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总结报告模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粮食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如何贯彻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题,以加快经济方式为主线,如何探索三化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建设中原经济区重要区域性中心城市,怎样按照市委在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抢抓机遇,持续求进,重在提升,着力惠民,务实发展,奋发有为这一思路,是摆在我们粮食系统面前的重大课题,粮食国有如何做大做强,怎样在建设中原经济区中作出重要贡献。根据巩义市委[20XX]9号文件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安排,粮食局课题组利用一个多月时间,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实地查看、填表格等方式,对粮食系统的人员、仓库、资产、债务等情况进行了比较全面周密的调查,并对粮食改革的紧迫性、可行性、稳定性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汇报如下:

一、粮食系统目前现状

我市国有粮食改革自20XX年至今已有8年了,通过几年来的实行运行情况来看,有可喜的一面,也有令人忧虑的地方。可喜的是职工的思想受到一次强烈的震撼,有了较大的触动,生存发展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有所增强。10个改制的,经济包袱卸掉了,工作机构进行了整合,整体构架更为精干。令人忧虑的是,改制了的职工社会就业能力差,重新上岗自谋职业独立发展的人不多。改制的大多是收储,经济效益不够突出,新发展和新变化不明显,机制体制仍然不活,制约着我们的发展。附营目前主要是靠房租收入过日子,大部分下岗职工生活非常困难。

1、人员情况:全市现有国有粮食28家,其中购销10家,附营18家,其中5家进行了改制,20XX年-20XX年共有二家(涉村、夹津口)进行了改制,身份置换40 人,

现这些人全部移交市职介中心。目前粮食系统共有在册职工585人,其中购销在册职工266人,附营在册职工319人。

2、债权债务情况:粮食系统债权2389万元,债务(银行贷款、外欠、外欠职工)万元,其中欠农行、农发行贷款本金5015万元,利息242万元,负债率达295%。资产处置收益评估(土地拍卖、固定资产拍卖)12483万元。初步估算完成改制所需资金万元。改制资金缺口为6773万元。在这种情况下,欠银行贷款数额较大,即使把的全部资产和土地变现收入用作还贷,有的也还不完银行贷款;有的还了贷款安置不了职工,导致改制工作陷入困境。建议市政府出面协调银行部门减免改制的债务。

3、代农储存粮情况:粮食系统共有12个欠农民的代储粮,共计276万公斤,折算现金574万元。这些因债务重、包袱沉,有的已关门停业,没有能力向农民支付。虽然这几年经过向市财政申请,陆续拨付资金40万兑付代农粮,但缺口仍然较大。如果这个问题不予解决,会在12个乡镇及市区引发群众挤兑的不安定因素,影响稳定大局。

4、现有粮食仓储情况:目前粮食系统共有仓库268座,仓容137335吨。其中80年代以前老旧仓库240座,仓容123485吨(其中危仓8座,仓容3375吨;报废仓31座,仓容15720吨);80年代以后仓库28座,仓容13850吨。

二、粮食改革的原因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源”、“安谷则昌,绝谷则危”,

粮食作为事关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其生产与流通历来为我党和政府所重视。由于粮食的总供给不足,从1953年至1984年实行的是统购统销政策与国家垄断经营制度。1985年初,国家宣布取消统购,实行合同定购。1986年实行购销双轨制,并对粮食购销体制改革进行试点。1990年国家建立粮食专项储备制度,1994年又建立了中央和省两级粮食市场风险基金,加上地方粮食储备体系也逐步形成,国

家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大大增强。1996年,全国粮食突破5万亿吨大

关,20XX年粮食产量过8万亿吨大关,粮食出现阶段性与结构性过剩,从此粮食由过去的特殊商品变成一般性商品,粮食行业的垄断地位不断受到市场化与社会化的猛烈冲击。由于库存的大幅度增加而引起的财政补贴亦大幅度增加,一度达到了中央财政的四分之一,可以说是不堪其重负,改革是唯一出路。1996年中共中

央发出《关于国有改革和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发〔1996〕16号),1998年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系统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1998〕15号),推出了“三项政策、一项改革”的举措,其主要内容就是“保护价收购粮食、顺价销售、收购资金封闭运行、加强自身改革”。在“三项政策”中,关键的是顺价销售能否成功实现,而市场经济是以效益为前提的,保护价虽保障了农民利益,但当保护价高于市场价时,顺价销售无法实现,由此产生了两种不良后果:一是粮食购销价差的巨额亏损再一次成为国家财政的沉重包袱;二是粮食购销躺在国家政策性补贴上吃大锅饭,不愿面对市场,不具备竞争能力,形成了“职工靠,吃政府”的不正常现象。

因此,国务院相继发出国发〔1997〕11号、20号、等一系列文件,要求各地加快粮食改革。特别是国发〔20XX〕28号《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

改革的意见》,明确改革的总目标是建立完善的粮食储备体系与粮食市场体系,

使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围绕此目标,国家先后在湖北、湖南、河南、吉林等产粮区开展以“两放开,一调整”为内容的补贴改革,即放开粮食收购价格、放开粮

食购销市场、将保护价中的间接补贴转为向出售优质农产品的农民进行直接补贴。“直补”的实质就是购与销都以市场说了算,在刺激农民调整产品结构的同时,

国家力图将粮食逼入市场。

在这种严峻形势下,根据国家、河南省有关文件、政策,粮食局对下属进行股份制改造,职工每人交1000元股金,国资占大头,粮食全部实行股份制改造,有粮食管理所演变成股份制公司,1997年朱镕基主持国务院工作以来,国务院先

后出台了《粮食流通体条例》及《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系统体制改革的决定》等一系列文件和法规,粮食局根据当时国家政策,对正附营及进行分家,确定有10

各成立粮食收储及巩义市粮食收储公司,承担国家下达按最低小麦价收购的收储任务,其余国有粮食变更为付营。收储和付营正式分家,独自经营、自负盈亏。这种模式延伸自今。

三、存在的突出问题

1、经营困难

由于受长期粮食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市国有粮食人员及其管理者在认识上、管理上、观念上还有较大差距。首先,在认识方面存在认识滞后的问题,即还未认识到粮食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其次,在经营管理上,由于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还习惯于用计划经济的办法管理,在调动职工积极性和发挥主动性上还存

在较大差距;在认识和观念上,通过这几年,大力搞多种经营,一部分管理者及员

工的观念得到了较大转变(在调研中,我们也看到了管理者和员工的积极性得到

了发挥,比如米河、小关、大裕沟、芝田等公司员工的意识得到了较大转变)。但还有一部分职工还是墨守陈规,存在职工积极性调动不起来,经营管理目标不明确,经营效果较差的问题。另外,由于经营规模小,经营效益差,抗风险能力明显不足。我市国有粮食由于受体制、政策、认识等因素的影响,表现出经营规模小,

经济效益难于大幅提升的情况,收储满足于搞好储备,增加储备量,在贸易粮经营上表现出怕担风险、缩手缩脚的状况,经营始终未能得到突破;也表现出管理者对市场认识不清、判断不准、措施不力,抓不住机遇的弱点,导致生存发展十分艰难。付营更是举步维艰,首先是资金信贷问题,没有信贷额度,得不到各银行、农发行、信用社的支持,就没办法发展和生存,现在的状况是大部分付营就是靠仓库、部分门面房租赁来维持正常运转。

其次是职工,由于经济效益连年下滑,大部分付营职工被迫已下岗,生活困难,据调查大部分职工这几年大都到了退休年龄,没办法给职工交养老统筹金,职工被迫自己交统筹金,据估算,每人交4万多元,下岗职工本来就生活困难,如

今又被统筹金压的喘不过气来,职工多次上访要求解决,没办法粮食局得抽出大

量人力、财力,来解决此项问题。严重影响了粮食局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