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论文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发展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原理之一,它是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剖析和科学阐释。
本文将从历史唯物主义的概念、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它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实践创造的,并且进步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发展具有必然性和复杂性。
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是由基本矛盾的斗争推动和决定的。
这些基本矛盾的斗争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群众利益与剥削阶级利益之间的斗争等。
正是这些矛盾的不断斗争和解决,推动了社会的历史前进。
三、历史唯物主义在实践中的应用历史唯物主义在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唯有深入了解历史的规律和特点,才能把握当代社会发展的脉络,正确应对社会变革的挑战。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科学且可行的指导思想。
通过分析当时社会经济结构及其矛盾的本质,可以预测历史的发展方向,推动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
在实践中,历史唯物主义还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历史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不仅要深刻理解历史的规律,还要耐心地等待和推动历史的进程。
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才能更好地适应和引导社会的发展。
四、历史唯物主义的现实意义历史唯物主义在当今社会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各国的社会变革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
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思想武器,帮助我们洞察社会的本质,把握社会发展的方向。
同时,历史唯物主义提醒我们要关注群众的利益和福祉,追求社会的公平正义。
通过深入研究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历史经验的总结,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分析和解决当代社会的各种复杂问题,不断推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的学说体系,它对社会历史发展和社会变革的规律进行了深刻的揭示和探讨。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它强调历史的发展总是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进行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可以被看作是人类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历史。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历史唯物主义被视为解释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方法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中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观点,即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每个重大阶段都有其特殊的物质生产方式。
物质生产方式包括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技术和经济基础,如土地、劳动力和生产工具等。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社会存在决定人的社会意识,这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观点之一。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
社会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基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他的社会意识形态会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和影响。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一种必然性,它不仅取决于个人的意愿和行动,还取决于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
历史唯物主义还可以用来解释社会变革的原因和动力。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社会的发展是一个阶级斗争的过程。
不同的阶级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推动了社会的变革。
历史上许多重大的社会变革,如资本主义的崛起和社会主义的兴起,都是由于阶级矛盾的激化和斗争的结果。
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也影响了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过程,它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因此,研究社会历史要综合运用各种科学方法,如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以全面了解社会的发展规律。
在实践中,历史唯物主义也被应用于社会革命的实践。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无产阶级只有通过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目标。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的进步是通过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斗争实现的,他们是社会历史的主要推动力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伟大的理论体系,深刻地影响和塑造了人类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其中,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为人们理解和改造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本文将通过探讨历史唯物主义的概念、内涵和主要内容,深入了解这一理论的核心要点。
一、概念和内涵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它认为历史发展是由物质生产方式的演变引起的。
历史唯物主义主张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强调社会形态的变革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所推动的。
它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的活跃作用,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历史唯物主义的内涵包括两个基本要素:物质基础和上层建筑。
物质基础是指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它决定了社会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的,包括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思想文化等。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上层建筑的变革必然依赖于物质基础的变革,因为上层建筑是通过反映和延续物质基础来存在和发展的。
二、主要内容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其社会意识。
这意味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等都是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
社会存在的变动必然引起社会意识的变化,而社会意识的变化又会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形成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
2.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不同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不同的生产关系,由此推动了社会形态的演进。
生产力的提高和发展使得旧有的生产关系变得狭隘和束缚,迫切需要新的生产关系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3. 阶级斗争与历史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了阶级斗争在社会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它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通过阶级斗争推动的。
历史上不同的社会形态都伴随着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而这些斗争的结果将决定社会形态的转变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是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为基础的哲学体系,其中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方法论。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历史的物质基础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辩证法则是分析和把握对象内部矛盾、变化与发展的方法。
一、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和推动的,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发展状况。
这意味着社会的变革是通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冲突而推动的。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每一个社会都有自己内在的矛盾和冲突,这些矛盾通过阶级斗争的形式来解决。
历史的发展是一种辩证的、非线性的演变过程,社会的进步和革命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二、辩证法的方法论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方法。
它强调事物的内部矛盾和发展规律,通过对事物的分析找出其内在的矛盾,进而推动事物的发展和演化。
1.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并且贯穿于一切事物的内部。
矛盾的特殊性则是指每一对矛盾都有其特定的性质和表现形式。
2. 矛盾的主要和次要方面辩证法区分了矛盾的主要和次要方面。
主要方面对于事物的发展决定性作用,次要方面则在其主要方面的指导下发生变化。
3. 矛盾的转化辩证法认为,矛盾的转化是事物发展的驱动力。
在矛盾不断斗争、变化的过程中,新的方面取代旧的方面,形成新的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和变革。
4. 否定之否定辩证法强调事物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相互取消、转化和推进的过程。
在矛盾的斗争中,旧的事物被否定,但同时产生了新的事物,从而达到事物发展的新阶段。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成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这种方法论不仅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领域有重要应用,也指导着自然科学领域的理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思想工具。
总结一句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方法论,通过分析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冲突、探究事物的内在规律,可以深刻认识世界和推动社会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体系进行概括和系统阐述的一部重要著作。
其中,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之一,它对于理解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以及推动人类社会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围绕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展开论述,通过对其内涵、原理和实践意义的探讨,深入解析历史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内涵与原理历史唯物主义是指在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指导下,对社会历史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观点。
它认为社会历史是人类自身意识和物质生产的活动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首先,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社会历史是有客观规律性的。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不是偶然的或个别个体决定的,而是有其客观规律性。
这种规律性包括社会制度的更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阶级斗争等。
历史唯物主义通过对这些规律性的研究,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动力和规律过程。
其次,历史唯物主义突出了物质生产力的决定性地位。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物质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革。
通过对社会生产关系与物质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运动和相互作用的分析,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源泉和基本逻辑。
最后,历史唯物主义强调阶级斗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阶级是社会历史中最基本的矛盾,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通过对阶级斗争的研究,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社会历史的动态和演进规律。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意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对于指导实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历史唯物主义为正确理解和把握社会历史发展提供了科学方法。
它使人们能够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理解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和决定因素,通过科学的分析和研究,准确判断历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其次,历史唯物主义为改造社会历史提供了思想基础。
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社会历史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为人们认识社会发展的根本矛盾,并通过阶级斗争来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为社会改革和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思想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思想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世界观和方法论之一,其核心思想是以物质生产力为基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史是由社会经济条件的发展和变化而推动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思想进行复习和探讨。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的哲学思想。
亚里士多德强调经验和实践的重要性,而黑格尔则强调理性和观念的主导地位。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对古代哲学的批判与分析的基础上,从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
二、物质决定意识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生活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物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决定了社会的制度形式和社会意识的形成。
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都是受到社会经济条件制约的产物。
换言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三、社会历史的阶段性发展历史唯物主义将社会历史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着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相应的社会制度。
这些阶段包括原始公社、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等。
每个阶段的发展都是通过生产力的提高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来推动的。
四、阶级斗争的推动作用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了阶级斗争在社会历史变革中的推动作用。
不同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矛盾是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
通过阶级斗争,原先的压迫阶级会被推翻,新的社会制度和上层建筑会随之产生。
五、历史的发展趋势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的发展是有一定规律和趋势的。
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中,社会主义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的必然替代。
在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中,无产阶级将取得政权,实现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最终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
六、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意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对于我们理解社会现象和历史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当代社会,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和解释社会问题,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总结: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其核心思想是以物质生产力为基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思想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思想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之一,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组成部分。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历史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历史的动力来自于社会基础和生产力的变革,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主观力量推动的。
下面将从历史发展规律、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斗争等方面,探讨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思想。
一、历史发展规律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决定上层建筑”,即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而生产关系是在特定生产力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是呈阶段性发展的,社会的发展是一种量的积累逐渐达到质的飞跃的过程。
社会的进步是通过一代人一代人的努力去创造和积累的。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变革。
在社会经济基础中最核心的是生产关系,即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处的相互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
上层建筑是在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包括政治、法律、哲学、道德、文化等各个方面。
这表明,社会的意识形态、法律、政治制度等都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和延续。
三、阶级斗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通过阶级斗争推动的。
历史上的社会变革都是因为社会矛盾的激化而引起的。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中的最根本的矛盾表现,不同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是社会变革的动力。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政治革命和社会变革是通过阶级斗争来实现的,只有通过革命推翻剥削阶级才能实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四、历史唯物主义的意义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之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为我们认识和改造社会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基础,并为我们认识和抵抗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和压迫提供了思想武器。
综上所述,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核心思想,它强调历史发展具有规律性,历史的动力来自于社会基础和生产力的变革,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主观力量推动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解释和阐述。
本文将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基础以及历史唯物主义的现实意义等方面进行论述,旨在进一步探索和理解这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思想。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在历史领域中的运用。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根源,全部的社会现象都是由物质基础决定的,而辩证法则强调事物的矛盾性和发展性。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的。
历史唯物主义关注社会的历史变革和发展规律,揭示了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和不断前进的过程。
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基础体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是有规律可循的,社会的发展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的。
这一观点源于马克思对历史研究的深刻思考和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危机的观察。
其次,历史唯物主义强调历史变革的根本动力是人民群众的斗争,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的。
这一观点是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最后,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是朝着共产主义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这是一种人类社会解放的最高境界。
这一观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和社会理想。
历史唯物主义在现实意义上具有重要价值。
首先,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研究历史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理论指导。
通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把握历史的发展规律,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理论支持。
其次,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社会的发展是由人民群众的斗争推动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
这一观点提醒我们要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努力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最后,历史唯物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这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目标,激励着我们为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人类的解放而不懈奋斗。
综上所述,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重要内容,它深刻揭示了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强调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是人民群众的斗争,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和社会理想。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与方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与方法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与方法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观点和方法三个方面展开讨论,揭示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重要地位。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历史唯物主义是指历史发展的根本驱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生产关系和社会意识则是在生产力基础上形成的。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辩证过程,历史的发展是由矛盾和斗争推动的。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1. 社会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包括经济基础和生产关系,而上层建筑则是在社会基础上建立的,包括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意识形态等。
社会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并通过上层建筑对社会进行调节和控制。
2. 经济基础和生产力的发展: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生产力是经济基础的核心。
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变革,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3. 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存在:历史唯物主义认为,阶级是社会矛盾的集中表现,是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
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动力,是历史的驱动力。
三、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1. 辩证唯物主义方法:历史唯物主义认为,辩证唯物主义是探索社会发展规律的基本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方法强调事物的内在矛盾和斗争,以及事物发展的辩证过程。
这一方法的核心是对矛盾进行分析,并通过对矛盾的统一和斗争来推动事物的发展。
2. 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历史唯物主义强调对社会历史的具体分析,通过对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的研究,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3. 实证研究方法:历史唯物主义倡导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即通过对社会历史实际情况的观察和实证研究,探索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达到对社会现象的深入认识。
四、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与方法的重要地位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与方法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石。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观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观点马克思主义是一门世界观和方法论,其基本原理概论包括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观点。
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对于认识历史、社会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观点入手,论述其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和特点历史唯物主义是指马克思主义对历史发展规律的一种基本观点和方法。
它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有始有终、客观规律性的历史过程,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的。
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任务是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动力,以及社会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客观性: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发展是客观存在的,与人的意志无关。
它强调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历史过程的客观性,人们不能凭借主观愿望来左右社会历史的发展。
2.规律性: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这一规律性不是简单的偶然性或单一的线性发展,而是由社会矛盾的冲突和推动所决定的。
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内在动力。
3.辩证性: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了辩证思维的重要性。
它认为社会历史是一个复杂的多样性的统一体,不同社会形态之间存在着矛盾和斗争,进步和发展是通过这些矛盾的解决和斗争的推动实现的。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观点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包括以下几个重要内容: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社会历史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冲突推动的。
生产力是人们社会生活的物质基础,而生产关系则是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社会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冲突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2.社会形态的替代和革命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不断加剧,社会形态不断发展演变。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达到一定程度时,社会将发生革命,新的社会形态将代替旧的社会形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其中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唯物主义是指在历史研究中,通过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进行深入剖析,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内在动力,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性。
1.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是由人类物质生活条件的变化引起的。
人类社会从最初的原始共产主义社会,逐渐过渡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这个发展过程中,人类经历了一系列社会革命,并伴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而生产关系则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
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推动着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社会制度的演进。
例如,在封建社会中,农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导致了农奴制的瓦解,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工业革命的发生。
3.阶级斗争与社会变革:历史唯物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驱动力之一。
不同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矛盾,推动了社会制度的变革和社会结构的变化。
历史上的阶级斗争,如奴隶与奴隶主的斗争、农民与封建地主的斗争、工人与资本家的斗争,最终导致了社会制度的更替和社会变革的发生。
4.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意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它受到社会存在的制约和影响。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这一观点强调了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具体实践和经济基础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
5.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路径:历史唯物主义强调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并提出了实现社会变革的具体路径。
在现代社会,马克思主义者认识到,仅有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积极参与社会改革实践,推动社会变革的发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历史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历史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一门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核心思想的学科,其中涵盖了一系列的概念和理论。
在这些理论中,历史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是极其重要的两个概念。
本文将分析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并阐述它们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指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用于分析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思想体系。
它以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恩格斯为代表,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认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的经济结构决定了社会的政治、法律、道德、艺术等上层建筑,而这些上层建筑又反过来作用于经济基础。
因此,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经济基础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理论在于阶级斗争的观点。
马克思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阶级斗争推动的,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演进,都是阶级之间的斗争和矛盾冲突的结果。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观察社会历史发展的全新途径。
它揭示了社会经济结构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人们解释社会变革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框架。
二、唯心主义辩证法唯心主义辩证法是一种立足于思想意识领域的哲学方法论,与历史唯物主义形成鲜明对立。
唯心主义辩证法的核心思想是意识的能动性和自觉性,认为思想的发展是决定性的,而物质世界只是意识的表象和产物。
在唯心主义辩证法中,自由意志和人类创造力被高度强调。
唯心主义辩证法认为,思想和意识的变化对社会历史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强调每个个体都是社会和历史变迁的创造者。
然而,唯心主义辩证法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并没有得到肯定,而是被历史唯物主义所否定。
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坚信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并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看作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与生产关系之间矛盾冲突的结果。
历史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的辩证关系历史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的辩证关系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观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观点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关于社会发展和变革的理论体系,其基本原理源于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之一,它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以及人类历史进程中的阶级斗争。
本文将介绍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观点,并探讨其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一、物质决定意识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而意识则是在物质的基础上产生的。
这意味着社会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都是受到物质经济基础的制约和影响的。
例如,在一个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的思想往往会受到私有财产和利益的影响而呈现出一定的特点。
因此,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了物质决定意识这一观点。
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这意味着人类的思想观念是在社会生活和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而不是脱离于社会存在独立存在的。
社会存在主要是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例如,在农耕社会,人们的思想观念主要集中在农业生产和农田分配上;而在工业社会,人们的思想观念则更多地与工业生产和工人阶级的利益相关。
因此,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了人们的社会意识。
三、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通过阶级斗争推动的。
阶级是指在生产关系中由于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和分配而产生的社会集团。
不同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矛盾是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所在。
历史上的革命和变革大多源于阶级斗争的激化。
例如,资本主义的兴起和社会主义的诞生都是由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斗争。
因此,历史唯物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力量。
四、社会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
无论是人类社会的起源、发展还是未来的走向,都受到经济基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和影响。
社会的发展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的,而不是任意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历史的研究,提出了社会形态发展的五个阶段: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思想体系,它的基本原理概论包括了多个理论观点。
其中,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之一。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而这个经济基础又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的。
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的上层建筑(包括政治制度、法律体系、文化艺术等)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经济基础是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它决定了一个社会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在马克思看来,经济基础不仅限制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物质条件,也决定了社会的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
因此,要实现社会的根本变革,就必须首先改变经济基础。
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生产力包括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它们的发展水平决定了社会的生产方式。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生产关系也会相应地发生变革。
生产关系指的是人们在生产活动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它包括所有制形式和人们之间的劳动分工。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的进步必然会导致生产关系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又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三、阶级斗争是历史的驱动力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通过阶级斗争推动的。
马克思指出,社会是由矛盾和斗争推动前进的,而这些矛盾和斗争主要体现为阶级之间的斗争。
在封建社会中,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从而促使了资本主义的兴起。
同样,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进一步推动了社会主义的到来。
因此,历史唯物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演变的主要力量。
四、批判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历史唯物主义强调批判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观念。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决定存在,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存在决定意识。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的思维和意识是通过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和改造而产生的,它们是社会生活的产物,而不是独立存在的。
因此,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将意识和精神解释为独立的实体。
形而上学则是指那些只看到事物表面现象,不能揭示事物本质和内在联系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观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观点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揭示社会运动规律的科学理论体系,其中历史唯物主义是其基本核心之一。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经济基础在社会变革中的决定作用。
下面将从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观点出发,对这一思想进行探讨。
首先,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马克思指出,生产力决定了人类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而生产关系是在这种生产方式基础上形成的经济关系。
因此,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驱动力。
例如,封建社会的生产力无法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最终引发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崛起。
其次,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了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马克思指出,阶级是社会分工、生产关系和生活条件形成的基础。
不同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将引发阶级斗争,推动社会的演进。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阶级矛盾将最终导致社会主义革命的爆发,从而推动社会向共产主义方向发展。
第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变革的前提条件。
马克思认为,生产力的发展将引发生产关系的变革,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结构。
以资本主义为例,随着工业革命和科技的进步,生产力得到极大的提高,这也引发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出现。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情况下,社会主义才能实现,而且最终目标是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
第四,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意识形态是阶级斗争的反映。
马克思指出,意识形态是由统治阶级的思想和利益决定的,它在社会中起到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功能。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不同阶级之间的思想斗争是阶级斗争的一部分,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试图掩盖社会矛盾,延缓社会进步的步伐。
因此,对于实现社会变革,必须首先解决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
最后,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是共产主义社会。
马克思认为,随着阶级斗争的深入和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将最终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将消除阶级剥削和社会压迫,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和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它是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和解释。
历史唯物主义的提出,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逐渐形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本文将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历史唯物主义与其他哲学观点的比较、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历史唯物主义是指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通过对社会历史现象进行观察、研究和分析,发现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由一系列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变革引起的,具有客观规律性和必然性的学说。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是在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并受经济基础的制约和影响。
二、历史唯物主义与其他哲学观点的比较历史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等其他哲学观点存在显著区别。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或意识形态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而历史唯物主义则认为物质生活和经济基础是社会历史变革的源动力。
形而上学则忽略了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将历史看作无规律性的个别事件的简单堆积。
相比之下,历史唯物主义更加科学、全面地解释社会历史的发展。
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1. 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不断变革的过程。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是无止境的发展过程,不同社会形态的产生和消亡都是由内在矛盾推动的。
2.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制约和影响,经济基础的变革必然催生上层建筑的相应变革。
3.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内容之一。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和决定性因素。
4. 社会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性的。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具有客观规律性和必然性的,这种规律性可以被人们所认识和把握。
四、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意义历史唯物主义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
只有深刻理解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共产主义事业提供科学的指导。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一门重要的理论学科,它以历史唯物主义方法为基础,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和方法论。
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是指在研究社会历史过程中,以唯物主义的观点,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社会历史现象进行科学分析和解释。
本文将深入探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一、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的意义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基石,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首先,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是一种科学的方法。
它以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强调实践经验和客观规律的重要性,使得我们能够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研究社会历史过程。
其次,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是一种革命的方法。
它揭示了社会历史的规律和发展趋势,为人们找到实现社会发展进步的正确道路提供了理论依据。
最后,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是一种批判的方法。
它能够揭示社会历史中虚假、幻想和误导的现象,并通过对这些现象的批判,引导人们认识真理、追求真理。
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的基本原理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有三个基本原理,即物质决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和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
首先,物质决定意识。
物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社会存在决定着社会意识的产生和变化。
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都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而不是超脱于社会实际的。
其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是社会历史的物质基础,它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社会存在的不同,决定了不同社会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
因此,要理解和解释社会历史现象,必须从社会存在的角度出发,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
最后,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
社会历史是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历史。
在任何一个社会中,都存在着不同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矛盾对立,这种矛盾和斗争不断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和进步。
三、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应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历史唯物主义与无产阶级专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历史唯物主义与无产阶级专政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并强调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体系。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之一,它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和社会变革的动力。
无产阶级专政作为实现社会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领导地位的一种国家形式,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必然结果。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它认为社会发展是一个客观规律存在的历史过程。
历史唯物主义主张,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的,每个社会形态都有自己的发展阶段和它所固有的矛盾。
人类历史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等不同阶段。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的提高将最终导致生产关系的变革,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日益激烈。
最终,无产阶级将取得政权,建立起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变革是不可避免的,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二、无产阶级专政的概念及其意义无产阶级专政是指无产阶级利用国家政权对资产阶级实行专政的一种国家形态。
在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下,无产阶级作为被压迫阶级的领导者,可以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起无产阶级的主导地位。
无产阶级专政是在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为防止资本主义复辟而建立起来的。
无产阶级专政在社会主义国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通过国家机器的运作,对资产阶级进行镇压和改造,确保无产阶级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领导地位。
无产阶级专政的建立使得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能够顺利进行,保障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
同时,无产阶级专政也为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创造了条件。
三、历史唯物主义与无产阶级专政的辩证关系历史唯物主义与无产阶级专政有着密切的辩证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社会变革的规律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必然性,而无产阶级专政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具体实现形式。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无产阶级专政是社会变革的必然结果。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社会理论体系,以其独特的理论观点和分析方法,对于揭示社会现象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是其基础和核心之一。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唯物主义进行概论。
一、社会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社会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它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简言之,它强调社会的物质基础决定了社会的意识形态。
这一理论的根本要点是,社会的发展是由社会经济状况的变化所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提出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观点,意味着生产方式的变化将在一定程度上引发社会的变革。
二、社会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1.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社会的上层建筑是由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
经济基础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而上层建筑则包括政治制度、法律、宗教、哲学等。
这一原理意味着,社会的意识形态、文化习俗等都是在经济基础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从而导致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和影响。
2. 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是通过阶级斗争推动的。
在社会中存在着不同利益阶层的对立和冲突,这种对立和冲突将推动社会向更高阶段的发展。
通过阶级斗争,旧的生产方式和旧的统治阶级将被新的生产方式和新的统治阶级所取代,从而实现社会的进步和革命。
3. 生产力发展是社会变革的动力社会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变革的动力在于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的发展意味着技术、科学以及劳动力的提高,进而推动了生产方式的改变和社会形态的更新。
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在经济基础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才能推动整个社会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三、社会历史唯物主义的现实意义社会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观点对于我们认识社会现象、分析社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历史唯物主义”
4班.王渭森.21015201992
“历史唯物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结合黑格尔的辩证法及费尔巴哈的唯物论提出的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辩证唯物主义一同构成了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用以认识和改造世界。
在历史唯物主义诞生前,唯心史观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但他有着严重的缺陷: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探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因而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经济发展史,根本否决了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根本否决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而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则有着与之对立的观点。
历史唯物主义指出,历史的所有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物资的丰富程度,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
在历史的发展规律中,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二者不可分割的相互联系着,在社会生产中,彼此有机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其中,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变化发展的方向和形式,而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反之将起着阻碍作用。
也就是说,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要指出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体现在阶级社会中便是阶级斗争。
阶级斗争是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其根源于阶级之间物质利益的根本对立,根源于社会经济关系的冲突。
剥削阶级对被剥削阶级实施压榨和掠夺,而被剥削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不得不起来反抗。
阶级斗争社会客观存在的必然现象,贯穿于阶级社会的全部发展过程。
在阶级斗争中,先进阶级反对落后的阶级,推翻其统治,建立新的社会形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前进,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推动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动力。
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于推进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它对生产生活方式产生深刻影响,并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决定历史前及
方向的是“行动着的群众”。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历史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意志、愿望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方向。
除去历史唯物主义,还有其他的一些分析历史的观点。
与之完全对立的便是历史唯心主义。
历史唯心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非科学的历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人们的思想动机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其主张精神是世界的本源,世界是精神的产物或表现,精神决定物质;人的认识是先天就有的或在头脑中自己产生的。
其基本形式有两种: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理论形态的共同特点是:第一,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观点出发,把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因归结为精神因素,否认历史发展有自身的客观规律。
第二,在对待人民群众的作用问题上都表现为英雄史观,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把人民群众的作用排除在历史之外。
历史唯心主义用主观臆造的、人为的联系代替社会历史的真实的联系,本质上是对社会历史本来面貌的歪曲,对人类的认识、真理的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
另外,1980年代萌芽的“新历史主义”指出,历史充满断层,历史由论述构成。
我们应透过各种论述去还原历史,而该种论述,是根据当时的时间、地点、观念建构的。
这种主义主张将历史考察带入文学研究,更指出文学与历史之间不存在所谓“前景”与“背景”的关系,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它强调文学与文化之间的联系,认为文学隶属于大的文化网络。
它着重考察文学与权力政治的复杂关系,认为文学是意识形态作用的结果,同时也参加意识形态的塑造。
在相较之下,历史唯物主义,无疑是一种更加科学的,抓住了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的历史主义。
我用历史唯物主义来分析历史,抛去主观因素影响,往往能看清事物的本质。
拿清末重臣李鸿章来举例子。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
在他的一生中签下十余个不平等条约,因此常为人诟病。
然而近些年,随着越来越多的史料出现,人们对这位大臣的评价也越来越多元化。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朝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
梁启超评价道:“吾敬李之才,惜李之识,而悲李之遇也。
他在《李鸿章传》中道:“中国俗儒骂李鸿章为秦桧者最多焉。
法越中日两役间,此论极盛矣。
出于市井野人之口,犹可言也,士君子而为此言,吾无以名之,名之曰狂吠而已。
”李鸿章为清末的中国做了很多,办军工厂,造船厂,组建北洋水师,派学生留学海外,无不为了富国强兵。
在谈判马关条约过程中,李鸿章收到日本暴徒枪击,左眼下中弹,他却很清醒的让同随的官员先管理好擦拭自己血迹的证物,以此来对日本方面施压,让日本尽早的签订停战协议,用性命在为国家争取最小程度的损伤。
而我们结合历史去看他签订条约的举动,无不是大势所趋。
大清的衰弱注定了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犹如唐太宗发起的玄武门事变,弑弟杀兄,逼迫李渊传位于自己。
从传统道德的角度来评判,这根本就是无君无父,罪大恶极的行为。
但联系历史背景,考虑到当时两种势力的形成、差异和水火不容的情势,就会知道发生这样的事情也是非常正常的。
在唯物史观下,我们承认历史,尊重历史,在看待、分析和处理问题时就会更加全面、更加客观、更加符合实际、更加智慧、更加接近事物本身的客观规律,从而来有选择地继承并发展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