操之所以能够在乱世中崭露头角,关键在于他出色的军事才能和卓越的指挥能力。
他善于灵活运用兵力,制定战略,打破敌军的阵型,取得一系列战略胜利。
曹操还提出“随机应变,转移兵力”的原则,灵活应对敌人的进攻,维护自己的地盘。
曹操组建了一支精良的军队,加强了军事管理和军事训练。
他注重士兵的品德修养和战斗技能的培养,打造出一支纪律严明、战斗力强大的队伍。
在他的领导下,曹军不断取得胜利,成为迄今为止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军队之一。
三、仁德与黄巾之乱曹操的政治作风和仁德形象也是历史学界争议的焦点。
虽然曹操在对待政敌方面显得毫不留情,然而他对待百姓却展现出仁德的一面。
面对黄巾之乱,他采取积极的措施来保护被压迫的农民,促进社会的稳定。
曹操并非魔鬼般的形象,他在政治斗争背后也展示了对百姓的关爱。
他实施了一系列的农田改革政策,使得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他还推行宽仁政策,鼓励人才的培养和科技的发展,使得社会文明程度得到了提高。
四、文化形象的塑造与影响曹操的形象不仅体现在历史上,也被广泛传承于中国文化中。
从三国演义到后来的戏曲、小说、电视剧等艺术形式中,曹操的形象都被塑造得相当丰满与复杂。
三国演义-曹操人物形象分析(精辟)

三国演义-曹操人物形象分析(精辟)《三国演义》曹操人物形象分析作者从“拥刘反曹”的历史倾向和以“忠义”为核心的道德伦理观念出发,进行了对曹刘政权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1、曹操:首先,作为一代霸主,他雄才大略、见识高超。
这一方面在与同为奸雄的袁绍的外宽内忌、多谋少决的对比中突出得更为鲜明。
如曹操入冀州后,有须发皆白的父老数人跪于地,说袁绍“重敛于民,民皆生怨”,歌颂曹操“官渡一战,破袁绍百万之众”,使百姓“可望太平矣”。
其次,虽然曹操奸诈巧伪,但同时也具有仁德之心,争取民心,爱惜百姓。
他虽然知道刘备胸怀大志,久为必患,但是他认为“方今用英雄之时,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为也。
”在关羽挂印封金离去时,曹操又认为“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裴松之赞扬曹操有王霸之度,休美之心。
再次,曹操礼贤下士,知人善任,唯才是举。
他领州牧之后,就急忙“招纳贤才”,荀彧来投奔,他认为是“吾之子房”;郭嘉应聘,曹操以为是“使吾成大事者,必此人也。
”荀彧与郭嘉后来果然成为曹操智囊团的核心人物。
典韦、张辽、庞德等人,或是自来投奔,或是被俘的降将,曹操都十分信任,委以重任,后来均成为曹操手下冲锋陷阵的猛将。
但另一方面,曹操信封的人生原则又是:“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当争取民心与自己的切身利益相抵触时,她就会视民命如草芥。
如杀吕伯奢、血洗徐州。
同时,对待部下,他是阴险和残酷的,如借仓官的头来稳定军心,割发代首、梦中杀人等。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这种假名借势之举,确实是一种明智的表现,是他成就霸业的一个重要策略和手段。
但从道德的角度来看,这又是一种“欺君罔上”的行为,因之小说一再骂他“名为汉相,实为汉贼”。
2、刘备:刘备是作者极力推崇的仁德爱民、宽厚诚信、知人善任的明君典型,作者对刘备的描写塑造寄托着儒家的仁政爱民思想。
首先,《三国演义》浓墨重彩地渲染刘备的仁德爱民形象,大力凸显了刘备的仁君形象。
他与关羽、张飞桃园结义时,就以“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作为自己的政治抱负;他当安喜县尉,“与民秋毫无犯”;。
《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分析之曹操

一、天资聪慧、谋略过人《三国演义》第一回讲到“操幼时,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
”曹操的叔父看不惯他放任无度,便屡次向他父亲告状,曹操也因此受到责备。
于是有一次,曹操在路上碰见叔父,便假装中风之状。
他叔父惊慌跑去找他父亲,可当他父亲到来时却见他完好如初。
从那以后,叔父再说曹操的坏话,他父亲都不相信了。
作者罗贯中采用此种方式向世人介绍幼年的曹操,就是想告诉人们曹操的奸诈是天性,与生俱来的,然而世人也就这么认为。
一个小孩子见了自己讨厌的人,不是躲藏,而是想办法不与其谋面,这不是一般小儿所为,仅凭这一行为就说其“奸诈”,未免太过牵强了些,充其量只能说明其顽皮,从另一层面看又恰恰说明了曹操幼年时的天资聪慧。
曹操征战张绣的途中,天气炎热,道上严重缺水,将士们都口渴难耐,军心涣散。
此时曹操心生一计,用鞭策指前方说:“前面有梅林,可取来解渴。
”军士们听了无不口内生津,便不知渴了, “望梅止渴”之事更是表现出了曹操的聪明才智,他能在大军断绝水源、士卒渴难忍的危急情况下,提及甘酸的梅子,不仅使士卒引起条件反射、暂解干渴之苦,而且也鼓舞了士气。
再比如曹操刺杀董卓失败,在生死攸关的时刻他却来个跪地献刀,瞒过董卓,潜逃乡里,保全性命,反应如此机敏足以证明其聪慧过人。
正如鲁迅所说“作者所表现的和作者所想象的,不能一致。
如他要写曹操的奸,而结果倒好象是豪爽多智。
”二、胸怀大志、勇于进取董卓作乱,公卿大臣们措手无策、只得抱头痛哭,此时曹操站出来说:“从早哭到晚,从夜哭到明,就能将董卓哭死吗?”群臣异样,曹操便提出了刺杀董卓的主意,并由他自己去执行。
不料行刺失败,后来在逃回乡里的途中,被中牟县令陈宫所擒。
陈宫问到:“我听说丞相非常器重你,你怎能行刺与丞相?”曹操回答说:“‘燕雀安知鸿鹄志哉!’你既然已捉到我了,就应该去丞相那里领赏。
问这么多有什么意义啊!”又说:“我曹氏祖宗世受皇恩,而今董卓篡权,祸害朝廷,如果不杀贼报国,不就是禽兽了吗?”曹操这一番说辞表达了其远大的志向,令陈宫深受感动,弃官追随曹操而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操人物赏析
曹操人物赏析
曹操是汉魏时期最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文学家和诗人,他一生虽并未称帝,但他在汉末所采取的一系列政治、军事措施,可以使他与秦始皇、唐太宗、康熙等千古帝王同列。
但是曹操又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
千百年来,对曹操的评价贬多于褒。
肯定他的,说他胸怀大志,唯才是举,平定北方,登高必赋,文武兼备,御军三十余年,自著兵书十万余字,是个大政治家、大军事家、大文学家;否定他的,说他“名托汉相,实为汉贼”是个善于玩弄权术,残忍嗜杀的“奸雄”,尤其在民间,更将曹操作为“奸诈”、“虚伪”的代名词。
究其原因,也许很多,但主要是一部《三国演义》的问世,把曹操形象丑化、被定格。
因此,要还曹操真实面目就不仅仅是一个“是”还是“非”的问题,就必须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和观点对其人及其所处的历史背境进行系统整体性的分析,才能得出实事求是的结论。
在我看来.其能力全方位覆盖,政治、军事、内政、智慧、胆识、诗词歌赋……综合能力在同时代无出其右者。
曹操年轻之时便胸怀天下,希望可以作为一位治世之能臣来报效国家。
但现实的黑暗让曹操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目标,几年的官场沉浮让曹操看透了所谓的大汉王朝、看透了这个群雄并起的乱世,于是他决定要用自己的方式来拯救这个世界。
一个乱世之奸雄就此诞生。
这是曹操的无奈,也是英雄的悲哀。
但是这个时代,却因为这一意料之中的转变而注定要大放异彩。
他大气、深沉、豁达、豪爽、洒脱、风趣、机敏、随和、诡谲、狡诈、冷酷、残忍,实在是一个极为丰富、多面,极有个性又极富戏剧性的人物。
曹操出身宦官,在士族阶级中格外令人瞧不起。
曹操五短身材、相貌猥琐,这在那个以貌取人的年代同样备受冷落,但曹操不仅站稳了脚跟,还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
这肯定不仅仅是因为曹操出色的个人能力,还由于曹操拥有同样出色的魅力。
曹操曾三下求贤令,摒弃了自汉以来一直捧行的所谓“德行”、“孝廉”之类的选材标准,公然打出了“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这种招聘广告,意在招揽到“盗嫂受金”的同时能够“六出奇计”的人才。
此外,曹操深谙领导艺术,懂得使用诸如哭典韦之赏和苦郭嘉之打这类不按套路出牌的方法来引导手下的人才,使其能更加努力地做事。
正因为如此,魏国拥有比吴蜀两国都要庞大的智囊团和打手队。
“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曹操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就现在社会来说真正喜欢曹操的和盲目喜欢曹操的人,都是在曹操身上找到了自己没有达到或者想要达到的目的和精神层次。
个人认为曹操的形象中有几点符合当今社会:
1.奸诈--当今社会尔虞我诈必不可少虽不能及害人之为,但及防人之用
2.多疑--现在什么事情都要多多思考一棋走错,满盘皆啰嗦,万事多想多听多看
3.聪明--现在社会不聪明就是被淘汰的前兆。
4.霸气--这个是现在很多人做不到的,哎~没钱没权..想霸气?难,社会的压制,百姓的权利丧失都是构成“霸气”在人心中一种渴望的原因
5.成功--虽然他最后没有真的成功但是他的人生也确实达到一个很高的境界..虽然曹家没有司马家成功但是又有几个人看重司马家.....
这就是多数人喜欢曹操的原因。
还有一个原因是很重要的,曹操不是出自高官之后,只是一个太监的养孙..虽不是庶民,但是也高不到那里去,后来靠才学当了个小官又因为刺杀董卓不成逃跑后成大事。
这是一种现在社会中年轻人达不到的渴望,没有有权或有钱的父辈想成事难,想当官难,就算当了官发现上级领导不正,反抗难,反抗了跑?难跑了再成大事..难!所以对曹操的喜欢可以分成敬佩崇拜羡慕!
曹操是奸诈的;性格是多疑的;手段是毒辣的;下手是无情的。
曹操是一个非常有计谋的人,他虽然是非常的奸诈狡猾,但是他的实力也是不可轻视的,最让人刻骨铭心的还是要数那次的赤壁之战,曹操把袁绍的几万兵马,毁灭的只剩下几百来个人乐,并且曹操自己也没有花多大的功夫,这可只是个奇迹呀。
曹操这个人还是非常求贤若渴的那种人.
总而言之曹操是一个可以算是一个伟大的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