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 角的度量 1教案 沪教版

合集下载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数学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数学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角的概念,能正确使用“顶点”、“边”、“角”的术语描述角的特征。

2.认识度量角的单位“度”,了解1度的含义,并能将角度刻画为宽度相等的弧的长度。

3.熟练使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并能合理估算角度大小。

4.能通过观察、比较和推理得出角的大小关系。

5.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态度,发现生活中的应用问题,并尝试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二、教学内容1.角的概念和性质。

2.角的度量单位“度”及度数的表示方法。

3.利用量角器合理度量角的大小及估算角度大小。

4.角度的大小关系。

三、教学重难点1.角的度量单位“度”及度数的表示方法。

2.利用量角器合理度量角的大小及估算角度大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展示一张图纸,让学生发现其中有哪些角,并描述角的特征和重要性。

请孩子们描述顶点、边、角的概念,以及如何描述角度的大小。

2.展示右图,让学生看一看,询问他们是否了解这是什么工具,有什么用途?仔细观察图片,学生们可以描述量角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为实践打下基础。

3.请学生们查看1页和2页的知识点总结页,进一步理解角及其性质。

然后教师阐释度量角度的概念和角度的单位“度”。

2. 讲解新课1.请学生查看第3页和第4页的内容,对比不同角度的情况,进一步强化对角度的理解。

教师需要让学生发现弧长与角大小的关系,使他们清楚地认识到1度是多长。

2.展现量角器在量角时的运用过程,第5页中有详细的图示和解释,教师应该模拟示范一下量角器的使用,并引导学生注意刻度和读数的方法。

然后,让学生练习利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度的大小。

3. 拓展练习1.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与角有关的场景,如扇形、蝴蝶、螺旋形等形状,让学生思考并讨论涉及到角的生活应用问题,引导学生尝试用数学方法解决。

2.请学生认真观察第6页和第7页的角度练习题,检验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并进一步加深对角度的理解。

教师可以选取几道练习题目示范解题思路,让学生逐步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数学四年级《角的度量》教案优秀3篇

数学四年级《角的度量》教案优秀3篇

数学四年级《角的度量》教案优秀3篇数学四年级《角的度量》教案优秀3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数学四年级《角的度量》教案优秀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四年级《角的度量》教案优秀3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量角器,正确使用量角器,并能理解角的大小与角的边长短没有关系,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能力目标: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数学学习活动,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角的度量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正确理解什么情况下读内圈或外圈的刻度。

教学工具:白板课件、白板内的量角器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一)、复习师:上一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角,回忆一下什么叫做角?生:一个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追问,这个点叫做角的什么?(顶点)这两条射线就是这个角的什么?(边)(二)、白板出示两个角。

师:请同学们猜猜这两个角哪个角大?生:2比1大。

生:1比2大。

师:刚才同学们的猜测只是凭眼睛看,能不能想办法验证一下呢?生:利用活动角比一比。

生:可以把两个角重合比一比。

师:同学们的方法都很好,下面我们就用两个角重合比一比。

(强调,这两个角的顶点重合,其中一条边也重合,观察,哪个角大?)生:两个角的顶点重合,其中一条边也重合,2的另一条边在1的外部,所以,2比1的大。

师:2比1大多少呢?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引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角的度量。

(板书:角的度量)为了准确测量出角的大小,要有统一的计量单位和度量工具。

而度量工具就是量角器,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

[设计意图:利用白板的功能,拖动1与2重合,一目了然比较出2大。

思起于疑,在导入环节,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2比1大多少呢?抛给学生,由于无法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这个问题,一下激起了学生的疑问,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角的度量(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角的度量(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角的度量(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教案:角的度量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四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教材,主要涵盖第90页至第92页的相关知识点。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角的度量方法,包括度、分、秒的换算,以及如何使用量角器来度量角的大小。

学生将学习到如何识别各种角,并能够用度、分、秒来表示角的大小。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角的度量单位,并掌握度、分、秒的换算方法。

2.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量角器来度量角的大小。

3. 学生能够运用角的度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于度、分、秒的换算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使用量角器来度量角的大小,并能够用度、分、秒来表示角的大小。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量角器、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尺子、圆规。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角,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角的特点。

2. 提问学生:角的大小可以度量吗?我们可以用什么工具来度量角的大小?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角的度量单位,介绍度、分、秒的换算方法。

2. 示范使用量角器来度量角的大小,并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三、随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用量角器度量给定的角,并记录下来。

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练习进行讲解和评价。

四、角的大小比较(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角的大小比较,用度、分、秒来表示角的大小。

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比较结果进行讲解和评价。

板书设计:角的度量度、分、秒的换算量角器的使用方法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量角器度量下列角的度数,并填写在括号内。

(1)一个直角的度数是()度。

(2)一个锐角的度数是()度。

(3)一个钝角的度数是()度。

2. 作业答案:(1)一个直角的度数是90度。

(2)一个锐角的度数是小于90度。

(3)一个钝角的度数是大于90度。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对于角的度量知识掌握较好,但在度、分、秒的换算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课后进行加强练习。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数学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数学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角的定义,并能正确地绘制角。

2.了解角的度量单位:度和弧度,并能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3.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和计算技巧。

4.能解决与角的度量相关的问题。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沪教版四年级上册》、黑板/白板、彩色粉笔/白板笔。

2.学生准备:课本、作业本、以及书写工具。

教学过程导入与启发(5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知识,什么是角?我们如何描述一个角?2.提问学生,在生活中可以找到哪些角?例如,门把手的形状、钟表上的秒针等。

角的定义与绘制(10分钟)1.引导学生翻阅课本第X页,了解角的定义。

2.教师通过黑板板书,向学生展示直角、钝角和锐角的形状,引导学生认识不同角的特点。

3.引导学生在课本上完成与角的绘制相关的练习。

角的度量单位(10分钟)1.引导学生回忆度量长度、面积的单位,引出度量角的单位:度和弧度。

2.通过实例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度和弧度的定义和换算关系,并通过彩色粉笔渲染在单位圆上的弧,加深学生对弧度的理解。

角的度量方法与计算技巧(30分钟)1.引导学生回忆度量角的方法:用量角器、直接读数等。

2.教师向学生讲解如何在量角器上读数,以及在直接读数时如何估计角度大小。

3.通过黑板/白板上的实例计算,向学生展示角度计算的步骤和技巧。

4.引导学生在课本上完成与角的度量相关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计算技巧。

角度量问题的解决(20分钟)1.教师提问学生:如果已知一个角的度数,如何计算它的补角和余角?通过实例讲解计算方法。

2.继续讲解通过角度量计算边长的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与角度量相关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自己提问和解决与角的度量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小结与反思(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

2.学生表达自己对本节课学习的感受和收获。

3.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

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教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教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能够正确使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角的大小比较、度量过程。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掌握角的度量方法,能够正确使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

2. 教学难点: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及角的分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已学过的角的分类知识。

(2)提问:怎样才能知道一个角有多大呢?2. 自主探究:(1)让学生拿出量角器,观察量角器的构造,了解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量角的方法。

3. 课堂讲解:(1)讲解量角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讲解如何根据角的大小进行分类。

4. 实践操作:(1)让学生用量角器量一量课本上的角,并记录结果。

(2)让学生互相量一量对方的脸上的角,并交流感受。

5. 总结提升:(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角的度量方法和分类。

(2)提问:你们还能找到生活中的角吗?它们又是怎样的呢?四、课后作业1. 必做题:用量角器量一量生活中的角,并记录下来。

2. 选做题:探究如何根据角的大小进行分类。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

2. 注意量角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避免学生在量角过程中出现错误。

3. 课后要及时批改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1)学生能够独立使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

(2)学生能够理解角的分类,并能够正确应用。

2. 评价方法:(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操作和实践,记录其正确使用量角器的情况。

(2)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角的进阶概念:(1)介绍锐角、直角、钝角、周角、平角的概念。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家长鼓励学生分享课堂所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
5.预习下一节课内容,提前了解角的性质和定理,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让学生逐步形成预习、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作业布置要求:
1.学生按时完成作业,保持作业本的整洁、字迹清晰;
2.家长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协助学生解决作业中遇到的问题;
针对以上学情,本章节教学设计将注重分层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角的度量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角的度量方法、角的分类及角的和差运算。
例如:组织学生进行量角器测量角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熟练掌握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4.采用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例如:在解决角的和差运算问题时,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究解题方法。
5.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
-如何快速准确地读取角度?
-不同类型的角在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总结经验。
(四)课堂练习
1.教师发放练习题,内容包括角的度量、角的分类和角的和差运算等,让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辅导。
3.学生提交练习题,教师进行批改,反馈学生掌握情况。
2.难点:
(1)量角器的正确使用及角度的准确读取;
(2)角的和差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运用角的度量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简单理解角的概念和分类。

2.知道角的度量方法,能够正确地读写角的度数表示法。

3.能够通过练习,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并灵活运用到数学问题中。

二、知识点整合本节课的知识点主要涉及到:1.角的概念和分类。

2.角的度量方法。

3.角的度数表示法。

4.角与直线的关系。

三、教学流程1. 温故知新通过复习相关的知识点,如直线、平角、钝角、锐角等,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对角的概念的兴趣,打好基础。

2. 角的概念和分类1.引导学生模仿老师所示的手势,进行角度的模拟,进而感性理解角的概念。

2.教师通过示范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钝角、直角、锐角等角度的分类。

3. 角的度量方法1.引导学生自己制造出不同大小和形状的角,并使用量角器进行度量。

2.教师通过实际的角度量度,引导学生理解度量的方法和要点。

4. 角的度数表示法1.介绍度数表示法的由来和原理。

2.示范不同角度的写法,帮助学生熟悉度数表示法的使用方法。

5. 角与直线的关系1.通过观察和练习,引导学生理解角与直线的关系,例如角的补角、邻角等。

2.教师帮助学生理解相邻角和补角的概念,并练习它们之间的关系。

6. 实践演练1.按照教师要求,将不同的角进行分类,并度量出它们的度数。

2.设计一些角度问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当中。

四、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课堂表现情况,如积极程度、参与度等。

2.练习作业的完成情况和质量,体现学生学习成果。

3.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包括对角概念的理解、使用角度量器的熟练度、理解角度表示法等方面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教学方法:1.内容呈现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感性理解角的概念,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角的概念和分类。

2.案例分析方法:通过一些实际的问题和例子,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角度量度的方法。

3.练习方法: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教案设计

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教案设计

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教案设计:1、理解角的度量的含义及其计量单位;2、了解角度、正角、钝角、平角的概念及特点;3、理解角度的客观记录方式的应用;4、掌握计算角度的方法;5、应用角的度量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有关角的度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式;(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注数学细节和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发现数学的美和乐趣。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教学内容:学习角的度量与角的计算方法。

2、教学方法:板书,讲述,举例,互动。

三、教学步骤:1、导入(10分钟):学生们在上一讲中学习了有关角的基础概念。

请请大家回想一下,在上一讲中你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学到了什么知识和概念呢?2、讲授(40分钟):(1)角的度量教师板书:“角的度量”,并介绍角的度量的基本概念及其计量单位。

直角:只有一条边与另一条相互垂直的边重合,称为直角,度数为90°。

锐角:小于90°的角称为锐角。

钝角:大于90°小于180°的角称为钝角。

平角:两条相邻边相互成180°的角称为平角。

根据角的度量概念,教师可通过已有的实物示例让学生区分和分辨不同的角。

(2)角度的应用引导学生了解角度的客观记录方式的应用。

引导学生以读数盘或角度规为例,了解角的度量的实际应用,让学生掌握角度的数字表示方式。

(3)角度计算方法根据学生已掌握的角的度量的概念和方法,引导学生掌握计算角度的方法。

讲解应用角的度量解决实际问题,如角度差、角平分线、周角等。

3、总结(5分钟):帮助学生回想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核心要点,并引导他们用两三句话简单概括。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角的度量及其相关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入,学生掌握了各种角的度量概念及其计算方法,能够熟练运用角度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采用板书、讲述、互动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并在最后进行课堂总结,回顾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加深学生对课程所学内容的记忆深度,降低学习的难度,提高了学生的课程参与度,加深了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喜爱和学习兴趣。

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教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教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理解角的概念,认识直角、锐角、钝角。

2. 学会使用量角器量一用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3. 能够用度、分、秒表示角的大小。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2.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重点1. 认识角的概念,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

2. 学会用度、分、秒表示角的大小。

2.2 教学难点1. 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2. 角的大小与度、分、秒的换算。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角的概念。

2.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

3. 采用合作交流法,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2 教学手段1. 实物投影仪:展示量角器,引导学生直观认识。

2. 教学课件:辅助讲解角的概念及度、分、秒的换算。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1. 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各种角,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2. 提问:什么是角?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角的大小呢?4.2 探究新知1. 讲解角的概念,引导学生认识直角、锐角、钝角。

2. 讲解量角器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量一量,比一比。

4.3 巩固练习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测对角的概念及量角器的使用方法的掌握程度。

2. 教师点评,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

4.4 课堂小结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

2. 教师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第五章:作业布置1. 请学生运用量角器量一量生活中的角,并用度、分、秒表示出来。

2. 完成练习册的相关练习题。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评价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区分各种角。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中的第二单元——角的度量,内容涉及到经过图像观察、角的度量以及角的大小比较。

学生在之前掌握了直线、线段、点、角的相关知识和一些基本的量度。

二、教学目标1.能观察图片,识别不同类型的角。

2.能理解角的度量及其表示方法。

3.能熟练进行角度的读写、度数间的比较。

4.能运用所学内容进行角度的测量及估算。

三、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方法1. 教学重点•观察不同类型的角并进行分类。

•掌握角的度量及其度数表示方法。

•熟练进行角度的读写、度数间的比较。

2. 教学难点•进行角度的测量及估算。

解决方法:在教学中加强练习,增加角度的数量和难度,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练习和熟练掌握。

四、教学过程1. 学习图片,分类角度以图片为例,通过全班点名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进行自己的观察和分类。

之后进一步让学生进行表述和解释,以此方法让学生全方位了解不同类型的角。

2. 角度的度量和度数的表示通过给出不同角度用相应度数赋值的方法,让学生掌握角度的度量和度数的表示,同时讲解正、负角度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3. 角度读写及大小比较为学生提供大量练习机会,包括角度读写、角度大小比较等方面。

让学生进行角度的转换,并解释正确的计算方法和推理过程,同时加强对角度问题的讲解和答疑。

4. 角度的测量及估算介绍角度测量的概念,讲解工具的使用方法,让学生进行练习,加强对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答疑,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角度测量的方法及估算角度的技巧。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测试及答疑,同时注重在课堂上给出大量练习机会,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角度问题。

要加强实验教学和实践操作,让学生自己实践角度的测量操作,掌握操作技巧。

另外,教师也应该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引导学生自己思考问题,从问题中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角的度量》教案沪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角的度量》教案沪教版

《角的度量》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认识量角器的构造,知道量角器各部分名称;会正确使用量角器测量角,学会画指定度数的角。

2.在操作实践中,了解和归纳测量角的正确方法。

3.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形成勇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

2. 教学重点/难点会正确使用量角器测量角,且能正确读出角的度数。

会画指定度数的角。

3. 教学用具教学课件4. 标签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师:谁来说说什么是角?2、分别比较下面两组角的大小。

师:说说你是怎么比较出每组角的大小的?针对第三组角大小比较结果的不同意见,分组讨论,交流比较的不同方法。

3、揭示课题:为了更加精确的比较角的大小,我们今天就要学习角的度量。

二、新课探索1、探究一认识量角器(1)认识量角器师:仔细观察量角器并阅读书P70,说一说量角器上有什么?量角器是一个半圆,这个半圆被分成180等份,每一份对应的角的大小是1°。

小结:半圆的圆心是量角器的中心,里面一圈称为内圈刻度,外面一圈圆称为外圈刻度,左边和右边各有一条相对于内外圈刻度的零刻度线。

(3)练习:在你的量角器相应的部位指出“中心点”、“零刻度线”、“内圈刻度”、“外圈刻度”。

(同桌互指)2、探究二量角(1)出示40°、140°的角,①师:请大家自学数70页的角的测量,并量一量这两个角。

②汇报:到投影仪前演示量角过程,边量边叙述量的过程。

③归纳量角的方法。

小结:量角的方法:1、先将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

2、使零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3、读出角的另一条边在量角器上的刻度。

师:通过大家的归纳,我们知道了量角的方法,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完成练习。

(2)练习①完成书P70,量出下图中∠AOB和∠CDF的度数。

师:说说你是如何量的。

②选择引入时三组角中的一组进行测量,验证原来的判断。

③师:对于第三组角的度数相等,请你想一想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有关吗?④师:在各种度数的放大镜下看角,角的大小会改变吗?小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教案

数学《角的度量》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知角的计量单位——“度”,认识量角器,并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能正确测量角的度数。

知道角的大小是由角的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决定的2.过程与方法通过“摆”,“量”,“画”,加深对角的大小的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积极参与量角的学习活动,在探究量角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实践中产生发现数学规律的兴趣。

教学方式:观察、比较、练习、小组合作、动手操作评价方式:1.通过自评、集体评议及课堂展示评价等表现性评价手段,检测目标一、二的达成情况。

2.通过基本评价题目和课中学生的回答和做题情况,检测学生对“角的度量”的掌握情况,从而检测目标三的完成情况。

教学准备:量角器、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创景引新,以情激趣1、学生进行画角活动,教师任意的选两个角进行比较,提出问题:角1和角2比,哪个大?大多少?有谁知道?2、揭示课题:看来角是有大有小的,但光用眼睛我们是看不出来大多少,这就需要我们去进行测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度量二、目标导学,自主探究建立1度角的表象和认识量角器的结构1、过渡语:我们在以前学习测量物体的长度时,是需要有统一的长度单位和相应的测量工具;今天我们需要测量角的大小,同样也要有自己的计量单位和相应的测量工具。

2、建立1度角表象课件演示:将一个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份所对应的角就是1度角,将1度角用蓝色显示并出来,让学生感知他有多大,再看看自己量角器上的1度角。

3、出示量角器:学生观察,看看量角器上都有些什么?学生发言时教师抓关键词:中心点、0刻度线、内圈读数、外圈读数、90°刻度线。

(课件演示)三、尝试用量角器读角,为量角做铺垫过渡语:通过刚才的观察和学习,我们了解了角的计量单位和测量工具,现在我任意地出示角,你能利用量角器读出这个角的度数吗?1、出示30°角,学生尝试读角,并说明自己读角的方法。

教师引导让学生明白读角时要看角的两条边:一条边要和0°刻度线重合,这样才能从0开始读起,另一条边对着的刻度选哪圈刻度要看0°在哪圈。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数学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数学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数学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建立角的概念,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掌握角的符号表示法及读法;
2.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会使用量角器正确地度量角的度数;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感受数学的乐趣与严谨,激发热爱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
能正确使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度数。

教学难点:
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量角器的正确使用方法,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而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
学具:直尺,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认识角
1.复习引入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射线,请同学们确定一个点,以这个点为
端点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射线。

学生操作后,选学生有代表性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

教师:有什么发现?这些图形是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这些图形是角。

2.认识角
教师: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是角,这个点就是角的顶点,两条射线就是角的边。

(多媒体展示)
教师:我们可以用来表示角。

(板书:)。

角-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角-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角-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角并理解角的概念。

2.能够根据图形判断角的大小。

3.能够分辨直角、钝角、锐角的特点。

4.能够掌握量角器的使用方法,测量、画出一定的角度。

5.培养学生观察、推理、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角的概念2.直角、钝角、锐角分辨3.量角器的使用方法三、教学难点1.角的概念的理解与应用2.使用量角器测量和画出一定的角度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教师通过幻灯片或黑板等方式,向学生展示下图:/|/ |/ |\\ |\\ |\\|引导学生看到图中两条线段的交点,向学生询问这两条线段交点的形状。

有学生回答是直角,有的回答是锐角或钝角。

引出角的概念。

2. 角的概念引导学生观察下图:/|/ |/ |------询问学生这幅图中是否有角。

教师给出肯定回答,帮助学生认识图中的两条线段形成了一定的夹角,即角。

然后,教师向学生介绍角的定义:两条线段的公共端点就是这个角的顶点,这两条线段就是这个角的两条边。

学生跟着教师画出角的定义图像。

3. 角的分类直角教师通过下图向学生展示直角:/|/ |/ |------要求学生观察图像,判断其中哪个角是直角,找出直角,并画出其余两个角。

钝角教师通过下图向学生展示钝角:/ \\/ \\| |------要求学生观察图像,判断其中哪个角是钝角,找出钝角,并画出其余两个角。

锐角教师通过下图向学生展示锐角:/\\/ \\/ \\------要求学生观察图像,判断其中哪个角是锐角,找出锐角,并画出其余两个角。

4. 量角器的使用教师向学生展示量角器,并讲解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教师示范使用量角器,测量不同角度并将结果用百分之一度表示,给学生口头和图像形式的讲解。

例如,教师可以展示大于、小于90度的角,并帮助学生计算出角度。

5. 练习学生独立或分组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包括测量不同角度并进行计算、判断不同角度的类型等。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角的概念、掌握量角器的使用方法,进而通过练习判断不同角度的类型。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角 沪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角 沪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角沪教版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为《角》。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角的定义、分类、性质以及如何测量角。

具体内容包括:1. 角的定义:使学生理解什么是角,角由哪些部分组成。

2. 角的分类:介绍锐角、直角、钝角、周角等不同类型的角,并让学生理解它们的特点。

3. 角的性质:探讨角的性质,如角的和、差的性质,以及角的互补和互余关系。

4. 角的测量:教授如何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角的定义、分类、性质和测量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学难点1. 角的分类和性质的理解:不同类型的角的特点及其性质可能对学生来说较为抽象。

2. 角的测量:准确使用量角器进行角的测量可能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多媒体课件。

2. 学具:量角器、直尺、三角板。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实例引入角的概念。

2. 新授:讲解角的定义、分类、性质和测量方法。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角的测量和性质的验证。

4. 巩固:通过练习题加深对角的理解和应用。

5. 总结:回顾本课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简洁明了地展示本课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包括角的定义、分类、性质和测量方法。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布置与角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角的测量和性质的理解。

2. 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家中寻找含有角的物品,并尝试测量它们。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将针对本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包括学生对角的定义、分类、性质和测量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教学方法和过程的反思,以改进未来的教学。

---本教案旨在为四年级上册的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角的学习方案,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和实践操作,使学生在理解角的定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能够熟练地测量和应用角。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期望学生能够掌握角的有关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角的度量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知道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符号是“°”。

2.掌握3个分外角“直角、平角、周角”。

3.掌握“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
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的主动探索过程。

[情感目标]
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喜悦,分享胜利的怡悦。

【教学重点】
理解“周角、平角、直角”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旋转成角”。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
1.情景导入角的计量单位。

(课件演示)
2.“度”是角的计量单位,读作“度”,用符号“°”标示。

3.1度可以简写成“1°”
4.出示37°,“37”表示数值,是“量数”,“°”是“计量单位”。

5.作为计量单位“度”,生活中的应用范围很广:水沸腾时为100度,结冰时为0度;正常体温是摄氏37度,高于它就是发烧了;一盏100瓦的灯,持续开10小时,用电1千瓦小时,我们常称作1度电;近视眼患者佩戴300度的眼镜;某种白酒38度;上海位于北纬32度、东经122度,等等。

【说明:通过课件的演示和生活中实例的介绍,生动的引导角的度量单位“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直角、平角、周角的定义。

1.请你仔细地读读上面3句话,你觉得有什么问题。

2.出示P68、P69出现的定义:
i.
ii.
iii.
iv.一点(O)和从这一点(O)出发的两条射线(OA和OB)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直角: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四分之一周,所成的角叫做直角;
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半周(二分之一周),所成的角叫做平角;
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所成的角叫做周角;
3.理解“旋转、端点、射线”。

v.
vi.
vii.
viii.
ix.
x.端点——一点(O)、曾经叫做“一个点、顶点”
旋转——利用圆规画圆,体会旋转,绕圆心旋转;
射线——没有尽头,也就无法表示长度,所以角度与射线的长度无关;从头定义锐角和钝角
锐角:小于直角的角叫做锐角。

(与以前说法一致)
钝角:大于直角而小于平角的角叫做钝角。

(重点理解“小于平角”)
【说明:通过对概念中关键词的理解,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让学生认识了直角、平角和周角。

学生学习的过程变得具体化和形象化。


三、学习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

1.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2.1直角=90°、1平角=180°、1周角=360°;
3.2直角=1平角、2平角=1周角、4直角=1周角;
【说明:通过对角之间关系的整理,让学生能够熟知例外类型的角。


四、小练习
1.下列这些是角是锐角、直角、钝角、平角还是周角?
∠=78°∠=180°∠=123°
∠=360°∠=20°∠=90°
2.填空:
一个周角=_____个平角=______个直角
3.填“<”、“>”或者“=”。

锐角〇90°90°〇钝角〇180°
【说明:通过例外层次的练习,让学生对角的分类有更明确的认识。


五、总结
师:说说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发现了什么,对我们有何帮助?你对你今天的学习评价如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