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12课 妈妈的节日》 人教版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12课妈妈的节日》教案教案 (4)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12课妈妈的节日》教案教案 (4)一. 教材分析《第12课妈妈的节日》是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绘画和制作来表达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妈妈的节日——母亲节的来历、为什么要尊敬妈妈、如何向妈妈表达感激之情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妈妈的辛苦和付出,培养他们热爱妈妈、尊敬妈妈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和手工制作能力,对色彩、形状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的生活经验有限,对妈妈的付出和辛苦可能理解不够深刻。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故事、实例等引导学生认识到妈妈的辛苦,从而激发他们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母亲节的来历,知道为什么要尊敬妈妈。
2.培养学生热爱妈妈、尊敬妈妈的情感。
3.培养学生通过绘画和制作表达对妈妈感激之情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母亲节的来历,知道为什么要尊敬妈妈。
2.难点:培养学生通过绘画和制作表达对妈妈感激之情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故事导入、分组讨论、示范讲解、学生实践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PPT、故事课件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绘画纸张、水彩笔、剪刀、胶水等绘画和制作材料。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关于妈妈的故事引入新课,让学生初步了解母亲节的来历,激发学生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2. 呈现(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母亲节的来历和意义,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为什么要尊敬妈妈。
3. 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如何通过绘画和制作表达对妈妈的感激之情,然后学生分组讨论,计划自己如何创作。
4. 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讨论的结果开始动手绘画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创作中遇到的问题。
5. 拓展(5分钟)教师邀请几名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心得,引导学生相互学习、交流。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12课妈妈的节日》说课稿(1)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12课妈妈的节日》说课稿 (1)一. 教材分析《第12课妈妈的节日》是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绘画、制作等手段,表达对妈妈的感激和爱意。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案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充分的参考和启发。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易于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动手能力,他们已经初步掌握了绘画和制作的基本技巧。
同时,他们对妈妈有着深厚的感情,愿意通过绘画和制作来表达对妈妈的爱。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绘画和制作技巧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妈妈的辛苦和付出,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2.培养学生通过绘画和制作表达对妈妈的爱,提高学生的审美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绘画和制作的基本技巧,表达对妈妈的爱。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妈妈的付出,让他们在创作中有深刻的感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妈妈辛苦付出的场景,让学生产生共鸣,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
2.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教授绘画和制作技巧,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表达。
3.互动评价法: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审美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讲述妈妈辛苦付出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讲解:讲解绘画和制作的基本技巧,让学生明白如何表达妈妈的爱。
3.示范:教师示范绘画和制作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表达。
4.创作: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创作中遇到的问题。
5.展示:学生将作品展示给大家,相互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6.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妈妈的付出和学生的感恩之心。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课题《妈妈的节日》、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及关键的绘画和制作技巧。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12课妈妈的节日》教学设计 (3)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12课妈妈的节日》教学设计 (3)一. 教材分析《第12课妈妈的节日》是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绘画和制作手工来表达对妈妈的感激和爱意。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妈妈的外貌特征、服装、配饰等,以及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来表达爱意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基本的绘画和手工制作技巧,但对于如何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意可能还比较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妈妈的特征,并通过具体的绘画和手工制作活动来表达爱意。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妈妈的外貌特征、服装、配饰等,并能够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来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意。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增强学生与家人的情感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来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意。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妈妈的特征,并将其运用到绘画和手工制作中。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妈妈的外貌特征、服装、配饰等,并描述出来。
2.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绘画和手工制作的过程,引导学生模仿和创作。
3.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帮助学生思考和表达。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
2.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材料,如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3.妈妈的图片或实物作为参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a.引导学生观察妈妈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描述妈妈的外貌特征、服装、配饰等。
b.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帮助学生思考和表达。
2.呈现(10分钟)a.教师展示一些关于妈妈的绘画和手工制作作品,让学生欣赏和评价。
b.教师讲解和示范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法和技巧。
3.操练(10分钟)a.学生按照教师的方法和技巧,进行绘画和手工制作。
b.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提供建议。
4.巩固(10分钟)a.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学生展示和介绍自己的作品。
b.学生之间互相欣赏和评价,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下册妈妈的节日教案
妈妈的节日教案一、教材分析本教案选自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下册,主题为“妈妈的节日”,主要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母亲节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庆祝方式,培养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和创造力,深化学生对母爱的理解。
教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地呈现了与母亲节相关的各种美术元素,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母亲节的由来和意义,明白母爱的伟大,知道如何用美术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感恩之情。
2.技能目标:引导学生运用各种美术手段,如绘画、手工制作等,创作出体现母爱主题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3.情感目标:加深学生对母爱的理解,培养学生关爱母亲、感恩母亲的品质,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用美术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提高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和审美素养。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心中对母亲的爱转化为具体的美术作品,如何评价学生的作品,鼓励学生不断进步。
四、教学准备1.教学用具:彩色卡纸、水彩颜料、油画棒、剪刀、胶水等制作材料,多媒体课件,图片资料等。
2.书籍及资料:《妈妈的节日》教材、关于母爱的故事、图片等。
五、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播放一首关于母爱的歌曲或展示一些关于母亲的图片和故事,引导学生进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5月第二个星期天是什么节日吗?”从而引出“母亲节”这一话题。
2.知识点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母亲节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庆祝方式等知识,让学生全面了解母亲节的背景和文化内涵。
同时,展示一些优秀的以母爱为主题的美术作品,与学生共同欣赏,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汲取灵感。
3.学生创作根据刚刚讲解的知识点,鼓励学生动手创作一幅以母爱为主题的作品。
可以是个人的绘画作品,也可以是小组合作的手工制品。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给予及时解决,并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4.作品展示与评价完成作品后,请学生自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思路和感受。
第12课 妈妈的节日(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一年级下册 人教版
第12课妈妈的节日(教案)一、教学内容《妈妈的节日》是人教版美术一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母亲节的来历和意义,培养学生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同时,本课还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绘画和手工制作技巧,创作一幅关于妈妈的节日主题作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母亲节的来历和意义,培养学生的感恩之情。
2. 培养学生运用绘画和手工制作技巧,创作一幅关于妈妈的节日主题作品。
3. 培养学生观察、表现、创新和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母亲节的来历和意义。
2. 绘画和手工制作技巧的运用。
3. 主题作品的表现和创意。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示范视频、实物投影仪。
2. 学具:绘画纸、彩笔、剪刀、胶水、废旧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母亲节的来历和意义,引导学生关注母亲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讲解绘画和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创作主题作品的方法。
3.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所学技巧,创作一幅关于妈妈的节日主题作品。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总结学习成果。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母亲节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感恩之情。
六、板书设计1. 妈妈的节日2. 教学内容:母亲节的来历和意义、绘画和手工制作技巧、主题作品创作。
3. 教学目标:了解母亲节、掌握绘画和手工制作技巧、培养观察、表现、创新和合作能力。
4. 教学难点:母亲节的来历和意义、绘画和手工制作技巧的运用、主题作品的表现和创意。
5.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内容学习、学生实践、展示与评价、课堂小结。
七、作业设计1. 课堂作业:创作一幅关于妈妈的节日主题作品。
2. 家庭作业:向妈妈表达节日祝福,帮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
八、课后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充实,学生是否掌握了绘画和手工制作技巧。
2.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是否了解母亲节的意义,培养了感恩之情。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12课《妈妈的节日》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2套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妈妈的节日》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妈妈的辛苦,感受母爱的无私和伟大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用绘画的形式给妈妈送礼物学情分析:这一节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范畴,通过对教材的研究,我认为本课的重点是启发学生在妈妈节日时献上自己的一份心意,所以画面可以表现妈妈过节日时的情景,也可以更丰富多样,重在表现出自己对妈妈的那份爱。
农村小学的学生基础不好,孩子年龄小,绘画技能差,教师要加强引导。
教学难点:1、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2、敢于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妈妈节日的创意画。
教学过程:一、多媒体导入同学们看看,这几幅图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妈妈给孩子剪指甲、妈妈陪孩子阅读、地震中妈妈保护孩子)师:妈妈对我们的爱是伟大的,我们应该感谢妈妈赐予我们生命,并一直在我们的身边保护我们、关爱我们。
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激的心情来学习12课。
(引入课题:妈妈的节日)二、教学新授想一想,说一说:1、介绍一下“我的妈妈”,妈妈平时都做些什么?2、妈妈的生日是哪天?3、还有哪些妈妈的节日?师总结:妈妈平时都很忙、很辛苦,要上班,要做家务,还要照顾我们,妈妈很爱我们,我们也要爱妈妈。
我们大家一起来唱一唱和妈妈有关的歌曲。
教师继续引导:儿童节的时候我们都收到过哪些礼物?那么在妈妈的节日里我们能为妈妈做些什么呢?(帮妈妈做家务、动手给妈妈做贺卡、给妈妈画幅画像……)三、学生作业把刚才我们说的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业评价、优秀作品欣赏五、课堂小结:今天这一节课的学习,让我们感受到了妈妈对我们无私的爱,我们要学会尊敬母亲,生活中要帮助母亲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情,在未来的明天,要孝敬母亲、报答母亲。
一年级美术下册《妈妈的节日》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妈妈的辛苦与喜好,感受母爱的崇高与伟大。
2.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描绘制作,在妈妈的节日里为妈妈送上自己的一份心意。
二、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表现出自己对妈妈的爱。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12课妈妈的节日》教学设计(4)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12课妈妈的节日》教学设计 (4)一. 教材分析《第12课妈妈的节日》是一年级下册的小学美术课程,本节课旨在让学生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热爱和祝福。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母亲的节日——母亲节的来历、相关的手工制作方法以及如何通过绘画表达对母亲的爱。
教材通过详细的步骤解析和丰富的图片示例,使学生能够轻松掌握绘画技巧,创作出充满爱意的作品。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对色彩和形状有一定的认知。
但他们对手工制作和绘画技巧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个性化的指导。
此外,学生对母亲的热爱和尊敬之情,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投入本节课的学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母亲节的来历,知道母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2.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手工制作方法和绘画技巧,创作出充满爱意的作品。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绘画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母亲节的来历,掌握相关的手工制作方法和绘画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创作出具有个性和独特性的作品。
五. 教学方法1.讲解法:教师通过讲解母亲节的来历和绘画技巧,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示范法:教师现场演示手工制作和绘画过程,让学生直观地学习。
3.互动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参与创作过程。
4.评价法:学生互相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建议,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了解母亲节的来历,准备相关的手工制作材料和绘画工具。
2.学生准备:带齐绘画工具,如彩笔、水粉、画纸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母亲节的来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手工制作和绘画作品,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3.操练(10分钟)教师现场演示手工制作和绘画过程,引导学生跟随操作。
12. 妈妈的节日(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一年级下册
妈妈的节日教材版本:人教版(2012)适用年级:一年级下册学科:美术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母亲节的来历和意义,培养学生热爱母亲的情感。
2. 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贺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分享快乐。
教学重点:1. 母亲节的来历和意义。
2. 贺卡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1. 贺卡的制作技巧。
2. 学生的情感教育。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母亲节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母亲节是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一个感谢母亲的节日。
二、新课内容1. 教师讲解母亲节的来历和意义,让学生了解母亲节的背景。
2. 教师展示贺卡的制作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制作技巧。
3.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张贺卡,要求贺卡上有母亲节的祝福语和图案。
三、学生制作贺卡1. 学生根据讨论的结果,开始制作贺卡。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学生完成贺卡制作后,进行展示和交流。
四、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母亲节的意义。
2. 学生分享自己制作的贺卡,表达对母亲的祝福。
3. 教师布置作业:回家后,将贺卡送给母亲,并亲口说出祝福语。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母亲节的来历和意义,培养了学生热爱母亲的情感。
在贺卡制作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合作与分享,提高了美术素养。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贺卡制作技巧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学生制作贺卡的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一、贺卡制作的意义在美术教学中,贺卡制作不仅是一种技能的传授,更是一种情感教育的体现。
通过亲手制作贺卡,学生可以将自己对母亲的爱和感激之情融入其中,这种情感的表达对于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审美情趣具有重要意义。
贺卡的制作过程是学生内心情感的外化,是学生与母亲之间情感交流的桥梁。
12.妈妈的节日(教学设计)人教版美术一年级下册
1.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妈妈的特征和形象,培养学生对妈妈的感恩之心。
2.教授绘画和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如画妈妈的形象、剪贴和拼接等。
3.提供多种材料和工具,如彩纸、水彩、颜料等,让学生自由探索和创作。
4.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妈妈的祝福和爱意,增强家庭情感的沟通和联系。
2.例题2:请描述妈妈的一个特征或爱好,并以此为基础,创作一幅绘画作品。
答案:学生可以描述妈妈的一个特征或爱好,如妈妈喜欢花,然后以此为基础,创作一幅绘画作品。例如,学生可以画出妈妈在花园里欣赏花朵的场景,用丰富的色彩和细节描绘出妈妈的笑容和花儿的美丽,表达出对妈妈的感激和爱意。
3.例题3:请用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制作一份创意手工艺作品,表达你对妈妈的祝福和爱意。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母亲节的意义和创意手工艺活动的技巧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技能训练:
设计实践活动或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知识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在呈现新课后,对核心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
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母亲节主题的创意手工艺活动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创意手工艺活动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状态。
(2)点评: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表扬优秀作品,鼓励学生分享创作思路和经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2课 妈妈的节日》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2课妈妈的节日》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为一年级下册美术第12课《妈妈的节日》。
本课通过让学生观察、了解母亲节的意义,激发学生热爱母亲的情感,培养学生对母亲的感恩之心。
同时,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让学生表达对母亲的爱意和感激之情。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母亲节的由来和意义,培养学生对母亲的感恩之心。
2. 培养学生绘画、手工制作等艺术表现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 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增强班级凝聚力。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母亲节的意义,激发学生热爱母亲的情感。
2. 指导学生运用绘画、手工制作等艺术形式,表达对母亲的爱意和感激之情。
3. 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材、示范作品等。
2. 学具:绘画纸、彩笔、剪刀、胶水、手工材料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母亲节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母亲节的由来和意义,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2. 新课导入:展示教材中的示范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点。
3. 教学演示:教师示范绘画或手工制作的方法和步骤,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相关技能。
4.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绘画或手工制作的练习,表达对母亲的爱意和感激之情。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板书设计1. 课题:《妈妈的节日》2. 教学目标:了解母亲节的由来和意义,培养对母亲的感恩之心;提高绘画、手工制作等艺术表现能力;培养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3. 教学重点:理解母亲节的意义,表达对母亲的爱意和感激之情。
4.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培养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作业设计1. 绘画作业:学生回家后,为妈妈画一幅画,表达对妈妈的爱意和感激之情。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12课妈妈的节日》教学设计 (2)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12课妈妈的节日》教学设计 (2)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的第12课,主题是《妈妈的节日》。
教材通过引导孩子们观察和体验妈妈的日常生活,让他们学会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和感激之情。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妈妈的日常生活场景、妈妈的兴趣爱好、孩子们为妈妈制作的礼物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孩子们不仅能够提高绘画技巧,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他们对于妈妈的日常生活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对妈妈辛勤付出的深刻体会。
学生在绘画方面具备一定的基础,但可能在绘画表现妈妈的形象和情感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妈妈的日常生活,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培养学生用绘画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和感激之情。
3.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妈妈的日常生活,学会用绘画表达对妈妈的爱和感激之情。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把握妈妈的形象和情感,以及如何在绘画中表现出来。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妈妈的日常生活,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2.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和感激之情。
3.示范法:教师示范绘画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表现妈妈的形象和情感。
4.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绘画创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12课《妈妈的节日》。
2.画材:彩色铅笔、水彩笔、画纸等。
3.教学辅助材料:妈妈的照片、妈妈的日常用品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妈妈的照片和日常用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妈妈的日常生活,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呈现本课的教学内容,包括妈妈的日常生活场景、妈妈的兴趣爱好等。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2课《妈妈的节日》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2课《妈妈的节日》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母亲节的由来,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
2. 培养学生运用彩泥进行造型表现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1. 母亲节的由来和意义2. 彩泥的基本技法3. 制作《妈妈的节日》主题作品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运用彩泥进行造型表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示范作品等。
2. 学具:彩泥、泥工刀、泥工板、塑料盒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让学生了解母亲节的由来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学习:讲解彩泥的基本技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 示范讲解:展示示范作品,讲解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帮助学生掌握制作方法。
4. 学生练习:学生运用彩泥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展示评价:学生展示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6. 总结拓展: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将作品送给妈妈,表达对妈妈的感恩之情。
板书设计1. 《妈妈的节日》2. 课题:一年级下册美术第12课3. 教学目标:了解母亲节的由来,培养感恩情怀;掌握彩泥基本技法,提高动手能力;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审美情趣。
4. 教学内容:母亲节的由来和意义;彩泥的基本技法;制作《妈妈的节日》主题作品。
5. 教学重点与难点:运用彩泥进行造型表现;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审美情趣。
作业设计1. 课堂作业:制作《妈妈的节日》主题作品,要求运用彩泥进行造型表现,表达对妈妈的感恩之情。
2. 课后作业:将作品送给妈妈,向妈妈表达祝福和感激之情。
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了解了母亲节的由来,培养了感恩情怀;是否掌握了彩泥基本技法,提高了动手能力;是否关注了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了审美情趣。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2课 妈妈的节日》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2课妈妈的节日》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母亲节的来历,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激发学生对妈妈的敬爱之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创作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家庭责任感。
教学内容1. 导入:通过讲述母亲节的来历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妈妈的辛勤付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观察与讨论:让学生观察妈妈的日常生活,讨论妈妈的辛勤付出和伟大母爱。
3. 创作与展示:指导学生运用绘画、手工等形式,创作一幅表达对妈妈敬爱的作品,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激发学生对妈妈的敬爱之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和思考妈妈的辛勤付出,如何指导学生创作出富有创意和情感的作品。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教材。
2. 学具:绘画工具、手工材料。
教学过程1. 导入:讲述母亲节的来历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妈妈的辛勤付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观察与讨论:让学生观察妈妈的日常生活,讨论妈妈的辛勤付出和伟大母爱。
3. 创作与展示:指导学生运用绘画、手工等形式,创作一幅表达对妈妈敬爱的作品,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板书设计1. 妈妈的节日2. 副一年级下册美术第12课3.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4. 教学内容:导入、观察与讨论、创作与展示5. 教学重点与难点: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激发学生对妈妈的敬爱之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6. 教具与学具:多媒体设备、PPT、教材、绘画工具、手工材料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让学生回家后,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如写一封信、画一幅画等。
2. 家庭作业:让学生与家长一起完成一项家务,体验妈妈的辛勤付出。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能够理解母亲节的含义,是否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2课妈妈的节日-人教版
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绘画操作让学生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绘画过程中过于关注细节,导致作品整体效果不够突出。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提醒他们在绘画时注意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使作品更具表现力。
-举例:介绍色彩的基本搭配原则,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表现母爱的颜色,如温暖的色调。
2.教学难点
-难点一:人物造型的准确性。一年级学生对于人物的比例和结构掌握较为困难。
-举例:通过观察妈妈的照片或现场模特,指导学生注意人物头身比例、五官位置等,帮助他们在绘画时更准确地表现人物。
-难点二:色彩运用的协调性。学生在使用色彩时,可能会出现色彩搭配不协调的情况。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妈妈的节日》教学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学生们对母亲节的热情和对绘画的喜爱。从导入新课到实践活动,再到小组讨论和总结回顾,整个教学流程基本顺利,但也存在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
首先,关于新课的导入,我发现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母亲节的表达方式,能够很好地激发他们的兴趣。然而,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更加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让他们更深入地体会母爱的伟大,从而在绘画作品中自然地流露出对妈妈的爱。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妈妈的节日》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母亲节的时候,都是怎样表达对妈妈的爱和感谢的呢?”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如何用美术作品表达对妈妈的情感。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12课妈妈的节日》教学设计 (1)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12课妈妈的节日》教学设计 (1)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小学一年级下册的美术课程,主题是《妈妈的节日》。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母亲节的来历、怎样为妈妈准备礼物以及如何表达对妈妈的爱。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母亲节的含义,学会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式为妈妈制作礼物,表达对妈妈的爱和感激之情。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和手工制作基础,对母亲节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于如何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还有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母亲节的含义,知道怎样为妈妈准备礼物。
2.培养学生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和感激之情。
3.培养学生热爱母亲,懂得感恩的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母亲节的含义,学会为妈妈准备礼物。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讲解母亲节的来历,引导学生了解母亲节的含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示范教学法:教师示范如何为妈妈制作礼物,引导学生学会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手工制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母亲节的来历、如何为妈妈准备礼物等。
2.学生准备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材料,如彩纸、水彩笔、剪刀、胶水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母亲节的来历,引导学生了解母亲节的含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如何为妈妈准备礼物的示范,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手工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其他同学欣赏并学会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式,还可以用什么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让学生发挥想象,学会用多种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12课妈妈的节日教案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母亲节的起源、意义和庆祝方式。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如何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表达对母亲的爱这一问题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知识点梳理
1.母亲节的起源和意义:母亲节起源于美国,定为每年的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它是为了表达对母亲的感激和爱意,是一个充满亲情和关爱的节日。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
1.学生已学习过简单的绘画技巧,如线条、形状、颜色等,这为本次课程中描绘妈妈的形象提供了基础。
2.学生可能已有过手工制作的经历,能够理解并遵循一定的制作步骤,这有助于他们在课程中完成礼物制作。
3.学生在生活中对妈妈有了一定的认知和情感基础,能够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意,这是本次课程情感目标的基础。
2.绘画技巧:学习如何观察妈妈的特征,运用线条、形状、颜色等基本绘画元素表现妈妈的容貌和服饰。通过练习,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如勾勒、涂色等。
3.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制作方法:学习如何运用剪刀、胶水等工具,通过剪贴、拼接等手法制作手工艺品。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母亲节礼物的创作:引导学生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式,创作一份特别的母亲节礼物。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表达对母亲的爱意。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12课妈妈的节日教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分析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12课《妈妈的节日》教案,主要教学内容是指导学生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感激和爱意。学生将学习如何观察妈妈的特征,运用色彩和线条表现妈妈的容貌和服饰,并结合自己的心意创作一份特别的母亲节礼物。
人教版美术一下第12课《妈妈的节日》教学设计
人教版美术一下第12课《妈妈的节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妈妈的节日》是人教版美术一下第12课的教学内容,本课以母亲节为主题,通过绘画、制作等形式,让学生表达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绘画素材的收集、绘画技巧的指导以及创作方法的引导。
本课旨在培养学生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创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绘画技巧和创作方法。
他们对母亲节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母亲的付出和奉献感受不够深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母亲的辛勤付出,激发他们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母亲节的来历,感受母亲的辛勤付出,培养学生的孝敬之心。
2.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创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绘画、制作等形式,表达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母亲的付出,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五. 教学方法1.情感引导法:通过讲解、故事分享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母亲的辛勤付出,激发他们的孝敬之心。
2.实例分析法:展示优秀的绘画作品,分析其中的技巧和创作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和创作。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绘画、制作,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和创作能力。
4.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团队合作,共同完成作品,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2.收集关于母亲节的资料,如故事、图片等。
3.准备展示优秀作品的幻灯片。
4.划分课堂区域,设置绘画、制作等工作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情感引导:讲解母亲节的来历,分享关于母亲的故事,让学生感受母亲的辛勤付出,引导他们产生孝敬之心。
2.呈现(10分钟)展示优秀的绘画作品,分析其中的技巧和创作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和创作。
3.操练(10分钟)学生动手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12课妈妈的节日》说课稿 (2)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12课妈妈的节日》说课稿 (2)一. 教材分析《第12课妈妈的节日》是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绘画和制作活动,表达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例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创作。
教材内容难度适中,适合一年级学生学习和实践。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和手工制作能力。
他们对妈妈有深厚的感情,愿意通过绘画和制作来表达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同时,学生对色彩、形状和线条有一定的认知,能够理解和运用简单的美术术语。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妈妈的特征和服饰,通过绘画和制作活动,表达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实践,提高自己的美术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学会关爱妈妈,培养对妈妈的感激之情,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描述,准确地表现出妈妈的特征和服饰。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色彩和线条,表达出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分组合作法和启发式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妈妈的相关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完成制作活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设置妈妈的相关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妈妈的特征和服饰。
2.新课导入:介绍妈妈的节日,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3.示范讲解:讲解绘画和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4.学生创作:学生根据妈妈的特征和服饰,进行绘画和制作活动。
5.小组合作: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制作活动。
6.展示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和欣赏。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课题《妈妈的节日》、妈妈的特征和服饰的关键词,以及绘画和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12课妈妈的节日》说课稿 (4)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12课妈妈的节日》说课稿 (4)一. 教材分析《第12课妈妈的节日》是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法,表达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文字素材,引导学生了解母亲节的来历,以及通过各种方式为母亲庆祝节日。
教材内容既有知识性,又具有实践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和手工制作基础,对母亲节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母亲的付出和关爱认识不足,通过本课的学习,希望能够引导学生更加关注母亲,懂得感恩和回报。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母亲节的来历,学会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法,表达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实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母亲,懂得感恩和回报的情感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母亲节的来历,学会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法,表达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将内心的情感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表现出来。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景教学法,以故事导入,引导学生了解母亲节的来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分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优秀的绘画和手工制作作品,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意。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讲述母亲节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母亲节的来历,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2.新课讲解:讲解如何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法,表达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合作,进行绘画和手工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展示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5.总结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关爱母亲,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母亲节的来历,另一部分是表达母亲敬爱之情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妈妈的节日》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妈妈的辛苦,感受母爱的崇高和伟大。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利用身边有限的材料,运用有趣的创意,或绘画、或制作、在妈妈的节日里为妈妈送上一份心意。
3、在学习的过程中渗透学生有秩序的学习、完整地表达语言、和认真倾听他人讲话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1、通过绘画、制作表达自己的愿望。
2、学会认同自己的作品。
教学难点:能够发挥想象,表达自己特殊的想法。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贺卡、贺卡装饰品
学生准备:水彩笔、彩铅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同学们上课前呢我们先来听一个故事。
(“逃家小兔”)
故事听完了,同学们谁能告诉我,你们听懂了什么?
二、揭题:妈妈的节日
你们都知道都有哪些关于妈妈的节日呢?
母亲节三八妇女节
三、感受妈妈辛劳,体验情感。
1、快乐成长,妈妈呵护。
师:当我们呱呱坠地,从一个小婴儿长成这么高,离不开家人的培育,尤其离不开妈妈的呵护(播放妈妈呵护孩子的图片资料)
2、了解妈妈,关爱妈妈。
师:妈妈不仅仅为自己的孩子付出了辛劳,还为家庭、为社会付出了更多的汗水,大家请看(播放妈妈工作、做家务、照顾老人图片资料)
师小结:无论严寒酷暑,妈妈认真地上班、起早贪黑地做饭、做家务,照顾爷爷奶奶……她多辛苦啊!
3、诗歌朗颂,感受母爱。
有一个很热很热的夜晚,我从梦中醒来,
妈妈正给我扇着扇子,汗水却湿透了她的衣裳。
啊!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
有一次下着大雨,妈妈到学校接我,
一把伞遮在我的头顶,雨水却打在妈妈的身上。
啊,妈妈的爱是遮雨的伞。
有一回我病了,妈妈抱我去医院。
摸着我很烫很烫的额头,妈妈着急地哭了。
啊,妈妈的爱是滴落的泪。
有一天,我打破了暖瓶,对妈妈说了谎,
妈妈的批评叫我脸红,我不敢抬头看她的眼睛。
啊,妈妈的爱是责备的目光。
一次老师叫我用“最”字造句,
我说:“我最爱妈妈。
”
4、表达对母亲的爱。
师:你爱你的妈妈吗?那么,你想怎样报答妈妈的爱呢?
四、了解妈妈节日,懂得感恩。
师:马上就到母亲节了,在妈妈的节日里,我们都愿意为妈妈献上一份特殊的礼物,把我们对妈妈的爱表达出来,对吗?
1、看看其他同学的心意
别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呢?(播放同龄小朋友的作品)
边播放边讲解作品特点,色彩、构图、创意。
这些小朋友多棒啊,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做出了珍贵的礼物表达了他们对妈妈深深的爱。
相信,我们班的小朋友会做的更棒!
五、敢于动手动脑,尽情表达。
用绘画的方法制作一张贺卡作品。
2、教师巡视辅导:
随时给予学生灵感的指导,使学生抓紧时间投入到创作中去。
3、展示讲评作品
把你的礼物拿上来吧,讲讲你的作品(指名回答)肯定学生作品的色彩、创意、构图,最重要的是大家有这份心意。
4、那么在课堂时间的最后老师有一份惊喜要送给大家,有请我们一年级一位小朋友的妈妈出场。
让孩子们零距离的面对自己的妈妈,说出自己想说的,做出自己想做的!
六、小结:今天,我们每个人都画出了这么多作品,真是了不起。
老师非常高兴。
母爱是伟大的,让我们在今天好好学习,尊敬母亲,在明天孝敬母亲,报答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