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泥浮雕1
泥浮雕美术教案范本

泥浮雕美术教案范本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泥浮雕的艺术特点和表现形式。
2、指导学生掌握泥浮雕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4、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泥浮雕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技巧,如塑形、雕刻、拼接等。
(2)引导学生如何运用泥材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2、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在创作中灵活运用各种技巧,表现出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2)如何解决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泥材的干燥、开裂等。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泥浮雕的相关知识和制作要点。
2、示范法:教师亲自示范泥浮雕的制作过程,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创作主题和表现形式,激发学生的思维。
4、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制作泥浮雕作品。
四、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1)陶泥或黏土若干。
(2)雕塑工具,如刻刀、刮刀、抹刀等。
(3)木板或卡纸作为底板。
(4)颜料、画笔(用于后期上色,可选)。
2、教具准备(1)泥浮雕作品实物若干,用于展示和讲解。
(2)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
五、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精美的泥浮雕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学生对这些作品的感受和想法,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泥浮雕。
2、知识讲解(10 分钟)(1)介绍泥浮雕的定义和历史渊源,让学生了解泥浮雕是一种在平面上雕刻出凹凸起伏形象的雕塑艺术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
(2)讲解泥浮雕的艺术特点,如立体感、层次感、装饰性等。
(3)分析泥浮雕的表现形式,如人物、动物、风景等,让学生对泥浮雕的创作内容有初步的认识。
3、技巧示范(15 分钟)教师在讲台上示范泥浮雕的制作过程,边做边讲解每个步骤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1)首先,将泥材揉匀,放在底板上,根据创作主题大致塑造出物体的外形。
(2)然后,用刻刀、刮刀等工具逐步雕刻出物体的细节,如人物的五官、动物的毛发等。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浮雕》 人教新课标(2014秋)

《浮雕》教学设计课题:《浮雕》课型:造型·表现课时: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学习有关于浮雕的历史及发展过程,并能够根据所学的知识将浮雕进行分类。
二、过程与方法:欣赏不同类型的浮雕作品,利用手中的材料制作不一样的浮雕作品。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欣赏和表现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审美表现能力,激发美化生活、表现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欣赏浮雕作品,并能够根据所学知识对浮雕进行分类。
难点:了解不同材料制作浮雕的方法,设计制作一件自己喜欢的浮雕作品。
教学准备:PPT、视频、制作浮雕的相关材料学生课前准备:1、复习第四课的相关内容2、准备有关于浮雕的相关材料。
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1、师:在讲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上节课《雕与刻的乐趣》中都学了哪些知识。
生:1、了解什么浮雕,什么时圆雕。
2、浮雕的制作方法。
二、出示课题、展开新授1、师:同学们讲的都不错,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于浮雕的更多知识。
——第五课《浮雕》2、请同学们打开书看看第五课的内容,结合上节课我们所学的知识,思考一下你在本节课想知道哪些有关于浮雕的内容。
我给你一分钟的时间思考,一会告诉我。
现在开始。
3、师:谁来说一下你想知道哪些知识?生:(略)4、师:根据同学们所说的内容我给大家总结出了一下两点:(1)、浮雕的起源及发展过程。
(2)、浮雕有哪些类型。
三、说起源1、师:说起浮雕的起源,我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谁知道原始人是怎样记录生活场景或重大事件的?生:(1)、结绳记事(2)、画在墙上(3)、刻在墙上师:对,他们这种将生活场景刻在岩石上的行为,就创造了浮雕。
这也可以说是浮雕的起源了。
2、师:浮雕的发展过程也经历了几个不同的时期,(1)、在原始社会后期人类学会了烧制陶器,并在上面增加了立体花纹,这就说明浮雕已经开始运用于装饰了。
(2)、到了封建社会时期,浮雕的使用范围更加广泛,大到陵墓,寺庙的墙上,小到房子上的砖瓦都出现了浮雕的身影。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浮雕》人教新课标(2023秋)

二、核心素养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浮雕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制作技法,提高学生对美术造型表现领域的认知和技能;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观察、想象、构思、实践等步骤进行艺术创作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鉴赏与分析经典浮雕作品,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浮雕的基本概念。浮雕是一种雕塑艺术形式,是在平面底板上塑造形象,使形象凸起或凹下的艺术。它是美术造型表现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建筑、工艺品等各个方面。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浮雕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美化我们的生活。
-主题构思与设计:如何引导学生将想法转化为具体的浮雕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设计能力。
-审美鉴赏能力的提升:学生对经典浮雕作品的艺术价值、文化背景理解可能不够深入,需要教师引导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如何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体验艺术之美,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举例:针对技法掌握难点,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分组讨论、个别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实际操作中的问题。在设计构思方面,教师可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传统文化等方面汲取灵感,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创作手法。在鉴赏环节,教师可通过对比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背景。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方面,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创作过程中体验美的愉悦,培养积极向上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浮雕》 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浮雕》一、教材背景本课教案针对的是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材中的《浮雕》一节课。
“浮雕”是一种将图案或造型刻划在图片表面的一种艺术,是三维艺术,是高低变化的艺术,用深浅透明的技巧,来强化造型的表现能力,从而达到立体的视觉效果,它广泛运用于建筑、雕塑、绘画、装修等领域。
本次课程将介绍浮雕的种类、技法以及如何绘制浮雕素描。
二、教学目标1.了解浮雕的历史发展以及种类。
2.掌握浮雕的绘画技巧,能够绘制浮雕素描。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1、浮雕的种类及历史发展1.平面浮雕:即在平面上刻出不同高低的图案,可以分为浮雕和浅浮雕两种。
2.阳刻和阴刻浮雕:在制作浮雕图案时,会出现凸出部分和凹陷部分,凸出部分成为阳刻浮雕,凹陷部分则是阴刻浮雕。
3.立体浮雕:在平面浮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将图案全部刻划出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立体物。
2、浮雕的绘画技巧及素描练习1.素描是浮雕的基础,学生需要熟练掌握素描技法,包括线条、明暗、透视等。
2.在绘制浮雕图案时,需要注意用深浅透明的技巧来强化造型的表现能力,从而达到立体的视觉效果。
1.通过欣赏名家浮雕作品,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创造激情。
2.采取讲解、演示和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式,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介绍浮雕的基本知识和技法。
3.通过教师指导,让学生尝试在作品中使用深浅透明技法,强化造型表现和近期差别。
4.给孩子提供一些名家浮雕的典型作品进行深入交流和探究。
五、教学流程1、导入环节通过欣赏名家浮雕作品,发现其中的高低变化和立体效果,并反思什么是浮雕。
2、知识讲解1.介绍浮雕的种类及历史发展。
2.讲解浮雕绘画技法及素描练习。
3、教师示范根据学生不同的理解水平,适当示范画几幅浮雕的素描图,提供不同的案例,给学生呈现他们的素描不足的地方,帮助他们理解浮雕的绘画技法。
4、学生练习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练习深浅透明技术,绘制浮雕素描图。
2.学生互相交流,以促进素描技巧的提高。
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下册《泥浮雕》教案2篇

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下册《泥浮雕》教案2篇Teaching plan of clay relief (Volume 2)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下册《泥浮雕》教案2篇前言:美术指创作占有一定平面或空间,且具有可视性的艺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观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象的艺术。
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一种生产形态。
本教案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艺术审美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下册《泥浮雕》教案2、篇章2: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下册《泥浮雕》教案篇章1: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下册《泥浮雕》教案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教学目标:1、知识:了解浮雕的概念和分类2、技能:学习用陶泥制作一个浮雕作品。
3、情感:培养在生活中发现美,并用自己双手美化生活的情趣。
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设计一个自己喜爱的泥浮雕。
教具学具准备:收集有关浮雕的资料、图片、陶泥、泥塑工具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一)导入:1、欣赏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雕塑馆去参观,想去吗?课件展示一起欣赏古今中外的浮雕作品如:中国唐朝的《昭陵六骏》,《人民英雄纪念碑》、非洲浮雕、青岛沿海的浮雕柱子等或者是其他学生的浮雕作品师:欣赏到了这么多的雕塑作品有什么感想?教师拿泥笔筒或完全立体的雕塑与我们欣赏的这些雕塑有什么不同?(生答:一种是完全立体的,一种是在平面的基础上有一部分立体)2、揭示“浮雕”的概念师:我们知道,从背景中凸出形象的雕塑称为浮雕。
根据凸出的程度不同,还可以分成高浮雕和浅浮雕。
浮雕具有绘画与雕塑相结合的特点。
为什么我们说浮雕具有绘画与雕塑相结合的特点呢?生:因为浮雕和普通雕塑一样是凸出的,但却又和绘画一样只能从一个方向进行观察,所以我们这样说。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5课浮雕人教新课标(2023秋)

此外,本节课的教学流程也让我意识到,课堂时间的分配还需进一步优化。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环节,时间相对紧张,导致部分学生无法充分展示自己的成果。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打算在接下来的课程中适当调整时间安排,给予学生更多的展示和交流机会。
3.制作浮雕的基本方法:学习运用纸雕、泥塑等手法制作浮雕作品,掌握基本的制作技巧。
4.创作主题: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创作灵感,完成具有个人特色的浮雕作品。
5.优秀浮雕作品欣赏:赏析国内外经典浮雕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6.课堂实践: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Nhomakorabea动手制作一件浮雕作品,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反思
在上完这节课后,我深感学生对浮雕艺术的兴趣被成功激发。通过导入新课环节的问题,我发现孩子们对身边的浮雕作品有着一定的观察和认识。在新课讲授中,我尽量用生动的语言和实例来解释抽象的概念,从学生的反应来看,这种方法是有效的。
课堂上,我特别注意观察学生对教学难点的掌握情况。在实践活动中,我鼓励学生们动手操作,亲自体验浮雕制作的乐趣。从成果展示中,我发现有的学生能很好地把握浮雕的立体感和层次感,但也有部分学生在空间观念的建立上还存在困难。针对这一情况,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增加一些更具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克服这一难点。
突破方法:教师可以结合历史故事、文化背景等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浮雕艺术的发展脉络,增进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六年级美术《泥浮雕》教案.doc

泥浮雕吕元课时2课时学习领域手工制作教学目标1、知识:了解浮雕的概念和分类2、技能:学习用陶泥制作一个浮雕作品。
3、情感:培养在生活中发现美,并用自己双手美化生活的情趣。
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制作泥浮雕。
教学难点设计一个自己喜爱的泥浮雕学具准备陶泥、泥塑工具、垫板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看,老师手里有一件小雕塑工艺品,它上面的图案制作非常有特点,我们请前排的同学来摸一摸,说说有什么感觉?定义:在一块底板上,雕塑凸起的形象,我们就称为浮雕。
(板书课题《泥浮雕》)二、授新1、浮雕作品形象生动,立体感强,层次分明,所以在我们生活中常常看的到,你们都看到过哪些浮雕作品呢?厶现在,我请同学们来观察一组图片,(展示图片)这两件浮雕作品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我们按照表面凸起的厚度,可以把浮雕分为高浮雕和浅浮雕。
最具有我国独特民族风格的是《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该作品起伏强烈,有厚重的质感和清晰的画面感,八块浮雕分别代表了八个不同的故事,同学们有机会可以到北京看一看。
三、学习制作泥浮雕1、看到这么多的浮雕作品,我想同学们也都跃跃欲试了,你们想做一个什么样的浮雕呢?2、那怎样做呢?我们来看书上下方的步骤图,请同学说出制作泥浮雕的步骤,师演示制作一动物爪子的泥浮雕制作泥版浮雕主要有以下4个步骤:1、做一块扁平的底板,把泥团团圆,放在垫板上用手掌压扁,如果表面不平滑,可翻转过来使用。
2、制成各种图形的底板,把泥团圆压扁后,用塑料泥刀或直尺割边, 得到各种想要的形状。
3、揉泥球,取一大四小块泥揉成圆球,用手指挤压成圆三角体4、在底板上粘造型,将做好的五个圆三角体分别粘在泥板上,爪子形状的泥浮雕就做好了。
我们可以运用泥刀工具刻画细部,添加装饰, 让泥浮雕更漂亮。
如果有同学要用到泥条,那么一定要把泥条搓的粗细均匀,泥条堆积要均衡,这样做出来的作品才更漂亮。
同学们你们学会制作方法了吗?下面就请同桌两人共同合作,制作一个泥浮雕吧,我们比一比,看谁做出来的泥浮雕最漂亮,四、学生制作,师巡视1、小组合作、实践2、评析作品将小组的作品放在展示台上,请小组代表介绍本组的作品,其他小组可提宝贵的意见五、总结今天我们各小组的作品不仅创意好而且制作的也非常精美,希望同学们能够利用所学过的陶艺制作方法,作出更多更出色的作品来!六、板书设计:泥雕塑分类:高浮雕、浅浮雕制作步骤:揉泥拍泥板割边搓造型粘造型细部刻画。
六年级下美术教案-浮雕-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美术教案-浮雕-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浮雕艺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掌握基本的浮雕制作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和讨论,培养学生对浮雕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的尊重和热爱,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1. 浮雕艺术简介:浮雕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分类和应用。
2. 浮雕制作技巧:制作工具的选择、材料的准备、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 作品欣赏与评价:分析经典浮雕作品,学习其艺术特色,进行学生作品的展示与评价。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浮雕的基本概念、制作步骤和技巧。
2. 难点:浮雕作品的创意构思和实际操作技巧。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经典浮雕作品图片。
2. 学具:浮雕制作工具(如刻刀、石膏板等)、绘画材料。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浮雕作品,引发学生兴趣。
2. 基本概念讲解:介绍浮雕艺术的历史、特点和分类。
3. 制作技巧演示:演示浮雕的制作步骤和技巧,讲解注意事项。
4.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浮雕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
板书设计1. 浮雕艺术2. 内容:- 历史背景- 艺术特点- 分类与应用- 制作步骤与技巧作业设计1. 个人作业:学生独立完成一幅浮雕作品,要求创意独特,制作精细。
2. 小组作业:小组合作完成一幅大型浮雕作品,要求主题明确,分工合作。
课后反思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程的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体验和困难。
2. 教学效果评估:分析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堂表现,评估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
3. 改进措施: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旨在使六年级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和掌握浮雕艺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同时增强对传统艺术的尊重和热爱。
重点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导入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注意的重要阶段。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5课《浮雕》人教新课标(2014秋) (1)

第5课《浮雕》【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浮雕的概念和分类2、技能目标:学习用泥制作浮雕作品3、情感与价值目标:培养动手能力,提高审美能力【教学重点】了解浮雕的概念和分类【教学难点】学习用泥制作浮雕作品【教学具准备】:师:多媒体课件生:黏土、一次性的盘子或卡纸等【教学过程】:一:课前2分钟听汪峰的歌曲《怒放的生命》(设计意图:一方面让学生放松一下,缓解上节课的疲劳,一方面向同学们问好)二:导入阶段(设计意图:以家乡文化引入,一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二来贴近学生易引出本课内容)1、播放视频韩磊演唱的视频《一饮尽千钟》第一段2、请学生回答问题,教师逐一出示答案3、出示图片,欣赏家乡文汉化像石图片4、出示图片问:什么地方?生答:徐州淮海战役烈士纪念碑师问:在塔的一周,这是什么?生答:浮雕再出示图片师问:熟悉吗?什么地方生答:我们校园的外墙师问:这也是生答:浮雕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了解浮雕出示标题二、出示导学目标,请学生来读一下(一)1、出示图片:比较哪一幅是浮雕,哪一幅是圆雕?请学生回答,并出示答案2、出示导学菜单一:小组讨论(1分钟)什么是浮雕?请学生回答,再请学生补充,教师总结,给出答案,并请学生读一下师再强调:只供一面或两面观看3、出示图片欣赏4、出示图片:浮雕的分类请学生读读了解浅浮雕和高浮雕5、出示图片:让学生齐读浮雕的应用,注意一下“负”浮雕(二)出示导学菜单二:小组讨论(1分钟)泥浮雕的制作步骤1、出示图片:泥浮雕的制作步骤2、出示图片:泥浮雕作品欣赏(三)出示作业要求听音乐,小组合作,动手制作;制作完成的作品放到前面展示台准备展示,并在黑板上写上自己小组的作品数量。
(四)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作品,评论一下作品的优点及缺点.统计小组加分,评出获胜的前三名三个小组给予奖励(五)总结:用一句话概括自己这节课的感受或收获。
注意:收拾干净自己的用品(六)附板书:第5课浮雕。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浮雕》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浮雕》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浮雕的基本概念,掌握制作简单浮雕的技巧,并能够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浮雕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和浮雕艺术的热爱,提高审美能力,增强文化自信。
教学内容1. 浮雕的概念:介绍浮雕的历史、分类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浮雕的制作方法:讲解制作浮雕的步骤,包括设计、选材、制作等。
3. 浮雕的艺术特点:分析浮雕的视觉冲击力、立体感和空间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浮雕的制作技巧和创作过程。
2. 难点:如何使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远的寓意。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实物模型等。
2. 学具:雕塑泥、木板、刻刀、颜料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浮雕作品,引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 新授:讲解浮雕的概念、制作方法和艺术特点。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浮雕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板书设计浮雕副艺术的表现,空间的创造内容:1. 浮雕的概念 2. 制作方法 3. 艺术特点作业设计1. 必做题:每人完成一幅浮雕作品。
2. 选做题:研究浮雕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写一篇短文。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浮雕的制作技巧,还深入了解了浮雕的艺术价值。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锻炼。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对浮雕的深度和立体感把握不够准确,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指导。
重点细节:浮雕的制作方法与创作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在《浮雕》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制作方法与创作过程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这是因为,浮雕作为一种立体艺术形式,其独特的魅力在于通过材料的堆叠和雕刻来创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空间感。
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这一过程,不仅能够掌握基本的美术技能,还能深入理解浮雕艺术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和表达。
人教版美术六下《泥浮雕》教学设计

人教版美术六下《泥浮雕》教学设计课时2课时学习领域手工制作教材分析: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
本课按照美术课程标准要求,充分利用随处可取的黏土材料。
运用传统的泥塑造型方法,塑造学生喜爱的人物、动物或者景物形象,并通过小小的泥浮雕来了解祖国民间艺术文化。
观赏泥塑的艺术特色和审美乐趣,同时让学生感受泥材,了解三维空间的塑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造型能力和制造力。
教学目标1.知识:了解浮雕的概念和分类2.技能:学习用陶泥制作一个浮雕作品。
3.情感:培养在生活中发觉美,并用自己双手美化生活的乐趣。
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制作泥浮雕。
教学难点设计一个自己喜爱的泥浮雕教具预备收集有关浮雕的资料、图片,预备多媒体课件及示范用材料。
学具预备陶泥、泥塑工具、报纸、画稿、抹布课件内容1.浮雕图片2.浮雕的概念3.制作步骤教学评判1.大胆想象,设计出与众不同的泥浮雕2.装饰方法多样,作品突出3.学生之间互相取长补短教学过程:活动一:观赏1.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伙儿到雕塑馆去参观,想去吗?(生答:想)2. 课件展现一起观赏古今中外的浮雕作品如:中国唐朝的《昭陵六骏》,《人民英雄纪念碑》、非洲浮雕、青岛沿海的浮雕柱子等或者是其他学生的浮雕作品这不仅有中国的雕塑还有外国的,看还有我们家乡的雕塑呢!观赏到了这么多的雕塑作品有什么感想?教师拿同学往常做的泥笔筒或完全立体的雕塑(本地特有的雕塑)与我们观赏的这些雕塑有什么不同?(生答:一种是完全立体的,一种是在平面的基础上有一部分立体)3.揭示“浮雕”的概念我们明白,从背景中凸出形象的雕塑称为浮雕。
按照凸出的程度不同,还能够分成高浮雕和浅浮雕。
浮雕具有绘画与雕塑相结合的特点。
什么缘故我们讲浮雕具有绘画与雕塑相结合的特点呢?(学生回答:因为浮雕和一般雕塑一样是凸出的,但却又和绘画一样只能从一个方向进行观看,因此我们如此讲。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观赏,认识、了解浮雕,先由学生揭示浮雕的概念,然后老师给以总结活动二:学习制作泥版浮雕1.看到这么多的浮雕作品,我想同学们也都跃跃欲试了,你们想做一个什么样的浮雕呢?(生答:动物的、人物的、植物的、太阳的等)2.那如何样做呢?来看书上下方的步骤图,请同学讲出制作泥版浮雕的步骤,师生共同演示制作一条鱼的泥浮雕制作泥版浮雕要紧有以下几个步骤:1.揉泥2.拍泥板3.割边4.画形象;用铅笔或者自己的泥塑工具在底板上画上形象。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5课 浮雕》教学设计1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5课浮雕》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的第五课《浮雕》。
浮雕是一种介于圆雕和绘画之间的艺术表现形式,它既能看到实的部分,又能看到虚的部分。
教材通过简单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浮雕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圆雕和绘画等表现形式有所了解。
但浮雕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逐步理解和掌握浮雕的特点和制作技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浮雕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方法。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3.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浮雕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2.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个性的浮雕作品。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浮雕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方法。
2.示范法:展示优秀的浮雕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3.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浮雕,培养动手能力。
4.讨论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分享制作心得。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浮雕作品的图片或实物,用于展示和分析。
2.准备浮雕制作的工具和材料,如雕塑泥、刀具等。
3.准备黑板和投影仪,用于展示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一些浮雕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浮雕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方法,让学生了解浮雕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引导学生动手制作浮雕,可以选择简单的几何形状进行练习。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交流制作心得,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拓展(5分钟)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个性的浮雕作品,可以尝试复杂的形状和纹饰。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浮雕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课后继续练习浮雕制作,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进行创作。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5课《浮雕》人教新课标(1)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5课《浮雕》人教新课标 (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浮雕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及其在艺术领域中的地位。
培养学生掌握制作浮雕的基本技巧,如构图、塑造、细节处理等。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能够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浮雕作品。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让学生体验浮雕创作的全过程。
培养学生运用美术术语进行作品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团队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浮雕项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形式的尊重和热爱。
通过创作,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情趣。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内容浮雕的定义与历史介绍浮雕的概念,即一种在平面背景上凸起或凹下去的雕塑形式。
讲述浮雕的历史,从古代埃及、希腊到现代,展示其在不同文化中的表现形式。
浮雕的基本技巧讲解如何构图,包括选择合适的主题、布局设计等。
指导学生如何塑造形象,包括人物、动物、植物等。
引导学生关注细节处理,如纹理、光影效果等。
创作实践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进行浮雕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提供技术支持。
学生展示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浮雕的基本概念和历史。
学生能够掌握制作浮雕的基本技巧。
学生能够通过实践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浮雕作品。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
如何帮助学生解决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情趣。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示范作品。
学具:雕刻工具、橡皮泥、木板、画纸等。
教学过程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浮雕作品,引发学生兴趣。
提问学生对浮雕的了解,导入新课。
理论讲解讲解浮雕的定义、历史和基本技巧。
展示示范作品,分析其构图、塑造和细节处理。
实践指导分组讨论,确定创作主题。
指导学生进行构图设计、塑造和细节处理。
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5课 浮雕 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5课浮雕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浮雕艺术的基本概念、历史与发展。
2. 培养学生运用简单的工具和材料制作浮雕作品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掌握浮雕的构图和表现技巧。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浮雕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激发他们对艺术创作的热情。
2. 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尊重传统文化,关注社会生活的态度。
教学内容教学重点1. 浮雕艺术的基本概念、历史与发展。
2. 浮雕的制作方法与技巧。
3. 浮雕作品的构图与表现。
教学难点1. 浮雕作品的创作思路与表现手法。
2. 浮雕作品的文化内涵与社会意义。
3. 学生创新思维与动手能力的培养。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教材、示范作品、评价表等。
2. 学具:泥塑工具、雕塑泥、画纸、画笔、颜料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浮雕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浮雕艺术的基本概念、历史与发展。
2. 新课:讲解浮雕的制作方法与技巧,分析浮雕作品的构图与表现。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浮雕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 评价:学生展示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1. 复习: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2. 深化:通过欣赏优秀的浮雕作品,引导学生了解浮雕作品的文化内涵与社会意义。
3. 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进行浮雕创作。
4. 评价:学生展示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第一课时1. 浮雕艺术2. 课题:浮雕的制作方法与技巧3. 重点:浮雕作品的构图与表现4. 难点:创作思路与表现手法第二课时1. 浮雕艺术2. 课题:浮雕作品的文化内涵与社会意义3. 重点:学生创新思维与动手能力的培养4. 难点:如何表现作品的文化内涵与社会意义作业设计1. 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幅浮雕作品。
六年级下美术教学设计-浮雕-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美术教学设计浮雕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浮雕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掌握基本的浮雕制作方法,并能够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浮雕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学生能够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美术和浮雕艺术的热爱,提高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教学内容1. 浮雕的概念与历史:介绍浮雕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以及浮雕在艺术和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2. 浮雕的制作方法:讲解和演示基本的浮雕制作方法,包括材料的准备、工具的使用和制作步骤。
3. 浮雕的创作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个人或小组的浮雕创作实践,体验创作的乐趣和成就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浮雕的基本概念、制作方法和创作实践。
2. 教学难点:浮雕的制作技巧和创作灵感的激发。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演示工具、样品等。
2. 学具:雕刻刀、木板、橡皮泥、颜料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浮雕作品或相关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与演示:讲解浮雕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和制作方法,并进行现场演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和掌握。
3. 实践与指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个人或小组的浮雕创作实践,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答疑。
板书设计1. 六年级下美术教学设计浮雕2. 内容:包括浮雕的概念、历史、制作方法和创作实践等,以图表、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呈现,清晰、简洁、易懂。
作业设计1. 个人作业: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创作一幅具有个人特色的浮雕作品。
2. 小组作业: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创作一幅浮雕作品,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浮雕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提高了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指导和答疑,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浮雕作品。
六年级美术下册《泥浮雕》教案

六年级美术下册《泥浮雕》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泥浮雕的特点和制作方法,掌握基本的雕塑技巧,如揉、搓、捏、压、刻等,能够用泥土创作出简单的浮雕作品。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实践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雕塑艺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素养,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泥浮雕的制作方法和技巧,能够用泥土塑造出具有立体感和层次感的浮雕作品。
2、教学难点如何合理运用雕塑技巧表现出作品的主题和细节,以及如何在创作中发挥创意和个性。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讨论法四、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泥土、雕塑工具(如雕塑刀、擀面杖、竹签等)、垫板、颜料、毛笔等。
2、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泥浮雕作品实物或图片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 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精美的泥浮雕作品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作品有什么特点?是如何制作出来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泥浮雕。
2、知识讲解(10 分钟)(1)介绍泥浮雕的概念和特点泥浮雕是一种在平面上雕刻出凹凸起伏形象的雕塑艺术形式,它具有半立体的视觉效果,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展现丰富的内容和层次感。
(2)讲解泥浮雕的制作方法和步骤①准备泥土:选择适合雕塑的泥土,如陶泥、黄泥等,并将其揉软。
②构思主题:确定要创作的主题,如人物、动物、风景等。
③制作底板:用泥土制作一个平整的底板,作为浮雕的基础。
④塑造形象:在底板上逐步塑造出主题形象,可以用揉、搓、捏等方法制作出大致的形状,然后用刻、压等方法表现出细节和纹理。
⑤调整完善:对作品进行仔细的检查和调整,使其更加完美。
⑥上色处理(可选):如果需要,可以为作品涂上颜色,增强艺术效果。
3、教师示范(10 分钟)教师现场示范制作一个简单的泥浮雕作品,边制作边讲解每个步骤的要点和注意事项,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制作过程。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浮雕》精品教案

《浮雕》精品教案一、教材分析《浮雕》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课的内容。
本课属于新课程标准中“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课程,和前一课《雕与刻的乐趣》合为一个单元,以共同学习雕塑的基本知识和技法、《美术课程标准》中要求用雕塑的手段和方法进行美术创作活动,并在创作活动中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观察、认识和理解形体、空间、机理等造型元素,探索、尝试泥塑技法和制作过程,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二、教学目标1.欣赏中外浮雕作品,认识浮雕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知道浮雕制作的材料和器具,学习浮雕的制作过程,用陶泥制作一件浮雕作品。
3.在欣赏和表现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审美表现能力,激发美化生活、表现生活的情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欣赏雕塑作品,体验泥条堆塑或塑刀刻画的技法表现。
2.教学难点:设计制作一件自己喜爱的泥浮雕作品。
四、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1.播放视频教师语言:同学们好,老师这里有一个小影片,请你看一看,想一想跟我们平面创作的作品有什么不同?(播放视频《立体浮雕外国》)教师总结:有的同学发现视频里的作品是立体的、凸出来的。
2.出示课题教师语言: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种新的创作形式——浮雕。
(出示图片)出示课题:《浮雕》(二)讲授新课1.介绍浮雕前世今生教师语言:我们先来一起了解一下浮雕的前世今生。
播放视频语言:原始艺术家们将图形绘于光洁的黑石上,用尖锐的硬石刻出图形,成为石刻浮雕艺术的早期表现。
新石器时代,人类发明了陶器。
在上面进行雕刻,中国浮雕所展示的多是花鸟山水和人世间美好的事物来装点生活,也有一部分的浮雕具有纪念意义:例如,唐太宗李世民为了纪念自己的战马而命人雕刻而成《昭陵六骏》。
雕刻线条流畅、造型优美,我们所熟悉的人民英雄纪念碑须弥座束腰部处,所雕刻的是人民不能遗忘的虎门硝烟、抗日战争等重要史实,生动而震撼。
而在西方,浮雕多是刻画的神话故事,置于教堂内外。
六年级下美术教学设计-浮雕-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美术教学设计-浮雕-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浮雕的定义和特点;2.掌握浮雕的分类及制作方法;3.理解浮雕在艺术中的应用;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2.提高学生的美感和审美水平;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
3.情感目标1.通过浮雕的制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兴趣;2.促进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和兴趣;3.提高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的感知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1.教学内容本次美术课程主要围绕浮雕展开,包括浮雕的定义、分类、制作方法以及在艺术中的应用。
2.教学过程2.1 预热教师通过介绍浮雕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如雕塑、建筑物装饰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2 学习教师通过图片和视频的形式,介绍浮雕的定义、分类和制作方法,同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问题。
2.3 实践1.要求学生选择一个主题,如动物、花卉等,进行浮雕制作;2.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3.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协作和安全问题;4.制作完成后,同学们可以相互欣赏和交流。
2.4 总结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和问题,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体验、多创造。
三、教学方法本次美术课程采用“讲授+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尝试的方法进行授课,既让学生了解浮雕的定义和特点,又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体验浮雕的魅力。
四、教学评估本次美术课程的评估主要包括质量评估和过程评估。
1. 质量评估1.作品评价:根据学生制作出来的浮雕作品来评判学生的掌握程度,作品要求造型准确、造型生动、层次分明;2.知识评价:根据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所掌握的浮雕的知识点,来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2. 过程评估1.参与评价:根据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参与度和配合度,来评判学生的积极性和协作能力;2.安全评价:根据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注意安全问题的情况,来评判学生的自我保护和安全意识。
五、教学资源本次美术课程需要的教学资源包括:1.PPT:具体介绍浮雕的定义、分类、制作方法以及在艺术中的应用;2.影片资料:可通过互联网查找与浮雕有关的影片资料,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理解浮雕。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5课 浮雕人教新课标1)

教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语】雕塑或用于美化城市,或用于纪念意义,早已成为最贴近生活的一种造型艺术。观看视频。
饶有兴趣的观看视频,气氛活跃。
教师专门录制奥林匹克公园的雕塑,身边的雕塑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孩子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引入教学情境。
意义升华。
倾听、观察。
拓展思维。
激发学生兴趣。
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把培养技能和审美能力、创新能力、情意与认知结合起来。
【拓展】
1、(观察《昭陵六骏》)课下搜集古今中外的浮雕资料,进行交流。
2、(观察图片)课下尝试用泥条等粘贴的方式制作泥瓦当,交流欣赏。
3、(观察巧克力)尝试在不同的材料上进行浮雕雕刻。
仅示范切挖技法,意在让学生清晰的了解到技法与工具的灵活运用,不过多的限制他们的创作思维。
开阔创作思维。
三、【学生创作并展评】
作业要求:尝试用泥材制作一件瓦当。
温馨提示:注意环境卫生与安全。
放背景音乐:古自评、互评。
教师为学生的创作提供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指出。
2、【新授课】
1、将圆雕与绘画进行对比。提问。
2、板书课题:学做浮雕
3、出示浮雕定义。
4、出示两幅花卉浮雕作品。
提问。小结。
5、在一个平面上欣赏不同材质的浮雕。
学生总结:圆雕立体,绘画平面的艺术特点。
学生兴趣很浓,思维敏捷。
学生边读边理解。
学生通过对比观察,总结出高浮雕与浅浮雕的特点,并根据特点命名。
课题
浮雕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授课教师
教材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泥浮雕
学习领域手工制作
教材分析:
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本课根据美术课程标准要求,充分利用随处可取的黏土材料运用传统的泥塑造型方法,塑造学生喜欢的人物、动物或者景物形象,并通过小小的泥浮雕来了解祖国民间艺术文化欣赏泥塑的艺术特色和审美情趣,同时让学生感受泥材,了解三维空间的塑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造型能力和创造力教学目标
1.知识:了解浮雕的概念和分类
2.技能:学习用陶泥制作一个浮雕作品
3.情感:培养在生活中发现美,并用自己双手美化生活的情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制作泥浮雕
教学难点设计一个自己喜爱的泥浮雕
教具准备收集有关浮雕的资料、图片,准备多媒体课件及示范用材料
学具准备陶泥、泥塑工具、报纸、画稿、抹布
课件内容
1.浮雕图片
2.浮雕的概念
3.制作步骤
教学评价
1、大胆想象,设计出与众不同的泥浮雕
2、装饰方法多样,作品突出
3、学生之间互相取长补短
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欣赏
1.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雕塑馆去参观,想去吗?(生答:想)
2. 课件展示一起欣赏古今中外的浮雕作品如:中国唐朝的《昭陵六骏》,《人民英雄纪念碑》、非洲浮雕、青岛沿海的浮雕柱子等或者是其他学生的浮雕作品这不仅有中国的雕塑还有外国的,看还有我们家乡的雕塑呢!
欣赏到了这么多的雕塑作品有什么感想?教师拿同学以前做的泥笔筒或完全立体的雕塑(本地特有的雕塑)与我们欣赏的这些雕塑有什么不同?
(生答:一种是完全立体的,一种是在平面的基础上有一部分立体)
3.揭示"浮雕"的概念
我们知道,从背景中凸出形象的雕塑称为浮雕根据凸出的程度不同,还可以分成高浮雕和浅浮雕浮雕具有绘画与雕塑相结合的特点
为什么我们说浮雕具有绘画与雕塑相结合的特点呢?
(学生回答:因为浮雕和普通雕塑一样是凸出的,但却又和绘画一样只能从一个方向进行观察,所以我们这样说)
设计意图:
通过对比欣赏,认识、了解浮雕,先由学生揭示浮雕的概念,然后老师给以总结活动二:学习制作泥版浮雕
1. 看到这么多的浮雕作品,我想同学们也都跃跃欲试了,你们想做一个什么样的浮雕呢?(生答:动物的、人物的、植物的、太阳的等)
2. 那怎样做呢?来看书上下方的步骤图,请同学说出制作泥版浮雕的步骤,师生共同演示制作一条鱼的泥浮雕
制作泥版浮雕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1.揉泥
2.拍泥板
3.割边
4.画形象;
用铅笔或者自己的泥塑工具在底板上画上形象画形象时我们可以参考我们制作漏印版画时制作的形象
5.堆出大的形体;
注意看老师都用了那些制作方法?
(生答:用搓、捏、压、剪、刻、画等方法制作出泥版浮雕大的形体,并将他们按照刚才画出的形象,利用水作为粘合剂,将他们粘在底板上)
6.塑造形象局部;
注意看老师都用了那些装饰的方法?
这一步实际上就是绘画过程中的精细描绘我们要利用泥塑工具或者手指,将自己已经制成的大的形体进行仔细的描绘,也要用到压、剪、刻、画等方法进行装饰最后形成制作好的泥版浮雕
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看书和师生的共同演示、探究,自己总结出制作的方法
活动三:创作.评析
1.分小组讨论你打算怎样表现泥浮雕
选出代表谈一谈想法
2.小组合作、实践
3.评析作业
将小组的作品放在展示台上,请小组代表介绍本组的作品,其他小组可提宝贵的意见
今天我们各小组的作品不仅创意好而且制作的也非常精美,希望同学们能够利用所学过的陶艺制作方法,作出更多更出色的作品来!
板书设计:
泥雕塑
课件展示制作步骤
揉泥
排泥板
割边
粘墙和窗框
刻出砖痕
粘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