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合集下载

蜡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蜡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档案—蜡油一、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蜡油化学品俗名:蜡油化学品英文名:wax oil 二、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Ⅱ健康危害:沥青及其烟气对皮肤黏膜具有刺激性,有光毒作用和致肿瘤作用。

沥青的主要皮肤损害有:光毒性皮炎,皮损限于面、颈部等暴漏部分;黑变病,皮肤常对称分布于暴露部位;黑变病,皮肤常对称分布于暴露部位,呈片状,呈褐-深色;职业性痤疮;此外,尚有头昏、头胀、头痛、胸闷、乏力、恶心、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和眼、鼻、咽部的刺激症状。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三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洗胃,导泄。

就医。

第四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燃烧时放出有毒的刺激性烟雾。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成分未知的黑色烟雾。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带过滤式防毒面具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以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沙土。

第五部分、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正压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若是液体,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若是固体,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若是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液体石蜡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液体石蜡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液体石蜡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液体石蜡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液体石蜡
化学品英文名称:CACTUS NORMAL PARAFFIN N-12
企业名称:
地址:邮编:
电子邮件地址:
传真号码:(0633)企业应急(0633)技术说明书编码:vopak-M-001生效日期:2007年02月国家应急(0532);(053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物质:
一般化学品名称:液体石蜡
化学品纯度:石蜡98.0%
CAS NO :112-40-8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物理和化学危险:易燃液体
对健康的有害影响:吸入亦或吞咽能引起头昏眼花、头痛、耳朵翁鸣、呕吐等.
刺激眼睛、和皮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吸入:疾速将受害者移至空气清爽处,立刻送病院进行医学检查。

皮肤打仗:脱去污染的衣帽,用XXX和大量的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部打仗:轻轻的用水冲洗最少15分钟,立刻就医。

误食:不能诱其呕吐,并尽快送医院进行医学检查。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灭火方法:窒息法灭火。

灭火器材:二氧化碳、泡沫、干粉、沙土等。

第六部分泄露应急处理
泄露应急处理:1、溢出或漏出在防火堤内,应用沙土围起,防止货物扩散,然后用泵收集
在相应的内。

少量的泄露应用锯屑进行吸附,收集到适当的内。

2、溢出的货物应在安全的焚烧炉内烧掉。

3、制止蒸汽吸入和皮肤打仗。

石蜡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石蜡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无资料
RTECS:
RV0350000
刺激性:
无资料
致敏性:
无资料
致突变性:
无资料
致畸性:
无资料
致癌性:
无资料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无资料
生物降解性:
无资料
非生物降解性:
无资料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无资料
其它有害作用: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
可采用安全面罩。
身体防护:
穿工作服。
手防护:
必要时戴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
无资料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pH:
无资料
熔点(℃):
47-65
沸点(℃):
>371
分子式:
C36H74
主要成分:
无资料
临界温度(℃):
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闪点(℃):
199
引燃温度(℃):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MAC
(mg/m3):
未制订标准
前苏联MAC
(mg/m3):
未制订标准
TLVTN:
无资料
TLVWN:
无资料
接触限值:
美国TLV-TWA:2mg/m3 (烟)美国TLV-STEL:未制订标准
监测方法:
无资料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眼睛防护:
法规信息

石蜡安全技术说明书

石蜡安全技术说明书

石蜡安全技术说明书-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石蜡安全技术说明书说明书目录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第九部分理化特性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石蜡化学品俗名:化学品英文名称:Paraffin scale 英文名称:技术说明书编码:1996 CAS No.:8002-74-2生产企业名称:地址:生效日期: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8002-74-2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吸入本品高浓度蒸气,引起头痛、眩晕、咳嗽、食欲减退、呕吐、腹泻。

长期接触可致皮肤损害。

有接触未精制石蜡导致皮肤癌的报道。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灭火方法: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戴防化学品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石蜡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石蜡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石蜡油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一:标识【危化品名称】:石蜡【中文名】:石蜡【英文名】:Paraffin wax【分子式】:C36H74【相对分子量】:【CAS号】:8002-74-2?【危险性类别】:二:主要组成与性状【主要成分】:【外观与性状】:白色、无臭、无味、透明的晶体。

【主要用途】:用于制造合成脂肪酸和高级醇, 也用于制造火柴、蜡烛、蜡纸、蜡笔、防水剂、软膏、电绝缘材料等。

三: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吸入本品高浓度蒸气,引起头痛、眩晕、咳嗽、食欲减退、呕吐、腹泻。

长期接触可致皮肤损害。

有接触未精制石蜡导致皮肤癌的报道。

?四: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五:燃爆特性与消防【闪点】:199【燃爆下限】:无资料【引燃温度】:245【爆炸上限】:无资料【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六:泄漏应急处理【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

七:储运注意事项【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八:防护措施【中国MAC】:未制定标准【前苏联MAC】:未制定标准【检测方法】:【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较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防护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白油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白油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白油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白油是一种化学品,也称为白矿油、矿物油、石蜡油或液体石蜡,其英文名称为WHITE OIL。

其分子式为___。

白油中含有各种脂类和醇,CAS号为5012-95-1或8042-47-5.白油的危险性较低,对眼睛和皮肤稍有刺激性,应避免直接接触。

在环境方面,目前没有相关的资料。

白油不属于易燃危险品,没有爆炸危险性。

在遇到皮肤接触时,应立即用大量水或肥皂水彻底冲洗皮肤。

如果眼睛接触到白油,应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如果吸入白油,应立即脱离现场到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则应就医。

如果食入白油,应饮足量温水并催吐,然后就医。

白油不易燃,没有氧化剂危险性,不属腐蚀品或毒害品。

在灭火时,消防员应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和消防防护服,使用雾状水、二氧化碳、干粉或合适的泡沫灭火剂,或使用沙土。

在泄露应急处理方面,应急处理人员应穿适当防护服,使用惯性材料(如干沙、碎石)吸附,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中,密闭保存,待处理完毕后通风洒水。

在操作处置和储存方面,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应穿一般作业防护服,避免眼睛、皮肤直接接触和吸入。

远离火源、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避免与氧化剂和食用化学品接触。

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内,防止混入水分、杂质。

储存区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在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方面,未制定相关的职业接触限值,也没有相应的监测方法。

工作时应开启通风系统或设备,提供安全淋浴和洗涤设备。

如有需要,应戴防护口罩、化学安全眼睛、一般作业防护服和安全手套。

在工作现场,严格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并要求工作后进行淋浴更衣,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

接下来是关于该物质的理化特性:该物质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具有轻微气味。

其pH值、熔点、相对蒸气密度和饱和蒸气压等数据未知,但其沸点高于90℃(闭杯),相对密度为0.877.该物质不易溶于水,也不与乙醇和丙醇混合。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液体石蜡)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液体石蜡)
灭火方法 干粉、泡沫
泄漏应急处理
操作注意事项 避光 储运注意事项 密封
防护措施
作业工人应该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 护镜;穿化学防护衣,戴化学防护手套源自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液体石蜡)
MSDS
化学名 称
液体石蜡
产品别 名
/
危险性 健康危害 /
环境危险 /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急救措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客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 大量食入后如感不适,就医。
危险特性 可燃
消防措 施

石蜡安全技术说明书

石蜡安全技术说明书

石蜡安全技术说明书石蜡安全技术说明书说明书目录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第九部分理化特性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石蜡化学品俗名:化学品英文名称:Paraffin scale英文名称:技术说明书编码:1996CASNo.:8002-74-2生产企业名称:地址:生效日期: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8002-74-2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吸入本品高浓度蒸气,引起头痛、眩晕、咳嗽、食欲减退、呕吐、腹泻。

长期接触可致皮肤损害。

有接触未精制石蜡导致皮肤癌的报道。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灭火方法: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戴防化学品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轻装轻卸。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巴斯夫 Joncryl Wax 120 安全技术说明书

巴斯夫 Joncryl Wax 120 安全技术说明书

安全技术说明书页: 1/11 巴斯夫安全技术说明书按照GB/T 16483编制日期 / 本次修订: 06.02.2023版本: 8.0日期/上次修订: 05.09.2021上次版本: 7.0日期 / 首次编制: 02.11.2006产品: 莊桥® WAX 120 工业涂料原料Product: Joncryl® Wax 120(30282709/SDS_GEN_CN/ZH)印刷日期 17.10.2023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莊桥® WAX 120 工业涂料原料Joncryl® Wax 120推荐用途和限制用途: 墨水, 清漆或涂料用聚合物公司: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中国上海浦东江心沙路300号邮政编码 200137电话: +86 21 20391000传真号: +86 21 20394800E-mail地址: **********************紧急联络信息:巴斯夫紧急热线中心(中国)+86 21 5861-1199巴斯夫紧急热线中心(国际):电话: +49 180 2273-112Company:BASF (China) Co., Ltd.300 Jiang Xin Sha RoadPu Dong Shanghai 200137, CHINA Telephone: +86 21 20391000Telefax number: +86 21 20394800E-mail address: ********************** Emergency information:Emergency Call Center (China):+86 21 5861-1199International emergency number: Telephone: +49 180 2273-1122. 危险性概述纯物质和混合物的分类:根据 GHS 标准,该产品不需要进行分类。

减三蜡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减三蜡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减三蜡油安全技术说明书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一、产品介绍减三蜡油是一种常用于工业和家庭燃料的化学产品,具有高效燃烧、清洁环保的特点。

它在各行各业被广泛应用,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了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减三蜡油的安全使用尤为重要。

二、减三蜡油的基本性质1. 化学性质:减三蜡油主要由烷基苯、烷基甲苯等成分组成,具有较高的燃烧热值,易燃易爆。

2. 物理性质:减三蜡油呈无色透明液体,不溶于水,在空气中挥发较慢,但易挥发。

三、减三蜡油的安全使用技术1. 仓储及储藏a. 减三蜡油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内,远离火源和热源。

b. 库房内应设置警示标识,禁止吸烟和明火进入。

c. 对于长时间储存的减三蜡油,应定期进行防爆检查和安全性能测试。

2. 运输及搬运a. 运输过程中应使用专用的输送设备,避免碰撞和摩擦,防止泄漏。

b. 搬运时应穿戴防护用具,采取轻装轻卸的方式,避免摔跌造成泄漏和伤害。

3. 加注与加热a. 在加注减三蜡油时,操作人员应穿着防护服,采取远离火源、仔细操作的方式,防止溅洒和接触皮肤。

b. 加热减三蜡油时,应使用专用的加热设备,避免过热导致爆炸。

4. 应急处理a. 一旦发生泄漏或意外,应立即停止火源,并采取措施进行紧急处理,如用干净的沙土或干粉吸收泄漏物。

b. 发生火灾时,应使用干粉、泡沫等灭火器材进行扑灭,切忌使用水或二氧化碳灭火器。

四、安全培训及监督1. 对相关人员进行减三蜡油安全使用培训,包括操作规程、危险警示、应急处理等内容。

2. 加强现场安全监督,定期组织安全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安全意识。

五、环保建设1. 尽量减少减三蜡油的使用量,提高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对废弃减三蜡油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理,避免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3. 定期进行环保设施检查,确保排放达标,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六、结语减三蜡油是一种重要的能源产品,它的安全使用关乎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保护。

蜡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蜡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它防护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工作完毕,彻底清洗。
9.理化特性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产品外观与性 状
黑褐色油状物。
熔点(C)
无资料
沸点(eC)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D
无资料
闪点(七)
无资料
泡和蒸汽压
无资料
相对蒸汽密度(空气=1)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2、使用本产品前应根据需方产品特点及其设计要求,选用适当的睥号。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燃烧时放出有毒的刺激性烟雾 爆炸危险: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危险特性
受高热分解,放出腐蚀性、刺激性的烟雾。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成分未知的黑色烟雾。
灭火方法 及灭火剂
用砂土、泡沫、二氧化碳灭火,小面积可用雾状水扑救。
6.泄漏应急处理Accidental Release Measures
应急处理
皮肤接触:先用水冲洗,再用肥皂彻底洗涤,就医。眼睛接触:眼睛受刺激用 水冲洗:溅入眼内严重者需就医诊治,安置休息并保暖,就医。食入:误服立即 漱口;就医。
小量泄露:用砂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大量泄露: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汽灾害。用防爆泵 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无资料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届(mg∕m3)
无资料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mg∕m3)
无资料
监测方法
无资料
工程控制
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而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石蜡安全技术说明书

石蜡安全技术说明书

石蜡安全技术说明书石蜡安全技术说明书说明书目录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第九部分理化特性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理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第七部分操作处理与储存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第十六部分其它信息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石蜡化学品俗名:化学品英文名称:Paraffin scale 英文名称:技术说明书编码:1996 CAS No.:8002-74-2生产企业名称:地址:生效日期: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8002-74-2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吸入本品高浓度蒸气,引起头痛、眩晕、咳嗽、食欲减退、呕吐、腹泻。

长期接触可致皮肤损害。

有接触未精制石蜡导致皮肤癌的报道。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灭火方法: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

第七部分:操作处理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戴防化学品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轻装轻卸。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蜡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蜡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档案—蜡油一、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蜡油化学品俗名:蜡油化学品英文名:wax oil 二、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Ⅱ健康危害:沥青及其烟气对皮肤黏膜具有刺激性,有光毒作用和致肿瘤作用。

沥青的主要皮肤损害有:光毒性皮炎,皮损限于面、颈部等暴漏部分;黑变病,皮肤常对称分布于暴露部位;黑变病,皮肤常对称分布于暴露部位,呈片状,呈褐-深色;职业性痤疮;此外,尚有头昏、头胀、头痛、胸闷、乏力、恶心、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和眼、鼻、咽部的刺激症状。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三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 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洗胃,导泄。

就医。

第四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燃烧时放出有毒的刺激性烟雾。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成分未知的黑色烟雾。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带过滤式防毒面具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以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沙土。

第五部分、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正压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若是液体,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若是固体,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若是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蜡油

蜡油

ICSQ/HDT蜡 油山东化工有限公司 发布前言本标准是参照国内同类产品技术要求及本企业生产工艺技术条件而制定;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资料性附录;本标准如发布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本标准执行作废;本标准有效期三年,到期复审;本标准解释权归山东菏泽德泰化工有限公司;本标准由山东菏泽德泰化工有限公司提出并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汪华民胡宪宏张永魁蜡油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蜡油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由炼厂催化裂化装置甩出的油浆为原料,经油浆切尾、抽提工艺、减压分离及精制生产的石油化工中间产品——蜡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60 石油产品水分测定法GB/T 267 石油产品闪点与燃点测定法(开口杯法)GB/T 510 石油产品凝点测定法GB/T 1884 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密度计法)GB/T 1885 石油计量换算表GB/T 4756 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取样法(手工)GB/T 11137 深色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逆流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SH 0164 石油产品包装、贮运及交货验收规则3 型号3.1 型号表示方法蜡油公司代号:表示德泰化工4 技术要求蜡油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5 试验方法5.1 外观采用目测方法进行。

5.2 芳烃含量、蜡油含量、沥青质+胶质按附录A规定进行。

5.3 凝固点按GB/T 510的规定执行。

5.4 闪点按GB/T 267的规定执行。

5.5 运动粘度按GB/T 11137的规定执行。

5.6 水分按GB/T 260的规定执行。

5.7 密度按GB/T 1884、GB/T 1885的规定执行。

使用蜡油有哪些注意事项?

使用蜡油有哪些注意事项?

使用蜡油有哪些注意事项?一、储存蜡油蜡油是一种易燃物质,因此在储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合适的储存容器:蜡油应储存在密封性好、耐高温的金属容器中,以防止泄漏和蒸汽压力升高引起的事故。

2. 避免阳光直射:蜡油容器应放置在避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否则可能会引发火灾。

3. 储藏环境:蜡油应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受潮和发生化学反应。

二、使用蜡油的注意事项1. 远离火源:在使用蜡油时,要确保周围没有明火或高温物体,以免引发火灾。

同时,要保持蜡油容器与电器等设备的安全距离,避免蜡油泼洒到电器上引发短路。

2. 使用防护措施:在接触蜡油时,应戴上防护手套、护目镜等防护用具,以防止蜡油溅到皮肤或眼睛中引起灼伤。

3. 通风良好:在室内使用蜡油时,要确保室内通风良好,防止蜡油的挥发物积累在室内,引起空气污染和健康问题。

三、蜡油的正确处理方法1. 不可倒入下水道:使用蜡油后,切勿将其倒入下水道或马桶中,以免堵塞管道。

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将蜡油倒入特定的废油桶中,交由专业单位进行处理。

2. 避免堆积:当蜡油废料较多时,应及时清理,避免堆积导致火灾隐患。

3. 严禁乱倒乱泼:使用蜡油时要注意操作规范,严禁乱倒乱泼,以免造成意外伤害或环境污染。

四、应急处理措施1. 发生泄漏时,应立即切断火源,并采取适当的措施阻止泄漏物蔓延,如用沙土或无水碱土吸收。

2. 发生火灾时,应迅速报警并采取适当的灭火措施,可使用二氧化碳、泡沫等灭火器进行扑灭。

总结:使用蜡油时,储存、使用和处理都需要注意安全。

合理储存蜡油、正确使用蜡油、规范处理蜡油废料能够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人身安全和环境的健康。

希望大家在使用蜡油时能够谨慎操作,确保安全万无一失。

石蜡安全技术说明书

石蜡安全技术说明书

石蜡安全技术说明书说明书目录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第九部分理化特性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石蜡化学品俗名:化学品英文名称:Paraffin scale 英文名称:技术说明书编码:1996 CAS No.:8002-74-2生产企业名称:地址:生效日期: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8002-74-2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吸入本品高浓度蒸气,引起头痛、眩晕、咳嗽、食欲减退、呕吐、腹泻。

长期接触可致皮肤健康危害:损害。

有接触未精制石蜡导致皮肤癌的报道。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灭火方法: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一般应急处理:作业工作服。

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戴防化学品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轻装轻卸。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一般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外观与性状:
棕黄色液体。
pH:
熔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0.91-0.97
沸点(℃):
<470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分子式:分子:主要成分:含量:65.2%。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资料
临界温度(℃):
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
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
>120
爆炸上限%(V/V):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Z01
包装方法:
无资料。
运输注意事项:
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车船必须彻底清洗、消毒,否则不得装运其它物品。船运时,配装位置应远离卧室、厨房,并与机舱、电源、火源等部位隔离。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第一次制作,未修改
其他信息:
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
参考文献:
填表时间:
2011
填表部门: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燃烧时放出有毒的刺激性烟雾。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成分未知的黑色烟雾。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
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地表水、土壤、大气和饮用水的污染。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
废弃注意事项:
危险货物编号:
无资料
UN编号:
1999
无资料
引燃温度(℃):
爆炸下限%(V/V):
溶解性:
微溶于水,溶于醇、乙醚。
主要用途:
催化原料。
其它理化性质:
稳定性:
不稳定
禁配物:
强氧化剂。
避免接触的条件:
强氧化剂、强酸。
聚合危害:
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成分未知的黑色烟雾。
急性毒性:
LD50:无资料
LC50:无资料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职业性接触毒害物危害程度分级:
未制定标准
最高容许浓度:
未制定标准
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未制订标准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未制订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对皮肤有一定的损害,可致接触性皮炎、毛囊性损害等。接触后,尚可有咳嗽、胸闷、头痛、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和眼、鼻、咽部的刺激症状。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蜡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蜡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中文名称:
蜡油
化学品俗名:
蜡油
化学品英文名称:
Wax oil
英文名称:
Wax oil
技术说明书编码: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重芳烃含量%
≤34.2
蜡油含量%
≥65.2
沥青+胶质%
≤0.5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
健康危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