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课件 (共27张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37年比1928年 的增长率
农业产值 轻工业产 值 重工业产 值
8.1% 210% 550%
到斯大林逝世的时 候,人均粮食产量 、人均肉类产量还 没有达到沙皇时代 的水平。
消极作用1: 农业、 轻工业、重工业发展 不平衡,人民生活水 平提高缓慢。
材料三:1936年苏联政府从一个地区收购稞麦, 每千克付给农民13卢布,而政府出售给面粉厂时, 则作价93卢布。 消极作用2: 国家从农民那里拿走的东西过多, 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材料四:在列宁格勒生产一粒纽扣售价1卢布, 那么700公里外莫斯科的价格也是1卢布,而万 里之外的海参崴仍然是1卢布。
3、关于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是通过哪几个主要途径建立的?
斯大林说:没有重工业,就不 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只 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我们
(1)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
斯大林认为,个体农民不能生 产出更多的粮食,新经济政策 时期产生了富农囤积粮食、投 机倒把的问题,因此,必须实 行农业集体化,改变农村所有 制形式。
目的: 最初,是为了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 支持红军,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苏维埃 政权。 后来想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 主义。
如何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材料一:1919-1920年,苏俄粉碎了三次 大规模武装干涉,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 利。
积极作用:促进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政权
公有制为主, 多种所有制 并存 高度集中计 社会主义市 划经济体制 场经济体制 公有制 优先发展 重工业 农业集体化 农轻重协 调 家庭联产承 包责任制
2、“斯大林模式”对中国50—70年代的社会主义建设 产生过重大影响,有何体现?对我国改革开放有什么启 示?
体现: “一五”计划,三大改造;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文化大革命”。
积极作用1: 在较短时间里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 了工业化;
材料一:人类社会自此有了两种现代化途径,即以英国为 代表的资本主义现代化途径和以斯大林模式为代表的社会 主义现代化途径。前者走的是轻工业先行,通过市场调节 经济生活的道路,……后者走的是重工业先行的道路,中 央政府通过强有力的计划手段对包括经济活动在内的全部 社会生活进行全面干预。 ——沈宗武所著《斯大林模式的现代省思 》 积极作用2: 开创了 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 工业化模式;
结论: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马克思设想下的社会主义:
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实
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列宁
评价: ①促进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政 权 ②损害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民的生 产积极性,导致了严重的政治经济危 机。 ③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我们应怎样认识“斯大林模式”的得与失? 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经济发展表
1913年 世界 工业总产值 机器制造业 电力 煤 钢 1928年 世界 1932年 世界 欧洲 1937年 世界 欧洲
5 4 15 6 5
5 4 10 6 5
3 2 7 4 5
2 1 4 3 4
2 2 3 4 3
1 1 2 3 3
2、关于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在哪里? 新经济政策的内容
特点: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利用商品市场和货 农业:余粮征集制 部分恢复 农业:粮食税 币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工业:关系国家命脉企业归 工业:大中小 私有制 国家所有;中小企业允许本 企业全部国有 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化
1919年俄国1普特粮食的价格
国家征购价
国家零售价 黑市价格
6 卢布
30 卢布 200 卢布
这种现象谁是最大的受害者?会产生什么后果?
消极作用:损害农民利益,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
消极作用:引发严重经济危机和政治危 机;
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 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 整国家产品生产和分配的做法脱离了 实际,“现实生活说明我们了”。
体制 二、改革
(一)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自主学习】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年-1921年) 1、背景 2、目的 3、内容 4、特点 5、评价
二、新经济政策(1921年-1927年) 1、背景: 2、实施: 3、内容: 4、特点: 5、影响:
三、“斯大林模式” 1、背景: 2、表现: 3、成就: 4、评价:
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 作用:
的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
杰尔诺沃村“伊里奇之灯”
“在我们的家里装上了这么美 妙的灯,这是过去任何一个政权都 没有替我们做到的。看那灯光闪烁 起来,照亮我们的农舍。心里是如 此欢乐和愉快,禁不住要高声喊叫: 苏维埃政权,你干得多么出色!” 独立思考
人民叫好的新经济政策为 何没能实行更久一些?
攻占冬宫
十月革命取得胜利
“我们在夺取政权时便知 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 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 度的现存方法……我不知 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 这类问题……我们必须根 据实践作出判断”
宁 社会主义建设没有现成的经验,
——列
只能在实践中探索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 “战时共产主义” 设
一、道路 探索 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2)农业:农业集体化
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 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只能 允许两种公有制形式的存在 和发展,社会主义所有制越 公就越优越;——《世界历史》
(3)经济体制:实行单 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 的计划经济体制
内容: (1)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 (2)农业:集体化 (3)经济体制: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 的计划经济
【合作探究】
1、试比较斯大林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西 方资本主义模式的异同。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自 由 放 任 国 家 干 预 斯大林模式 中 国 特 色 模 (英国) (美国) (苏联) 式
所有制
私有制
私有制
经 济 管 理 市场经济 市场主导 体制 国家调控 体制 工业化道 先轻后重 路 农业化道 资本主义农场 路
启示: (1)应从实际国情出发,走自己特色道路; (2)经济政策的制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3)建设社会主义要保证农、轻、重协调发展; (4)建设社会主义要注重改善民生;
【课堂巩固】
商业:允许自由贸易,恢 商业: 取消自由贸 肯定市场和商 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易和商品买卖
普遍义务劳动制和 实物配给制
品货币关系
分配:废除实物分配制; 按劳分配;
新经济政策的影响 结合表格和课文内容,分析新经济政策的作用。
年份
★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苏联经济得到了恢复。 1913年 1921年 1923年 1925年 项目 9446 列宁对此感到很欣慰,他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 粮食作物 7860 8730 6620 (万公顷) 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 ……而现在,谢天 (万公顷) (万公顷) 耕作面积 (万公顷) 39.79 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粮食作物 22.13 34.55 44.24 (亿普特) 产 量 (亿普特) (亿普特) (亿普特)
材料三: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经很清楚,我 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 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 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 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 攻的方法上去。” ——引自《苏联 兴亡史》
既然不能通过战时共产主义的办法直接 过渡到社会主义,列宁接下来采取了什 么措施?
苏联工业化建设的产物——第聂伯河水电站
材料二:1941年,希特勒发动袭击后,苏联只用 了8天时间就征集了530万人入伍,仅用4个月就 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工业基地。 积极作用3:为后来的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 质基础。 积极作用: (1)开创了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道路; (2)较短的时间里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3)迅速实现工业化,为反法西斯战争奠定了物 质基础。
──这就是计划经济
消极作用3:长期执行计划指令, 压制了地方和企 业的积极性,阻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991克里姆林宫 的红旗黯然降落
1991年第一个社会 主义国家轰然倒塌 消极作用4: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消极作用: (1)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 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2)农业集体化损害了农民的积极性。 (3)指令性计划不利于苏联的持续发展。 (4)因其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质疑问难】1、关于战时共产主义
列宁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有什么目的?
材料一:苏维埃政权管辖工
厂停产,红军战士和城市
居民也面临着断粮的危险。
苏维埃政权经受着严峻考 验。
材料二: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 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不仅是维持 生活和对付战争……而且是共产主义的任 务,是推进到社会主义的“真正的主要途 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