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源基本常识
放射源培训资料
放射源培训资料一、放射源的定义与分类放射源是指能够辐射电离辐射的物质、装置或场所,广泛应用于医疗、工业和科研等领域。
根据辐射源的性质和用途,可以将其分为自然放射源和人工放射源两大类。
1. 自然放射源自然放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放射性物质,如天然放射性同位素铀、钍、钾等。
这些放射性物质广泛存在于土壤、水体和大气中,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程度的辐射风险。
2. 人工放射源人工放射源是人为制造的放射性物质,用于医学、工业和科研等领域。
常见的人工放射源包括放射性同位素、医疗设备和工业设备等。
这些放射源具有较高的辐射强度和辐射能量,对人体的辐射风险更大。
二、放射源的安全管理放射源的安全管理是保障公众和从业人员免受辐射伤害的重要环节。
在放射源使用和处理过程中,需要遵循一系列安全管理原则。
1. 放射源的规范管理放射源应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要求进行注册、备案和审批,并建立完善的放射源台账,记录其活动状况和辐射安全控制措施。
2. 放射源的防护措施为了降低辐射风险,必须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对于放射源的使用单位和个人,应根据辐射源特点和使用程度,采取合适的个人防护设备、屏蔽装置和工作场所防护措施。
3. 放射源的事故应急预案在放射源使用和管理过程中,必须制定健全的应急预案。
预案应包括事故的报告、处理措施、紧急疏散和辐射监测等内容。
通过事前培训和演练,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三、放射源培训的必要性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控制放射源的辐射风险,从业人员应接受相应的放射源培训。
培训内容需要覆盖以下几个方面:1. 辐射的基础知识从业人员需要了解辐射的基本概念、种类、作用和危害。
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辐射源的相关问题。
2. 放射源的安全使用从业人员需要学习放射源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掌握合适的个人防护措施,并了解应急预案的实施要点。
3. 辐射监测与控制培训还应包括辐射监测的方法和仪器的使用,以及辐射剂量的评估和控制。
放射源基本常识
放射与防护基本常识一、引言“放射性”这个词听上去有些令人胆战心惊,现在有人是谈核色变,放射性有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放射性又是如何得到应用的呢?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开始对放射性以及放射源的应用与防护进行认识和学习。
埃及金字塔“法老的咒语”故事神秘的埃及金字塔,吸引着各国的考古学家。
一直以来,传言古埃及法老在金字塔中下了毒咒,擅闯入金字塔的人会中毒咒送命。
1922年,多名考古学家发掘杜唐卡门法老陵墓,其后离奇死亡。
一时间,神奇的"咒语"让古老的金字塔再次披上了神秘的面纱!难道法老的"咒语"真的显灵了?最终,加拿大和埃及的室内环境专家破解了这个困扰人们近80年的毒咒之谜。
"凶手"是放射性物质--氡气,这种令人致命的氡气是建筑金字塔石块及泥土内所含的衰变铀元素释放出来。
他们发现是金字塔含有大量具有危险程度的氡气,令接触者患肺癌而死亡。
室内环境专家巴克斯特表示:"是高含量氡气损害了当年埃及考古学家的健康。
换而言之,那些被"咒语"不幸言中的考古学家,是受了墓穴内大量的核辐射而死亡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内照射。
专家研究发现,含氡气最高的三处古埃及建筑,依次序是开罗以南的沙喀姆喀特金字塔、阿比斯隧道及萨拉比尤姆陵墓。
现在家庭装修,如果屋里用的大理石较多,在装修后要将窗子打开通风。
3 / 35"法老的咒语"之谜已被解开,但人类受核辐射的威胁依然存在。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放射性物质的应用给人类带来了利益,但人类如果使用不当的话,将会使自身遭受伤害。
所以,我们在倡导世界和平使用核能的同时,自身也要正确认识核辐射,对日常生活中的放射防护知识有所掌握,这对现在和将来都将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露事故1986年切尔诺贝利发生了核泄露事故,那次事故给人类带来的灾难至今还在延续。
放射源的分类和监管
3
科研用放射源
用于科研领域的放射源,如核物理实验、放射化 学实验等。
按形态分类
密封放射源
放射性物质密封在金属壳体内的放射 源,如钴-60放射源、铯-137放射源 等。
非密封放射源
放射性物质未密封的放射源,如用于 荧光分析的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物等。
02
放射源的分类和监管
汇报人: 2024-01-08
目录
• 放射源的分类 • 放射源的监管 • 放射源的应用 • 放射源的安全与防护 • 放射源的废弃与处理 • 放射源事故与应急响应
01
放射源的分类
按活度分类
低活度放射源
活度低于某一阈值的放射源,通 常用于工业、医疗、科研等领域 ,如工业探伤、放射性示踪等。
检查制度
监管部门对使用放射源的单位和个人 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确保其符 合安全要求。
处罚制度
对违反放射源安全和保安管理规定的 单位和个人,监管部门将依法进行处 罚。
03
放射源的应用
医学领域
放射诊断
利用X射线、CT等设备进行人体内部结构的成像 ,辅助医生诊断疾病。
放射治疗
通过放射性物质释放的射线杀死癌细胞,达到治 疗肿瘤的目的。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临时存储
对于暂时无法处置的废弃放射源,可以将其临时存储在符合安全规 定的设施中,待后续处理。
回收利用
对于某些可回收利用的放射源,可以通过回收利用的方式减少对环 境的影响。
处理设施与技术
高放废物处理设施
用于处理高放射性废弃物的设施,包括分离、净化、固化等处理 技术。
中低放废物处理设施
用于处理中低放射性废弃物的设施,包括储存、压缩、包装等处 理技术。
核辐射常识问答
核辐射常识问答一核辐射常用术语1 什么是放射性?放射性是指原子能自发地发射粒子或电磁波的固有特性。
具有能自发地发射粒子或电磁波的核素被称为放射性核素。
迄今为止,人类已发现了109种元素,约1800种核素。
109种元素中,92种是自然界存在的,17种是人工制造的。
1800种核素中,只有270种是稳定的,其余1500余种是不稳定的,是放射性核素。
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的环境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辐射。
2 什么是放射性核素?放射性核素是地球上物质组成的一类元素,其具有衰变性质,通过衰变射线能量会产生新的核素,并最终产生稳定的核素,从而完成生命的周期。
正是由于这些放射性核素的存在,我们可以认为地球是“活的”。
后来人们可控地利用了核素衰变产生的能量,发展了核武器、核电站和核民用项目(如:核医学、核治疗设备、放射性育种、探伤仪、测厚仪等等)。
3 什么是放射性活度?放射性活度的单位是贝可〔勒尔〕,简称贝可,符号为Bq。
1贝可就是1秒钟发生1个衰变。
4 什么是放射性半衰期?放射性半衰期是放射性核素因放射性衰变而使其活度降低到原来的一半所经过的时间。
一般来说,天然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较长,而多数人工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都较短。
5 什么是辐射剂量?最常用的辐射剂量有3个:吸收剂量、当量剂量和有效剂量。
①吸收剂量:是指单位质量的组织或器官吸收的辐射能量大小。
吸收剂量的单位为戈〔瑞〕(Gy),1Gy相当于辐射授予每千克质量组织或器官的能量为1焦耳。
②当量剂量:是组织或器官接受的平均吸收剂量乘以辐射权重因子后得到的乘积。
X、γ和β射线的辐射权重因子为1,中子的辐射权重因子为5~20(取决于种子能量),α辐射权重因子为20。
当量剂量的单位为希〔沃特〕(Sv)。
③有效剂量:当要评估辐射可能诱发的晚期损伤效应——癌症时,采用有效剂量这个量。
有效剂量定义为各组织的当量剂量和各自的组织权重因子的乘积的总和。
组织权重因子用于表示各组织器官对辐射的敏感程度。
放射源分类
放射源分类办法根据国务院第449号令《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规定,制定本放射源分类办法。
一、放射源分类原则
参照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有关规定,按照放射源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从高到低将放射源分为Ⅰ、Ⅱ、Ⅲ、Ⅳ、Ⅴ类,V类源的下限活度值为该种核素的豁免活度。
(一)Ⅰ类放射源为极高危险源。
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分钟到1小时就可致人死亡;
(二)Ⅱ类放射源为高危险源。
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至几天可致人死亡;
(三)Ⅲ类放射源为危险源。
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就可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接触几天至几周也可致人死亡;
(四)Ⅳ类放射源为低危险源。
基本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但对长时间、近距离接触这些放射源的人可能造成可恢复的临时性损伤;
(五)Ⅴ类放射源为极低危险源。
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
二、放射源分类表
常用不同核素的64种放射源按下列表进行分类。
放射源分类表
注:1.Am-241用于固定式烟雾报警器时的豁免值为1×105贝可。
2.核素份额不明的混合源,按其危险度最大的核素分类,其总活度视为该核素的活度。
三、非密封源分类
上述放射源分类原则对非密封源适用。
非密封源工作场所按放射性核素日等效最大操作量分为甲、乙、丙三级,具体分级标准见《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标准》(GB 18871-2002)。
甲级非密封源工作场所的安全管理参照Ⅰ类放射源。
乙级和丙级非密封源工作场所的安全管理参照Ⅱ、Ⅲ类放射源。
放射源的分类和监管
01
02
03
工业领域
利用放射源的射线进行工 业探伤、无损检测、工业 制造等。
医疗领域
利用放射源的射线进行医 疗诊治,如放疗、核医学 等。
农业领域
利用放射源的射线进行辐 射育种、灭菌消毒等。
02
放射源分类
按放射性核素种类分类
放射性核素是指具有放射性的元素或原子核。根据放射性核素的种类,可以将放射源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天然放射源、人工 放射源等。
放射源的安全与防护措施
安全文化
推广安全文化,提高公众和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包括 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开展应急演练、加强与社区的沟通 等。
物理防护
采取物理防护措施,如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安装监控设 备、限制人员进入等,以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接触和盗 窃放射源。
辐射监测
对高风险区域进行辐射监测,以确保及时发现异常辐射 水平并采取相应措施。监测设备应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 ,以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放射源的分类和监管》
2023-10-30
contents
目录
• 放射源概述 • 放射源分类 • 放射源监管 • 放射源安全管理建议
01
放射源概述
放射源的定义
• 放射源:是指利用放射性核素发射的射线通过照射人类、动 物、植物、微生物等产生电离辐射,对物质进行照射,以实 现辐射加工、工业探伤、灭菌消毒、医疗诊治等目的的放射 源。
中国的监管体系
由国家原子能机构(CAEA)和国家核安全局( NNSA)共同负责放射源的监管,实施严格的 许可制度和安全检查。
放射源的标识与追溯
放射源标识制度
要求对所有放射源进行唯一标识,以便在需要时能够追踪和管理。标识通常包括放射源的编码、型号、生产日 期和使用状态等信息。
放射源分类
放射源分类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放射源分类办法根据国务院第449号令《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规定,制定本放射源分类办法。
一、放射源分类原则参照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有关规定,按照放射源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从高到低将放射源分为Ⅰ、Ⅱ、Ⅲ、Ⅳ、Ⅴ类,V类源的下限活度值为该种核素的豁免活度。
(一)Ⅰ类放射源为极高危险源。
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分钟到1小时就可致人死亡;(二)Ⅱ类放射源为高危险源。
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至几天可致人死亡;(三)Ⅲ类放射源为危险源。
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就可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接触几天至几周也可致人死亡;(四)Ⅳ类放射源为低危险源。
基本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但对长时间、近距离接触这些放射源的人可能造成可恢复的临时性损伤;(五)Ⅴ类放射源为极低危险源。
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
二、放射源分类表常用不同核素的64种放射源按下列表进行分类。
放射源分类表注:1.Am-241用于固定式烟雾报警器时的豁免值为1×105贝可。
2.核素份额不明的混合源,按其危险度最大的核素分类,其总活度视为该核素的活度。
三、非密封源分类上述放射源分类原则对非密封源适用。
非密封源工作场所按放射性核素日等效最大操作量分为甲、乙、丙三级,具体分级标准见《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标准》(GB 18871-2002)。
甲级非密封源工作场所的安全管理参照Ⅰ类放射源。
乙级和丙级非密封源工作场所的安全管理参照Ⅱ、Ⅲ类放射源。
放射源等级划分标准
放射源等级划分标准放射源是指能够产生辐射的物质或装置。
为了管理和控制放射源的安全和风险,国际上通常对放射源进行等级划分。
放射源等级划分标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危险性、放射性活度、物理状态、用途和保护措施等。
首先,放射源等级划分标准要考虑放射源的危险性。
放射源的危险性通常分为四级:一级放射源是指无特殊要求和措施下,无放射性危险的物质或设备;二级放射源是指需要一定的防护措施和管理,有放射性危险但辐射剂量较低的物质或设备;三级放射源是指需要严格的防护措施和管理,有较高辐射剂量的物质或设备;四级放射源是指需要最高级别的防护措施和管理,具有极高辐射剂量的物质或设备。
其次,放射源等级划分还依赖于放射性活度的大小,放射性活度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级别:微量放射源是指放射性活度非常低的物质或设备,通常需要简单的防护措施;小型放射源是指放射性活度较低的物质或设备,需要较为严格的防护措施;中型放射源是指放射性活度中等的物质或设备,需要更加严格的防护措施;大型放射源是指放射性活度较高的物质或设备,需要最严格的防护措施。
第三,放射源等级划分还要考虑放射源的物理状态。
一般可以将其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放射源。
不同的物理状态对于防护措施和管理存在一定的差异。
例如,气体放射源容易扩散,需要更加严密的封闭和排风系统。
此外,放射源等级划分还与其用途相关。
不同的用途对于放射源的管理和保护要求也不同。
放射源的用途通常包括医疗、工业、科研和能源等。
医疗用放射源主要用于放射治疗、诊断和放射性示踪,需要严格的防护和管理。
工业用放射源主要用于工艺控制和无损检测,需要确保工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科研用放射源主要用于学术研究和实验,需要确保实验安全和数据的可靠性。
能源用放射源主要用于核能发电和核废料处理,需要严格的防护和管理。
最后,放射源等级划分标准还要考虑一些其他的因素,如放射源的半衰期、放射性能源的产生方式(自然发生、人工制造、核裂变等)等。
这些因素对于放射源的管理和保护都具有一定的影响。
放射源分类方法
放射源分类方法
放射源的分类方法有多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分类方式:
1. 按照放射源的封装方式,可分为密封源和非密封源。
密封放射源是指放射性物质被密封在包壳里或放置在紧密覆盖层中,如中子源、α放射源、β放射源、γ放射源等。
非密封放射源又称开放源,是指没有包壳的放射性物质,如核医学中用于诊断和治疗用的短寿命放射性核素。
2. 根据放射源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从高到低将放射源分为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
V类源的下限活度值为该种核素的豁免活度。
3. 根据使用用途,可以将射线装置分为医用射线装置和非医用射线装置。
医用射线装置主要用于医学诊断和治疗,而非医用射线装置则主要用于工业、农业、科研等领域。
4. 按照放射性对人的作用方式,可以将照射分为外照射和内照射。
外照射是指辐射源位于人体外,产生的辐射对人形成照射;内照射是指辐射源位于人体内或通过人体,产生的辐射被人吸收。
总之,放射源的分类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分类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和目的。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分类方法,以便更好地管理和控制放射源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
核辐射常识问答
核 辐 射 常 识 问 答23 天然辐射对人的照射途径主要有哪两种?天然辐射对人的照射途径主要有两种:外照射和内照射。
(1)外照射是由放射源或辐射发生装置(如粒子加速器)释出的贯穿辐射由体外作用于人体。
在向环境释放大量放射性物质的事故中,向下风向移动的放射性烟云以及已沉降于设备、建(构)筑物及地面表面上的放射性物质也可成为人体外照射的放射源。
人体受外照射的主要射线是β射线和γ射线。
人们每时每刻都受到天然本底辐射的照射。
在生产、应用电离辐射源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除了受到天然本底照射外,还受到附辐射体α射线β射线γ射线加的职业照射。
邻近生产、应用电离辐射源地区居住的或受人工放射性污染影响的公众,同样也受到天然本底照射以外的附加照射。
在使用电离辐射源的医疗诊治措施(如X 射线检查、放射治疗)时,受检者或病人也会受到电离辐射外照射。
一旦发生核与辐射事故或遭受涉及核与辐射的恐怖袭击,则可能导致较高水平的外照射。
(2)外源性放射性成物质经由空气吸入,食品或饮水食入,或经皮肤、伤口吸收并沉积在体内,在体内释出α粒子或β粒子,对周围组织和器官造成照射,称为内照射。
外源性在正常作业或事故性释放时,放射性物质一般通过空气和水的途径进入周围环境,在环境中藉不同的照射途径(包括食物链),最终到达人体。
经由空气和水两种流出物途径使公众受到内照射时,涉及的环境介质有空气、沉降物、地表水、地下水、牛奶、动物性食品、植物性食品、饲料等。
24 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有哪几种途径?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有如下几种的途径: 首先含放射性气体可以通过人体的呼吸系统进入人体内。
其次含放射性物质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内。
人在食用含放射性物质的食物时,放射性物质就随食物进入人体内。
人体皮肤受伤时,放射性物质也会通过伤口渗口鼻 伤口含有放射性气体粉尘液体透到血液中,进入人体内。
25 不同辐射环境下辐射强度多大?三核辐射危害26 核辐射对生物体的伤害是怎么造成的呢?生物体内有大量的各种分子,分子内部的化学键一般键能为二到十个电子伏。
核辐射常识——精选推荐
核辐射常识l核辐射危害>4000 mSv,死亡。
2000-4000 mSv,产⽣⼏种射线疾病:⾻骼和⾻密度遭到破坏,红细胞和⽩细胞数量极度减少,有内出⾎、呕吐、腹泻症状。
1000-2000 mSv,轻微的射线疾病,疲劳、呕吐、⾷欲减退、暂时性脱发。
红细胞减少、不可恢复。
100-500 mSv,没有疾病感觉,但⾎样中⽩细胞数量在减少。
<100 mSv,对⼈体没有危害。
l⽇常核辐射50 mSv,核⾏业⼈员⼀年摄⼊最⾼量。
1-5 mSv,平均每⼈⼀年的累积量。
1-2 mSv,来⾃⾃然放射源⼀年的剂量(如空⽓中的氧)。
0.003 mSv,天然背景值。
0.1-0.2 mSv,X射线医学检查累积量。
0.03 mSv,乘10⼩时飞机。
l每年受到的各种辐射天然辐射/⾃然辐射: 2.4 mSv医疗检查:0.4(随医疗保健⽔平不同在0.04-1.0之间,2008年数据为0.6) mSv⼤⽓核试验:0.005 (⾼峰值0.15出现在1963年) mSv切尔诺贝利事件:0.002 (北半球平均值,1986年⾼达0.04,事故附近地区⽐较⾼) mSv核能利⽤(核电站):0.0002 mSvl⾼辐射⾏业职⼯每⼈每年受到的辐射核燃料处理:1.8 mSv应⽤核辐射的⼯业:0.5 mSv核能利⽤(核电站⼯作⼈员):1.12 (随技术的进步减⼩) mSv国防:0.2 mSv医⽤辐射:0.3 mSv教育科研:0.1 mSv航空(飞⾏员和空姐):3.0 (另⼀个来源的数据:1.0-3.4) mSv采矿(不包括煤矿):2.7 mSv煤矿:0.7 mSvl其他每次X光检查的辐射:1.2 (随诊断部位和⽅法的不同⽽不同) mSv坐飞机⼀⼩时的辐射:0.00425 mSv。
放射源分类
放射源分类对放射源,你了解多少?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聊聊吧!根据放射源的辐射能量,可将放射源分为高能放射源和低能放射源。
所谓高能放射源是指具有较大射出功率、单位质量所释放的能量较大的放射性物质,如裂变源等。
而低能放射源是指具有较小射出功率、单位质量所释放的能量较小的放射性物质,如原子能级、加速器、钴源等。
我国对于放射源分类是按照放射源的辐射能量来划分的。
1、天然放射源是指自然界存在的放射性核素。
2、人工放射源是指利用放射性核素为能源制成的,可以进行辐射测量的仪器、装置、装置或设备。
3、医用放射源是指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等各种医疗设备。
4、工业用放射源是指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核素,也包括半成品和成品。
5、探伤用放射源是指用于对人造金属材料进行无损探伤的仪器和装置。
6、核反应堆用放射源是指用于核动力装置反应堆的核燃料。
有一次,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关于放射源的安全课,我们听得津津有味。
这个知识太重要了,希望大家以后也多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2012年1月,江苏省江阴市5家印染企业因“铬残留量超标”被曝光,经过抽样检查,涉及其中4家的两台旧织布机、 2台蒸化机的铬含量均超标,其中有一台旧织布机的铬含量竟然高达1500毫克/升,是正常含量的60倍。
除此之外,还有几十家企业和多名职工受到辐射污染。
但是,如果我们不幸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该怎么办呢?不怕,我们有安全防护服和碘片。
穿上防护服,我们的生命就得到了安全保障;佩戴上碘片,我们就会远离辐射危害。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穿了防护服,戴了碘片,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会被辐射到呢?我们来看看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
据了解, 2011年10月,印度工人在铬盐溶液中浸泡了30分钟,之后立刻取出,清洗掉多余的铬粉,随即再次浸泡30分钟,直至铬盐溶液不再变色,他们才又进入铬盐溶液中,取出来晾干。
但他们不知道,虽然短时间的浸泡并没有危险,但长时间浸泡则会产生高浓度的铬酸盐溶液。
放射源安全基本知识
放射源相关知识介绍第1章放射性基本知识1.1原子核的放射性现在知道,有许多原子核都能自发地发射某种射线。
有的发射a射线,有的发射B射线,有的发射Y射线,有的在发射a射线或B射线的同时也发射丫射线,有的三种射线均发射。
原子核还有发射正电子、质子、屮子、重离子等其它粒子以及自发裂变的情况。
原子核自发的变化而放射岀各种射线的现象,称为原子核的放射性。
能自发地放射各种射线的核素,叫放射性核素。
1.2放射性活度一定量的放射性核素在一个很短的时间间隔内发生的核衰变数除以该时间间隔叫做放射性活度,通常用A表示(即A二dN/de)。
在国际单位制屮,放射性活度的单位为贝可勒尔,简称贝可, 其表示如下:lBq=l次衰变/秒1. 3放射性衰变的种类放射性原子核的衰变主要有三种类型,它们分别做a衰变、B衰变和Y衰变。
1.3. la衰变1. 3. 2B衰变原了核的0衰变有三种形式:1.3.3 Y 衰变1.4放射性核素的衰变规律 1.4.1放射性核素的衰变常数放射性核素在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几率叫做该核素的衰 变常数,符号为入;它的单位为1/秒。
入的大小决定了放射性 核素衰变的快慢。
1.4.2指数衰减规律原子核的衰变数量与原子核的衰变常数成正比,与t 时刻的 原子核数量成正比,也与时间间隔成正比;在数学上可以表示为dN 二一 XNdt上式求积分,可以得到N 二 No"放射性核素指数衰减规律。
1. 4. 3半衰期原子核的数量因衰变而减少一半所需要的时间A Z-1 丫+0亠ill 加 48CdY + J3- AZ + l丁1/12 0.693每个原子核的平均寿命(T)为T = *第2章辐射防护基本知识2.1辐射的生物效应射线与人体发生作用同样也引起大量的电离,使人体产生物学方面的变化。
主要效应如下:2. 1.1躯体效应和遗传效应2. 1. 2随机效应和确定效应2. 2辐射剂量学屮经常使用的量在放射源的应用和管理屮,与辐射剂量有关的经常使用的量主要有比释动能、照射量、吸收剂量、当量剂量和有效剂量。
放射源基本常识
放射源基本常识1、什么是放射性放射性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
世界上一切物质都是由一种叫“原子”的微小粒子构成的,每个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原子核”。
大多数物质的原子核是稳定不变的,但有些物质的原子核不稳定,会自发地发生某些变化,这些不稳定原子核在发生变化的同时会发射各种各样的射线,这种现象就是人们常说的“放射性”。
有的放射性物质在地球诞生时就存在,如铀、钍、镭等,它们叫做天然放射性物质。
另一方面,人类出于不同的目的制造了一些具有放射性的物质,这种物质叫人工放射性物质。
2、生活中处处都有放射性尽管100多年前人们才发现放射性,但放射性从来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放射性可以说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我们吃的食物、喝的水、住的房屋、用的物品、周围的天空大地、山川草木乃至人体本身都含有一定的放射性。
人们受到的放射性照射大约有82%来自天然环境,大约有17%来自医疗诊断,而来自其他活动大约只有1%。
3、什么是放射源放射源是指用放射性物质制成的能产生辐射照射的物质或实体,放射源按其密封状况可分为密封源和非密封源。
密封源是密封在包壳或紧密覆盖层里的放射性物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料位计、探伤机等使用的都是密封源,如钴-60、铯-137、铱-192等。
非密封源是指没有包壳的放射性物质,医院里使用的放射性示踪剂属于非密封源,如碘-131、碘-125、锝-99m等。
4、放射源的危害放射源发射出来的射线具有一定的能量,它可以破坏细胞组织,从而对人体造成伤害。
当人受到大量射线照射时,可能会产生诸如头昏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机体损伤,甚至可能导致死亡;但当人只受到少量射线照射(例如来自天然本底辐射的照射)时,一般不会有不适症状发生,也不会伤害身体。
5、放射源的分类国际原子能机构根据放射源对人体可能的伤害程度,将放射源分为5类:1类放射源属极危险源。
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分钟到1小时就可致人死亡。
2类放射源属高危险源。
放射源分类标准
放射源分类标准
放射源通常按其放射性和产生的辐射类型进行分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放射源分类标准:
1.按放射性分类。
-人工放射性源:由人类活动产生的放射性物质,如核武器、核能发电厂、医疗用放射性物质等。
-自然放射性源:自然界中存在的放射性物质,如钾、铀、钍及其子体系列等。
2.按辐射类型分类。
-α射线源:放出α粒子的放射源,如钍、铀等。
-β射线源:放出β粒子的放射源,如锶、碘等。
-γ射线源:放出γ射线的放射源,如放射性同位素、辐射治疗用的线性加速器等。
-中子源:放出中子的放射源,如核反应堆、天然放射性同位素等。
3.按应用领域分类。
-医疗放射源:用于放射治疗、诊断和核医学研究等领域。
-工业放射源:用于辐射杀菌、测量、检测等工业领域。
-基础研究放射源:用于核物理、粒子物理、天体物理等基础研究和实验室教学等领域。
-安全评价放射源:用于核安全评价和辐射环境监测等领域。
放射源分类原则
放射源分类原则
以下是 6 条关于放射源分类原则:
1. 放射源的危害程度可是不一样的呀,就像不同的小鬼有不同的捣蛋能力!比如我们常见的医院里的 X 光设备,那就是一种相对较低危害的放射源啦。
所以分类原则第一条就是看它的危险性高低呀,这难道不是超级重要的吗?
2. 还有哦,使用频率也得考虑进去呀!这就好比你喜欢吃的东西,经常吃的和偶尔吃的肯定不一样对待呀!像那些经常被使用的放射源,我们就得更加重视它们的分类和管理呀,你说是不是?比如说某些工业生产中常用的放射源。
3. 放射源的性质也是个关键因素呢!这就好像人的性格不同一样,有的温和有的暴躁呀!有些放射源可能比较稳定,那分类就可以不一样啦,就像那种不怎么会发脾气的人,对不?举个例子,某些科研实验用的放射源。
4. 别忘了来源也很重要哦!这就好像是不同家庭出来的孩子,背景不同呀!比如来自核电厂的放射源和来自实验室的,能一样对待吗?肯定要仔细区分呀,难道不是吗?
5. 放射源的存在形式也得考虑呀!哎呀,就跟同样是零食,有袋装的有罐装的一样嘛!像固态的放射源和液态的,那分类肯定不能马虎呀,你想想是不是这个理呀?比如放射性液体废物。
6. 最后呀,实际用途也不能忽视呀!这就好像同样一把刀,用来切菜和用来行凶那肯定不一样呀!比如用于医疗诊断的放射源和用于破坏的,那能一样分类吗?那肯定不行呀!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放射源分类原则得综合考虑好多因素呢,每个因素都很重要呀,只有这样才能做好放射源的分类工作,保障大家的安全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射源基本常识
2005-11-12 12:14:21( 浏览次数:3637 )
"放射性” 这个词听上去有些令人心悸,放射性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吗?当有人说放射性是“安全”的,你相信吗?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放射性又是怎么得到应用的呢?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开始认识放射性之旅吧。
1、什么是放射性?
放射性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
世界上一切物质都是由一种叫“原子”的微小粒子构成的,每个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原子核”。
大多数物质的原子核是稳定不变的,但有些物质的原子核不稳定,会自发地发生某些变化,这些不稳定原子核在发生变化的同时会发射各种各样的射线,这种现象就是人们常说的“放射性”。
有的放射性物质在地球诞生时就存在,如铀、钍、镭等,它们叫做天然放射性物质。
另一方面,人类出于不同的目的制造了一些具有放射性的物质,这种物质叫人工放射性物质。
2、生活中处处都有放射性
尽管100多年前人们才发现放射性,但放射性从来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放射性可以说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我们吃的食物、喝的水、住的房屋、用的物品、周围的天空大地、山川草木乃至人体本身都含有一定的放射性。
人们受到的放射性照射大约有82%来自天然环境,大约有17%来自医疗诊断,而来自其他活动大约只有1%。
3、什么是放射源?
放射源是指用放射性物质制成的能产生辐射照射的物质或实体,放射源按其密封状况可分为密封源和非密封源。
密封源是密封在包壳或紧密覆盖层里的放射性物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料位计、探伤机等使用的都是密封源,如钴-60、铯-137、铱-192等。
非密封源是指没有包壳的放射性物质,医院里使用的放射性示踪剂属于非密封源,如碘-131、碘-125、锝-99m等。
4、放射源的危害
放射源发射出来的射线具有一定的能量,它可以破坏细胞组织,从而对人体造成伤害。
当人受到大量射线照射时,可能会产生诸如头昏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机体损伤,甚至可能导致死亡;但当人只受到少量射线照射(例如来自天然本底辐射的照射)时,一般不会有不适症状发生,也不会伤害身体。
5、放射源的分类
国际原子能机构根据放射源对人体可能的伤害程度,将放射源分为5类:
1类放射源属极危险源。
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分钟到1小时就可致人死亡。
2类放射源属高危险源。
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至几天可以致人死亡。
3类放射源属中危险源。
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就可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接触几天至几周也可致人死亡。
上述三类放射源为危险放射源。
4类放射源属低危险源。
基本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但对长时间、近距离接触这些放射源的人可能造成可恢复的临时性损伤。
5类放射源属极低危险源。
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
在我国被盗或失控的放射源多数属于4类放射源或5类放射源。
6、放射源的防护
放射源发射的射线有:阿尔法射线(α射线)、贝塔射线(β射线)、伽玛射线(γ射线)、中子射线(n射线)等,它们看不见,摸不着,必须使用专门的仪器才能探测得到。
不同的射线在物体中穿透能力也各有不同。
一张厚纸可挡住阿尔法射线;有机玻璃、铝等材料可有效
阻挡贝塔射线;伽玛射线穿透能力较强,可以用混凝土、铅等阻挡;中子射线需用石蜡等轻质材料来阻挡。
因此,放射源并不可怕,对放射源无端的恐惧是没有必要的,特别是那些已经采取了
安全保护措施,正常使用的放射源,对人体是基本没有危害的。
防止或减少放射源发出的射线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有以下三种防护手段: (一)距离防护:距离放射源越远,接触的射线就越少,受到的伤害也越小。
(二)屏蔽防护:选取适当的屏蔽材料(如混凝土、铁或铅等)做成屏蔽体遮挡放射源发出的射线。
(三)时间防护:尽可能减少与放射源的接触时间。
在实际工作中,通常将上述三种防护手段组合应用。
7、放射源包装容器
放射源一般都装在特殊设计的专用容器内,以防止对人体造成伤害。
放射源包装容器种类很多,大多为球形和圆柱形,一般用铅、铸铁、钢、塑料、石蜡等材料制成。
8、放射源警示标志
国家标准规定,所有放射性工作场所及放射源的包装容器上都必须有警示标志。
9、放射源的应用
放射源品种很多,应用广泛,不仅在核设施,而且在科研院校、医疗机构、地质和煤田勘探与开采、石油开采与炼油、公路与桥梁建设、机械制造与安装、建材(尤其是水泥厂)、纺织、卷烟、造船、电力、制药、育种、造纸、冶金、仪表和钟表制造、电影制片、木材、塑料、面粉、饲料加工、电缆、荧光灯生产等各行各业都得到应用。
几十年来,放射源的应用为发展国民经济、保障人民健康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医学方面放射源广泛用于医学诊断、治疗和消毒灭菌。
在农业方面用于辐照育种,可以改良品质,增加产量,还可用于灭菌保鲜等。
在工业方面可用于石油、煤炭等资源勘探,矿石成份分析,工业探伤、无损检测、材料改性和料位、密度、厚度测量等。
放射源还可用于人造卫星供电,火灾烟雾报警,污水治理等。
10、发现放射源或疑似放射源物体时,应当如何做?
放射源发射出的射线看不见、闻不到、摸不着。
识别放射源,除了根据标签、标识和包装以外,一定要由有经验的专业人员采用专用的仪器来确认。
当发现无人管理的标有电离辐射标志物体,或者体积小却较重的金属罐(特别是铅罐),请你:
(1)远离现场。
既不要接触,也不要擅自移动这些物品,更不要因为好奇而打开容器;
(2)立即拨打环保举报热线:12369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相关条款
第二十八条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的规定申请领取许可证,办理登记手续。
转让、进口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以及装备有放射性同位素的仪表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的规定办理有关手续。
第二十九条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加速器、中子发生器以及含放射源的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在申请领取许可证前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未经批准,有关部门不得颁发许可证。
国家建立放射性同位素备案制度。
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三十条 新建、改建、扩建放射工作场所的放射防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放射防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验收;验收合格的,主体工程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第三十一条 放射性同位素应当单独存放,不得与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等一起存放,其贮存场所应当采取有效的防火、防盗、防射线泄漏的安全防护措施,并指定专人负责保管。
贮存、领取、使用、归还放射性同位素时,应当进行登记、检查,做到账物相符。
第三十二条 生产、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对其产生的放射性废物进行收集、包装、贮存。
生产放射源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回收和利用废旧放射源;使用放射源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将废旧放射源交回生产放射源的单位或者送交专门从事放射性固体废物贮存、处置的单位。
第三十三条 生产、销售、使用、贮存放射源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保卫制度,指定专人负责,落实安全责任制,制定必要的事故应急措施。
发生放射源丢失、被盗和放射性污染事故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向公安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公安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接到放射源丢失、被盗和放射性污染事故报告后,应当报告本级人民政府,并按照各自的职责立即组织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放射性污染蔓延,减少事故损失。
当地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将有关情况告知公众,并做好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