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通货膨胀形成的理论原因
货币与通货膨胀理论阐述分析
货币与通货膨胀理论阐述分析一货币与通货膨胀概述货币吃饭需要购买食材,出门需要乘坐交通工具;上学就要交钱,工作是为了挣钱;卖方说能不能出价再高点啊! 利润实在是薄。
买方说能不能再便宜点啊!挣钱确实不容易;凡此种种,都在有力地证明着我们的生活已经片刻离不开钱了。
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同货币打交道,同时也会接触到许许多多与货币相关的食物现象和问题。
无数人为它倾注大量心血,无数人为它困惑不解。
让我们解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了解最真实的它。
(1)货币的产生从原始社会发展到现在,生产力早已发生了质的飞跃。
我们知道,在很久很久以前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通过劳动得到的收获仅仅够填饱肚子就不错了。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逐渐地,有了些许剩余,各个部落生产的产品除了满足本身的消费需求外,还有多余的拿去交换。
这种交换只是个别的,带有偶然性质,因此我们把这个能体现另一种商品价值的商品成为简单地价值形式。
后来,随着剩余产品的增加,简单的价值形式不能适应较多的商品交换的需要,于是出现了扩大的价值形式。
在扩大的价值形式中,一种商品的价值已经不再是偶然的表现在某一商品上,而是经常性的表现在某一系列商品上。
这种扩大的价值形式也是有缺点的,例如作为等价物的商品的链条可以无限延伸,一种商品的表现价值也不统一,有时位于等价物地位不同的商品之间是相互排斥的关系,由于这些缺点的存在,价值形式有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很自然地,一切商品的价值都在某一种商品上得到体现,一般价值形式就出现了任何一个商品只要与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成功进行交换,该商品的使用价值就转化为价值。
它实际上起着货币的作用,只是,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并不没有固定在一种商品上。
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进一步扩大,从众多的一般等价物中分离出经常起着一般等价物作用的商品,这种特殊商品就是货币。
(2)货币的本质货币是商品,但它又不是普通的商品。
它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并体现着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这就是货币本质的规定。
金融学简答题和论述题大全
简答题1、如何理解金融范围。
答:在信用货币制度下,信用与货币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路,货币制度也成立在信用制度之上,没有不含货币因素的信用,也没有不含信用因素的货币,任何信用活动也同时都是货币的运动。
信用的扩张意味着货币供给的增加,信用的紧缩意味着货币供给的减少,信用资金的调剂则影响着货币的流通速度和货币供给的部门组成和地域组成。
当货币的运动与信用的活动不可分析地联系在一路时,就产生了由货币和信用彼此渗透而形成地新范围——金融。
因此,金融是货币运动和信用活动地融合体。
2、简述利率在经济中的作用、答:利率作为经济杠杆在宏观与微观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表此刻1)在宏观经济方面:①利率能够调节货币供求;②利率可以调节社会总供求;③利率可以调节储蓄与投资;2在微观经济方面:①利率可以促使企业增强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②利率可以影响个人的经济行为。
3、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答:(1)第一次明确提出货币需求的三个动机,即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2)推出货币需求函数,即:Md=M1+M2=L1(y)+L2(r), 说明的是,由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决定的货币需求是收入水平Y 的函数,且与收入正相关;而由投机动机决定的货币需求则是利率水平R 的函数,且与利率负相关。
4、如何运用宏观紧缩政策治理通货膨胀?答:(1)运用紧缩性货币政策治理通货膨胀,主要手腕包括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出售政府债券、提高再贴现率和提高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率;(2)运用紧缩性财政政策治理通货膨胀,主要手腕包括削减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3)运用紧缩性的收入政策治理通货膨胀,主要手腕包括肯定工资—物价指导线、管制或冻结工资和运用税收手腕。
5、如何理解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答:金融发展对经济的作用:(1)金融发展有助于实现资本积聚与集中,可以帮忙实现现代化大规模生产经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2)金融发展有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提高社会经济效率。
发展中国家的通货膨胀:原因,危害及其治理
发展中国家的通货膨胀:原因,危害及其治理维普资讯 ////0>.发展中国家的。
通货膨胀原因.危害及其治理、宋利芳对于通货膨胀问题,过去人们往往把注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意力集中在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而事实政府开支日益庞大。
现代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常常运用财政手上,许多发展中国家的通货膨胀率比西方发达国家高得多。
当年代世界通货膨胀速度段寻求经济、政冶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形还不高的时侯,发展中国家的年通货膨胀率成庞大的政府开支。
已达二位数字; 年代当西方工业化国家首先,在发展中国家的政府支出中,经由于两次国际石油危机的冲击,通货膨胀率济发展支出或资本支出占很大比例,而且多也达二位数时,发展中国家的通货膨胀率已数超过经常项目支出。
经翻了一番,达。
进 . 年代,有的发达其次,外债利息的沉重负担,也使得发国家通货膨胀率有所缓和,但多数发展中国展中国家的政府支出日益扩大。
弓进外资以家反而恶化,许多国家的通货膨胀率高达三弥补国内经济发展所需资金的不足;是许多位数,有的甚至四位数。
其中,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谋求经济高速增长的一条重要途情况尤为严重,如巴西年,通货径。
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的外债增长速膨胀率从 %增至,到年底达到度惊人。
在此期间,利率又不断提高,使发。
又如阿根廷的通货膨胀率, 年为展中国家每年还本付息的数额大量增加,许 %, 年达%, 年高达 %, 多国家不得不借新债还旧债,而且从年年底更高达。
正是在发展中国家起,还本付息数开始超过新债净流入数,导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日益受到通货膨胀严致了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
重困就的情况下人们才开始重视对发展中此外,许多发展中国家政府机构膨胀、国家通货膨胀问题的研究。
薪金支出猛增;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和贫目问题严重,政府对基本消费品如食品、燃料等一、发展中国家通货膨胀的深刻原因的补贴大量增加;许多发展中国家国内政局通货膨胀,说到底,就是货币流通量超动荡,军事政变频繁发生,内战和局部战争过商品流通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上不断扩大,政府预算中的军事开支有增无减。
中国通货膨胀现状、原因、处理措施
中国的通货膨胀以及应对措施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学的永恒主题之一。
通货膨胀不仅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快速增长,还关系到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以及社会的稳定,因此研究起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简略介绍通货膨胀同时、还将进一步分析通货膨胀的原因、发展趋势以及对经济的影响。
此外,本文将对抑制通货膨胀,提高就业水平的对策提出建议。
Inflation is one of the eternal themes of macroeconomics. As a monetary policy of our government, Inflation is not only related to China's economic growth sustainable stability, but also relates to the household living standard and social stability, so the rise has the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Based on the brief introduction about the inflation also, will also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infl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and the impact on the economy. In addition, the paper will be to curb inflation, improve employment levels of countermeasures are proposed.关键词:经济;通货膨胀;影响;解决economic; inflation; influence; solve通货膨胀是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货币银行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3-2008年中国通货膨胀成因分析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2008年中国通货膨胀成因分析姓名:易铭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西方经济学指导教师:方齐云20090501摘要通货膨胀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复杂的、综合的,社会性的宏观经济现象,理论上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点。
对通货膨胀问题的研究和认识是从独特角度理解现实世界,具有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两方面的意义。
从2004年3月份到2008年的8月份,我国的物价开始明显的持续上涨,学术界普遍认为分析本轮的通货膨胀需要从2003年年初开始的,但对通货膨胀的性质和原因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观点。
通货膨胀就是,一般物价水平持续的普遍的上涨,中国2003-2008年的通货膨胀就是结构性通货膨胀,本轮通货膨胀是农产品价格上涨引发的,另外,我国原油和大豆的进口量都超过实际总的需求量的一半,国际原油价格和大豆价格的上涨会传导到国内的原材料、燃料价格,进而影响到CPI,另外连续多年的贸易顺差使得我国形成高额外汇储备引发人民币对美元被动升值,造成国内流动性过剩,这也不可忽视。
三大价格指数中,RMPPI与PPI有比较强的波动同步性和幅度比例性,而PPI 的波动与CPI之间的波动并不是同步的,PPI向CPI的传导作用不明显,因为CPI 和PPI的构成既有交叉又有差异,结构交叉将导致两者相互传导,变动方向呈一致性,结构相异可能导致两者变动方向上的不一致。
从构成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八大类商品价格指数的变化趋势和了构成食品价格指数的六类价格指数的变化趋势的比较分析,得出本次通货膨胀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点。
通过计量模型分析得出,肉禽类价格、粮食类价格和国际油价是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最主要因素。
关键词:通货膨胀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食品价格指数AbstractInflation is a widespread ,complex and comprehensive macroeconomic phenomena around the world. Theories of inflation are very important in the areas of macroeconomics study, and Inflation makes a great affect to a country'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stability. Research of inflation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for people to understand the real world, so study the problem of inflation makes good sense.From March of 2004 to August of 2008, China’s Consumer Price Index began to rise rapidly, the academic community generally felt that the current round of inflation began from 2003, but the academic community put forward different points of view to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auses of inflation.In the preface of this article, first of all, I introduce foreign and domestic research on the definition and essence of inflation, second, I introduce foreign and domestic research on the "structural inflation", third, introduce foreign and domestic research on causes of China’s Inflation——domestic prices of farm produce and imported inflation that transmissed to China, and finally make out research methods of this article.In this article, I use the charts to analyze changes and relations of the three major price indices, then analyze the changes and relations of other eight price indices that constitute the Consumer Price Index, and finally analyze the changes and relations of other eight price indices which constitute the food price index, and come to a conclusion that the current round of inflation is a structural inflation. Then, I analyze some main reasons that cause the rise of Consumer Price Index abstractly, then make a positive analysis on the relations of the three major three price indices and these reasons that cause the rise of Consumer Price Index, at last, I come to a conclusion that meat prices, grain prices and International oil prices are the three most important reasons that cause the rise of Consumer Price Index.Keywords: Inflation Consumer Price Index(CPI) Producer Price Index(PPI) Purchasing Price Index of Raw Material,Fuel and Power(RMPPI)Food Price Index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货币银行学论述题重点
1、通货膨胀的概念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给过多,超过经济发展对货币的客观需求量,出现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
2、试分析通货膨胀成因。
①需求拉上论:指经济运行过程中社会总需求过度增长,超过了既定价格水平下社会商品和劳务等方面的供给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总水平的上涨。
②成本推动论:指对社会商品和劳务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因生产成本提高而引起的物价总水平的上涨。
造成生产成本提高的原因基本有两个:一是工资增长率快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二是一些垄断企业为了获得垄断利润,经常大幅度地提高垄断产品的价格。
③菲利普斯曲线论:指即使社会尚未充分就业,同样可能产生通货膨胀,而且物价上涨率与失业率循反方向移动,即高的通货膨胀率伴随着低的失业率;相反,低的通货膨胀率则会引起高的失业率。
弗里德曼提出“自然失业率”理论,对菲利普斯曲线进行了修正:当实际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时,物价将不断上升;相反,物价则不断下降,直至实际失业率达到自然失业率水平,物价便停止上升或下降。
④结构失调论:指在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处于均衡状态时,由于需求结构变化,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升。
结构失调论也将通货膨胀成因归结于需求,但是由需求结构变动引起,而非总量增加。
导致需求结构变动的原因大致归为两类:一是产业结构的变化;二是消费结构的变化。
⑤国际传导论:现代社会中,由于投资、贸易、旅游、劳务等国际经济交往的增多,一国通货膨胀很容易通过各种渠道传导至他国,引起他国共同发生通货膨胀。
国际传导论通货膨胀可分为价格传导、需求传导、国际收支传导和示范作用传导。
3、如何理解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的负效应?(一)通货膨胀对社会的影响:通货膨胀对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上,因为它改变了社会成员原有收入和财富的占有比例。
第一,通货膨胀通过物价上涨等于在社会成员之间强制地进行了一次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最大的受害者无疑是固定收入的社会成员,那些从事商业活动的企业和个人。
通货膨胀:日常价格的变迁
通货膨胀:日常价格的变迁通货膨胀是指一种货币购买力下降的现象,即物价普遍上涨。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所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逐渐增加,导致同样的货币数量购买力下降。
通货膨胀对个人和整个经济体都有重要影响,因此了解通货膨胀对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价格变迁至关重要。
一、通货膨胀的原因通货膨胀的原因有多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货币供应量的增加。
当央行通过印钞等方式增加货币供应量时,市场上的货币数量增加,导致人们手中的货币购买力下降。
此外,需求过热、成本上升、外部冲击等因素也会导致通货膨胀。
二、通货膨胀对日常价格的影响通货膨胀对日常价格的影响是普遍的,几乎所有商品和服务的价格都会受到影响。
以下是通货膨胀对日常价格的几个方面影响:1. 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上涨是最直接的影响。
随着通货膨胀的发展,商品和服务的价格逐渐上涨,人们需要花费更多的货币来购买同样的商品和服务。
例如,一件衣服的价格可能在几年内翻倍,一顿饭的价格也可能大幅上涨。
2. 生活成本增加通货膨胀导致生活成本的增加。
随着物价上涨,人们购买商品和服务所需的货币数量增加,生活成本也随之增加。
例如,房租、食品、交通等方面的开支都会增加,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压力。
3. 储蓄贬值通货膨胀导致货币购买力下降,这也意味着储蓄的价值在不断减少。
如果一个人将一定数量的货币存入银行,通货膨胀发生时,存款的实际购买力会下降。
因此,通货膨胀对于那些依靠储蓄来维持生活的人来说是不利的。
4. 工资上涨通货膨胀也会对工资产生影响。
随着物价上涨,劳动力的价值也会上涨,雇主需要支付更高的工资来吸引和留住员工。
因此,通货膨胀可能导致工资上涨,但这并不意味着实际购买力的增加,因为物价上涨的速度可能超过工资的增长。
三、应对通货膨胀的方法面对通货膨胀,个人和整个经济体都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来应对:1. 投资投资是一种抵御通货膨胀的方法。
通过将资金投入股票、债券、房地产等资产,可以在通货膨胀时获得更高的回报率,从而保值增值。
通货膨胀
AD2
Y
凯恩斯认为通货膨胀与失业不 会并存,通货膨胀是在充分就业实 现后产生的。在现实中,当经济中 尚未实现充分就业时,也可能产生 通货膨胀,那就是由于产量增加引致 总需求过度增加,所引起的通货膨 胀。例如,AD1→AD2,在AS不变的 情况下,必然导致P↑,P1→P2,同 时Y1→Y2,未达到充分就业的水平 Yf。但因短期内总供给的增长跟不 上总需求的增长,产生暂时的供给 短缺,这就引起在未达到充分就业 条件下的通货膨胀。
货币体系已被扭曲;
3)恶性(超级)通货膨胀
货币流通速度加快;
• π t 超过 100% 的通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通货膨胀有了惯性,使停止通胀 更为困难; 但少数经济尚能较好地运转。
• 货币流通速度极大地加快,相 对价格极不稳定。
• 扰乱金融秩序,大幅削弱货币 政策财政政策作用。对人民收入 和生活水平有剧烈影响。
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
物价上涨的过程是由A→B→C。其中,从A到B是由成本推动的物价上涨,从B到C 是需求增加的物价上涨。因此,只要有一次最初的工资自发上升,配合以政府 扩大需求的政策,就足以推动持续的通货膨胀发生。
5、结构型通货膨胀
结构性通货膨胀:没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由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化, 如各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劳动市场的结构特征,各经济部门之间 收入水平的攀比等,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升。 通货膨胀率 = 货币工资增长率 - 劳动生产增长率 由于各经济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不同(例如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高,服 务部门劳动生产率低),而各部门的工资水平由于攀比行为而向高工 资水平看齐,会使整个社会工资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增长率而引起通 货膨胀。
2、促退论。持续的通货膨胀会经由降低效率的效应阻碍经济成长。 3、中性论。由于公众预期,在一段时间内会对物价上涨做出合理的 行为调整,因此,通货膨胀各种效应的作用会相互抵消。
第九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该指标的优点:资料容易收集,公布次数较 为频繁,能够比较迅速和直接地反映居民生活费 用的变化。缺点:包括的范围太窄,难以反映物 价变动的全面情况,并且不能表示消费品和劳务 的质量改善状况。如果一件保暖内衣的价格上涨 了100%甚至200%,仅仅因为它是新技术生产出 来的,我们能相信吗? 我国2007年公布: 1月(2 ﹒2%)2月(2﹒7%) 3月(3﹒3%) 4月(3﹒0%)
(二)成本推进说 该理论认为:通货膨胀的根源不是在于总需 求的过度,而是在于产品成本的上升。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就是指在商品和劳务的 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因产品成本的提高而推动物 价上涨所导致的通货膨胀。导致产品成本上升的 原因主要有: 1、工资推进 因为工人工资的提高使生产成本提高,导致 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后,工人再要求提高工资, 再次引起物价上涨,形成“工资—物价—工资” 的螺旋式上升,最终导致通货膨胀。
(四)结构型通货膨胀论 经济学家发现,即使经济中总供给和总需求 处于均衡状态时,经济内部结构方面的变动也会 引发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即所谓的结构失衡型 通货膨胀。 结构型通货膨胀的基本观点:由于不同国家 的经济结构的某些特点,当一些产业和部门在需 求方面或成本方面发生变动时,往往会通过部门 之间的相互看齐的过程而影响其他部门,从而导 致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
第九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 通货膨胀的影响及治理 通货紧缩产生的原因 通货紧缩的影响及治理
第一节 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 通货膨胀是指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超过了商 品生产和流通对货币的客观需要量而引起的货币 贬值、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 对该定义的正确理解,要注意两方面: 1、通货膨胀是纸币流通条件下的货币现象。 2、通货膨胀是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 (1)不能理解为某几种商品价格的上涨,而 是一般物价水平或者物价总水平的上涨。 (2)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不是一次性的或临 时性的,而是持续的上涨。
货币银行学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二、选择性货币工具
1、选择性政策工具是指可选择地对某些特殊 领域的信用加以调节和影响的措施。
2、种类: 消费信用控制 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不动产信用控制 优惠利率等
三、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1. 直接信用控制是指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直 接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所 进行的控制。 包括利率最高限、信用配额、流动性比率和 直接干预等。
四、原因
(一)货币紧缩 把货币政策目标定为 “零增长”,很危险。
(二)资产泡沫破灭
(三)多种结构因素
军费支出削减;财政赤字减少;科技 进步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信息 技术强化了竞争;经济全球化加快。
(四)流动性陷阱
使过量的现金转化为公众的手持现金 或银行储备,并未使利率下降,不能刺激 投资与消费的增加,从而使经济萧条更加 严重。
(二)经济体系存在资源闲置时的通货膨胀之 经济效应
如果存在大量的资源闲置,现实产量大大低 于最大潜在供给,这时,通货膨胀会带来什么结 果呢?
从理论上说,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所带来的 需求的上升是有可能刺激经济的短期增长的。
图示:
P S
P1
e1
P0
e0
S
D1
D0
0
Y1 Y0
Y
(三)经济体系不存在闲置资源时的通货 膨胀之经济效应。
(二)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
★在一定时期内,物价总水平的持续 下降可能与货币供应量(M2)适度增长并存, 如何看待
一是比较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与经济增 长率,二者增幅是否相适应,若前者长期 滞后于后者,也是通缩的标志;
二要观察货币供应量层次结构,M1/M2 是否在下降,如货币供应流动性持续下降, 这属于一种结构性的紧缩;
通货膨胀的含义
通货膨胀的含义、成因及其治理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现今人民币贬值,物价上升等对我国影响的研究,分析了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及其治理的方法的问题,指出了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并且提出了治理的办法。
关键词:通货膨胀通货膨胀预期物价上涨一、通货膨胀的含义通货膨胀通常被人们认为是指由于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
这里所指的物价上涨是指总体物价水平的上涨,是全方位的,而不是某一种或者某几种商品的物价上涨,并且这种上涨是持续的。
通货膨胀的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二、通货膨胀的成因通货膨胀的成因错综复杂,这些成因又会随着经济的变化发展而不断变化,多种成因又会错综复杂的交织在一起。
第一,纸币供应量超过流通中实际所需货币量,是造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
纸币时一种纯粹的货币符号,没有价值,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纸币的发行量应以流通中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限度,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需要的金属货币量,纸币就会贬值,物价就要上涨。
当前经济危机,我国经济仍在稳定的增长,但是要保证这种增长,应对流通领域的需要,国家是必要增加纸币的发行量,以至于一定程度上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经济所需量,从而导致了货币的贬值。
第二,目前的通货膨胀预期强烈,通货膨胀预期又推动物价水平的上涨,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涨幅与居民实际感受存在一点偏差。
居民对市场信息掌握不全面,对商品价格进一步上涨存在恐慌,住房、农副产品、水电、汽油等于人们息息相关产品价格增幅较大,但这些商品并不能代表价格的总水平。
实际上,我国居民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都持续升高。
近年来,农产品屡次引发整体价格上涨,粳米、玉米等粮食品种,大蒜、蔬菜、绿豆等农副产品价格上涨较多。
抢购风潮的出现进一步造成市场需求增大,从而带动了物价的上涨,引致通货膨胀。
第三,多年来我国一直保持着极大的贸易顺差,外国资本大量流入,造成本国需求过旺,从而造成通货膨胀。
试述通货膨胀
试述通货膨胀【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但这两年的物价涨速惊人,不得不让人们对通货膨胀的担忧。
本文就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及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相应的对策,以抗衡通货膨胀对居民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通货膨胀原因分析对策一、前言通货膨胀在现代经济学中意指整体物价水平上升。
一般性通货膨胀为货币之市值或购买力下降,而货币贬值为两经济体间之币值相对性降低。
纸币流通规律表明,纸币发行量不能超过它象征地代表的金银货币量,一旦超过了这个量,纸币就要贬值,物价就要上涨,从而出现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只有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才会出现,因为金银货币本身具有价值,作为贮藏手段的职能,可以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使它同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相适应。
而纸币只是代表金银货币的符号,不能作为贮藏手段,因此,纸币的发行量如果超过了商品流通所需要的数量,就会贬值。
二、通货膨胀的原因(一)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过渡增长所引起的通货膨胀,即“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货物”,按照凯恩斯的解释,如果总需求上升到大于总供给的地步,此时,由于劳动和设备已经充分利用,因而要使产量再增加已经不可能,过渡的需求是能引起物价水平的普遍上升。
(二)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成本或供给方面的原因形成的通货膨胀,即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又称为供给型通货膨胀,是由厂商生产成本增加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
造成成本向上移动的原因大致有:工资过渡上涨、利润过渡增加进口商品价格上涨。
(三)需求和成本混合推进的通货膨胀在实际中,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因各种原因同时推进的价格水平上涨,就是供求混合推进的通货膨胀。
假设通货膨胀是由需求拉动开始的,即过渡的需求增加导致价格总水平上涨,价格总水平的上涨又成为工资上涨的理由,工资上涨又形成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四)预期和通货膨胀惯性在实际中,一旦形成通货膨胀,便会持续一般时期,这种现象被称之为通货膨胀惯性,对通货膨胀惯性的一种解释是人们会对通货膨胀做出的相应预期。
宏观经济学第六章习题及答案
第六单元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本单元所涉及到的主要知识点:1.通货膨胀的含义、衡量与种类2.通货膨胀的原因3.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及其对策4.失业的含义与衡量5.失业的种类6.失业的原因7.失业的影响及其治理8.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一、单项选择1.一般用来衡量通货膨胀的物价指数是( D )。
a.消费者物价指数; b.生产物价指数;c.GDP缩减指数; d.以上均正确。
2.可以称为温和的通货膨胀的情况是指( D)。
a.通货膨胀率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 b.通货膨胀率在10%以上;c.通货膨胀率一直保持在2%-3%水平;d.通货膨胀率处于3%—10%之间。
3.通货膨胀的主要类型有( D )。
a.需求拉上型; b.成本推进型;c.结构型; d.以上均正确。
4.通货膨胀会( C )。
a.使国民收入提高到超过其平常水平;b.使国民收入下降到其平常水平以下;c.使国民收入提高或下降,主要看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d.只有在经济处于潜在的产出水平时,国民收入才会增长。
5.在通货膨胀不能完全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将有利于( A )。
a.债务人; b;债权人;c.在职工人; d.离退休人员。
6.已知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是12000亿元,实际国民收入11800亿,边际消费倾向0.8,在增加3000亿的投资后,经济将发生( A )。
a.需求拉上通货膨胀;b.成本推进通货膨胀;c.结构性通货膨胀; d.需求不足的失业。
7.收入政策主要是用来治理( B )。
a.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b.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c.结构性通货膨胀; d.供求混合通货膨胀。
8.抑制通货膨胀的收入政策是指( C )。
a.收入初次分配; b.收入再分配;c.收入—价格管制; d.以上均正确。
9.失业率是指( A )。
a.失业人口占劳动力的百分比; b.失业人数占人口总数的百分比; c.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的百分比; d.以上均正确。
10.充分就业的含义是(B )。
计量经济学-通货膨胀影响因素分析
计量经济学通货膨胀影响因素分析一.问题的提出最近几年,国内物价水平飞速上涨,物价的上涨让居民感到越来越大的压力,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和整个社会的稳定,也带给政府很大的压力和负面影响。
通货膨胀是不能避免的经济现象,但是必须得尽力减小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冲击,所以找出这些通货膨胀产生的因素是很有必要的。
二.理论综述:通货膨胀的含义及分类:指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
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供远小于求)。
纸币、含金量低的铸币、信用货币,过度发行都会导致通胀。
通货膨胀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按发生原因分需求拉动型。
总需求过度增长引起的通货膨胀。
成本推进型。
由于工会力量或行为垄断引起工资水平或利润水平的提高超过物价上涨水平而推动通货膨胀。
结构型。
由于部门性经济结构不均衡引起的通货膨胀。
混合型。
需求、成本和社会经济结构共同作用引起的通货膨胀。
财政赤字型。
因财政出现巨额赤字而滥发货币引起的通货膨胀。
信用扩张型。
指由于信用扩张,即由于贷款没有相应的经济保证,形成信用过度创造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国际传播型。
又称输入型,指由于进口商品的物价上升,费用增加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2.按表现状态划分开放型。
也称公开的通货膨胀,即物价可随货币供给量的变化而自由浮动。
抑制型。
也称隐蔽的通货膨胀,即国家控制物价,主要消费品价格基本保持人为平衡,但表现为市场商品供应紧张、凭证限量供应商品、变相涨价、黑市活跃、商品走后门等的一种隐蔽性的一般物价水平普遍上涨的经济现象。
3.按通货膨胀程度划分爬行式。
又称温和的通货膨胀,即允许物价水平每年按一定的比率缓慢而持续上升的一种通货膨胀。
跑马式。
又称小跑式通货膨胀,即通货膨胀率达到两位数字,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通货膨胀有明显感觉,不愿保存货币,抢购商品,用以保值。
飚升式。
又称恶性通货膨胀,即货币急剧贬值,物价指数甚至可达到天文数字。
中国通货膨胀的实证分析
甘肃政法学院计量经济学》所在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班 级:08 级国贸一班通货膨胀的时政分二O一一年六月二十一日中国通货膨胀的时政分析一、通货膨胀的内涵通货膨胀的基本含义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 于是单位货币的购买力下降。
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供远小于求)。
例如: 例如货币总量100 元,实物总量10 个苹果那么一个苹果就价值10 元,如果第二年苹果产出增加了10,也就是市场上有20 个苹果,而货币增加了200 也就是300 元总量的货币,那么第二年每个苹果就价值15 元,推广到整个经济体,物价水平就上升了,于是就出现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主要有三种形式:地通货膨胀,急剧通货膨胀,恶性通货膨胀。
二、理论综述(1)货币主义对于通货膨胀最广为人知也最直接的理论是:通货膨胀导因于货币供给率高于经济规模增长。
此说主张以比较GDP平减指数与货币供给增长来做测量,并由中央银行设定利率来维持货币数量。
此观点不同于下述之奥地利学派者在于其着重于货币之数量而非实质。
在货币主义架构下,货币的聚集是重点所在。
货币数量理论,简单的说,就是经济体所耗货币总量取决于现存货币总量。
下列公式创自此说:p 为一般消费品物价水平,dc 为消费品总需求量,而sc 消费品总供给量。
公式背后的观念是:在消费品总供应量对消费品总需求量相对下降,或消费品总需求量对消费品总供应量相对上升时,一般消费品物价会随之2)商品与通货膨胀货币总量的观点,经济学者们以货币总量计算消费品总需求量。
于是乎,他们断定总开销与消费品总需求量随著货币总量提高。
于是相信货币数量理论的学者们同样也相信物价上涨的唯一原因就是经济成长(表示消费品总供给量正提高),以及央行因之以货币政策提高现存货币总量。
以此观点来说,通货膨胀的最根本原因是货币供给量多于需求量,于是“通货膨胀是一定会到处发生的货币现象”,弗里德曼如是说。
价格刚性理论对通货膨胀的解释
价格刚性理论对通货膨胀的解释通货膨胀是指整个经济体系中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是宏观经济中一种常见的经济现象。
而价格刚性理论是一种解释通货膨胀的经济学理论,它认为价格相对于其他经济变量来说是相对刚性的。
本文将对价格刚性理论对通货膨胀的解释进行探讨。
一、价格刚性理论的基本原理价格刚性理论认为,价格对于经济变量的变动反应较为缓慢,相对来说是比较“僵化”的。
这主要是由于一些原因造成的,比如成本变动不易直接传导到产品价格上,市场竞争不完全等。
因此,在短期内,价格的变动幅度相对较小,不足以完全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
二、价格刚性理论对通货膨胀的解释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量过多,导致整个经济体系中的物价普遍上涨。
价格刚性理论认为,当经济发展进入到一定阶段时,货币总量增长可能超过实际经济增长速度,这就会造成通货膨胀。
首先,价格刚性导致部分价格无法及时调整。
比如在某一行业中,一些企业可能没能及时反应成本上升而调整售价,这就导致了该行业的产品价格无法很快上涨,进而推动整个经济体系中的物价普遍上涨。
此外,在某些特殊行业中,由于垄断力量较强,价格刚性更加显著,价格上涨的速度更为缓慢。
其次,价格刚性会使企业在通货膨胀环境下提高价格预期。
企业在面临通货膨胀时,往往会考虑到价格的相对刚性,他们可能会预期未来物价上涨,因此会将这种预期内化到自身产品的定价中,这就进一步推动了价格的上涨。
再次,价格刚性可能导致工资上涨。
在通货膨胀环境下,企业面临成本的上升压力,一方面他们可能将通胀预期转嫁给消费者,提高售价,另一方面他们也面临员工要求加薪的压力。
价格刚性使得企业具备较强的议价能力,他们往往会通过提高工资来避免员工流失,并保持良好的生产秩序。
因此,通货膨胀会使整体工资水平上涨。
最后,价格刚性也与经济体制有关。
在一些公共事业、行政定价项目等领域,政府干预相对较大,价格的调整变化较为缓慢,这也进一步影响了整体物价水平。
综上所述,价格刚性理论对通货膨胀的解释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包括价格调整的迟滞、企业价格预期的提前反应、工资调整以及经济体制的影响等因素。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金融学简答论述题题库及答案c试卷号:1046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金融学》简答论述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1046)一、简答题1.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有什么特点?答:(1)现实经济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主要由现金和银行存款构成。
(4分)(2)现实中的货币都是通过金融机构的业务投入到流通中去的。
(3分)(3)国家对信用货币的管理和调控成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3分)2.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为什么要统筹考虑三个基本原则?答:(D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必须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是盈利性i流动性和安全性,简称“三性”原则。
(4分)(2)三个基本原则之间既相互统一,又有一定矛盾。
(3分)(3)正是因为三者之间的矛盾性,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才必须统筹考虑三者关系,综合权衡利弊,不能偏废。
一般应在保持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实现盈利的最大化。
(3分)3.简述金融全球化对一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答:(D金融全球化会削弱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这是金融全球化的消极作用。
(4分)(2)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一国经济金融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使国家货币政策在执行中出现有效性降低的情况。
(3分)(3)同时,国际游资也会因一国利率提高而大量涌进该国,从而使该国紧缩通货的效力受到削弱。
(3分)4.简述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答:(1)法定存款准备率是指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将其吸收存款的一部分上缴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的比率。
(2分)(2)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优点:中央银行具有完全的自主权,它是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中最容易实施的手段;存款准备率的变动对货币供应量的作用迅速;准备金制度对所有的商业银行一视同仁,所有的金融机构都同样受到影响。
(4分)(3)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不足之处:作用过于巨大,不宜作为中央银行日常调控货币供给的工具;政策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商业银行超额存款准备的影响。
(4分)5.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原则有哪些?答:(1)不以盈利为目标。
中央银行应以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维护金融和经济稳定为己任,不能以盈利为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述通货膨胀形成的理论原因,并结合国情论述我国通货膨胀形成的特点?(1)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供给过多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货币现象;
(2)通货膨胀是个复杂的经济现象,其成因也多种多样。
(1)直接原因。
不论何种类型的通货膨胀,其直接原因只有一个,即货币供应过多。
(2)深层原因。
①需求拉上。
即由于经济运行中总需求过度增加,超过了即定价格水平下商品和劳务等方面的供给而引发通货膨胀。
②成本推动。
即由于提高工资或市场垄断力量提高生产要素价格倒致生产成本增加而引发的通货膨胀。
③结构失调。
即由于一国的部门结构、产业结构等国民经济结构失调而引发的通货膨胀。
④供给不足。
即社会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社会总供给相对不足引起的通货膨胀。
⑤预期不当。
由于人们对通货膨胀预期不当而引起的更严重的通货膨胀。
⑥体制原因。
由于体制不完善。
(3)我国通货膨胀具有以下特点:①、短期性。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运行在总体上是有计划的,因此每当出现通货膨胀,国家都会立即采取措施,使通货膨胀得以制止。
②、非政策性。
五十多年的历史上出现过几次通货膨胀都是由于当时比较特殊的原因和社会大环境引发的。
20世纪50年代初的通货膨胀主要是历史原因形成的,60年代初的通货膨胀是由于头脑过热、决策失误、违背客观经济规律造成的。
改革开放以后通货膨胀的原因比较复杂,既有体制转轨方面的原因,也有个别决策失误方面的原因,但都不是国家有意采取通货膨胀政策造成的。
改革开放之前出现的通货膨胀主要表现为隐蔽型的、改革开放之后出现的通货膨胀主要是公开型的。
(4)结合自己思考,提出自己的分析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