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实验13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答案
实验名称:机械设计基础实验实验时间:2023年11月15日实验地点:机械实验室一、实验目的1. 理解机械设计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提高动手能力。
3. 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创新意识。
二、实验内容及步骤1. 实验内容(1)了解机械设计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3)进行简单的机械设计,如设计一个简易的齿轮传动系统。
2. 实验步骤(1)学习机械设计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运动副、机构、机械零件等;(2)分析实验要求,确定设计目标;(3)进行设计,包括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结构,绘制设计图;(4)制作模型,并进行测试和调整;(5)撰写实验报告。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设计了一个简易的齿轮传动系统,包括齿轮、轴、轴承等零件;(2)根据实验要求,选择了合适的材料和结构;(3)绘制了设计图,并进行了模型制作;(4)模型测试结果符合预期。
2. 实验分析(1)在设计过程中,首先了解了机械设计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为后续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2)在设计过程中,注重了零件的合理选择和结构设计,提高了设计的可靠性;(3)在模型制作过程中,注意了加工精度和装配质量,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4)通过实验,掌握了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提高了动手能力。
四、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对机械设计基础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2. 培养了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基础;3. 提高了动手能力,为今后从事机械设计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
五、实验建议1. 在实验过程中,应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提高实验效果;2. 在设计过程中,应注重创新,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3. 在模型制作过程中,应注重精度和装配质量,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4. 在实验报告中,应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参考。
实验报告人:XXX指导教师:XXX日期:2023年11月15日。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
机构运动简图绘
绘制插齿机、小型冲床、油泵模型、摆动导杆机构、内燃机模型、
缝纫机的机针机构、缝纫机的脚踏驱动机构、缝鞋机的机针机构、
1
制与结构认识实
2
必开 机车驱动机构等机构的机构运动简图,并计算自由度,分析机构
验
的运动,机构的组成,了解组成机构需要的各种结构。
在一张图上,一半画标准齿轮的范成图,另一半画变位齿轮的范
2、考核方式 (1)实验成绩按 10﹪ 记入期末机械设计基础课总成绩,实验成绩不及格或缺做 1/3 以 上者不得参加期末考试。期末考试的试卷中应有 0~10 分与实验内容有关的题目。 (2)实验成绩有实验指导教师从五方面综合评定:实验预习;实验能力;实验态度;回 答问题;实验报告。 (3)实验指导教师在每次实验中均应填写实验日志及考核记录,期末考试前两周,实验 指导老师将实验成绩交认课教师,由认课教师把实验成绩按 10﹪ 记入期末机械设计基础课 总成绩。
轮减速器,蜗轮蜗杆减速器,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测绘用轴系 9 种;机械零件陈列柜一套, 计算机 89 台。
五、实验指导书及参考资料
王科社,韩凤莲编.机械设计实验任务书与指导书.
六、实验考核办法
1、实验报告
写实验报告一定要准确简明,如实验目的要抓住主要的几点不要面面俱到;对于仪器要 记其名称、数量、规格,作到不遗漏有关物品;实验装置可事先画出草图,实验完毕后加以 整理,附以文字注解。实验步骤也应按实验目的和原理决定。先拟草稿,实验后,再按实验 操作步骤对原稿加以修正,使其反映实验过程;在进行实验时,对实验过程中事物的发展变 化和结果要仔细观察,如实记录,不要遗漏实验项目和数据。有些结果要填在事先准备好的 表内。实验记录不能随意涂抹更改,在实验结束后加以整理,写入报告中;实验结论要根据 实验过程中所观察到的结果与必要的数据作出,推理要严密。另外实验报告的有些内容要按 任务书或指导书上所提的要求去做。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南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南引言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是机械工程专业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实践环节。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巩固和应用所学的机械设计基础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指南旨在向学生介绍机械设计基础实验的内容、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实验的意义和操作流程,提高实验效果。
实验内容机械设计基础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零件测量实验:学生需要使用各种测量工具,如游标卡尺、千分尺、测量微计等,测量给定零件的尺寸,并记录数据。
2.零件装配实验:学生需要根据给定的零件图纸和装配要求,进行零件的装配实验,并检查装配结果的正确性。
3.运动副分析实验:学生需要通过实验,认识机械运动副的构成、类型和分析方法,并对给定的机械运动副进行分析,得出运动副的类型和特性。
4.传动系统实验:学生需要通过实验,了解机械传动系统的构成、传动原理和传动比的计算方法,并进行传动系统的设计和分析。
5.强度校核实验:学生需要通过实验,了解机械零件的应力分析原理和计算方法,并进行零件的强度校核和优化设计。
实验目的机械设计基础实验的主要目的包括:1.熟悉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的应用: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将课堂上学到的机械设计基础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巩固所学知识。
2.培养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亲自操作测量工具、装配零件、分析运动副等,培养了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提高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能力:学生需要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从而提高其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能力。
4.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与同组成员合作完成实验任务,加强了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实验方法与步骤在进行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时,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准备实验材料和工具:根据实验要求,准备好所需的零件、测量工具、装配工具等。
2.确定实验方案: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包括测量步骤、装配顺序和运动副分析方法等。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教学大纲湖南农业大学工学院2007 年 11 月《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教学大纲1、课程编号: 20192B62、课程属性:必修3、实验属性:独立设课4、学时: 28 学时5、实验应开学期:第4、5 学期6、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机械制图、金属工艺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机械精度设计及检测、机械原理、机械设计。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机械设计基础实验课是紧紧围绕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理论教学而开设的,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课堂理论教学后,经过实验教学更加深刻地理解教学的内容,验证理论教学中的重要结论,学会现代的实验方法和测试手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为今后的学习进行各种科学研究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实验的目的与基本要求1、进一步深刻理解理论教学的内容,验证理论教学中的重要结论;2、掌握现代的实验方法和测试技术;3、掌握各种实验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使用调节方法;4、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
三、实验考核方式及办法1、根据学生参加实验的态度和表现,在教师批阅完实验报告的基础上,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评定实验成绩。
2、未完成所规定的实验或实验成绩不合格者,应补做或重作实验,否则不准参加本课程的期终考试。
3、本课程为考查课,根据学习态度、实验报告计成绩。
四、实验项目一览表机械设计实验项目一览表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实验类型实验要求适用专业学时1机构认识、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和分析综合性必做22齿轮几何参数测定与分析综合性必做机械类43刚性转子动平衡实验验证性必做24机械运动方案虚拟拼装与运动仿真设计创新性必做25机械传动系统方案的创新设计及分析设计创新性必做46螺栓联接综合测试与分析分析综合性必做27带传动实验基础验证性必做28齿轮传动效率实验基础验证性必做29液体动压滑动轴承实验基础验证性必做210轴系结构创意设计设计创新性必做411减速器拆装实验分析综合性必做212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与性能测试分析设计创新性选做4五、实验项目的具体内容实验一机构认识、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和分析1、实验目的(1)认识各种常见的机构,了解其组成与其工作原理;(2)掌握根据实际机械和模型绘制机械运动简图的技能;(3)进一步加深理解机械的组成和机械自由度的含义,掌握机械自由度的计算方法及其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4)了解机械运动简图与实际机械结构的区别。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基础的相关知识,熟练使用相关工具进行设计与制作,并在实际操作中加强自身动手能力与实际应变能力。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是设计、制作和测试一台简易的手摇发电机,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以及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
三、实验原理手摇发电机是一种可以将人体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与传统发电机相似。
由于旋转磁场的作用,磁感线会跟着线圈旋转,从而在线圈内产生感应电动势,利用这个原理就可以将人体机械能转换成为电能。
四、实验步骤1.设计手摇发电机的框架:需要确定手摇发电机的框架大小和形状,画出初步的设计图等,然后在SOLIDWORKS等相关软件中进行3D建模,制定出框架的具体参数。
2.制作手摇发电机的框架:使用自动加工工具将框架进行机械加工并进行整体组装。
3.设计手摇发电机的发电部分:利用SOLIDWORKS软件进行发电机部分的设计,并制定发电机的制造参数。
4.制造手摇发电机的发电部分:使用自动加工工具进行发电机部分的制造,并将其与框架进行整体组装。
5.测试手摇发电机:使用测试工具进行手摇发电机的测试,测试其输出功率以及电压波动等指标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五、实验结果经过制作和测试,手摇发电机的性能达到了预期目标,最大输出功率为2W,电压波动较小。
六、实验思考通过这次实验,我了解到了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在实际中的应用,同时也加强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变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框架的加工精度不够高、发电机部分的输出功率不够稳定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日后的学习和实践中加以解决并不断完善。
七、实验结论本次实验让我加深了对机械设计的认识,同时也让我通过实践了解了机械设计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和应变技巧。
通过这次实验,我也发现了自己在机械设计方面的不足,需要自己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机械设计基础(4学分)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基础》课
4学分
实 验 报 告
课程名称:
学科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实验时间:年月日
实验成绩:
南京理工大学
实验一机构运动简图分析与设计
2、有下划线的字符为[CQP-B型设备]必填参数;
3、其余为[交流电动机实验设备]必填参数。
(1)工况Ⅰ(张紧力F0=N;使用张紧轮是否)
项
目
测
点
测定数据
计算数据
n1
W1
F1
n2
W2
F2
a1
a2
M1
M2
η
ε
F
1(空载)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工况Ⅱ(张紧力F0=N;使用张紧轮是否)
项
目
NO.:1机构模型的机构运动简图:
机构名称:
比例尺:
机构自由度计算:F=
演化过程:
NO.:2机构模型的机构运动简图:
机构名称:
比例尺:
机构自由度计算:F=
验证曲柄存在条件:
演化过程:
NO:3机构模型的机构运动简图:
机构名称:
比例尺:
机构自由度计算:F=
演化过程:
NO.:4机构模型的机构运动简图:
机构名称:
1、工况Ⅰ
2、工况Ⅱ
3、
工况Ⅲ
允许传递的有效圆周力工况Ⅰ:Fe1= N;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最新)
①“左、静、右”钮置“左”,记录μA表值,若指针指过满度,置合适的衰减档,记录灯下刻度,得1测点振动量S11。
②“左、静、右”钮置“右”,重复①的操作,得2测点振动量S21。
1#面加试重完毕关闭闪光灯,锁紧支撑,停车取下试重。
7、2#校正面加试重,测量两支撑振动量S12,S22。
电测部分的解算电路,又称面的分解电路,它的作用是保证每次μA表的示值及闪光灯下定出的角度。每次只反映某一个校正面不平衡量的大小和位置,并不包含另一个校正面不平衡量的影响。校正面的选择,即面的分离电路控制,由“左、静、右”旋钮切换。
另外,μA表的示值是“格数”,是不平衡的相对值。因为理论上可以证明软支撑动平衡机不平衡与支撑振动量之间成正比,且相位相反。因此,μA表的示值也是振动量的相对值,根据振动量的相对值(幅值)和闪光灯下的角度(相位),就可以确定出转子平衡量的大小和位置。
确定转子平衡量大小和位置的方法有:试凑法,几何作图法和计算法。本实验用影响系数法进行转子动平衡,提倡用计算机程序化计算。
图1DS—30型动平衡机工作原理图
五、实验步骤
实验的主要过程是:测量试验转子支撑处的初始振动幅值及相位;对左、右校正面加试重,并分别测量支撑振动幅值及相位。
1、接通电测箱电源,指示灯亮,仪器预热20分钟。
东北电力大学自编教材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
(附实验报告表)
赵成军编写
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基础实验室
实验守则
1、实验课前必须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熟悉实验目的、要求、步骤以及有关注意事项,做好实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2、实验前必须完成“实验预习报告”,否则,不允许参加本次试验,不计成绩。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是机械类专业学生的重要实践环节,旨在通过实验操作,加深对机械设计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工程实践能力。
本次实验的具体目的包括:1、熟悉常见机械零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和装配关系。
2、掌握机械零部件的测绘方法和绘图技能。
3、学会使用测量工具对机械零部件进行尺寸测量和精度分析。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设备和工具1、实验设备减速器若干台。
机械传动实验台。
2、测量工具游标卡尺。
千分尺。
钢板尺。
内、外卡钳。
3、绘图工具绘图板。
丁字尺。
绘图铅笔、橡皮、圆规、三角板等。
三、实验内容1、减速器的拆装与测绘分组拆卸减速器,观察其内部结构,了解各零部件的名称、作用和装配关系。
使用测量工具对减速器的主要零部件进行尺寸测量,记录测量数据。
根据测量数据绘制减速器的装配图和零件图。
2、机械传动性能测试在机械传动实验台上安装带传动、链传动或齿轮传动装置。
改变输入转速和负载,测量不同工况下的传动效率、扭矩和转速等参数。
分析实验数据,研究传动性能与参数之间的关系。
四、实验步骤1、减速器的拆装与测绘(1)分组并熟悉实验设备和工具,了解减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按照正确的顺序拆卸减速器的箱盖、轴、齿轮、轴承等零部件,注意做好标记,以便装配时能正确安装。
(3)仔细观察各零部件的结构和形状,分析其工作原理和加工工艺。
(4)使用游标卡尺、千分尺等测量工具对主要零部件进行尺寸测量,如轴的直径、齿轮的模数、齿宽等,并记录测量数据。
(5)根据测量数据和观察结果,按照国家标准绘制减速器的装配图和零件图,标注尺寸、公差、技术要求等。
2、机械传动性能测试(1)选择一种机械传动装置,如带传动、链传动或齿轮传动,安装在实验台上。
(2)调整传动装置的张紧力或中心距,使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启动实验台,逐渐增加输入转速和负载,记录不同工况下的扭矩、转速和传动效率等参数。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课程学时:80实验学时:12适用专业:编写者:审查者:编写日期:目录(一)机械认知实验 (2)(二)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与分析 (4)(附1) 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与分析实验报告 (6)(三)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参数的测定与分析 (8)(附2)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参数测定与分析实验报告 (12)(四)机构运动方案创新设计实验 (14)(附3) 机构运动方案创新设计实验报告 (39)(五)轴系结构设计与分析 (40)(附4)轴系结构设计与分析实验报告 (43)(六)减速器拆装及结构分析 (44)(附5)减速器拆装及结构分析实验报告 (47)(一)机械认知实验实验学时:2学时实验类别:验证性实验目的:1.了解机器的组成原理,加深对机器总体感性认识。
2.了解机器的常用机构的结构、类型、特点及应用。
3.了解机器的运动原理和分析方法,使学生对机器总体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实验过程要点:通过观察陈列室展示各种常用机构模型的动态展示,增强学生对机构与机器的感性认识。
实验教师作以简单介绍,提出问题,供学生思考。
学生通过观察,对机器的组成、常用机构的结构、类型、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一) 机器观察实物模型和机构,使学生认识到机器是由一个机构或几个机构按照一定运动要求组合而成的。
因此掌握各种机构的运动特性,有利于研究任何机器的特性。
在机械原理中,运动副是以两构件的直接接触形式的可动联接及运动特征来命名的。
如:高副、低副、转动副、移动副等。
(二)平面四杆机构四杆机构在平面连杆机构中结构最简单,应用最广泛。
四杆机构分成三大类:即铰链四杆机构、单移动副机构、双移动副机构。
1.铰链四杆机构分为: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
它们根据两连架杆为曲柄或摇杆来确定。
2.单移动副机构:是以一个移动副代替铰链四杆机构中的一个转动副演化而成的。
分为:曲柄滑块机构,曲柄摇块机构、转动导杆机构及摆动导杆机构等。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答案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1、熟悉和掌握常见机械零件和机构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2、学会使用测量工具对机械零件进行尺寸测量和精度分析。
3、通过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加深对机械设计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4、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实验设备和工具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以下设备和工具:1、机械零件展示柜:展示了各种常见的机械零件,如齿轮、轴、螺栓、螺母等。
2、测量工具:游标卡尺、千分尺、百分表、直尺等。
3、实验台:用于安装和操作机械机构。
4、计算机及相关软件:用于数据处理和分析。
三、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观察各种机械零件的外形结构,了解其功能和应用。
使用游标卡尺、千分尺等测量工具对零件的尺寸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
对测量数据进行精度分析,判断零件的加工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2、机械机构的运动分析安装和调试机械机构,如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等。
观察机构的运动过程,绘制运动简图。
通过测量和计算,分析机构的运动特性,如速度、加速度等。
3、机械传动系统的性能测试搭建机械传动系统,如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等。
测量传动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功率、转速、转矩等参数。
分析传动系统的效率、传动比等性能指标,并探讨影响性能的因素。
四、实验步骤1、实验前准备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目的、内容和步骤。
熟悉实验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分组并确定小组成员的分工。
从零件展示柜中选取感兴趣的零件进行观察和分析。
用游标卡尺测量零件的外径、内径、长度等尺寸,用千分尺测量零件的厚度、直径等尺寸,测量时要注意正确的测量方法和读数。
将测量结果记录在实验报告中,并进行精度分析。
3、机械机构的运动分析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在实验台上安装机械机构。
手动操作机构,观察其运动过程,注意各构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关系。
用直尺和铅笔绘制机构的运动简图,标注出各构件的名称和运动副的类型。
安装位移传感器和转速传感器,通过计算机采集机构的运动数据。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及报告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及报告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绩任课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兰州理工大学机电学院目录1、实验一机构运动简图测绘与分析 (1)2、实验二齿轮齿廓范成原理 (4)3、实验三轴系结构测绘与分析 (7)4、实验四减速器拆装 (8)实验报告 (10)实验须知1.开课后根据自己课程安排要及时选课,不要多选或者少选;2.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实验,应提前向实验室老师请假。
进行必要调换。
否则一律按自己选定的时间参加实验,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验;3.参加实验的同学在实验前要做好本次实验的预习;4.携带实验指导书及实验相关的用具;5.在实验的过程中,要遵守实验室的各种规章制度;爱护仪器设备;注意节约原材料;不要做与实验无关的事情;6.各种实验设备在使用前要仔细检查,实验做完后要及时切断电源,将仪器设备工具等整理摆放好,发现丢失或损坏应立即报告;7.要遵守设备仪器的操作规程,注意人身和设备的安全;8.要保持实验室内和仪器设备的清洁和整齐美观。
工作台面要干净并要搞好室内卫生;9.在离开实验室前,应由指导教师在相关的实验数据的记录纸上签字,以求确认对设备仪器的完好和已完成了在实验室内应完成的工作;10.对实验结果要进行分析、整理和计算,认真填写实验报告;11.按要求及时交实验报告;12.由于结课后实验报告要由实验室统一保管,因此做过的实验报告若有丢失其成绩只能按不及格处理;13.考核按五级记分制,即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
没有实验成绩以及实验成绩不合格的同学不能参加正式考试(确有特殊原因者可申请补做或重做实验)。
兰州理工大学机电学院2015年11月实验一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与分析一、实验目的1、能够熟练的掌握测绘实际机器和模型机构运动简图的基本技能;2、学会分析和验证机构自由度,进一步理解机构自由度的概念,掌握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方法;3、加深对机构结构的了解。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实验 - 教案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实验教案一、引言1.1实验课程的重要性1.1.1增强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1.1.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1.1.3加深对机械设计原理的理解1.1.4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1.2课程实验的目标1.2.1掌握基本的机械设计原理和方法1.2.2学会使用常用的机械设计软件和工具1.2.3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1.3课程实验的内容安排1.3.1实验一:机械零件的绘制与装配1.3.2实验二: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与分析1.3.3实验三:机械结构的优化与改进1.3.4实验四:机械系统的创新设计二、知识点讲解2.1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2.1.1杠杆原理及其应用2.1.2传动原理及其分类2.1.3轴承和连接件的选用2.1.4机械效率与能量损失2.2机械设计的方法与步骤2.2.1设计需求的明确和分析2.2.2设计方案的提出和评估2.2.3设计计算和参数优化2.2.4设计验证和实验测试2.3常用机械设计软件介绍2.3.1CAD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应用2.3.2CAE软件的仿真分析和应用2.3.3PDM软件的数据管理和协同设计2.3.4CAPP软件的工艺规划和制造指导三、教学内容3.1实验一:机械零件的绘制与装配3.1.1绘制机械零件的三视图3.1.2装配图的绘制和标注3.1.3零件图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3.1.4零件图的装配和拆解3.2实验二: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与分析3.2.1选择合适的传动方式和机构3.2.2计算传动系统的参数和性能指标3.2.3设计传动系统的布局和结构3.2.4分析传动系统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3.3实验三:机械结构的优化与改进3.3.1分析现有机械结构的优缺点3.3.2提出结构优化和改进的方案3.3.3进行结构优化和改进的设计计算3.3.4验证结构优化和改进的效果四、教学目标4.1知识与技能目标4.1.1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4.1.2学会使用常用的机械设计软件和工具4.1.3能够进行简单的机械传动系统设计和分析4.2过程与方法目标4.2.1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4.2.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4.2.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4.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4.3.1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和热情4.3.2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责任感4.3.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教学难点5.1.1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5.1.2常用机械设计软件和工具的使用和操作5.1.3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和分析5.2教学重点5.2.1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应用5.2.2常用机械设计软件和工具的熟练使用5.2.3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和分析的能力培养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教具准备6.1.1准备机械设计相关的实物模型和组件6.1.2准备机械设计相关的挂图和图表6.1.3准备机械设计相关的教学视频和动画6.1.4准备机械设计相关的实验器材和工具6.2学具准备6.2.1准备机械设计相关的教材和参考书籍6.2.2准备机械设计相关的笔记本和绘图工具6.2.3准备机械设计相关的计算器和电脑软件6.2.4准备机械设计相关的实验报告和资料6.3教学辅助材料6.3.1准备机械设计相关的教学PPT和讲义6.3.2准备机械设计相关的习题和案例6.3.3准备机械设计相关的实验指导和实验报告模板6.3.4准备机械设计相关的评价标准和评分细则七、教学过程7.1导入新课7.1.1引入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7.1.2引导学生思考机械设计的重要性和应用7.1.3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7.1.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7.2课堂讲解与演示7.2.1讲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7.2.2演示机械设计软件和工具的使用7.2.3分析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和分析案例7.2.4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7.3实践操作与指导7.3.1分组进行机械零件的绘制与装配实验7.3.2指导学生进行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与分析7.3.3引导学生进行机械结构的优化与改进7.3.4监督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进展八、板书设计8.1板书内容8.1.1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8.1.2机械设计软件和工具的使用8.1.3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与分析8.1.4机械结构的优化与改进8.2板书结构8.2.2使用图表和图示辅助讲解8.2.3使用关键词和重点语句突出重点8.2.4使用不同颜色和字体区分不同内容8.3板书呈现方式8.3.1采用逻辑顺序和层次感呈现板书内容8.3.2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和符号表达8.3.3与讲解和演示相结合,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8.3.4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参与板书的设计和讲解九、作业设计9.1课后作业9.1.1完成机械零件的绘制与装配实验报告9.1.2完成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与分析实验报告9.1.3完成机械结构的优化与改进实验报告9.1.4复习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9.2作业要求9.2.1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并提交实验报告9.2.3要求学生进行数据的分析和讨论9.3作业评价与反馈9.3.1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分和评价9.3.2提供具体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改进9.3.3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9.3.4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自我评价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0.1课后反思10.1.1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10.1.2反思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10.1.3反思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有效性10.1.4反思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达成情况10.2拓展延伸10.2.1提供相关的机械设计案例和项目10.2.2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机械设计研究和探索10.2.3鼓励学生参与机械设计相关的竞赛和活动10.2.4提供相关的机械设计相关的学习资源和资料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二、教学内容三、教学过程四、板书设计五、作业设计每个重点环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如下:一、教学难点与重点1.1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详细补充:在讲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时,可以通过实例和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汇总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汇总实验一:平面机构认知实验一、实验目的和要求目的:通过观察机械原理陈列柜,认知各种常见运动副的组成及结构特点,认知各类常见机构分类、组成、运动特性及应用。
加深对本课程学习内容及研究对象的了解。
要求:1、认真观察陈列柜,仔细揣摩分析2、结合有关的实验展柜和教材的相关章节内容回答下列简答题,完成实验报告。
二、实验原理分批地组织学生观看、听讲陈列柜的展出和演示。
初步了解《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所研究的各种常用机构的结构、类型、组成、运动特性及应用。
三、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JY-10B型机械原理陈列柜,共10柜,有近80个常用机构。
四、试验方法与步骤第1柜机构的组成1 机构的组成:蒸汽机、内燃机2 运动副模型:平面运动副、空间运动副。
第2柜平面连杆机构1 铰链四杆机构三种形式:①曲柄摇杆机构;②双曲柄机构;③双摇杆机构2 平面四杆机构的演化形式①对心曲柄滑块机构②偏置取冰滑块机构③正弦机构④偏心轮机构⑤双重偏心机构⑥直动滑杆机构⑦摇块机构⑧转动导杆机构⑨摆动导杆机构⑩双滑块机构第3柜连杆机构的应用1 鄂式破碎机、飞剪;2 惯性筛;3 摄影机平台、机车车轮联动机构;4 鹤式起重机;5 牛头刨床的主体机构;6 插床模型。
第4柜空间连杆机构RSSR 空间机构、4R 万向节、RRSRR机构、RCCR联轴节、RCRC揉面机构、SARRUT机构第5柜凸轮机构盘形凸轮、移动凸轮、圆柱凸轮、圆锥凸轮、槽状凸轮、等宽凸轮、等径凸轮和主回凸轮等多种形式;移动和摆动从动件;尖顶、棍子和平底从动件等;空间凸轮机构第6 柜齿轮机构类型1 平行轴齿轮机构;2相交轴齿轮机构;3交错轴齿轮机构第7柜轮系的类型根据轮系中各齿轮的几何轴线是否变动分:定轴轮系、周转轮系、复合轮系第8柜轮系的功用:摆线针轮减速器、谐波传动减速器第9柜间歇运动机构间歇运动机构的类型:齿式棘轮机构、摩擦式棘轮机构、超越离合器、外槽轮机构、内槽轮机构、球面槽轮机构、不完全齿轮机构、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机械设计基础》课题组编景德镇陶瓷学院机电学院机设教研室2006年5月目录实验一:机构和机械传动的陈列演示实验二、低碳钢拉伸时力学性能的测定实验三、平面机构运动简图测绘实验四、渐开线齿廓的范成实验实验五、减速器的拆装实验六、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参数测定实验七、轴系结构组合设计实验八、机械传动测试实验实验九、回转体动平衡实验实验一:机构和机械传动的陈列演示一、实验目的1、“机械基础”是高校工科有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主要研究机械中的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基本的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中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通过本实验学生可以初步了解机构及机械零件的组成,建立一定的工程背景知识。
2、通过本实验使学生更具体的了解本课程的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平面机构和机械传动及通用零部件结构特点、组成、运动和传动特点。
3、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他们对机械基础课程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于学习本科程的具体内容及学习方法做到心中有数。
二、实验步骤1、实验室有两种模型陈列柜:一组为机械原理部分,另一组为机械设计部分。
首先让同学观看机械原理部分(平面机构的结构、组成、运动特点),然后观看机械传动部分。
实验时让平面机构和机械传动动起来,老师对每一部分进行介绍。
2、观看通用零部件。
因每种零部件上都有说明。
所以这一部分可以采取教师介绍的方法和同学自己观看的办法,让学生初步了解各种通用零部件的结构特点及用处。
三、实验设备模型陈列柜,分机械原理部分和机械设计部分。
机械原理部分有:第一柜:机器的组成及特征;第二柜:平面连杆机构;第三柜:平面连杆机构的应用;第四柜:齿轮的基本参数;第五柜:齿轮机构;第六柜:凸轮机构;第七柜:组合机构;第八柜:周转轮系功用;第九柜:停歇和间歇运动机构;第十柜:空间机构机械设计部分有:第十一柜:机座及箱体;第十二柜:润滑与密封;第十三柜:齿轮传动;第十四柜:滑动轴承;第十五柜:滚动轴承;第十六柜:轴的类型及轴上零件应用;第十七柜:联轴器;第十八柜:轴的典型结构及轴上零件固定方法;第十九柜:铆接、焊接、胶接、过盈配合;第二十柜:离合器;第二十一柜:常用标准件及键联接第二十二柜:常用标准件及螺纹联接;第二十三柜:键、销及其联接;第二十四柜:常用标准件及螺旋传动;第二十五柜:典型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第二十六柜:齿轮与蜗杆结构;第二十七柜:带传动;第二十八柜:带的张紧装置及初拉力控制;第二十九柜:链传动;第三十柜:弹簧。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简单杠杆平衡示意图设计实验目的:通过对杠杆平衡示意图的设计,加深对机械设计基础的理解,掌握基本的机械设计方法和技巧。
实验原理:杠杆平衡示意图是机械设计中常用的一种示意图,用于表示各个部件之间的平衡关系。
在设计杠杆平衡示意图时,需要考虑力的平衡条件和力矩平衡条件,以保证整个系统的平衡。
实验设备:铅笔、纸张、标尺、直尺、量角器等。
实验步骤:1.确定设计杠杆平衡示意图的比例尺,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比例尺。
2.根据示意图的要求,画出基准线,表示地平面,标明坐标轴。
3.根据给定的参数,确定示意图的各个主要部件的位置和尺寸,画出示意图的外形线条。
4.根据力的平衡条件,用箭头表示作用在杠杆上的力,并标明力的大小和方向。
5.根据力矩平衡条件,确定力的作用点和杠杆的支点坐标,计算出所需的距离。
6.检查示意图的几何关系是否符合力的平衡和力矩平衡条件,进行调整和修正。
7.最后,用标准图形符号标注示意图,并添加必要的文字说明。
实验结果:设计出一张符合要求的杠杆平衡示意图,示意图中各个部件的尺寸、位置和力的作用符合力的平衡和力矩平衡条件。
示意图清晰明了,图形符号规范,文字说明准确明确。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进一步了解了机械设计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了杠杆平衡示意图的设计技巧。
在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确定示意图的比例尺、画出基准线、确定各个主要部件的位置和尺寸,以及如何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和力矩平衡条件进行设计和调整。
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示意图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实际应用场景的特点,力的大小和方向应该符合实际情况等。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实践,我相信我会在机械设计方面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
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验 证了机械设计基础理论的正确性 ,并得出了可靠的结论。
建议
实验内容拓展
建议在未来的实验中,增加更多的实验项目和内容, 以拓宽我们的知识面和实践能力。
实验设备更新
建议学校对实验设备进行更新,以提高实验的精度和 可靠性。
实验指导完善
建议教师进一步完善实验指导,提供更加详细的操作 步骤和注意事项,以减少实验中的错误和误差。
0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学术期刊
作者,年份,文章标题,期 刊名称,卷号,期号,页码 。
学术书籍
作者,年份,书名,出版社 。
专利
申请人,年份,专利名称, 专利号。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减速器装配后运行平稳,但长期使用后可能需要定期检 查润滑情况,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05 结论与建议
结论
实验目的达成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完成 了对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的实践操 作,达到了实验的预期目标。
理论与实践结合
实验过程中,我们将所学的理论 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了 对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 握。
04
加深学生对机械设计基础理论的理解和掌 握。
实验要求
实验前应认真预习实验指导 书,了解实验原理、方法、 步骤和注意事项。
实验数据应准确记录,并及 时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出实 验结论。
实验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 规程,注意安全,爱护实验 设备和器材。
实验报告应按照规定的格式 书写,内容完整、条理清晰 、语言简练。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
汇报人: 202X-01-08
目录
• 实验目的与要求 • 实验原理与设备 • 实验步骤与操作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标准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标准二、课程定位1.为研究机械类产品的设计、开发、制造、维护保养等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2.是机电一体化专业、数控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等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
3.课程定位于高等职业教育,强调对学生进行专业思维能力。
专业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4.按照“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呈现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应用性。
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把创新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教学中。
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注重发展学生专业思维和专业应用能力。
6.是从理论性、系统性很强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向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过渡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教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课程知识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到后续课程的学习。
三、课程设计思路1.以专业教学计划培养目标为依据,以岗位需求为基本出发点,以学生发展为本位,设计课程内容。
2.让学生在了解常用机构及机械零部件的基本知识及设计方法和设计理论的基础上,能进行简单机械及传动装置的设计,培养学生初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充分利用课程特征,加大学生工程体验和情感体验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学习兴趣。
四、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正确分析、使用和维护机械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初步具备运用手册设计简单机械的能力,为学习有关专业机械设备课程以及参与技术改造奠定必要的基础。
(一)知识目标:1.掌握一般机械中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组成、性能特点,初步掌握选用和设计方法。
2.具有对机构和零件进行分析计算的能力、一定的制图能力和使用技术资料的能力。
3.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设计简单机械和简单传动装置及分析、解决一般工程问题的初步能力。
(二)职业技能目标:1.认识《机械设计基础及课程设计》课程学习的一般过程,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理论教学、实验课程、课程设计、课外综合实践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能力。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是机械类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验,我们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更深入地理解机械设计的原理和方法,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进行机械设计基础实验之前,我们需要对实验的目的、要求和流程有清晰的认识。
实验的目的通常是为了验证和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要求我们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认真记录实验数据,如实反映实验结果,并能够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实验设备和工具。
比如,测量工具如游标卡尺、千分尺等,用于精确测量零件的尺寸;力学实验设备如万能材料试验机,用于测试材料的力学性能;还有各种加工设备如车床、铣床等,用于制作和加工实验零件。
以带传动实验为例,这个实验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带传动的工作特性,包括带的弹性滑动、打滑现象以及传动效率等。
在实验中,我们首先要安装好带传动实验台,调整好带的张紧力和主动轮、从动轮的转速。
然后,通过加载装置逐渐增加负载,观察带传动的工作状态,并记录下不同负载下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转速、转矩以及带的滑动率等数据。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安全。
比如,在操作加工设备时,要戴好防护眼镜,避免切屑飞溅伤害眼睛;在使用电器设备时,要确保接地良好,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同时,要保持实验环境的整洁和有序,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实验台,将工具和设备归位。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我们可以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比如,在带传动实验中,我们会发现随着负载的增加,带的滑动率逐渐增大,传动效率先升高后降低。
这就说明在设计带传动时,要合理选择带的类型、张紧力和传动比等参数,以保证带传动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再比如,在轴系结构设计实验中,我们需要根据给定的设计要求,设计出合理的轴系结构,并通过装配和调试来检验设计的合理性。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要考虑轴的强度和刚度、轴承的选型和安装、轴上零件的定位和固定等因素。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机械设计是工程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分支,通过实验来学习和掌握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系列机械设计基础实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机械设计的理论知识。
1. 实验目的机械设计基础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设计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机械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2. 实验内容2.1 设计基础实验这一部分的实验主要是通过实际的设计案例来学习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简单的机械系统,比如手摇发电机,然后按照设计流程进行设计和制作,并通过实验验证设计的可行性和效果。
2.2 结构力学实验结构力学是机械设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基础,通过实验来验证结构力学的原理和公式是非常有必要的。
学生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结构,比如杆件、梁等,通过实验测量和计算不同受力情况下的应力、应变和变形,从而验证结构力学的理论。
2.3 运动学实验运动学是机械设计中另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通过实验来验证运动学原理对于了解机械系统运动规律的重要性。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简单的机械系统,比如手摇风扇,通过实验测量和分析各个零件的运动规律,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从而验证运动学原理的准确性。
2.4 工艺实验工艺实验是机械设计中一个非常实用的实验内容,通过实验来验证不同工艺参数对机械性能和制作成本的影响。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简单的零件,比如螺栓,通过实验制作不同材料、不同加工工艺条件下的螺栓样品,并进行性能测试和制造成本分析,从而确定最佳的工艺参数。
3. 实验结果分析在进行机械设计基础实验后,学生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他们可以比较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的差异,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
同时,他们还可以总结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及实验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
4. 实验报告撰写为了更好地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以及展示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理解能力,学生需要撰写实验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分析比较渐开线标准齿轮与变位齿轮的异 同点。
实验二 渐开线齿轮范成原理
实验仪器
1. 齿轮范成仪 2. 圆规 3. 三角尺或直尺 (自备) 4. 绘图纸(φ220一张) 5. 铅笔(自备) 6. 计算器(自备) 7. 剪刀
实验二 渐开线齿轮范成原理
齿轮范成仪简介
圆盘
刀具
溜板
齿轮范成仪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圆盘 轮坯分度圆
齿条刀具 齿条刀具 中线 溜板
齿轮范成仪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在轮坯和齿条刀具的相对位 置上,如果被切齿轮的分度圆恰 与齿条刀具的中线相切,则切制 出标准齿轮;否则切制出移距变 位齿轮,若齿条刀具中线移向齿 轮毛坯分度圆的外侧,则切制出 正变位齿轮,反之,则切制出负 变位齿轮。
实验一 渐开线齿轮范成原理
范成法是利用一对齿轮 (或齿条与齿轮)啮合时其共 轭齿廓互为包络线的原理来加 工齿轮的。加工时,人为的使 齿轮(齿条)刀具与被加工齿
轮坯按w1/w2的运动关系运动,
则刀具刀刃在各个位置的包络 线即为所切制的齿轮的齿廓。
实验二 渐开线齿轮范成原理
实验目的:
1.观察了解渐开线齿廓包络形成的过程,掌握 用范成法切制渐开线齿轮齿廓的基本原理。
2.砝码称重,计算带的预紧力F0
GD F0 = 2d
式中:G——砝码重量,(N)
实验二 带传动弹性滑动
实验步骤:
3.接通电源,打开开关,按“清零”键,主动轮转速 显示“0”,力矩显示“.”,实验机处于“自动校零”状态。 校零结束后,力矩显示“0”,再将调速旋钮顺时针向 高速方向旋转,电机由启动,逐渐增速,主动轮转 速显示在显示屏上。当主动轮转速达到预定转速 (建议预定转速为1200~1300r/min左右)时,停止 转速调节。此时,从动轮转速也显示在显示屏上。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
农业工程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机时:
机械设计基础 交通运输工程 包装工程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 4学时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要求
1.注意安全,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2.注意不要损坏仪器和设备,爱护公 物,工具用后放回原处,仪器上各 零件和旋钮复位。
实验二 渐开线齿轮范成原理
实验内容:
用范成仪分别模拟范成法切制渐开线标 准齿轮和变位齿轮的过程。在齿轮轮坯的圆 盘图纸上分别在120°扇形区内画出标准齿 轮、正变位齿轮及负变位齿轮的三种齿轮的 齿廓,(每种至少画出2~3个完整齿形)。
实验二 渐开线齿轮范成原理
实验步骤
1.测出标准齿条刀具中线上的齿厚(s=pm/2) 或齿距( p=pm )计算出模数并与标准模数 系列相对照,从而确定刀具的标准模数m。
实验步骤:
5. 描绘渐开线移距变位齿轮的齿廓
(2)将绘图纸在圆盘上再转过1/3部分,重新 固定。然后将刀具齿条中线向轮坯分度圆内侧 移动一个移距量xm(即将齿条刀具中线与溜板 上靠近轮坯中心的短标志线对齐),固定刀具。 重复2中的步骤即可绘出负变位齿轮的齿廓。并 绘出齿顶圆、齿根圆直径。
切制出的齿轮范成效果如图所示。
实验步骤:
4. 描绘渐开线标准齿轮的齿廓
(1)将绘图纸固定在圆盘上,调整齿条刀具的中线 与轮坯分度圆相切。
(2)将溜板推至一端,然后将溜板向另一端间歇移 动,每移动一个微小距离就用铅笔描下刀具刀刃的 廓线(即相当于将刀刃下面的轮坯部分切去)直至 轮坯上描绘出2~3个完整齿形为止(注意溜板移动 的距离愈小,则齿廓渐开线愈光滑),如图2所示。 实验过程中观察何时开始加工齿廓,何时齿廓加工 完成。
实验二 带传动弹性滑动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确定三角带传动的滑动曲线和 效率曲线,并确定单根三角带所能传递 的功率;
2、观察带传动的滑动与打滑现象,加深对 带传动工作原理和设计准则的理解;
3、掌握转矩与转速的基本测量方法。
实验二 带传动弹性滑动
实验仪器及设备: 1.带传动实验台 2.内、外卡尺 直尺 3.转速表 4.砝码、天平
3.实验室内不能吵闹喧哗。
4.认真填写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目标: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 学环节中重要的一个实践环节,本实验通过对 常用机构和零部件的认识以及带传动弹性滑动 的测定和渐开线齿轮范成原理的实验,锻炼学 生实际操作能力,正确使用电源、实验操作台。 实验后能分析、归纳实验结果,编写出完整的 实验报告,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以后从事本专业 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基础。进而全面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从动 转矩
实验二 带传动弹性滑动
实验内容:
1.测主动轮、从动轮转速n1、n2 ; 2.测主动轮、从动轮转矩T1、T2; 3.绘制滑动曲线ε—T2和传动效率曲线 η—T2。 4.对实验结果进行简要分析。
实验二 带传动弹性滑动
实验步骤:
1.测定实验台参数:带轮直径D1、D2,带传动 中心距a,带的横截面面积A,大滑轮直径D,小 滑轮直径d。
实验步骤:
5. 描绘渐开线移距变位齿轮的齿廓
(1)将绘图纸在圆盘上转过1/3部分,重新固定。测 出溜板上短标志线与长标志线间的距离,此距离为刀 具的移距量xm。根据模数计算出变位系数,计算齿顶 圆、齿根圆直径。然后将齿条刀具中线向轮坯分度圆 外侧移动一个移距量xm(即将齿条刀具中线与溜板上 远离轮坯中心的短标志线对齐),固定刀具。重复2中 的步骤即可绘出正变位齿轮的齿廓。并绘出齿顶圆、 齿根圆直径。
2.调整齿条刀具的中线与溜板上的长刻度线 对齐,固定刀具,量出圆盘中心到刀具中线的 最短距离,此值即为被加工齿轮的分度圆半径, 根据量得的分度圆半径和模数m计算出被加工 齿轮的齿数z。
实验步骤:
3.根据刀具的标准模数m和被加工齿轮的齿 数z,计算出标准齿轮的分度圆、基圆直径, 并按所计算的尺寸将各圆周画在绘图纸上。
实
验
台
的
机
械
结
构
简
图
及 1从动直流电机 2从动带轮 3传动带 4主动带轮
工 5主动直流电机 6 牵引绳 7滑轮 8砝码
作 9拉簧
10浮动支座 11拉力传感器
原 12固定支座
13底座
理
实验台控制面板
载荷指示
主动轮 转速
123
45 6
7 8 从动轮
转速
加载 清零 保持 送数
主动 转矩
转速Ⅰ 转速Ⅰ 转速Ⅱ 转速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