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以太网卡的MAC地址

合集下载

如何查看电脑网卡的MAC地址

如何查看电脑网卡的MAC地址

如何查看电脑网卡的MAC地址电脑网卡的MAC地址是硬件设备的唯一标识符,用于在局域网中识别和连接设备。

在一些情况下,您可能需要查看电脑的网卡MAC地址,以便进行网络配置或故障排除。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几种不同的方法来查看电脑网卡的MAC地址。

1. 使用命令提示符(Windows)-打开“命令提示符”应用程序。

您可以在开始菜单中“命令提示符”。

- 输入“ipconfig /all”并按下回车键。

此命令将显示计算机上的所有网络适配器的详细信息。

-查找以太网适配器或无线局域网适配器的“物理地址”项。

该项旁边的数值就是MAC地址。

2. 使用PowerShell(Windows)- 打开“PowerShell”应用程序。

您可以在开始菜单中“PowerShell”。

- 输入“Get-NetAdapter”并按下回车键。

这会显示计算机上的所有网络适配器的列表。

- 查找以太网适配器或无线局域网适配器的“MacAddress”项。

该项的值是MAC地址。

3. 使用系统偏好设置(Mac)-点击屏幕上方的“苹果”图标,并选择“系统偏好设置”。

-在系统偏好设置窗口中,点击“网络”。

-在网络设置窗口中,选择左侧的网络适配器(例如以太网或Wi-Fi)。

-点击右侧的“高级”按钮。

-在高级设置窗口的“硬件”选项卡中,您可以找到“MAC地址”。

该项的数值就是MAC地址。

4. 使用ifconfig命令(Linux)- 打开终端应用程序。

在大多数Linux发行版中,您可以在应用菜单中找到终端。

- 输入“ifconfig”并按下回车键。

该命令会显示所有网络接口的详细信息。

- 查找以太网适配器或无线局域网适配器的“HWaddr”项。

该项后的数值就是MAC地址。

5. 使用ip命令(Linux)-打开终端应用程序。

- 输入“ip link show”并按下回车键。

该命令将显示计算机上的所有网络接口的信息。

- 查找以太网适配器或无线局域网适配器的“link/ether”项。

MAC地址查询

MAC地址查询

各操作系统查询网卡MAC地址方法MAC地址是网卡的物理地址,例如:00-19-21-C4-BA-DB。

MAC地址就是网卡的身份证号码,具有全球唯一性。

Windows XP系统查询MAC地址方法:点击桌面左下角的“开始”按钮——“运行”——输入cmd后点击“确定”(如图1)弹出一个窗口,输入ipconfig/all,然后回车(如图2)。

有线网卡MAC:“Ethernet adapter 本地连接”中的“Physical Address”,Physical Address后面的内容就是有线网卡的MAC地址,例如图2中的MAC地址是00-19-21-C4-BA-DB;无线网卡MAC:“Ethernet adapter无线网络连接”中的“Physical Address”,Physical Address后面的内容就是无线网卡的MAC地址。

图1图2Windows VISTA、Windows 7系统查询MAC地址方法:点击桌面左下角的“开始”按钮——在“所有程序”下有一个文本框,在里面输入cmd,然后按回车键打开一个窗口,在此窗口中输入ipconfig/all,按回车键,找到“以太网适配器本地连接”中的“物理地址”,物理地址后面是有线网卡的MAC地址;找到“无线局域网适配器无线网络连接”中的“物理地址”,物理地址后面就是无线网卡的MAC地址。

苹果系统查询MAC地址方法点击桌面左上角的“苹果”图标,选择“系统偏好设置”,这时会打开一个窗口,点击“网络”,在打开的窗口中点击“以太网”——“高级”——“以太网”,找到“以太网ID”,以太网ID后面的内容就是有线网卡的MAC地址。

点击取消回到之前的窗口,点击“Airport”——“高级”——“AirPort ID”,AirPort ID后面就是无线网卡的MAC地址。

获取IP地址与MAC地址的对应关系报告

获取IP地址与MAC地址的对应关系报告

主机 A
主机 X
主机 B
主机 Y
假设在一个以太网中,主机 A 欲获得主机 B 的 IP 地址 Ib 与 MAC 地址 Pb 的映射关系, ARP 协议的工作过程为: ①主机 A 广播发送一个带有主机 B 的 IP 地址 Ib 同时带有本机 IP 地址与 MAC 地址对应 关系的请求信息包,请求主机 B 用它的 IP 地址 Ib 和 MAC 地址 Pb 的映射关系进行响应; ②以太网中的所有主机(包括主机 A 和 B 在内)接收到这个请求信息,并记录下主机 A 的 IP 地址与 MAC 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 ③主机 B 识别该请求信息,并向主机 A 发送带有自己的 IP 地址 Ib 和 MAC 地址 Pb 映射 关系的响应信息包; ④主机 A 得到主机 B 的 IP 地址与 MAC 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且在随后的数据发送过 程中使用该映射关系。 注:可以使用高速缓存技术对 ARP 工作过程进行优化,但是这个实验不要求我们实现。
获取 IP 地址与 MAC 地址的对应关系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在以太网中获取 MAC 地址常常是其他工作的前提。 本实验要求使用系统提供的命令和利 用 WinPcap 编程两种方式获取以太网中主机的 MAC 地址。学习 ARP 的工作过程,深入了解 IP 地址和 MAC 地址的有关概念。 二、实验环境与工具 本实验使用以太网中的主机,以太网既可以是共享式以太网也可以是交换式以太网。 应 用程序开发工具为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MFC 三、实验原理 1、如何获取远程主机 IP 地址与 MAC 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ARP 基本思想) :
址和源 IP 地址要用虚拟的地址(因为此时不知道本机的 MAC 地址是什么) ,本机收到 ARP 请求后马上做出响应; �本机的应用程序捕捉到此 ARP 响应,获取本机的 MAC 地址,从而得到本机 IP 地址与 MAC 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

如何获取网卡的MAC地址

如何获取网卡的MAC地址

如何获取网卡的MAC地址获取网卡的MAC地址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1.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命令行工具:不同的操作系统提供了不同的命令行工具来获取网卡的MAC地址。

下面分别介绍Windows和Linux操作系统下的方法。

- Windows操作系统:在命令提示符或PowerShell中输入"ipconfig /all"命令,会列出所有网络接口的详细信息,包括MAC地址。

- Linux操作系统:在终端中输入"ifconfig"命令,会列出所有网络接口的详细信息,包括MAC地址。

2.使用编程语言获取:可以使用各种编程语言(如Python、Java、C++等)提供的网络编程库来获取网卡的MAC地址。

下面以Python为例,演示如何通过编程获取网卡的MAC地址:```pythonimport subprocessimport redef get_mac_address(:result = subprocess.run(["ipconfig", "/all"],capture_output=True, text=True)output = result.stdoutmac_pattern = r"Physical Address[ .]*: (.*)"mac_address = re.findall(mac_pattern, output)[0].replace("-", ":")return mac_addressmac = get_mac_addressprint(mac)```这段代码通过执行"ipconfig /all"命令,并使用正则表达式匹配输出中的MAC地址,最终返回网卡的MAC地址。

3.使用网络管理工具:可以使用一些网络管理工具来获取网卡的MAC地址,这些工具通常提供了更丰富的功能和更友好的界面,比如Wireshark、NetCut等。

查看本机和局域网pc的MAC地址的常用方法

查看本机和局域网pc的MAC地址的常用方法

查看本机和局域网pc的MAC地址的常用方法如何查看局域网内其他计算机的MAC地址和IP方法1:首先要知道那个计算机的某个信息。

如果知道计算机名的话,可以PING 计算机名,这样就会知道IP,然后再用 NBTSTAT -a IP,就能知道物理地址。

如果知道IP的话,直接用nbtstat -a IP,就能知道所有的。

方法2:DOS命令批量统计局域网内各台电脑的IP地址和其相对应的MAC地址,这样的好处是可以便捷、准确的控制管理每台电脑,发现某台电脑中毒或者数据流量异常能及时排查、封网。

能实现这种功能的工具在网上有很多,例如:超级网管(SuperLANadmin)等等,喜欢的朋友可以自己搜索一下。

在这里我主要谈的是调用本机DOS命令来实现上述结果,毕竟我们不可能天天把工具带在身边。

地址解析协议(ARP)用于实现IP地址到网络接口硬件地址的映射,该命令只有在安装了 TCP/IP 协议之后才可用。

当某主机要向以太网中另一台主机发送IP数据时,它首先根据目的主机的IP地址在ARP高速缓存中查询相应的以太网地址,ARP高速缓存是主机维护的一个IP地址到相应的以太网地址的映射表。

如果查到匹配的结点,则相应的以太网地址被写入以太网帧首部,数据包被加入到输入到输出列队等待发送。

如果查询失败,ARP会先保留等待发送的IP数据包,然后广播一个询问目的主机硬件地址的ARP报文,等收到回答后再把IP数据包发送出去。

命令如下:运行cmd.exe后执行:arp -a回车,一只烟的功夫就会看到收集好列表。

FOR对一组文件逐一运行一条命令。

该命令可用在批处理文件中,也可命令提示符下直接调用。

语法:FOR在批处理程序中的使用语法如下:FOR %%变量 IN (集合) DO 命令 [命令参数]FOR在命令提示符下的使用语法如下:FOR %变量 IN (集合) DO 命令 [参数:%%变量或%变量代表一个可替换的变量。

FOR命令将用指定的一组文件中的每一个文本字符串来替换%%变量(或%变量),直到此命令(在命令参数中指定的)处理完所有的文件为止。

ARP 绑定的意义

ARP 绑定的意义

ARP绑定的意义ARP协议是―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的缩写。

在局域网中,网络中实际传输的是―帧‖,帧里面是有目标主机的MAC地址的。

在以太网中,一个主机和另一个主机进行直接通信,必须要知道目标主机的MAC地址。

但这个目标MAC地址是如何获得的呢?它就是通过地址解析协议获得的。

所谓―地址解析‖就是主机在发送帧前将目标IP地址转换成目标MAC地址的过程。

ARP协议的基本功能就是通过目标设备的IP地址,查询目标设备的MAC地址,以保证通信的顺利进行。

ARP协议主要负责将局域网中的32位IP地址转换为对应的48位物理地址,即网卡的MAC地址,比如IP地址位192.168.0.1网卡MAC地址为00-03-0F-FD-1D-2B.整个转换过程是一台主机先向目标主机发送包含有IP地址和MAC地址的数据包,通过MAC地址两个主机就可以实现数据传输了.在每台安装有TCP/IP协议的电脑里都有一个ARP缓存表,表里的IP地址与MAC 地址是一一对应的,如附表所示。

附表我们以主机A(192.168.1.5)向主机B(192.168.1.1)发送数据为例。

当发送数据时,主机A会在自己的ARP缓存表中寻找是否有目标IP地址。

如果找到了,也就知道了目标MAC地址,直接把目标MAC地址写入帧里面发送就可以了;如果在ARP缓存表中没有找到相对应的IP地址,主机A就会在网络上发送一个广播,目标MAC地址是―FF.FF.FF.FF.FF.FF‖,这表示向同一网段内的所有主机发出这样的询问:―192.168.1.1的MAC地址是什么?‖网络上其他主机并不响应ARP询问,只有主机B接收到这个帧时,才向主机A做出这样的回应:―192.168.1.1的MAC地址是00-aa-00-62-c6-09‖。

这样,主机A就知道了主机B的MAC地址,它就可以向主机B发送信息了。

同时它还更新了自己的ARP缓存表,下次再向主机B发送信息时,直接从ARP缓存表里查找就可以了。

以太网MAC地址规范

以太网MAC地址规范

以太⽹MAC地址规范原⽂地址:/skyflying2012/article/details/40322563之前⼀段时间在做⽹卡驱动的⼯作,现在产品量产,利⽤ifconfig eth hw ether在配置mac地址时发现⼀个问题,随机配置⼀个mac地址,发现有的会报出Cannot assign requested address。

错误码是EADDRNOTAVAIL。

driver中实现了专门的set_mac_addr函数,察看该函数,发现原来会检验该mac地址的有效性。

[cpp]<span style="font-size:14px;">static inline int is_valid_ether_addr(const u8 *addr){/* FF:FF:FF:FF:FF:FF is a multicast address so we don't need to* explicitly check for it here. */return !is_multicast_ether_addr(addr) && !is_zero_ether_addr(addr);}</span>检查不是组播地址也不是全0地址。

组播地址就是第⼀个字节最低位为1,问题就是在这⾥。

发现第⼀个字节最低位为1时该函数就会返回0,driver中的set_mac_addr就会返回EADDRNOTAVAIL错误码。

严格来说mac地址对于每块⽹卡是固定的,每块⽹卡被⽣产出来后,都会有⼀个全球唯⼀的编号来标识⾃⼰,不会重复,这个编号就是MAC地址,也就是⽹卡的物理地址。

MAC地址是由48位的⼆进制数组成,即6个字节。

在通信中是⽤16进制表⽰的。

前24位是由⽣产⼚家向IEEE标准组织申请的⼚家代码,是固定的,但是第⼀个字节的最低位⼀定是0,因为⽹卡的物理地址,⼀定是单播地址,在IPv4的环境中,区分单播和组播地址就是校检最低位的⼆进制数字,0代表单播地址,1代表组播地址。

以太网地址(MAC)

以太网地址(MAC)

以太网地址(MAC)
2010-02-06 2:28
以太网采用介质访问控制(Medh Access Control,MAC)地址进行寻址,MAC地址被烧人每个以太网网卡(Network Interface Card,NIC)中。

MAC地址也叫硬件地址,它采用48位(6字节)的十六进制格式。

组织唯一标识符(OUI)是由IEEE分配给单位组织的,它包含24位(3字节)。

各个单位组织依次被分配一个全局管理地址(24位,或3字节),对于厂家生产的每一块网卡来说,这个地址是唯一的(当然,这不能完全保证)。

请仔细看一看图,高位是individual/Group(VG)位,当它的值为0时,就可以认为这个地址实际上是设备的MAC地址,它可能出现在MAC报头的源地址部分。

当它的值为1时,就可以认为这个地址表示以太网中的广播地址或组播地址,或者表示TR和FDDI中的广播地址或功能地址。

下一位是G/L位(也称为U/L,这里的U表示全局)。

当这一位设置为0时,就表示一个全局管理地址(由IEEE分配),当这一位为1时,就表示一个在管理上统治本地的地址
(就像在DECnet中一样)。

以太网地址的后24位表示本地管理的或厂商分配的代码。

厂家制造的第一块网卡的这一部分地址通常以24个0开头,最后-块网卡则以24个1结束(共有16777216块网卡)。

在实际中可以发现,许多厂商使用同样的6个十六进制数字,作为同一块网卡上序列号的最后6个数字。

网卡MAC地址的查找方法

网卡MAC地址的查找方法

网卡MAC地址的查找方法
在《校园网接入及IP地址申请表》中需要填写的网卡MAC地址,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参数,不可填错,否则用户仍然不能上网。

这里以用户使用Windows XP,计算机只有一块以太网卡为例,描述查找MAC地址的方法:
第一步:打开开始菜单,在“运行”框中输入“CMD”命令然后确定
第二步:在随后打开的DOS窗口中输入IPCONFIG/ALL命令后按回车键
第三步:上述命令执行完以后如上图,注意要寻找到“Ethernet adapter”下面的行,其中的“Physical Address”这一行,右边的即是以太网卡的MAC地址。

注意抄写的时候不要写错。

利用PCAP技术获取网卡MAC地址

利用PCAP技术获取网卡MAC地址
48 位长, 由 6 位 00 ~ 0FFH 之间的十六进制数中间用
与网络上的其它主机进行通讯。 而 IP 地址冲突会使网 络客户不能正常工作, 有些非法的 IP 用户会对应用系 统的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 造成 IP 地址冲突的原因很多, 很多情况是用户对 “IP 地址” 、 “子网掩码” 、 “默认 TCP IP 不了解, 不知道 网关” 等参数如何设置, 混乱设置造成, 还有就是有人 窃用他人的 IP 地址。 作为网管人员, 必须全面掌握 IP 地址的分布情 况, 由于 IP 地址用户可以修改, 而网卡 M A C 地址必 须使用专用软件才能修改, 因此网管人员只需掌握网 卡 M A C 地址, 就可在网络管理中获得主动。
第 16 卷 第 11 期 电 脑 开 发 与 应 用 ( 总 723) ・23・
向网络发出一个 A R P R equest 广播包, 查询对方的 M A C 地址, 这个包会包含发送端的M A C 资料; ⑤当网络上的计算机接听到该广播后, 看看 IP 是 否和自己的一致, 如果不是则忽略; ⑥如果是则会先将发送端的M A C 和 IP 资料更 新到自己的 A R P 表格去; ⑦然后再回应一个 A R P R ep ly 包给对方; ⑧当发送端接到 A R P R ep ly 之后, 也会更新自己 的 A R P 表格; ⑨然后就可以用此记录进行传送了; β 否则宣告传送失败。 κ 在以太网中, 所有的通讯都是广播的, 也就是说通 常在同一个网段的所有网络接口都可以访问在物理媒 体上传输的所有数据, 在正常的情况下, 一个网络接口 只响应这样的两种数据帧: ①与自己硬件地址相匹配的数据帧; ②发向所有机器的广播数据帧。 在一个实际的系统中, 数据的收发是由网卡来完成 的。 网卡接收到传输来的数据, 网卡内的单片程序接收 数据帧的目的M A C 地址, 根据计算机上的网卡驱动程 序设置的接收模式判断该不该接收, 认为该接收就接收 后产生中断信号通知 CPU , 认为不该接收就丢掉不管, 所以不该接收的数据网卡就截断了, 计算机根本就不知 道。 CPU 得到中断信号产生中断, 操作系统就根据网卡 的驱动程序设置的网卡中断程序地址调用驱动程序接 收数据, 驱动程序接收数据后放入信号堆栈让操作系统 处理。 而对于网卡来说一般有四种接收模式: ①广播方式: 该模式下的网卡能够接收网络中的 广播信息; ②组播方式: 设置在该模式下的网卡能够接收组 播数据; ③直接方式: 在这种模式下, 只有目的网卡才能接 收该数据; ④混杂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的网卡能够接收一切 通过它的数据, 而不管该数据是否是传给它的。 因此只要将网卡的接收模式设置成混杂模式, 路 过网卡的所有数据都被接收, 然后分析 A R P 包, 从中 获取 IP 地址和M A C 地址。

利用PCAP技术获取网卡MAC地址

利用PCAP技术获取网卡MAC地址

由于程序 getm ac. c 代码太长, 不便全部列出, 如 有需要, 可与本人联系。 程序运行方法: 首先在 L inux 中安装 libp cap 和 libnet 库, libp cap 可 从 h t tp: www. in secu re. o rg nm ap 获 取, libnet 可从 h t tp: www. p acketfacto ry. net 获取。 然后在 L inux 中用 roo t 用户编译源程序 getm ac. c, 命令如下:
是位于 L inux 操作系统底下所提供的函数库之一, 它 提供可以往数据链路层读写的函数。 利用此函数库中 所提供的函数, 可以在以太网络上抓取所有被广播出 来的包。
・2 2・ ( 总 722) 利用 PCA P 技术获取网卡 M A C 地址 2003 年
利 用 PCAP 技 术 获 取 网 卡 M AC 地 址
O bta in ing M AC Addresses of Network Cards w ith PCAP
48 位长, 由 6 位 00 ~ 0FFH 之间的十六进制数中间用
与网络上的其它主机进行通讯。 而 IP 地址冲突会使网 络客户不能正常工作, 有些非法的 IP 用户会对应用系 统的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 造成 IP 地址冲突的原因很多, 很多情况是用户对 “IP 地址” 、 “子网掩码” 、 “默认 TCP IP 不了解, 不知道 网关” 等参数如何设置, 混乱设置造成, 还有就是有人 窃用他人的 IP 地址。 作为网管人员, 必须全面掌握 IP 地址的分布情 况, 由于 IP 地址用户可以修改, 而网卡 M A C 地址必 须使用专用软件才能修改, 因此网管人员只需掌握网 卡 M A C 地址, 就可在网络管理中获得主动。

MAC介质访问控制地址

MAC介质访问控制地址

MAC地址‎开放分类:网络、电脑、网卡MAC地址‎1212MAC(Media‎Acces‎s Contr‎o l, 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是烧录在N‎e twor‎k Inter‎f ace Card(网卡,NIC)里的.MAC地址‎,也叫硬件地‎址,是由48比‎特长(6字节),16进制的‎数字组成.0-23位是由‎厂家自己分‎配.24-47位,叫做组织唯‎一标志符(organ‎i zati‎o nall‎y uniqu‎e,是识别LA‎N(局域网)节点的标识‎。

其中第40‎位是组播地‎址标志位。

网卡的物理‎地址通常是‎由网卡生产‎厂家烧入网‎卡的EPR‎O M(一种闪存芯‎片,通常可以通‎过程序擦写‎),它存储的是‎传输数据时‎真正赖以标‎识发出数据‎的电脑和接‎收数据的主‎机的地址。

也就是说,在网络底层‎的物理传输‎过程中,是通过物理‎地址来识别‎主机的,它一般也是‎全球唯一的‎。

比如,著名的以太‎网卡,其物理地址‎是48bi‎t(比特位)的整数,如:44-45-53-54-00-00,以机器可读‎的方式存入‎主机接口中‎。

以太网地址‎管理机构(除了管这个‎外还管别的‎)(IEEE)(IE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将以太网地‎址,也就是48‎比特的不同‎组合,分为若干独‎立的连续地‎址组,生产以太网‎网卡的厂家‎就购买其中‎一组,具体生产时‎,逐个将唯一‎地址赋予以‎太网卡。

形象的说,MAC地址‎就如同我们‎身份证上的‎身份证号码‎,具有全球唯‎一性。

如何获取本‎机的MAC‎?对于数量不‎多的几台机‎器,我们可以这‎样获取MA‎C地址:在Wind‎o ws 98/Me中,依次单击“开始”→“运行”‎→输入“winip‎c fg”→回车。

即可看到M‎A C地址。

在Wind‎o ws 2000/XP中,依次单击“开始”→“运行”→输入“CMD”→回车→输入“ipcon‎f ig /all”→回车。

如何查看计算机的MAC地址

如何查看计算机的MAC地址

如何查看计算机的MAC地址MAC地址(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是用于网络设备识别和通信的唯一地址。

每个网络接口设备都有一个独特的MAC地址,它由六个十六进制数(00-FF)组成,通常以冒号(:)或短划线(-)分隔。

在计算机系统中,有几种方法可以查看MAC地址。

下面将介绍不同操作系统中的方法。

Windows系统中查看MAC地址的方法:1. 使用命令提示符:按下Win + R,输入cmd并按下Enter键,打开命令提示符窗口。

在命令提示符中输入“ipconfig /all”,然后按下Enter键。

在输出结果中,查找“以太网适配器”或“无线局域网适配器”部分,找到对应的接口名称,紧随其后的就是对应的MAC地址。

2.在网卡属性中查看:右键单击任务栏上的网络连接图标,选择“打开网络和共享中心”。

在新窗口中,点击当前网络连接名称的链接。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点击“详细信息”按钮,即可在“物理地址”一栏查看MAC地址。

3. 使用设备管理器:按下Win + X,选择“设备管理器”。

展开“网络适配器”节点,找到你想查看MAC地址的网络接口设备,右键单击,选择“属性”。

在“属性”窗口中,切换到“高级”选项卡,在“网络地址”或““Locally Administered Address”一栏可以看到MAC地址。

MacOS系统中查看MAC地址的方法:1.通过系统偏好设置:点击屏幕左上角的苹果图标,选择“系统偏好设置”,然后点击“网络”。

选择想要查看MAC地址的网络接口(例如Wi-Fi或以太网),在右侧的信息栏中可以看到“硬件地址”或“MAC地址”。

2. 使用终端命令:点击“Launchpad”,并打开“终端”。

在终端中输入“ifconfig”,按下Enter键。

在输出结果中,找到你要查看的网络接口(例如en0或en1),在该行中可以找到MAC地址。

Linux系统中查看MAC地址的方法:1. 通过ifconfig命令:打开终端,输入“ifconfig”,按下Enter 键。

如何查看MAC地址

如何查看MAC地址

MAC(Medium/Media Access Control)地址,或称为 MAC位址、硬件地址,用来定义网络设备的位置。

在OSI模型中,第三层网络层负责 IP地址,第二层数据链路层则负责 MAC 位址。

因此一个网卡会有一个全球唯一固定的MAC地址,但可对应多个IP地址。

MAC(Medium/MediaAccess Control, 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是烧录在NetworkInterfaceCard(网卡,NIC)里的.MAC地址,也叫硬件地址,是由48比特/bit长 (6字节/byte,1byte=8bits),16进制的数字组成.0-23位叫做组织唯一标志符(organizationally unique,是识别LAN(局域网)节点的标识。

24-47位是由厂家自己分配.其中第40位是组播地址标志位。

网卡的物理地址通常是由网卡生产厂家烧入网卡的EPROM(一种闪存芯片,通常可以通过程序擦写),它存储的是传输数据时真正赖以标识发出数据的电脑和接收数据的主机的地址。

也就是说,在网络底层的物理传输过程中,是通过物理地址来识别主机的,它一般也是全球唯一的。

比如,著名的以太网卡,其物理地址是48bit(比特位)的整数,如:44-45-53-54-00-00,以机器可读的方式存入主机接口中。

以太网地址管理机构(除了管这个外还管别的)(IEEE) (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将以太网地址,也就是48比特的不同组合,分为若干独立的连续地址组,生产以太网网卡的厂家就购买其中一组,具体生产时,逐个将唯一地址赋予以太网卡。

形象的说,MAC地址就如同我们身份证上的身份证号码,具有全球唯一性。

MAC地址的作用IP地址就如同一个职位,而MAC地址则好像是去应聘这个职位的人才,职位既可以让甲坐,也可以让乙坐,同样的道理一个结点的IP地址对于网卡是不做要求,基本上什么样的厂家都可以用,也就是说IP地址与MAC地址并不存在着绑定关系。

MAC是什么意思

MAC是什么意思

MAC是什么意思MAC地址是用来区分每一块网卡的地址.MAC地址是一个2进制48位的数字序列.每个网络设备生产商都需要向一个国际组织(忘了名字)申请一段地址段,用于唯一标记自己出产的每一个带网络地址的网络设备,这些网络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网卡,路由器等.理论上,没个网络设备的MAC地址都是不一样的.查看电脑MAC地址的办法.在windowsxp中是开始菜单->运行->输入"cmd"进入命令窗口->在窗口中输入"ipconfig/all",显示的内容中类似如下行即为MAC地址:Physical Address. . . . . . . . . :00-0F-1F-B9-13-1FMAC地址是固化在网卡上串行EEPROM中的物理地址,通常有48位长。

以太网交换机根据某条信息包头中的MAC源地址和MAC目的地址实现包的交换和传递。

要搭建局域网,必须学会绑定IP与MAC地址;换了新网卡,必须学会修改MAC地址以应对不能上网的尴尬。

不要让MAC地址成为你网上生活的绊脚石呦!获取本机的MAC对于数量不多的几台机器,我们可以这样获取MAC地址:在Windows 98/Me中,依次单击“开始”→“运行” →输入“winipcfg”→回车。

在Windows 2000/XP中,依次单击“开始”→“运行”→输入“CMD”→回车→输入“ipconfig /all”→回车。

对于如何批量获取MAC地址IP与MAC的捆绑MAC地址是网卡的惟一标识,这种惟一性恰好给网络管理带来了福音,因为通过捆绑IP和MAC地址,就可以轻松防止局域网中IP地址盗用现象,阻止非法入侵者。

对于动态IP,做一个DHCP服务器来绑定用户网卡MAC地址和IP地址,然后再根据不同IP设定权限;对于静态IP,如果用三层交换机的话,你可以在交换机的每个端口上做IP地址的限定,这样如果改变某台客户端的IP地址,这台PC也就不能连通网络了。

MAC地址查找方法种种

MAC地址查找方法种种

MAC地址查找方法种种在局域网络中,最方便的捣乱方法就是盗用别人的IP地址,被盗用IP地址的计算机不仅不能正常使用网络,而且还会频繁出现IP地址被占用的提示对话框,给网络安全和用户应用带来极大的隐患。

捆绑IP地址和MAC地址就能有效地避免这种现象。

何为MAC地址?网卡在使用中有两类地址,一类是大家都熟悉的IP地址,另一类就是MAC地址,即网卡的物理地址,也称硬件地址或链路地址,这是网卡自身的唯一标识,就仿佛是我们的身份证一样,一般不能随意改变。

它与网络无关,无论把这个网卡接入到网络的什么地方,MAC地址都是不变的。

其长度为48位二进制数,由12个00 ~0FFH的16进制数组成,每个16进制数之间用“-”隔开,如“00-10-5C-AD-72-E3”。

如何查找MAC地址?1、在Windows 9x/2000/XP/Vista下按Win和R键,运行cmd。

2、在命令提示符下输入:“Ipconfig/all”,回车后出现如附图所示的对话框,其中的“Physical Address”即是所查的MAC地址。

3、也可以双击工具栏连接图标,在出现的界面中点“支持”,再在新出现的界面中点“详细信息”,这时所出现的信息中第一行“实际地址”就是我们想要查的MAC地址。

如何捆绑MAC地址和IP地址?进入“MS-DOS方式”或“命令提示符”,在命令提示符下输入命令:ARP -s 10.88.56.72 00-10-5C-AD-72-E3,即可把MAC地址和IP地址捆绑在一起。

这样,就不会出现IP地址被盗用而不能正常使用网络的情况(当然也就不会出现错误提示对话框),可以有效保证校园网络的安全和用户的应用。

注意:ARP命令仅对局域网的上网代理服务器有用,而且是针对静态IP地址,如果采用Modem拨号上网或是动态IP地址就不起作用。

ARP命令的各参数的功能如下:ARP -s -d -a -s:将相应的IP地址与物理地址的捆绑,如本文中的例子。

MAC地址的几种修改方法

MAC地址的几种修改方法

如今大家都是ADSL上网,当你查网费时就会发现,每次上网电信都会记录下你的网卡MAC地址,这是因为IP地址是动态的(每次上网都不同),而MAC 地址却是不变的──每张网卡都有一个与众不同的MAC(物理)地址,因此MAC地址就成了客户的网上身份证,通过记录MAC地址,即可确认是你上的网!一、MAC地址的用途MAC地址在网卡中是固定的,每张网卡的MAC地址都不一样。

网卡在制作过程中,厂家会在它的EPROM里面烧录上一组数字,这组数字,每张网卡都各不相同,这就是网卡的MAC(物理)地址。

由于MAC地址的唯一性,因此它主要用来识别网络中用户的身份。

例如ADSL上网时,电信用它来记费,确认是你上的网;在校园网中,MAC地址也可以用来识别用户。

对于校园网的正式用户,其MAC地址会登记在服务器端,假如你是非法用户,服务器中就没有你的网卡MAC地址,这样当你试图连上网时,服务器就会立刻认出你、阻止你连上网络。

二、MAC地址是可以修改的有些场合,例如冒充网络中的正式用户,就需要修改你的网卡MAC。

要修改MAC地址,你可以通过硬件的方法实现,即利用网卡厂家提供的修改程序来烧录网卡的EEPROM,这样做虽然可行,但是风险很大、操作也复杂,即使你很有经验,也难免在操作中出现错误。

其实你完全没必要用烧录方法、修改网卡中的MAC地址。

要知道Windows 安装的时候,会自动从网卡中读入MAC地址,把它存放在注册表中以备后用。

当数据在网络中传输时,从网卡发出的数据包中要求有一个源MAC地址,这个MAC地址就是从注册表中读取的(并非从网卡中读取的),因此只要你修改了注册表中的MAC地址,就相当于改了网卡EEPROM中的MAC地址,两者实际效果是完全相同的!三、修改注册表中MAC的方法1、使用软件修改本方法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网卡。

在不同的Windows下,要用不同的软件修改MAC。

(1)Win2003/XP/2000如果你的系统是Win2003/XP/2000,可以使用SMAC(下载地址/smac/#Download)。

实验二获取以太网中IP地址与MAC地址的对应关系.

实验二获取以太网中IP地址与MAC地址的对应关系.

实验二:获取以太网中IP地址与MAC地址的对应关系2.1 实验目的熟悉ARP的帧结构以及工作原理,深入了解IP地址和MAC地址的有关概念,掌握WinPcap开发包的实验方法以及自定义构造数据包。

2.2 实验要求要求自行构造arp请求数据帧,用WinPcap的相关函数实现数据帧的发送,并解析响应的数据帧,获得IP地址与MAC地址的对应关系。

本实验要求通过操作系统提供的命令和WinPcap编程两种方式获取以太网中主机的MAC地址。

2.3 实验原理ARP是地址解析协议,它的基本功能就是通过目标设备的IP地址,查询目标设备的MAC地址,以保证通信的顺利进行。

在以太网中,一个主机和另一个主机进行直接通信,必须要知道目标主机的MAC地址。

但这个目标MAC地址是如何获得的呢?它就是通过地址解析协议获得的。

所谓“地址解析”就是主机在发送帧前将目标IP地址转换成目标MAC地址的过程。

ARP协议的基本功能就是通过目标设备的IP地址,查询目标设备的MAC地址,以保证通信的顺利进行。

在TCP/IP协议中,每一个网络结点是用IP地址标识的,IP地址是一个逻辑地址。

而在以太网中数据包是靠48位MAC地址(物理地址)寻址的。

因此,必须建立IP地址与MAC地址之间的对应(映射)关系,ARP协议就是为完成这个工作而设计的。

TCP/IP协议栈维护着一个ARP cache表,在构造网络数据包时,首先从ARP表中找目标IP对应的MAC地址,如果找不到,就发一个ARP request广播包,请求具有该IP地址的主机报告它的MAC地址,当收到目标IP所有者的ARP reply后,更新ARP cache。

ARP cache有老化机制。

互联网通常通过IP地址指定其发送IP数据报的始发地和目的地,根据ARP 协议的规定,将高层的IP地址映射成底层的物理地址,要理解ARP协议的工作过程,下面用一个例子说明,如下图所示:图1:ARP工作过程主机A要和B通信,A要先广播含有自身IP地址与MAC地址映射关系的请求信息包,请求解析B的IP地址与MAC地址的映射关系。

如何查网卡的MAC地址

如何查网卡的MAC地址

如何查网卡的MAC地址要查找网卡的MAC地址,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操作:1.使用命令行查找MAC地址:- 打开命令提示符或终端窗口,可以通过在Windows上按下Win + R 键,然后输入"cmd"并按下Enter键,在Mac上可以在应用程序文件夹的实用工具文件夹中找到终端。

- 在命令提示符或终端中,输入"ipconfig /all"(Windows)或"ifconfig -a"(Mac/Linux)并按下Enter键。

- 在结果中找到你的网卡名称(可能是以太网适配器或Wi-Fi适配器)以及其对应的物理地址(即MAC地址)。

MAC地址通常以类似于"XX-XX-XX-XX-XX-XX"的形式显示在"Physical Address"或"HWaddr"一栏中。

2. 在Windows上使用图形界面查找MAC地址:- 在Windows任务栏上的栏中键入"查看网络连接",然后选择"查看网络连接"选项。

-在"网络连接"窗口中,找到并右键单击你想查找MAC地址的网卡(以太网适配器或Wi-Fi适配器),然后选择"状态"选项。

-在"状态"窗口中,单击"详细信息"按钮。

-在"详细信息"窗口中,找到"物理地址"或"MAC地址"一栏,其中显示了你的网卡的MAC地址。

3. 在Mac上使用图形界面查找MAC地址:-点击屏幕上的苹果图标,然后选择"系统偏好设置"。

-在"系统偏好设置"窗口中,选择"网络"选项。

-在"网络"窗口中,选择你要查找MAC地址的网络连接(以太网或Wi-Fi)。

MAC地址与IP地址

MAC地址与IP地址

MAC地址与IP地址1.简介Mac(Media Access Control)地址就是在媒体接入层上使用的地址,通俗点说就是网卡的物理地址、硬件地址或链路地址,由网络设备制造商生产时写在硬件内部,一般不可改变。

该地址与网络无关,一般都采用6字节48bit,通常表示为12个16进制数。

如:44-45-53-54-00-00,前6位16进制数代表网络硬件制造商的编号,由IEEE(I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分配,而后6位16进制数代表该制造商所制造的某个网络产品(如网卡)的系列号。

保证世界上每个以太网设备都具有唯一的MAC地址。

2.MAC地址与IP地址的关系IP地址和Mac地址是有区别的,虽然他们在局域网中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IP地址是根据现在的IPv4或IPv6标准指定的,与硬件无关,比较容易记忆;而Mac地址却是网卡的物理地址,唯一标识设备,比较难于记忆。

3.疑问每个以太网设备在出厂时都有一个唯一的MAC地址,为什么还需要为每台主机再分配一个IP地址呢?或者说为什么每台主机都分配了唯一的IP地址,为什么还要在网络设备(如网卡,集线器,路由器等)生产时内嵌一个唯一的MAC地址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IP地址的分配是根据网络的拓朴结构,而不是根据谁制造了网络设备。

(2)便于设备移动或维修。

例如:一个以太网卡坏了,就可以换一个网卡,IP地址可以继续使用。

如果一台主机从一个网络移到另一个网络,可以设置一个新的IP地址,而无须更换新的网卡。

(3)无论是局域网,还是广域网中的计算机之间的通信,最终都表现为将数据包从某种形式链路上的初始节点出发,从一个节点传递到另一个节点,最终传送到目的节点。

数据包在这些节点之间的移动都是由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负责将IP地址映射到MAC地址上来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获取以太网卡的MAC地址
【实验目的】
1、通过设计获取以太网卡物理地址的程序,初步掌握在应用层访问底层软硬件接口和属性的方法。

2、设计一个程序,使得能够获取本机安装的以太网卡的物理地址。

3、设计一个简单的应用程序,使得该程序只能在装有指定地址网卡的微机上运行。

【实验性质】
综合与设计性实验
【实验条件】
装有以胎网卡并配置网络协议的微机
【实验导读】
1、MAC地址MAC地址是每一个连接到LAN的端口或设备所需要的规范化的数据链
路层地址。

MAC地址字长6B(注意也有2B的),由IEEE控制。

在数据链路层,数据帧传输的寻址是依照网卡地址进行的。

网卡地址可以采用局部地址或全局地址,以太网使用6B即48位的全局地址。

对于共享型以太网,传输通过广播实现,各个网卡按照自己的物理地址接受属于自己的数据帧。

而在交换式以太网,交换机通过逆向学习方式建立动态的MAC地址--端口映射表,根据该表进行数据帧的转发。

当映射表中没有相应表项时再广播发送到各个端口。

这种传输机制当然要求网卡MAC地址的唯一性。

对一些应用程序来说,获取MAC地址有时是必要的。

【实验内容】
1、Linux编程要点
在Linux下编写获取本机网卡地址的程序,比较简单的方法是利用套接口(socket)和IO接口(ioctl)函数来获取网卡信息,需要引用如下文件:
#include <sys/socket.h>
#include <sys/ioctl.h>
#include <netinet/if_ether.h>
#include <net/if.h>
#include <linux/sockios.h>
socket函数的原型是:
int socket(int domain,int type, int protocol);
本函数有以下3个输入参数:
domain参数:表示所使用的协议族;
type参数:表示套接口的类型;
protocol参数:表示所使用的协议族中某个特定的协议。

如果函数调用成功,套接口的描述符(非负整数)就作为函数的返回值,假如返回值为-1,就表明有错误发生。

利用socket函数来获取网卡MAC信息时,domain参数取值AF_INET,表示采用internet 协议族;type参数指定为SOCK_DGRAM,表示采用数据报类型套接口,protocol参数在这种组合下只有唯一选择,故用0填充。

I/O控制函数ioctl用于对文件进行底层控制,这里的文件包含网卡、终端、磁带机、套接口等软硬件设施,实际的操作来自各个设备自己提供的ioctl接口。

ioctl函数的原型如下:
int ioctl(int d,int request,…)
这里,参数d取值套接口的描述符,第一个request参数指定通过socket传输的I/O类型。

本实验可以取值SIONGIFHWADDR(0x8927),表示取硬件地址。

其他取值及其含义详见/usr/includr/linux/sockios.h。

其后的request参数用于为实现I/O控制所必须传入或传出的参数。

本实验需要用ifr结构传入网卡设备名,并传出6B的MAC地址。

关键的程序段如下:
#include <netinet/if_ether.h>
#include <net/if.h>
char *device=”eth0”; //teh0是网卡设备名
unsigned char macaddr[ETH_ALEN]; //ETH_ALEN(6)是MAC地址长度
int s=socket(AF_INET,SOCK_DGRAM,0); //建立套接口
struct ifreq req;
int err;
strcpy(req.ifr_name,device); //将设备名作为输入参数传入
err=ioctl(s,SIOCGIFHWADDR,&req); //执行取MAC地址操作
close(s);
if(err!= -1)
{ memcpy(addr,req.ifr_hwaddr.sa_data,ETH_ALEN); //取输出的MAC地址
for(i=0;i<ETH_ALEN;i++)
printf(”%3d:”,macaddr[i]);
}
2、C#编程要点
Microsoft提供的WMI(Windows Management Instrumentation)中提供了一个Win32_NetworkAdapterConfiguration的类,定义了获取MAC地址的方法,因此只要构造一个定义为Win32_NetworkAdapter Configuration的WMI类,从中取出MAC地址的值即可。

在C#中管理WMI主要使用ManagementClass类。

编写程序过程要注意以下两个要点。

1)、命名空间的添加
由于System.Management的动态链接库不是C#中默认加载的,所以要添加System.Management的命名空间前要添加System.Management.dll链接库。

依次选择:“项目”→“添加引用”→“.NET”菜单栏,加入System.Management。

确认添加了动态链接库后添加命名空间:
using System.Management;
2)、MAC地址的获取
根据前面的介绍,要构造一个ManagementClass类管理定义为Win32_NetworkAdapter Configuration的WMI类,然后将ManagementClass类中的所有变量的值返回给属于ManagementObjectCollection类的变量,ManagementObjectCollection类用于表示WMI 实例的不同集合,将不同集合中的各个MAC地址读出,就可获得多网卡的MAC地址。

构造ManagementClass,函数原型如下:
public ManagementClass(string path);
参数:path表示WMI的路径。

要返回ManagementClass所有实例的集合,使用GetInstances(),函数原型如下:public ManagementObjectCollection GetInstances();
获得本机上多网卡的MAC地址关键代码段:
ManagementClass mc; //定义一个ManagementClass类
mc=new ManagementClass(” Win32_NetworkAdapterConfiguration”);//将ManagementClass类变量定义为Win32_NetworkAdapter Configuration,以便获得//网络信息
ManagementObjectCollection moc=mc. GetInstances();//使用ManagementObjectCollection 记录mc中的所有信息,包括多个网卡信息
foreach(ManagementObject mo in moc)
{ if(mo[“IPEnabled”].ToString()= =”True”)
Console.WriteLine(”MAC address”+mo[“MacAddress”].ToString());
}//取得ManagementObjectCollection中的不同网卡配置信息,判断如果该网卡可用就//去读取MAC地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