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课件-机械设计基础A(3)】带传动的滑动与效率实验yasuo--自改new
【清华课件-机械设计基础A(3)】第6章齿轮传动10

6.1齿轮传动的特点
6.1.1齿轮传动的特点
☺啮合传动,效率高; 结构紧凑;效率高:单级
最高可达99%;传递功率大,可达几十千瓦。 ☺结构紧凑。
☺传动比稳定、准确;工作可靠,寿命长。
☺传动比稳定,单级最大传动比为8。 ☺加工精度较高,安装也较复杂,造价较高。 ☺仅适用于近距离传动。
6.1齿轮传动的特点
相对滑动
6.3.2 轮齿的失效形式
失效形式
轮齿的失效—轮齿的折断
静载荷折断——尖峰或冲击载荷 疲劳折断——变化的载荷
齿面的失效
接触疲劳点蚀(收敛性、扩展性) 齿面磨损—磨粒磨损为主 齿面胶合—重载高速,由于瞬时温升引起的 齿面塑性流动—低速重载、频繁起动或过载传动
引起传动失效 的影响因素
工作情况:速度、载荷的大小等 防护情况:开式、半开式、闭式 材料及热处理:
da≥400~500mm
铸铁 HT250、QT500-5 P184表6-6 齿轮常用金属材料材料
非金属 夹布塑胶, 尼龙: 适用于载荷小、高速及精度
要求不高的场合,但一般考虑散热条件,不成对使用。
6.3齿轮的材料及其选择原则
齿轮材料的热处理
☺整体淬火:40Cr ☺表面淬火: 45、40Cr 、40CrNi ☺渗碳淬火:20、20Cr 、20CrMnTi ☺渗氮 ☺碳氮共渗
6.4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
齿轮传动受力分析的目的 6.4.1直齿轮的受力分析 6.4.2斜齿轮的受力分析 6.4.3锥齿轮的受力分析 6.4.4计算载荷
6.4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
齿轮传动受力分析的目的
☺计算齿轮的强度;设计轴及选择轴承的依据
齿轮传动中轮齿受力的类型
☺工作力:法向力Fn ☺附加动载荷
带传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PPT课件

该案例说明了带传动机械设计的重要性,合理的设计可以提高 传动效率、降低噪音、延长使用寿命等。同时,也展示了通过 实验和数据分析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
经验教训总结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经验教训总结
1. 带传动机械设计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带的材料、张紧力、带轮结构等, 需要进行综合分析和优化。
2. 实验是验证和改进设计的重要手段,通过实验可以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 方案。
02 | 序号 | 张紧力(N) | 负载(N) | 转速(r/min) | 滑动率(%) | 传动效率(%) |
03
| --- | --- | --- | --- | --- | --- |
数据记录表格和结果分析方法
|1||||||
|2||||||
|3||||||
数据记录表格和结果分析方法
| ... | ... | ... | ... | ... | ... |
经验教训总结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3. 数据分析和处理是实验的重要环节,需要掌握相关的方法和 工具。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 带传动机械设计将朝着更高效率、更低噪音、更长寿命的方向 发展。同时,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也将为带传动机械设计带 来更多的可能性和挑战。
THANKS
通过调整预紧力来改变带的张紧程 度,以优化传动效率和带的寿命。
02
优化带轮设计
采用合理的带轮结构和制造工艺, 减小带轮的质量和转动惯量,以降
低能量损失。
04
加强维护和保养
定期检查和维护带传动系统,保持 带的清洁和良好润滑状态,以延长
使用寿命和提高传动效率。
06
实验与案例分析
实验目的、原理及操作步骤介绍
【清华课件-机械设计基础A(3)】讲义05-2齿轮传动总结

96 120 3.75 240 50.3655 120 120 3.0 144 120 2.5 180 120 2.0 240 120 1.5 240 50.3655 240 50.3655 240 50.3655 240 50.3655
20 3.75 240 240 240 240 240 240
(1)轴的刚度较大宜取较大齿宽系数; (2)对称布置宜取较大齿宽系数; (3)软齿面齿轮传动宜取较大齿宽系数;
z1
z2
m
b
软对 2.1116 4.1926 8.1909
软非 2.1115
软悬 2.1113
20 20 5.0 10 20 20 5.0 20 20 20 5.0 40 20 20 5.0 80 20 20 5.0 100
第6章 齿轮传动
6-6直齿圆柱齿轮的参数选择和许用应力 6.6.1 设计参数选择 1.齿数
1.不根切 最小齿数选择17或19 采用变为齿轮,减小最小齿数,不能变尖 采用斜齿轮
软齿面材料(结构钢正火) z1 20 z2 b m a pmax z1 20
硬齿面(合金钢渗碳淬火) z2 60 b m a 240 pmax 147.3638
接触强度
H Z E Z H Z
2 KT1 u 1 [ ]H 2 bd1 u
接触强度
2T1 F YFaYSaY K [ ]F bd1m
弯曲强度
2T1 F YFaYSaY K [ ]F bd1m
弯曲强度
2T1 F YFaYSaY K [ ]F bd1m
第6章 齿轮传动
6-6直齿圆柱齿轮的参数选择和许用应力 6.6.1 设计参数选择 3.齿轮精度
(1)经济性原则; (2)匹配性原则; (3)高速传动,精密传动,宜选用较高制造精度; (4)封闭环境中的传动装置,宜选用较高制造精度; (5)制造精度应与制造方法相适应;
机械设计基础之带传动培训课件(ppt 55页)

四、带传动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 则 带传动的设计准则是:具有一定的疲劳强度和寿
命,工作时不打滑
max 1 b1 c [ ]
or
1 [ ]- b1- c
V带轮类型
孔板式
二、普轮通宽 V带、带轮的结构及尺寸
相邻槽间距
参数 ①基准直径Dd 节宽bp相对应的带轮直径Dd 系列化 见表17-3
基准宽度
小带轮直径不能太小见表17-2
Dd1 ≥Dd1min
Dd1min---小带轮的最小基准直径
Dd
•材料
② 带轮楔角小于40°。32/34/36/38
轮槽的楔角小于v带楔角,保持V带受 弯与槽良好接触
❖ 动弧并非恒定不变而是随着工作外载荷的变化而自 动地呈正比变化,工作外载荷越大,V带紧、松两 边的拉力差值越大,应力差值越大,动弧也就相应 扩大,以增大抗衡外载荷所需的摩擦力。当工作外 载荷增大到使带传动即将过载时,动弧扩大到带与 带轮的整个接触弧段,带与带轮的整个接触面全部 产生弹性滑动。这时,摩擦力达极限值,即有效拉 力达到Ftmax,如外载荷一经超过Ftmax,带就在带轮 上打滑,传动失效。
二•V带、截普面通几何V参带数、带轮的结构及尺寸 参数 b——顶宽。(带的节面宽度)
h ——高度
q ——楔角均为40° 节面——当V带受弯曲时,
长度不变的中性层。
bp——节宽/基准宽度
bp=h/0.7
Ld——带的基准长度
定义1:V带在带轮上张紧后位于带轮基准直径上的周线长度
定义2:沿着节线的长度。
带传动的最大有效圆周力(临界值(不打滑时))
机械设计基础ppt课件完整版

3
机械设计的定义与重要性
• 定义:机械设计是根据使用要求对机械的工作原理、结构、运 动方式、力和能量的传递方式、各个零件的材料和形状尺寸、 润滑方法等进行构思、分析和计算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描述以 作为制造依据的工作过程。
2024/1/28
4
机械设计的定义与重要性
重要性
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机械生产的第一步,是决定机械性能的最 主要因素。
2024/1/28
18
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维护与保养
日常维护
保持系统清洁、定期更换液压油或空 气滤清器滤芯等。
定期保养
检查系统各元件的工作状态,及时更 换损坏的密封件和易损件等。
2024/1/28
故障诊断与排除
熟悉系统故障现象和原因,掌握相应 的排除方法。
系统改进与优化
根据使用情况和实际需求,对系统进 行改进和优化,提高系统性能和效率 。
数字化与智能化融合
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机械设 计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个性化与定制化
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机械设 计服务。
跨界融合与创新
鼓励不同领域的跨界合作,创造全新的机械 设计理念和方法。
2024/1/28
绿色与可持续发展
倡导环保、节能的设计理念,推动机械设计 的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
等。
创新性原则
设计应鼓励创新思维,探索新 的技术、新的材料和新的工艺
。
2024/1/28
6
机械设计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数字化设计
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化工具 进行高效、精确的设计。
绿色设计
注重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 等方面的设计。
发展历程
从手工设计到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再到现在的数字化 、智能化设计。
2024版《机械设计基础》第十章带传动精品PPT课件

《机械设计基础》第十章带传动精品PPT课件$number{01}目录•带传动概述•带传动的类型与结构•带传动的受力分析与强度计算•带传动的张紧、安装与调试•带传动的失效形式与寿命计算•带传动的设计计算与选型01带传动概述带传动的定义与分类定义带传动是一种通过传动带与带轮之间的摩擦力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机械传动方式。
分类根据传动带的截面形状和工作原理,带传动可分为平带传动、V带传动、多楔带传动和同步带传动等。
带传动的工作原理摩擦原理带传动依靠传动带与带轮之间的摩擦力来传递运动和动力。
当主动轮旋转时,通过摩擦力带动从动轮旋转,从而实现动力的传递。
带的张紧为了保证足够的摩擦力,需要对传动带进行张紧。
张紧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带传动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0302优点01传动平稳,噪音小;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具有一定的过载保护能力;适用于中心距较大的场合。
缺点传动效率低,一般不适合大功率传动;带的寿命相对较短,需要定期更换;01对张紧力和轴线平行度要求较高;02在高速、高温或腐蚀性环境下性能较差。
02带传动的类型与结构结构简单,适用于中心距较大的情况010203但由于结构简单,容易打滑,传动效率相对较低传动平稳,噪音小,适合高速传动截面为梯形,能更好地贴合带轮槽,传递较大的扭矩传动效率高,适用于大功率传动但由于V带与带轮槽的摩擦,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和磨损带内周制成齿状,与带轮齿槽相啮合,实现同步传动传动准确,不打滑,适用于高精度、高速度、高负载的场合但制造成本较高,且安装和维护要求较高同步带传动特殊类型带传动包括多楔带、圆带、活络带等各自具有独特的结构和特点,适用于特定的场合和需求例如多楔带具有较高的传动效率和较大的扭矩传递能力,活络带则具有方便安装和调节的优点03带传动的受力分析与强度计算带传动的受力分析紧边拉力$F_1$和松边拉力$F_2$带传动工作时,紧边拉力大于松边拉力,二者之差即为带的有效拉力$F$。
带的初拉力$F_0$带传动预紧后,带在带轮上产生的预紧力。
机械设计基础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优化设计
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通过改 进结构形状、减轻重量、降低应力 集中等措施,提高零件的承载能力 和使用寿命。
疲劳强度分析
针对承受交变载荷的零件,进行疲 劳强度分析和寿命预测,确保其在 长期使用过程中不发生疲劳破坏。
03
连接件与紧固件设计
螺纹连接件设计原理及选型
螺纹连接件基本概念
06
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设计基础
液压传动系统工作原理及组成
液压泵
将机械能转换为液压 能的装置,提供动力 源。
液压马达和液压缸
将液压能转换为机械 能的执行元件,实现 往复或旋转运动。
控制阀
控制液压系统中油液 的流动方向、压力和 流量,以满足执行元 件的动作要求。
辅助元件
包括油箱、滤油器、 冷却器、加热器等, 保证系统正常工作。
机械设计基础PPT完整全套教学 课件
• 机械设计概述 • 机械零件设计基础 • 连接件与紧固件设计 • 传动装置设计基础 • 轴系零部件设计基础 • 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设计基础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01
机械设计概述
机械设计定义与分类
定义
机械设计是根据使用要求对机械的工作原理、结构、运动方 式、力和能量的传递方式、各个零件的材料和形状尺寸、润 滑方法等进行构思、分析和计算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描述以 作为制造依据的工作过程。
实际案例分析与讨论
典型机械产品的设计 案例解析
机械设计中的创新思 维和实践
实际工程问题的分析 和解决方案
行业前沿动态分享
机械设计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趋势 智能制造、数字化和绿色制造等新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机械设计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THANK YOU
《机械设计基础》第十章带传动精品PPT课件

10.2.2 带传动工作时的应力分析
带是在变应力下工作,当应力较大,应力变化频率较高时,带将很快产生疲劳 断裂而失效,从而限制了带的使用寿命。带传动工作时,带所受应力有如下几种:
机械设计基础
1.由紧边拉力和松边产生的拉应力
紧边拉应力 松边拉应力
2.由离心力产生的拉应力
∵F1> F2 ∴ σ 1>σ 2
一般情况下,带传动传动的功率P≤100 kW,带速5 ~ 25m/s,平均传动比 i≤ 5,传动效率为94% ~ 97%。目前带传动所能传递的最大功率为700kW, 高速带的带速可达60m/s。
机械设计基础
10.1.3 V带的结构和型号 标准普通V带都制成无接头的环形。其构造如图所示。当V
带受弯曲时,带中保持其原长度不变的周线称为节线,由全部 节线构成节面。带的节面宽度称为节宽(bd),V带受纵向弯曲 时,该宽度保持不变。
带时的初拉力应为上述初拉力的1.5倍。
机械设计基础
9、计算轴压力 V带作用在轴上的压力FQ一般可近似按两边的初拉力F0的合 力来计算。
机械设计基础
FQ=2ZFo
10.带轮结构的设计
带轮结构的设计根据带轮槽型、槽数、基准直径和轴的尺寸确定。参 见本章10.4节部分或有关机械设计手册。
【例 10-1】 设计一带式输送机的普通 V 带传动。原动机为 Y112M-4 异步电动机, 其额定功率 P =4kW,满载转速 n1 =1440 r/min,从动轮转速 n2 =470 r/min,单班制工作,
机械设计基础
2.按传动带的截面形状分 (1)平带 平带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内表面为工作面 (2)V带 V带的截面形状为梯形,两侧面为工作面 (3)圆形带 横截面为圆形, (4)多楔带 它是在平带的基体上由多根V带组成的传动带 (5)同步带 纵截面为齿形
机械设计基础第3章PPT

40
20 15
10 8 6
4
2 1.5
1 0.8 0.6 0.4
32A 2 4A28 A 20 A 16 A
1 2A 10 A 08 A
链号
08A 10A 12A 16A 20A 24A 28A 32A
节 距/ m m
12.7 15.875 19.05
25.4 31.75 38.1 41.45 50.8
0.2
0.15 0.1 10
15 20
40
60 80 100150200
400 600 1000 2000 800 1500
4 0 0 06 0 0 0
小 链 轮 转 速 n1 ( r / m i n )
23
、
3.8 滚子链传动的设计
n12
3.8.3滚子链的设计计算
1.设计链传动的已知条件和内容
第3章 带传动和链传 动
3.4.1 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
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有带的打滑和带的疲 劳破坏。因此,带传动的设计准则是:在保 证不打滑的前提下,传动带应具有足够的疲劳 强度和一定的使用寿命。
第3章 带传动和链传 动
3.4.2单根V带的基本额 定功率
(3-10)
表3-4给出了单根V带的基本额定功率P
值(仅列出D型)
普通V带已标准化,按截面尺 寸分为Y、Z、A、B、C、D、 E 七种型号
7
3.2.2 V带轮的材料和结构
第3章 带传动和链传 动
图3-5 V带轮(腹板式) 1一轮缓2一瞧板3一轮毂
表3-3 V带轮的基准直径系列 (摘自 GB/T13575.5-1992)
8
3.3 普通V带传动工作能力分析 3.3.1 带传动的受力分析
机械设计基础第12章带传动ppt课件2024新版

带传动的优缺点 01 02 03
优点 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传动平稳,噪音小;
带传动的优缺点
具有一定的过载保护能力; 适用于中心距较大的场合。
带传动的优缺点
缺点 传动效率相对较低; 使用寿命相对较短;
带传动的优缺点
需要定期张紧和维护;
在高速、重载或高温等恶劣条件下性能较差。
02
带传动的主要类型与结构
机械设计基础第12章带传动ppt课件
$number {01}
目录
• 带传动概述 • 带传动的主要类型与结构 • 带传动的受力分析与强度计算 • 带传动的张紧、安装与调试 • 带传动的失效形式与改进措施 • 带传动的设计计算与选型
01
带传动概述
带传动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带传动是一种通过带作为挠性件 ,依靠带与带轮之间的摩擦力或 啮合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机械传 动方式。
传动效率高
V带与带轮之间的摩擦系数较大,因此传动效率相对较高。
多楔带传动
01
02
03
结构特点
多楔带传动的带轮轮槽为 多个楔形,与多楔带的截 面形状相匹配。
适用于中低速重载
多楔带传动通常适用于中 低速重载的场合,如工程 机械、农业机械等。
传动平稳
多楔带与带轮之间的接触 面积大,因此传动平稳, 噪音小。
同步带传动
结构特点
同步带传动的带轮轮齿与 同步带的齿形相匹配,实 现精确同步传动。
适用于高精度场合
同步带传动通常适用于高 精度、高速度的场合,如 数控机床、自动化生产线 等。
传动精度高
同步带与带轮之间的啮合 精确,因此传动精度高, 能够满足高精度传动的需 求。
03
带传动的受力分析与强度计 算
【清华课件-机械设计基础A(3)】第4章机械传动设计总论

三.机械传动的主要指标
3.外廓尺寸,质寸的 影响很大。
i=22=4
i=4
其它:维护,安全,环保
四.机械传动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1.传动比i:i
n主 n从
;
D1
iV
n电 n1
D2 ; D1
Z2
n2
i齿
n1 n2
Z2 ; Z1
i总 iV i齿
n1
D2
Z1
四.机械传动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2.效率
总 V齿轴3 承联工作
3.功率P
P出
Fv kw 1000
P入 P出 / 总
P齿 P入V
P2 P入V承齿
F D1 Z2
V
D2
Z1
四.机械传动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4.速度V
F D1 Z2
V dn (m / s)
1000 60
V
5.转矩T
T 9.55106 P (Nmm) n
D2
Z1
例题:
一.传动的重要性
辅助系统,例如:润滑、显示、照明等
原动机部分 传动部分 执行部分
控制系统
一.传动的重要性
1.调整速度:减速箱,变速器 2.改变运动形式:回转,摆动,直线运动 3.一原动机带多个执行机构 4.实现停歇,接合、分离、制动或反转 5.安全,维护,尺寸等需要
二.机械传动型式、特点分类
各类传动 特性对比:P108.109表4-2,4-3 机械传动分类: (P104,表4-1)
课代表
精45马林:51531533,25人 malinbiyang@ 热动41彭坤:51532090,16人 pengkun201@ 机械41: 巨云涛,51531459,19人 jyt10412@
机械设计基础全套教学ppt课件清华大学

• 铰链四杆机构:构件间用四个转动副相连的平 面四杆机构。
机械设计基础
2.1 概 述 • 平面连杆机构的优点是: • (1)运动副都是低副,寿命长,传递动力
大。 • (2)何形状简单,易于加工,成本低。 • (3)在主动件等速连续运动的条件下,当
处形成两个转动副。 • 推理:N个构件时,有N – 1个转动副。
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
图1-15 复合铰链
• 【例1-4】计算如图1-16所示的复合杆机构 的自由度。
• 解:活动构件数n=5 • 低副数 PL 7 • 高副数 PH 0
F 3n 2PL PH 35 27 0
1
图1-16 复合杆机构
• 解:活动构件数n=2 • 低副数 PL 2 • 高副数 PH 1
F 3n 2PL PH 32 221 1
图1-14 凸轮机构
机械设计基础
1.3.2 计算机构的自由度时应注意的问题
1).复合铰链 由三个或三个以上构件组成的轴线重合
的转动副称为复合铰链。 • 如图1-15所示,三个构件在同一轴线
(a)一个构件上有两个运动副
(a)一个构件上有三个运动副
图1-6 构件的表示方法
机械设计基础
• 2.转动副
(a)图面与回转轴线垂直;
(b)图面与回转轴线共面
图1-7 转动副的表示方法
机械设计基础
• 3.移动副
• 如图1-8所示,注意移动副的导路应与两 构件相对移动的方向一致。
机械设计基础
图1-8 移动副的表示方法
运动的连接称为运动副。
运动副元素:两构件上直接参与接触而构成运动副的部分— —点、线或面。
《机械设计基础》全套PPT课件(完整版)

机械设计基础全套PPT课件(完整版)简介《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介绍机械设计基本理论和方法的课程。
本套PPT课件是全套课程的完整版,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和技术,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能力。
课件目录1.机械设计基础概述–机械设计概述–机械设计的重要性–机械设计的基本流程2.材料与力学基础–材料工程概述–材料的力学性能–弹性力学基础–塑性力学基础3.物体的几何参数–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法–构建三维几何模型–几何参数的计算与分析4.连接零件的设计–轴的设计–轴承的选择与设计–轴承的寿命计算5.传动装置的设计–齿轮传动–带传动–传动装置的计算与优化6.结构件的设计–结构件的设计原则–加工工艺与工装设计–结构件的计算与优化7.机械设计的检查与验证–设计的检查原则–设计验证的方法–机械设计的可靠性分析8.机械设计的案例分析–常见机械设计案例分析–机械设计的创新与应用学习建议1.注重课堂笔记的整理,重点记录课程重要概念和公式。
2.完成课后习题和实践任务,巩固所学知识。
3.多查阅相关参考书籍和资料,拓宽机械设计的知识面。
4.参加实验室和工程实习,锻炼机械设计实际操作能力。
5.加强与同学的讨论和交流,共同学习、提高。
结语《机械设计基础》全套PPT课件是学习这门课程的重要辅助资料,帮助学生快速全面掌握机械设计的基础理论和方法。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能够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并在实际应用中能够独立进行机械设计与分析。
希望本套课件对学生的机械设计学习有所帮助,祝愿大家学习顺利!。
【清华课件-机械设计基础A(3)】讲义8-3

齿轮与轴通过轴颈实现径向与角向定位
通过轴肩实现齿轮与轴的轴向定位 轴肩放在哪一端?
相邻轴段直径
与轮毂配合的轴段长度
键槽的长度与位置
轴系的轴向定位方式
两端单向固定
一端双向固定
两端游动
两端单向固定 (正安装)
两端单向固定 (反安装)
选择轴承类型
滚动轴承与箱体内壁的距离
滚动轴承定位台阶高度
定位套筒结构
油润滑? 脂润滑?
为方便轴系装配,采用剖分式箱体结构
采用轴承端盖实现轴承与箱体轴向定位
通过螺栓将端盖固定在箱体上 通过调整垫片调整轴系的轴向间隙 注意螺栓在端盖上的位置
螺栓在端盖上的位置
输出端采用穿透式端盖
轴与端盖之间采用骨架式油封密封
油封的辅助拆卸结构
上、下箱体之间固定螺栓的直径、位置与扳手空间
当蜗杆的线速度较低时(vs<4~5m/s),采用蜗杆下置方式,当 蜗杆的线速度较高时(vs>4~5m/s),为避免蜗杆搅油的功率损 失过大,采用蜗杆上置方式。
采用浸油方式润滑时浸油深度应不低于一个齿高。
为防止蜗杆的搅油作用将油推向一侧的轴承,影响轴承的润滑,
可在蜗杆上加装挡油盘。
如果蜗杆直径较小,无法直接接触油面或无法保证浸油深度, 可在蜗杆轴上加装溅油盘,将油输送到蜗轮轮齿上。
9.55×106 3
p
3
=C
p
0.2[τ ]T n
0.2[τ ]T n
n
空心轴估算公式:d ≥ C 3
p
n(1-β 4)
(β=内外径径)
轴上只受转矩的最小直径应大于估算值 如果所计算的轴径上有键槽等结构应将所计算的直径适当 放大,并将直径数值按标准直径系列圆整
机械设计基础带传动优秀课件

但传动效率低,带的寿命较短。
应用领域与发展趋势
应用领域
带传动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如机床、汽车、拖拉机、农业机械、纺织 机械、轻工机械等。
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机械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带传动的性能将不断提高,应 用领域也将不断扩大。未来,带传动将向高速、重载、高效率、长寿命等方向 发展,同时还将注重环保、节能等方面的研究。
参数优化
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条件下,通过合理调整关键参数,使带传动的性能达到最优。 例如,适当增大中心距可以降低带的弯曲应力,提高传动效率;合理调整张紧力 可以保证带传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03
带传动材料选择与性能要求
常用材料类型及特性分析
01
02
03
橡胶材料
具有良好的弹性、耐磨性 和耐油性,适用于多种工 作环境。
机械设计基础带传动优 秀课件
目录
• 带传动概述 • 带传动基本结构与设计 • 带传动材料选择与性能要求 • 带传动受力分析与强度计算 • 带传动摩擦磨损机理与防护措施 • 带传动系统动力学特性研究 • 现代设计方法在带传动中应用前景展望
01
带传动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带传动是一种通过带作为中间挠 性件,依靠带与带轮之间的摩擦 力或啮合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机 械传动。
对疲劳寿命预测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总结预测方法的准确性和 可靠性。同时,探讨提高带传动疲劳寿命的途径和措施。
05
带传动摩擦磨损机理与防护措施
摩擦磨损机理阐述
摩擦产生原因
带传动中,由于带与带轮之间存 在压力,使得两者在相对运动时 产生摩擦力,从而导致能量损失
和磨损。
磨损类型
根据磨损机理不同,带传动的磨 损可分为粘着磨损、磨粒磨损、
机械设计基础带传动及其设计资料PPT课件-2024鲜版

带轮强度校核与寿命预测
强度校核
对带轮的弯曲应力、接触应力和剪切应力等进 行校核,确保带轮在传动过程中的安全性。
2024/3/28
寿命预测
基于疲劳损伤理论,结合带轮的材料性能、结构特点 和使用条件等因素,对带轮的寿命进行预测。
提高寿命措施
优化带轮结构、选用高性能材料、提高制造工 艺水平和改善润滑条件等,以延长带轮的使用 寿命。
03
优化带轮结构,提高带轮刚度和制造精度。
22
传动带疲劳寿命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
采用合适的张紧装置和张紧力控制系统,确保传动带的稳定运行。
加强传动带的维护和保养,定期检查和更换磨损严重的传动带。
2024/3/28
23
05 带传动系统性能分析
2024/3/28
24
动力学建模与仿真分析
仿真分析
利用仿真软件对带传动系统进行动力学仿真, 分析其在不同工况下的动态响应。
2024/3/28
11
带的张紧与调整方法
张紧方式
介绍常见的张紧方式,如定期张紧、自动张 紧等。
调整方法
探讨带的松紧度调整方法,如调整中心距、 增加张紧轮等。
2024/3/28
维护保养
阐述带的定期检查和更换标准,以及日常维 护保养注意事项。
12
03 带轮设计
2024/3/28
13
带轮材料选择与制造工艺
2024/3/28
建立带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
考虑带的弹性、阻尼、刚度等因素,建立准 确的动力学模型。
参数优化
通过仿真结果,对带传动系统参数进行优化, 提高其动态性能。
25
振动噪声产生机理及控制策略
振动噪声产生机理
分析带传动系统中振动和噪声产生的原因,如带的振动、轴承的 噪声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带传动滑动与效率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1. 了解带传动中的弹性滑动及打滑现象以及与带传动承载能力的关系;2. 掌握带传动的滑动和效率的测试方法,确定带传动最合理的工作状态,探讨改善带传动性能的措施。
二、实验原理带传动的设计准则是:保证传动带在工作中不打滑,同时又有足够的疲劳强度和寿命。
传动带不出现打滑的临界条件取决于带传动的滑动与承载能力(有效拉力、扭矩或传递功率)之间的关系。
在传动条件及初拉力一定的情况下带传动的滑动与有效拉力F 之间的关系曲线如图1所示。
图中ε-F 曲线称为带传动滑动曲线,η-F 曲线为带传动效率曲线:图1带传动滑动曲线和效率曲线ε为滑动系数或称滑差率ε=%100)1(1212121⨯⨯-=-n n D D V V V (1) 式中 V 1、V 2、n 1、n 2—分别为主动轮、从动轮的线速度和转速,m/s 和r/min;D 1、D 2—分别为主动轮、从动轮的计算直径,mm 。
由图可知:滑动曲线在开始一段,滑动系数随有效拉力的增加而成线性增加,这时传动带处于弹性滑动范围内工作,属于弹性滑动区。
当拉力增加至超过某一值后,滑动系数增加很快,带处于弹性滑动与打滑同时存在的范围内工作,属于打滑区。
当拉力继续增加,带将在带轮上处于完全打滑工作状态,此时滑动系数ε近于直线上升。
为了保证传动带在工作中不打滑,又能发挥带的最大工作能力,临界条件应取在k 点,在这一临界条件下,滑动系数ε=1~2%,且传动效率η处于较高值。
三、实验装置1、 主要结构及工作原理图2为带传动实验台外观结构图。
该实验台主要由两个直流电机组成或其中一个为主动电机5,另一个为从动电机8,作发电机使用,其电枢绕组两端接上灯泡负载9,主动电机固定在一个以水平方向移动的底板1上,与发电机由一根平皮带6连接。
在与滑动底板相连的法码架上加上法码,即可拉紧皮带6。
电机锭子未固定可转动,其外壳上装有测力杆,支点压在压力传感器上通过计算即可得到电动机和发电机的转矩。
两电机后端装有光电测速装置和测速转盘,所测转速在面板上各自的数码管上显示。
图3为实验设备逻辑框图。
图2 带传动实验台外观结构图1、电机移动底板2、法码3、压力传感器4、弹性测力杆5、主动电动机6、平皮带7、光电测速装置(图中被遮住了)8、发电机9、灯泡负载10、机壳11、控制面板图3 实验设备逻辑框图1)扭矩和效率的测定电动机输出扭矩T1(即主动轮扭矩)和发电机负载扭矩T2(即从动轮扭矩)采用平衡法来测定。
电动机或发电机的定子外壳(即机壳)支承在支座的滚动轴承中,并可绕与转子相重合的轴线任意摆动。
当主动电机启动和从动电机带负载后,由于定子磁场和电枢转子间的电磁力的相互作用,主动电动机外壳将向与转子旋转的相反方向转动,从动发电机外壳将向与转子旋转的相同方向转动,为了阻止外壳转动,它们的转动力矩分别通过固定在外壳上的压力传感器所产生的力矩来平衡。
由于作用于定子上的力矩与转子上的力矩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因此主动轮转矩111T F L =⨯ 从动轮转矩222T F L =⨯ 其中,1F ,2F 为主从动轮压力传感器测得的数值, 12L L , 为两个力臂,且12120L L mm ==主从动轮转速和压力传感器产生的压力可通过面板直接读出。
2)有效拉力的计算带的有效拉力112T F D ⨯=其中1T 为主动轮转矩,1D =120mm 为主动轮直径 所以111122F L F F D ⨯⨯==⨯3)滑动系数和效率的计算因为12L L =,12D D =,可得 21(1)100%n n ε=-⨯2222211111P T n F n P T n F n η⨯⨯===⨯⨯ 式中: 12,P P 为主动、从动轮上的功率,12,n n 为主动、从动轮的转速。
2、主要技术参数直流电机功率为 355W 调速范围 50~1500rpm最大负载转速下降率 ≤5% 初拉力最大值为 3kg杠杆测力臂长度 L 1=L 2=120mm (L 1L 2—电动机中心至测力杆支点的长度)带轮直径 D 1=D 2=120mm实验台总重量45kg3、电气装置工作原理图4为带传动实验台面板布置图。
该仪器的转速控制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由脉冲宽度调制原理所设计的直流电机调速电源;另一部分为电动机和发电机各自的转速测量电路及显示电路以及各自的红外传感器电路。
调速电源能输出电动机和发电机励磁电压,还能输出电动机所需的电枢电压,调节板面上“调速”旋钮,即可获得不同的电枢电压,也就改变了电动机的转速,通过带的作用,也就同时改变了发电机的转速,使发电机输出不同的功率。
发电机的电枢端最多可并接八个40W灯泡用为负载,改变面板上A~H的开关状态,即可改变发电机的负载量。
转速测量及显示电路有左、右两组LED数码管,分别显示电动机和发电机的转速。
在单片机的程序控制下,可分别完成“复位”、“查看”和“存储”功能,以及同时完成“测量”功能。
通电后,该电路自动开始工作,个位右下方的小数点亮,即表示电路正在检测并计算电动机和发电机的转速。
通电后或检测过程中,一旦发现测速显示不正常或需要重新启动测速时,可按“复位”键。
当需要存储记忆所测到的转速时,可按“存储”键,一共可存储记忆最后存储的10个数据。
如果按“查看”键,即可查看前一次存储的数据,再按可再继续向前查看。
在“存储”和“查看”操作后,如需继续测量,可按“测量”键,这样就可以同时测量电动机和发电机的转速。
图4 带传动实验台面板布置图1、电流开关2、转速调节3、电动机扭矩4、发电机扭矩5、负载功率6、电动机转速7、发电机转速8、加载装置4、电气装置技术性能1)测速部分a、测速范围:50转/分~1500转/分b、测速精度:±1转/分2)直流电动机功率:355W3)发电机负载0W、16W、32W、48W、64W、80W、96W、112W、128W、144W、160W、176W、192W、208W、224W、240W、256W、272W、288W共十九档可调。
4)工作条件a、环境温度:-10℃~+50℃b、相对温度:≤80%c、电源:~220V±10% 50Hzd、工作场所:无强烈电磁干扰和腐蚀气体。
四、实验内容1.带传动滑动曲线和效率曲线的测量绘制:该实验装置采用压力传感器和A/D采集并转换成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的驱动力矩和阻力矩数据,采用角位移传感器和A/D板采集并转换成主、从动带轮的转数。
最后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作出滑动曲线和效率曲线。
使学生了解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打滑对传动效率的影响。
2.带传动运动模拟:该实验装置配置的计算机软件,在输入实测主、从动带轮的转数后,通过数模计算作出带传动运动模拟,观察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
五、实验步骤1.打开计算机,单击“带传动”图标,进入带传动的封面。
单击左键,进入带传动实验说明界面。
2.按操作规程缓慢启动实验台的电动机,将转速调至n=1000转,待带传动运转平稳后,可进行带传动实验。
3.在带传动实验说明界面下方单击“实验”键,进入带传动实验分析界面。
4.确定带的初拉力2F0值。
根据初拉力的大小决定法码14(图2)的重量,将传动带张紧(注意记录实验台机主要参数如带型号、D1、D2、L1、L2……等)。
5.检查调速旋纽,确保其初始状态为速度最小处。
6.在空载状态下,单击“稳定测试”,记录下带传动初始值。
7.通过测试界面的“加载”按钮逐级改变发电机负载,转速稳定后,依次记录各级负载下的n1 、n2、T1、T2、值,同时单击“稳定测试”,稳定记录带传动的实测结果。
8.依次做到带在带轮上接近打滑时为止(滑动率ε约为10%即可),单击“实测曲线”键,显示带传动滑动曲线和效率曲线。
停止试验,卸去负载。
测得的数据应不少于6~8点。
9.增大初拉力,重复上述步骤,做出另一组试验数据。
10.在带传动实验分析界面下方单击“运动模拟”键,可观察带传动的运动和弹性滑动及打滑现象。
11.要打印带传动滑动曲线和效率曲线。
在该界面下方单击“打印”键,打印机自动打印出带传动滑动曲线和效率曲线。
12.如果实验结束,单击“退出”,返回Windows界面。
六、实验操作注意事项1、通电前的准备a. 面板上调速旋钮逆时针旋到底(转速最低)位置,连接地线。
b. 加上一定的法码使带张紧。
c. 断开发电机所有负载。
2、通电后,电动机和发电机转速显示的四位数码管亮。
3、调节调速旋钮,使电动机和发电机有一定的转速,测速电路可同时测出它们的转速。
4、此后即可按实验指导书的要求操作。
七、思考题1.传动的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有何区别?它们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当D1≠D2时,打滑发生在哪个轮上?3.带传动的初拉力大小对传动能力有何影响?最优初拉力的确定与什么因素有关?影响带传动能力还有哪些因素?4.带传动的效率如何测得?有哪些因素会产生实验误差?试解释传动效率为什么随有效拉力的增加而增加,到达最大值后又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