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中国建筑艺术——古典园林教案
高中园林美术教案模板范文
![高中园林美术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621c6d3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1c.png)
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特点和艺术价值。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3.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学会欣赏园林艺术。
教学重点:1. 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和特点。
2. 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价值。
教学难点:1. 学生对中国古典园林的认识和理解。
2. 学生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价值的欣赏。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播放中国古典园林的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园林之美。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古典园林吗?它有哪些特点?二、新课讲解1. 介绍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从先秦时期开始,我国园林艺术逐渐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2. 讲解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注重山水景观的营造,追求自然和谐,体现人文精神。
3. 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价值:包括山水布局、建筑风格、园林意境等方面。
三、案例分析1. 以苏州园林为例,讲解私家园林的特点。
2. 以北京颐和园为例,讲解皇家园林的特点。
四、课堂小结1. 总结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特点和艺术价值。
2. 强调学生要关注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2. 引导学生总结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二、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中国古典园林进行实地考察。
2. 要求学生拍摄照片,记录园林的山水布局、建筑风格等。
3. 学生回到课堂,展示考察成果,分享感受。
三、课堂讨论1. 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中国古典园林在哪些方面体现了人文精神?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观点。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强调学生要关注传统文化,学会欣赏园林艺术。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园林艺术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2. 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热爱程度。
3.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古典园林。
人作与天开——中国古典园林艺术 说课教案-2023-2024学年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
![人作与天开——中国古典园林艺术 说课教案-2023-2024学年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622eb653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ff.png)
人美版《美术鉴赏》第四单元主题二《人作与天开—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说课课题《人作与天开—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科目高中美术课型美术鉴赏课时 1 课时说课人一、说教材高中美术鉴赏模块第四单元主题二, 1 课时,其主要内容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和造型特点,并从造景要素、功能、理念等几个角度鉴赏中国古典园林,理解其背后的传承文化思想。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联系生活,在问题的驱动下,将美术的学习方法与一般的探究方法相统一。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设问题情境是美术学科素养本位课程中引发学习行为的根本动力。
培养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说学情1、高中学段的学生感知、记忆和想象能力的发展都进入到最佳时期。
2、能够联系一定的文化情境认识美术作品的意义、形式和风格特征,对中国著名古典园林有所了解。
3、不足之处: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正确理解园林背后的传承文化思想。
4、根据学生情况,着重引导学生思考园林造园理念与哲学思想的关系。
三、说教学目标1、图像识图引导学生欣赏建筑的妙趣,自我感受品析园林意境之美。
2、美术发现对于园林布局进行分析讲解,合作展示叠山理水小景观,学生通过不同形式来表现所感所想,创作视觉形象。
3、审美判断引导学生评价鉴赏“与谁同坐轩”建筑妙趣,分析花窗借景手法,体味意境之美。
4、创意实践赏析园林之美,运用创意思维和创作方法,尝试创作有意义的园林美术作品。
5、文化理解赏析园林之美,分析匾额楹联文化,感受造园家和园主人的精神追求,深入理解园林和文化的关系。
四、说教学重点重点: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要素和功能之间的关系。
帮助学生培养基本的艺术修养,从而奠定在现实生活中对传统园林进行判断、辨别和思考的审美素养。
五、说教学难点难点:理解传统园林中包含的自然观与意趣以及园林艺术背后更深层的文化内涵。
理解中国古典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理念。
六、说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多媒体展示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情境法、任务驱动法、探究研讨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高中美术试讲园林教案模板
![高中美术试讲园林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9fc6f4a8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3f.png)
课时:1课时年级:高中教材:《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园林的历史、特点及艺术成就。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增强学生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培养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 中国古代园林的种类、特点及代表性作品。
2. 中国园林艺术的原则精神和具体经验。
教学难点:1. 中国园林艺术的美学内涵和表现手法。
2. 学生对中国园林艺术的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中国古代园林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 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什么是园林?园林有什么作用?二、新课讲授1. 介绍中国古代园林的种类:- 皇家园林:如北京故宫、颐和园等。
- 私家园林:如苏州园林、扬州园林等。
- 寺观园林:如杭州灵隐寺、洛阳白马寺等。
2. 分析中国古代园林的特点:- 诗情画意:园林艺术追求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 因地制宜:园林设计充分考虑地形、地貌、气候等自然条件。
- 空间布局:园林布局讲究动静结合、虚实相生。
3. 讲解中国园林艺术的原则精神和具体经验:- 造园原则:因地制宜、顺应自然、注重意境。
- 造园经验:叠山、理水、建筑、植物配置等。
4. 介绍中国古代园林的代表性作品:- 北京故宫:皇家园林的代表,气势恢宏,布局严谨。
- 苏州园林:私家园林的代表,以山水为骨架,讲究意境。
- 杭州灵隐寺:寺观园林的代表,融合佛教文化,意境深远。
三、课堂练习1. 教师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园林艺术的特点。
2. 学生分组讨论,选取自己喜欢的园林作品,进行简要介绍和鉴赏。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价值和意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出对园林艺术的看法。
五、课后作业1. 阅读相关书籍,了解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历史和理论。
2. 寻找身边的园林景观,进行实地考察和拍摄,撰写一篇园林鉴赏文章。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中国古代园林的种类、特点及代表性作品有了较全面的了解。
高中美术教案-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欣赏教学设计
![高中美术教案-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欣赏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c3c3288a26925c52dc5bf7c.png)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欣赏教学设计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欣赏教材:全日制普通高中教科书《美术》全一册教材分析:中国古典园林被誉为“园林之母”,在世界艺术的百花丛中独树一帜。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载体,它不仅客观而又真实的反映了中国历代王朝的不同背景,社会经济兴衰和工程技术的水平,而且特色鲜明的折射出中国人的自然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演变,蕴涵了儒、释、道等哲学或宗教思想以及山水诗、山水画等传统艺术的影响,凝结了中国知识分子和能工巧匠的勤劳和智慧。
可现代的城市提供给我们的是另一种生存环境,学生难以理解古典园林建筑上的巧妙用心,更难体会园林中所追求艺术的审美情趣和文人士大夫“一瓢水一箪食,乐而不改其志”的情怀。
因此,教师要准备更多的资料,找一些更直观的展示园林艺术成就的影片资料,通过声音、画面传递更多的信息,让学生充分了解园林艺术的历史、成就、种类、以及所具有的独特的艺术特色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深入的体会园林的意境、园林艺术追求的审美情趣。
教学目的: 1.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悠久历史、艺术成就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鲜明的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有所了解。
2. 学会运用正确的欣赏方法游览中国古典园林,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欣赏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继承和弘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情怀,增强学生保护文物、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 1. 介绍苏州的私家园林的艺术成就领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诗情画意。
2. 介绍中国皇家园林的典范——颐和园的艺术特色和艺术成就。
教学难点: 1. 对建筑艺术的欣赏,最好是实地参观,现在仅凭课文提供的一些图片,难以真正理解课文的内容,教学时应想方设法克服这一困难,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效果。
2. 如何让学生体会造园艺术中所反映的古人的自然观、人生观、世界观。
时过境迁,如今我们的生存环境与古人的生存环境相差太多,又该如何去体会这其中的滋味呢?在教学时应想方设法通过多条渠道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多种形式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有设身处地的体会。
4.2人作与天开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教学设计高中美术人美版美术鉴赏
![4.2人作与天开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教学设计高中美术人美版美术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5d9d91d3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82.png)
三、营造园林
(1)利用中国古典园林叠山理水的造园手法为校园造境。
(2)今天,我们走进了狮子林,赏名画,巧技艺,新营造,关于狮子林的造园艺术,尤其是假山堆叠艺术,其实都是造园者在堆置太湖石的过程中揉进了自己的意愿、情思和趣味,即以有形表现无形,以物质表现精神,以有限表现无限,以实境表现虚境,体现着一种情感意绪的关照。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类别
教材配套资源
年段
高一年级
课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人作与天开|中国古典园林艺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主要特征及其价值和意义,认识中国古典园林与环境、历史文化的关系,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美,掌握鉴赏园林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图像识读、审美判断、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任务驱动的方式,探究并辨析营造古典园林叠石造景手
(3)狮子林的美源于太湖石,而瘦皱漏透成就了太湖石的美,请同学们来辩一辩,连一连,看看哪个是瘦、哪个是皱,哪个是漏,哪个是透?分组交流。
(4)中国古典园林主要分为私家园林和皇家园林,比较这两张图,试着说出这两个园林山石的不同之处。
总结: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共同的追求。那就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园林虽然需要人工的建造,但在造园时却贵在隐藏人工的痕迹。也让整个园林的建筑景致。自然而然,合乎其中,融为一体,这也是我们传统文化所谓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二、探究园林
(1)乾隆皇帝六次到苏州,六次游了狮子林,穿行其间,竟然在其间迷了路,在假山间兜兜转转了两个时辰,才从迷宫一样的林中转出来。但是这非但没有使皇帝龙颜大怒,反而亲笔御题“真趣”二字。提问:同学对此有什么自己的疑问吗?“狮子林的假山是如何叠放的?它美在哪里?”它有哪些不同的品类?”
高中美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说课稿
![高中美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bc6834d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f8.png)
高中美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说课稿一、说教材教材是沟通教师和学生的桥梁,因此我对教材做了以下分析。
本课选自人民美术出版社高中美术鉴赏模块第四单元主题二,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第1课时,其主要内容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和造型特点,并从造景要素、功能、理念等几个角度鉴赏中国古典园林,理解其背后的传承文化思想。
在欣赏中国古典园林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说学情没有学情分析的教学往往是教师以自我为主的个人表演,因此深入了解学情尤为重要。
高中学段的学生在感知、记忆和想象能力的发展都进入到最佳时期,能够联系一定的文化情境认识美术作品的意义、形式和风格特征,对中国著名的古典园林有所了解,但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正确理解中国古典园林背后的传承文化思想。
根据学生的这一情况,我会着重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理念与哲学思想的关系。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设置了如下的教学目标,分别是: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和造型特点,学会从造景要素、功能、理念等几个角度鉴赏中国古典园林,并理解其背后的传承文化思想。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颐和园、拙政园等图片,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及其造景要素和功能的关系,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讨论设计师的造园理念和园林艺术蕴含的文化思想,提高对中国古典园林的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开拓审美视野,体会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型美和设计师独到的造园理念,形成热爱和保护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意识。
四、说教学重难点确定了教学目标之后,教学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
重点: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要素和功能之间的关系。
难点:理解中国古典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理念。
五、说教学方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本堂课我将采用多媒体展示法、讨论法、情境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六、说教学准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教学准备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为此我还准备了PPT课件辅助我的教学。
高中美术_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美术_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b9341a6767f5acfa0c7cd6b.png)
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提问:“園”字解析,引出园林的定义。
从而引出本课主题:集体回答:预设:土代表土地、山石,口代表人口、水塘,袁底下的部首回答为爪子、花草,表示鸟。
使学生参与课堂,调动学生对这节课的兴趣。
通过对园字一系列提问、分析得出园林构景要素,对所体现出的园林的艺术特点加以分析阐述。
新课探究展示学科核心素养分析:通过图片赏析提出问题:什么样的景色可以称为园林?通过对比得出两张图片的细微不同,从而得出后面两种类型园林的分类。
强调园林是理想化生活环境,是优美而高雅的艺术。
请同学作答:预设回答有会写的,请上黑板书写。
大家来找茬:分析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的不同艺术特点:通过对苏州园林典型特点的分析,使学生了解自然美、空间美以及人文美。
揭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强调师法自然、融于自然、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游戏活动方式请同学参与,发现更多两种园林的不同之处。
从规模、布局、建筑、风格、色彩引导同学分析。
中国北方的皇家园林源于南方的私家园林,今天重点讲一下苏州园林。
通过游戏互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从天时地利人和分析:地理环境处于太湖流域河道密布;附近为太湖石产区,极为方便;简单概括太湖石特点:“瘦、透、漏、皱”气候温润,有利于植物生长;人和:自古江南多才俊,文人墨客、能工巧匠众多。
中国园林的艺术特点:※自然美:“虽有人作,宛自天开。
——《园治》※空间美:叶圣陶先生在为一本苏州园林图片册写序的时候说“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主要对抑景和曲径幽深加以讲解引导学生从天时地利人和方面分析,点到自然美、空间美和人文美。
点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主题通过图片欣赏与回答问题,深入了解苏州园林艺术的特点“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一拳代山,一勺代水”以天时地利中的自然环境的便利,揭示中国古典园林的第一个特点——自然美以学生背诵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切入“抑景”欲扬先抑。
高中园林美术教案范文模板
![高中园林美术教案范文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43dbc219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74.png)
课题:《园林之美: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赏析》课时:2课时年级:高中教材:《美术鉴赏》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特点及艺术价值。
2.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和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
3. 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1. 中国古典园林的总体布局和空间处理。
2.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建筑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1. 学生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特点的深入理解。
2. 学生在鉴赏过程中的审美体验。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展示中国古典园林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点?2.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参观过的园林,激发学生对园林艺术的兴趣。
二、新课讲授1. 介绍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背景和发展阶段。
2. 讲解中国古典园林的总体布局和空间处理,如园林的轴线、对景、借景等手法。
3. 分析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建筑艺术特点,如园林建筑的形式、色彩、装饰等。
三、案例分析1. 展示苏州园林、北京颐和园等著名园林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其特点。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园林艺术的感悟。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价值。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查找资料,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园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提问学生对中国古典园林的理解。
2. 引导学生分享课后作业的成果。
二、拓展学习1. 介绍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理念,如“天人合一”、“意境创造”等。
2. 讲解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植物配置、水景处理等艺术手法。
三、欣赏与创作1. 展示学生创作的园林手绘作品,进行点评和指导。
2. 学生分组,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园林模型或手绘作品。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园林艺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观察身边的园林景观,思考园林艺术对现代生活的启示。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2. 作品质量:评价学生的园林模型或手绘作品。
走进中国古典园林的精神家园——古代园林艺术教案
![走进中国古典园林的精神家园——古代园林艺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a479db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51.png)
走进中国古典园林的精神家园——古代园林艺术教案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园林艺术追求“山水秀丽”的自然景观和“诗意和雅致”的园林构造,将人、物、天地相融合,寓意深刻,给人以美好、生动、具有哲学意义的艺术享受。
本文将介绍一份适用于高中美术教学的古代园林艺术教案。
一、教学目标1、全面了解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发展历程及其文化内涵。
2、掌握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方法、设计理念、构成要素和意境表现等方面的知识。
3、通过阅读古代园林遗址的文献和研究资料,了解园林的历史变迁及其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4、学习并掌握中国古代园林所蕴含的哲学思想、文化精神和审美观念等。
二、教学内容1、中国古代园林的概述古代园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由于唐代文人墨客的园林文化发展,使得古代园林艺术进入全面的发展阶段,达到了空前的高峰。
此后,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经过宋元、明清等朝代的不断发展,不断吸收外来的艺术形式和文化元素,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其内涵和形式,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
2、中国古代园林的造园方法中国古代园林的造园方法主要包括形状取景、物品排列和厚底浅边的布局方式。
这些方法不仅具备了很高的美感,而且也显示了中国古代园林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如“一池碧水,一片仙山”的意境,体现了中国园林建筑的自然、雅致、清幽美感。
3、中国古代园林的设计理念中国古代园林的设计理念以“法则大成”为目标,包含有“变化即是无穷”、“万物生长”、“取之有度”、“五行相生相克”等思想理念,强调了人文与自然协调和谐的关系,平衡一切元素的关系达到了意境表现的淋漓尽致。
4、中国古代园林的构成要素中国古代园林的构成要素包括有山水、建筑、园林、花卉和雕刻等。
其中山水以自然山水、人工山水和园林风景为主要元素,建筑则包含有亭台、楼阁、桥梁、廊道、迷宫和洞窟等等的建筑形式,园林则包含幽境、曲径通幽、楼层折面、远近相映、虚实相生、柔美不陈等园林技法。
5、中国古代园林的意境表现中国古代园林所展现的意境主要包括有幽静、淡泊、寂然、虚幻、夏清等等的美学意境,描绘了中国文人诗人的人生境遇和情感体验,展现了对人生的理性思考和追求理想的力量,同时也呈现了自然山水的自然美、雅致美和神秘美的含蕴。
高中园林美术教案设计模板
![高中园林美术教案设计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5337a1ad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e0.png)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园林艺术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
2. 培养学生对中国园林艺术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3. 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对园林艺术的创作热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了解中国园林艺术的历史、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掌握园林艺术的鉴赏方法。
2. 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园林艺术创作。
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国著名园林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园林的名字吗?它们分别具有哪些特点?(二)新课讲授1. 讲解中国园林艺术的历史背景,介绍中国古代园林的发展历程。
2. 介绍中国园林艺术的分类,如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庙园林等。
3. 分析中国园林艺术的特点,如讲究自然、注重意境、强调空间布局等。
4. 讲解园林艺术的鉴赏方法,如观察、感受、分析、比较等。
(三)课堂实践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种园林类型进行深入研究。
2. 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分析所选园林的特点、布局、造景手法等。
3. 小组成员轮流展示研究成果,分享心得体会。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总结,强调园林艺术的重要性和鉴赏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和困惑。
3. 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园林艺术。
五、作业布置1. 搜集相关园林艺术的资料,撰写一篇关于园林艺术的短文。
2. 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小型园林景观,并绘制出平面图和效果图。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和展示情况。
2. 学习成果:评价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包括短文质量和园林设计图。
3. 鉴赏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和展示,评价学生对园林艺术的鉴赏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经验和不足。
2. 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疑问和困惑,教师应进一步研究相关资料,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华夏意匠一-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艺术 高中美术课教案
![华夏意匠一-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艺术 高中美术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97bfae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49.png)
华夏意匠一-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艺术高中美术课教案教案主题:华夏意匠——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艺术学科:美术年级:高中时间:4-6节课一、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艺术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学习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的基本构造和设计原则。
培养学生对建筑与园林空间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鉴赏能力。
创作一幅表现中国传统建筑或园林的艺术作品。
二、教学准备:图片和示例作品,包括中国传统建筑和园林的经典作品和现代设计案例。
素描纸、绘图工具等美术材料。
教学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示范和讲解。
三、教学步骤:第一节课:引入:介绍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艺术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解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艺术价值。
建筑与园林基础知识:讲解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的基本构造和设计原则,如院落布局、建筑结构、园林景观等,并展示相关的示例作品。
练习:让学生进行简单的素描练习,练习描绘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的基本特点和空间感。
第二节课:回顾上节课内容:让学生展示他们的素描练习作品,并进行互相评价和讨论。
空间与比例:讲解建筑与园林空间的构造和比例关系,以及如何表现空间深度和透视效果,并展示相关的示例作品。
练习:让学生选择一个建筑或园林场景进行素描练习,尝试表现空间感和透视效果。
第三节课:建筑与园林元素:介绍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常用的元素和装饰,如瓦片、雕刻、花园等,以及其象征意义和艺术表达。
示范和实践:教师进行绘画示范,演示如何表现建筑与园林的细节和装饰,以及运用不同绘画技法。
学生实践:让学生选择一种绘画技法进行实践,表现所选择的建筑或园林场景的元素和细节。
第四节课:学生展示和讨论:学生展示他们的绘画作品,并进行互相讨论和评价。
鉴赏与解读: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示范作品和学生作品,讨论其中的意境、表达和艺术特点。
总结和反思:总结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回顾他们在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艺术方面的成长和收获。
教学扩展:组织学生参观传统建筑和园林,亲自感受和欣赏真实的艺术空间。
【教案】人作与天开—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教学设计-高一上学期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
![【教案】人作与天开—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教学设计-高一上学期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058c2945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82.png)
人作与天开——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高中美术年级高一年级教师课题《人作与天开——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学校教学目标1.观赏中国古典园林园林建筑的妙趣;体会中国园林的意境;理解叠山理水的技巧,提高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
2.通过展示园林照片与视频,让学生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理念与人文思想。
培养学生热爱美术、继承与弘扬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怀。
通过学生课下游览身边的园林,培养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
3.激发学生对中国古典园林的热爱,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感知能力。
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通过自主探究,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的叠山理水的技巧,探究中国园林的意境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分析出园林的山石花木、叠山理水的技巧是如何体现古人的诗情画意,从而体会中国园林的意境。
教学过程园林,是文人、画家、造园匠师们,饱含着对自然山水美的渴望和追求,融传统建筑、文学、书画、雕刻和工艺等艺术于一体,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创作出来的综合艺术品。
中国古典园林在世界园林史上独树一帜,享有崇高的声誉,请同学们跟随老师一起走进今天的美术课堂《人作与天开——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引入同学们会写繁体字的园吗?它的结构组成分别代表了什么?通过分解“园”的繁体字我们就会发现,园林中包含着建筑、围墙、山水和花草树木这些基本元素。
目录有人说,园林是一幅立体的山水画,今天,老师带领同学们来一次画中游,我们游历观赏的内容有:1、观赏园林建筑的妙趣。
2、体会中国园林的意境;3、理解叠山理水的技巧第一章园林建筑的妙趣表现在形制多样、造型各异,虽是人力所为,但有自然天成的妙趣,而不同的建筑类型对应着不同的功能。
厅、堂、馆、斋等建筑通常用于生活起居;亭、台、楼、阁、轩、榭、舫等建筑用于游览、赏景;廊、桥等用于联系交通、联结景点;园墙、园门和园窗等用于围护与分隔空间。
中国古典园林具有崇尚自然、师法自然的显著特征。
根据建筑周围的环境条件、园林总体布局、地形地貌等客观因素以及人在游憩中的功能需要和情感、精神追求来确定具体营造方法,是心灵、建筑、自然的融合,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
高中园林美术教案范文模板
![高中园林美术教案范文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1ffa5810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60.png)
一、课题:《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特点及艺术成就。
2.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3.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三、教学重点:1. 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及代表性作品。
2. 中国古典园林的布局、造景手法及文化内涵。
四、教学难点:1. 学生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2. 如何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与现代审美相结合。
五、教学时间: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著名的园林?它们有哪些特点?2. 学生分享,教师总结。
二、新课讲解1. 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背景及发展历程。
2. 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a. 造景手法:借景、对景、透景等。
b. 布局手法:山水布局、亭台楼阁布局等。
c. 文化内涵:诗情画意、哲理思想等。
三、案例分析1. 介绍几个代表性的中国古典园林,如:苏州园林、颐和园、拙政园等。
2. 分析各园林的布局、造景手法及文化内涵。
四、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代表性的中国古典园林进行深入研究。
2. 小组讨论,总结该园林的特点及艺术价值。
第二课时一、复习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学生。
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拓展延伸1. 介绍一些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性建筑,如:亭、台、楼、阁、廊等。
2. 分析这些建筑的特点及在园林中的作用。
三、课堂练习1.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具有中国古典园林特色的园林景观。
2. 小组讨论,展示设计方案,教师点评。
四、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及价值。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收集有关中国古典园林的资料,为下节课做准备。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参与度等。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八、教学反思1. 课后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美术教案:中国古代建筑
![美术教案:中国古代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1b800be0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6b.png)
课时:一课时课型:欣赏课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建造艺术的重要成就及其特点,有所了解,有所认识,到达开辟眼界,增长知识,冶情操,培养欣赏中国古代建造艺术的能力,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中国构造建造体系的介绍以及对故宫总体布局、主要建造的屋顶形式和色采的运用等面的分析,了解中国古代建造的主要特色。
2、通过中国古代园林的典型实例的欣赏,了解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对建造艺术的欣赏容的局限,多寻找一些例子来充实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去过吗. 不仅是我们中国的首都,而且是一个历史文化古城,他有相当多的名胜古迹,比方故宫、长城、天坛、圆明园等等。
〔可由学生举例〕这些都是我国古代建造艺术。
我国古代建造有悠久的历史,在世界上曾经有过多优秀建造体系,但其中有的早已中断,或者流传不广,象古埃及、古印度的建造。
惟独中国古代建造同欧洲建造和伊斯兰建造向来延伸至今,被称为世界三大建造体系。
特别是中国古代建造和欧洲古代建造延续的时间最长,流传最广,成就更为辉煌。
二、讲授新课:中国古代建造类型不少,主要包括:故宫〔宫殿〕、天坛〔坛庙〕少林寺〔寺观〕、佛塔、江南民居〔民居〕和拙政园〔园林〕等〔出示类别,学生举例,并指出成就最为突出的两种〕,特别以宫殿和园林建造的成就最为突出。
、〔板书〕带问题观看录象?故宫记录片?:〔1〕故宫的建造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 .〔2〕故宫在布局上采用什么形式.〔3〕故宫外部色采主要是哪两种 . 〔出示图片,简介故宫〕故宫是我国古代明清的皇宫,是保存的最完整,最宏伟,最有代表性的古代宫殿建造,现存的大局部为清朝所建,但在总体布局上仍保持着原来的面貌。
是一个庞大的建造群,纵深 961 米,宽753 米,拥有 9900 多间房子,分中、东、西三路和几十个院落,旨在表现封建等级观念和皇权至上的威气势。
其中中路也是旧城贯通南北的中轴线。
故宫的主要建造都布置在这条中轴线上,如皇帝举行大典的地,即被称为〞前朝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还有皇帝和皇后,太子等生活的地称为〞后朝三大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及其御花园等。
高一美术《中国古典园林》教案
![高一美术《中国古典园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7b9c542b160b4e767fcf38.png)
重点 难点
中国古典园林
课型
新授课
1、皇家园林艺术的基本特点。 2、私家园林艺术的基本特点。
3、皇家御私家园林艺术的基本区别。 4、较深入了解中国园林艺术中苏州园林的独特特点。
结合中国园林艺术的形式特点及造园观念,理解“自然美”与“人文
美”的含义。提高对祖国优秀园林艺术传统的了解。
学生对中国园林特点的理解上进一步理解私家园林的造园手法。
3、中国古代园林的构景要素:
山石、水池、花木、建筑、匾额、楹联、石刻、路径构成古典园林的基调。
4、皇家园林
例:北京的北海、香山、圆明园、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
皇家园林特点: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建筑体型高大,色彩富丽堂皇,显示皇家气派,皇权
至尊。(赏析颐和园)
5、 私家园林
例:拙政园、留园、网师园、沧浪亭
山:假山以“瘦、漏、奇、透”为美。
水:挖地为池 ,面积小。
亭:提出问题“亭在园林中起到什么作用?”
中国园林重视意境“如诗、如曲、如画”
如诗:苏州园林重视诗的意境,如“留听阁”“听雨轩”等等。
如画:苏州园林不是对自然按比例的写实的缩小,而是经过提炼概括,引导学生回答“像山水画”。
如曲:先让学生听昆曲的曲调,并且总结昆曲曲调的特点是婉转悠扬的。总结:与婉转、曲径通
古
典
的威严与尊贵
园
林
中国私家园林特点:面积较小,以精取胜,潇洒活泼,玲珑素雅,曲 折幽深,富有江南水乡特点,模仿自然,追求诗情画意。
【课堂导入】: 师提出问题:(展示九龙湖公园照片)问“九龙湖公园是园林吗?让同学先欣赏图片然后回
答什么是园林?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新授】: 一、园林的定义:
【教案】人作与天开——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教学设计-高一上学期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
![【教案】人作与天开——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教学设计-高一上学期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60484ea3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56.png)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教学设计所属学科高中美术微课名称《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分类及造园理念。
2.体悟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之美和基本造园手法。
3.激发学生对建筑艺术的学习热情,培养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要素和功能之间的关系。
难点: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理念。
适用对象高一教学过程项目内容解说词片头1.片头课题:《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科目:高中美术年级:高一主讲人:林蔚导入2.情境导入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欢迎来到我的美术微课堂!中国建筑,自古以来便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
而园林艺术更是中国人一个长久的梦,从遥远的西周,缠绵至今。
中国古典园林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同学们,你们印象中的园林是什么样的呢?接下来让我们开启一场美轮美奂的意境之旅吧!知识点讲解3.中国古典园林分类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体现了中国传统哲理观念、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其以独特的美学特点和艺术风格而独树一帜。
虽是人力所为,但有天然生成的妙趣,表达中国古典园林崇尚自然的显著特征和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中国古典园林主要分为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
皇家园林主要在北方,代表有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私家园林主要在江南一带,代表有拙政园,留园等。
中国古典园林在造园元素及造园手法上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是中国古典园林所体现的艺术境界。
4.品味园林艺术的意境同学们,你们知道园林设计中有哪些元素吗?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元素主要有:筑山,理池,植物,建筑,匾额,楹联及刻石,园林建筑巧用平面布局,间隔以山、水、树、石、桥等,追求曲径通幽、以小见大、以简代繁,在有限中体味无限的美学境界。
建筑中一墙一垣、一桥一廊以及匾额楹联,都具有成景、点景、观景等功能,空亭供人停歇,廊舫引人入胜,是心灵、建筑、自然的融合,建筑上悬挂对联、匾额,石上铭刻题咏,成为园林中精彩的点缀,充满意趣和意境。
人作与天开——中国古典园林艺术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
![人作与天开——中国古典园林艺术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7386fcc4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b3.png)
“教学设计”参考模板学科:高中美术授课年级:高二讲课题目:《人作与天开——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章节名称《人作与天开——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学时一课时课标要求根据课标要求,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确定本课”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主题,观察搜集园林素材,构思创意游戏环节检验教学评价设计环节,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获取西方钱伯斯吸收中国园林造园思想的内容,与文学、绘画跨学科融合,理解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崇尚自然,师法自然的思想。
内容与学情分析内容分析本课选自第四单元无声之韵——建筑艺术中的主题二园林艺术。
在本单元建筑、园林与城镇建设三大内容中,园林相对独立又与其他两大主题相互关联。
通过对园林的造园理念、构成要素、造园手法等内容进行讲授,准确完成了整个大单元里以建筑为明线的园林教学内容,并使学生感受到了以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为暗线的文化情怀。
本课既突出了园林的精神性和文化传承特征,强调了其艺术性,同时也增强了文化自信意识。
学习重点了解并初步掌握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理念与意境营造手法,培养学生对园林艺术的初步鉴赏能力,建立自身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观。
学习难点克服无法实地参观教学的困难,使学生理解传统园林中包含的自然观与意趣,分析探索不同表现形式下的园林艺术。
学习者分析高二学生已有基本的审美感知力,基于现有对园林艺术的了解,通过课堂师生间的内容讲授与接收、课前自主查阅与探究和课后以本地实例为对象进行剖析与知识落地,完成本单元主题二的内容传达,掌握中国园林的精神文化表征。
学习目标审美感知方面:通过学习园林的构成要素、造园手法,理解中国古典园林”虽由人作,宛如天开“的造园理念。
艺术表现方面:掌握具体园林意境营造的造景手法,认识园林意境与绘画、文学之间的关系,交流掌握跨学科间的文化关联性,确立自己的观点。
文化理解:理解中国园林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与自然高度协同的文化精神,感受中国园林艺术对外传播的深远影响。
学生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查找相关资料,了解钱伯斯在中国的经历,自我总结概括钱伯斯丘园中国塔与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的异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修订高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中国建筑艺术——古典园林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Chinese Architectural Art-Classical Garden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中国建筑艺术——古典园林
高中美术教案:
中国建筑艺术——古典园林
杭师院附高罗雪峰
一、古典园林概况
(一)、发展史高中美术教案:中国建筑艺术——古典园林
(商)→(西周)囿→(汉代)帝王的离宫、苑囿→(魏晋南北朝)追求自然情趣的私家园林→(唐)发展迅猛,长安附近建别墅,官署建园,唐中叶东都洛阳造园→(五代、宋)首都汴梁、陪都洛阳造园,江南筑山叠石之风很盛→(元明)江南园林发达,遏制→(明中叶)新的生机
园林设计主导思想:诗情画意高中美术教案:中国建筑艺术——古典园林
魏晋南北朝私家园林崇自然野致的风格,唐宋官僚和文人画家将他们的生活思想及传统文学和绘画描绘的意境贯于园林的布局与造景中,形成了这种主导思想。
高中美术教
案:中国建筑艺术——古典园林
(二)、分类
北方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
江南园林——苏州园林、汾阳别墅
岭南园林——广州越秀公园
(三)古典园林欣赏(录象)请学生讲园林构造:
由木构架结构的厅堂、轩馆、楼阁、亭台、桥廊与山石、湖池、花木组合成景,再配以匾额楹联等书法、诗句,形成了一个供游人直接玩赏且意蕴无穷的景观。
二、古典园林特点
(一)、顺应自然的布局
布局采用曲折多变的手法,和谐地顺着山径、水标或林间安设景点,不人为强求,形成中国园林的特点。
“曲”造成景物的深层感,能在有限的面积上,创造出无限的空间效果。
(二)、雅朴恬淡的品格
园林建筑:宁静、简洁、清新
古典殿堂建筑:富丽、作“雕梁画栋”的粉饰
清代戏曲家李渔强调
“宜简不宜繁,宜自然不宜雕斫”
“但其取其简者、坚者、自然者变之”
(三)、空透灵巧的面貌高中美术教案:中国建筑艺术——古典园林
1、园林以景观为目的,建筑除了点缀自然环境,还以其空灵起到“借景”与“融合”的作用。
2、有诗云“常倚曲栏贪看水,不安四壁怕遮山”。
园林建筑以大窗户代替墙壁,或连门窗也不要,全部敞开,显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密切关系。
(四)古典园林是一综合性艺术高中美术教案:中国建筑艺术——古典园林
古典园林不仅自然山水与建筑的结合,还融文学、绘画、书法、雕塑、音乐于一体,组成交响乐般的艺术世界。
三、学生讨论总结园林艺术特征。
园林建筑
无锡市第一中学中学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成就及其特点,有所了解和认识,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欣赏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能力。
教学重点:
一是通过对中国结构建筑体系的介绍以及对北京故宫总体布局、主要建筑的屋顶形式和色彩的运用等方法的分析,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特色;二是通过课文图版提供的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典型实例,了解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主要
特点。
教学难点: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对建筑艺术的欣赏,最好是实地参观,现在仅凭课文提供的一些图片,难以真正理解课文的内容。
教学时应想方设法克服这一困难。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具准备:图片、录象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常规)
二.复习:
提问:建筑的社会作用有哪些?
三.引入新课:(出示课题)
园林建筑:
与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同样显示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和高度的艺术成就的,是中国古代的园林艺术。
它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高度的成就,而且独树一帜,自成体系,与欧洲、阿拉伯园林艺术并称世界三大园林体系。
中国园林最早见于史籍记载的是公元前十一世纪西周的灵囿(“囿”是中国古代供帝王贵族进行狩猎、游乐的一种园林形式。
)至今已有三千年的历史。
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园林逐渐形成独特的民族形式,自成体系。
它的主要特点是崇尚自然而又妙造自然,把人工美与自然美巧妙地结合起来,
创造了独树一帜的自然山水式园林。
由于文人参予园林的建设,中国古代的园林充满了文人气息和诗情画意。
“诗情画意”是中国园林的精髓,也是造园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为达到这一目的。
造园艺术家常利用古人诗文与造景的结合。
其中,苏州园林是我国园林艺术的代表作品。
欣赏:
苏州拙政园“与谁同座轩”:取苏轼词“与谁同座,明月清风我”之句为名。
苏轼词的原意是标榜清高不群,这里只借以写景,使意境更为丰富。
苏州网师园月到风来亭和濯缨水阁:其中,亭中横匾“月到风来”,取自唐代韩愈的诗句“晚年秋将至,长月送风来”;“濯缨水阁”是引用《孟子》中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以示其志之清高。
苏州网师园殿春:其得名是由这一景区庭院内种植芍药花而来,因为芍药花开在春末,宋代诗人苏东坡有诗云:“多谢花工怜寂寞,尚留芍药殿春风”。
“殿春”即春末,“”是与阁相连的小屋。
所以,将庭院内留住春天的一角天地,美其名曰“殿春”,是很富于诗情画意的。
中国古代园林,是把自然的和人造的山水、花木以及建筑等融为一体的游赏环境。
主要有三种类型:
一是皇家园林,面积较大,气派宏伟,如圆明园、颐和园等。
二是私家园林,风格因园主的情趣而异,如苏州的拙政园、网师园等。
三是城郊风景区和山林名胜,如杭州西湖、无锡鼋头渚等。
这种园林规模较大,多是把自然的和人造的景物融为一体。
中国的自然山水式园林,其主要特点表现在摹仿自然,以人工的力量创造自然的景色,体现了中国古人尊重自然并与自然相亲近的观念。
在园林的布局上强调自由曲折。
我们江南面积较小的私家园林中表现得尤其突出。
中国园林布局的另一个特点是划分景区和空间,以及善于“借景”。
借景是中国古代园林突破空间局限、丰富园景的一种传统手法。
把园林以外的风景巧妙地引“借”到园林中来,成为园景的一部分。
例如无锡寄畅园“借”锡山的景。
(录象)
课堂小结:
思考题:中国古代建筑有哪些主要特色?
板书设计:
第十二课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世界三大建筑体系:
中国建筑
欧洲建筑
伊斯兰建筑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1.木结构体系
2.庭院式的组群布局
3.色彩装饰“雕梁画栋”
二.中国古代建筑的类型:
1.宫殿建筑
2.坛庙、寺观、佛塔、民居等
3.园林建筑:
世界三大园林体系:
中国园林
欧洲园林
阿拉伯园林
中国园林的类型:
皇家园林
私家园林
城郊风景区和山林名胜
转载:
FoonShion教育研究中心编制
Prepared by foonshion Education Research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